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应链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供应链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供应链建设

智慧供应链建设范文1

目前,对物联网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总体来说它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物联网就是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如传感器、二维码、电子标签等实现对物体信息的采集,然后组成一个嵌入式网络,通过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通过通讯接口实现嵌入式网络和互联网的对接,实现对物体的监控。物联网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对物体、人、设备进行感知,实现无所不在的感知;实现不同网络接入方式、不同应用系统、不同环境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支持信息数据处理和辅助决策实现智能服务。供应链管理与物联网理念一致,通过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关系。因此,物联网对供应链的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物联网技术帮助物流企业跟踪货物,跟踪运输设备的状态。这些信息共享给上下游后,提高上下游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多赢。其次,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在一个平台大集中后,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化运输路线,优化配载,为物流企业带来价值。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智慧物流平台提供感知供应链的能力,可以更智能、更有效地管理物流运输活动的整个过程,帮助企业提高物流过程的可控性,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因此,研究物联网在供应链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应链

物联网技术使整个物流供应链管理更精准、高效、智慧、可控、可知及可视。通过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强化物流精益管理,提高调度智能决策;通过运用摄像头、温湿度和红外线传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环节可视监控;通过RFID技术,对批次物料进行标识和不中断传递,实现物料全过程质量监控和回溯;通过生产过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加工,实现智能信息处理与服务决策,实现整个供应链全面覆盖、全面感知、全程控制、全面提升。“传感监控网络”采集捕获的信息,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星通信、电信网络、广电网络、蓝牙等多种传输技术和通信网络,快速准确地上报监控信息智能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根据预先定义的关于物移、闯入、徘徊、滞留、超速、越界、温/湿/火/水/烟等不同环境异常触控阈值条件,生成不同优先级的警报信息,并以指标、视频、声音、时间等不同维度的信息通报用户。实现对环境、位置、时间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提高物流仓储管理的安全可控性。通过这样的集成,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物流中控室随时检查某个工作间的温、湿度传感标签,温、湿度标签在接收到温、湿度数据后,可以定期向远距离阅读器发送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实时传输到监控室的显示屏上。当任何一个监测数据超过事先设置好的警戒线时,就会发出报警提示,监控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位置,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快速响应。另外,可以将监控系统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在机房出现异常时,利用短消息、邮件、手机或电话振铃等方式进行提醒,充分实现无人值守的远程监控,提高物流现场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智慧供应链平台架构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应链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思路,以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建立统一的平台多元数据中间件,基于物联网和SOA技术,建立流程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见图2)结构体系,以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系统资源和数据资源,增强供应链的可视性,强化绩效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供应链提供监控调度手段,提升供应链整体执行效率,降低供应链总体成本,为智能化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4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产品的质量保障。通过在供应链各个环节运应物联网技术,如RFID、二维码、电子标签等,对每个物品的流动信息进行采集,保证物品的可追溯性,实时监测产品的动态信息,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通过信息平台可以查询这些数据信息,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度,实现价值最大化。(2)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的同步传输,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同步是供应链信息化追求的目标,只有实现各个环节信息的同步化管理,才能有效发挥供应链协同化管理的价值。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及时发送信息平台,及时共享,减少数据采集的失真现象。快速有效的数据流动,可以有效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大大减少库存量,降低企业成本。(3)实现供应链的智慧管理。通过物与物的信息交换,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节约成本,减少出错率。智慧的物流供应链系统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进行智能化处理,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将结果回传到设备采集器和节点,实现整个系统的闭环控制。遇到紧急情况,根据这些数据信息,自动启动防护预案,实现多系统联动,全面提升灾害自动修复水平,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管理。

5结论

智慧供应链建设范文2

关键词:智能物流;制造业;协同

基金项目: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智能制造、工业4.0背景下的宁波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2016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4日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企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式生产,而是借助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按照客户订单、客户化设计,采购、物流、生产计划到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的拉动式生产。借助于庞大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信息流与物流的高度智能化流动是工业4.0时代实现上述拉动式生产的重要保障。

一、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综述

制造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郑丽娟(2014)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基于2002~2013年苏州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盛珊珊(2015)从智能制造对供应链需求变化的角度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及其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唐振龙、陈湘青等(2015)认为工业制造业到了工业4.0的智能制造能促使物流业与制造业走向融合。

二、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

随着信息技术像制造业的全面渗入,可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灵活度配置和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从工厂布局、生产流程、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管理方式等进行变革。工业4.0时代的智能物流服务的是工业4.0时代智能化的供应链、生产链,在工业4.0时代,客户需求高度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继续缩短,生产节拍不断加快,这些不仅仅是智能生产系统本身的问题,更是对整个服务于智能生产供应链的物流系统提出的挑战。与此同时,业务流程、物料供应链由传统的企业内部为主的链接发展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上下游高效供应链为纽带、以企业之间的智能物流为支撑的虚拟制造体系。从物流与生产制造业的关系来看,在智能制造框架下,智能物流是实现从客户到智能制造工厂环境的关键,也是构建整个智能工厂的基石,具体而言包括从智能采购物流、智能生产物流以及智能销售物流等不同的物流作业环节。

从生产物料周转单元来看,智能物流系统需要具备既有自助管理本单元库存的能力,又有具备与该供应链上下游作业实现自动库存报告与动态更新的能力,实现单个生产流程对库存的智能化控制。在这方面,德国物流研究院早在2011年就自主研发了inBin智能周转箱技术,并且通过该周转箱技术实现了对企业整个生产、运输系统的主动控制,使得运输系统能自动地将箱子送达对应目的地。

三、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政策梳理

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宁波在智能物流发展方面起步很早,早在2010年,宁波市就制定了《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服务规范》、《第四方物流平台电子商务交易规范》等12个第四方物流平台市级地方标准规范,作为全国首创的该领域标准,它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专项物流技术,综合集成各种物流信息,实现互联共享、融合创新,构建具有优化资源、中枢决策、流程协同、人性化服务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并且在2012年,宁波市全面启动智慧物流标准化建设,市质监局和市发改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宁波市物流行业特色和发展方向,研究形成了《宁波市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围绕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实施方案,对智慧物流的定义及其标准化工作的功能特征、任务目标、关键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提供了依据,在具体实施方面:宁波市相继开展了20多项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涉及平台服务、集装箱运输、危化品运输、零担货运、仓储管理等物流产业各个领域。其中,既有塑料电子商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有交通物流业RFID技术应用、航运交易服务、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集装箱双重运输服务等一批省、市级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

从现有的主要物流体系平台状况来看,宁波现有的智能物流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物流平台、第四方物流服务和具体的非企业生产物流方面,而针对以企业生产物流为核心链接供应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协同发展物流产业及物流服务还较少,但这恰恰是工业4.0时代,制造业链接消费者实现按消费者需求完成低成本的拉动式生产的关键之一。

四、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展望

宁波物流业要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在现有物流体系基础上还需要更进一步切合宁波产业发展需要,做好慈溪家、余姚塑料以及新兴材料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链物流智能化升级服务。

首先,可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资金等资源的调动进行科技资源的集聚,通过以智能化供应链为核心的创新链条驱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以创新链为引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传统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从而实现现有产业物流供应链上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实现带动整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要先具备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占领制造业高端的恰恰又是被称作“国之重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要占领制造业制高点必须着眼于企业智能制造所需的包括智能物流在内的资源的获得;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特点和规律,整合现有的宁波智能物流、平台标准,借鉴国内外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智能装备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组织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

最后,通过“制造+服务”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链控制力。当前,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服务化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也是提升价值链控制力的焦点,因此宁波发展“智能制造”的高端制造业也应考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通过“服务”和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的附加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郑丽娟.灰色关联模型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基于苏州地区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

[2]盛珊珊,邱伏生.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物流供应链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12.

[3]唐振龙,陈湘青,王卫洁,关秋燕.工业化演进与制造业物流发展及对佛山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5.12.

[4]邓良.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分析――基于经济转型期行业面板数据分析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7.

智慧供应链建设范文3

“十三五”期间,中国集团企业将从应用、技术、信息资源、安全、IT管控五个方面完善和优化信息化战略。

构建以“四链融合”为核心的信息平台

在国家强化“两化”深度融合、工业4.0的大背景下,构建以生产精益、供应协同、产融倍增、决策灵活为特点的“四链融合”信息平台,优化原有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应用系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重点。

所谓“四链融合”指的是通过智慧决策信息平台、智慧营运信息平台、智慧金融信息平台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有机结合,实现管控链、生产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融合,有效创新商业模式,大幅提升集团的竞争力。

通过智慧决策信息平台实现管控链的协同化、高效化、智慧化管理,通过管控链将企业战略有机融合到物流、生产、金融等各环节,发挥总部在企业整体运营中的服务、指导、管控等作用;通过智慧营运信息平台实现生产链的一体化、可控化、智能化管理,打通营销、生产、供应、物流的信息命脉,支撑高效、安全、环保的生产经营,发挥生产在战略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智慧金融信息平台实现价值链的感知化、智能化、高端化管理,对内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对外发挥金融资产的价值最大化,体现金融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集团供应链的可视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打通营销、商贸、物流、生产、金融的信息命脉,创新商业模式,发挥物流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以“大云平移”为核心构建全新基础设施

在技术方面,“十三五”期间,集团企业要以“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新基础设施。

在大数据方面,将实现“大量数据”向“大数据”的转变。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四个阶段。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可以围绕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规划。实现传统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大数据管理平台得以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要充分利用高度可扩展的Hadoop大数据处理系统和MapReduce技术,实现新旧数据、新旧信息系统、新旧软硬件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应用和新知识的发现。

在云计算方面,构筑更为灵活的混合云架构支撑应用融合。企业新业务的拓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灵活的IT架构来作为支撑,使得混合云应用更加广泛。为了在周期性的IT能力需求波动和业务安全之间取得平衡,集团企业应该为核心业务打造私有云平台,而将支撑边缘性业务和新业务的系统迁移到公有云平台。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整合将成为一大挑战。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集成需要从服务器点对点连接、底层存储集成、数据同步、消息同步等方面实现。

在平台方面,要利用电商平台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生产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电商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商业模式复制到互联网上,而要结合企业自身优势与特点,充分考虑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因素,构建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体系,借助网络效应实现多主体的商业共赢。电商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拉近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缩短供应链,实现按需生产,驱动产品创新,实现全球采购和营销,促进组织的扁平化。

移动应用+互联网

深度推广企业移动应用建设。通过移动办公和掌上运维等传统业务运营支撑类移动应用,实现涉及企业内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的内部管理的移动应用,提升决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强化精细化管理。在内部应用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移动应用覆盖面广、到达率高优势,创新业务服务模式,将业务模式从传统营销模式向移动终端营销转移,实现精准营销。

企业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企业聚力互联网转型,抢占未来产业高地。“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将发生重大变化,移动互联网应用将全面深入,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将普及,产业互联网时代将正式开启。大批企业将通过“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着力将互联网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互联网转型。

当前以互联网金融、O2O、P2P等为主要形式的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处在爬坡过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集团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融入信息化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随着集团公司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链的延长和拓展,相应的管理面将不断扩大,这就要求集团企业尽快建立适合集团战略转型和产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

集团编码落地和信息资源整合

以集团主数据项目为抓手,实现集团编码落地和信息资源整合。在集团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编码体系,落实集团统一的信息编码规则,实现信息的唯一性、统一性,避免数出多源、信息失真、信息缺失,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并支持集团财务穿透查询、人力资源综合统计等业务的开展。

集团企业应该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统一管理整个集团的重要信息,如人员、产品、组织、岗位职责等信息,确保重要信息在跨板块、跨公司、跨业务系时的一致性,实现重复应用和信息共享。

以生态圈安全为出发点设计安全架构

信息安全环境与信息技术突破带来信息安全架构设计理念的变革。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企业面临越来越多来自政府、行业组织和自身战略的合规性要求。同时,信息安全的建设要适应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能力,企业需要从架构层面考虑如何应对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方面的挑战。

安全架构设计的重点从自有封闭系统安全向安全生态圈建设转变。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企业,以及安全管理机构和评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在管理制度、流程、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协作,确保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

从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

智慧供应链建设范文4

关键词:中国;物联网;RFID技术;智能物流

1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

1.1 以传统的经营方式为主、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绝大多数把物流管理看作是物品的运输、仓库、配送、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各自独立的管理活动。从观念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的观念上,物流供需双方往往都关注价格而忽视“供应链”所能带来的总成本降低的优势,许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极低,仍普遍采用电话、传真等传统设备开展业务,从而使企业反应迟缓、效率低下。少数一些物流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其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国产物流管理软件仍停留在“电算化”的层次,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时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及提高效率。

1.2 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

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2 物联网发展促进智能物流的建设

当前,物联网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引入,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的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据专家预测分析未来的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将出现如下几个趋势:

2.1 利用RFID技术促使供应链与生产融合并实现智能化

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但是我国物流业现状中较为注重供需双方的价格成本,并没有估量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的优化成本远远低于以前的传统运输成本。如果物联网中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得到普及,使得物与物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提供平台,而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联网的普及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2.2 利用发达的互联网网络开创智慧物流网络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网络建设与应用。如一些社会化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能够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借助互联网或物联网手机终端,实时便捷地查询、追溯产品信息。这样,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就不仅仅是一个物流智能系统了,它将与质量智能跟踪、产品智能检测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

3 智能物流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智能物流的建设离不开网络信息的链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各种消费需求与客户订单,怎样能使物流业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并能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3.1 实施智能物流的成本开发高

实现智能物流RFID技术开发的成本对于建设智能物流道路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一道墙,尽管RFID技术有很多优势,但提到RFID应用是很多人会有疑问,那就是谁来为RFID买单?“以RFID标签开发为例,当前可以实现远距离扫描的标签每个成本要1美元或更多,一个解读器成本大约为1000美元甚至更多,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本还包括接收设备、系统集成、计算机通讯、数据处理平台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这对低利润率的物流产业可谓是难堪重负。业界预计,只有当标签成本将降低到5美分左右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应用。”所以在我国RFID的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要实现智能物流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3.2 难以形成统一的业界标准

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相关的接口、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标准来指引。整体上来看,由于各行业应用特点及用户需求不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规范,这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标准的研究要有权威性、应用性、被行业接受,就目前而言,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mm×1200mm标准、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韩国产业资源部正在起草的物流发展五年计划提出了推行物流设施的标准化问题。所以我们国家可以效仿一些国家的有用经验来发展我国的物流业。

3.3 政府政策要有所侧重并付诸实践

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更多地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真正落实到实践上的很少,我国很多物流企业都是自主经营的,这就是我国物流业得不到提升的一大障碍,如果政府能在资金技术上对一些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支持并且不断融合一些小型物流企业与大型物流的整合,物流也不断得到统一化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快我国实现智能物流的步伐。

4 结语

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的,我国凭借强大的物流产业的市场,以及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最终我国会实现物联网与物流业的整合,从而转型我国的物流产业,使得产业化不断升级,最终为我国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福生.物联网开启全新生活的智能时代.[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杨刚.沈沛意.郑春红.物联网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宁焕生.张彦.RFID与物联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物联网及其对物流供应链影响之展望,2010.

[5]佚名.物流行业物联网发展问题,2011.

智慧供应链建设范文5

ELP平台紧紧围绕国网公司“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坚持“服务工程、保障供应、质量第一、安全高效”原则,以精准有序保障物资供应为核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强化资源统筹、质效优先、专业创新,大力推进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成果应用、落地,全面提升物流工作质效,为 “新基建”下的特高压等电网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物资保障。

ELP平台主要包括两项核心功能:运输监控、配送规划,及六项拓展功能:供需对接、应急运力、服务评价、资源共享、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自上线以来,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平台注册用户总数已达28000余个,监控总里程达150余万公里,为近1000批物资提供了全流程线上可视运输监控服务。目前已在全部重点基建工程中全量应用,各单位计划到2020年底全面覆盖220kV及以上线圈类设备(变压器、电抗器)及铁塔。平台投入使用后,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一、提升物流数字化应用水平。应用物联感知技术,开展采购物资运输监控,跟踪物流轨迹及状态,运输任务、物力资源、位置参量等信息形成结构化数据,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

智慧供应链建设范文6

[关键词] 运动服装企业 供应链比较 耐克 李宁

一、运动服装企业的供应链特性

1.运动服装行业的本质

郎咸平在研究运动服装行业时,构建了著名的行业本质金字塔,如图1。金字塔的第一层是最基本的“产品实物”,第二层是“提升运动表现”,第三层是“联系运动精神”。耐克和李宁之所以能占据目前在行业中的地位,正是抓住了行业的本质,把运动服装与运动精神联系起来,通过虚拟经营,把有限的企业资源从生产转移到了设计和营销,从而到达金字塔的顶端。

2.运动服装企业的供应链特点

(1)基于微笑曲线的物流与供应链分析

微笑曲线为运动服装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分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如图2。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具备高附加价值的分别是专利、技术和品牌、服务,耐克、李宁等优秀企业纷纷集中有限的资源,通过研发和营销来实现。而在微笑曲线的底端,仅有低附加价值的组装、制造,以及中间的物流。在这种企业运作模式中,供应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供应链的有效整合,使得上下游企业无缝对接,高效运作,最终使企业乃至整条供应链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费舍尔的供应链匹配模型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的马歇尔•L•费舍尔教授提出了供应链匹配模型。他将产品按需求性质分为实用性产品和创新性产品两类,将供应链功能分为实物功能和市场协调功能两种,形成一个供应链战略与产品战略的四象限组合,这就是费舍尔的供应链匹配模型,如图3。

由于运动服装行业具有产品种类数量繁多、生命周期短、市场反应迅速等特点,所以运动服装属于创新性产品,根据费舍尔的供应链匹配模型,运动服装企业应建立高度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体系与之相匹配。

二、中外运动服装企业供应链比较研究的指标选取

1.定性指标

根据IBM公司对全球近400位供应链执行官进行的“全球首席供应链官调查报告”, 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先进、互联、智能三个方面。

先进指以前由人工创建的供应链信息将逐步由传感器、RFID标签、仪表、执行器、GPS和其他先进设备和系统来生成。

互联指智慧的供应链将实现前所未有的交互能力,一般情况下,不仅可以与客户、供应商和IT系统实现交互,而且还可以对正在监控的对象,甚至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对象之间实现交互。

智能指为协助管理者进行交易评估,广泛采用智能系统以衡量各种约束和选择条件,模拟各种行动过程。智慧的供应链还可以自主学习,无需人工干预就可以自行做出某些决策。

2.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主要包括三项财务指标,即资产收益率、库存周转率、收入增长率。这些指标是借鉴了权威市场调研公司AMR Research连续多年评选世界供应链25强时所使用的财务指标。

资产收益率(ROA)为整体运营效率和生产力提供了总体体现。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s)可以衡量供应链快速响应的程度。

库存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

收入增长率(Revenue Growth Rate)可以清楚地反映市场和组织效率,也为创新提供了线索。

收入增长率=(今年销售收入-去年销售收入)/去年销售收入

三、耐克与李宁公司供应链定性比较

1.耐克公司的供应链

耐克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及创新方面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其物流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非常先进,通过自建配送中心、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等手段,对其客户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确保了竞争优势。

2000年以来,耐克开始导入全球统一的供应链信息系统NSC(NIKE Supply Chain)。耐克通过与埃森哲公司合作,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简化并合理化了业务流程;通过与SAP、Bristlecone、惠普等公司的合作,进行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整合应用,实现了耐克公司的各国家分部与区域/全球总部之间,以及与制造商、第三方物流厂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之间的充分整合和信息实时共享,从而使得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耐克在其电子商务网站Nike. com上进行网络营销,并使用电子商务物流方案,将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UPS、MENLO等物流公司,实现NIKE从虚拟世界到消费者家中的快速服务。

2.省略)和潭友网(tanyou.省略)三方合作联手推出网上专卖店,李宁全面进入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耐克与李宁公司供应链定性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

在先进性指标方面,耐克显然领先李宁。李宁公司仅从仓库与配送中心建设出发,运行了物流直发项目,实现了安全库存,且使用的技术、设备、系统等显然要逊色耐克很多。因此,李宁想要在供应链整合方面有进一步突破,需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升级。

在互联性指标方面,耐克与李宁可谓平分秋色。并且李宁在互联性的改善和提高方面比耐克更显著,但随着日益扩张的全球化战略,李宁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来部署其供应链网络,争取在全球互联上赶超耐克。

在智能性指标方面,耐克明显优于李宁。未来智慧的供应链将更加先进、互联、智能,耐克始终走在供应链发展的前端,而李宁在供应链优化与整合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四、耐克与李宁公司供应链定量比较

由于耐克公司的财年是从每年6月1日到次年5月31日,而李宁公司的财年是从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为此,本文根据李宁每年的期中报告及年度报告,将数据进行了调整,使之与耐克的年度报告期间基本一致。见表2-表4。

1.资产收益率的比较

表2 耐克和李宁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比较

年份

指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耐克(单位:百万美元)

净利润 1211.6 1392.0 1491.5 1883.4 1486.7

总资产 8793.6 9869.6 10688.3 12422.7 13249.6

资产收益率 13.78% 14.10% 13.95% 15.14% 11.22%

李宁 (单位:百万人民币)

净利润 145.8 238.4 363.2 609.0 860.1

总资产 1357.1 1799.0 2322.2 3903.8 4974.5

资产收益率 10.74% 13.25% 15.64% 15.60% 17.29%

从表2三组数据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李宁的净利润、总资产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耐克的净利润、总资产在2009年时出现回落,这可能与国际金融危机下耐克为减少风险而出售部分资产有关,但李宁的净利润、总资产远不及耐克(注意:耐克的数据单位是百万美元,李宁则是百万人民币)。在资产收益率上,耐克的资产收益率在2006年之前均高于李宁,从2007年开始,被李宁超越。

2.库存周转率的比较

表3 耐克和李宁公司的库存周转率比较

年份

指标(单位:次•年)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耐克库存周转率 4.4 4.3 4.4 4.5 4.4

李宁库存周转率 3.8 4.9 5.1 6.0 6.5

由表3得知,耐克的库存周转率变动不大,五年来一直维持在4.3-4.5之间。李宁的库存周转率从2005年的3.8增至2009年的6.5,增长迅猛可能与李宁从2006年开始实施加速反应的供应链流程(PPT)有关。

3.收入增长率的比较

由于李宁是2004年才上市并对外公布财务数据的,在此之前的销售收入无从得知,无法计算出2005年的收入增长率(额),因此从2005年开始比较两公司的收入增长率。

表4 耐克和李宁公司的收入增长率比较

年份

指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耐克(单位:百万美元)

销售收入 12253.1 13739.7 14954.9 16325.9 18627.0 19176.1

收入增长额 - 1486.6 1215.2 1371.0 2301.1 549.1

收入增长率 - 12.13% 8.84% 9.17% 14.09% 2.95%

李宁 (单位:百万人民币)

销售收入 - 2193.7 2718.1 3718.0 5500.1 7681.2

收入增长额 - - 524.4 999.9 1782.1 2181.0

收入增长率 - - 23.91% 36.79% 47.93% 39.65%

由表4可知,耐克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尤其是08年增长率达到了14.09%,但是在09年遭到重创后,增长率也只有2.95%。李宁的销售收入、收入增长额均逐年稳步增长,增长率更是明显高于耐克。

通过以上对耐克和李宁财务数据的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

1.单纯从资产收益率、库存周转率和收入增长率的历年数据及趋势来看,李宁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这三个指标上都已经超越了耐克。但是从净利润、总资产和销售收入这三方面来看,李宁在规模上远不及耐克。

2.李宁之所以在上述三个指标上优于耐克,可能是因为目前李宁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通过近年来对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在供应链的快速反应上有了显著改善,因此在这些指标上有所体现。而耐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大幅减少,且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使得公司不得不精简组织结构和资产,经营业绩有所下降。

3.以上数据所反映的是在国内市场上,李宁的表现已十分优秀,甚至能与耐克匹敌。但随着李宁的国际化,从全球市场来看,其能否保持在资产收益率、库存周转率等方面的优势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李宁应在稳步中求发展,切勿操之过急,以免丧失了现有的竞争优势。

五、对国内运动服装企业供应链整合与发展的启示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发现,尽管李宁在定量指标的一些方面超过耐克,但总的来说,耐克在供应链优化及整合能力方面居于全球行业领先地位,值得李宁及国内其他运动服装企业学习。

1.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运动表现

像耐克这样成功的运动服装企业,在保证产品实物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研发来提升产品的运动表现,这是符合运动服装行业本质的;而且从微笑曲线中可以看出,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值得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

国内运动服装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企业的数量众多,它们接受耐克等虚拟企业的加工任务进行代工生产,但企业自身不具备核心技术及品牌。这样的企业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制造环节微薄的利润,而应在积累代工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在技术研发上有所突破,从而实现企业从OEM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的转变。

2.促进品牌营销,联系运动精神

在运动服装行业本质金字塔的顶层是“联系运动精神”,而耐克和李宁公司正因为抓住了行业的本质,把运动服装与运动精神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如今在行业中的地位。要宣传企业的运动精神就要进行品牌营销,同样,在微笑曲线中品牌和服务具有高附加值,也就是说提升企业的运动精神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于国内的ODM企业来说,它们拥有相应的生产技术,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定牌生产,但它们所赚取的利润远不如品牌委托企业。品牌建设的滞后直接导致了这类企业只能沦为全球知名品牌背后的企业,因此它们可以通过自创品牌实现华丽转身,从而加入正牌运动服装企业的行列。优秀的运动服装企业往往通过巨额广告费用、富有创意的广告设计、与体育明星签约、赞助各种赛事等营销方式来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转正后的ODM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品牌营销、联系运动精神、提升品牌形象。

3.优化整合供应链,彰显竞争优势

打造强势的品牌,供应链是保证;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由于运动服装行业产品种类数量繁多、生命周期短、市场反应迅速,所以建立高度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是运动服装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优化整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关键在于借助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ERP、EDI、电子商务等),增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联性,全方位实现供应链体系的升级。具体来说,企业管理者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战略融入企业战略,形成一个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目标的供应链体系,整合上下游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条,并通过信息化工具升级管理平台,通过供应链人才培养和物流基础设施升级,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郎咸平:本质――破解时尚产业战略突围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 马歇尔•L•费舍尔:合适的产品供应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Robert W. Moffat:智慧的未来供应链――全球首席供应链官调查报告[R].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