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范文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管理类型专业,建立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该专业在文化发展产业化的当下,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价值,尤其是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之必须。然而,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也应该与文化市场发展相吻合。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始出现至今,已经广泛存在于我国大多数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当中。尽管该专业的建设目标是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培养相应人才,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主力仍是传统的影视制片和印刷出版业先锋人物,很多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在就职过程中感觉迷茫。然而,文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刚需,这意味着该专业的发展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拟合,即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这不仅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也是该专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就业导向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路线
1.以学科挂靠的方式办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包括各种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内容,如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产品销售、文化产品经济人等。但是,在就业导向视角下,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着一种目标零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办学要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比较困难。而纵观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则不难发现,文化与高校研究息息相关,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依托、挂靠院系或是某一强势学科寻求本专业的建设途径。从全国层面上分析,本专业多依托在文史、语言、艺术、传播、商学和管理等学科门类。依托母体办学的思路,无疑是合理和可行的。这是因为,一般来说,母体有着较长的办学历史,在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师资团队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和条件,教育资源充足,教学水平较高,有的甚至还是强势学科或专业。从母体分离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具有基础好、起步快和教学成本低的特点。
2.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培养模式
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唯一出路,因为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直接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指导这些学生的职业规划路径。目前国内有一百多所高校开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建设尚不成熟,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宽泛,培养目标不够细化,使得该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了一定局限。例如,就业市场需要对某项文化事业进行推广,需要必要的宣传人才、文案策划、销售以及活动组织工作人员。但是,目前高校并没有从这些细节角度培养学生,毕业生尽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做基础,但也很难迅速适应岗位工作。因此,高校需要充分了解国内以及区域文化市场的人才供需状况,积极开展专业调研,获悉文化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人才信息,并在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例如,将毕业实践改为学期末实践,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都进入区域所在的文化产业公司或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了解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以便进行职业规划;又如,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就职回访,分析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在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专门的岗位技能指导培训课,由文化产业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进行人才培养。
3.遵循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人才培养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预备”性质,这是高校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关键点,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讲,“预备”式的人才培B是就业导向视角下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这意味着,专业建设应该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相契合,只有这样,人才培养所展示出来的毕业生技能、素质,才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进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校联合所在地区域的文化产业,建立研究性的发展论坛,共同探讨文化产业建设的走向,并为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引。另外,以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来看,跨区域化以及全球化发展态势极为明显,这就要求高校高屋建瓴,站在宏观角度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微观角度上细化人才培养路径,力求为文化产业提供各类创造型人才,只有这样,该专业的毕业生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挥创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大多数高校来说仍然是一个新兴专业,而新兴专业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的建设方面,始终处于一种试探的状态。这种建设状态将影响专业建设的广度,即部分高校碍于学生的就业局势,在扩大规模方面犹豫不决。因此,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必须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状态进行回访,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势,以此作为专业建设之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振艳.转型就业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石家庄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6):116-117.
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范文2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培养文化创意技能型人才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高职文化产业人才可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策略实现。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人才;高职;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从文化产业的产业特性和基本属性上讲,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高职作为文化产业人才链的重要组成单位,理应主动探索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途径,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本世纪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趋缓,而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文化产业却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2014年更是实现增加值2.4万亿元,占GDP的3.77%,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一般包括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大量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意能力,能够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按照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一般包括这几种层次的人才:策划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策划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中的顶尖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技能型人才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作品的形式再现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人才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经营管理型人才是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已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进行运作和实施的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础力量,专业化程度较低,综合素养较高。这三类人才直接指向文化产业不同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同时依仗这三类文化产业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规格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学历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差异方面。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情况,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对文化产业属性、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层次的逻辑观照,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内在原因有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判断,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突出表现为注重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培训学校或机构,技术培训学校突出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反复演练和形成,具有明显的程式化色彩,按部就班,跟着师傅手把手地学,达到“照葫芦画瓢”的效果。高职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熟悉特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沿袭,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个性化地或差异化地以文化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创意思路,即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既精通技术又具有一定创意能力;二是既懂文化又懂审美。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捕捉产业发展动态的原创性人才和策划人才,又需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支撑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真正的支柱性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主体部分和基础部分。
三、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关键:
构建指向文化创意与技能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原则和依据来源于特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高职文化产业人才是具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就要围绕“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围绕文化创意能力的培养,可开设创意思维、文化活动策划等课程,因为文化创意能力的前提是要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可针对性地开设文化艺术鉴赏、美学鉴赏等相关的基础课程。围绕复合技能的培养,可沿着文化创意表达技能、文化项目经营管理技能两个方向展开,开设文化创意口头表达、文案表达、影像表达、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运营等方面的课程。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般分通用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四大模块来设置课程。
2.模式: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也必须遵循一般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单纯的知识讲授并不能形成,必须在真实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逐步培养职业技能,形成工作能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必须也应该把工与学、校园与文化企业、知识讲授与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探讨适合自身的工学结合模式。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模式,最终都要以创造各种能让学生进行职业实践的机会,完成实践性项目并最终培养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为目的。
3.保障:
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范文3
关键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苏州地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4-0068-03
苏州市《加强“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苏州要加快构建一支总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针对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这一现实紧迫问题,作为市属高校,应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水平,为苏州建设文化强市输送大量优秀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探讨如何基于能力本位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包括:
(一)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
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1],包括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图书出版刊行、创意设计文化服务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网络文化和动漫服务业、文化会展广告服务业等。因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脉搏,更不能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重点来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既要求学生掌握各类文化产业行业所涵盖的各类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全面具备各类职业技能。而专业教师在学生兴趣导向上没有给与准确指导,从而造成了学生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重点不清晰,就业时感觉迷茫,缺乏方向性,很难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同样,用人单位也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难以跟进
由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行业的迅猛发展,尚未形成具有文化产业专业背景、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2]尽管近几年来,从事文化产业的研究者逐渐增多,但远远不能满足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要求。同时,文化产业专业教师对文化产业性质和规律探讨不够深入,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队伍,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
(三)教学方法缺乏改革创新
鉴于师资队伍的薄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远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收获甚少,势必导致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四)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多侧重于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上,一些授课教师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职业技能的训练。学生即使走上文化产业相关工作岗位,了解工作流程,但缺乏实
践操作能力,依然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和难题,必须要围绕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与市场接轨,在专业建设中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业、行业(企业)为主导,制定专业标准,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融入培养体系。要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了解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具有现代管理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振兴输送经营管理和策划的专业人才。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具备的能力要素分析
结合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向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培养规格定位为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文化品位和较强的辩证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沟通协调、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企划宣传、文案设计和社区文化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具体细分,应由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四部分组成:
(一)职业通用能力,即适合于各行业职业的一般通识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必备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二)职业基础能力,即满足文化产业各领域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工作内容所需要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礼仪接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能力、项目策划管理能力、企划宣传能力、广告策划能力等。
(三)职业岗位能力,针对苏州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突出其专业性要求的各子行业具体工作岗位能力,包括文化企业的项目经营运作、文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能力、文化审美与品鉴能力、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能力、文化产品营销能力等。
(四)职业发展能力,即维持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三、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类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确立能力目标,并围绕工作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改革:
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范文4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在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数人都有收藏艺术品、文物的爱好,博物馆就是收藏艺术品、文物的主要场所,具有展示、研究、保管的作用,可以有效传播文化信息,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现阶段,在许多地区的旅游业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博物馆参观、游览,在生活中,参观博物馆是一项很好的时尚休闲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凭借自身资源的优势,将文化艺术转化为文化产业,具有独特性,已经成为当前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一、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知识更有深度
在早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博物馆的运营观念还比较落后,主要是传承意识形态,不涉及产业化理念,对于文化产业的叫法更加稀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运营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帮助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的管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想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因此,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力度,从根本上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尤其在当今社会,无时无刻不被利益充斥着,保护和弘扬文化产业是当务之急。
(二)保护地区重点文化促进行业合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去的展列方式中,长期展列方式占主导地位,现阶段,展列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长期展列、临时展列等。在思想观念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重视,互动的比较频繁,特别是在展品方面,衍生品发展迅速,种类越来越多。博物馆在文化产品的研制过程中,主要以满足当代社会文化需求为主,以博物馆已有的艺术展品为基础,注重开发和保护地区重点文化。在我国的某些地区,部分文化产品具有层次性与多元性,为了开发和保护这些重点文化,在当地已经建成了服务体系、开发体系、加工体系,在开发和加工过程中,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及科学理念,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注重跨行业合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研发文化产品时,挣脱了行业与地区的枷锁,越来越重视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比如:工艺品、图书出版社、纪念品、影视制作等。在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博物馆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为了更好的开发文化产品,在经营理念及机制上都有很大的突破,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二、博物馆文化产业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投资市场单一
在我国,博物馆的投资市场比较单一,资金来源途径比较少,运营主要依靠地区和国家的财政拨款,来自于社会方面的投资较为薄弱。长期以来,人们来博物馆参观,都是免费进入的,为了使博物馆能够良好运行,缓解博物馆的资金压力,对于博物馆的财政补贴,政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受传统体制的约束,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市场供给观念比较欠缺,对政府的依靠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博物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进步与发展,博物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为博物馆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投资市场。
(二)经营管理模式滞后
随着市场化不断发展壮大,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严重脱离市场的轨道。博物馆的经营理念比较保守,对于各种产业活动的开展和举办,都是由内部独立操作的,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市场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虽然保留着良好的自主经营权,由于整个工作过程繁琐复杂,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不能合理的配置人力、利用经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开拓市场的重要性,严重制约了产品的研发。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文化产业商品没有特点
近年来,博物馆广泛向游客开放,大小不一的博物馆不断涌现,有的地区相对集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参观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主要方式。每天都有大批人流进入博物馆参观,游客在观光的同时,也会选择一些旅游商品作为留念,但是在选购时,很多游客觉得商品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有些甚至在大路上随处可见,令游客很失望,将会给博物馆的声誉造成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这主要原因是博物馆的数量太多,加上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狭窄,在产品开发上力有不足。近年来,部分博物馆在产品开发方面,作出了很大改善,主要以研发产品特色为目的。
三、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博物馆自身出发,它本身就包含了很多资源,主要有:博物馆的品牌、专家、文物。因此,在发展博物馆中,要合理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对于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博物馆来说,自身的品牌具有很高的价值,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力,当游客进入博物馆之后,如果想选一些商品作为纪念品的话,肯定会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会刺激消费;专家资源:在很多大型博物馆中,很多专家对鉴别文物经验丰富,会吸引大量文物爱好者前来咨询,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影响力;文物资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热爱收藏文物,在博物馆展示文物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收藏家的到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宣传。
(二)强化人才资源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文化、科技、品位都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选择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时,对其知识的储备量及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在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比较少,因此,博物馆筛选人才时,一定要谨慎小心。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专业化的管理人才、营销人员,不断扩大人才资源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三)加强特色产品的研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于不同地区的博物馆而言,由于其文化背景不一样,文物特色也是不一样的,先天地理条件及文化背景的优势,是开发产品特色的天然条件,在研发产品上,每一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自,当地博物馆可以依靠本地的特色对产品进行研发,具有特色的产品,不仅会刺激消费,还能增强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消费者的赞许,将会大大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品位。
(四)不断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博物馆只顾追求经济利益,使博物馆弥漫着商业气氛,而忽视了对文化学术的传播。因此博物馆在经营理念上要不断更新,既要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科研及文化的传播,不管任何时候,都要以传播文化为发展中心。在观众的眼里,博物馆是一个文化底蕴雄厚、极其高雅的场所,要正确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因此,经营管理上要不断弘扬这一理念,在选择管理人员上,要以综合能力较强、富有活力的年轻人为主,不断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活力,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博物馆文化产业现状的分析,主要针对于现阶段博物馆文化产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分别从合理利用资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研发特色产品、更新经营管理理念这几个方面,不断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艺军.论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2).
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范文5
201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联席会议上,主要以《文化经济学》课程改革为核心议题,面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层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吸收建议,结合课程性质、目标、特点等,从教学优化内容入手,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核心课程与支撑课程的科学配置,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合理结合,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优化匹配,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的恰当融合,提升《文化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转型。
一、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
《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应积极和社会发展对接,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高校也已开设十多年,高校办学经验日益丰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也进入丰富深刻阶段。文化经济是当代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文化经济学》教学内容需不断完善,契合文化经济的发展现状,体现出时代性、创新性。2014年国务院颁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后,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融合趋势日益加强,文化经济学教学内容就应顺势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本校的《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要融入陕西本土的文化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如“曲江模式”;陕文投文化产业融资方式、途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文化经济学的丰厚意蕴,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也极大的增强了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实现核心课程与支撑课程的合理配置
《文化经济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修课,按照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开设相应的支撑课程,完善学科体系。教师对各门课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够明确,教学时尽量往自己熟悉的方向靠,出现惰性的表现。大家都讲熟悉的知识,而不熟悉的很少涉及,暴露出课程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固步自封。在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优化过程中,要协调好该课程和其他支撑课程的交叉内容,要体现出这门课程的合理研究范畴和具体内容。
咸阳师范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应该是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影视产业研究。各高校发展特色不同,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适宜面面俱到,根据师资力量状况,学校优势,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特色,设置最贴合专业发展的课程。走细分化道路,重视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和影视产业的发展研究。改变课程体系杂乱,核心课程不明确的现状。
三、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科学结合
《文化经济学》需要加强专业实践课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割裂,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有应用,但太过浅显。文化经济学是阐述文化产业运营及其规律的学科,课程内容结构中也有一部分是文化产业运营实务,仅仅短暂见习不能替代文化经济学学科需要的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教学是直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是最有效的手段。如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有关的社团活动和社团组织管理,引导学生创意、创新和创造,创建自己的“实验田”。也可尝试组织举办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各种竞技比赛,学生通过参赛加强实践锻炼。此外,产学研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应用需要深入化推进。政府要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激励机制,激励文化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本着互惠互利的目的相互合作。通过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地方代表性文化企业沟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协助企业进行文化市场调研,观摩企业文化项目运营,借助企业平台,明确文化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而确定文化经济学实践课程内容,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优化匹配
《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优化要实现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匹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新兴专业,储备的师资力量不足。其二,专业对师资力量有专业要求,比如实践能力、交叉性知识结构能力。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也较少。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从以下途径提高师资力量。第一,高校教师需提升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在学院协调下,教师通过采用产学研平台,深入文化企业、文化市场,把握文化产业运营规律及其产生的各种现象。同时教师通过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横向课题服务,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不仅均衡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而且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求。第二,年轻师资力量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专业培训,构建丰富的专业知识结构。第三,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文化产业管理是新兴专业,积极探索“分组研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范文6
关键词: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08-02
文化产业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交换价值的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核心是创新。以满足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主,具有多样性、动态性、主观性、可转化性和可移植性等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推动下,发达国家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推动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发达国家在实践层面上已经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第一,围绕城市振兴实施的系列文化和文化产业活动,包括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和商业性娱乐设施建设,重视节庆活动和会展业的价值。鼓励通过艺术对老城区进行创造性改造,鼓励创意和设计,重视塑造城市品牌和形象。第二,促进文化和科技结合,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打破各种文化行业间的界限,新媒体产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动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走向,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产业在我国还是朝阳产业。我国目前的研究停留在专业建设的层面,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阿性研究还不够。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2所独立学院开办并开始招生。在这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已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目前我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到百余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开办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分别倾向于宏观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多学科类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凸显各自专业特色,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定位在经济、政法等。艺术类院校主要以艺术管理为主。综合艺术院校以艺术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依托,经济学、法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将专业牢牢扎根于艺术教育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内在优势的同时,突出该类专业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及其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单科类艺术院校根据自己院校单科类的教学资源和社会需要,将艺术管理专业特色化、行业化、专门化。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宏观研究或专题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以消耗物质资源为基本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为继;居民消费由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文化与产业结合,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中心城市由生产性城市向服务经济为主的综合性城市转型;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开始向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并重转变。文化产业发展也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挑战性机遇,文化产业要顺利发展需要合适的高校人才。
1999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并制定工作规则;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2003年,文化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设想;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2008年,胡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税总局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税总局出台《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继续实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信息产业部出台《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进出口银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性意见》等文化产业政策,共30多个,内容涉及文化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网络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文化贸易政策、文化市场秩序,较好地规范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中央继续加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力度。先后出台《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涉及新闻出版业改革、电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融资、数字出版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网络游戏、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2012年国家就颁布了多个规划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十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出确保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至2015年间,多次讲话都谈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等,各部门也出台了更多的文件。从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来看,总体呈良性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生及家长对该专业报以很大期望,许多专家也对该专业看好。但是,由于不同高校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培养出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并不一致,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年。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所需人才是包括三个层面,高级层面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高学历(研究生层次)人才,中级层面是能够应对多种资源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基础层面是能够负责具体事务的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基础层面和中级层面的人才是本专科高校培养的对象。总体而言,高校应该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但是这需要高校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作为保障。
2012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类中工商管理类下辖的专业,可以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也可以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在管理范围上的归属,各个高校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将其设在艺术学院或文学院(新闻学院),有的归入传播学院(传媒学院),有的放置在管理学院,还有的归入历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等,招生种类有艺术类的(逐步取消了在艺术类招生的申请),也有普通本科类的。所学科目也是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却并没与其相应的科目设置,在选择教材上也不够严谨,不同课程之间有的还存在严重的知识重复现象。从整体看来,该专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条件就必须具备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要求,然而许多高校只是设置理论教育,并没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急需实践操作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决定该专业要学很多科目,但容易就造成另一弊端,即多而不精。如何处理“多”与“精”的关系,不同高校设置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首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并不大,尤其是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上,较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和一些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毕业生在地域与专业的选择中有时未必选择专业。
就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理论和实践并重是各高校的共识。师资配置的合理性和课程布置的高效性是人才培养模式执行的关键。就课程设置和教学重心而言,应该与具体的工艺美术设计、图书编辑出版、游戏创意、景区规划,以及演艺产业、广告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所区分。概而言之,课程设置应主要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人文素养积淀,促进文化的现代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构建优势文化类基础课程体系。这类课程有中外文化概论、文化资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二是熟悉文化企业微观运营,掌握管理类核心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管理等课程。三是具备宏观政策经济知识,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开设文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四是强化前沿应用能力,开设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文化创意与策划、会展策划与实务等。五是学研产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文化市场调研、阶段性实习、新技术应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其它实践性课程,增强教学的市场针对性。同时,还需要通过举办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知识面,关注新知识新信息,确定动态开放式的学习结构。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执行的效果而言,师资的培养至关重要。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从其它相近的专业转过来的,之前的理论体系多不能系统支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需要,存在不够系统、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专业知识背景等多种情况。推进教师专业化并且现教师转型是建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前提。高校教师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要研究教学,研究教学体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要通过教研产整体模式丰富实践经历和强化实践技能。各高校情况不同,本身师资情况差别极大,但借助多方面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必备的前提。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改项目“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01007)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出版社,2001.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友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J].东岳论丛,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