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技术学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技术学现状

教育技术学现状范文1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外语教学 应用现状

1.外语教学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1.1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需要。

从现今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可见,计算机在教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心理学家对人的感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往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语句等知识,用文字或者静态的图像对学生教学时,可能让学生生出一种乏味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但是,使用电脑程序却大不一样,可以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事物,让人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1.2是现今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外语这一技能,现今外语教学课程的改革要求在不断提高[1]。外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和商业用途中应用得都特别多,语言对于人的感官有着直接的冲击力,刺激着人的感官,通过人的感官对语言的识别进行相互交流。现今众多媒体对于语言的传输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技术,尤其在外语教学中更是需要大量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1.3是强化教师作用和优化教师资源的需要。

很多学校由于扩招导致教师资源远远满足不了现今的教学。从2011年进行扩招后的系数统计来看,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师生比例大概为1:20。对比高校师生标准比例1:14,2011年的比例严重偏低,据统计按照这样的比例分析,高校最起码缺少几万名教师,尤其是外语基础学科更是缺乏大量教师[2]。为了满足教师资源的需求,引进现代教学技术,是平衡教育界师生比例的必要途径。

2.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

2.1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扩大信息输入量。

每节课堂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给予学生太多思考、研究的时间,不能实现有效地学习。那么,在引进现代化教学技术之后,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是,学生有了更多实践时间,也有了更多思考、研究的时间,不仅如此,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把静态知识变成动态事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思考,扩大知识面,从而进一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扩大信息的输入量[3]。

2.2促进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仅靠教师的灌输学到知识,不算真正学到了知识。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自身不断地思考、研究获取的结果,才算是真正学到手[4]。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种单一而又单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之后,计算机网络技术让外语更加活跃起来,不再是单向的教学模式,而是基于教师、媒体、学生三者之间的学习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使用现代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3.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问题。

在多媒体教学中,可能由于学生的自由度过大,极易造成学生忽视教师,从而偏离学习目标。教师是教导学生的根本,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只是起到一个网络辅助的作用。凡事有利也有弊,计算机网络教学技术也一样。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具备的技术是相当复杂的,这给教师增加了职业负担[5]。学生对于学习外语的兴趣,大多都是在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影响下产生的,因而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也有浓厚兴趣,教师可以从这个环节找到突破口,加强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了解如何应用计算机,如何解决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设备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在上课之后的补充教学活动等,并不是在技术设备本身。所以,对于课前备课、拟订教学方案、制订教学计划等都需要教师有个好的规划。

3.2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的管理问题。

在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之后,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发挥个性的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水平、特点等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增加知识的多角度、多维化的方式,进而把知识准确地陈述出来,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灵感,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如何对待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将成为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结语

本文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研究了解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英语教学效果。对这种现代技术的扬长避短,必将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葛萍.现代教育技术和外语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何高大,范姣莲.大学生对计算机辅助外语学习的态度和效果的调查报告[J].外语电化教学,2011(03).

[3]李瑾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外语教学改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教育技术学现状范文2

摘 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对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改革研究不断涌现。本文主要从学生对此门公共课的学习态度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学习态度现状,比较差异,发现问题,以期能够对课程的教学提出恰当的建构性意见,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技术公共课 学习态度 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 前言

随着教育部2004 年12 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颁布,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在各类师范院校中得到深入开展,目前已逐步成为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自身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该课程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没有从总体上摆脱传统模式,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目标,存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尤其近几年,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这给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开设增加了困难,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难于实现,教学疲于应付,成效不尽如人意。[2]因此迫切需要探寻一条适合时展的,开放的、高效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改之路。

由于课程改革涉及的因素非常广泛、复杂,本研究仅试图从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现状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课程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而态度是由一定对象引起的,从内容上看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也相当复杂而多样。一个学生对他所在学校的态度,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活动,构成学习态度的有效内容。但这样一来就势必要讨论到学生生活中的极其广泛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本文只从几个关心的客观因素入手进行研究。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主要工作是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和回收,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问卷设计

学习态度调查问卷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师范生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生源等题目;第二部分,学习态度的调查,共30题,采用了李克特五点量表法。

学习态度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内部状态。[3]根据社会心理学有关态度的理论,态度包括情感体验、认知水平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问卷以态度的结构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确定了八个二级指标。其中认知水平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对上此门课意义的认识和结果认识;情感体验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对此门课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行为倾向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学习主动性、排除困难、抗拒干扰和完成作业的行为表现。

2.2 问卷效度与信度分析及发放

问卷经过多人多次修改完善保证了其效度。后又采用了Cronbach’α系数信度检验法,对原始量表30个题目进行信度分析。问卷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807>0.80,信度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进行发放。

为了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现状,笔者主要对已经上过此门公共课的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然后对调查数据用SPSSl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总体学习态度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师范生的学习态度总分以及各个一级指标进行了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检验该校师范生对该门公共课学习态度的总体情况,但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五分制得分看,无一超过3.5分,说明学生总体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并不高。

3.2 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以学习态度总分和三个一级指标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男、女)、生源(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成为师范生意愿(愿意、不愿意)、个人计算机(有、无)和高中文理生(文科、理科)五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测不同类别的师范生在学习态度上是否存在差异。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学习态度的总体现状

从第三部分的总体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整体水平较低,基本处于中等偏下。

从调查结果一、二级指标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不佳和求知欲低应该是造成该校师范生对这门课整体态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并且学习的主动性也没有超过3.5分(达到4分态度为较好)。若这三个主要学习指标得分都很低,那么态度整体水平必然不会很高,因此教师平时应找出影响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而加以改善。

4.2 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五个与学习态度有关的方面对该校师范生进行了分类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性比较结果与分析如下:

按性别分类比较,该校女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整体要好于男生并且在对这门课的认识和学习行为上比起男生有更好的表现。这与《学习态度与性别对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一文的研究结果一致。[4]

从学生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分类比较,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待该门公共课的学习态度在认知水平上好于来自城市的学生。通过访谈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目前中国的农村相比城市生活水平较低,来自农村的学生更珍惜上大学的机会。第二,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村的学生更加严峻,这使得他们更加认识到学好教师技能的重要性。

按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师范生分类比较,可知愿意成为一名师范生的学生对这门课的情感体验要好于不愿意成为师范生的学生,这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据了解,他们是想通过上这门课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以便更好的就业。

而个人有、无计算机和高中时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不是影响学生学习该门公共课态度的主要因素,并且描述性统计结果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4.3 相关建议

4.3.1 对学校和教师的建议

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情感体验不佳,这势必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许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很多,但不乏会有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因素。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课程。所谓知行合一,建议学校多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而教师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如:可以向学生分析讲解开设此门课程的意义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明确目标正确引导,精选课程内容,挑选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例子等等。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该门公共课的师范生一般非教育技术专业所以他们对其他教学媒体的认识很少,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几乎没有。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经验的局限,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发展能力,培养正确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5]另外,由于男生在对课程的认知和学习行为较女生要差,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特别对男生在这两个维度上加以引导。

4.3.2 对师范生的建议

“激励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激励产生于个体内部,是一种希望获得成功、表现卓越的低级动力。”所以学生的自我激励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才能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其次,学生要对学习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成功的信心。[6]

另外对于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师范生对学习态度的差别影响,建议那些目前师范身份并非本愿的师范生,应当端正态度认真面对现在的师范专业,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人生态度。每个专业都有它的存在价值,只有脚踏实地的做好当前的事,将来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而针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学习太度好的情况,需要提醒来自城市的学生:虽然城市生活条件比农村优越,但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仍然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进取,只有这样将来在社会上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5 研究不足和展望

本次研究只是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一所院校进行了研究,由于选取案例的独特性,研究结论应用到其他师范类院校可能会存在误差,另外在研究设计方面此次研究只是对师范生的学习态度现状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比较。若在后续研究中能够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特点入手对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注意结论的推广,相信会对课程的建设起到更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军.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78-82.

[2] 孙玉珂.浅谈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与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68-72.

[3] 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88-191.

[4] 郑美善.学习态度与性别对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24):1-2.

教育技术学现状范文3

关键词: 师范生 现代教育技术 现状 对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从硬件、软件、潜件这“三件”[1]上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就要求各个高校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教育,特别是师范类院校。这些院校是重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因此更应该重视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些师范生的能力代表着新一代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有可能教育和培养出更出色的下一代。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它不受空间、时间、微观、宏观的限制,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和现象,特别是网络化的教学,能够扩大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及时从全球信息网络中获取所需信息,大大缩短了教学用于传授的时间,并且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学、促进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师范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2004年12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情况师生问卷调查》。笔者对广州省4所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从授课情况、教学内容、硬件、软件、学生上课情况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的重要内容小结如下。

1.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授课情况

大多数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因为是科班出身,这些教师的教学基础知识扎实,对于专业问题研究得比较透彻,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教师课件的使用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有62.1%的教师上课仍然使用黑板,38.5%的教师上课使用计算机媒体或者实物投影仪,说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还没有完全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授课。对使用计算机媒体上课的教师进行调查,有46.8%的教师课件来源于网上下载,有46.4%的老师自己简单制作课件。网上下载的课件质量较好,但有些却与课程内容有偏差;自己制作的课件与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致,但质量却很一般,多数老师只是把书本上的内容照搬到课件上,并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的特点。

(2)教师的教学方法

从调查来看,有82.3%的教师仍然使用集体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该授课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单调、缺乏新意而新的教学方法却很少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互动教学法还没有真正得以应用。

(3)教师网络资源的运用

据调查,有79.3%的教师利用网络只是用于搜索资料、有18.2%的教师用网络与学生互动交流,把一些教学资料,教学习题放在网络上与学生共享,做到教学相长。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但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说明网络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改善和提高。

(4)教学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最终的评价模式也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有65.5%的教师仍然采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有23.1%的教师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因此,它的考核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以学生自做课件来作为评价方法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师范生来说,也锻炼了他们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这为他们以后走上教师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1)师范生学习的态度

通过对4所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进行调查,发现有30.7%的学生表示喜欢这门课,有兴趣学。而有49.5%的学生觉得一般,学不学无所谓,这样的学习态度大大加大了提高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就成了关键。只有师范生学好这门课程,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得以发挥。

(2)师范生课堂的上课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课枯燥无味,根本听不进去,有的专业知识太强,想听又听不懂。而对于上机的实践课来说,很多学生在上课的前十分钟还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上机进行练习,但很快就经不住网络的诱惑,开始上网、聊天、游戏等。一节上机课下来,收获很小。很多师范生到了要找工作之前,准备试讲了才想起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才开始学做课件,临时抱佛脚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影响了自己面试或者试讲的效果。

(3)师范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调查中,有56.3%的学生对目前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持不满的态度,认为有些理论知识太难,也有人认为所学的知识没什么用,只有少部分知识对以后工作有用。对于师范生来说,他们需要特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并且需要加大练习与操作。

二、加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结合以上对师范类院校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师范类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师范类院校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非师范类学校学生,因此,在培养与教育新型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上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以下笔者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

1.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的素质,帮助教师转变角色的定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支配者、控制者,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学生只是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学习。然而,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习惯,更好地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教师就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3]。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但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学习的结果就是学生厌学。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教师身份应转变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研究与指导,从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等。比如:上课前先展示一个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入“如何制作这样一个精美的课件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与疑问开始新课的学习,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2.进行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但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在课堂教学中简单地运用了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这些生动活泼的课件虽然扩大了课堂上的授课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中讲授与学习的方式,没有真正意义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学生仍然很被动,还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在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量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以便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我们能设计出“引人入胜”“循循善诱”“迭起”“余音不绝”的教学课堂[4],那这样的课堂怎能吸引不住学生?

3.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中小学教师需要经常性的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相互交流的机会较多。而高校教师因为不坐班,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就相应地减少。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孤军奋战了。如今,网络的普及打破了人际沟通的时空界限。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技术能够支持不同地理位置的研究单位、学科及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要通力合作,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软件,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难题。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加强合作精神,课堂的45分钟是有限的,而课后教师也很难坐在教室里,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而且有的学生碍于面子或者怕交流出现问题,不愿意与老师面对面地沟通问题,这时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交流平台,诸如校园论坛、E-mail、Blog等,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使教育具有广泛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不再受时空束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当然,在这样的合作团体中,教师不再处于控制地位,和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团体中的成员,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组织研讨,促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作业也可以以E-mail等形式上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载体,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多地担当学生引路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现代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师,是“准教师”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应用和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必须融知识与技术于一身。因此,作为新型师范生的教师,一定要更新自己角色的变化,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最实用的、最适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展现给“准教师们”。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姜河.提高宣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教育技术学现状范文4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育技术能力 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高专业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课题组成员依据课题《提升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促进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的要求,分别在河北省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和廊坊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开展了调研工作。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和廊坊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共计186名,其中男教师45名、女教师141名,年龄主要分布在20~50岁之间,调查群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2.方法

(1)问卷设计。按照调查问卷设计标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一般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任教时间、职称情况、任教科目。二是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情况:包括三个方面,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论知识、教育技术能力的应用技能、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这部分一共包括22个小问题。三是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情况:包括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态度、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等。这部分一共9个小问题。问卷所涉及的内容基本涵盖了针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查的各个维度,比较具有说服力。

(2)调查方法。由调查人员现场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当场收回。共发出问卷186份,收回181份,回收率占97.31%,其中有效问卷172份,问卷的有效率占95.03%,符合统计意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现有教育技术能力情况结果及分析

(1)教师现有教学理论薄弱,需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从问卷结果来看,教师现有的教学理论知识还有待提高。在问及“你是否了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是否了解教学设计理论”“是否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是否了解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知识”四个问题的答案中,回答“能较好掌握”的均不足10%,“一般了解”的只有20%~30%左右,而60%~70%的老师是“基本不了解”这些知识内容。由此可见,教师现有教学理论还比较薄弱,亟待提高。但对于这部分理论知识的培训也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教师们对这些理论知识的需求也是有高有低,从需求的强弱程度来看,依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知识。因此,培训者应该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教师教育技术操作技能水平发展不均衡,还有待提高。应该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了基本的教育技术操作技能,这也是教育技术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师们的技术还不全面,发展不均衡,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针对教师掌握的基本技能情况的问题中,教师们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使用Word图文处理能力、常规教学设备使用(例如投影机、DVD使用)、用Excel进行办公数据及图表处理、利用PowerPoint的制作教学课件、使用Flash进行动画制作和处理、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利用Authorware等软件开发多媒体课件、数字音视频处理与制作。所以,培训者应该根据教师现有的水平有选择性地开展培训,而不必一味按照惯例从基础操作培训开始,完全可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选择培训内容。

(3)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较低,教师渴望进行提高。虽然教师们具备了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是,如何让这些技能真正与自己教授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从而改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核心和目标。但在这方面的能力,教师们普遍偏弱。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在下述5个问题“能否利用博客等手段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管理”“能否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改善授课方式”“能否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能否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评价”“能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中,回答“不具备”分别占63.4%、55.4%、60.7%、53.9%、76.4%。可见,大部分教师缺乏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与授课相融合的技能。所以,教师对这部分内容渴望进行培训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对上述五项内容有超过80%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培训。因此,那些直接对于教学过程有变革的技能更能引起教师的兴趣,也希望培训者能在各种培训中增加这些

内容。

2.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情况分析

(1)培训内容是教师最关心的主题,培训者应着重考虑。在问题“您认为学校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是哪些?”的答案中,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培训内容不能适合教师需求、培训模式不适合教师学习、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学校重视不够,缺乏政策约束和激励措施。可见,培训内容是教师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在问题“培训中您最想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的答案中,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用和开发课件和网络技术的使用、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维护、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鉴于此,培训者应该选取与教学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切实做到培训内容与教师专业相结合。

(2)培训模式制约了培训效果,培训者务必探索出多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训模式是影响培训是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培训模式在教学上带有浓厚的理论教育色彩,因此主要采用的是集中讲座方式,基本上属于静态的单向“满堂灌”,以听为主,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多元化和灵活性,单一的培训模式,也阻碍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从而造成培训效率与效果均达不到要求的后果。在问卷中,教师们在回答“您认为培训应采用的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由高到低依次是:案例教学、示范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所以培训者应该根据教师的需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再结合其他手段营造更为适合的培训模式,比如采用集中培训、专题讲座、自主学习和校内科研带动相结合等模式。

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课题组成员了解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掌握了教师对于培训的希望和要求,对于后续课题的研究和开展有了明确的指引方向,也对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学现状范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科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200-01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成为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时至今日当前农村中小学现代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和实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善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它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很多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此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实际的研究和实践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新技术简单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根本途径和系统工程。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是在系统方法和先进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诸元素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在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实施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2.教师的信息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进入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VOD校园点播系统等等。这些软件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再加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媒体,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装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由于农村中小学师资配备参差不起,尤其是部分农村偏远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或对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何在,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这些媒体或技术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

3.当前课堂教学模式还达不到整合要求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还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加之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资源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显然,当前的教学模式还不能达到整合要求。

二、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1.更新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现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简单运用,而是实现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必须以先进的教与学理论为指导,缺少先进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实践,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整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建构,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强调教学情境的构建,指导学生在真实任务中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吻合的。

2.重视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的特点,对学习者特征、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和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化等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良好的整合模式。

3.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

在信息时代,伴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将学科课程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合理选择利用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效地教学。针对当前大多数教师的信息能力不高的现况,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专题研讨、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以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同时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以适应不同水平教师参与培训。

4.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教育技术学现状范文6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培养策略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解牡丹江市教师实际的教育技术能力,确保研究具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特进行本次“新课改下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1 调查研究

1.1 研究目的

为了了解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实际情况,让教师能够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特进行此次调查研究。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选择了牡丹江市的6所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共100名作为调查对象。此次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抽样对象(6所中小学100名学科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99份,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0%。

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教育技术的认知和态度、教学媒体与资源的使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困难等几方面进行。

1.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90名中小学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从被调查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46岁以下的教师为87名,比例高达96.7%。36岁以下的教师为48名,比例为53.3%。表明在牡丹江地区,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年龄结构都已经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师接受能力相对较高,这对于今后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3.2 对教育技术的认知和态度

面对是否了解教育技术这类问题,大部分被调查者不是一脸的茫然就是满脸的疑惑。了解得仅占28.89%,仅是听过的人数为33.33%(一般了解),剩余的为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被调查者普遍不知道教育技术到底是什么,很多教育者也不清楚。

为了了解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同情况,问卷中设计了几道这样的问题,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F值为正数,由此可知,对于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这一问题,教师总体倾向是赞同。这表明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赞同使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由表3、表4可知,大部分教师能够经常在备课时利用网上资源检索动画、图片、文字等教学,并且愿意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利用技术资源进行终身学习。这表明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态度是积极的,为以后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3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使用

在“教学应用软件基本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中,如表5所示,掌握人数最多的两种软件为Word、Powerpoint,分别为73.3%、76.7%。被调查教师对于各类教学应用软件掌握及综合运用程度还显得很不够。

1.3.4 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困难

表6 影响您掌握教育技术能力

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众多原因中,被调查教师对于培训力度不足以及学校的教学设备缺乏等原因,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63.3%、61.1%。对于自身的因素,而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有81.1% 认为不是自身因素,仅有18.9%的认为是自身因素。这一调查表明,对于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来说,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尽快提高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相当紧迫。而更多的教师希望通过培训达到更高的教育技术能力。

2 培养策略研究过程

培养策略是指以教育和培训为核心,为改善质量、提高培养效果而采取的各类方法和手段的总称。笔者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构成要素概括为PTA模式,该模式包括准备阶段(Preparation)、培训阶段(Training)、评价阶段(Assessment)三个阶段。

2.1 准备阶段(Preparation)

2.1.1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提升学校基础设施

培养并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经费的投入,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庆幸地是,《牡丹江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中已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质,推进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

2.1.2 出台有关激励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牡丹江市相关部门应出台有关政策,从制度、组织、管理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布置、改革,将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列为教师技能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教师队伍的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和专业差异分别开展培训,并对其培训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进一步调动和提高教师⒓咏逃技术培训的积极性。

2.1.3 建立培训组织机构,提高培训人员素质

要求培训辅导人员掌握全面的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具有丰富的教育技术培训经验、过硬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要与时俱进,及时跟踪最前沿的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