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1
一是城市周围的老菜田面积大辐减少。近些年来,在房地产业高额利益回报的驱使下,各地政府部门纷纷招商引资,在城镇周围土地上大兴土木,兴建高楼大厦,占用了大量的菜田。因菜田面积不足,导致本地菜产量减少,引起蔬菜价格上涨。
二是种菜群体发生了变化,种菜技术水平落后。老菜田被占,可以开发新菜田。从形式上看似简单,实际上有相当大的差距。蔬菜种植是一门很难的农事,不仅品种繁多,其栽培技术也不好掌握。露地、保护地、反季节性蔬菜栽培技术,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种菜经历是很难掌握的。又由于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太快,新建的菜田很快又被占,使城镇周围附近农村中的菜农更年轻化了,种菜群体发生了质变,种菜技术水平落后了。
三是蔬菜上市流通渠道成本加倍升高。蔬菜上市流通渠道成本加倍升高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楼市房价的暴涨,使室内交易成本加倍上升。目前在商场里每节柜台的费用从几百元上升到几千元,露天早市也受此波及,摊位费也上涨了许多。
四是菜农的经济组织落后。分散的农民经济实力太弱小,许多农民都因无法与外界沟通,使农副产品成交太难。他们不是东奔西走,就是被压等压价,或者是批零差价太高,农民被坑蒙拐骗的事情,今天早已经不成为新闻了。当前农民最困惑的事,一是生产什么,二是怎么生产,三是产品卖给谁,四是能卖多少钱。
如何解决“菜篮子”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科学规范,制定政策,因势利导,百年不变。整顿房地产市场,不能折腾,要有长远规划,不乱花钱。菜园子稳定在百年不变的地方建立,也就是在远离城市60―90公里左右,交通方便、地势高、有水源的地方开发新菜田。
2.加强蔬菜生产的科学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种菜收入是种粮的几倍或十几倍。要想建成高标准永久性的新菜园子,就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需要,建立适宜蔬菜生产的科学技术推广体系,需要把这项为农民无偿服务的公益事业做好。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消费“0元购机”
一、引言
大学生理性消费一直是个热点话题,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生力军,他们既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也是未来消费潮流的引导者。目前,在高校生群体中,掀起了一股以“0元购机”为协约的手机消费热潮,“0元手机”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购置手机的重要因素。高校生在“0元购机”中的消费行为理性与否,引起我们的深思。大学生理性消费是其根据其经济条件,在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过程中,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依赖任何惯性或心理上的因素,不形成攀比消费等盲目行为,对消费过程能够准确认知和预测,其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相适应,以达到物有所值的一种消费方式。但由“0元购机”热潮所引起的对大学生理性消费的思考,大学生在“0元购机”中存在的理性或非理性消费的界定上,更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二、理性消费——大学生“0元购机”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案
针对大学生在“0元购机”上所发生的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本研究主要选用开放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对大学生在其中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实地调查与走访座谈的方式,然后根据文献研究,结合相关大学生理性消费理论对其相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得到更精确的数据与方法,为大学生在“0元购机”中的理性消费提出有效的建议。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调查在南昌前湖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8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包括大一到大三学生不等,对其进行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并对其中部分同学进行了走访与座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了“0元购机”或“协约购机”的看法与感受。从问卷的编制,到发放及收回。总计180份问卷,收回170份有效问卷。并且本小组成员同时在移动通讯行业的销售网点,对其主要销售模式、盈利模式、消费限制、协约约束力、针对人群和销量等展开了实地调研并得到了有效数据。
现象调查与情况分析
首先对现状情况进行归类,并得到表1:
根据表1反映的情况来看,办理了“协约购机”活动的同学占了33%,15%的同学还有办理“协约购机”活动的倾向,且有73%的同学认为这种手机在同学之间非常常见;这表明我们周围的同学,平均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使用的是“协约手机”。但其中对办理“协约购机”活动的了解情况来看,了解其中细则的同学只占了26%,这说明,包括已办理了“协约购机”的同学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协约购机”其中的细则,只因“0元”而购机。
而谈到办理“协约购机”是否理性消费,如下图1所示,有45%的同学认为其属于非理性消费行为,有50%的同学持中立意见,仅有5%的同学认为其是属于理性消费的。这说明,“0元购机”在大学生的消费中所出现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1、影响因素分析
对影响同学在“0元购机”的消费因素进行归类统计,得到表2:
据表2反映的情况来看,有65%的同学对其协约中的捆绑消费表示不满,且有44%的同学认为移动行业推出次项活动是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消费;对于已办理“协约购机”活动的同学来说,79%的同学都认为,其合同协约时间过于长久,且只有33%的同学认为其办理“协约购机”是感觉划算,其余大多数同学是受同学的影响和营业厅的宣传,并且其中认为其办理的活动手机质量差的占56%,但是根据表1所反映的情况,仍然有33%的同学办理了“0元购机”,且有15%的同学仍然想办理其活动手机。但是同学们在谈到如果遇到营业厅乱收费现象,44%的同学态度比较坚决。所以,在“0元购机”中存在的非理性消费问题,同学们也相当关注。
3、再结合我们调查小组成员在当地移动行业(包括电信、联通、移动)营业厅的实地调研数据,购买者办理这类活动手机,必须选择49或者69等最低消费套餐;但根据我们小组前面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有41%的同学每个月话费消费都是在50元以下,被低额的购机款所吸引导致每个月的话费要消费到固定限额,消费不足,则强制扣除其未消费到合同指定额度的差额,这就造成了不必要消费。且协约时间按照消费套餐和购买的手机不同,捆绑消费的时间为18个月或12个月。这说明,我们的同学,在面对一时的便宜很容易出现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以至于给自己带来非常不便的后果。因此,同学们在选择协约手机的过程中就应该更加的慎重,需真切的认识到,此“0元购机”,并非0元,从而尽量避免在“0元购机”中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
三、对策的讨论与分析
(一)建立理性、合乎实际的消费观
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一个主体部分,以及其年龄和经济水平的独特性,因此,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对于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在“0元购机”活动的影响下,我们大学生要做的便是在实际中想问题,自己到底是否需要再添置一部手机?“0元购机”给自己带来的到底是便宜还是更高、更多不必要的消费或是伴随着的是长达12个月、18个月的捆绑最低消费。建立理性、合乎实际的消费观,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手机消费中所存在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有助于我们避免掉入非理性消费陷阱。
(二)适度消费,量力消费
每个人的消费情况不同,消费能力不同,消费承载能力不同,所以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做到适度消费,量力消费。在“0元购机”风气的推动下,大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此来做到理性消费:制定消费计划,明确自身最真实的消费需求,尽可能的避免超前消费、超额消费的行为发生。要明确自己各方面的具体消费情况包括手机和话费的消费情况,只有明确了自身消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才能做到理性的消费。
(三)对外界影响的控制能力
大学生每天生活、学习都在校园里,周围所接触的人都是在学校里的人,所以导致了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情况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有限。针对“0元购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周围的同学,所以当周围的同学办理了“0元购机”再跟大家推荐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多加的考虑一些问题,如协约内容是否合理,协约机的质量是否过关等等一系列问题,同学们不能盲目跟风。“0元购机”看似便宜的背后,其实紧密的联系着很长很深的消费链条,在我们自己拿不定注意的时候,也需要家长、老师的劝说与引导。而老师作为学生的好导师,好朋友,更应该及时的给同学们讲解与分析“0元购机”活动的利与弊,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0元购机”的真实情况,在理性与非理性消费的岔路口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建立合理的消费氛围
合理的消费氛围可以很好的熏陶同学们,在消费的时候更合理,更理性,所以树立良好的消费氛围是极其必要的。很多时候,大学生消费的理性或者不理性,自己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一个好的环境,来帮助同学们创造一个好的消费氛围。针对于“0元购机”的盛行,本小组成员建议在校园内需要培养良好的合理的消费氛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对大学生开放消费教育课程,让大学生普及消费知识;培养大学生“财商”,让大学生控制好自己贪小便宜的心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学生的消费行为,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和消费心理水平,培养和加强学生自身的财商;合理优化校园内的消费环境,增强理性消费的观念,尽可能在校园内杜绝损害大学生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行为,更要积极主动的维护大学生消费者的权益,从自身做起。
参考文献
[1]董玉刚.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原因分析及其引导对策.沈阳大学学报[J].2007-10-15
[2]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消费经济[J].2010-04-01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3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心理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下,国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随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危机意识加剧且消费需求紧缩;消费决策周期延长且理性消费行为日渐明显;网络购物、租赁等消费方式呈增长态势;发展性消费成为热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自2008年下半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此次金融危机对长期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国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析与解读这些变化,了解人们的消费趋势,有助于决策部门更准确把握市场,采取引导消费的有效措施。
危机意识加剧且消费需求紧缩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端,首先是石油等资源价格不断高涨,推动住房、食物等商品价格连续上涨,继而引发通货膨胀。之后,冲击实体经济,引起实体经济下滑,金融系统岌岌可危,进而转为通缩。一些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相继宣告破产,或大量裁员,致使失业率上升。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国家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造成人们对经济发展预期信心不足,消费的危机意识加剧。财富的减少,引发人们对收入增长的担心,从而抑制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为信贷消费、借贷消费等超前消费延缓或终止。金融危机的性质决定了受其影响较大的必然是金融以及与金融关联度较高的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有关研究显示,一般人的现金消费额度一旦超过其月收入的6-8倍时就难以发生,因而在现代社会大额消费往往需要依托信用贷款来支撑。就中国人而言,“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消费发展前提是对自己未来收入具有良好的预期,而此次危机恰恰强化了人们对未来增长的担忧,因而对各类信用消费都会产生抑制。
其次,娱乐性、享受性消费萎缩。据调查,艺术品市场遭受重创,出现画廊缩小规模,开始出租,甚至暂时休业的状况;全国不少城市陆续出现健身俱乐部倒闭的现象;投资者和收藏者均出手审慎,艺术品交易拍卖额锐减;旅游业方面,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同比出游人数减少,行业收入下降。
消费决策周期延长且理性消费行为日渐明显
如何使有限收入的合理化利益最大化是消费者面对危机需要理性决策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应对各种危机通常会产生适应性反应,即所谓应激性反应。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较多,如购买需要、商品信息、营销策略等,金融危机使许多因素变得不确定,对市场的预期也变得模糊不明,使得消费购买决策周期相对延长。
某项调查表明,购买私人轿车的多数人决策周期在6个月左右,但在危机之前购车家庭的决策周期远比想像中要短。调查显示,被访者对“从您家开始决定买车到最终购买,大约需要几个月”问题的回答,最有代表性的决策周期是6个月,26.7%的购车家庭决策周期正好是6个月,同时累计有74%的购车家庭是在1-6个月内完成购车。危机的到来,使市场动向、价格等影响消费的重要信息常常处于变动之中,这就使购买决策更加审慎,非理性消费、随机性消费减少,随用随买的理性消费行为已成为多数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虽然危机造成商品价格涨跌变化,但人们对此已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已能较为理智地选购商品,按需选购成为消费的主流。人们凭借自己的消费经验和对各种消费信息的分析判断,在众多的商品和服务当中进行理性的选择。谨慎消费已成为当前消费行为的明显特征。
网络购物、租赁等新的消费方式呈增长态势
随着电子经济发展,网络购物比较省钱,比真正实体店一般情况下要便宜1/3,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购物,其崇尚的原则是能省则省,精打细算。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无须走出家门就可做到“货比三家”,他们经常大范围地进行选择和比较,以求所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最有个性。
同样,对那些积蓄不多,但又对某些高档商品有消费需求,租赁就成为不错的消费选择。如名牌高档时装、背包等,如果花一大笔钱只能消费较少的件数,但如果租赁,花同样的钱就可以消费更多的款式与数量。
发展性消费成为热点
面对危机,多数人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寻求职业的稳定。为此,用于提升自我价值的文化性消费将进一步增加。为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学识和修养,人们会自动寻找学习和进修机会,以不断给自己充电。
危机也预示着机遇。在危机中如何发现机遇,也是人们面临的新问题。如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波动,大众了解经济现状的需求和对未来走势的关注空前高涨,使得原本只有专业人士关注的经济类图书成为人们寻求答案的重要工具。
结论及建议
尽管调查表明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费,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镇农村居民,购物心态依然平稳。商场、超市的食品类、基本生活品类消费仍旧旺盛。但由于金融危机降低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居民的收入预期,使人们的消费倾向、购买决策、消费方式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一定变化,在某些领域出现消费需求收缩、消费疲软的趋势。因此,我国应一方面制定更多的惠民政策,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中国人的高储蓄率表明中国人不敢消费,其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因为社保水平较低,居民不仅要存钱防病,还要存钱防老。对我国而言,扩大内需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为本,强化公共服务,给老百姓以经济安全的底线,这样才能释放居民心中的消费压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后教育。经济放缓期一般是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当高等教育不再是就业的“金钥匙”,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后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消费的重中之重。
同时,还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领域。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审美型发展。尽管危机的到来,使人们的超前消费受到抑制,但消费欲望具有惯性,休闲、娱乐、审美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只要引导正确,服务到位,休闲、旅游、娱乐等必然在促进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田迎新.私人轿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4
1.与其他信用卡一样,使用此类信用卡方便了大学生的消费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大学教育使大学生们发展了消费观念,认识到了信贷消费的作用,提高了对信任关系在现在社会中的认识,也提高了对金融理财的兴趣。
2.体育运动类信用卡中关于个人信用状况的记录,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为工作后依靠良好的信用记录申请更高额度的信用卡打下了基础。反过来说,这也使银行轻易地拥有了广大优质的潜在客户。
3.因为享受信用卡带来的许多优惠或礼品的赠送,体育类信用卡使大学生更加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同时为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运动健身氛围。
4.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体育系列信用卡更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国内消费需求较为低迷,此类信用卡的出现无疑增加了新的消费点,对于拉动内需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人人消费,惠及全国”的行为,有助于改变当前我国大的经济形势,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当然,体育系列信用卡消费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学生盲目透支又无力还款,为得积分换纪念品而盲目消费的“舍大求小”的行为,还有屡见不鲜的信用卡诈骗、盗窃等现象,但笔者认为若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得当,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规避的。为此,大学生在选择使用信用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选择地理性办卡。体育系列信用卡并不适合每一位大学生,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消费结构、消费能力、消费方式及爱好习惯理性选择,不要盲目申请信用卡。
2.合理透支,按时还款。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舍弃“买椟还珠”的错误思想,理性消费,立足长远,建立个人良好的信用状况。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5
[摘 要] 美国人的消费模式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并蔓延至全球。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由来已久并被传承,但在新时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为此,有必要构建健康合理的新型消费观以应对危机。
[关键词] 消费观;应对;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 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89-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45[本刊网址] http://省略
一、引言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全球性经济危机又称次贷危机或次级房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或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9月全面爆发。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持续至今还未结束,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诱发了这场可怕的金融危机?是否有必要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来应对,克服并战胜之?
二、金融危机的诱因
什么原因诱发了这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举债消费在美国居民消费中日渐盛行。而次贷政策则如同从“潘多拉盒子”里钻出来的“魔鬼”,深深诱惑并攫取了他们的心灵,并趋之若鹜,纷纷效仿攀比,不但如此,对已经存在的经济风险亦熟视无睹。贷款的种类不仅有房地产,而且还包括汽车、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其扩张方式也呈现加速趋势。譬如在买车时不但不需要首付费用,而且还可以享受零利率的优惠,信用卡也可以透支消费,非理性消费就这样在不断地扩散。但这种被称为“强迫性消费”和“受操纵的消费”注定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正如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曾预测的“蝴蝶效应”那样,蝴蝶最初只是漫不经心地摆动它柔弱的翅膀,一般无法感觉到它的影响,更无法认识到它潜在的能量和隐藏的杀机。人们后来发现,正是不起眼的“蝴蝶”在美国酿成了后来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
在广为熟知的“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之后,人们近来又了解到了一个“香港老太”的故事,她的经历更有助于直观地解开这场金融风暴“噩梦”。这位香港老太太一直住在美国,她的隔壁邻居是一对从不干活,仅靠领取失业救济金度日的普通美国夫妇,可他们居然也买了两套房子。他们成天吃住无忧,生活悠闲自得。长期观察之后,老太太明白了:原来众多此类美国夫妇的消费就是通过别人把钱存入银行,他们则从银行贷款来进行种种消费!有人形象概括此类现象为:为数众多的人花掉了还不起的钱,为数众多的人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
人们常用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来说明美国人的消费观优于中国人。美国人习惯贷款消费,而中国人习惯存款消费,两种消费各有利弊。中国人更看重未来持续偿还的能力,美国人却不注重,他们超前消费,透支未来的消费观念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老百姓的生活受到许多负面影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抵御金融危机的恶化。据新华网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称,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仍远远没有走出困境”。他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召开的一次会上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金融危机看来“基本已经过去”,“经济似乎开始稳定,并且开始再次增长”。但同时指出,房地产市场和就业是经济的最大障碍,尽管金融系统或多或少正在恢复正常运行,银行信贷仍然疲弱,影响着小企业融资扩张和增加新就业的能力。
三、国人消费观及其演变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重创世界经济,一些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中国也被卷入其中。在金融海啸的恶性蔓延下,中国一些企业出口下降,股市下移,物价飞涨,楼市也出现危机,国内经济向上势头趋缓。如何应对国内经济下滑,已演变成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国显现之后,政府作出快速反应,明确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应对方案,将宏观调控的基调由防止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控制物价调整为全力保增长,并且着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国人传统观念中,“无债一身轻”理念深入人心,因而多数中国人不会、也不愿意选择超前消费。时至今日,信用卡消费在国内,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得以普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一西方消费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被普遍接受。虽然对住房的要求在不断上涨,但对上银行贷款显得忧虑重重。因为他们明白“借钱还钱”这么一肤浅的道理。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使得他们在生活消费,尤其是高档消费方面有所顾忌,奉行“量入为出”消费准则,通常不会超前消费。他们固执坚持有一定积蓄生活才能心安理得。近年来,城乡居民教育、医疗等各项费用持续增加刺激了居民储蓄意愿,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心理。在各地,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交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正在、并不断地超出了普通家庭可承受力,“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传统观念导致居民家庭不得不削减消费开支,而将余款用于储蓄。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购买一套或几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构成了他们所认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国人愿意把大量储蓄用于住房建设。而随着目前城市房价及物价日趋上涨,人们意识到,买房不仅是储蓄,是投资,也是抵御通胀的一种手段。在传统文化熏陶下,中国消费者养成了节俭、自律以及反对奢侈的习惯。中国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依然还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等诸多社会责任。所有这些多年形成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模式,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
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生的“80后”、“90后”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与上辈相比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他们似乎乐于花钱,乐于享受,乐于消费。在他们看来,在这年头,不讲时尚,不讲品牌,就是落伍的表现。近年来,中国已悄然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这种新生代消费观让国人感到担忧,新的消费观正在颠覆传统消费理念。根据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奢侈品消费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增长势头。业内人士称,在所有新贵奢侈消费中,豪华汽车消费占40%,豪宅消费占38%。北京国际车展和上海世博会以及11月的广州亚运会,刺激了三地奢侈品的消费量大增,并拉动周边地区的奢侈品消费量。
四、构建健康合理消费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深入,经济在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也在不断演变。然而,在遭遇金融危机的今天,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及负面影响,克服困难,加强应对危机以及提高应对将来发生不测的应变能力,笔者以为,构建健康合理消费观不仅有必要,而且切实可行,目的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一)加快传统消费观的转型,选择新的消费模式
国人传统的理性消费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同时,我国政府对银行信贷严格的监管能够确保中国不会出现严重的金融风险。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尽管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不是很大,但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各级政府应通过实施一些积极的经济政策来拉动并扩大内需,稳定出口,刺激消费,保障增长。而拉动内需,意味着促使中国传统消费文化转型,同时意味着国人要选择新型消费模式,这既有别于“美国老太”肆无忌惮的消费,也有别于“中国老太”瞻前顾后的消费,要激励更多人学会更加大胆地花钱,更加聪明地花钱。但对奉行量入为出、节俭持家的国人来说,拉动并扩大内需,增强社会大众的消费信心,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二)坚定信心,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
面对金融危机,总理曾说过“在危急中,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如果说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了坚持科学发展的外在机遇和外在压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则为我们提供了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在机遇和内在动力。我们要树立信心,坚定信心,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型消费观。
(三)促进消费观念和谐,引导健康理性消费倾向
居民消费观和消费习惯受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背景以及与外界交往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新型消费观和消费习惯逐步形成过程中,势必与传统的习惯发生碰撞。同时,在“文化代沟”突显的今天,“消费代沟”也在加大,不同年龄、不同地域居民的消费观也存在一些不和谐,这就急需促进消费观念和谐,引导健康理性,坦然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消费倾向。
(四)更新消费观念,发展开拓型消费
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封闭保守,多数居民消费模式还以“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为主。在危机来临时,经济萧条导致收入减少,物价上涨导致货币贬值,以及未来不确定等因素,使得传统消费观得以发扬。但面对危机,更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与措施,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生产的刺激和导向作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是新形势下的重要选择,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更多刺激消费的优惠措施,让利于民,只有切实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使居民的积极消费成为可能,消费观才能更新,与时代不符的传统消费习惯影响才能消除,发展开拓型消费才能得以实现,多种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消费模式才可能形成。
(五)积极合理拉动广大农村地区消费
要积极利用中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需求大、受金融危机冲击小的特点,以扩大农村消费为契机,适应农民新期待、新要求,通过保证农民增收、家电下乡与补贴、以旧换新,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培养人才和加强管理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的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拓宽农村消费领域。
(六)将优势的传统消费观与现代新兴消费观有机结合
在国人传统文化中,“节俭”、“节约”向来备受崇尚,“丰衣足食”、“知足常乐”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正是这样或那样的优势传统消费观才使得中华民族虽历尽磨难,但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出现各种新型消费,甚至是奢侈消费也属正常,无可厚非。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扬长避短,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有益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遭遇金融危机的今天,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措施得当,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健康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则不但我国“拉动内需”的政策得以实现,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我们个人在这个变化莫测、快速发展的世界里也能一方面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胜利果实,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增强防范危机的意识与抵御危机的信心与内涵,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对策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消费以其方便、快捷、实惠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渐趋流行,消费规模也逐渐扩大。根据2017年1月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提升至95.1%;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4.69亿,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提升至67.5%[1]。在此背景下,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形式,互联网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网络消费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7年4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经贸大学400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91%。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表现的分析,进而了解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引导高校大学生理性、健康地消费。
1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
1.1追求个性时尚的心理
陈似海学者提出,大学生网络消费群体呈现出独有的群体特征,在消费类型和群体影响力等方面与其他的网络消费群体有很大的不同[2]。大学生群体思维敏捷、追求时尚、充满活力,尤其在互联网的新兴领域,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最快、兴趣度最高,而求新、求异的心理也成为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
1.2网络消费的优势
网络消费的方便性和实用性使大学生对网上消费越来越热衷,并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可。形象地说,网络消费等于是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可以在家“逛商店”,订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网络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3]。因此,网上消费与实体店相比的潜在优势成为大学生选择的重要方面。
1.3消费水平差异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因家境而不同,家庭生活宽裕、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率明显高于生活水平低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重要因素。
1.4网络消费的安全性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对网上消费信息的安全性和商品质量持谨慎态度。例如,网购填写个人信息、收货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时,如果隐私信息和商品质量受到质疑,大学生一般会选择放弃网上购物,这表明大学生网络安全的警惕性较高。
2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2.1消费结构不合理
胡立源学者提出,网络消费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和道德意识,这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4]。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服装与化妆品、饰品方面,分别占68.50%与52.50%。其次,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通讯产品的消费也占到49.25%,尤其随着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很多大学生受攀比享受思想的影响,过分追求高价位品牌手机,而用于购买书籍等有关学习方面的消费却只占到38.75%。这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更倾向于日常用品消费与休闲娱乐消费,但用于书籍等学习类支出所占比重较少。部分大学生由于过度追求高消费,超出了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可见,大学生网络消费结构失调的弊端。
2.2盲目消费,缺乏规划
由于大学生消费欲望强,群体强,很容易导致“冲动性购买”行为。调查显示,“看到喜欢的就买”与“看到促销活动就买”的同学分别占31%与37%,另有37.25%的大学生对自己网络消费的数额没有明确计划,43%的同学对于自身需求没有准确的定位。可见,大学生网络消费缺少规划的现象十分普遍,因一时兴致而盲目消费,不重视产品质量的消费行为也时有发生。此外,网络贷款的兴起也成为导致大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的主要原因,获取消费资金渠道的增多使他们过于追求时尚潮流,消费观念受到扭曲,很容易陷入非理性消费的误区。
2.3从众消费、攀比消费现象严重
薛红燕和纪峰学者提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消费现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消极影响,比如攀比心理严重[5]。由于大学生群体正处在心智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琳琅满目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难以自控,总是追求一些有个性的消费选择,极易形成攀比心理,从而盲目地进行消费。调查显示,在回答“当周围同学朋友都购买某种商品,你会怎么做”时,41.75%的大学生选择购买,41.25%的大学生表示会跟随潮流,不甘落后于别人,而追求高价位、高品位消费体验的大学生分别占到20.75%与19%。这表明大学生周围的人尤其是同学或朋友的消费行为对其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在消费过程中,盲目追求高消费体验也成为从众、攀比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2.4消费安全意识不足,权益缺乏保障
由于网络世界本身具有的虚拟性,网络消费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调查显示,78.25%的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时通常选择第三方支付完成交易,但其中仅有34%的大学生认为交易的安全性应列入网络消费的考虑因素之中,37.75%的同学表示很少考虑或没有考虑过;有17.75%的同学表示有过网上消费被骗的经历,但仅有14.25%的大学生表示网购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会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由此看出,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时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与维权意识,而当面对消费安全风险时,又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
3优化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上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客观问题和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消费意识问题,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把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多种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教育大环境,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养成理性的网络消费习惯。
3.1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意识
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追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在网络消费中要践行可持续消费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理性消费,坚决抵制其中的信息诱导,不断增强自身艰苦奋斗的意识[6]。(1)培养合理规划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自身应强化合理消费的意识,重视实用性,在消费过程中尽量选择信誉好、评价高、售后服务好的商家。要正确认识网络消费的两面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维权意识,不轻信虚假的网络消费信息,同时要提高网络消费识别能力,不跟风、不攀比,并且在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的交易渠道,掌握网络消费中的主动权。(2)实践锻炼,提高自律能力。由于绝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经济来源还是父母供给,不能真正体会挣钱的辛苦,导致他们的节俭意识薄弱。因此,应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锻炼提升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矫正不良消费行为,提高网络消费自律能力。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消费教育模式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存在的盲目性和从众性问题,反映出大学生网络消费教育滞后的一面。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消费需求,一方面积极优化校园消费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发挥“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创新消费道德教育的培养。(1)发挥新兴媒体优势。通过使用校园公众号、官方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风尚,约束个人不良消费行为,为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意识创造舆论条件。(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例如:在教学模式上,除采取案例教学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之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群体性讨论中学习社会热点消费问题,实现教学的互动;还可以把书本理论与实践案例生动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学习生活化、艺术化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3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应合理转变家庭教育理念,与孩子经常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日常消费情况,适当调整孩子生活费的供给,营造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并积极监督子女的网络消费动机。比如,可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孩子意识到消费行为对一个人成长及发展的重要性,也可以以身作则,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启发引导孩子,纠正其不当的消费行为等。
3.4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优化环境
网络消费以互联网发展为载体,很容易造成监管方面的滞后,而长期监管不到位会导致网络消费的混乱和无序。同时,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等也对大学生网上消费产生不良影响。(1)完善政策,规范引导。国家应根据发展要求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引导网络消费合理化,加强网络消费监管力度,对一些商家的非法经营行为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整治网络消费存在的不正之风,运用立法这个有力的武器有效引导和规范网上消费,从而保护网络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利益。(2)净化社会风气。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社会文明消费和合理消费,积极营造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社会氛围,并加强网络消费安全的宣传力度。其次,舆论媒体应从社会责任出发,宣传反对过度消费、片面消费的行为,为号召大学生理性消费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