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1

关键词:企业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的战略性发展,企业对其发展的整体性、长期性发展有了明确的计划,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现实。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为适应企业文化和经济建设快速蓬勃的发展,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据统计,全国各类艺术设计教育院校有一千多所,在校学生成百倍的增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学科发展建设和教育体系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成熟化,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教学设计,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联合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并且亟待改进和完善。如何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如何与企业用人接轨,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视觉传达教学中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实践能力的联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型的专业,当前就业前景还不错,其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在企事业单位担任设计师、美术编辑、美术指导等。所以在课程设计都是以实践为主。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听课和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由于办学条件和课程的设计情况的不同,其结果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手段的调整和设计上下工夫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理论最终是要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论得到验证和不断地发展完善。

由此可知,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更是如此,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通过优秀案例的分析,包括其设计背景、设计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展示,让学生亲身体会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

企业是检验学生的第一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服务项目。市场调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鉴别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市场调研,对所要设计的项目背景和功能等资料信息的搜集,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市场调研做的不够深入,资料信息搜集得不全,分析也就不能深入,设计项目定位也会偏离市场,否则再完美的设计进了市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深入细致的调研为方案设计提供准确的市场定位,在确立设计课题时,不能流于形式,要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起来,实题实做,让学生走上社会,联系和争取设计项目,或者是参与设计项目。也可以根据网络设计征稿或者各项设计大赛为课题,进行实际设计。

充分调研后,在设计初期,引导学生运用高超的电脑制作技巧,并赋予作品以主题,同时要启发学生发现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材料、成本、效果、工艺等问题,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作品充满生命力。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养成多动手、多画草图、多做模型的习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我完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模拟现实设计工作的过程,激发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刺激个体间的交流与讨论,提高教学互动性。在实践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设计能力,还需要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建筑、历史、文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从多方位立体研究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否则学生的基础课甚至专业课都学完了,他们的作品单一化严重,得不到行业的认可。教育创新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关键是联系实践的创新应用。许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反映,学校教育滞后,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不实用,在公司能学到学校里没学过的东西。学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转化成实践技能,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如到校办企业,设计工作室、广告公司等合作单位去实习。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艺术学院和企业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后备力量。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也不例外,企业和市场是视觉传达设计服务的对象,也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与企业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首先,校企合作,改善教师结构,构建“多元型”教师队伍。学校基础型教师与企业实践型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成为通才教师,使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步化,教学走在市场的前面。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针对本地与中、小企业密集的现状,发展和开拓与企业的对接,进一步合作。教学中联合授课,使企业成功人士走进课堂,使课堂走进企业。同时完善教师工作的考核制度和提升机制,鼓励教师外派深造,深入企业交流学习,打造与时俱进的教师团队。

针对一些企业,尤其是本地区的企业,存在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品牌推广不到位,或者设计部门力量薄弱等实际情况,与高校联合,发挥高校人才与创意的优势,成立校企研发机构,以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为主导,以学生设计为主力。学生分批分组进入各企业,以主人翁的姿态帮助企业对产品深度开发,从企业形象到产品包装设计再到品牌推广,以及产品后续服务与回访等。在合作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的传、帮、带工作,让学生最终实现独立设计,成为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实用人才。

企业和学校要拿出一些资金支付学生的劳务费,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企业在能为自己创造了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同学成长起来。高校的人才与创意设计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知名度,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并逐渐把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成为中国创造的知名品牌。同时学校也受益,首先是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在实践中验证更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及时了解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及时调整,改变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实际需求错位的状况。校企合作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实用性又有创造性,既有高素质又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其次学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启发,并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收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经济头脑,经济与艺术设计相结合。

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信心,磨练意志,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目标,理性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实践中学会先做人后做事,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与地方企业联合,尤其是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势在必行。使有限的资源(资金、人才)实现最有效的结合,为社会创造无限价值,达到双赢互惠,共同发展。

视觉传达教学中合理计划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发展至今,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产业需要大量高标准的艺术设计人才的情况下所培养的人才,与中国企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日益严重。如传统培养的设计人才既缺乏实际应用型,也缺乏高素质创造型人才,难以适应多元化企业市场的需求。学科体系设置重复单一缺乏特色,视传、环艺、工业产品、服装、陶瓷等学科遍布各院校,但很难满足市场多层次的需求,学科专业划分过窄,专业界限过清,缺乏交叉综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对教学内容、所学课程、办学特点都非常关注。所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和自身专业特点,以及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性与实用性来改进和丰富教学模式,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走在市场需求的前面,这就要求教育要正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的动向。如设立各种教学特色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在选择的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与评估,教师要结合当前与未来的发展形势,有针对性进行教学。例如:心理学、哲学、文学和潜能开发技术的学习,通过具体设计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意潜能和激情,为学生走向企业打下富有竞争力的基础。

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要以中国元素为主线,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如书法、国画、陶艺、剪纸等,使学生加深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把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艺术文化,转换成时代的形式语言。融合西方先进的设计教学理念,办成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目前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虽然门类齐全、数量可观,但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上还不尽人意。多数学校在学时分配上注重理论的讲授,轻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课堂学习时间长,学生自学时间短,造成填鸭式的教育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应并重,合理分配学时,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全面素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负起责任,以免实践流于形式,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倡导开放式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自由学习时间和充分发挥的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是引领时尚的风向标,这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前沿性、前瞻性和交叉性。要建设复合型多学科背景的课程研究与教学体系,适时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避免课程重复现象,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掌握新知识,使教学不脱离社会。充分合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资源,开发体现新观念、新技术发展的新课程,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师生及时掌握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前沿信息,方便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加强教学改革的不断研究,支持原创,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提高其主动的创造能力。

作者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2

网页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以当下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分析高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变革,针对网页设计的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提出方法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探讨如何利用本专业学生的优势,丰富网页的视觉效果,提升设计的原创力,引导学生在新媒体语境下顺利实现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培养新型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

视觉传达;网页设计;课程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也相应的发生转变,人们工作和学习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的支持,视觉传达专业作为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的设计类专业来讲,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专业类课程的设置也必须是紧紧的围绕着符合当代审美需求,顺应时下技术实现的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前身是上个世纪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平面设计,科技的高度发展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使得原来处于二维平面的信息元素向着动态的、三维甚至是多维空间发展,专业本身的复杂性、包容性都决定了它是一个多元素融合、多领域交叉的学科。

一、视觉传达专业网页课程现状分析

网页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网页设计有两个误区,一是着重教授网页的色彩搭配,版面的设计,各个块面的分割等原来平面设计中关注的知识点,忽视了网页本身的功能;二是注重独立元素的制作或者单个网页的设计,缺乏对整体案例的分析、策划,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单独页面的设计,但分级页面之间的关系往往混乱不堪,网站的导航功能基本失控,网站失去了原有的完整性和条理性,教师无法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体系。原有的网页设计在教学中更多注重的就是网页界面上的平面元素的信息阅读,然而在这样一个新媒介当道的语境下,网络媒体的普及和深入为网页设计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也对网页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求也必须跟上时展的节奏,从静态的用photoshop就能完成的网页界面设计向着有一定交互功能和新信息传播形式转变,设计者不但要学习如何做界面,还要掌握基本的HTML计算机语言,学习简单的代码,学习以Flash和Dreamweaver为主的设计软件使基本的网页功能实现,同时,网页设计不能单独的割裂的讲诉单个的页面,各个分级页面的逻辑条理,恰恰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技术的更高要求使得教学成为了提升学生设计技能的关键,在此,结合当前各个设计类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现状,笔者提出关于教学新形式的几点思考:

二、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视觉传达专业具备很强的学科兼容性和交叉性,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行业综合能力。所有的教学行为的开展都必须结合更多的实践,明确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方向,方能符合当前国家所倡导的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1)从网页设计所涵盖的市场需求来看,学生需要注重行业能力的要求。比如,视觉传达这个概念其实包含着“视觉元素”和“传达信息”两个方面,视觉元素的设计从大一开始,形式基础、设计色彩、版式设计、图形符号构建等基础课就重视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传达信息”的理解就离不开品牌管理、市场策略、营销传媒等相关学科知识。网页中尤其要注意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可视化设计,设计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用户接受信息的效率和体验。教师在讲授网页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要孤立的片面的传授知识,要建构各个课程之间可结合的网点,为这个庞大的综合性课程服务。

2)从网页设计的实现方式上可以知道,网页设计具有明显的技术性特征和团队协作的工作特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设计实践环节却十分薄弱,这就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失去了检查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本课程特点,针对的案例主要以项目制为主,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按公司岗位设置任务,应加大市场调研分析的力度,对网页设计的对象进行真实客观的市场调研,按照公司制作网页的流程,分组进行市场调研、讨论,分析资料与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设计构思以条理性的文字表达出来,形成设计策划,完成整体网站策划书的撰写,制作网页原型,并最终完成网站的建设。在课程最后的考核评价阶段进行设计提案,模拟公司设计流程,避免盲目的,假设性质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了解了网页制作的全部流程,与实际项目进行对接,增强了实践性,缩短了学生进入公司的磨合期。

3)教师可以从学生初步完成的作业中筛选出较为优秀的稿件雏形,组织学习小组深化设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高效的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国内外的专业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增加学生作品获奖的可能性,并将有潜在经济价值的设计作品产品化,推向市场,这样不仅能丰富本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方面,有不少学校已经做出了尝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可以为更广大的师生借鉴。因此,与时俱进,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且能创造价值的教与学,更具有竞争优势,更能“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教学方法方面的尝试

1、稳定的资源库建设

高校的专业课程学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将网页设计的所有内容全部仔细讲解,笔者的经验是课堂上宝贵的有效时间用来讲解最为重要的思路引导和工具操作,因此,增设课前环节尤其重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扩充知识面,这需要教师事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创建课程辅助网站,将课件、教案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拷贝链接入网站中,链接优秀网站的网址并随时进行更新,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将微课视频、慕课等新型课堂形式融入其中,学生不再接受填鸭式教学的折磨,做到按需教学,分类教学。

2、灵活的分组协同模式

由于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十分宽泛,一个综合课程项目的完成往往包含大量的辅助调查、统计、测评等工作,实施分组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既可节约设计主体在额外任务中的时间,加强竞争意识,还能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提案表述的能力都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3、必要的跨学科交流

目前的高校网页设计类课程,有两类主要的学生人群,以计算机专业为主的工科院校和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主的艺术院校,我们可以利用工科强大的后台技术优势,为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授课过程中,可以聘请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进行相关技术的讲解,并将其网页设计课程的作业进行展示与交流,充分发挥艺术生的特长优势,虚心弥补工科生的技术专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市场需求不断变换,人们的审美方式和倾向也发生着变化,陈旧的专业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很多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滞后问题,如果没有时刻把握前沿的触手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将严重落伍,这要求我们从视觉传达专业客观实际出发,顺应互联网时代步伐,加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培养,突破常规,善于利用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支持,开发新型教学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带来的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荣刚.视觉传达专业中的网页设计课程探索[J].美术学刊,2012,(10).

[2]何磊孙志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1)33期

[3]魏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学对策——以汉江大学设计学院为例[J].中国艺术,2013,(4).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3-15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3

    品牌与包装设计都是系统化的工程,它们互为作用和补充,需要整合。品牌包装整合设计,要以遵循市场原则为导向,以企业产品的专业包装设计为切入点,以点成面,深入一步进行品牌形象系统的全方位整合设计,最终为品牌建立独特的产品识别系统,也就是PIS(ProductIdentitySystem)。PIS设计彻底颠覆传统模式的VIS,是视觉整合传播的基础。①PIS整合设计包括产品基础识别系统、产品包装识别系统、产品推广识别系统三大组成部分。主创意、主视觉、主色调是整合包装设计的三大元素。

    1.主创意创意是品牌包装设计的生命,罗伯特?J.斯坦伯格认为,创意是生产作品的能力,这些作品既新颖(也就是具有原创性,是不可预期的)又恰当(也就是符合用途要求,适合目标所给予的限制)。②包装形象的核心创意可以贯穿到各类产品线的各个层面,明星、卡通图案都可以是主创意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主创意是产生差异化、进行视觉创新的核心元素。

    2.主视觉

    主视觉在PIS的传播过程中重复出现,让人重复产生记忆,主视觉的创新设计对于品牌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视觉在包装整合设计中起到统一全局的作用,即使对于不同的产品线、种类和档次规格,也能保持包装视觉的变化统一。国内品牌包装设计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假定某一品牌有50个种类的产品及产品包装,每一个包装个体都是独立完善的,但当50款包装被放置在一起时,就出现了没有整体品牌形象的问题,整体比较混乱,形象不规范,设计没有章法,这是长期困扰设计师的品牌形象问题。这势必造成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记忆度降低,不利于品牌的长足建设。主视觉一般由图形、色彩、文字、样式组合、点线面等视觉元素组成,通过象征、解构、置换、想象、均衡、反复、渐变等现代设计手法的处理,最终形成主视觉形象。主视觉一般具有很好的变通性和延展性,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种类的产品包装设计之需。对主视觉的应用与执行也至关重要,以确保品牌形象在变化中保持统一。

    3.主色调

    色彩作为商品最显着的外貌特征,能够最先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色彩表达着人们的信念、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测。“色彩就是个性”“色彩就是思想”,色彩在包装设计中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包装的包装”。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某一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商品的视觉特征和更能诱惑消费者的魅力,达到刺激和引导消费的目的,都离不开对色彩的运用。色彩在包装设计领域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广泛的,较之编排、造型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抽象性格特征,是商品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也是销售包装的灵魂。好的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能快速、生动和正确地传达出商品的信息,成为宣传企业和产品形象的重要手段。③总之,色彩是最容易被受众感知并识别的元素,如可口可乐的“红”、百事可乐的“蓝”。选用独特的PIS主色调,能创造独特的记忆识别特征。

    品牌包装设计整合的原则

    简洁性、艺术性、原创性、市场性是品牌化包装整合的四大原则。

    1.简洁性

    简洁而不简单,“少就是多”,包豪斯时代的理论对包装设计整合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然这对设计师的经验、综合素质和修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品牌策划本身就是品牌的差异化建设工程,品牌化包装整合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高度差异化的包装识别系统。简洁的设计一方面给人的记忆度最高,另一方面在繁杂的同类产品中或商场琳琅满目的货架中更引人注目,再一方面方便受众使用,相对环保、便捷。

    2.艺术性

    设计的本质是“科学+艺术”,包装设计亦如此。包装设计主要以图形为视觉传达语言。图形突破了语言、文字的地域阻碍,能够更形象、直观、准确、快捷地传达信息,具有世界流通性。诸如色彩、线条、明暗、肌理、疏密、虚实、大小等,构成了图形的艺术语言。美国设计师M.格拉塞曾言:“点线面、肌理、形态和色彩,仅仅是一些词汇,除非艺术家们对它们加以利用。”把上述艺术语言融会贯通,巧妙利用,才会独具效果,产生美感体验。艺术美感既有个人情感倾向,也有普遍共存的法则。这里的个人倾向既有绝对个体的,也有民族地域性的,如东西方人、异族人的审美观就不完全相同。像格式塔所倡导的“多样性的统一”便是共存的美学原则,也就是艺术语言既要多样、有变化,又要有统一的元素加以宏观把握。这是人类视觉经验、审美、心理等综合试验的结论。过于变化则花、太统一则死板,所以要多样与统一的结合才具美感。这些需要共同遵循的美学原则还包括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当然,包装设计的艺术性不仅仅是美学法则的简单相加,它还需要设计师不断地发掘、尝试、突破。在中国谈艺术原则,不得不说谢赫的“六法”论。“六法”是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艺术美学原则,对当下设计的艺术性也有指导性作用,对设计中的造型、语言、构图、色彩、排版、意境等都有涵盖。比如,“骨法用笔”本是指中国画的用笔艺术,在设计艺术中可以体现设计的视觉语言和内在精神气质,好的设计语言能体现产品或者品牌的结构、质感、表情、造型、本质等;“应物象形”在设计中反映造型与形态的问题,特别是在图形设计领域,以形写神、大象无形更是设计的至高境界;“经营位置”在包装设计中则体现了画面的构图、字体与图形的编排位置等;“随类赋彩”是色彩使用的要领与原则;“气韵生动”是整体设计意境美的反映;“传移模写”是引导设计师在创作前对设计进行揣摩、借鉴、临摹与再创造、再设计等。“六法”作用于包装设计中图形与文字信息这两块显性内容,又不止于此,“文案和艺术神奇精妙的融合将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这种魔力,使1加1真的等于3了”(乔治?路易斯语)。这就要深入自然、深入生活、学会观察。“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真正有眼力观察细节及具有充分的敏感来追求新的意念与概念,我相信这样的设计师会生存下来。”④(斋藤诚语)的确,诸如“仿生设计”“绿色设计”“低碳设计”都是自然与人的审美结合的典范。

    3.原创性

    品牌化包装整合是一个严谨而理性的科学论证及推理过程。要想达高度差异化,就必须原创,也就是不走平常路,突破瓶颈,另辟蹊径,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原创设计是对既定参照物的怀疑与否定,是在刷新固有的经典界面之后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是在展现某种被忽视的体验,并预设着新的可能性;原创是可经过、可停留、可发展的新的存在,是新的经典的原型,具有集体共识的社会价值。⑤原创性的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新生事物。新的东西总是能吸引人们的注意,最易被感知。原创作品不管成功与否,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它是有个性的、独一无二的。成功的原创包装设计既是有个性的,又是能被观众认知、接受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包装的最终目的——使消费者决定购买、付诸行动。

    4.市场性

    设计者要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品牌包装的战略方向,制订产品的创新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彻底的、颠覆性的视觉创新,让产品形象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也最终让设计为市场服务,实现品牌利益最大化。可是,往往国内的某些品牌总是捉襟见肘,哪里缺补哪里,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缺乏系统性,预算有限,不做市场调研,以为这样是在节约资金,殊不知,品牌体系没有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是资源消耗和资本浪费。

    品牌包装设计整合的实例分析

    下面来探讨一个茶品牌案例:上海悟道茶叶有限公司以铁观音茶为拳头产品,旗下有40多个品类不同的产品,公司秉承“优质、天然、完美”的质量方针,充分发挥原产地、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竭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努力将“悟道”品牌打造成中国铁观音茶业的强力品牌,实现“悟道”的愿景。设计者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发现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品类繁多、有品无牌,铁观音市场多以产地为名进行销售(安溪铁观音、武夷铁观音等),而不是品牌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势品牌;第二,中国茶叶品类较多,市场大而全且相对稳定,所以走专业铁观音品类是条路子;第三,“悟道”包装现状:单个产品包装还可以,整体缺乏品牌系统性,零乱无序,产品结构线不分明。结合上述理论与调研实情,品牌包装设计整合要做的是以下工作:首先,把产品按价格区间不同分为四类(图1):3000元的大师级系列、2000元左右的特级系列、1000元左右的经典系列、500元左右的特款系列。大师级系列对应品名“观音出海”;特级系列对应高、中、低档三个品名:“上品禅心”“上品悟心”“上品茗心”;经典系列对应高、中、低档三个品名:“源菁”“源蕴”“源茗”;特款系列对应高、中、低档三个品名:“听云”“观云”“吟云”。其次,充分挖掘茶文化与“悟道”品牌理念,设计了“悟道”与祥云结合的包装主视觉,体现禅茶一味、品位悠远的意境,并结合四大种类,分别用不同的材质陶瓷盒、木盒、精装裱糊盒、软纸盒。这样就形成了和而不同、变化中统一的品牌家族形象。再次,借助网络渠道,以主视觉设计元素衍生DM、画册、海报、网页等宣传物料,使主创意最终落地实施,结合包装设计,多元化、立体型交叉传播,形成效应,把品牌效益推向,以取得市场的高额回报,实现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品牌建设的双丰收。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4

中国的水墨元素与中华传统武术、视觉设计的有机融合

视觉传达设计在真正意义上发展于19世纪,这一时期的机械化发展促进了现代印刷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视觉传达设计逐步形成。新的印刷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新的视觉语言提供了条件,而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师也在这一时期出现。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至今,其影响领域极为广泛,因此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个性特征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也意为“平面设计”或“图形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视觉传达设计指通过图形和文字来传达信息,其内容主要包括广告招贴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等。在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还包括网页设计和多媒体设计的部分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全球的国际交流频繁,在这种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也被新技术进一步扩大,其设计的领域和工作形式与其它领域相交叉,从而形成了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Visu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开始被提出,指关于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的设计。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变得更为复杂,与其它领域的交叉性也越来越强。

二、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方法,推动了平面图形设计逐渐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进程,二维图形逐渐向三维或者四维转化。作为一种观念艺术,新媒体艺术给视觉传达设计添加了新的理念和新的灵魂,让其更加具有创新的活力。在新媒体艺术的巨大作用之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商业外衣,而是体现出更多的创新意识的主体,从而让视觉传达设计更加个性化和艺术化,更好的实现信息传达,让视觉传达设计成为创意产业的中坚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艺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在新媒体艺术的作用之下,视觉传达设计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的空间,其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现代人对新事物渴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也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并不仅仅指的是无序的任意发展,而是指的创意的个性化和种类的多元化,其更多的是创造性的体现,代表着对接受人群越来越丰富的实际需求的充分尊重和以更好的方式来实现,对于不同需求的人群能够带来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表现方式,为信息的有效传达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条件。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特性

1.流行性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流行性的特征。由于视觉传达设计强调的是个性和独特性,所以在视觉设计中最抢眼的就是其所蕴涵的时尚元素,这也是其成为一部分年轻人所追捧的重要原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融合很多的时尚元素,包括电影、服装、艺术风格等等。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往往与时尚和潮流相联系,这也正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流行性特征,而良好的视觉设计往往能够得到年轻人的喜爱也正与其流行性相关。

2.交叉性

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还具有交叉性的特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视觉传达设计在各个基础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主要包括插图设计、字体设计等基础性设计的发展;书籍设计、企业机构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应用性设计的发展;摄影技术、印刷技术、数码处理等设计技术要素的发展;动漫、网络以及各种与设计的相关文化与市场要素的发展。这些都是不同的专业领域,却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视觉设计来得到提升,因此这必然造成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交叉性特征,很多视觉知识在其它学科都能得到相应的交叉应用。

四、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1.商业化发展

视觉设计公司越来越专业化,专业广告公司现在已经成为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在这种设计模式中,设计成员包括了客户沟通、广告文案、市场营销、设计创意和媒体制作等各个环节的专业人员,设计成为一个包含市场调研、概念定位、设计制作等为一体的团体性的工作,再也不是原来以艺术设计家个人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

而且,视觉传达设计在商业设计领域中的分工越来越细且比较专业。比如,插图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领域,很多的插图师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通过网络找到新的客户,而视觉设计师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合适的插图师为自己工作。因此,整个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已经逐渐向商业化分工、发展。

2.传统文化的融合

现今,在设计潮流之下,如何保存本国的民族设计文化特色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研究点。

文化可以借助设计师的智慧,借助现代艺术将传统文化进一步开发和美化,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我们要找到复兴中华文化并使其重返生活舞台的切入点,以此让断裂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连接。视觉传达设计是我们与国外进行设计交流的一种良好媒介,其中如果能够很好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那么我们便可探寻一种新的传承和展示中华文化的方式,并通过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形成中华文化品牌效应,既能提升设计的价值,又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和传承。

3.电脑技术的融合

随着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到读图的新时代,图形正成为人类视觉设计表达与传播的语言,而如何研究图形的意义、结构、形式也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前沿课题。

CG,是英语“电脑图形设计”的简称,它也有也有数码插图、数码绘画等其它说法,是当今社会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平面视觉艺术表现形式。CG电脑图形设计运用各种电脑技术或者软件,将国画、油画、动画、摄影、版画等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综合于一体,从而形成全新的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视觉艺术表现力。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角度上看,电脑图形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基础(或基本语汇),将CG设计方法融入视觉传达设计,可以使得设计更具艺术感染力,并充溢着鲜活的想象,可展示出设计师对传统视觉文化的解构和当代多元化视觉表达形式的探索,不仅具有原创性,更具设计内涵。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5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CI设计教学 关键 实践教学

CI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近三十个年头, CI设计最初是以理论的形式被当时国内的艺术类高校作为学术教材引进的,之后被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专业课程带到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了解CI设计,通过学生的学习认识与传播让CI设计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促进CI设计的发展。今天,人们对CI设计已经并不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知名企业竞相导入CI策划,通过视觉识别的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产品,感受企业精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教育理念传播的阵地,我们要看到在CI设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及不足。

一、 CI设计教学的关键

1.学生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CI教学也不例外,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学习需求。CI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在校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学生的经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展的,学生的潜能或经验是通过与社会、企业、文化相互作用的情境实现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加深学生对CI课程的理解。

2.教学内容

CI设计的教学内容由相关学科的文化基础、CI设计的专业理论、专业实践组成。相关学科的文化基础是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CI设计的专业理论是重点的教学内容。CI设计的宗旨是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相融合,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印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CI(Corporate Identity )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有三大构成要素: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VI(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MI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在CI系统中,位居最高决策层,是CI的策略面,又有“策略识别”之称。MI所反映的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宗旨和方针,而且包括一种鲜明的企业价值观,它对内是企业蕴涵的原动力,对外则是企业识别的尺度;BI是指在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识别行为,如果说MI是企业的“想法”,那么BI则是企业的“做法”。即通过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社会公益行为来传播企业的思想,使之得到内部员工和社会大众的认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实现CI的总目标;VI是CI系统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层面,它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统一性的视觉识别来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强调企业的个性特征,通过统一标准设计的图案语言符号,塑造独具一格的企业形象。VI设计是CI系统中传达信息最直观、视觉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部分,因此,常常有人直接把“CI设计”称之为“VI设计”,在高校的CI设计课程设置中,也有些学校直接把课程名称定为“VI设计”,但对于专门的人才培养专业,我认为只是做VI部分知识的传达,显得有些片面。在企业的CI战略中三大构成要素是一个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以MI为主导的BI、VI的开发设计,需要建立在规范化、统一化和富有创造性的基础之上,以共同的理念准则来策划导入并实施管理。因此,在高校的CI设计的教学内容上应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达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设计训练与设计实际、设计表达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考虑CI的根本,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营销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学习准备

从社会、企业对CI设计的需求来看,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具备如下基本专业素质:其一,创意思维能力;其二,准确传达设计信息的能力,其三,具有把设计内容转化为设计服务的应用能力。

创意是艺术设计中设计者灵感的视觉传达,创造能力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设计者依靠这种力量完成无数的设计创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在CI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对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精神,以直观的视觉设计来展现。如可口可乐公司在CI识别设计中的标志设计,其艺术形式采取红色的底色、富有韵律的银白色波浪线条图案、独特的白色字母Coca-cola字体设计,色彩用纯度最高的大红与白色对比,鲜明地突出企业的精神内涵。可口可乐依靠它独具魅力的企业形象,吸引着广大的消费者,传达着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产品的最终接受者是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审美观、自己的需要来接受的,可以说,设计思维的培养,市场与消费者的分析,准确传达设计主题的信息,这些都是在CI设计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准确传达设计信息,是设计者在领悟企业理念,完成设计创意的前提下,将设计创意通过设计软件及其他的途径表现出来,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设计信息传达不准确,就会混淆企业理念,误导受众,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学生既要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又要以CI设计的理论知识来作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有好的创意,有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就可以将CI设计做好,但学生若忽略了企业的精神理念,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服务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把设计内容转化为设计服务的应用能力是做为设计者的必备能力。在全面变革的新时代,企业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CI策略的实施,VI手册的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供企业应用,企业依靠CI工程的实施和应用改善企业体制、统一和提升企业形象、加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打动消费者购买力的信心。

二、CI设计不走形式主义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艺术类专业也迎来了报考的热潮,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有了充足的生源,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程度良莠不齐,再加上某些学校的艺术设计条件不完善,对于部分专业课程只是在表面上的学习,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只是得到了形式上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理解吃透专业培养技能。我所了解到的某高校,由于学生多,机房少,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专业教师通过集体授课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让没有电脑的学生通过手绘的形式把视觉识别选部分内容画在纸上,有电脑的学生在电脑上设计。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对企业来讲CI设计不只是文字上的东西,要用到实处才能发挥价值;对于学生来讲CI设计不能仅理解成只做一下企业的标志,涂上标准色彩就完了,这些都太过表面、浮浅了。学生要依靠学到的理论知识,理解CI设计对企业的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制作与实施领悟CI设计是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像一把金钥匙一样打开企业的财富大门。

CI设计的视觉识别设计好、制作好也仅仅是完成了CI设计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企业如何将其好好地利用,有些企业一味地跟风,只是形式上的导入,后期的实施跟不上,让VI设计手册像花瓶一样成了摆设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三、注重实践教学

CI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课程的专业设计课,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学生能掌握CI的设计程序。在CI设计课程中实践教学能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信息,在学生动手设计的过程中激发其兴趣。高校CI设计教学通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可使教学体系在更完善、更合理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在高校的CI设计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实践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布置设计命题给学生作为设计题目,往往这种设计命题都是虚拟的,设计命题本身就存在着弊端,与实际的实践教学目的有所背离。学生拿到的虚拟命题缺少进行市场调研的过程,有的学生即使做了也只是形式上的应付作业;虚拟的命题让学生少了与客户沟通设计交流的过程,更让学生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和时间的紧迫。最终的教学达不到理想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6

关键词:工业设计;用户;顾客;用户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67-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体现在越来越注重周围环境和物品的设计上。从方块形的笨重的大哥大到轻巧、有着几乎完美用户体验的iphone手机,从简陋的青砖屋到高大耸立的城市建筑,从灰尘满天的环境到干净整洁的城市风光,可以说设计无处不在。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在产品设计中导入工业设计,进行用户研究,开发了大量的优良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用户研究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有效的为用户设计出他们想要的产品,并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工业设计与用户研究概述

(一)工业设计概述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指以工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为基础,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将工业产品加以美化与功能化的学科。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视觉及心理感受,而赋予产品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二)用户研究概述

1、用户与顾客

用户和顾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的说,用户就是使用产品的人,顾客就是光顾产品、购买产品的人。比如:公司的采购员去采购机床,但他并不是机床的使用者,那么在设计的研究对象上,他属于顾客,而使用机床的工人才是用户。本文所指的用户研究,也就是对使用产品的人的研究。

2、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是用户中心的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它是一种理解用户,将他们的目标、需求与您的商业宗旨相匹配的理想方法。结合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来描述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随着产品开发周期不断迭代进行。

用户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定义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明确、细化产品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导向,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习惯、经验和期待。

那么在工业设计中应该研究哪些用户呢?图1为:用户金字塔模型

一般用户:对本企业的产品没有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没有购买本企业产品的用户。

潜在用户:对本企业产品有潜在需求的用户,但还未购买。

跟随用户:跟随购买用户购买产品的用户。

购买用户:购买了本产品的用户。

伙伴用户:长期或大量购买企业的产品,与企业建立了商业伙伴的用户。

从上图中,可知企业是从跟随用户开始盈利的。工业设计中,根据企业的策略来确定研究的用户。

三、工业设计中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设计师是为用户设计产品的,工业设计也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工业设计中用户研究的必要性有如下几点:

(一)设计师通过用户研究,理解用户,传达用户的需求

现在很多企业在用户研究的阶段,比如市场调研,往往是市场调研人员把调研的数据和根据数据做出的结论传递给设计师。因为各种原因,设计师没能参与到调研的活动当中,得到的大部分是间接的用户数据。这些间接的数据和结论可能仅仅是代表市场调研人员的观点,有可能曲解了用户的原意。因而,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市场响应。

(二)设计师不能代替用户

公司在对设计评估的阶段,设计评估人员没有从用户的角度来评估设计,往往都是代表自己在说话,做一些不太准确的定性结论。设计师和公司的决策层都不能代替用户,设计师因为其设计的专业化掩盖了很多问题。

(三)让用户参与到设计当中来,信息传达更对称

在设计阶段,可以邀请用户参与到设计中来。记录用户对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结构、功能、工艺等期待,用图形或文字进行表达。

(四)确定设计方向

在产品设计的用户调研阶段,对用户的充分调研,比较准确地描绘出用户模型,可以确立产品设计的大方向和目标,以免漫无目的地设计。

(五)利于部门内部沟通

从设计管理的角度上,通过用户研究,可以更好地让各个部门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消除部门间的意见隔阂。

(六)利于市场细分

从企业的间的竞争战略看,进行用户研究,有利于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市场的用户需求。只有对用户的深入研究,才能不断的细分市场,开发适合用户的产品。

四、工业设计中的用户研究方法

不同的企业可能对用户研究的定义有所不同,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都是在研究“用户”。差异在于我们了解“用户”的哪些方面呢?我们可以研究用户的基本属性,生活方式,态度;当然我们也需要研究用户的使用情景,产品使用行为模式;如果更加具体一点,我们也需要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具体的操作,对系统提供的概念以及系统反馈的认知。

单纯在信息的“收集与获取阶段”,就有如下的方法可以供我们利用:

由上图横坐标可知,最左端为研究用户的目标和观点,即研究用户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从设计者的角度看,就是用户告诉设计者自己想要的设计。设计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用户的心理模型。最右端是研究用户的行为,观察用户的实际操作,建立用户的行为模型。纵坐标的最下端为设计者对用户的定量研究,用数字来反映、衡量各种问题。最上端是定性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设计者或用户研究人员凭借经验、知识、技术来大致了解和总结用户的想法和行为,或使用访谈、录像、笔记等方法,以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其研究结果往往是描述性的、认识性的。

我们常用人类学(观察、访谈、调查问卷、视觉故事)、生活方式参照、人物角色分析、情景任务分析、参与式设计、焦点小组、头脑风暴法来进行产品特性的定义;通过人机工程学(互动、任务分析、人体测量)、可用性测试来测试和改进产品细节;理解关键的、除最终用户之外的其他相关人员的需求会拓宽产品需求的背景层面。

设计师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采用换位思考和对人的理解来设计顾客体验和服务。

五、工业设计中用户研究成功的要素

好的规划是基础,好的实施是保证。在用户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理清研究目的和要回答的问题

研究计划之前,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次研究,研究要回答哪些问题,并且书面确定下来。

(二)发动相关人员参与研究过程

即便在计划初期,广泛收集了大家的需求,争取他们参与到调研过程中,仍然非常重要。

(三)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研究成果不应该停留在我们发现了什么,更应该建议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如何做。

(四)研究成果的专业展示和汇报

好的报告内容同样需要好的包装。视觉化的信息,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根据听取汇报的对象,选择对于他们而言生动有趣的形式来阐述研究成果。

(五)研究成果实施情况的跟踪

对每一项研究结果,都应该和相关负责人确定实施计划,存档并跟踪,保证用户研究的成果落实到后续的工作中去。

精准的用户研究和产品开发,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公司各部门资源的整合和统一。各部门人员都有着自己的专长和专业视角,只要每个人都主动地沟通和分享,并朝着统一的目标去寻求解决方案,更好地产品设计触手可及。

六、结语

在工业设计前期市场调研阶段,设计师和市场研究人员共同接触和理解用户,能够给设计提供大方向和目标。在设计进行阶段,以建立的用户角色或模型为准则,与设计的风格相结合。在设计评审阶段,邀请用户积极参与、改进。当进行产品手板模型、或样机模型展示时,研究用户的观点和操作,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评估产品生产的可行性,判断未来的产品市场。可见用户研究要贯穿于工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的。

设计师通过用户研究,更能有把握地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各个部门通过用户研究,与用户深度交流,更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在产品丰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