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教育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教育实践

社会教育实践范文1

案例一:在“香喷喷的食物”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各种美食的名称也品尝了许多美食,主题活动更加注重社会领域方面的真实体验,和孩子们一起开启自制美食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阶梯实践:家长协助购物,稳扎稳打,亲子制作水果创意拼盘。家长协助孩子走进超市选购水果,掌握挑选水果的生活技巧,初步了解购物的全过程。家长引导幼儿将水果清洗、去皮、切割、造型、拍照、品尝。

第二阶梯实践:小组购物,摸索前行,面点师助教饼干制作。幼儿根据面点师给出的制作饼干所需食材的图片,分小组分食材进行采购。在商品繁多的超市里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自己小组所需的食材是本次实践的主要任务。记得孩子刚进超市后某小组成员就在路线上产生了分歧,孩子们大胆地说明自己选择路线的理由并说服他人,学会了看标志牌;在找不到商品的时候,孩子们出主意、想办法,学会了用礼貌的语言与超市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购物后幼儿在面点师的协助下学习制作饼干,品尝美食,并懂得分享,向其他班级赠送美食。

第三阶梯实践:动手实践,大步迈进,帮厨乐享蒜苗炒蛋。在主题活动开展前期,孩子们每人种植了一盆大蒜,每天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照顾自己的大蒜宝宝,待蒜苗长高后孩子们开始跃跃欲试,每人收割自己的蒜苗;小组尝试摘菜、洗菜,孩子们相互学习:“这个怎么摘,是这样吗?”“你看我洗得多干净!”厨房师傅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打鸡蛋、切蒜苗、观看蒜苗炒蛋全过程,体验动手劳动的快乐。孩子们还提议发出邀请函,欢迎其他班的小朋友来班级做客,品尝美食蒜苗炒蛋。

社会教育实践范文2

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化是阐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理解和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社会实践活动绝非仅由学校能够单独组织完成,还需要获得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实质性帮助。通过社会全方位的通力合作,调动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实践地点、活动资源和其他便利条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既有学校教育的属性,又有社会教育的属性。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社会化,便是社会实践教育中社会教育属性的总体体现。

2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的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个体社会化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而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内化价值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述说“认识”与“实践”关系时指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体的反映,其发生、发展和检验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这也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有助于医学生在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认真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医学精神。

2.2掌握生活技能

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一般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谋生能力,即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技能、心理结构的能力,心态上能够独立承受各种压力、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生活的能力等。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社会化能帮助医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社会化进程与当前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引导医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药人才。

2.3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社会化有助于医学生进一步认识与医学专业相关的社会角色、确定社会角色的期望值、培养“角色变迁”的适应能力,从而为医学生从学生生涯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作心理上的铺垫和知识能力上的筹备。

3社会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仍面临许多问题。从社会视角看,社会环境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国内形势看,全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的进程。其具体表现在政府导向作用不强,地方及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不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稳定性;基地建设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基地建设机制,或者是已挂牌的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甚至处于名存实亡的尴尬状态。经费投入不足,活动资金紧张;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没有专项经费支持,或者是可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有限,只支持少部分“重点队伍”;大多数社会实践队伍只能自筹经费或自主寻求社会赞助,但社会企业商家和社会团队予以扶持的力度并不大。

4搭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实践基地-企业商家”四位一体社会实践架构深化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

4.1以“医学院”为主体

主体,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上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在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医学院作为主体,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服务学生素质教育、就业创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我国现行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在经过25~30年的系统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后,通常在大学第35~40年就开始进入临床实践教学阶段。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自身培养社会角色,增强临床服务意识,提高临床服务能力,为医学生从医学基础课程向临床专业课程过渡、从医学理论学习向医学临床实习过渡作铺垫。医学院要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教育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配置专业的导师队伍、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大力引导、扶持医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2以“附属医院”为后盾

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教学育人的强硬后盾。医学院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好附属医院的资源。在人力资源上,附属医院可选派专业临床医生跟随医学生社会实践队伍下乡开展义诊、义教、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大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应;在知识技能上,医学院可借附属医院的平台邀请优秀临床导师为学生开展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或组织学生前往医院参加见习实习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实践队伍的综合临床服务能力;在科技研究上,附属医院医生可指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开展医学相关的课题调研,并提供课题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在财力物力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附属医院可向医学生社会实践队伍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是药物、医疗用品等物资支持,好保证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4.3以“实践基地”为载体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保证双向多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进一步深入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作为一个固定的场所,可以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实践地点、作息地点、活动资源、宣传平台和其他便利条件,从而有力地提升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平台上更好地了解服务需求、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努力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更是可以通过实践基地这个窗口,深入了解社会医疗卫生环境的现况和发展趋势,形成了对社会整个医疗卫生环境的初步认识。并且可以透过目前社会医疗卫生环境的现象,发现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分析研究工作,为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数据或者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和方案,以此提高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的能力。

4.4以“企业商家”为佐佑

社会教育实践范文3

[关键词]和谐教育 时代主题 失衡 基本路向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4-0127-05

在我国,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按和谐社会理想构建教育,要从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特质出发,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从认识引发根源上看,要对教育产业化的观点进行历史性反思。近年来,关于教育产业化的激烈争论已蔓延到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对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国情出发,对教育产业化的理念进行深刻批判,对其逻辑前提进行理论考查,对教育产业化的事实进行深入的检讨,坚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道路。其次,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上看,教育要依据其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持续稳定的大局着眼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看到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历史过程出发,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重大客观事实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科学、理性、冷静地处理。再次,从问题解决的基本手段上看,要明确教育的公益性决定政府在举办教育过程中要承担的主导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承担全部责任;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最后,从问题解决的目标上看,要学生、家长、社会都从教育中受益;都能享受公平的、合符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优质教育服务。

以下我们从现实问题出发,研讨相应的教育发展路向。

一、必须研判的四大失衡现象

当前,教育的不和谐普遍存在,我们认为,着眼于大处,由宏观、中观以至微观,都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有四大失衡。

(一)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学者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表明,“普九” 覆盖率与第三产业总值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率紧密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总量及质量与第二产业总值及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紧密相关。[1] 近2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大批现代化劳动者,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义务教育还没有高质量地完全普及,不少儿童不能享受基本的、免费的教育;中等教育的规模和培养的人才规格、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距离;高等教育还缺乏足够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多脱节和滞后的地方。教育部的一个专项调查显示:立体比较东部三个地区北京、天津、上海和西部五个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的城乡经济和教育发展,教育支出差距大于居民整体消费支出差距,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大于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因而表明:在我国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教育差距比经济差距拉得更大更快。[2]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的诸多不协调现象,使得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发展与生产力提出的科技创新要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功能合理分担的失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来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作用,当三者呈现一致性和互补性时,学生才能获得健康成长。当前,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过分夸大和张扬学校教育的功能,把原本应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承担的功能转稼到学校教育上,这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万能论”的表现。

1. 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缺位。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出生、成长,并且依托于一个家庭来发展。父母的启蒙教育、家庭生活的人格示范、人伦氛围的性格熏陶、亲子教育的学业扶助,对家庭每个成员,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的这四个功能还没有被家长充分认识,而且自觉实践的太少。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推进,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家庭的规模缩小,家庭的人文关怀多变,家庭的交流弱化,家庭存在方式变化多样,使得由家庭问题引发的教育问题在今天日益突现。家长在确认自己的教育责任和学校的教育责任时,往往对学校的教育责任和自己承担的教育责任分不清,从而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导致家庭教育上的无知、缺失、随意、失责、推诿、偏倚或扭曲。

2. 社会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缺位。社会要着力尊师重教氛围的营造,着力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设计,关注教育绩效的责任评估。这三个方面是社会自身教育功能具体发挥的表现,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社会教育功能还是不到位的。(1) 教育发展的舆论宽松环境提供不足。近年来,对教育的负面报道存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教育的形象,伤害了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教育事业的尊严。(2) 从法规政策上看,教育发展对公平要求的阶段性把握不到位。教育发展应该在保障公平方面,在不同教育层次、类别进行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但当前这个问题解决得不理想。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强调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要对高等教育公平性做合理的调整。例如,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必须注意三个点。第一,大学贫困生问题要放在整个高等教育公平性层面来解决,放在制度设计层面来解决。如果将公平性强调过头,把其它问题的重要性降低,公平性就肯定会存在偏差。第二,必须注意到学生的贫困是历史造成的,学校要关注和扶持,但是学生的贫困不能因此成为一种特权,否则又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大学贫困生就读困难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在学校制度设置内通过学生自身的奋斗来解决,通过全面启动奖、贷、助、减、免的综合机制来解决。否则,不利于学校公平的真正建立,不利于学生成长。第三,贫困生问题的解决要与全面的国家奖学制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争当品学兼优的学生,让全体贫困生感到发展的约束和压力,感受到富裕而优秀学生的感召和公平竞争。(3) 教育评价的科学的政绩观还远未确立。当前对教育的评价往往更多地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高考上线率。实际上,硬件设施只是一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手段,高考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学科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考察,不是人的全面素质的考察,更不是教育的全面考察。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没有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弥补教育制度的缺失,教育评价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观。

3. 学校教育功能的认识与超载。学校具有公益性、公共性、文化性、开放性、传承性、创新性等六个特性,这六个特性决定了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育人的阵地、学校发挥教育功能的基地,是知识传承、技能传授、品行养成、精神锻造的场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良知上,是服务社会的中坚。目前,由于家庭和社会教育功能的缺位,学校的教育功能严重超载。学校成了孩子成长的保姆,成了家庭责任的逃避所,成了社会教育偏见的承担者。很多对教育的偏见都强加到学校方面去,使得学校许多教育功能难以启动和发挥。为此,端正学校功能的认识,减轻社会压力和偏见的重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当前学校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强有力需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的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中职是普多职少且职弱,高职是职、普相当而职弱的格局,因此,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政府应将职业教育放在更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去领导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办学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要有更大的工作力度。(2) 职业教育应着力塑造自己的特色。职业教育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别。普通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探索型、创新型和设计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技能性、实用性,二者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较大区别。因此,职业教育应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着力于竞争教育、证书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办出特色,走出与普通教育同构的陷阱。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要使中职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教育有基础”。要使高职学生“练就高级技能,提高文化素养,获得觅岗能力,奠定创业基础”。(3)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应有正确认识,大力支持。要端正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认识,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蔑视,确立和宣传职业教育是主流教育、国民教育的观念,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同时,社会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力量及机构,要在制度建设、标准构建、合作模式、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强职业教育的支持、引领和配合,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深化对德育的认识

首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德育、智育以及体育、美育等,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各个要素在教育中的延伸和要求,把它割裂开来,只是为了便于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整体,不存在把各个要素剥离开来的人。教育是一种价值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求两者的平衡。为此,基于我国的教育现实状况,学校必须牢牢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教师必须认真履行“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责任;学生必须践行“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成长、成才、成人的目标取向。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与智育工作配合起来,两者共同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全面,富有创造性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从新的时代高度深化对德育的认识。(1) 对德育内容必须作出新的历史性选择。今天,我们在重视政治和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要更多地强调道德和心理教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点转折,没有这个转折,就不能适应我们社会转型理论上的更新;不能适应现在新一代青年学生的行为特征,就不能真正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社会分层教育的理念。(2) 德育工作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敏锐性、意志力、社会适应性、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德育就悬在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的要求的外层空间,学生也得不到全面发展,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3) 德育应该是形而上者立意,形而下者落实。当前,更多的要吸取前苏联的教训,从固本强基的根本战略取向上,落实物质上、制度上的保障。

以上我们按社会和谐理想构建我国的教育,我们称这种教育为和谐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勇. 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3,(6).

社会教育实践范文4

一、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

1.成人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对成人教育的定义:对于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其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对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是向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所做得权威性解释是:“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

2.社区教育。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组织,是人们频繁交往、紧密联系、相互学习、共同生存的区域性环境。“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社区内全体居民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以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的综合体。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与各类正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分工,对各类教育进行整合,侧重于对社区内正规教育进行延伸和补充。我国的社区教育是指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或过程。

3.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关系分析。知识社会是属于社会范畴的概念,而学习化社会则是教育范畴的概念。知识社会要通过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去实现。终身教育的社会就是学习化社会。(1)从内涵和外延来看,终身教育体系必然包含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后者是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从受众来看,终身教育是受教育者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成人教育则是受教育者一生所受教育的中、后期阶段。(3)从机构设置来看,各类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机构是终身教育体系一个主要依托和载体,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化社会来说,社区是最佳着力点和最佳场所。(4)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存在重合、交叉。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成员。成人是社区成员的主体,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主体。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成人。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发展,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成人为主体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

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国社区教育的兴起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这种社会转型是以城镇工业化、人口增长和大规模移民为特征的。这种社会转型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社会转型对国民思想道德、文化、技能等素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社会的快速进步引发了对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的迫切要求,从而促进了成人教育活动的发展。而这种以知识学习、技能提高为特征的社区成人教育是因人而异和多样化的特点,必然要求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这种需求决定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发展必然性。

2.现实发展的必然性。成人教育现阶段的发展应是调整结构体系,拓展规模空间,结合经济发展,适应成人特点,形成兴趣培养和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而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是政府统筹指导,教育部门主管,职能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教育的这种开放性,社区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序列的社会大教育思想理念与成人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客观上与拥有教育资源的同样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成人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这种优势互补型的结合是现实发展的必然。

3.未来发展的必然性。《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加快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形成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动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的明确地提出了成人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成人教育的时代使命,并决定着成人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三、成人教育服务社区的有利条件

成人教育,凭借着多年举办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经历,积累了相对优势的办学资源类型,主要有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成人院校现有的部分有形资源,如教师、管理人员、教室、图书资源等,除了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外,富余部分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支持;而更具价值的无形资源如文化资源、成人教育管理经验、数字化教育等,则并不会因为一定范围内使用量的增加而带来负担,相反,会带来价值的增值。因为,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具有天然互补性,而且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培训具备了良好的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

(一)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内部需求一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优势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各类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建国之初,在改造和发展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同时,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创办了高等函授教育以来,成人教育几乎是学历教育的代名词。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为解决“”积压十年而突然崩发的求学需求,大批普通高校开始举办夜大、函大、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为数以千万计的成人提供了在职取得学历的学习机会,1986年成人教育实施统一考试以来的20多年中招生两千多万人。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已经完成了“补偿性学历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成人教育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普通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迅速增加,成人教育院校正面临生源萎缩、办学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挑战和危机,我国成人教育必须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拓宽办学思路,走出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学历教育以外的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等,以谋求新的增长点。如上所述,社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且有终身学习需求的成人群体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社区教育的发展有赖于依靠一个实体办学机构,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及师资等,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这种优势互补性是创建学习型社区,形成学习化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是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并与之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外部环境―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共识

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从党的十报告中郑重宣告:“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其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人民共享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政府不但鼓励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将这种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到是否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样一个高度。

2.构建学习型社区,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们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社区作为特定地域空间的人的社会共同体,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城市职工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移,社区的功能不断被放大。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而且还要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人际交往功能等: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引起城市结构变化,衍生出大量的单位以外的群体,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打工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待业人员等,他们对社区产生了新的需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习型社区的创建。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只有大力发展面向社区成人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成人教育应该成为营造学习型社区的主力军,把社区教育作为成人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中外社区教育模式对我国社区教育模式构建的有益借鉴

模式就是典型的、完善的、值得效仿的形态、式样,是依据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构建的可操作和可被类同的标准式样。模式在理论上体现为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实践上则体现为组织形式和操作方法。一种教育模式不仅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作支撑,而且要有稳定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操作方法,还要有可仿效性,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区教育模式也是如此,除了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具有中介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继承性等属性。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教育模式,还应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的思想材料。

(一)国外主要社区教育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社区教育在国外发展较早,社区教育的研究与理论主要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模式中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国外社区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以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国为代表的“民众教育”的社区教育,其主要特点是以各级各类民众学校为教育载体,紧密联系地方和社区,强调面向社区内的所有成年人,充分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对社区民众实行全员终身教育,以体现福利国家的特征,因此这一模式被人称为社区成人教育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社区教育”。日本把社区教育定义为“《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之外,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日本以公民馆为主要社区教育载体,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的社区教育。在美国,社区教育一般被认为是为整个社区内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类型居民所提供的非

正规的教育服务。美国实施社区教育的主要基地、主要形式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特别重视教育和社群的关系。

综上所述,国外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一是设置有专门的社区教育基地且是实施社区教育的主要途径;二是普通学校承担部分社区教育的职能,实现教育社会化;三是广泛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实现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四是对社区教育立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社区教育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资源和项目上对社区教育予以支持。

(二)构建我国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

综观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和我国京、津、沪及浙江、山东等地推进社区教育的试验,拟从经验提炼和理论探究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模式作一探讨。社区教育模式按其发展的时间先后和办学层次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种:

模式一:“以学校为主体”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

该模式是教育系统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运作方式为:以学校为主体组织本校或社区内中小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由学校牵头组建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定期开展学校课外教育活动,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文体设施。即“协调课外活动,开放文体设施”模式,此模式带有浓厚的校外补偿教育性质。此模式的特点为学校主导。中小学作为社区教育组织牵头单位,主要实施以在校生为对象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将社区居民请进校内,共享学校文体设施,社会各界参与校内外教育活动。

模式二:“以街道为中心”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

它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运作以街道作为所辖行政区域内的社区教育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及社区文化为着眼点进行的各种休闲、文化、活动性的社区教育。其运作方式为“街道牵头、社会参与、双向服务”。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力求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格局。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

模式三:“以地域为边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

它是由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对本社区教育进行总体协调和具体策划。其运作方式为:由驻区各行业较有影响并且热心社区教育的(功能齐全)单位牵头组成专门机构,利用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行业的影响和资源,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式的社区教育活动。

模式四:“以社区大学(学院)为龙头”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

它是以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单位,通过理事会和文明市民学校以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手段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社区教育。其具体运作方式为:接受街道办事处、民政局或者区域内单位委托,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一种区域性、多层次、综合性、大众化的集区域高教、成教、职教等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

社会教育实践范文5

关键词:社会服务;感恩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92-01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美德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在我国,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感恩名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青年志愿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校的实效性提供必要的现实平台和载体。

二、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对其回馈以感激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可以认为,感恩教育的本质任务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

(二)当前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智育与德育失衡,忽视感恩教育。随着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考研率和就业率,出现了忽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等,都与高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2.感恩教育过于形式化,缺乏系统性。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过于注重感恩活动的数量,举行感恩活动应成为教育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规划,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和作用。

3.缺乏感恩教育体制,评价体系不完备。高校的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对他人感恩。

三、如何让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在感恩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首先,要完善高校志愿服务体制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其次,要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大学一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特别是宣传志愿服务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和优秀个人,让志愿者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要让更多大学生关注志愿服务。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的考核与管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素质。

(二)完善道德考核标准体系,开设感恩课程,建立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教育效果都是与相关的教育评价体系分不开的,感恩教育也应该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如对见义勇为受惠者的忘恩行为应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予以鞭挞和打击,对知恩图报的善行予以褒奖。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感恩成为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高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建立感恩评价体系,将大学生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并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感恩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开展感恩实践教育,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到感恩教育中。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高等院校开展感恩教育有必要通过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大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目前,各个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感恩教育的有益尝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挂职锻炼、绿色保护、爱心支教、文化下乡、法律援助、勤工助学、兼职创业、红色教育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上升到理性高度,在社会实践的体验,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引领大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感恩,促使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内化的品质。

感恩教育是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虽然是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但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感恩教育中的探讨,为高校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道德要求的高等教育人才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体验创造了新的结合途径,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提供了现实依据。

社会教育实践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化; 学习型社会; 城市服务体系

Abstract: The learning type cit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need form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the government sleeve,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t needs to improve employe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 college educ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occupation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learning society; city servi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21 世纪是学习的时代、进步的时代。杭州市自2002年开始建设学习型社会,此举走在了全国前列。2011年伊始,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第1号文件就是《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2015年,要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雏形,到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组织系统化、学习体系社会化”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构建学习型社会与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将会为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完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黄炎培先生倡导的“社会化”涵盖了职业教育的各方面,“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他多次强调要“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设立职业科目,“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样的教材,要看职业界的需要,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在教学方法上,他也提到要特别重视实习和训练,并注意去农村或工商企业实地考察,训练学生体察职业界的习惯。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他提出了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的做法,更要多聘请其中的有经验者。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显然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与城市的服务体系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美国早在上世纪就提出,要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把社会变成大课堂。未来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城市的竞争力来自学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瑞典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建立了适合于本国需要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的新体制,成为北欧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典范。

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指的是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形成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是指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对于社会而言,这是社会文化得意延续的手段,对于个人而言,则是个体被社会认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社会化的过程具有终身持续性、社会强制性以及个体主动性等特点。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社会教育资源人人共享。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强力推动就是我国政府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职业教育要在更大程度上既满足社会的发展又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较强的职业思维能力(从职业观到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优秀职业技术型人才,就必须完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走职业教育社会化之路。

现代的职业教育社会化是学习型社会的前驱,也是是学习型社会城市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主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以青少年和成人为主要对象,以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主要内涵,以制度化、结构化、组织化为主要特征。第二,以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教成人教育为主体,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的一种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则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贯穿人生的全过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各层次的学习型组织)、非正式教育和终身学习,以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为学习单位,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整合社会上的各类资源和设施,更多注重把教育、培训、学习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致力于为人的终身发展和完善服务的一种教育体系。

学习型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丰富和拓展,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它的起点原本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范畴,学习型社会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职业教育社会化,同时使职业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内涵。

笔者认为,进行理念的创新,完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

在职业教育进入学习型社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学校的最终目的将由向学生传输知识培训技能向培养提高学生学力转变的新观念。

2.两个适应

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培养方案和内容与实际技能相适应。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的变化最快的就是市场,职业技能也是生产过程中发展日新月异的因素,进入学习型社会以后的职业学校教育将以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岗位技能为目标,两个适应的目标将由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来实现。

3.课程设置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分解进行课程设计,然后进行模块组合,终身教育下的课程设置理念应该是围绕着形成和提高学习力展开。

4.师资角色的转变

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是创造型、指导型人才,是既会教学,又懂经济和形势。

5.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向职业院校、骨干企业延伸,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骨干企业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化、规范化的技能鉴定机构,探索建立多元评价模式。

6.职业教育产业化

职业教育产业化可以通过机制革新体制革新得以解决,只有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构建学习型社会。构建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对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

城市服务体系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围绕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而形成的社会资源系统,它拥有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聚集着代表这整个社会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优秀人才。因此,在构建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的全新理念引导下,职业教育社会化就顺理成章成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载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实践形式。因此,本课题组认为通过加快实现向职业教育社会化的转变,首先在城市范围内构建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的方式来创建学习型城市,将会是对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静.黄炎培“社会化、平民化”的职业教育方针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9

2.张泽.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王钰莹、李潇.“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瑞典教育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1

4.任允熙、王滨.论学习型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融合互动[J].教育探索.2006.4

5.张德明.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开放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