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缺点范文1
关键词:电信业;精确化;体验营销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10-01
1 营销发展的趋势――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最早兴起于美国等发达地区,随后迅速遍及全球。他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对体验需求的急剧膨胀。体验营销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与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关注的重点在于顾客的亲身体验而不是产品的功能特性和利益,体验营销将顾客看作理性的情感者而不是理性的决策者,顾客最终做出购买决策的驱动力在于自身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理性的价值分析。体验营销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的竞争焦点,从产品到服务。现在将转到“体验”。
现今,体验营销成为营销发展的趋势,表面上看是因为体验营销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什么是体验营销?体验营销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创造、提供和出售体验。让客户在消费过程中有所感受,留下印象,并使客户的精神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一种营销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把客户满意转化为企业价值。
2 电信业营销的必然选择――精确营销
从广义上讲,精确营销包括5个步骤;①收集和整理有关客户的各方面信息,建立客户数据库;②加深客户理解,掌握细分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③根据细分客户群体需求设计差异化产品和服务,④提供满足客户群体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⑤通过营销活动反馈进一步深化对客户本质需求和客户购买和使用习惯的理解。
电信产品不同于其它行业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的营销具有特殊性,也决定了电信业非常适合进行精确营销。从电信企业内部各个IT系统如数据网上营业厅、营业受理、客户服务热线、计费系统、帐务系统等中获取数据,并以客户ID为主键进行抽取、转换并装载(ETL)形成一个集中的数据库。然后把需要的数据通过ETL形成目标数据集。电信企业可以通过使用SPSS,SAS等数据挖掘工具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集。电信企业进行客户分群时一般从价值纬度和行为纬度对客户分别进行价值分群和行为分群,再结合两次分群的结果确定战略性客户分群,并对每个群进行深入的特征刻画和分析。
通过掌握各个细分客户群的信息,制定紧贴客户需求的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电信产品与用户互动性很强,要求电信运营商对用户需求格外关注,关注他们在这一整个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吸引目标消费者,从而避免同质竞争,此外,电信产品的无形性,造成它很难通过普通的营销方式被用户所感知。因此,电信企业应重视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情况,在制定营销方案过程中。需要增加用户切身体验的环节。而这些营销方案就需要联系本文上面所提到的体验营销。
3 电信业体验营销的实现途径
现今,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将成为全业务运营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另一方面,未来3G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个人化,更有助于客户体验的产生,而基于宽待接人的信息化内容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互联网上的体验服务将更为深刻。因此,可以说,电信行业的体验经济正在来临。谁能抓住这个机会,顺应客户体验的需要,谁就能率先取得竞争优势,赢得客户青睐。电信行业的体验营销,就是让客户有所感受,留下深得人心的印象,明确体验可以带来新的价值。也就是通信企业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向客户提供一定的业务和服务,创造出值得客户回忆的活动。这其中业务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所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3.1 细分市场,业务主题化
传统的电信服务主要为用户提供基础的语音业务。而体验经济时代是差异化营销的时代,差异化不仅在于业务,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用户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满足自我的、难忘的体验经历,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而精神需求本身因个性、心理特征、年龄、职业、收入、经历、受教育水平等不同而具有差异的特征,这就要求电信业务特色化、多样化。然而,试图满足绝大多数用户需求的业务是很难有特色的,而且势必导致人、财、物的分散,无法发挥电信企业自身的优势。
3.2 打造全面服务
服务是客户的一种满足感,高品质的服务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在营销过程中,洞悉客户心理,采用适当的新颖的技巧为客户提供营销服务,可以从心理上打动客户使其心情愉快,感觉舒适和便利,从而满足其情感上的需要。电信行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不仅要注意销售时的服务,还要兼顾售前及售后的相应服务。
计划经济缺点范文2
关键词:电厂 在线化学仪表 测量 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54-02
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主要是为了检测水汽品质是否合格的设备,其水汽品质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到电厂热力设备的腐蚀情况、积盐情况和结垢情况等。如果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不够准确,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水汽品质的变化,就会使电厂的热力设备发生以上所说的情况,最终影响到电厂锅炉的省煤气管、过热器管、水冷壁管以及再热器管等出现爆裂等情况,影响电厂热力设备的运行效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提高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的准确性,对电厂的水汽品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对于电厂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现状
在电厂中,用于对水汽品质检测的在线化学仪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pH表、导电率表、钠表和溶解氧表。本文对于这几种在线化学仪表分别进行了检测和试验。
1.1 在线pH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198台在线pH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198台在线pH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150台,其超标率为75.7%其中主要误差类型包括,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整机)误差仪表数量5台(3.3%),二次仪表的表示值误差数量为1台(0.67%),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仪表数量为121台(80.7%),管道泄漏误差仪表数量为1台(0.67%),电极老化和损坏的误差仪表数量为(8.0%)。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pH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是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等测量误差,此外,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整机)对于在线pH表的测量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1.2 在线导电率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476台在线导电率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476台在线导电率表中,有直接导电率表共221台,有氢导电率表225台。其中,直接导电率表的检测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90台,其超标率为40.7%;氢导电率表的检测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160台,其超标率为62.7%。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导电率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氢交换柱的附加误差,而像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电极常数的误差以及二次仪表引用的误差则是导致导电率表测量不准确的三大主要原因。
1.3 在线钠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75台在线钠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75台在线钠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57台,其超标率为76%,其中包括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标定误差仪表数量为50台(87.7%),电极损坏、碱化不足、仪表故障误差仪表数量为4台(7.01%),电极老化数量为3台(5.29%)。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钠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标定误差。而像电极的老化损坏、碱化不足以及仪表故障等问题,也影响着在线钠表测量的准确性。
1.4 在线溶解氧表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115台在线溶解氧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115台在线溶解氧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62台,其超标率为53.9%。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钠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标定误差。此外,传感器异常误差问题也影响着在线溶解氧表的测量准确性。
2 提高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途径
2.1 使用正确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根据目前所使用的DL/T677-2009的《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中对在线化学仪表的正确检验方法的确定,明确了对在线pH表、在线导电率表、在线溶解氧表以及在线钠表等在线化学仪表的在线检验标准。如果根据该规程进行在线化学仪表的检测,则能够将之前不能够检验出来的干扰因素、二次仪表误差因素以及纯水干扰因素等检验出来,并能够真实可靠的反映出水汽品质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为在线化学仪表装备在线检验装置
对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添加在线检验装备,可以有效的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检测,是提高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推荐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YHJ-V型移动式的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对上述的四种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准确的检验。其次,该装置使用方便,携带轻便,能够减轻检验的工作量,提高检验的效率。此外,该装置是我国国内唯一一个能够根据检验规程进行在线检验的装置。
2.3 强化对在线化学仪表的管理
给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安装完检验装置后,还需要根据检验标准等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和定项的检验,这才能够保证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其检验的周期和检验的项目如表1所示。
除按表1进行定期和定项的检验外,还需要对在线化学仪表维护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培训,并在获得检验员资格后,持证上岗。只有对在线化学仪表检验按照正确的标准,由专业的检验人员根据准确性高的检验装置,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定项的检验,才能够切实的保证和提高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性。
3 总结
在对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检验中可以知道,30家电厂的864台在线化学仪表中,有518台在线化学仪表存在着严重测量误差的问题,其超标率为60%。其中,参与在线pH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198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150台,超标率为75.7%;参与在线导电率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476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250台,超标率为52.5%;参与在线钠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75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57台,超标率为76.9%;参与在线溶解氧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115台,存在严重的测量误差的有62台,超标率为53.9%。这些数据已经表明,目前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误差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电厂水汽品质化学监督和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了。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误差问题,最终可能导致锅炉结垢、积盐,影响和降低电厂的运行效率,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电厂热力设备受到腐蚀,影响电厂运行的安全性,造成经济损失。对此,电厂应该装备在线化学仪表的检验装置,并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的检验,以保证在线化学仪表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缺点范文3
关键词:市场 政府 失灵 均衡
问题的提出
在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统一计划和生产,市场服从于政府,没有自力,经济发展缓慢,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经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市场化的探索,政府职能也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在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时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后来转变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这一阶段在政府与市场的比例关系中政府的比例还比较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市场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增长加快,从近来年我国的GDP增长比率大约在10%左右可以证实,但是随着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物价也大幅度上涨,尤其是房价的上涨以及由房价带动的其他生产性和消费性商品的上涨,使百姓的压力加大。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使百姓住有所居,国家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控制房价,加大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中规定的年均增长速度7%,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使市场和政府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市场与政府的缺点分析
(一)市场的缺点—市场失灵
在实践中,市场并不是万能的,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大萧条即是典型的例证,商品出现了相对过剩。这说明市场也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无法克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垄断。一般来讲,当一个产业存在自然垄断时,当且仅当一个企业存在时,该产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时竞争是不经济的、无效的且具有破坏性,最终垄断难以避免,一旦垄断形成就会滥用垄断权力,形成与竞争性均衡价格相背离的垄断定价,从而造成无谓的损失。这就是自然垄断的“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之间的根本矛盾。由此可见,市场无法克服自身的天然缺点,想实现社会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就必须借助市场以外的其它干预机制予以弥补。
第二,外部性。所谓的市场的外部性是指某厂商的经济决策(或某人的消费决策)经过非市场价格手段直接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它厂商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或某人的效用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主要包括生产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外部性存在能够导致即使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实现的资源配置也不是最优的,即将偏离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使得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就是说,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效,原因不在于社会不需要公共物品,而在于公共物品不可能像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的买卖行为而使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建立联系。事实上,私人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和法律等。这些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的介入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以保证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第四,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在买卖交易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对于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等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难免就会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的完全和对称是构成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前提。在这种前提存在的市场机制下,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认为凝聚在价格之中。但是由于市场双方的信息条件并不相等,交易中的一方并不会主动显示自己的偏好、边际替代率等信息,甚至会提供虚假的信息以谋取自身的利益,以致出现“劣胜优汰”的怪现象。这被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造成逆向选择,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第五,分配问题。市场的自发作用会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市场交易虽然按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但是由于人们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及机遇的不同,因而人们的收入差距相差很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不可能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这极其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二)政府的缺点—政府失灵
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但是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所获得的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干预无效。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有效干预取决于及时正确的经济政策,而及时正确的经济政策来自于对市场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的掌握。由于现实市场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政府作为一个规模很大的机构,常常面临着信息获得的不充分、不完全、不准确、不及时,信息处理速度慢、成本高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导致减弱政府的经济政策效果实现与发挥,从而造成政府失灵。
其次,由于导致的政府官员工作效率低。政府官员本质上讲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但是由于他们既不是资本的所有者也不是企业的经营者,一方面缺乏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缺乏竞争机制,这两方面导致政府官员工作僵化、教条、拖沓的工作作风,带来政府运行与工作的低效率。
计划经济缺点范文4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管理创新 创新途径 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石油市场已不再是我国自主经营了,改革开放,使得大量的跨国石油公司融入到了中国市场。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丰富经营经验,短短的几年里,已在中国的石油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石油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起来。面临着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新的发展趋势,成为独立核算的经济体,但是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在思想上保守、竞争意识少、更新的原动力不强等缺点处处可见。我国的石油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一片天空,企业管理是关键,改革创新是生命力。因此,对石油企业管理的创新研究,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石油企业的管理及提高利润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管理创新在我国的现状来看
1、我国石油企业大部分的管理创新是在相对独立的个体经济核算单位中进行的
创新意识及能力不强,其根本原因在于参与管理创新的人都是专职的管理层人员,其他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最基层的操作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很少,因此,造成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从根本上就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主体上很狭窄,这种状态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开展。另外,当前企业管理层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缺乏创新的经验和所需的专业技能,难以把握市场变化进行管理创新。
2、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花样老套,手段非常有限
只在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上想办法,这样的创新活动局限性很大,其思想往往被局限于一块很小的领域中,难以拓展,直接影响到众多管理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导致整个创新活动的水平较低。
二、从管理创新的阻碍方面来看
1、石油企业本身特点的制约
石油企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石油企业存在众多的阻碍,最重要的石油行业自身的特点制约了自身管理创新的开展。因为石油企业无论是从勘探还是到采掘都要承受消耗高、投入高、风险高、成本高等行业的特征风险。这些风险直接阻碍了石油企业管理的创新,其实施活动成本高、难度大。
2、石油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
石油市场随着人们买车、用车的不断增加,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供不应求,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无疑是失去了竞争意识,没有了竞争的思想,也就更不用谈什么创新了。这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
3、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观念弱
石油企业管理从体制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健全,而且市场观念也不强,这两点制约了管理活动的创新与开展。企业要想不断的创新,氛围很重要,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氛围,就拥有了创新意识的先决基础。
三、从管理创新的途径来看
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非常之快,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企业无论是从经营环境还是管理方面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中国石油市场的改革开放,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明显不如国外,很多的跨国石油公司进入我国石油市场,我国石油公司面临着巨大挑战。只有不断加强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才能使我国的石油企业经受住竞争。加强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生存,几乎已经失去了竞争的意识。以中国的石油企业管理理念的现状来看,只有正确地树立适应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才能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在保障管理理念先行的前提上,不断地创新技术、完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在当今社会中,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是人才的竞争,发掘及利用人才是石油企业保持竞争力管理理念的关键。
2、管理制度的创新
许多石油企业受计划经济和其产品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石油企业主业进入股份公司,成为股份分公司,其他部分为存续公司,保留原有的名称。但企业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虽貌似个体经营,但却带有很浓的国营色彩,背负着极强的社会责任,制度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造成我国石油企业效率低、效益差。只有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理清企业内部关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使石油企业注入新的思想,形成新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真正的独立经济主体开展经营活动。
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源泉,它的创新水平直接反映出企业管理发展水平的能力,技术创新所起的作用不单单反映的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因为技术创新从开始的研发,到形成批量的市场推广,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不断的管理革新,只是一程不变的话是不行的。石油企业的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等众多的特征,决定了它对技术创新的依赖。这种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国际竞争力是石油企业创新的目标,只有充分利用及创新新方法、新工艺,才能不断地推动石油企业长久发展,进而也能促进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创新。
计划经济缺点范文5
宏观财务是国家财政运行的基础,国家财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宏观财务管理。在中国传统的经济组织中,公有制一直是一个主要行之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其他各个制度的出现但是公有制一直还是主体制度。西方的国家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归属权不明,很难在这样的体系中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想要有着规定性的随后分配政策是无法行使的,这些到最后都只能以法律的形式来约束公司的行为。郭复在1986年就我国财务问题最先由初在率先提出来的,他个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对于国家的经济市场的控制和管理都是需要加以认识和解释的以此为理论加以研究。
二、中西方微观财务比较与区别
中西企业财务的差别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指引财务管理的方向是不同的,因为财务目的,财务管理的概念不同。西方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阶段,完全市场成为一个他的签章。从融资操作走向市场,公司的财务人员应该完全拒绝商品意识,构成一个稳定、动态和发展的情况,是一种战略金融概念,不仅满足要求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完成,和最终的目标应该是达成公司价值和富裕的最大化,形成一个合规的资本结构,最经济的资本成本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投资计划最好最大的投资回报。现在,中国企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竞争观念不强烈,脱离不全面、不长期形成的静态金融理论的一部分,很少提到的融资方案遴选和分析、资本结构、股利决策分析等问题,公司财务人员关注金融法规遵从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快周转速度,提高资本效率、经济效率指标的财务管理。二内容上有所差异。中西方企业的经营目标上分歧导致了行为的差异:中方追求短暂化的发展以追寻利益,要求企业的短期来带动长期的目标这样只能压榨财务指标。而西方企业以长期的收益作为其企业发展的管理目标;由此可见,西方企业财务凭借预算资本、预算现金、筹集资金进行决策、对项目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对股利进行分配决策为主要内容的因此它与外界紧密的相关联,是开放型的管理。中国企业由于主导权的问题倒是整体是向内的,不具有分享性,属于内向型的管理。各种不同种类的风格迥异的企业形成了不同的企业风格,中国是闭塞的企业而外国是开放型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面向世界发展,虽然说经济开发和发展了但是企业的自身闭塞和内向性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弊端之一。三是组成财务管理的部分不尽相同。西方商业会计和金融是一半一半的。建立财务总监,和审计负责人、金融机构、前管理企业,负责合理的融资和投资企业会计机制,后者的企业管理,负责描述,充分整合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和中国企业会计和金融机构,主要由金融机构总会计师的领导下,负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差异
(一)中西方所有权不同
国有企业所有制是我国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而西方生产资料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着经济命脉,对企业的有着控制和经营的权利,在社会主义的体制下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特有的方案,在市场的压力和条件下这些都是合理的。微观财务与宏观财务有必要联系,对企业财务的有效管理是财务的主要目的。
(二)中西方发展背景不同
我国的财务管理发展于转型阶段的市场经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转型阶段的市场遗留了大量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其中之一。企业本身并不能自主的进行筹资、投资和分配,由此看来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没有意义。在公有制体制下,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生产与统一分配,实行统一的宏观的财务管理政策制度。
(三)中西方金融制度不同
由于中西方金融制度的不同,在本国无论在计划体制期间还是转型期间,国家是拉动企业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企业没有资金的问题也无需筹措资金,因此种种问题就这样诞生了像自己负担盈余补亏、独立自主分配的完善的微观财务管方法体系无法体现。虽然有着种种不良的因素在,但是在整个国家的体制之下,这些个不良因素并没有体现出来而是被很好的协调了。西方的企业自负盈亏要再在很多的方面考虑到自己的生存现状,方便自主进行收益分配在企业激烈的竞争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逐渐的向外发展,学习西方经济体制的优点,摒除缺点达到最好的效果完善自己的体制。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中国的企业的资金来源大都是国家补血或者是众筹的方式,企业由国家牵头批复贷款,不然贷款来源难,这样企业缺少了融资的动力具体的方案缺少活力,仅仅根据需要向国家要求拨款,向银行争取贷款没有更多的筹资渠道。西方企业没有我国经济体制下较多的束缚,拥有闲置资金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以在资金市场上卖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灵活。
计划经济缺点范文6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无论从装备水平、作业水平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特点,农业机械化发展从起步到现在被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与此相适应,可以把农业机械化的制度变迁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以体制转换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以市场和技术进步为导向的制度变迁阶段;行政和市场互相促进的制度变迁阶段。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制度安排的内容、制度变迁的特征和效果、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适应程度也各不相同。
1.1分阶段农机化制度安排特点
1.1.1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1949-1980年)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制定统一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粮食购销计划,生产资料全部为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没有生产经营自。解放前,旧的制度就已经全被废除,不存在与新的土地制度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在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体制下,农业机械化所有的制度安排几乎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的。因此,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是完全以国家为制度供给者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农民对于所有的制度必须接受。这样的制度安排优点在于缩短了制度的导入期,一定意义上节省了制度变迁的成本(或者说制度创新的成本,因为不存在新旧制度更替的问题)。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制度完全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供给,当制度供给者的偏好与生产者不一致时,会大大削弱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虽然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应当是制度的需求者,但由于其自主经营权的缺失,在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中,政府兼具了制度供给者和制度需求者的双重身份,从而导致了制度变迁中的效率缺失。在“”完成之后,政府出于快速恢复和发展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考虑,提出到1980年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就脱离了当时我国的生产实际。
1.1.2以机制转换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1980-1994年)
从1980年开始,所有的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都是服从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并以其为背景展开的。从发展目标的制定上来看,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对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更加关心,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角度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农民作为拥有自主经营权利的生产主体的利益,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所有制度内容都是围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这一目标,以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对农机人员的培训为主。制度变迁的方式虽然还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较之于前一个时期,相对缓和,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新旧制度互相重合,逐渐替代。
1.1.3以市场和技术进步为导向的制度变迁阶段(1994-2004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制度安排呈现出明显的渐进式、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从制度需求的主体来看,虽然国家和农民仍同时作为制度的需求主体存在,但农民的主体地位上升显著。这是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中,把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改变“二元制”的城乡结构上升到很重要的高度,农民的利益受到重视的结果。从制度的供给主体来看,也改变了原来政府作为唯一制度供给者的状况,政府的作用被显著弱化,凭借市场调节和技术进步需求的自发式、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后来的发展证明,由于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农业合作组织发育滞后,单个农户还不具备在市场中以独立主体存在的条件。同时,农业的生产特点也决定了把农业全部推向市场对农业的发展不是最有利的状态。因此,国家在21世纪初重新调整了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重心,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上升的轨道。
1.1.4行政与市场互相补充的农机化制度变迁阶段(2004-)
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与高度有效的农机化制度安排有直接关系,这阶段农机化制度安排的特点较前几个阶段相比,有着明显的变化。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200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00万元;2005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对象、标准和种类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机化制度变迁出现了模式上的、质的变化。从制度需求的主体来看,仍然具有农民和国家双重主体的特征;但从制度供给的主体来看,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再一次被突出,制度的供给能力也明显增强。与计划经济阶段不同的是,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各项制度的实施也是通过引导和促进的手段。从制度的内容上来看,针对性强的细化制度增多,泛泛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的宏观制度相对减少。新的农机化制度强调了国家宏观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既增强了规范性,又突出了灵活性,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情况适应更好。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市场导向作用是显著的,但这并不是说仅在市场机制下就能健康发展,不需要国家行政的和法制的手段。从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实际历程就能看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中,行政与市场的作用是不分伯仲的。市场能够增进公平,有效的行政管理则能最大限度地弱化市场的无效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2农机化制度安排系统辨识
在第1阶段(1949-1980年),我国农机化制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农机具改良及农机生产经营方面。由于农民缺乏生产自主经营权,政府既是农机化制度的需求主体,又是制度的供给主体。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注定了农机化制度的变迁方式只能是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从第2阶段(1980-1994年)开始,农机化制度安排的内容发生明显变化,以农机科研和推广为重点的制度不断出台。经过第1个阶段的发展,旧式农机具经过改造基本适应了当时农艺上的要求,通过农机具改良带动农业生产利益增长和效率改进的效果发展空间相当有限,只有依靠革命式的技术创新,才能为农机化发展构筑新的上升通道,而技术创新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前提。因此,从第2阶段开始,农机化制度变迁虽然还是以政府作为单一的制度供给主体,但制度变迁的方式则有了很大的进步,由原来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结合的方向前进。这一转变主要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农民作为具有一定生产自的主体,在制度需求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在第3阶段(1994-2004年)、第4阶段(2004-)农机制度供给主体和农机制度需求主体仍然是政府+农民的双重主体模式,但在不同阶段二者的主体地位不同。第3阶段以市场经济确定为背景,政府减少了对农机化发展的干预,因此制度的供给和投入也减弱,使农机化的发展速度一度放缓。第4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工业产能的迅速扩张,有能力回报农业,政府适时调整了农机化制度安排的内容,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通过政府农业机械化制度供给能力及投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呈现加速上扬的势头。
2农机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农机化制度变迁全阶段协调分析
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趋势是向上的。全国农机总动力水平变动趋势图配合我国农机装备总动力4年移动平均发展趋势线,农机装备总动力的上升趋势是较为平稳的,实际增长曲线与趋势线拟合较好。这说明,我国农机化发展是处于基本按照既定目标、无冒进也无停滞的有效制度变迁状态。在1980年以后,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动力水平一直是稳步上升,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成功实现了对农业劳动力的解放和劳动替代。图51952-2011年全国劳动人口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动图伴随着对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程度不断提高。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已经达到59%,黑龙江等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则在2010年就已达到了85%。我国农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技术进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发展过程中,速度的快慢则更多受制度安排的影响。在1995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之后,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力量被削弱,虽然技术仍在进步,但制度的作用明显强于技术的影响,导致农机化水平的滞后性下跌。这一局面在2004年之后得以扭转,2007年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我国进入了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农机化的发展目标与初级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中级阶段以前,农机化的发展目标是单纯提高种植业的耕种收水平为主;进入中级阶段之后,除了要提高种植业的全过程机械化,还要注意增效节能的农机技术的开发,重视农机化过程中的保护性耕作问题,重视除了种植业之外的牧副渔业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重视农机化生产的标准化问题[9]。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涵盖农机生产与经营、农机修配、农机投入、农机科研、农机质量监管、农机示范推广及农机教育培训等多层次、系统化的农机化制度体系。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