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目标

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教育信息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本文结合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

1 发展现状

(1)硬件建设

学院建有百兆主干的校园局域网,网通100M光纤接入国际互联网。学院基本实现电话网络和互联网的部门“室室通”,校园监控系统成熟完善。目前学院拥有办公用计算机600多台,拥有多媒体教室52个,多媒体报告厅1个;拥有2个网络教室,共150台能正常使用的计算机,承担了学院多项教学及其它相关任务;拥有教学摄录编制作系统一套,包括sony摄像机2台,sony线性编辑器2台,国产非线性编辑器1台,佳能单反数码相机1台。

(2)软件建设

学院积极推行电子校务,已初步搭建能够体现学院特色的网站平台。

(3)软硬件管理和维护

建立了具有丰富的软硬件维护、维修经验的技术团队,维护工作及时到位。制定了多项管理维护制度。

(4)信息资源建设

多媒体影视制作一直是我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的优势,拍摄专题片和记录片几十部,其中多部在全国和省内发行,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2 存在的问题

硬件建设初具规模,但还没有完善到位——部分教室、实验室里尚未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大量陈旧设备急需更换。软件建设初具规模,但还没能与时俱进,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缺乏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学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建成,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信息资源的统筹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学院各信息系统开发缺少科学、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3 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提高学院师生信息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深层次推进学院信息技术应用,形成与学院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特色的高职强院贡献力量。

4 发展的具体目标

(1)硬件建设方面

完善硬件基础设施,让所有职能处室、教研室均可高速、稳定、安全地接入校园网,让部分学生公寓实现上网,所有教室与实训室实现联网,让学院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监控网统一接入校园网,实现学院多网合一,全面建成覆盖全院的共享网络基础环境。同时,增加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全面实现可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创新模式。

(2)软件建设方面

加强以学院政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平台。①优化学院网站设计、加强信息管理。以学院常规管理和学院宣传为主要功能,优化学院网站模块设计,逐步添加学生学习支持、师生互动、设备报修等模块,加强信息管理力度,敦促学院各部门及时动态更新,提高信息共享数量与质量,加强信息安全审核、提高信息安全审核效率,转变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方式,全面搭建校务公开网站平台。②学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发展方向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充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智能信息终端等现代技术,大力加强学院的数字化环境建设,全面提高学院管理、教学应用、学生实训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3)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方面

提高中心技术人员管理和维护效率。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学院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凡事做到按章办理。制定学院现代教育中心技术人员的培训、参观交流学习计划。

(4)加强信息化培训工作,实施学院信息化素养提升计划

建立开放的、多层次的、可更新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体系,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实施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能;促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我院打造一大批能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教学能手;利用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在信息环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价体系。

(5)信息资源建设方面

从全院专业结构与就业需求出发,以服务专业整体教学和实训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主体,兼顾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建设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适用性和普惠性的优质资源,建成我院学科齐备、富有我院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更新。硬件上学院大多数课程已具备多媒体教学,但相关教学软件资源配备跟不上,各教研室自主开发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习题集等教学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共建共享”意识不强,学院可以以网络与教育技术管理中心资源服务器为统一管理平台,以学科教研室为单位收集与“共建”所有优质课与精品课程资源,开展室内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并“共享”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提高精品资源利用效率,开拓教师信息化应用视野,提高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化素养。加强网络与教育技术管理中心与各个教研室的合作,拍摄实训教学片。

参考文献

[1]陶祥亚.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设科学合理的定位是关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7):194.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2

[关键词]GPS技术 兴趣目标实践 评价

一、引言

自1957年10月人类把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送人太空以来,空间科学即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发展。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地球人造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到70年代已发展为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和测速;另外,利用该系统,用户还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和高精度的精密定位。GPS定位技术从问世之初取代常规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发展到目前,它已渗入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交通管理、导航、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气象和地球空间研究等许多领域。差分GPS(DGPS)与相位差分GPS(RTK)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实时动态导航与定位,可以在一个瞬间获得厘米级精度的测站坐标。GPS全站仪己经向传统的全站仪发起了挑战。GPS定位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使它成为测绘专业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GPS定位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使得GPS定位技术人才的需求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中各部门对GPS定位技术人才的需要,如何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测绘科技人才,正日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但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方法等软硬件的差异,要真正完全全面的开展GPS定位技术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该技术,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理论和实践强有力的结合在一起,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教育新理念的教学方法。

二、GPS定位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准备

GPS定位技术是一门涉及物理学、电子学、数学、计算学、测量学等集合多门类、多学科、多技术的现代新技术、新方法。作为指导教学与实践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教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与该项技术所涉及学科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是进行授课的基本前提,而在实践过程中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的熟练运用,各种问题的判断处理,处理结果的质量检验以及相应应对措施等技能要求,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没有对各厂家GPS接收机及相应处理软件的深入了解和熟练运用,没有较强的分析处理能力,就很难达到很好的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因此,作为指导实践的教师必须从我做起,深入掌握GPS定位理论,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成果质量检核、数据分析利用等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在教学中遇到的可能技术问题应有所准备,能够做各项操作的示范演示;对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环节和技术要领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更应有所准备,预先进行提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列举事例、创设兴趣目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第一节课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的开启钥匙,运用得当,事半功倍;而这把钥匙不是别的就是兴趣。为了一下抓住学生的心,必须首先创设兴趣目标,在兴趣目标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科学知识,达到教与学最佳的效果。

在第一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电影技术,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神奇王国。从通过截获的一个简短的手机通话而确定了通话者的准确位置到1990年海湾战争的准确打击;从茫茫戈壁中独自走出的旅行者到飞行器的“盲着陆”;从地壳的自动化变形监测到大陆板块的漂移;一件件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用什么定的位?如何定的位?怎么那么准?还可以做什么?一串串问题被提了出来。所有问题基本上涉及了本课程所有理论内容,包括由来、原理、应用,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本知识结构,及时创设各个兴趣目标,再以学生兴趣点的强弱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与兴趣目标一一对应,然后对各小组提出要求,给出一定时间(一到两周)从各渠道收集整理各个兴趣目标资料,汇总、编辑、提炼、总结,以备交流与讨论,如图1所示。

三、指导与讲授相结合,变填鸭式为解惑引导式

在前阶段中,学生已通过前期的准备初步了解了各个兴趣目标的内容,兴趣点下降,其它相关兴趣点相应增强,疑问点增多。因此,在此阶段,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准备内容进行讲解、演示,并提出自己的疑点、难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汇总、归纳,而后由教师统一进行讲授解惑。

这一过程是整个教学的核心阶段,必须有充分的课时安排。通过前面的准备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一般知识,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在教学安排上要以重点、难点、疑点为目标,集中讲解。并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步骤地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深入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同时,大量的实践内容需要学生认真熟练的掌握,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加强自己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规范其行为,培养其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必须严格要求,强化纪律。教师也必须深入现场,极大地发挥指导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操作、设计、处理进行正确的指导与评判。

四、合理分配学时,理论实践相结合

鉴于教与学的互动性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与教师教学课时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每一环节务必做到恰到好处。在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合理规划、精心制定授课计划,既要满足正常的授课课时要求,又要保证有足够的课时用于学生的仪器操作、布网、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内业处理、处理成果的质量检核等实践内容,同时还要保证一部分机动课时用于学生资料收集、汇总、归纳,课堂自讲,交流,讨论等。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给出如下课时安排及课时分布比例:

从课时分布图上大家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实践时间,再加上互动时间基本上占教学计划的一半时间,其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因此,有人担心教师讲授的课时不够用,但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在前期阶段,学生已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课文也进行了大量的预习阅读,所以我们就可以大量减少一般问题的讲述,而重点放在了难点、疑点的讲解和课程学习的指导上,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我们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五、制订详尽的实习计划,加深、升华教学内容

详尽的实习计划,不仅关系到实习的效果,还关乎着整门课程的理解与把握。如果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那末实践即使对课程掌握程度的检验,又是对课程的加深理解和升华。而GPS定位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可操作性、技术性非常强的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自己熟练掌握GPS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控制网的布设、数据的采集以及内业数据的传输、处理、基线解算、平差和成果质量检核、判断、处理等等,因此针对目标⑦的外业实习和目标⑧的内业数据处理必须制订详尽的实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其精髓,独立完成实践课程,并制定详细的实习评价体系,对学生分类、分项、分步进行细化考核评价,将最终评价结果输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如图3。

六、结语

GPS定位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强、理论性严密的课程,它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的素质要求;二是仪器设备及相应处理软件的要求;三是教学方法、手段、技巧的要求。虽然有很过困难,但是只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并且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那么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基余.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3

CarlMitcham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新教学媒介的运用,还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资源、教育系统的利用。教育技术应用必须将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融合在一起,这需要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过程来实现。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并发挥作用,不仅强调现代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还应体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理念的完善。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特点

1.中介性。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技术手段,这是由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性、文化性决定的。技术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着明显的物理形态,还具有内在的知识内涵,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人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有文化属性,其包含的文化体系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者沟通的桥梁。

2.价值性。

现代教育技术之所以广泛应用是因为其承载了知识传递的作用,其价值具体表现为教育效率的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既包括技术本身,又包括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过程。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教育体系广泛应用的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台电脑,而是具有文字编辑、影音资料、人机交互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相反,如果多媒体教学系统没有这些功能,则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就是毫无价值的废品。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其承载的教育功能。

3.过程性。

从教育技术应用自身过程来看,其在教育系统的应用需要一个教学媒介选择、教学信息整理、教学内容设计等步骤,这个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时间序列。从教育技术应用的作用发挥来看,教育技术应用必须为教师、学生所掌握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结构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内涵及特点揭示了教育技术的结构要素,96页图是对这一体系的整体描述。主体要素,即人的要素,包括了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主要为教师与学生。客体要素,即物的要素,主要指教育的媒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要素涉及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反馈等。环境要素,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个体因素等。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体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体要素即人的要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并不仅仅强调现代技术的重要性,也重视参与主体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接受则需要教师、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从教师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可以便于教学资源的获取与整理,辅助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但如果仅仅依靠计算机网络的记忆、存储、展示功能,用录像代替讲解,用录音代替范读,就会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走向另一个极端,使课堂失去活力,使学生失去想象力。教师必须通过丰富的影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未知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教育教学目标为指导,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努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彰显,同时,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教育技术进行知识的拓展,搜集相关信息,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为此,必须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的,应用现有技术手段改进学习方法,用所学知识、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技术应用的有关伦理、文化与社会问题,形成正确使用教育技术的态度和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客体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客体就是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教育相关人员所使用的技术对象的物的要素,这里既包括教育技术的物化形态,如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课程、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还包括应用教育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方法、过程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教育主体提供海量的知识信息,丰富的知识形式,便于教育主体的感知、理解、交流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深刻影响着教育和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会对教育技术进行反作用,它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得以不断改进与完善。同时,在教育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存在操作理念、操作方法方面的互动,教师会通过教授的方式来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偏好,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反馈也促使教师不断改变技术使用的方法来实现教与学的协调。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功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技术本身的成熟程度、技术应用者的个体因素以及技术所处的支撑环境条件等。下面分别探讨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四类要素。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物理环境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物理环境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量、操作的便捷性、设计的人性化、应用的时间及空间灵活性等,这些内容直接决定着现代教育技术是否被应用以及应用的广度,如数字网络图书馆的兴起正是因为它克服了传统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网络来获取所需资料。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要素。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通过不断学习来进行充电,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常态。受制于工作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或者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成为一种必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社会需求不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教师个体要素。

教师在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设计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个人素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程度都影响着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个体要素的作用,通过选择优秀的教师教育内容、教学计划,改进教学环境,学的运作与管理模式,减小教师个体差异对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学生个体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4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如何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如何有机地合二为一,教师、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认可程度,学校、教育主管部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导向、力度。在教育教学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一种浪潮和时尚,有些中小学甚至视之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更有甚者,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也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量化成指标对学校、老师进行考核、验收。这些做法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的抑扬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有它的优势,有些甚至是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但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万能筐,什么都能装。教师和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好恶,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的因素很多,如学科差异,学生的生理特征差异,教师的素质差异等等。故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正确对待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抑扬统一关系,显得迫切而必要。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关系。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强调“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片面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人为夸大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和作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教育意识和教育功能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削弱,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也未能不折不扣地实现,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课堂,甚至成为一块只开花、不结果的试验田。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5

事实已经证明,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改善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乃至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型教育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为了适应形势,相当多的学校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购买了计算机,建造了微机室,实施了校园网等,而且每位老师都被要求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国家而言,也在逐步实施“校校通”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有相当多的学校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根本就不清楚,从而导致了有的老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过于“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过多滥用,以致学生始终处于“电闪声鸣”之中;有的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等因素的束缚,“穿新鞋走老路”,把“人灌”变成了“机灌”,或是“人灌”加“机灌”,学生依然围着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思维在转,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主性和主体性仍然难以发挥;还有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可有可无,过去的粉笔加黑板不是照样出成果吗?这就带来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了广大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众所周知,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面对这些误区,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为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对其加以纠正。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观念是教育实践的灵魂,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教师应该从运用信息技术的尝试中,从改变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中,从理解学生的换位思考中,从教育科研的实践中,从一切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细小教育环节中,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才能在更高境界和更深层次上探索教育规律和遵循教育规律,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投身教育的改革,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为此,要做到更新观念,除了进行必要的培训外,还可以邀请专家作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的讲座,实施“洗脑工程”;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中究竟有没有必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讨,并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畅所欲言,从而促使教师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总结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的应用经验,并请他们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好处……

二、完善机制,营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良好氛围

由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多“看重”,上级主管部门在对学校或教师的评价中都有意识地加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指标因素,导致了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滥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点,在公开课、优秀课等类型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笔者曾参加过多次县级比赛,当时就把在课堂中是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评比的必备条件之一。

其实,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说一定要加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一必备条件,应该全面评价,要看相应的课堂环节是否适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否有助于“减负提质”。在评课中加上“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条件,对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一定作用,但负面效应也应引起重视。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应尽快完善好相关机制,切实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三、强化培训,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面对迅速变化的新知识,面对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必须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怎样才能将培训真正“落实”到位?除了创造条件让教师出去参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外,更重要的则是要注重校本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所谓校本培训,就是说学校在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本土培训”,藉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所谓自我培训,顾名思义,就是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钻研、自我加压、自我完善,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6

【关键词】高职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42-02

当前,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改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推广和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将成高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高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借助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介进行教学,让学生增加体验,实现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学习。例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其手绘教室安装了与计算机相连的投影设备,教师利用这些设备与教案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施教。专业设计工作室也被广泛使用,它具有实时信息、收交作业、监控、与互联网相连、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制作项目和学习任务等功能。

第二,教学课件制作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模拟功能“再现”真实的情境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的直观性。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通过设计Flas、视频、影片剪辑、声音的录制并进行后期制作等其他方法,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收集最新的信息,精心制作CAI课件教案,以此更生动地表现讲课内容,发挥教学的辅助作用。

第三,基于虚拟技术、仿真技术的各种软件得到应用。高职学生通过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得到相关的效果图,方便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第四,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开始出现。在开发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将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料经过整合,放到课程网站上,既有利于教师参考,也可作为学生学习时资讯的来源。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各个不同院校的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流。

第五,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建立类似在线交流和在线QQ答疑版块,这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建立一个类似课堂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活力。

第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视阈”。例如,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随时可轻松地调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不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的限制。信息量的增加,视阈的扩大必然拓展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特点给学生讲解每个知识点,可对学生知能发展的每个环节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高职教育内容、手段和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使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发生变化;使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发生变化;使教材的观念和教材的形式发生变化;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发生变化。

二、高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使用信息技术为依托,现代教学媒体为手段,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作为关键环节,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现代技术的研究。

(一)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有失偏颇。当前,高职教育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上有失偏颇。一是认为媒体技术就是教育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虽然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但它并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更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它仅仅是现代教育技术中较接近实践的部分内容。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二是重视教学媒体的开发,而忽略了教学媒体的使用效果和评价。三是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无多大的关系。

(二)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受培养目标的制约,高职院校引进、招聘的专业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是从企事业单位直接聘任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些教师基本都没有受过训练有素的教育,几乎没学习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每个高校教师的基本技能,高校教师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时,学校应该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考核内容,以使教师能掌握和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不够成熟,多媒体课件较少。高职院校发展的时间不长,近两年编著了一批高职高专适用的教材,与之配套开发的课件还不很多,大部分是各高职院校根据选用的教材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开发制作的。各高职院校开发多媒体课件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设备问题。一套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设备一般有多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采集卡、麦克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即便配备一套档次一般的设备也需要3万多元,由教师个人购买,则经济压力较大。二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设计,又要制作,制作又需要掌握多种应用软件。严格地说,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三个方面的能力:课件设计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艺术方面的能力(如构图、色彩、布局等)。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全面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三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政策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工作本已很辛苦,再搞课件开发,势必增加工作负担。

(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到位。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投资比较大,购置了大量的现代教学设备,但由于学院发展的时间不长,导致一些高职院校教学设备配备不符合国家标准。管理方面存在违规行为,重建设、轻管理。同时,轻视传统媒体的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分一般媒体和电子媒体。一般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子媒体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等。一部分师生对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的认识,在思想上存在重视多媒体、轻幻灯投影的倾向,认为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气派、够现代化,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三、高职院校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提高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首先,教师应了解教育教学媒体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教育教学媒体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对教师来说,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技术专家或制作课件能手,而是只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其次,培养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教师操作其他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技能;教师访问、调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熟练程度;教师在网上搜寻相关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教师利用资源(硬件的、软件的)上课、说课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其应用能力,可以把教育质量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实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和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在培训活动中, 应基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岗位、不同基础水平和培养潜力来设计不同的培训目标和所选内容,然后基于内容确定培训形式和时间,内容要灵活多样,不断更新,充分反映发展的知识、思想、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优势。通过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懂得现代教育规律并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高校师资队伍。

(二)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创造条件。为了确保教师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学校应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来激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解决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设备问题,学校可采取以教研室或专业为单位由学校配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也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一个课件制作中心,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配备多套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课件制作中心有利于设备管理和资源共享。此外,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它,掌握课堂中各种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触类旁通,为自主学习做准备,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自我调节能力、创造能力,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校应加大投入,增加装备,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设施,优化教学资源。对教师应用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财政资源的支持。同时,还应重视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生产,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教育技术专家组成一支开发团队,制作出高质量和效率,满足教学需要的软件提供给教师使用。此外,在抓硬件建设时要搞好研究,应切实建立在超前、实用的基础上,切不可小而全、低而全,以便不能支持未来技术的兼容性,导致更多的浪费。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而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应用情况分析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2]孙洪涛,宋亚辉.浅析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1)

[3]刘杰.浅谈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