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卫生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卫生教育

食品卫生教育范文1

【关键词】健康教育;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对于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食品的安全,进而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食品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完善,相关法规的制定者已经认识到,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才是保证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故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效用。此外,健康教育的受众人群不仅要包括食品消费者,也要包括相关食品从业人员,其既要保证消费者具备食品安全的意识,也要让食品从业者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下从事食品的加工、生产、销售。进而能够有效的完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1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开展方式

1.1加强法治教育在健康教育中,要紧抓法治教育,进而促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从业人员产生威慑力,也能够让食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维权意识。依照目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情况来分析,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食品加工、生产从业人员缺乏必备的法律、法规常识,没有认识到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由于相关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偏低,经常会受到非法阻挠。而且,对于食品消费者来说,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受到食品危害时,除食品安全严重事故外,人们很少选择追究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对于食品经营者以及食品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事实食品卫生监督的重要举措。健康教育工作,应结合实际,注重学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让者具备一定的食品健康维权意识。也可以将身边典型违规事例和违法案例制作成宣传材料,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

1.2以加强道德素养为核心对于食品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教育,能够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但是,并不能真正的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导致很多食品加工从业人员为躲避食品安全监督,从而建立较为隐蔽的食品加工黑作坊。可见,单一的法律约束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食品健康问题。因而,在健康教育中应该以加强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为核心,使他们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并且能够让他们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人们身体的危害,使他们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道德感化教育为主,提高食品安全从业者的道德素质。促使其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

1.3注重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健康教育策略多样化对于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应该本着实用化、多样化为核心,如可以组织食品安全卫生的学习活动、开展相关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知识竞赛等等,教育手段也要体现出现代化,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健康教育的相关课件以及视频,进而能够让教育内容体现出生动性的特点。此外,也要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可以在人群密度较大的地方开展一系列的健康知识讲座。同时,也要依赖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食品健康教育平台,进而能够提升健康教育的广度。作为居民社区管理中心,也要在社区内部利用各种传媒渠道进行食品健康知识宣传。

2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价值性作用

2.1健康教育有力促进了监督环境的形成食品卫生健康教育是保证《食品卫生法》得以落实的基础,也是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以及食品卫生素养的根本措施。政府所推出的相关的食品卫生监管措施对食品从业者仅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管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但是真正监督效力的产生应给依靠与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对于《食品卫生法》的实施,既要加强相关人员监督执法的能力,也要完善的落实健康教育。进而塑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教育力度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健康意识有所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展开,2008年——2012年间,食品卫生安全举报案件逐年上升,食品安全的举报内容也趋于全面,其中包括无照经营、伪劣食品的加工生产、食品掺假、食品污染等等。

2.2健康教育能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产生一定的约束力相关的健康教育能够让食品从业者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能够让食品生产经营者能够在从事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通过对食品违规生产、销售案例的讲解,也能够搞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觉性。总的来说,健康教育能够激发出相关食品从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2.3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食品卫生质量的提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安全性,并且也是对食品质量、卫生教育的重要补充。食品卫生质量的好坏与食品从业人员是否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是否掌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基本知识有着密切关系。

3总结

综上,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价值作用,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上,既要包含法治建设,也要包含道德素质建设,而且为了增强健康教育的质量,开展健康教育的手段也要体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进而才能够保证健康教育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生最大的效用。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且加强监管作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文霞.试论卫生知识培训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156-157.

食品卫生教育范文2

>>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实验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探索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卫生监督工作中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案例式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保障对策分析 浅谈《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中外动物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选修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优化探究 提高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浅议影响食品安全因素及防止措施 论影响食品安全因素及防止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余子新.高校双语教学基本问题初探[J].教学研究,2004,27(1):83-88.

[3] 林晗.农科院校双语教学功能与实践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86-88.

[4] 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20-26.

食品卫生教育范文3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7-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以及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人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也越来越重视。

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医学院校的非预防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护理专业等)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其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水平、态度、行为将对身边的朋友和病人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却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英语和相关专业课就行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与自己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没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②教学内容比较多,安排的课时相对又少,导致老师讲授、学生学习都难以突出重点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程内容必须改革;③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需要调整,先介绍人们每天都接触到的各类食物的营养,而将比较枯燥的营养素部分内容结合到食物营养价值部分讲解;④教学方法必须改革,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难以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员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兴趣,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采用结合案例、注重实用性、强化技能培训的互动式教学,以激发学员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针对上述情况,谈谈我们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的体会。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开课前组织师生见面会,让学员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食物资源的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关。而且,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让人们感觉“食”面埋伏,常常谈食色变。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是提高居民健康的最佳服务模式,目前在医疗模式由“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的趋势下,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树立“大卫生、大防疫”的预防医学整体观念。因此,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相关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学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要学会如何预防。现在很多病人在医生开完药过后都会问:“我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哪些食物对我的康复有益呢?”然而多数医生由于营养学知识的匮乏而不知道如何回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不仅能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有很好的实用性,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怎样把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应用于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当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准确、全面地学习掌握本学科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人甚至患者。

2.课程内容的改革

近年来,“营养”和“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敏感、新潮、时尚前沿的大学生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充满了渴望,对这门课程也充满期待,经常希望评价一下自己或亲人的膳食是否合理,有的也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控制自己的体重或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等等,他们大多是在充满期待中来学习这门课程的,这和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在我们对大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回答。为了适应目前的这种状况,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更加符合他们的心理,不至于使他们满怀希望而来,经受最初几节枯燥的理论灌输后对该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为此必须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目前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在部分院校招收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主要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开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次为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相关疾病以及合理营养,食品卫生学的内容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顺序设置对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是必需的。非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学生学习的预防医学课程中包含部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内容,他们的教学时数为10学时至20学时,时间相对较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合理营养、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不仅重点不突出,还恰恰忽略了实用性最强、学生最感兴趣的食物营养、营养与疾病等部分内容。建议重点讲授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营养与疾病,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可以少讲甚至自学。

3.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营养素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营养学基础似乎基础性、理论性太强,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感觉就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既枯燥难学还不实用。

认知学习理论指出,是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地图,即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用来同化新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符合这个规律,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以往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逐步由已知引申到未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第一堂课常常讲营养素,而营养素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概念,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接触。食物则是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所以由食物讲起,逐渐过渡到营养素等,才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要求,可以具体化教学内容,使营养学课堂从一开始就联系实际,内容生动,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渐进入营养学的理念中,避免因基础内容的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降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教师课堂讲授的效果。国外的优秀教材《Nutrition:ConceptsandControversies》也是首先介绍食物选择和人类健康这类比较感性的知识。

4.教学方法的改革

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加上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浓厚兴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结合临床案例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展开;可以结合当前老百姓中流传的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如牛奶有害论、食物相克等)组织学生辩论;也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同学或朋友的营养状况,看看各种营养素摄入是否合理,膳食搭配是否恰当,从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指导亲人、朋友的饮食习惯,使之达到科学营养和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同时感受到其实用性,既牢固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又训练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技能。

总之,为了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在学员方面,要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师方面,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张乾勇等

参考文献 

[1]周永,韦娜.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78. 

[2]张乾勇,陈明亮. 军医大学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08-3409. 

食品卫生教育范文4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探究式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03-01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手段,根据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并通过归纳演绎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于上个世纪最早提出的,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认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重点学科,也是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不仅能理解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应用于指导全民合理营养、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1]。当前课堂学习、实验室验证、笔试考核的传统讲授方法已难以完全满足该课程的高要求。许多教学实践表明,兼具学生主动性、互动性合作两大特点的探究式教学法,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旨在阐述如何将探究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实践之中。

1 探究式教学过程

1.1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摸索实践,进而在实践中亲自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框架之中,学生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毋庸置疑,学生对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地更透彻,掌握地更牢固[2]。

1.2 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这些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兴奋状态,会主动参与教学,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例如,在讲授凯氏定氮法检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时,结合当前热门的“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添加三聚氰胺可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值?在讲授鲜奶的卫生学评价时,鼓励学生把自己订购的鲜奶带到实验室来进行检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评价自己每天喝的鲜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些问题情境很好地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了知识的探究者,激活了创新思维。

1.3 实践与寻求结果

这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如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漫无目的或茫然失措,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影响学习效果。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学生实践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必需的实验条件和资料,并鼓励学生亲自去查阅、搜集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进而验证之前提出的假设。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选择在实验课这种小班课上进行探索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3~4名学生,并指定组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建设能力[3]。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展,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和规范探究的过程。

1.4 验证与得出结论

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求证,而不要妄下结论。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就必须把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进行推测与验证。在学生得到前后不一致的实验结果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寻找问题的所在,理解导致错误结果的关键实验步骤在哪里,深刻理解实验操作的原理。最终,使学生在充分验证和对实验本身的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且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他们探究的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探究式教学效果

我们采取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了学生对于探究式教学法的看法和建议。内容涉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否紧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否有效,知识结构构建是否合理以及能够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持肯定态度,且普遍认为这一教学法能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并且提高了语言表达、信息收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要想通过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3.1 正确定位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虽然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应该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甚至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否充分。教师要想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就要求他们要对教授的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对探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考虑,而且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3.2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具有了“主人翁”精神,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由原来的被动给予变为主动获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层次不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程度不好把握,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必须根据实际课堂情况,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3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

探究式教学要求突破常规教学在内容和时空上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延伸课堂的职能,并可辅助网络资源、以及课外书籍等方式扩展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应将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 (5):17-19.

食品卫生教育范文5

摘要:为探讨虚拟实验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效果,将2013级食品安全专业学生分为两组:1、2班67人为实验组,在实验课前接受虚拟实验教学,并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3、4班学生72人为对照组,课前不进行虚拟实验教学。每次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进入网络题库完成相同的作业。实验组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自主能力、实验课效率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学生(P

关键词:虚拟实验教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77-02

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掌握的实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受传统观念“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主动性不强,造成学习效果不佳和实验资源的浪费[1]。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虚拟实验室是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户通过点击鼠标和拖曳操作,就能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场景体验和交互[2,3]。为了了解虚拟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效果差异,本课题选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一门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将虚拟实验室引入到实验教学中,突破传统面对面学模式的限制,通过教学资源共享,调动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我校2013级食品安全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67人为实验组,3、4班学生72人为对照组。

2.研究内容。虚拟实验室分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三个实验教学项目、涉及到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常用仪器三个大模块,通过文字表格、视频、图谱、Flas、电子讲稿和电子教材等多种表现形式,涵盖了危险有机溶剂的实验室安全操作,哥特里法抽提样品的碱水解法、油脂酸败y定等内容。

实验课开始前,实验组学生通过学号登录到虚拟实验室平台,可以通过电子文稿预习基本理论,观看动画放映的操作过程,同时还有场景模拟操作,使学生从视听和感觉上达到身临其境。实验组学生除了课前登录到虚拟实验室进行预习外,实验课的内容和授课教师均与对照组学生接受的相同。

3.研究方法。在三次实验教学完成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效果的问卷调查,并设有访谈性的开放式问题,主要内容有对虚拟实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有何优势与不足等,以便掌握全面开展虚拟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并总结经验。在参照文献[4,5]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是否了解虚拟教学,对实施虚拟教学的认同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调查,每个条目分5个等级,计分方法为:完全认同=5、基本认同=4、不清楚=3、基本不认同=2、完全不认同=1。

另外,每次实验课结束后,两个测试组的学生登录到网上的虚拟题库,完成当次实验课相关的习题,并由实验教师给予评分。分别计算出两组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合格率。得分保留作为后续统计分析的数据。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二、结果

1.学生对虚拟实验室教学的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有关虚拟实验教学认同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发放67份,回收67份,经逻辑筛选后,67份问卷作答均符合标准,有效回收率100%。

被调查的67名学生中有56名(83.6%)认同实验课前进行虚拟实验教学的模式。对于有关虚拟教学的效果认同度、加强对实验的兴趣、增强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等内容的认同度均达到87%以上。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虚拟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加强对实验兴趣、增强动手操作、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2.访谈问题调查结果。学生对虚拟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主要为:有52.2%(35/67)的学生建议丰富虚拟实验室模块;有59.7%(40/67)的学生认为课前花费时间在虚拟实验室是值得的;有77.6%(52/67)的学生希望其他实验课也能开设虚拟实验教学。

3.课后练习结果。完成虚拟题库的三次测试成绩情况为:实验组每次的优秀率(90分以上)均达14.3%,良好率(80―90分)占27.4%,合格率为100%。对照组的优秀率平均为3.2%,良好率(80―90分)占19.7%,合格率为80%。在优秀率,良好率和合格率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并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1.考试成绩评价。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引入课前虚拟教学。经过我院老师早期的论证和测评,虚拟题库中各种题型的信度在0.46―0.70之间[6],说明学生在每次虚拟题库中得到的成绩能较好地反映其所学知识的真实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与我们所实施的虚拟实验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学生在实验开始前已经对实验过程、原理和操作有了感性认识,这样既减少了实际操作时的资源浪费,又减轻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另外,形象生动的虚拟实验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并且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2.问卷调查结果评价。传统的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完成实验内容,缺少实验前的准备学习和锻炼,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一直是教学工作探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认同实验课开展前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预习的模式,并且认为课前虚拟教学在加强实验兴趣、增强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等方面效果明显。虚拟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及操作的了解。另外,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问不解可以使他们带着探索问题的兴趣进行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的主动性,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虚拟实验室在实验课程中的作用。实验组学生在开展实验操作时,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规范操作意识明显强与对照组。实验操作中经常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很多有机溶剂易燃属于危险类化学品,但学生的危险防范意识单薄,并且出现有机溶剂大量浪费的情况。因此上实验课前,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室的操作平台,反复实践熟悉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这样在现实场景的实验操作时就能应对自如。

参考文献:

[1]黄开勇,杨莉,邹云锋.浅析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67-968.

[2]韩琴,冷言冰,贾皓,等.3R原则与虚拟实验室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8(30):152-154.

[3]刘筱蔼,李建华,等.技能实验学虚拟动物实验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3):252-255.

[4]左群,等.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关于问卷调查技术的相关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2):177-179.

[5]Chung EK,Rhee,Baik YH,et al.The effect of team-based learning in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J].Med Teach,2009,31(11):1013-1017.

[6]王绍才.改进考试管理,建立考试制度[J].医学教育,1991,2(1):31-34.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5315);广东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JY15033)

食品卫生教育范文6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问题;教学质量;探讨

中图分类号:R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63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如何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尤其在酒店等公共餐饮场所就餐时,人们不仅注重食物的味道,而且更加关心饮食对健康的影响,这对酒店从业人员提出了的更高的要求。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之一,是提高本专业学生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基础知识、树立科学健康饮食观念[1]、提供更好的营养用餐服务的实用性课程。但是该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酒店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酒店行业人才,探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材不多,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基本是针对食品专业或医学专业教学编辑的,针对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教材较少,而且教材基本阐述的是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涉及酒店菜单设计及宴会配餐等方面的内容较少[2],相关的案例分析较少,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使得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较难理解掌握。

2.2 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缺陷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3],虽然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性较低。同时教学内容侧重基础理论,比较枯燥。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普遍存在。

2.3 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这门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基本都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较少[4]。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理论知识,但是不能较好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易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课程无用的意识,大大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考核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比较直接、单一,而且考试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5]。这使得大部分学生都抱有侥幸心理,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只要考前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也能通过考试。

3 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

3.1 选择更符合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的教材,有针对

性地更新调整教学内容

要选用最新的、最适合的倾向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并结合其他专业的课程,加强该门课程与本专业的紧密型 、关联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推荐学生经常浏览中国营养学会网站、天天营养网等,加强该课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一门涉及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等的系统学科,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及时调整、补充、优化教学内容,归纳总结同类问题和相关内容,精讲重点、难点,以“少而精、宽而广”的教学原则为主[6],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与专业关联性较高的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2 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灵活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以概括性的少量文字信息与大量的图片结合的方式,提高理论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提高授课的趣味性。同时要插入内容相关的声频、视频等影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问题导入、故事分享等方式充分加强课堂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自主地吸收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7];探索使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模拟教师授课法等。将近期的食品热点话题、国内外发生的食品营养与卫生案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案例等融入课堂教学,在分析案例发生的原因、原理、结果时穿插课程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发生的食品营养与卫生事件,提高该课程的应用性。根据课程需要提前布置专题讨论主题,并将专题讨论纳入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查阅、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并在课堂上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资料,既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表达,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的课程内容。模拟教师授课法即由学生来教授课程中简单的章节内容,再由任课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以同理心理解平时教师授课的不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3.3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课程认同感

结合自身的情况,如实记录自已一周的食谱[8],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膳食计划;结合酒店就餐人群,为特殊群体如孕妇、老人等制定营养、健康的三餐参考;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围绕学校、社区等开展膳食调查,做好《膳食营养调查表》的整理,调查表内容有被调查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年龄、一日三餐的比例、膳食饮食中肉、蛋、奶、蔬菜、水果、盐、水等的摄入量或次数,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9]。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3.4 完善考核制度,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考核不应单纯以笔试为主,应积极探索课堂考勤、课堂发言、讨论成绩、实践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加大日常考核成绩的比重。每种评价方式的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设定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考勤占总成绩的10% ;学生的上课发言、分组讨论占总成绩的20%,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课后作业及实践占20%,包括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开展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期末考试占50%,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应用[10]。这样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在注重食品营养、关注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当今社会,提高食品与营养卫生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既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这门课程,又促进了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钟 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67.

[2]胡 雪.旅游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教育管理,2015:232.

[3] 甄少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3):85.

[4] 姜忠丽,代岚,王俊伟.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1):87.

[5]李星科.《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2):182.

[6]张晓娜.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初探[J].高校讲坛,2010(19):557.

[7]于 辉,郝征红,姜桂传,等.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W院学报,2011(28):186.

[8]孙丰梅,石光雨,王 健,等.大学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与科技,2011,31(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