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1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并与传统大众媒体并存的新媒体。网络语言是伴随互联网诞生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并逐渐渗透到传统媒介之中。“传播语言学不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语言问题,而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与传播的关系,考察语言的传播功能以及语言特性在人类传播活动中的变化规律。”从传播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在报纸上传播一方面促使报纸语言灵活运用,使其更加开放;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破环汉语纯洁性,造成汉语污染等。

例1: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新闻标题,2010年11月10日)

例2:丝逆袭矮丑富(《楚天都市报》新闻标题,2012年7月28日)

自“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后,越来越多网络语言相继出现在各类报刊重要版面上,而“丝”一词在报刊上的频繁使用更是引发不小争论,广大群众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报刊对于网络语言的吸纳极大程度上代表了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语言的渗透。“网络语言的实质不是黑话,对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规范要求。针对报刊、广播、电视受众的不同,应有不同的规范标准。”不同传播媒介对所使用网络语言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课题组以此为契机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考察市民对于报刊使用网络语言的具体看法。在数据统计和分析总结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关报刊使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我们结合专业特色对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市民展开调查。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汉口、武昌、汉阳的商业区、居民区各2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8份,回收率达89.67%。

调查对象男女均衡,来自各个领域,涵盖各文化程度,涉及各年龄阶段。因为网络语言使用人群主要为青年人,所以此次调查对象以青年人为主。据统计,18―39岁的青年所占比例为63.38%。

(图表一)

一、武汉市民对报纸语言的基本认知

(一)对传统报纸语言的印象。

在538名调查对象中,认为传统报纸语言规范、严谨的市民有391人,所占比例最大;认为传统报纸语言生动、活泼的市民有101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尽管传统报纸语言在网络时代潮流中发生着改变,武汉市民仍然认为传统媒体语言最大特色是严谨和规范,不仅如此,还应朝严谨和规范方向继续发展。据调查,市民认为报纸使用网络语言并不意味不规范,关键在于如何使用网络语言以及使用什么网络语言;报纸如果滥用网络语言必导致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这会对教育、文化、社会用语用字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二)对报纸使用网络语言的关注度。

市民对报纸使用网络语言的关注度体现在两方面:是否注意到报纸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是否留意网络语言一般出现在报纸什么版面。

在被调查的武汉市民中,80.11%注意到了报纸使用常见网络语言这一现象。

(图表二)

经调查,我们发现市民注意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所用网络语言较为新潮和时尚,如淘宝体“亲,XXX”;二是传统报纸倾向使用常见的网络语言,如“给力”。因此,大部分市民能够比较敏锐感知传统媒体语言的改变。

市民不仅注意到传统报纸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而且关注到网络语言被运用到报纸各版面上,包括:政治、民生、体育、娱乐、副刊或其他版面。调查结果显示,76.77%的市民关注到网络语言出现在娱乐版面上,只有4.09%的市民关注到网络语言出现在政治版面上。市民普遍认为:新闻性质影响语言风格,政治新闻比较严肃,较少运用新颖、及时、活泼的网络语言;娱乐新闻较为活泼,更加倾向运用时尚的网络语言。

二、市民对报纸使用网络语言的基本态度

经调查,我们发现:市民面对同一题材新闻报道时,更容易被含有网络语言的新闻标题所吸引;大部分市民认为传统媒体语言和网络语言的融合有利有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负面网络语言在报刊上使用这一现象,超过三分之一的市民持反对态度,部分市民虽然支持,但明确提出需要节制,不能滥用。

(一)标题吸引度与网络语言关系。

例3:“奇葩博物馆”关闭整顿(《武汉晚报》新闻标题,2013年7月20日)

例4:冀州冀宝斋摘牌闭关整顿(《南京日报》新闻标题,2013年7月15日)

例(3)、(4)均报道河北冀州冀宝斋博物馆因雷人做法而被勒令关闭整顿这件事。两个标题最大不同为例(3)使用网络新词“奇葩”,“奇葩”意为“奇怪的”,此处抽象概括了博物馆雷人做法,扩大读者想象空间。调查结果显示,82.34%的市民认为例(3)更有吸引力,纷纷表示,此处“奇葩”一词虽带有贬义色彩,却把博物馆做法概括得恰到好处。

“网络语言进入传统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使传统媒体进行表达时,在话语选择上有了更大空间。”使传统媒体语言更加灵活,新颖、丰富、新鲜,从而凸显标题亮点,吸引市民眼球。

(二)对传统报纸语言与网络语言融合的态度。

网络语言在报纸上的运用确实可以吸引眼球,但对于网络语言和报纸语言融合的看法,大多数市民认为其有利亦有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图表三)

如图表三所示,66.73%的市民认为报纸语言和网络语言的融合有利有弊;8.55%的市民认为其融合使传统媒体语言失去本身特质,污染语言文字,只有弊处。经采访,众市民表示其弊端主要表现在带有贬义色彩网络语言在报纸上的使用。

(三)对传统报纸使用贬义色彩网络语言的态度。

例5:《爱在春天》完爆一切大妈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简直就是各种苦逼剧情与烂台词的大杂烩,你能从这部剧中看到N多似曾相识的桥段。(《武汉晚报》,2013年6月30日)

例(5)中“苦逼”一词为“痛苦”之意,在该语境下使用旨在体现剧情恶俗,带有一定贬义色彩。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于该语境中该词语的使用持有不同的态度。

(图表四)

如图表四所示,33.83%的市民认为“苦逼”一词较为低俗,出现在报纸上非常不雅,造成负面影响;33.27%的市民认为此处使用网络新词“苦逼”是顺应潮流、亲民的表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市民不能接受这类网络语言在报纸上的使用,非常抗拒这一做法。

对于一直存在争议的“丝”一词,我们也进行了基本调查。“丝”一词原义与男性生殖器官有一定关系,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词语,如今通过网络传播产生新义,多为调侃和戏谑意味。47.96%的市民表示支持这一网络语言在报纸上的使用,但明确需要节制;13.01%的武汉市民明确反对“丝”类网络语言的使用。市民纷纷表示:若报纸能够合理、恰当运用这类网络语言,市民表示可以理解;若报纸滥用或只是为博取噱头,市民表示不支持。

三、形成不同市民态度的原因

统计,46.84%的武汉市民赞成报纸使用网络语言这一做法,其中86.90%的市民认为报纸应该在适当范围内使用网络语言。市民赞成报纸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网络语言生动活泼,接地气,形式多样,多见戏谑、调侃意味,报纸使用网络语言使其词义更加丰富,运用更加灵活。丰富的词义和灵活地运用能使传统报纸语言具有动态感。传统媒体运用网络语言凸显主观态度,从而使其语言风格更加生动活泼。

第二,使用网络语言会使传统媒体语言更具时尚感。新闻报道来源于时事,传统媒体必定极力关注当下热点问题。若纯然用传统媒体语言报道热点事物,难免会使其报道失去原有意味。时代在进步,市民关注焦点也在转移,传统报纸使用网络语言是其紧跟时代潮流的表现。

第三,有助于传统媒体语言突破自身限制,得到新发展。“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渗透有其必然性,比如由网络时代新事物产生而引发的语言革新。传统媒体不应该固步自封、圈地为牢,而应该不断进行自我革新。这有利于传统媒体突破自身的限制,得以长远发展。

12.83%的市民反对报纸使用网络语言这一做法。市民反对报纸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部分网络语言负面色彩浓重,不登大雅之堂,污染汉语纯洁性,比如“丝”指男性生殖器官,“木耳”比喻女性女性生殖器官。随着网络的传播产生了新义,但本身含有不雅成分,表达不含蓄,对描写对象含有轻视、嘲讽意味。这种偏向侮辱性的网络语言不应该成为国民审美主流,而偏偏某些传统媒体滥用这类网络语言,做噱头,抓眼球。

第二,使用网络语言会使报刊语言不严谨、不规范。传统报纸作为主流媒体,对教育、文化、社会用语环境等方面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主流媒体在社会用语用字方面应该起带头作用,使其语言更加规范,为其他媒体做良好示范。网络语言具有即时性、模糊性等特点,传统报纸语言使用更新较快的网络语言会显得不严谨、不规范。

第三,使用网络语言会给不懂该类语言读者造成阅读障碍。“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规范是为了更好地交际。交际到位的程度――交际值或者交际度应该是衡量规范的基本标准。”[5]94传统报纸运用网络语言需考量市民对于此做法接受程度,而部分市民表示报纸使用网络语言会造成阅读障碍。

四、对策与建议

据统计,76.39%的市民认为报纸使用网络语言这一做法需要规范,我们结合市民意见将规范建议总结为以下三点,旨实现良好的语言规划。“语言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稳妥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

(图表五)

(一)引导传统媒体语言科学看待网络语言。

71.78%的市民认为应该引导传统媒体科学地看待网络语言,全面审视网络语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语言规划的科学性原则包括求实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可行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语言规划也应该具有动态性特点。一方面,使用网络语言的新闻更加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负面网络语言不登大雅之堂,不规范。引导传统媒体正确看待网络语言,善用网络语言,不仅使传统媒体语言突破自身瓶颈,得以创新,使其语言更有活力;而且会纯洁汉语、发展汉语,形成良好社会用语用字环境

(二)向传统媒体提供市民对报纸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58.88%的市民认为有必要向传统媒体提供市民对报纸使用语言的看法。据了解,部分市民认为网络语言在报纸上的使用会造成阅读障碍,这对传统媒体语言的发展存在隐性威胁。传统媒体语言和市民脱节会使传统媒体失去阅读群,而了解大众口味会使其良性发展。因此市民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目前存在争议的“丝”等负面词语的使用,大部分市民表示支持其使用,但应节制。报纸还应积极去调查市民对于网络语言的理解情况,便于更合理利用网络语言。

(三)颁布相关规定,要求传统媒体慎用网络语言。

43.07%的市民认为有必要颁布相关规定,要求传统媒体慎用网络语言。制定语言规划也应该坚持政策性原则。大部分市民对于网络语言在报纸上的运用都秉着支持态度,但需要节制。若滥用网络语言,不注意规范和严谨,会对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抑制传统媒体滥用网络语言的最佳方法就是颁布相关规定,要求传统媒体慎用网络语言。这样才会利于社会用语用字大环境的良好发展,有利于语言本身活力。

参考文献:

[1]索燕华,纪秀生.传播语言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于根元,王铁琨,孙述学.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3(1).

[3]王濂.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新闻记者,2004(10).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商务印书出版社,2004.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2

摘要:网络媒体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后,因其包容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特征成为“第四媒体”,在网络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显得尤为特别,如何才能正确积极做好网络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媒体;舆论;舆论引导

1网络媒体的兴起及舆论的界定

在当今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步伐中,新闻传播活动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随着新闻传媒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网络迅速向新闻传播领域渗透,网络媒体作为基于网络技术的新闻传媒崛起于当代传媒的花园之中。在传统三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以其独特的特点迅速成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这个名词也开始出现并流行。中外学者针对网络媒体的定义也随着时间以及自己的出发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见解。

薛瑞汗在《论网络媒体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一文中指出网络媒体即互联网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媒体不再被置于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之后冠以“第四”之名,而被正式命名为“网络媒体”。汪苑菁在《网络媒体的道德危机和社会责任》一文中从法律的角度指出网络媒体是指“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授权或承认,在国际互联网上依法从事新闻信息的选择、编辑、评述、登陆和链接等服务的专业网站。”这种定义明确了网络媒体的主体,即网站。

那么,何为舆论引导?首先,“舆论”一词,何梓华在《新闻理论教程》中认为,“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体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同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雷跃捷在《新闻理论》中提到,“舆论就是普通大众的言论或意见”“新闻舆论则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而舆论引导,则是“通过报道、分析当前形势,研究改造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途径在公众中形成和新闻媒介立场相同的强大舆论,把公众的意志统一起来。”不难看出,要进行新闻舆论引导,新闻媒介是其中重要的载体。

2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

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信息的出口越来越多元化。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在传播活动中有其独特的特征。

首先,信息来源的多样化。网络的广泛应用,决定了其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几近为零。在网络环境搭建的平台中,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意见与看法,“全民记者”的时代正逐步到来。

其次,多媒体化:网络媒体传播手段多媒体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单一的传播手段,而是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文字、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用图像,而网络媒体三者皆用,融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报道手段。

第三, 实时性: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广泛,网民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网络媒体制作、新闻简便,同样可以现场直播。因此,其时效性常常胜过传统媒体,尤其以报道突发性事件见长。

第四,互动性:网络媒体能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传统媒体虽然通过问卷调查和读者来信来电等方式与受众沟通,但本质上新闻机构对受众的单向传播。网络媒体通过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和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网民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产生良好互动。

最后,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网络媒体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网络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述事的方式,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

3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

“网络媒体是网络新闻宣传和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舆情局副局长曾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新兴媒体,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性机遇。要正确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舆论的引导,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全面认识网络传播的基本特性和规律。如前所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许多相同的属性,同样是社会舆论的工具,同样具有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功能,同样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这就要求网络媒体适应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还要坚持新闻“三贴近”原则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通达社情民意。

其次,网络媒体的公开性与低门槛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情绪宣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客观上能起到心理疏导、安抚情绪、缓和矛盾的作用。但网络媒体不能只作为公众的意见发表台,而要紧紧围绕其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的各种思想和意见,做好引导。

第三,要包容多样,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而对于那些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少数杂音噪音,则应该加以“过滤”和“屏蔽”,用真实、有益、建设性的舆论主导传播空间,压缩和抑制失实、有害和破坏性的言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媒体必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网络媒体中的大多数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里发展壮大,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但应该始终牢记,网络媒体与所有新闻媒体一样,都具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和引领思想道德建设的双重职能。网络媒体要带头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那些唯利是图,为争取网民的“眼球”,增加点击率,不惜用不健康的内容去取悦网民的网站终将遭到广大网民的唾弃。

参考文献

[1]雷跃捷:《新闻理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3

一、网络时代企业舆情信息的特点

互联网具有虚拟、开放、无界、互动、快捷、海量、多媒体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传播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是直接性。通过BBS论坛、新闻跟帖、微博客和QQ群,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二是多元性。由于年龄、地域、知识背景、利益诉求等的不同,网民对一个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会导致网络舆情的多元性。三是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短时间内就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四是破坏性。网络监督、网络维权,无疑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佐证。很多时候网络还会过度发展成“绑架”媒体、煽动民愤,甚至直接左右事件结果的“网络审判”,更可能成为给当事人正常生活造成过度影响的“网络暴力”。类似于“人肉搜索”而引发的道德标准的讨论是值得关注的。五是隐匿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任何人都可以虚拟自己的身份资料,在网络中对某一问题畅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不必担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差异。网络容易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六是扩散性。网民已不再满足于网上讨论,而是热衷于走到线下的现实空间继续关注和推动事件发展。

二、如何有效应对企业负面舆情

从近几年的国有企业舆情事件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舆情事件背后都有网络媒体的推动,有的直接是由网络引发。突发性的舆情危机事件,总是让众多身陷其中的企业感到猝不及防,有时候甚至感觉到无能无力。有的企业面对负面信息时反应速度迟缓,很多看似很小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导致事件不断扩大与蔓延;有的虽然对舆情高度重视,但是面对企业不利的舆情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有的是匆忙删贴,有的是雇佣水军,有的是采取鸵鸟政策不予回应;有的企业,事件发生后往往,含糊其词,推卸责任。有的企业,事件发生后往往,含糊其词,推卸责任。

其实很多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与消费者甚至是受害者并不十分关心事件本身,更在意的是责任人的态度。冷漠、傲慢、推委等态度会增加公众的愤怒,把事件本身的严重性放大,甚至转移到企业的道德层面,甚至有些正面新闻被公众从负面的角度解读。因此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舆情操控。

一、舆情监测做到发现及时。企业在做舆情操控时,做到未雨绸缪,预防为主,对企业负面的舆情信息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感性。要把重心从企业舆情的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防范上来。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有专人负责企业舆情监测工作,做到及时浏览新闻频道、论坛(BBS)、新闻跟贴、博客、搜索。面对恶意炒作的虚假负面信息,甚至故意捏造、恶意炒作、子虚乌有的企业负面的鹅舆情信息,若该信息尚处在萌芽阶段时,可以通过及时删除帖子防止该信息的蔓延扩大。即使不能删除帖子,也可以为应对舆情处置争取时间、奠定基础。

二、舆情操控做到有效沟通。网络因为其虚拟特性,使得更多的时候网民在发言时候容易带上某种情绪。尤其是在负面新闻爆发之后,各种传言往往会以几何级数的速度传播扩散。 注重消息的感情性。真情回应网民质疑,取得网民面理解。面对负面指责,宣传部门要做到不回避,不敷衍,带着真情回应网民质疑,取得网民的谅解和支持。正面去与网友沟通,通过及时的信息与企业自身纠察,争取网友的理解,化解舆论危机,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信任;信息披露;公民参与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12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0 引 言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之后,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逐渐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新渠道。《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人,较2015年年底新增网民2 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互联网普及率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51.7%。可以说,人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繁荣,“网民”的形成与增加使网络民意、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钓鱼执法事件、躲猫猫事件、人大硕士抓致死等事件甚嚣尘上。在网络社会,事情一旦发生,民众都倾向于先将责任归咎于政府,这种对某些政府官员、司法机关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机器的质疑都是政府信任缺失的表现。

在上述背景下,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探索网络媒体对政府信任产生的影响。褚松燕认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政治生态的改变。如果政府不能顺应时代变化,政府公信力就会受到挑战;史丽琴认为微博的发展为政府形象的重塑提供了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传播阵地,但是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具有极强的舆论煽动性,容易挑起公众不满情绪。Caroline J. Tolbert 在其研究中发现,实行电子政务对于改善公民对政府的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发展电子政务能够改变公众对政府的态度,提升对政府的信任度。网络舆论改变了政治生态现状,带来了喜忧掺半的结果。

1 网络时代对政府信任产生影响的机制

网络时代互联网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独特性从多个方面对政府信任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参与的平等性和自由性使公民的权利表达更加活跃。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时,网民不会受到年龄、性别、国籍、种族及身份地位的限制,网络也不会限制网民账户的登录与注销,网民可以自由地进出网络。并且由于其独有的匿名性,网民可以脱离现实中原有生活圈、工作圈构成的人际网络,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待公共事件的真实想法而不再需要有所顾忌,身份的隐蔽性使他们不再谨言慎行。

其次,时间和金钱成本的节约提高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的公民参与形式,例如投票选举、听证会、民主评议等,程序复杂、过程繁琐,严重降低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而在网络时代,人们只需用电脑或者手机,通过在微博、论坛、新闻网站等平台进行发帖、跟帖等形式就可以对公共事件进行评论和探讨。网络媒体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复杂性,为公民获取信息、表达意见提供了一个简单便捷的多元平台,公民可以随时随地表达对公共事件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提高了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再次,公众话语权的增强拓宽了议程设置的渠道。网络参与的平民化,消解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传统媒体可以影响大众的认知观念,其作为党和政府宣传政治思想路线的主要渠道,能够有效增强政府信任感。也因此,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公众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以外的媒介获取他们真正想了解的信息,从而扭转了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传播的分化使国家和政府无法完全掌控信息、垄断媒体,主流话语权被削弱,公众话语权增强。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发表言论,通过对公共事务的评价,对政府政策的质疑,由网络形成的媒体议程影响公共议程,公共议程进而影响政策议程。网络舆论产生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当三条源流交汇时,政策之窗就开启了。

最后,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充分保障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网络社会作为公民与政府交流的新桥梁,为公民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途径。通过网络搭建的新平台,公众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观点,交流信息,知情权得到满足。热点事件所形成的重大网络舆论也能够快速而强烈地引起政府的关注,政府根据民意及时给予相应的反馈,设立相关部门负责监控网络舆情。公民通过网络对政府进行监督,也会在无形中起到督促作用,促使政府积极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能够及时、广泛地传播信息,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与交互性,除了为公民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民意反映渠道,增强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之外,网络媒体也会因网络谣言、噪声及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违纪违规现象的出现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冲击和质疑。

2 网络时代政府信任破损的成因分析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5

摘 要:随着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鉴于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它逐渐改变了一些我们惯有的生活方式、语言风格,以及传统的理论。这其中便包括“沉默的螺旋”理论。随着网络的介入,“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理论到底是否仍然存在已然被质疑。

关键词:互联网;沉默的螺旋;BBS

一、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也许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一个朋友圈中,一个人对某事提出了一种看法,并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这时如果他问,“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么?”通常并不会得到任何回答。然而,这真的能够说明是所有人都与他的看法相同么?显然并不是这样,只是持有不同看法的人默契地同时选择了沉默。这种情况如若归结到理论研究上就是“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属于传播学宏观效果论的一种,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提出。纽曼在构建这一理论时提出了几个假设,主要可以归纳成四点。一,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人产生孤独感。二,个人恐惧持续的孤独。三,对孤独的恐惧使个人不断评估处于优势的观点。四,评估的结果会影响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尤其是会影响个人是否公开表达观点①。也就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多数人的相同时才会大胆地表达出来,反之则会保持沉默。而这种沉默其实是在不停地扩散的,如此此消彼长,“少数意见”的沉默等于“多数意见”的壮大,而“多数意见”的壮大又会使得更多的“少数意见”选择沉默,如此循环,最终“多数意见”便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纽曼还认为,在现代社会,由于大多数媒体报道的内容都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便产生了“共鸣效果”;类似的信息经过持续和反复的传播,便产生了“累积效果”;同时媒体的传播活动有具有广泛性,便产生了“遍在效果”②。也就是说,因为大众媒体的传播具有的广泛性、持续性和公开性,由媒体构成的“意见气候”通常会使“多数意见”看上去更加牢不可破,使“少数意见”日益趋于沉默。

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那么观点的表达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人们主要进行的是对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被人孤立导致孤独感的比重的评估。

二、“沉默的螺旋”在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中的形成差异

笔者认为,纽曼提出的构成“沉默的螺旋”的四个假设可以看做是“沉默的螺旋”在传统传播中的形成因素中的内因,经过媒体传播后形成的“共鸣效果”、“积累效果”和“遍在效果”则是其形成的外因,而事物效果的产生更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而,网络的传播模式改变了“沉默的螺旋”形成的外因,而作为内因起作用的四个假设事实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网络传播中,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人产生孤独感以及个人恐惧持续的孤独感仍然共同作为“沉默的螺旋”形成的背景,并由此引导了个人不断评估处于优势的观点,以至于影响其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尤其是会影响个人是否公开表达观点。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属性“趋同性”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而网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差异实则是引起了个人对是否会产生孤独感的评估的变化。说起网络传播的特点,我们往往首先会想到的便是其独有的海量性、匿名性与非权威性等等,这也使网络世界成为平行于我们现实生活的“第二世界”,于是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在这个“第二世界”的行为是否会影响自己,是否会显得自己过于“与众不同”,并由此引发令人恐惧的孤独感。诚然,大多数人心中的天平并不是平衡的,现实世界通常比“第二世界”要重要得多的多。而大多数人思维的一个误区则是,在“第二世界”中的任何行为并不会给现实世界中的自己带来影响,所以上述的两个思考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便与传统传播中的答案南辕北辙,构成“沉默的螺旋”形成的外因发生了改变。

三、网络环境中的“沉默的螺旋”

在互联网还未普及之前,媒体基本处于三分天下的时局。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三种媒体的介质属性各不相同,但其自身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像刊播信息的多为记者、主持人等具有专业身份的人员;在刊播之前信息都会经过职业把关人的审查等。正如两位前辈所说,在互联网之前,在大众传播中,传统意义的“把关人”垄断着信息权,在舆论传播中居于核心地位,这种垄断角色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公共色彩,它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③。普通民众并不能够在大众媒体上真正地畅所欲言。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人际传播中,人们现实中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总会或有意或无意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以及人际关系,这也就导致了部分意见和观点的沉默。

而现在,信息时代到来了,互联网得到了普及。与传统媒体的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更加快速,并乏缺少职业把关人。于是,只要拥有一网的电脑,人们就随时随地可以传播任何信息,而即使这条信息仅仅被少数人认可也可能会被迅速扩散。以往被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格局被打破了,明朗的“意见气候”也因为越来越多的传播者变得复杂。

同时,网络传播的又一大特点是匿名性。网络传播并不需要与对方面对面地交流,对方看不到你的表情动作,甚至听不见你的声音,所以在绝大多数的人意识里,在网络中,你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去管现实中的是是非非,因为没人知道你是谁.不会影响你的现实生活。群体压力也就不那么容易影响到自己。这也就是说,无论在网络中做了什么,现实中的自己都不太会觉得孤独。于是,网民们对“虚拟的孤独”无所畏惧,“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到的4条关于人们畏惧孤独的假设条件也不再成立。

部分学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中“沉默的螺旋”必将走向消解。然而,就如同约瑟夫・B・瓦尔特在《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中所说的那样,“CMC只是提供日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实现它们”④,尽管新的网络技术使“沉默的螺旋”逐渐衰弱,但这只能作为事物发展的一个外因,并不足以使其彻底走向消亡。主要原因如下:

(一)网民行为习惯仍未转换

网络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交互性。以往的大众传播流程通常都是单向的、线性的,受众一般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网络传播不同,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信息以及发表看法。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的网民似乎过于习惯传统大众媒体传播的方式,于是在网络中他们也更倾向于去了解信息,忽略了网络也是一个信息的平台。又或是出于其他心理原因,例如觉得无话可说、想说的话已经有人说过了等等,仍然有不少网民只看不说。因此,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中的沉默者仍然存在,并且占大多数。

(二)网络中依然存在等级压制

在网络中,对信息的垄断分崩瓦解,进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鉴于这种自由开放的局面,很多人认为在网络中人人平等,实则不然。在网络中等级压制依然存在,只是比之现实社会较为含蓄与隐藏而已。仍以BBS为例,每个BBS的不同板块中都有版主,例如天涯BBS中的《天涯社区斑竹管理规定》中对版限就有这样的描述:第四条,拥有所管理栏目的操作管理权限,即可按社区及版务相关规则进行精品判定,删除、转移及限制不符合规定的论题,屏蔽不守规则的用户在该栏目的发言权;第五条,拥有登陆相应管理论坛及发言权限。⑤这意味着,在相应的板块中版主类似与现实社会中的主流媒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并且如果他们认为某位网民的发言不符合规定,则可以对其所发表的言论进行屏蔽,对其ID进行封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多数意见”增势,而“少数意见”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动沉默。在这一意义上来说,“沉默的螺旋”再一次生效了。

(三)国家开始重视网络中的舆论监督

前文已经提到,导致“沉默的螺旋”会在网络中衰弱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缺乏或者缺少职业把关人。于是以往大众媒体“记者―编辑―受众”的传播流程在网络中直接变成了“信源―信宿”,使得更多持有“非主流”意见的群众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更让许多“捣乱”的人能够浑水摸鱼。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一大原因是国家在网络最开始盛行的时候并没有很注意网络中的舆论监督。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案例的不断重现,国家认识到网络中的舆论监督必不可少,于是大刀阔斧地进行多方面的改制。例如某些不符合国家大背景、大主流的词语会被屏蔽;某些暴力、信息的网站会被查封等,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网络中舆论监督的力度,使“多数意见”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而“少数意见”有时甚至会销声匿迹。

此外,近些年国家推出的网络实名认证制度也使得“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得以抬头。实名制使网络不再是一个“真空”地带,它已经与现实生活牵上手。曾经因为互不相识带来的安全感不再起作用,恐惧被多数人孤立而产生的孤独感重新占据了网民的认知。这无疑是让“沉默的螺旋”得以继续在网络中存在的一大利器。

尽管网络的诞生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的某些特点,也让“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条件发生了变化,然而受众即网民的心理变化却并非是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的,因而仍有网民会习惯性地保持沉默。另外,随着长时间的观察,国家对网络中的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同时网络实名制也越来越完善,这些“外力”的增加理所当然地削弱了使“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中衰弱的力量,“沉默的螺旋”也因而并不会彻底消失,而是将长期与网络中的舆论监督共存,并以一种较为含蓄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

[2]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李苓.大众传播学通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5] 汪碧芬、吴英.“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J]

注解:

① 李苓.大众传播学通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② 张智昱.“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1期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6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当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从报纸投向网络,当人们手里的报纸换成手机或某种阅读器的时候,报纸将以何种形态生存?目前大多数网络版是免费的,读者如果抛弃印刷版跑到网上,电子版会不会影响印刷版的销量?纸质报纸是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这劈头而来的几个问题,引起了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思考。

美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已宣布从今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制作网络版报纸。当“版面缩小了一英寸半”的《纽约时报》面世时,《编辑和出版者》杂志高级编辑乔・斯特鲁普也曾发出“今日缩小,明日消失”的焦虑。

我的看法是,纸质报纸未来不会走向衰亡,网络将使传统报业“涅重生”,数码时代将孕育出拥有庞大市场的全新报业形式,经过艰苦的努力,纸质报纸不断转变自己的形态,以其不可替代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网络的竞争,谋取生存的空间,报纸读者的订户将不会骤然下降。这是因为,互联网的信息的最大特点是快速,但是,其特长也是其特短之所在。其长在于快速,其短则在其精确度不足,某些新闻的可信性不足。十年前,因抢发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而名骚一时的美国“卓奇报道”网站,也因其不断发表更正消息而使人们对这家网站的消息半信半疑。“21世纪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的口号固然很动人,但是一旦人人都可以当记者,又为许多虚假不实信息大开了方便之门。从传递信息的量与质的关系而论,快与好乃是一对矛盾,顾此往往失彼,而且,这种快与好的矛盾是很难完全统一的。博客中有许多好东西,但其中确有许多未经核实的消息,扰乱了数以千万计网民的眼球。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严谨的纸质媒体是网络新闻所不可取代的。

值得注意的是传媒大亨默多克的观点:“与报业‘悲观论’看法不同,我相信报纸发展还将再创新的高峰。在21世纪,民众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获取信息,一旦读者陷入信息渠道竞争的‘沼泽’,他们就会回归传统: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正是一直以来报纸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必将使报纸在未来更强大。”虽然默多克似乎有点过于乐观,但他认为报纸能为读者提供值得信任的信息的看法,无疑是有道理的,至少可以让报纸生存的“悲观论”淡化一点。而默多克的实践则更有说服力。据2008年末传来的消息,就在美国各大纸质媒体陷入金融危机的愁云惨雾之际,在默多克手中改头换面的《华尔街日报》却逆势而上,获得了广告量和销售量的双重增长:它在报刊亭的销售量突增了20%,报纸网站每月的浏览量也增加了2000万人次,来自网络订户和广告商的利润更是节节攀升。

不可否认,互联网影响的日益扩大,的确对报纸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是,网络技术也为纸质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技术本身也不是网络的独一无二的专利,很多传统媒体的记者在写作时,会从网络上收集信息,会用MSN等通讯工具与人沟通,利用网络技术掘取其第二桶金,或以其报道的深度与网络新闻一争高下。在实际生活中,传统媒体利用其长期积累下来的特殊优势,依然能抓到自己特有的独家新闻。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关上传统媒体获取独家新闻的大门。

再者,读者是多元的,读者的层次是不同的,受众的需要也是不同的。“需要层次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纸质报纸继续赢得生存的空间。特别是上班族与广大的中老年读者,在地铁上、火车上、公交车上,他们丝毫不介意周围的喧嚣,专心致志地阅读报纸,利用早晨获取需要的信息;在一个悠闲惬意的午后,或在晚饭之后,一报在手,泡一杯茶或咖啡,品一份自己喜欢的报纸,也是其乐无穷……他们的阅读习惯也许在几十年内不会改变。还有相当一批青年读者,因为网络新闻存在着许多难以避免的误区,许多读者从互联网信息的“沼择”中走出来后,也会回归到传统媒体中来。

《纽约时报》的最新发展势态似乎印证了上述论点。有数字显示,2007年,纽约时报集团的数字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长22%,2008年上半年数字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2.6%,增加了2.6%,数字纽约时报公司以30%―40%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其印刷报纸的发行量并未减少。正因如此,默多克有意收购《纽约时报》。前不久,道布尔迪公司出版了《控制新闻的人:鲁珀特・默多克的秘密世界》一书。该书的作者、《名利场》杂志专栏作家米歇尔・沃尔夫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他真的盘算怎样才能收购《纽约时报》。我看见过他计算种种数据,规划将《纽约时报》与《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室合并。”《纽约时报》的版面虽然缩小了一英寸,并不表明发行量的下降。因此,高级编辑乔・斯特鲁普“今日缩小,明日消失”的焦虑,将不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