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1

关键词:茶艺文化;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已经实现了实质性改变。视觉设计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而传统的视觉设计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人们的兴趣,同时也不能满足信息传达的具体需求和内涵。在技术创新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对媒体传播形式和内涵实现了重要突破。正是传统媒介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需要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要注重形式到内涵的创新和发展。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艺术日益朝着综合化、多样化、内涵化方向发展。

1茶艺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国家,随着饮茶习惯与传统文化融合性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内涵独立、体系全面的茶文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体系化认知,可以看到茶艺实际上是在人们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作为当前一种文化体系,其形成基础是汉族文化,同时在形成过程中,也充分有效融入和借鉴了其他文化体系的内容,尤其是对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了有效融合吸收。茶艺文化中包含了茶叶品尝以及用艺术手段操作泡茶过程,同时也有对品茶环境的有效品味等。而选择不同的背景,其都有风格完全不同的茶艺形式予以展现,想要领略到茶艺文化的内涵,必须选择合适的环境,因此茶艺文化实际上是精神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全面统一。茶艺文化中融入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学理念,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其全面完善的融入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和精神寄托。因此,如果想要全面了解茶艺文化,就需要在了解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实际上,总体来说,茶艺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茶艺文化是将茶与艺术的体系化融合。茶艺文化的基础就是人们通过使用茶道规范,结合艺术加工,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展现为一种技巧,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从而有效丰富了饮茶的内涵,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整个饮茶过程中所具备的美感。其次,茶艺也是一种生活艺术,整个茶艺文化体系内容多样,充满各种情感,其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客观上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艺术化品质。此外,茶艺文化,还是一种具有独立魅力的表现艺术,想要给予品茶人具体的艺术情感,就需要借助一定表演,通过视觉上的吸引力,增加人们的具体了解。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中更重要的在于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理念,可以说茶艺文化就是人生品味的过程。对人们来说,想要感受到茶艺的内涵,那就必须细细品味感受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通过品味茶艺,从而实现自身心灵的有效升华。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其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充分有效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对其他文化艺术体系进行了有效借鉴,并且随着发展应用不断完善,茶艺文化体系逐渐成熟,其也对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当前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的全新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时代正在到来。实际上,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统称,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当然与无线、移动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相关联的技术都可以成为新媒体。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承载容纳的信息极其丰富、信息传播过程倾向碎片化、整个信息传播是在虚拟化环境下实施,以及其信息传播过程极其迅速及时。而在新媒体影响下,无论是消费者的视觉需求,还是其视觉影响都有着重要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其对视觉设计有着重要突破,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已经成为新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视觉设计过程中,其主要通过的是数字技术和电子媒介,因此要想赋予整个设计应有的生命力和内涵,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应有的价值。因此,需要我们先弄清设计美的具体内涵,从而有效指导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工作。事实上,我们通常认为设计是一个创造性活动,通过围绕某一目的,从而制定相应设计理念和方案思路,进而实现具体设计。根据设计的具体内涵,可以认为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有效表达。而整个设计活动,不仅要满足应用目的,也有融入人们的情感内涵,同时随着人们对设计的期待值不断提升,赋予设计活动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内涵也极为必要。在设计活动日益细致成熟的今天,人们关于设计美学内涵的认知也更加完善。关于设计美的认知,事实上是在设计理念不断成熟、持续发展的表现。所谓美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主观认知。设计美不能割裂来看待,其美感是在设计活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在设计活动开展的初期,其更在意的是实际应用,一直到当前注重设计形式美与内涵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说人们对设计美的认知也进一步成熟,设计美的细节也进一步成熟。随着新媒体时展不断成熟,加上设计活动日益完善,人们对设计美的期待从简单的形式美感发展为整个设计功能属性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具体美感。同时,人们也在尝试去挖掘和探究这一设计美感背后所具备的价值和情感,探究设计美的本质和内涵。设计活动不仅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将实用性需求与艺术性特点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设计活动作为艺术形式的展现方式,其有着自身独立的境界内涵。总体来讲,设计境界中包含了满足应用需要,具有形式之美和情感内涵等。而这一内涵与茶艺文化的美学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无论茶艺文化如何展现,其基础是品茶,这一根源不能背离。而整个茶艺文化中也具有相应的观赏形式,同样,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也融入了丰富而成熟的价值理念。随着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是整个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期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其中,不仅符合时展特点,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期待。

3新媒体时代茶艺文化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而完善的茶艺文化,尤其是在人们对茶文化认识进一步成熟的今天,应用茶文化,融入茶文化,极为必要。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有着更高期待。茶艺文化与视觉设计有着融合上的可行性,其不仅符合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要求,同时也将有效提升视觉设计的整体水平。当前整个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下,其整体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发展直接催生的是新事物,直接影响的是设计理念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现阶段新媒体艺术设计形式不仅出现,而且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整个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中,不仅要注重的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结合,同时也需要将新技术与整个设计活动相结合。而且,还要让人们通过观赏设计内容,产生实质性感受。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其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感知更多是设计者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因此设计不仅要有视觉美,还要有真实感受。在新媒体时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物质元素也实现了极大发展,而茶艺文化的展现形式也可以更为直接。相对于以往的文字记载或者图片阐述来说,在新媒体发展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可以通过更为全面和体系化的方式来引导人们感受整个茶艺文化中所包含的美学内涵。而对于视觉设计美学形态来说,茶艺文化其不仅要展现出茶艺技术的美,还要融入必要的观赏美和艺术内涵的美。而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内涵。也就是茶艺文化可以展现三种美学内涵的层次性融合,从而在展现其观赏效果的同时,整体提升其设计境界内涵。当然,通过新媒体途径所展现的茶艺文化,还需要展现出茶艺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这是其美学内涵最深层次的表现。基于新媒体时代特点,评判茶艺文化的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标准有很多。尽管新媒体时代正在迅猛发展,但是在认知其美学形态时,仍然会使用一些传统的观念,而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理念也会出现全新变化。其中不仅会融入新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会对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自然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有效考虑。在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赋予视觉设计全新价值内涵和美学理念,尤其是整个视觉设计认知更注重人性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认知和理解,可以有效融入观赏者的情感,从而形成美的共鸣。因此,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茶艺文化展现形式更加注重体验,其表现途径更加丰富,其美的情感内涵更容易被人们认知。

4结语

随着当前新媒体逐渐替代传统媒体,整个社会媒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其整体视觉设计和人们的美学期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人们来说,不仅对色彩搭配应用有了更期待,同时也希望整个设计过程中,具备相应文化内涵。因此,结合新媒体时展趋势,探究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极为必要。实际上,在新媒体时展过程中,人们对美学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以往的实用性发展成为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系化内涵。但是当前多数视觉设计并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到新媒体时代,整个视觉设计将更具有内涵,同时也会吸引消费者感受到相应价值情感。

参考文献

[1]杨东娜.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包装工程.2012(12):176-182.

[2]谭旭红.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J].东南学术,2013(4):229-235.

[3]程笑君.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3(15):76-81.

[4]陈振平.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向[J].艺术教育,2014(21):222-226.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2

关键词:文化创意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69-02

现代化社会发展更注重创意,亦非常注重文化创意的发展,而加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现实意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指艺术产业、建筑行业、电影产业、音乐产业、广告设计产业、动漫产业等,艺术教学教育应顺应时展,且根据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相关产业,而这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有极大推动作用。现代化教育改革强调,应注重教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水平提升有极大推动作用。

1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课堂、模式改革

1.1课堂设置改革

文化创业产业兴起与发展,社会各界对人的艺术表现要求逐渐提高,这时人的个性化被最大化呈现,且与受众产生了文化共鸣,逐渐于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同时获取了相应的经济效益。这时文化创意产业应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课堂,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设置进行深层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强调培养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课程,并设置创意经济或文化产业等方面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联系,这时便可提高学生对视觉设计与创意市场的认识,这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时,应将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置与科学技术充分结合,并开设相应的网页设计,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禁锢,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

1.2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应从实际出发,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要注重模拟真题、真题真做,基于作业试验性与适用性展开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要对课题进行相应的试验与操作,根据基本课题要求,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强调视觉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充分结合。应不断地拓展授课资源教学模式,且逐渐改革新科学技术与艺术形式,以形成网络媒体教学模式,而因视觉传达设计学科为开放性学科,对新媒体发展有极大现实意义,应在教学模式中持续融入新媒介,比如:电视、网络、广播,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知识结构更为丰富,学生创新思维亦得以拓展与提高。以多样化形式进行授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平面化教学课堂模式转为立体化,并有效强化学生市场实践教学,让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更为科学有效。

1.3 专业课教学改革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主要是CI设计、广告设计、摄影、标志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实用性,并逐渐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教学,为此逐渐构建相应的工作室与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交流途径,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确保学生与教师可自由选择,合理优化专业内的各项合作。这时便可体现出教师的教,亦实现了学生的做,且使得师生之间紧密结合,并以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更好地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着眼于装饰画、图案设计等基础教学,应充分融入各种实践训练,基于校园实际环境设置各种海报,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美化校园。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比如:达到墙体彩绘比赛等类比赛,这亦是社会实践和课堂理论的充分结合。此类课堂教学和地方经济结合的方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此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将课堂教学与设计竞赛有效结合,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融入各项考核作业和竞赛,引导学生参与诸多设计竞赛,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到同等层次的内在优势及缺点,且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设计发展趋势。再是将课堂教学设计作品更好地转为商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作品展卖会,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来展卖,引导学生自行创作,促进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2 视觉传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2.1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开设

文化创意发展c实践息息相关,应将学生置于各种实践中,引导其了解市场各方面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市场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课堂任务,且在校外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可与校外公司联系,为合作的公司提供大量优秀的人才,让学生在合作公司中实习,以社会历练与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公司中进行锻炼,这样学生便可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以自身实际情况挖掘自身优势,有效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校外公司合作时,应以学生自身特点与文化素养,再辅以相应的配套任务,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这时便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2.2 加强专业设计工作室建设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视觉、听觉、感官等感知,让学生立体认知视觉传达设计。将学生置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对学生施以合理指导,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

2.3 加强师资力量配置优化

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和意识,以此促进视觉传达设计课堂的合理优化,提高教师的文化产业意识与观念,从而加强教师终生学习观念,这时便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教师的教育水平。要让教师逐渐丢掉书本,从而走向实际生活,采用合理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且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教师应全面了解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并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与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促使师生的共同发展。往往学校极易忽略教师教育水平,且极易造成教学层面脱节;再是应合理搭配师资力量,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可有效完善学校教师资源,并可引导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教学观念与知识,让实际教学更具有实践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经验转为实际知识。应确保师资力量的合理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加强教师专业化知识。国内教师大都不注重市场实践经验,从而使得教学内容空洞,应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要确保师资配置更为优化,使教师将自身教学经验更好地融进教学中,从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途径,为学生传授先进、新颖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亦可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严重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这亦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深层改革。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飞速发展,但其间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该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课堂、模式改革进行了简述,提出了适用于视觉传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措施,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侯静雯.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J].才智,2014(1):120.

[2] 孙燕侠.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171.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3

从篇章结构上看,该书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析理论基础,下篇着重于视觉传达的具体呈现形式、案例分析以及基本方法等,结构上按照由易到难、由整体到部分、由理论到方法论的顺序依次展开,通篇结构安排合理有序,即使是音乐艺术初学者,从该书中也能掌握大致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奠定研究视觉传达基础。由于范围小,在音乐艺术研究领域视觉传达并没有获得广泛关注,因此在缺乏完整理论框架的局面下,对此进行研究往往容易导致逻辑结构混乱、思路不清晰的情况,作者在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授课多年,在音乐艺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一定学术研究经验与学术写作能力,为了理清逻辑顺序、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作者做了大量的细节性分析,在结构安排上精心设置,从而使该书完成了脉络梳理与结构建立完善。该书的层次较为分明,理论基础与具体内容一一展开,从音乐视觉化的基础、传播形式到表演者形象、唱片封面设计等,以总分结合的方式向读者呈现视觉传达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知识,该书内容虽多,但并无杂乱之感,由此可见作者有条不紊地对全书内容作了层次安排,使该书层次分明,达到较为突出的效果。

从全书内容上看,该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该书以音乐中视觉传达作为探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使该书呈现出丰富翔实的内容。从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该书上篇对音乐与视觉的关系进行阐述,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音乐视觉化的基础,包括感知世界的渠道与视觉化的意义。第二章音乐视觉化的传播形式,具体介绍唱片封面、音乐会演唱会、音乐录像、电影音乐等较为常见的视觉化运用形式。下篇音乐的视觉传达形式分析,多从素材入手,重点针对基本规律及方法进行总结。第一章不同音乐流派歌手的形象包装,包括乡村音乐、古典音乐、电子乐等六个较为常见的音乐流派在内,从形象包装上突出视觉传达的实际运用方法。第二章歌手符号意义的延展,如艾薇儿·拉维尼、痛仰乐队等四个案例。第三章不同音乐类型的唱片封面设计,如爵士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具体分析如何在唱片封面设计上体现视觉传达效果这一问题。第四章对音乐会、演唱会等现场音乐的视觉传达,以前期宣传和现场视频来进行解析,说明现场音乐视觉传达的意义。第五章音乐在影像作品中的呈现,分别从电影、动画、音乐录像上突出视觉传达的规律及方法。该书通过不同角度对音乐视觉传达进行探究,重点突出视觉化对音乐表现的作用及其具体应用方法,使该书具备更具价值性的实际意义。

从研究价值上看,该书价值较高,指导性强。音乐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今天依然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听音乐成为很多人每天必备的减压形式,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除了依靠耳朵去听之外,还有视觉传达作用参与其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音乐产业的改革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同时兼顾审美需求与认知需求的音乐视觉化传播研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因此,该书所研究和阐述的关于音乐视觉化的基本手段与方法,无论是从音乐家的角度,还是站在观众的立场,这些视觉化方式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音乐视觉化传达有着多种传播形式可以传递出音乐的气质与美感,从某种角度来说,听觉已经不再是感知音乐的唯一方式,视觉传达的加入放大了受众对于音乐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视觉传达加入而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对于音乐视觉传达这个主题的探索和研究也将会越来越丰富。该书开辟了视觉传达的研究路径,从形象、舞台环境、现场布置等角度来提高音乐的吸引力,无疑将会拓宽音乐的演出形式,增强音乐环境的感染力,提高视觉传达在音乐领域的地位,具备较高研究价值。无论是从不同音乐流派的歌手形象到唱片封面设计,还是针对电影、动画等对使用音乐来增强感染力的需要,该书通过对视觉传达所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从而使研究具备现实指导作用。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4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意识;艺术感知;认知逻辑;视觉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是依靠视觉传达设计来完成的,好的设计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加深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将人们的审美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从而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获得提高。

一、信息设计意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的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这一时期,信息设计的理念被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其主要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数字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将信息设计融入到视觉设计传达当中,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变得更为贴近生活,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商业的信息传达要求,也更为人性化。具体来说,就是将信息设计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培养学生们的信息设计意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将信息以更好的形态呈现给受众,让学生意识到,设计在传递给受众的过程中,超高的审美感知力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更有助于信息的良好的传递与沟通。

二、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的缺失带来的问题

从目前的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来看,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是需要艺术感知的,其目的是更为注重设计,这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中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作为受众,除了对设计上艺术感知的追求之外,还有对于认知需求的内在逻辑,除了要带来艺术上的完美观感之外,还应该保证作品本身功能的顺利实施。视觉传达设计要始终坚持艺术上的形式服从于功能的原则,其目标是引导受众找寻自己所需要的目标与需求的方式。当前,艺术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往往追求和实现各种视觉效果,把学生的创作作为培养的唯一的方针,无可置喙的是,这样的培养方案无疑更为接近艺术课程。但是,设计的本身的宗旨就是为了大众服务的,因此,信息设计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其本身的罗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和传统的艺术教育思想所不同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在视觉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信息的逻辑化的引导以及视觉的可视化展示。视觉传达设计的对象本身就是作为信息载体的,无论是其图形、文字、颜色、形状。平面设计的对象不再拘泥于设计与性能,文字的设计与安排,而是对于更大信息量的设计整合与展示。高速的经济发展乃至于进入信息爆炸的社会后,人们所面临的需求不再是传输何种信息,而是在信息爆炸的情势下,受众的需求被有序高效的利用,这不单只包括图形图标,多层文本,图标,颜色和其它视觉对象,也包含所呈现信息顺序以及其他隐形设计的表现逻辑。由于人们对于理论直观的了解,人在完成某一心理需求所需要的视觉活动能够帮助人们组织信息。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的策略

1、视觉传达设计与信息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较之于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视觉传达设计之中的信息是作为参考被提供的,也就是说,核心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在于,视觉传达不仅仅是作为视觉领域来传达艺术设计的,也是一种商业应用的美学原则。此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感知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本质上,视觉传达的目的主要是传达信息,信息传递给视觉设计,视觉设计到产品对象的受众。有目的的传达信息,使之变成视觉作品传递给受众,在这一过程中,引入信息设计意识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质量。在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视觉传达的过程中,在视觉设计领域有意识的将信息有序的显示,是提高整个设计作品信息的有力效用。

2、罗辑思维能力的养成

艺术设计是基于创新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实践结果,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艺术创作是一个重要的受众认知方式的设计顺序。设计行业本身的特点是艺术,艺术观念是每个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培养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交叉学科,与传统的艺术相比,视觉传达设计术是一种应用艺术设计,这不可避免的与社会生产、制造等传统产业密切相关,这是艺术渗透人们的生活的表现。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在教学专业课程,往往过于强调艺术感知,在设计信息量小的行业中这不影响受众,但给视觉设计的表现,教育等等如此大的信息对象的设计,往往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逻辑设计中认知规则,是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停留排版,插图,风格设计这些方面,应该是对主体对象做专门的研究,对对象本身的显示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

3、交互分析行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介入

如何在新的视觉传达设计载体上的视觉信息更好的展示和传递是作为交互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扩展到新媒体后所面临的新问题。互动新媒体的魅力在于受众的单向接受信息已经不适应传统的媒体平台,但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一部分。相邻学科专业知识,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研究如何应用到视觉交互设计方面的设计,它是由交叉的特色专业的艺术学科所决定的。信息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它加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目标决策过程。设计艺术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艺术设计的信息是其认知逻辑的基础上,基于人类视觉信息组织的认知和培养艺术设计的展示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满足观众的审美体验的需求的双重功能。

作者:尚冬华 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启新.视觉传达的非视觉元素,艺术探索[J].广西艺术学院出版社.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5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色彩感知;想象能力;应用

0前言

视觉传达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世界设计大会,主要通过视觉形象传达视觉感知,广泛存在于标志设计、报纸杂志等方面。由于视觉传达设计跨越了二维、三维,甚至实现了多维设计,使其呈现效果更加多元化。色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信息传递具有辅助作用,色彩能够增强人们对设计内涵的高效感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达效果,且能够给予人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提高设计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感知、想象能力及其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对色彩的运用。

1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分析

色彩自身具有的独特性、艺术功效,决定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艺术设计形式,人们对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给予了较大的关注。色彩与人们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它对人们精神与感性体验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也更加重视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审美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对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也有了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要想设计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作品,设计师们需以设计心理学为基础,充分了解受众心理、情感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彩搭配,以此呈现出最佳的设计效果。同时,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任何事物的关注点都非常短暂,而视觉设计可因此借助视觉色彩,产生对人们视觉的瞬间冲击,增强人们对产品的印象,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2色彩感知与想象分析

2.1色彩感知

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是由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时产生的。而人的视觉感知主要由眼球、角膜、虹膜等多个部分组成,当视线接触到较为鲜艳的色彩时会觉得刺眼,但隔一段时间后便不会有如此敏感的感觉,该过程被称为“色适应”。人们带上各类颜色的太阳镜时就会产生这种感觉。例如,红色的眼镜,则看到的事物为红色逐渐消退变成原始颜色,而摘下眼镜时便会存在失真现象。通常而言,颜色又具有恒常性特征,主要是人们在生活中对颜色留下了印象,比如纯白色的窗帘,被七色光照射,我们仍确定它是白色的。可见,事物颜色被映入大脑后便会让人们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视觉色彩错觉是由人们感知外部世界时经常感觉到的非正确知觉状态,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受到了人们生理特征影响产生的。具体来说,当眼睛感知色彩效果与客观实际存在差异时会出现错觉,如在灰色底上配上黄橙色,将会呈现出蓝灰色视觉效果。

2.2色彩想象

色彩心理功能建立在人们生理反应基础之上,人们融入自己的想象力,便会产生色彩胀缩感、进退感及轻重感等感受。受人们年龄、经历不同等因素影响,人们对色彩的想象力会有所差异。就色彩自身来看,它并没有感情,但当主观意识渗透其中,色彩便具有了感性特征。因此它们的产生与客观、主观因素都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仅能抓住其客观规律,对于其主观特征的把握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3.1关注对象属性

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体现在对象属性上,二者存在密切联系。通常而言,色彩会在受众脑海中留下印象,即惯用色彩。而人们情感积累中会先对产品属性进行判断,直接反映出对应的信号。故视觉设计中,设计师要考虑产品惯用色,使它能够对消费者产生直接感受,以判断商品属性,提高产品视觉传达的有效性,激发受众对产品的购买欲。如饮料包装设计,多采用水果等鲜艳色,或者为水果造型,这样更能吸引消费者并且能够直观地辨别出产品类别。

3.2符合企业策划

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民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提升产品的识别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现代社会,企业形象策划时多考虑将色彩的运用作为重要设计因素,且在不同媒介上,色彩呈现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两大知名品牌,其标志主体色体现在产品包装上,百事可乐为蓝色,可口可乐为红色,当消费者购买时,可以直接通过观察产品主体色彩,来找到自己想要的品牌。

3.3依据地域特征

受到民族、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色彩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不同地域的人对色彩的习惯性和联想性有所差别。因此,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各地区人们的审美心理特点,充分尊重该地区人们的色彩审美习惯,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地区因素而做好设计。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国人都以红色作为喜庆的象征,如十字绣、十字结等都以红色为主,这都是象征喜庆的标志。

3.4合理协调色彩关系

视觉设计中,主体与背景为对比关系,后者主要是为了突出前者,对于二者色彩关系的设计,要考虑是否搭配,通过色彩合理搭配,以此来突出主体形象。通常而言,对比色之间都具有鲜明、饱和等感性特点,通过对色彩的调整,能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使得受众能够在心理层面上产生共鸣。[4]如汇源标志由红色字体“汇源”,和绿色背景为对比,显得非常醒目,是较为成功的对比色应用案例。鲜明的配色对比能够给人们更加活泼、生动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感官印象。

3.5兼顾统一与局部关系

产品整体色彩色调设计,能够对受众产生直接的视觉感受。通常而言,产品包装上颜色范围最大的即为主色彩,具有决定性作用。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对色彩进行调和处理,使得产品包装色彩更加柔和协调。但调和色在搭配中也存在一定缺陷,相似色因素明显,较易出现同化现象,无法形成鲜明的对比视觉效果,导致色彩设计平淡,无法对受众产生视觉冲击力。因此,为了保证产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能够达到醒目的效果,在针对色彩进行布局时,可以采用面积悬殊较大的布局形式,提高设计直观性。除此之外,在实现统一的设计时,还要考虑局部色彩的调整,以此来突出画面效果,兼顾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4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对于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师在立意与创新之间难以拿捏尺度。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创作截然不同,艺术家可以按照内心想法进行设计,而设计师则不同,需要考虑客观环境、受众审美需求等因素合理搭配色彩。故在设计时,设计师要明确认识到对象属性,立足于人们对色彩感知力及想象力,根据地域、产品特征等对色彩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得作品设计更加符合受众现代审美需求,不断提高设计有效性,从而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峰.对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应用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王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5.

[3]…薛姗姗.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感知、想像能力及运用的研究[J].工业设计,2015.

[4]…韩聪聪.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认知与表现[J].大众文艺,2015.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6

关键词:平面设计 信息 准确表达

信息是人类相互交流的内容,是设计的主体。它本身没有物的形状,不是一个实体,因而不能直接被看到。随着人类表达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以及媒介的发展,信息可以是用口语、文字、符号、音乐、图形、绘画、摄影和数字形式来表达,包括声音和视觉两类主要形式。视觉是指眼睛所看到的画面内容,信息内容视觉化后,形成可被眼睛所感知的内容。

视觉传达设计并不仅仅是对视觉信息的美化,人们通过信息来进行交流,其信息表达的准确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而同时,信息在有限时间和空间中,能否发挥充分的效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在这样一个到处被信息包围的世界中,设计应该能够使信息交流更加准确和有效,这就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准则。信息被视觉化后,影像、图形、文字、符号等多种视觉形式被应用到视觉画面中来,夸张、强调等多样的表现手法,加上排版布局的变化,则越发使得信息准确表达变得更为重要。

一、名称设计对信息的准确表达

任何事物都有名称,名称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在信息的传达过程中,名称是第一位的信息,最先被人识别和认知。

而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是人们最熟悉的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商业中,名称作为文字出现应该有其鲜明的特色,也有助于在视觉上加深对其的认知。但仅从一个名称的字面上去了解其主体的信息显然是不够的。它应该是有视觉形态的,无论文字的造型、色彩和辅助装饰,都会在视觉上传递着字面之外的一些有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设计者必须着重考虑的。

纯文字设计的技巧特效和方法很多。追求形式的新奇是捕捉人目光的一种办法,但并不一定是理想的。要使名称的视觉形象能恰当、准确地反映主体的特征,可以先确定主体的基本情况,从中提取重要特色信息,作为设计的着眼点,对名称进行有目的的视觉表达和设计。既保持表现形式上的整体统一性,又突出信息中的主体个性特征。

二、标志设计对信息的准确表达

标志一般指企业的识别符号,也可以引申为代表一个团体,一个有共同特征的整体的图形符号。标志是唯一的和排它的,是商业社会区分和识别彼此的特殊符号。它的含义非常明确,信息概念相对简练,在确切表达上不能含混,因此标志的设计必须强调意义言简意赅。同时,标志也是视觉突出和引人注目的。标志对其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使得标志在形式表达上应该追求令人惊奇的、过目不忘的效果。由于技术的进步,标志在视觉表现上几乎不再受限制,无论多彩的、边缘模糊的还是三维的、动态的图标都是可行的,只要能够做到视觉突出。

在标志设计时,我们可以运用概念描述和修饰法以及寻找相关事物的方法,对主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充分考虑各种视觉表达方法进行标志的视觉表达,不被传统的印象所束缚,使标志的设计不但表现手法新颖,令人瞩目,而且所表达的信息也非常突出。

三、插画设计对信息的准确表达

插画与文字一样是画面中的视觉元素,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出现。它是对信息内容的必要补充,其视觉形象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其形式与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插画服务于主题信息内容,它必须适合主题的需要,紧扣关键的信息,在设计应用中能准确表达信息。而插画的表现方法和创意技巧的取向,将影响观众对信息的情绪感染。夸张变形和幽默的插画,一方面以有趣的方式解释了主题内容,另一方面,其表达上的情趣使其本身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和产生遐想,能够活跃气氛,加强人们对内容的兴趣,诱使其进一步的行动。

在为主题内容设计插画时,我们首先要选择好主题内容中的切入点,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实现它,使插画的内容取向与形式取向达到一致,体现出插画对整个画面的艺术和情绪表现上的巨大作用。一般而言,人们对具体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强于对抽象形态的理解,而在表达一个主题时,具体和形象的描绘方法如图案、绘画、影像和数字图形都是极佳的。

人们不断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用各种手段,无论视觉还是声音。在信息视觉化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借助的手段和方法也不断发展进步,出现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设计表现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迈进,所有视觉传达的表达方法,也会使得设计者在表现事物和设计中自由发挥,但是在这些可供选择的形式中,设计者必须有所比较分析,要根据设计主题和需要传达的目标来进行思索,通过设计既准确表达信息内容,又很好地体现传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悦. 视觉传播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安姚舜. 寻找时代的视觉符号――谈视觉传达设计的着力点[J].装饰.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