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因此科研创新能力也成为了衡量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并且将其与研究生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因此,关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课题。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课程,代表了现代生命科学前沿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从研究细胞整体水平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所以在生命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面,也要紧跟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科学,都已经渗透到医学、药学等相关领域中,所以关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相关研究活动也越来越多。研究生的科研过程中须要撰写相关的毕业论文,如果可以从研究活动中获得更多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生的论文提供更大的课题范围和先进的理论支持,而研究生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挖掘到科研活动所需的内容,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同时,中国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为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研究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全面地揭示中医药的分子机制,对中医药中运用基因组、基因谱、基因群等分子机制的原理、运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辩证研究,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中医药研究成果。总之,分子生物学是医药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相对较为有利的理论和实验环境,有利于帮助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分子生物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二、理论课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强化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首先须要强化的是教师的科研长信能力,构建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尤其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出国学习的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可以拓宽教师的事业,而且有利于改变国内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引入更多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提高国内教育水平。关于分子生物学的学术研究活动持续不断,形成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更新,对国际研究成果给予更多关注,有利于促进我国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教师须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研究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以及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只有教师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科研创新的积极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完善

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颠覆,教学设计与研究生教学成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与优化,这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添加更多国际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动态,并且介绍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成果,使研究生对国际学术研究的趋势有更多了解。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有利于形成更加丰富的创新思维;第二,在现有的分子生物学课时安排的基础上增设关于分子生物学的专题讲座,聘请科研专家和相关工作者进行学术报告,针对分子生物学的学术地位、研究技术等,打消研究生“学非所用”的顾虑,帮助他们树立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研究生布置一些课后小任务,这些任务应当具有探索性,可以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实践实现很好的结合,而且应当突破教材的限制,将其与学术前沿相结合,使研究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更开阔的视野。

(三)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将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图形、声音、视频等不同的形式,既可以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的难度都较大,因此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学术前沿的知识,尤其是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研究生可以运用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登录网页查询相关的知识,可以随时随地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有效地增强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运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工具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关于分子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和文献查询结果,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充分运用探究性实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实验课的有效开展,是对研究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的检验环节,也是增强研究生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发挥探究性实验对于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空间。教师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一个探究性的科研小课题,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并辅助文献查阅,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这就会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被充分激发,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促进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通过设计实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由研究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可以充分运用实验设计的环节,根据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目的,将实验设计的过程交给研究生。当研究生接到实验设计任务时,须要拟定一个实验方案,并且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还须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拥有主动权,并且积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强化。在实验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参与实验设计的过程有系统的认知,并且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增强科研兴趣,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创新生物学人才

分子生物学的目标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细胞活动的规律,从而揭示生命的本质[1]。虽然它在生物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却因为课程内容多,学科交叉广,理解难度高,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而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集中表现为教师授课难和学生学习难。这种现状不但困扰着老师和同学,也与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如何克服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瓶颈”?本人在从事十多年的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努力研究和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力求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

分子生物学的教学除了选用好的教材,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如何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2]。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完整、清晰的、有层次、条理的知识。我们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从提高自身学科素养着手。“一本教材书,数种参考书”,除分子生物学国内、国外各类版本外,与分子生物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其他学科,如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我们也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强化,不断夯实专业知识、拓展专业领域,基本构建了分子生物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具备了对教材处理的前提。既避免了教学中各学科的重复,也进一步凝练了知识。此外,我们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全国优秀教师学习,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出了教学内容合理组织的一些思路。1.思维导学模式。在DNA复制教学环节,知识点多,并且较分散,很容易在教学中造成学习困难和知识混淆的现象,针对这章教学的特点,我们采用了思维导学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重点、难点解读。本科教学形式多样化,也更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淡化了教师的教学,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教师必须围绕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合理组织和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比如在讲解染色体端粒末端修复机制中,教师首先要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梳理出重点。染色体端粒末端修复机制的知识点包括:(1)引物切除造成的遗传信息缺失;(2)端粒末端的特点;(3)体细胞和性细胞末端修复机制的不同;(4)DNA结构的变化;(5)端粒酶的修复机制。梳理知识点后,总结教学重点:一是引物切除后损伤修复在体细胞和性细胞中的不同;二是四链DNA结构;三是端粒酶的修复机制。其中端粒酶修复机制的讲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点集中在端粒酶的性质和修复发生的过程。经过对教学内容中重点和难点的准确把握和合理组织,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无障碍。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4]。为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我们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了启发式、联想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5],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分享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会学生灵活掌握学习的方法。

1.启发式教学。启发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针对每一次的课堂教学,设计一些抛砖引玉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与讨论,这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进行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学习环节,提出甲基化修饰的生物学意义,这个问题覆盖范围广,涉及到了DNA复制的调节、蛋白质和DNA甲基化修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Epigenetic(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分析—不断启发—再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互动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断的讨论分析中通过展示不同的思维、发表各自的观点,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消化、理解来达到理论的升华、拓展[4]。

2.联想式教学。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6],因此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避免重复,一方面要通过联想知识点适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整合能力。如在讲解化学修饰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时,将细胞生物学中的信号转导有机结合,使学生了解基因表达调控对细胞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

3.探究式教学。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每一个理论知识的背后都是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如确定遗传物质是DNA的两大经典实验,我们以探究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从实验设计,到结果显示,再经过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课题研究的角度,研究人员的身份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将学科概念、理论产生的起因和过程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努力探索,走近科学,让学生从中领悟知识形成的探究性和科学性,逐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4.多媒体多样化教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微观性、复杂性、抽象性和动态性。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而多媒体技术则具有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特点[7],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多年来我们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手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图像处理清晰直观,文字表述简洁明了、主题突出。课件中的图像来源于国内外的网络数据平台。如讲述DNA半保留复制机理时[8],首先将DNA可能存在的几种复制方式用图像展现,并利用Meselson和Stahl设计的DNA复制同位素示踪实验和密度梯度离心实验来进行结果验证,引导学生明确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并结合文字,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中的背景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静态、抽象的微观知识清晰讲解。多媒体课件动静结合、声像互动。对于生命过程中动态的知识点,比如DNA的复制、RNA的转录、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可以将这些复杂的生命过程利用多媒体手段做成动画并配以文字和声像,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学习效率。

三、知识领域的拓展

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除包含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有大量理论应用的研究方法部分。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将知识局限在教材中,利用课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去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最新进展、发展趋势[8],以及生物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1.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专题讲座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己组织参考资料对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比如在讲授“SNP技术”时,先从遗传标记分析的发展着手,把一代、二代的标记分析做知识性的回顾,再将纳入教材的第三代标记分析“SNP”做详细的讲解,引导大家理解什么是单核苷酸多态性,核苷酸多态性研究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在医学、农业、畜牧等多种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也使教师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本学科当前发展的趋势、研究的热点以及争论的问题。专题讨论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专题自行查阅、组织文献资料,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9]。比如在讲授基因重组的教学内容时,设计“转基因的利与弊”供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药物和转基因动植物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让知识离开课本走进生活,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这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入、系统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0]。

2.生物信息技术与数据库。生物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在“PCR技术”的专题讲座中,不仅要对实验目的、原理、操作以及应用进行讲解,还要特别对引物设计的生物信息技术进行补充,介绍学生对一些常规的生物信息技术软件Primer6.0、DNAman、Olig6.0、DNAS-tar、Cluster等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度。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自行查阅和组织各种文献资料,因此,必须特别强调互联网资源运用的重要性。教师通过介绍中国知网、维普、清华同方、NCBI等几个常用资源库,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资源库进行查询,对互联网资源的熟练应用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完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信息收集和辨别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专业修养与教学基本功。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导演,又是一名演员。作为导演,首先需要有最新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设问、适时讨论、适时启发。其次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课堂节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激情,使教学有的放矢。否则会在教学中出现“启而不发”和论证条理不清的现象;作为演员,还要有良好的课程驾驭能力,通过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认知领域、全面的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丰盛的知识大餐,而不是一锅夹生饭。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思维水平这3个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此外,还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各项教学技能。

2.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只有运用合理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尽量避免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上出现过多的文字,否则多媒体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老师由照本宣科转变为扮演放映员和播音员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就适得其反。多媒体和传统教学只有合理地结合,取长补短,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总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的教学,不在于给学生搬去可以致富的金子。而在于给学生点金的指头。”目前,我们关于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除了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修养和科研素质外,也以“夯实基础、拓展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8]作为教学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在今后把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有生有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作者:武晓英 乔宏萍 张猛 吴丽华 郝雪峰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等.现代分子生物学[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2]戚晓利,张丽敏,薜春梅.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3,20(6):51-52.

[3]朱虹.《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启发式教学和论证型教学的综合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90-192.

[4]许崇波.《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41-43.

[5]文静,申玉华,赵冰.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农业,2013,305(8):92-93.

[6]王荣,刘勇,姜双林.高等师范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2,29(1):100-102.

[7]张金岭.浅谈多媒体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9,(30):189-190.

[8]徐启江,李玉花.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58(6):159-161.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3

马弋,1977年12月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现任职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检所,湖北省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秘书。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微生物学检验。曾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本,参与起草国家食品安全标准3个,获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成果奖各1次。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给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断带来风险和精神恐慌,食品安全现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检测机构在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中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不仅必须具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能力,还应具应对各类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检验能力,为食品安全预警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一些更加快速,准确的新方法正在逐步普及。特别是一些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仪器的使用,既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也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了进一步的了解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测,我们邀请到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马弋老师,请他与大家共同分享解决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问题的成功经验。

记者: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项目有哪些?请举例说明一些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特点及其致病机理?

马弋: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项目主要分为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定量检测主要是针对一些卫生指标菌,它能反映出食品受到污染的程度,例如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而定性检测的致病菌一般都是在某一类食品中不得检出的,不同的食品容易受到污染的致病菌也有所不同,比如说禽类食品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原菌,全世界已发现的血清型有2500多种,不产生外毒素,有较强的内毒素,并有一定的侵袭力,个别菌还能产生肠毒素,其中伤寒沙门氏菌能够引起肠热症为主的伤寒,副伤寒,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之一,而非伤寒沙门氏菌则会引起胃肠炎和败血症。与此同时,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的阪崎肠杆菌的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8版的国家标准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就把它作为新增菌纳入进去,它主要引起婴儿患上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菌血症和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此外,海产品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最为常见,该菌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生长,产生大量的肠毒素。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泻,呕吐和发热,大多数患者会中度脱水,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会因为严重脱水而有生命危险。

记者:结合您多年来微生物检验经验您觉得微生物检验的难点及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弋: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难点及核心是对致病菌的定量检测,因为致病菌长期与人类共存,大部分致病菌都是我们肠道内常见的菌群,大多都是条件致病菌,只有达到一定的量,超过了一定的发病阈值才引起发病,所以食物中检出阳性致病菌并不一定发病,而且食物的一些加工过程也可以杀灭致病菌,所以定量的概念很重要。由于细菌的生长和环境密切相关,数量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所以最难的还是定量。再一个就是细菌的耐药性,现在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临床医生很难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病人进行救治,所以在监测致病菌的同时最好能对其耐药谱进行一个检测。如果只做定性检测,难点在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这跟检验人员的经验,培养基的质量,仪器设的使用等因素相关。

记者:鉴于食源性致病菌的上述特性,其检测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以满足检测高要求,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马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较,新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正向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代谢技术、基因指纹图谱技术,自动化仪器、生物传感器等方向发展。

记者:在此您能否介绍几种新的检测方法?

马弋:新型快速检测技术:

1、API手工生化鉴定系统:最常见的有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的API20E。

2、以免疫学方法建立的快速检测技术:免疫测定法的代表技术是ELISA技术,是抗原或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上作为一种试剂,来检测标本中有无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的一种方法。ELIS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几乎所有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均可检测。与免疫荧光技术相比,ELISA敏感性高,不需特殊设,结果观察简便。

3、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系统: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结构及其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众多检测技术中,核酸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以其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技术革命的新产物,除了可用于初筛检测,由于其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也可直接用于微生物的鉴定。

4、自动化仪器。

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是由微量生化检测系统发展而来。其原理是将各种不同的生化反应组成专一鉴定试剂条(或板)。经培养后用光电读数器自动读数,将数据自动传送到计算机,由计算机分析处理,并打印结果分析报告。这一类的鉴定系统主要有:ATB(法国梅里埃公司),BIOLOG(美国BIOLOG)等,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除了鉴定微生物外,也可进行药敏试验。

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采用光电技术,电脑技术和细菌八进位制数码鉴定相结合。对各反应孔底物进行光扫描,动态观察反应变化,一旦试卡内终点指示孔到达临界值,指示反应完成,系统将最后一次判读的结果所得生物数码与菌种库标准菌生物模型相比较,经矩阵分析得出鉴定值和鉴定结果,并自动打印报告。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医学检验;4年制本科;专业能力;

作者:乔凤怜等

在2012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从临床医学类调整到医学技术类(1010),学制由5年改为4年,学位由医学士改为理学士,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101001)[1],这一调整更加明确了医学检验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定位。为适应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学位、学科属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一些从2003年起相继开办或改办4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进行了有关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等关键环节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2-6],但也备受争议,并未达成广泛的共识;而另一方面,实验室认可制度以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正在不断对检验医学工作的内涵和定位提出新要求,临床实验室的组织架构也在重建,这些变化客观上已经造成了院校教育与岗位能力需求的差距逐步加大[7-8]。因此,准确把握医学检验人才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客观分析人才的能力结构,清晰界定其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来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

为此,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国内较早(2007年)举办4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学校,开展了针对行业专家和本校毕业生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能力基本标准的调研,旨在理清医学检验岗位需求能力的基本标准,并通过分析本校历届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自我评价与岗位需求能力之间的差异,客观评价本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深化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思路和路径。

1调查内容及对象

1.1调查内容

在前期研究[2-3,6,9-11]的基础上制定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能力基本标准与质量评价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及其工作单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第三部分为“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第二、第三部分调查表均将岗位能力需求分解为“普适性专业能力、临床基础检验能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能力、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能力、临床免疫学检验能力、临床血液学检验能力、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综合能力”8个维度共49个项目。

1.2调查对象

以省内不同层次(二甲、二乙、三甲、三乙)的医疗机构检验专家(科主任、或主管)为调查对象完成岗位能力需求问卷调查;以在上述单位工作或实习的本校医学检验专业2011届~2015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完成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1.3调查数据分析

毕业生专业能力自我评价中的“优、良、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分别给予赋值“4分、3分、2分、1分”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以各条目评价分值的“均值±标准差”表示并进行比较。所有数据用excel表格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方法选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检验岗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

随机调查医疗机构检验科主任30位,问卷回收27份,问卷回收率90%。被调查者中,高级职称占比70.4%,所属单位为三级以上医院占比81.5%,其中拥有专业设置完整的检验科的医院占比96.3%。“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调查中,所有被调查者对8个维度49个项目均选择“是”,有33.3%的被调查者在自主填写栏目中进行了补充,主要包括:①仪器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②实验室认可相关知识及参与实验室认可的能力;③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及服务意识。

2.2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按历届毕业生30%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4份,回收率92.7%。

被调查毕业生工作单位分布情况为:医院检验科占72.1%,独立实验室占7.8%,输血科及其他实验室占20.1%;检验科所属医院中三级以上占66.1%,二级以上占11.8%,具体分布见表1。

毕业生专业能力自我评价各维度得分总体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8个能力评价维度中“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得分最低,条目均数2.91±0.83。评价为一般或较差(3分及以下)共15项目,详见表3。

3讨论

3.1医学检验岗位需求专业能力基本标准的研判分析

为探讨医学检验岗位需求专业能力基本标准,本团队前期通过徇证的理念及方法,获取近10年来有关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情况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情况,结合检验岗位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初步界定了“医学检验岗位能力”[2-6,9-11],概括为群集的普适性专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专业拓展能力4个方面。

为进一步确证和完善上述专业能力体系,本团队制作“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调查表”对省内不同层次(二甲、二乙、三甲、三乙)的30位医院检验行业专家(检验科主任/主管)完成了岗位能力需求调查。

3.1.1医学检验岗位能力标准体系调查表的制作

调查表以初步界定的“医学检验岗位能力”为依据,将4个方面的能力归入8个维度(见表2),第1维度“普适性专业能力”涵盖群集职业能力,具体细化为临床实验室一般工作能力,包含实验室检测系统的操作与维护,实验结果规范化、准确报告,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安全防护能力等项目。第2至第7维度分别为专业技术能力(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每一维度中均细化为特有实验室检测基本知识与能力,开展的常规项目基本知识和能力,常规仪器分析项目及结果判读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第8维度“综合能力”涵盖信息获取、表达及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细化为文献检索、信息获取能力、跟踪专业理论和技术发展能力、专业信息表达能力等项目。并最终形成由8个维度共49项目构成的医学检验岗位能力体系,既体现了医学检验岗位的一般能力要求,同时描述了专业的具体能力需求,力求使标准体系具有指导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1.2岗位能力标准体系适应性调查对象的选择

“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调查中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医院检验科主任或主管技师以上捡验工作人员,目的是抽取对医学检验岗位具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可准确、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医学检验各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行业专家。本次调查中该项调查回收问卷均来自省内医院检验科主任,其中多数具有高级职称,所属医院多数为三级以上,几乎全部具有专业设置完整的检验科。因此认为,调查对象应积累了医学检验岗位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掌握医学检验各专业实践较高水平的需求,其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

3.1.3岗位能力标准体系适应性调查结果分析

该项调查中,一方面所有被调查者对列出的全部(8个维度49个项目)能力标准评价均选择了“是”,说明研究者初步制订的岗位能力体系中切合岗位实践要求,无超出实践需求的不合理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被调查者认为体系中尚欠缺的能力包括仪器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室认可相关知识及能力、法律法规意识、服务意识等。充分反映了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思维对检验医学岗位实践的深入影响,是医学检验院校教育应积极跟进的相关部分。

3.2毕业生专业能力自我评价分析

第一,由表2可见,8个维度评价中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均分最低,结合表3可见,该维度5项指标中4项指标均分均低于3分,可见毕业生认为自己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欠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比其它传统学科,出现时间相对晚,对该学科能力培养的模式、方法尚未有较长时间的理论探索、实践验证;②虽然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为现代医学实验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学,但因方法自身成熟性及医院条件限制导致临床实验室尚未普及开展,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涉及较少。在表2中,其他得分相对较低的专业能力项目为临床血液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形态学的知识和能力相对复杂,与临床医学尤其是疾病联系较为紧密,医学基础知识要求高,学习难度和熟练掌握难度较大;同时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与临床病理生理改变甚为密切,实验结果分析难度较大;②在不同等级医院开展的项目、基本要求差异较大。

第二,分析表3可知,能力体系列出49项指标中有15项在本次自评调查中得分为3或低于3,即总体评价为“一般”或“较差”。分析可知15项在8个维度中的分布如下:1.实验室质控能力项共6项;2.分子生物学检验维度中4项(包括质控)3.普适性能力及综合能力共3项;4.其他专业能力3项。可见,各学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毕业生岗位能力中相对薄弱的方面。完成实验室质量控制、解读质控结果、根据质控结果采取行动的能力,相比其他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岗位对专业实验室中与检测结果质量相关的各环节(包括设备、试剂、环境、人员、方法等)具有全局的观念以及对检验过程具有相对透彻的理解。

3.3从医学检验岗位的专业能力需求探讨本校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本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传统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效果较好,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满足了“医学检验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力、细菌/真菌形态学检验能力相对欠缺,虽然与在不同等级医院开展的项目、基本要求差异较大,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在毕业后未得到更好的补充有关,但也提示加强形态学教学,筑牢基础,提高形态学辨识能力的重要性;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的相对薄弱,仪器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室认可相关知识及能力、法律法规意识的欠缺也提示我们,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在重视“基本技能”、“常规项目”这样“点”、“线”状能力的培养基础上,需进一步探讨以“专业实验室能力”这类“面”状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专业 细胞生物学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of Cell Biology for Department of Aquaculture

TAN Fengxia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Jinzhou, Hubei 434025)

AbstractCell biology, a basic life science and a very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the bilingual teaching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lots of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ty of aquaculture, the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had been discussed and practiced in department of Aquaculture in Yangtze University.

Key wordsaquaculture; cell biology; bilingual teaching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对高等学校的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原版教材,并采用英语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细胞生物学》作为日新月异的生命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双语教学已在各大高校中展开。《细胞生物学》作为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开设,其从2008年开始立项进行了其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针对水产养殖专业和本专业学生的外语情况,本文就双语教学环节中遇到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解决办法并探讨了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相应效果。

1 选好《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教材

教材的选择在双语教学中具有较大作用。苏秦等①的调查结果认为高校学生对采用原版教材还是非常欢迎的,普遍认为原版教材内容好,较有用。但是针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以及对生命科学的掌握,选择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学生普遍反应看不太懂。因此,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本专业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不能好高骛远,一味追求双语教学形式,而不顾教学效果。如作者在开展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时选用了英文原版教材《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影印版2002高教出版社)和《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双语教材)》(2007,复旦大学出版社)作为参考,前者几乎覆盖了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细胞生物学的全部基础知识,图文并茂,后者可以让学生进行中英文对照学习。在此教材以及相关的细胞生物学网站的基础了,作者针对本专业特点自编了《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讲义,讲义针对每章内容只介绍主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轻松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

2 精选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高校《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就其内容而言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课时少,内容多;二是教学内容与很多学科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涉及到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②本专业《细胞生物学》只有32个学时,且采用双语教学,所以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握了几个原则:一是侧重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的介绍,这是了解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基础,比如细胞的基础知识、细胞膜及细胞表面,细胞器及信号传导等知识;二是淡化与其他学科的重复的内容,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内容,细胞的核酸等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细胞的分裂等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讲授这些章节时,我们侧重其与这些学科的差别进行介绍;三是侧重细胞生物学知识与水产专业的联系,着重介绍细胞生物学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密切联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使用《细胞生物学》英文专业词汇、术语进行课堂教学

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不是专业英语课,后者主要是为了学习外语,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为了再学好课程的同时,掌握专业英语,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增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③《细胞生物学》在本专业三年级学生中开设,学生的英语水平之间差别较大,且开设在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之前,因此要着重解决学生看不懂、听不懂、学起来很吃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大力气编写了适合学生的讲义,并在学生上课之前发给学生,把涉及到得专业词汇与术语进行相应的注释。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尽可能使用足够的外语,包括使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外文书写教学大纲、教案、幻灯片,以及教师用外语口语授课量达(50%)以(下转第69页)(上接第63页)上。另外,教师选取了《Cell》杂志上经典的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文献,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讨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专业英语。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师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普遍认为授课的信息量较小,课后要花很多时间去消化,譬如专业词汇量大,生词太多,英文教材看起来吃力(看不懂),听不懂的问题,这也是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

注释

①苏秦,杨鹏,张陵.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34-35.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临床肿瘤; PBL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346-01

一、引入PBL问题教学法

PBL教学法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主要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临床教学单位由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逐渐向“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方式转变,就是要求带教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将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自学-再讨论-再自学-归纳总结”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或推动者。该种教学方式将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安排学生临床见习

除了积极引入PBL教学模式以外,还需采取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代教老师在完成特定疾病章节的理论授课后,将学生及时带入临床见习。要求学生通过对真实病人的问诊、体格检查和现病史回顾,提出问题通过自学做出诊断和分析,然后由老师进行更正、解析。顺利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学生有较宽的思路,能较好的搜集整合所学的基础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巩固、强化理论知识,更利于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肿瘤综合治疗原则指导临床肿瘤学的教学与实践

所谓肿瘤综合治疗原则,就是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一个好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必须是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由于治疗引起的近、远期毒副作用,并且符合成本效益的治疗原则。鉴于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传统单一治疗策略很难凑效,因此,惟有合理而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有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才能提高肿瘤治愈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任何片面的强调某一种疗法,而排除其他有效方法的做法,对病人是有害的,也会妨碍临床肿瘤学的健康发展。现代肿瘤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不断补充,对循证医学、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更加重视,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目前蓬勃发展的免疫治疗更加丰富了综合治疗的内涵。

四、以学科间的广泛联系夯实学生临床肿瘤学学习的基础

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医学中诸多学科的进步,比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病毒学、药理学、解剖学和流行病学等,以上学科的发展对于揭示肿瘤的本质,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寻找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等都至关重要。因此,不断的温习和更新有关基础医学知识,对于学习和掌握临床肿瘤学尤为必要。临床肿瘤学与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的关系既密切,又相互交叉。许多肿瘤的临床症状需要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及儿科学的良性疾病鉴别诊断,而且许多肿瘤的最初发现是在这些临床科室,因而临床医学各学科均会涉及肿瘤的防治研究。近几年来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的发展带动了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内镜提高了胃癌的诊断率,低剂量螺旋CT筛查提高了肺癌的诊断率等等。因此,学习中应注意将“教程”中基本原则与临床各学科的肿瘤防治具体内容密切结合。

总之,在肿瘤学临床见习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应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规范的诊治概念。如适当的引入《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内容及世界前沿、公认的肿瘤学研究进展,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及思路,帮助学生建立询证医学及肿瘤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了解肿瘤治疗及相关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方面新进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因此不断完善及改进肿瘤学临床教学方式,探索更适于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 吴穷.临床肿瘤学教学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