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口流动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口流动分析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1

【关键词】绵阳市;流动人口;现状;特征;对策

一、绵阳市流动人口的现状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最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省内流动人口占65.99%,达到995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占34.01%,达到4779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市,绵阳市由于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相对缺乏,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在比较利益的推拉作用下,近年来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论文主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12年绵阳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当前绵阳市流动人口现状及特征。

(一)绵阳市流动人口的总体规模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绵阳市共登记流入人口(即外来半年以上人口)70.3375万人。其中,省内流入64.6977万人,省外流入5.6398万人。流出人口(即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41.7303万人。其中,省内流动62.7359万人,占比为44.26%,向省外流出78.9944万人,占比为55.74%(见图1)。总的来说,绵阳市流入人口来源以省内为主,占比为91.98%,,而省外流入人口仅占总流入人口的8.02%。

(二)绵阳市流入人口的来源和流向

1.流入人口的地区来源

2010年,绵阳市共登记流入人口70.3375万人,其中四川省内流动的有64.6977万人,这部分中户口登记地在绵阳市内的流动人口有6.2602万人,户口登记地在川内其他市(州)的有58.4375万人,省外流入绵阳的有5.6398万人。具体来看,户口登记地在本市的比重为8.9%,户口登记地在本省其他市(州)的人口比重为83%,户口登记地在外省的人口比重为8.1%。由此可见流入人口中在四川省内其他市(州)的人口比重远远大于省外比重。另外,外省流入人口最多的省(市、自治区)是重庆市,总共有1.1019万人。最少的省(市、自治区)是天津市,总共有198人。

2.流入人口的地区流向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是人口迁入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则是人口迁出区。迁移流量的大小,也迁入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迁出区相对多余人口量,以及两个地区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的大小。2010年,绵阳市流入人口分布看,流入人口最多的为培城区,为33.433万人,占绵阳市流入人口总数的47.53%,其次为江油市,为8.5418万人,占12.14%。流入盐亭县、梓潼县、北川县、平武县等地区的人口较少(见表1)。前者两个区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流入人口更多;后几个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流入人口较少。这和全国性的人口流动趋势一致,更偏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三)绵阳市流入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从数据可以看出,绵阳市流入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省内的男女两性比例为1.02∶1,男性略多于女性。而其中户口登记地在市区内的男女比例为0.969∶1,女性略多于男性。还可以看出,在流入人口中,年龄结构上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情况,即青壮年人口最多,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减小,对应人口逐渐减少。15-19岁组的人口数量是最多的,达到12.4871万人。其次是20-24岁组的,达到9.9068万人。这样符合青壮年群体的流动性更强,儿童和老年人群体的流动性更弱的普遍情况。

(四)绵阳市流动人口受教育情况及行业结构

根据2012年绵阳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为小学7.8%、初中45.7%、高中(中专)34%、大专9%、本科及以上3.5%。行业情况为:机关1.7%、事业单位3.9%、企业18.3%、个体户37.6%、务农8.4%、无业11.3%、退休2.2%、其他16.6%。数据分析提示目前绵阳市流动人口的学历程度普遍不高,但就业情况较好。

参考文献:

[1]绵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绵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3]四川省流动人口报告

[4]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绵阳市2012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2

关键词:流动人口 管理体制 现状问题 措施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技术的不断飞跃。从上个世纪代开始,我国的人口流动就呈现出大规模、大数量、远距离的趋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流动,其中以广东、福建等省为主要的人口流动目的地。近年来,随着内陆的经济开发,人口流动的呈现出多方向的趋势。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称,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去年已接近2.3亿,达历史新高,占全国总人口17%。

本文在分析当前人口流动管理体制的现状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意见。

2.当前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靠三个部门来实现,分别是公安部门、劳动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各个省市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问题都十分的重视。尤其是例如福建省这样的流动人口规模和数量较大的省市,对于流动人口管理的体制化、网络化已经初步的形成。在人口管理和服务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管理和服务也逐渐的开始规范化和法律化。

但是,从全国总的情况来说,当前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运行还是会有阻碍和困难,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也不到位、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具体来说,当前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苦难、管理效果的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个问题当中:

2.1思路的问题

我们现行的管理机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开始形成的,根据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它的形成依据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背景状况:①生产力水平低,城市较少;②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还存在,影响了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形成;③由于认识不够,城市居民对当时的流动人口持有否定态度。

这种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现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流动人口管理主要重视的是行政管理,忽视了群众参与;重视了强制手段的使用,忽视了思想引导;重视了命令执行;忽视了民主愿望;重视了对结果的看重;忽视了过程的民族、人性化。因此,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制,首选要重视管理思想的改变。

2.2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

因为现行是管理体制带有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代特征,因此呈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

在人口的管理上,城市在潜意识里对流动人口就带有否定和负面的防范意识,在制定管理和服务政策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而忽视了他们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共享和努力;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带来增加了违法犯罪的发生,而忽视了他们大部分其实都是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忽视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样就管理体制必然就是“重管理、轻服务的”。

2.3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服务和效率低的是现行流动人口管理提下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的表现有:①管理的是可以放心的流动人口,对于素质低下的流动人口没管理到;②对于不服管理的,盲目实行强制措施,适得其反;③管理的好的地区,各类问题比较明显,呈现显性化,业绩反而降低了;对流动人口的许多问题不予管理,反而业绩好。

3.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的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的总结和分析,结合当前的人口流动现状,笔者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完善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效率的措施。希望能够在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3.1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人口管理和服务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看到流动人口和我们是一样的,都是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和我们平等的公民。在人口管理体制的制定上,必须以平等为思想指导,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利予以平等的尊重,在保证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上执行管理。

3.2加快社区化建设,为方便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社区各方共同营建: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2011年,福建省全面推广“社会化采集”,出租房屋主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话等进行暂住人口申报;企业用工单位可通过互联网企业用工平台申报企业员工问题;这块有福建省有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有一部分群众不是很配合这项工作,特别是出租房屋。

3.3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改革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登记办法,我们提倡建立以居住地为标准的户口登记办法。然后,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全不同的就业市场,针对不同的流动人口条件,开放不同的就业类型。另外,我们还建议实行异地登记制度,将户籍和待遇分开来看,确保流动人口在异地也同样获得平等的公民待遇。

3.4推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机制

当前社会,暴力执法,强行管理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中,我们要摒弃暴力执法、强行管理的做法。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要本着“人性化”的原则,管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服务要热情周到,细致全面。这是人性化和尊重民权的体现,是完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和提高管理服务效率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蓉,当前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分析和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2]李谦,流动人口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人口管理,2010(6)

[3]黄美,我国政府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研究[J],山东人口,2009(8)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3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效应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城乡出现了一个格外引人关注的人口现象,那就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每年春运期间,各大报刊、电台、电视台都不惜黄金版面(时间)予以报道和讨论,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关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尽管流动人口问题如此引人注目,但我们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效应还缺乏应有的了解。

一、流动人口的正面效应

人口流动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从而引发了多层面的摩擦,这一社会整合过程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社会的活力。深入到流动的过程,我们发现其在流入地的收入与消费状况、行为方式的变化、社会冲突与整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性,以及劳动力外流对流出地的资金、信息、技术回馈,乃至对流出地的社会经济都产生较大影响。

在正式的统计中,只有户口迁移才被计作迁移,其他人口移动均被当作人口流动,这类人口在字面上就包含着不稳定性,流入地没有长期接收这类流入人口的意愿和政策基础,所以那些在流入地已经居住相当长时间的人口又常被称为“暂住人口”。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户口迁移是符合国家计划调配的一种“正式迁移”,“暂住人口”则是游离于国家计划之外的带有盲目性和无序化的“自流人口”,这也是他们常被歧视性地称之为“盲流”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现今流动人口已不再是“挣了钱就走”的非稳定人口群体了,很多人具有常住性质。他们吃在城里、住在城里、工作在城里、生活在城里,已成为实际上的城市常住人口了。流动人口直接参与居住地的经济活动,同时充分享用居住地的交通、医疗、体育和住房等各种服务设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流动人口促进了流入地――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口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口流动又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很大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人口流动加快了全国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市场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表现,一方面,它可以减轻过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给土地带来的沉重压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自发地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小城市,为市镇建设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劳动力,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

(2)中国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民工潮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生产力解放的必然反映。

城市流动人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伴生物,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流入城市的农业劳动力在市政建设、第三产业、环境卫生、家庭服务等行业中逐步取代城里人,是城市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既给当地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又为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们又是城市的消费者,刺激了城市生产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的来说,外来人口对城市的正面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中国目前许多大城市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外来人口了。

2、流动人口有利于流出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人口流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1)能够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2)部分外出民工学到了本领,回乡创业,勤劳致富,带动了家乡的产业发展,能够促进非农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加快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3)大量农业劳动力通过流动从传统村落农业文明一步跨进现代城市工业文明中,无异于接受了一次现代化教育。流动人口也将资金、新生活方式、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新文化观念和新的管理形式迅速地反馈到农村欠发达地区,“反哺”了我国内地欠发达地区,直接支援了农村的经济建设。

3、流动人口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人口大量流向城镇,特别是涌向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为城市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了城市建设特别是市政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加快了人口城市化进程,增强了我国城乡之间的横向联系,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城与乡之间科技文化的交流和信息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有研究报告表明,农村青年认为进城打工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一部分稍微在城市里站住脚根的农民工,为了彻底改变他们子女的命运,便携家带口力图在城市里安顿下来。许多人都有过在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垃圾场边、废弃的房屋、铁道边的临时棚屋栖身的经历,他们力求以最低廉的费用千方百计在城市里立住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城市人口新的构成的一部分,是平衡城乡、工农差别的新兴力量,加快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4、流动人口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贫困地区有“流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效应。例1990年四川农民的劳务输出就提供了8-9亿元纯收入。农民外流,已成为部分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外出民工把部分收入回流农村,用作农业资本的积累与投入,弥补了农村发展资金缺口,扩大了农村资金规模,促进了农村的发展。1997年全国至少有3400万农民工在县以上城市打工达半年以上,57%的农民工去了我国东部城市,他们人均收入为6633元;25%的农民工去了我国中部城市,他们人均收入为4454元,18%的农民工去了我国西部城市,他们人均收入为4158元。目前农村的非农劳动力人均产值比农业劳动力高3.3倍。外来人口挣回的人民币,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

6、流动人口对我国制度变革和完善提出了迫切要求

农业流动人口虽然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缺少的劳动大军,但同时又与长期形成的制度发生着多方面的碰撞。僵硬的户籍制度将他们排斥在城市之外,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制度不能以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接纳他们。他们的居住地常常被列为清查、整治的重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并且是社会进步所追寻的目的之一。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必须与之相适应。农民进城务工加强了城乡之间全方位的交往,有利于社会成员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农民进入现代城市务工的过程,实践着“观念催生行为,行为催生习惯、习惯催生文化、文化催生制度”这一先进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城乡文化同步发展和农民观念的变革;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还将推动国家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7、流动人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任何社会如果能够让其中的穷人不断地变为富人,就有无限的活力。人总有向上发展,努力进取的欲望,社会应鼓励社会成员将这种欲望付诸实践。因为合理的向上流动,可以形成新陈代谢的社会机制,实现社会成员与社会位置的最佳结合,增进和加强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从而持续不断地给社会机制带来生机和活力,确保整个社会良性运转,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的流动率是比较高的,说明目前我国社会是有相当活力的。

(2)人们地位的变化应该是公平合理的。这是指社会地位变化所遵循的原则,该原则决定人们的地位为什么会上升和下降。比如,“奖勤罚懒”的原则就是对的,反之“奖懒罚勤”的原则就是错的。在这方面,我国上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脑体倒挂”现象,结果引发了很大的社会问题。而90年代以后,“脑体正挂”了,符合马克思说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的原理,这就具备了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

所以鼓励社会流动,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户籍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二、流动人口的负面效应

对于城市来说,外来流动人口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流入城市的外来人口一般以农村轻、壮年为主体,他们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就业的矛盾。

1、扩大了城市贫民阶层

由于外来人口中的主体人口文化素质较低、职业素养较差,而且他们大多是采取无组织、无计划的流入的,大部分外来人口工作待遇差,还有一些则成为无业游民,目前,大量的外来人口正沦为城市新贫困一族。

2、加重了城市的负担

外来人口的流入增大了城市人口密度,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程度加大,恶化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拥有大量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中村,则成了城市恶性的“毒瘤”。

3、妨碍了社会治安

外来人口中不少人无一技之长,又没有社会关系,很难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谋生,一些“三无”盲流人员成为社会治安问题的潜伏点。近几年许多城市的流动人口犯罪数目及刑事犯罪分子中流动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带来城市犯罪率的上升,对城市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增加了城市治安管理的难度。

此外流动人口聚集区的管理问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问题、流动人口的住房与社会服务问题、农民工对于城市社区生活的适应问题、打工妹的社会保护问题等等,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妥善解决巨大的人口流动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

总之,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激增是近年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或人口地理现象,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其中的消极因素也需引起应有的重视,关键乃在于积极引导、合理调控和加强管理,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能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4

关键词:农村;人口的流动迁移;民工荒

一、“民工荒”的产生原因

第一,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地少生产力落后,这一国情表示着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农村有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以后,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第二,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制约着农民工在城市中得到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大批农民工就会寻找其他出路,选择或回乡或转移,;

第三,近些年中央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的出台,在家乡就能有好的事业和发展,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

第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覆盖面过窄,各地政策不统一,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工投保,就会大大削弱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

第五,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显现的结果,所说的较大范围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是指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中新一代工人的短缺,据有关统计,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使得出生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出现了人口增长的断层;

第六,招聘要求的提高将很多农民拒之门外,现在大部分的单位企业招聘第一要求的就是学历和经验,其次还有性别、年龄和地域的要求,这些都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就业的门槛,;

第七,社会观念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使得农民工在身份地位和心理上都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第八,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观念与时代接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他们往往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素质结构相对提升,自主意识、工资期望水平以及消费欲望等方面的提高也成为了他们不愿意重复老一辈农民工工作老路的重要原因。

二、“民工荒”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

第一,“民工荒”问题将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对待的现象暴露出来,党和政府一直宣传人人平等,要把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但现实生活中农民的权利和地位往往得不到承认,因此大规模的爆发农民工成批返乡,迫使城市居民认识到农民工人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第二,“民工荒”问题的爆发有利于将农民的诉求申诉出来,包括工资待遇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完善、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业技能的培训、就业机会的平等等等,在保障农民工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企业自身;

第三,很好的处理“民工荒”问题能够很大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力,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维护企业和工人各自的权益,加强对社会风气的整理,保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第四,“民工荒”问题的爆发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人短缺使得缺工的产业行业不得不寻求耗资最少的发展方式,还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有利于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产业行业;

第五,“民工荒”使得大批农民工返回自己的家乡,或是距离自己家乡较近的中小型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弥补中小城市和乡村发展不足的缺陷,将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资金带回家乡,投身于家乡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消极影响

第一,大批工人离职回乡首当其冲的便是各个公司和企业,我国农民工大都集中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社会服务部门,为了维持自身利益,企业主要么雇佣其他成本较大的劳动力来弥补空缺要么宣布破产,这样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我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廉价的劳动力是一个很强的吸引力,但是“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使得很多工厂企业不敢接单,引发的后果就是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外汇的能力以及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

第三,我国目前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2亿,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第四,农民工返乡,失去了城市中较高的工资收入,对于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人生活质量水平产生影响,会阻碍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五,“民工荒”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使他们失去了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失去了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的平台,影响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延缓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第六,农民工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闲散人员增多,容易造成心里不平衡,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城乡交流,加剧社会冲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龙翠红,洪银兴.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民工荒”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究,2012.

[2]崔艳艳,杨秉鹭.“民工荒”现象劳动经济分析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24).

[3]齐小兵.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综述[J].西部论坛,2013(02).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5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城市经济增长;人口流动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20-02

在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步伐的过程中,这种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劳动力市场的逐渐成熟,城市人口大量地流入和流出,形成大型的人口流动潮。广东省在2011年的GDP为52 673.59亿元,高居全国各省区市经济产量的首位,同时广东省在2011年拥有常住人口

10 430万人,是全国各省区市人口集中程度最大的省份,也是全国各省区市中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这种巧合关系让人们对人口流动潮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产生各种遐想。

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就曾在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研究中将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相结合,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分别为传统的农业部门和城市的工业部门,其中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会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为城市工业部门中扩大再生产提供所需要的劳动供给和资本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外,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其人口迁移模型中证明了影响农民做出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决策的是对城乡收入的预期差距,在存在很大城乡差距情况下,即使城市中存在较高的失业率,农民也会具有从农村涌向城市的倾向。

在国内,王德等在研究1985~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人口流动的关系中,得出人口流动在1990年前后对我国十几个省的GDP产生平均1.5%的贡献;段平中在其人口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其过程存在一种收敛性。

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很好地阐述了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统一证据支持了人口流动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这个论点。但这些研究大都专注于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忽略了城市之间的平行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也缺乏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但在现实中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除了由产业特性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外,还有由政策偏向、机会倾斜等引起的城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样,这种城市区间的经济不均匀发展也会引起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经济欠发达城市地区的劳动者会产生对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的高收入差距预期,从而衍生出对经济发达城市地区流动的倾向。这部分人群的流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如今暂未得到论证。本文将以广东省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结合人口流动的心理要素来分析其原因。

1 实证建模

1.1 样本数据的选取

人们通常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学习培训、搬家迁移、婚姻关系、亲友收纳等方式由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而形成人口流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流动人口的户籍变化更能反应其对城市经济建设的长期贡献作用,因此本文采用户籍迁移人口作为标准界定流动人口,并选用广东省2011年统计年鉴中2010年的各市数据进行分析。

2 灰色关联度实证分析

3 结 论

①广东省人口因素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关联。由表1可知,无论是流入、流出还是本地的人口,与广东省城市经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都超过0.7,达到较高的关联水平。就流向而言,流入人口都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供了廉价的和高质量的劳动力,成为城市各类行业的劳动主体;同时,人口的向外流出也缓解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降低了福利分享规模,提高了流出城市的边际生产力;本地人口作为城市的源动力,对城市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自然功不可没。

②留在城市内的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高于离开城市的人口的贡献水平。广东省中留在城市中的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7 245、0.8 683和

0.7 214,高于流出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0.7 184。留在城市中的人口通过提供劳动力和带来消费和投资等对城市经济比较直接的贡献,比离开城市人口创造的缓解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和福利分享规模的间接贡献更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推动作用。

③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高于本地人口的贡献水平。从表1结果来看,不论是省内其他城市的流入人口还是省外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都高于本地人口的贡献水平,这其中的最重要原因莫过于本地人口在进取心和奋斗欲望等心理因素上都差于流入人口。一般来说,本地人口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使本地人具有稳定的未来环境期望,且这个优势越明显,其创造能力越差。相反,外来人口本着为了能改变现状和衣锦还乡的淘金理念,迸发出热情与创造力为这个城市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

④省外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高于省内其他城市流入人口的贡献水平。表1中,省外流入人口对于广东省城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0.8 683,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流入人口0.7 245的贡献度。本文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流入人口在心理因素上的冲劲通常会因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增加,而这种机会成本往往和城市的地理距离及经济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即其返回原城市的成本越大,其冲劲越强。其二,广东省作为中国历来的经济大省,其本地人的从商意识很强但是对教育的关注并不高,尤其与山东、江浙等重视教育的省市差距明显,因此,从重教育的外部省份流入的人口在知识积累方面相对本省人口更具有优势,对如今知识化社会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实证结果证明,人口流动尤其是省外流入人口对广东省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本文认为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增长,取消户籍限制制度等人口流动的约束和限制势在必行,才能引导各省区市之间的人口流动以更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2]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6

Key words: the floating population;employment;income;impact factor

中国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是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是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1]。庞大的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不仅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还引发了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构成、人口的城乡分布、社会的阶层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现有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比较集中,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3,4],亲友网络等非正式就业渠道仍然是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5];流动人口就业“非农化”倾向明显,但是没有使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得到真正的提升和改善[6];流动劳动力失业率进一步提高[7];虽然流动人口收入有一定提高,权益保护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善[8],但在流动人口内部和城乡户籍间仍存在收入待遇和权益保护的差距[9],流动人口仍受到就业保障歧视[10]。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的最大来源地[11],人口流动规模巨大。因此对河北省流动人口就业特征的研究对于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群统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数据获得的限制,现有研究多数只对小区域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缺乏对河北省就业流动人口的详细研究,且很难对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采用2013年河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对比研究的视角,分别对河北省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原国家人口计生委2013年组织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抽样调查,采用了包括河北省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就业相关数据,用于分析河北省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和收入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流动人口指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15~59周岁人口。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处于就业状态的流动人口,共获得河北省流动人口有效样本14 822个,其中流入人口6 940个,流出人口7 882个。

1.2 方法

基于原调查数据,结合现有流动人口就业职业分类的统计标准和收入等级划分方法,设定适于分析流动人口职业特点的分类标准和收入等级。

职业分类标准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业人员,包括经商、商贩、保洁、家政、餐饮、保安、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等;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包括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建筑、其他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无固定职业和其他人员;公务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公务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收入等级为:低收入水平,月收入水平在2 000元及以下;中低收入水平,月收入大于2 000元且小于等于3 000元;中高收入水平,月收入大于3 000元且小于等于4 000元;高收入水平,月收入在4 000元以上。

研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多项logit回归分析方法和有序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流动人口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对比分析。

2 就业特征描述

2.1 职业特征描述

从职业的分布来看,河北省流入人口中服务业人员占59.81%,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占32.71%,专业技术人员占5.98%,公务人员占1.50%。河北省流入人口在第一产业中的就业比例极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均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就业,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比例最高。流出人口中,除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比例较低以外,其他三类职业流出人口的分布比例均高于流入人口。整体来看,河北省流动人口就业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非农化”趋向继续强化,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进城后绝大多数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二是受中国二元劳动力市场和较低的流动人口职业技能水平影响,大多数就业人口集中分布于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的服务行业、农业、生产制造类行业等次级劳动力市场,无法向主要劳动力市场转移。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除了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外,也与市场中存在的户籍方面的歧视有关[12]。

2.2 收入特征描述

河北省流入人口的月均收入为3 019.38元,比流出人口平均水平低239.24元;对于流入和流出人口来说,月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均是专业技术人员,最低的均是服务业人员;除了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月均收入略高于流出人口外,流入人口其他三类职业的月均收入水平均低于流出人口。就工作强度来看,河北省流动人口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9 h,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月均收入最低的服务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最长;除公务人员外,流入人口各类职业的工作强度也均超过流出人口。这表明流动人口在各地区就业时待遇方面受到一定的歧视。流动人口被分割在次级劳动力市场,除了损害流动人口的就业权益,影响流动人口收入和公平享受其他基本资源外,也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劳动力市场的紊乱。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改善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成为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关键。

3 就业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1 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3.1.1 变量选取与测度 本研究将职业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户口性质作为控制变量,流入时间、本次流动范围作为协变量,分别建立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职业影响因素模型(表3)。

3.1.2 职业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职业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运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整体回归的效果良好,模型在统计上具有意义(流入人口模型最终卡方值为1 259.23,P值为0.000;流出人口模型最终卡方值为1 328.63,P值为0.000)。流动人口的职业因变量为四分类变量,因此产生了以“公务人员”分类为参照的三个最终模型。

1)人口学特征。表4和表5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户口性质和受教育程度对河北省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婚姻状况对其职业选择没有影响。受专业技术工作性质的影响,年龄对其影响不显著,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中专的男性流动人口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可能性最大;初中及以下的21-40岁的流动人口成为服务业人员的比例更高;初中及以下的青壮年男性在农业及生产制造类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2)流动特点。将流动范围和流入时间用作反应河北省流动人口流动特征的控制变量。从表4和表5来看,流动范围对河北省流入人口的职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对流出人口的职业选择影响不显著,流入时间对河北省流动人口职业选择影响不显著。对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服务业工作和农业及生产制造类工作的河北省流入人口来说,流动范围每缩小一个等级,发生比将分别降低到原来的54.4%、66.9%、63.3%。研究认为跨省流动的人口在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方面比只具备省内迁移能力的流动人口更有优势,并且当流动范围拉大时,迫于生计等原因流动人口更易接受工作,因此其职业选择范畴远大于流动范围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找到正式工作之前,多在流入地已滞留一段时间,因此流入时间并不等于就业时间,不能将其和工作经验挂钩,进而使得流入时间对河北省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3.2 收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2.1 变量选取与测度 本研究将收入等级的因变量在模型中的编码设为“0、1、2、3”,并建立影响河北省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有序logit回归模型,将人口学特征、流动特点作为控制变量全部引入模型,变量的编码类型和度量标准同上。

3.2.2 收入水平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河北省流动人口收入模型整体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以及流动特点对收入水平提高具有显著影响,其收入模型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意义(流入人口模型卡方统计量为868.572,P=0.000;流出人口模型卡方统计量为489.743,P值为0.000)。

1)人口学特征。相对女性流动人口,男性流动人口收入等级提高的可能性分别为3.290、2.280,因此男性收入等级不断提高的概率更大。由于人力资源禀赋方面差异、社会观念的偏见和性别歧视等多方面原因,女性劳动者月均收入普遍低于男性,因此作为双重弱势群体的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所面临的收入性别差异更为严重。

31-40岁的流动人口获得更高收入的可能性最大,发生比分别为1.192、1.221。这是由于该类人群在体力和外出工作经验、人力资本方面都更有优势,能够凭借自身优势提高收入;20岁及以下的青年劳动力收入等级的发生比仅为0.496,这主要是由于青年劳动力缺乏工作经验,难以获得更高收入;21-30岁和41-50岁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则和50岁及以上相差不大,这基本反映出典型的就业年龄特征,随着年龄增长,个人收入先升后降,在个人就业能力最强的阶段达到峰值[13]。

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最大。表明受教育程度对于流动人口收入有着较高的正向回报率。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受教育的年限越高,其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越强,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可能性越大,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更易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能力,因此提高收入的概率不断增大。

和非农业户口相比,农业户口的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可能性降低,发生比分别为0.976、0.681。这和中国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关系密切,农业户口流动人口一般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流动,很难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这也表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仅造成城乡之间普遍存在收入差距,即使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内部也仍存在显著影响,在流动人口内部也深深打上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

回归模型显示出婚姻状况对于收入的影响在低于5%的水平上显著。婚姻状况回归系数为负,表明相对其他婚姻状况和已婚的就业流动人口来说,未婚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其他婚姻状况和已婚人口。已婚流动人口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促使其不断争取更高的收入以维持家庭稳定与发展;未婚人口缺乏工作经验和家庭的刚性约束,流动性更强,从而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2)流动特点。流动范围变量对收入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统计意义。和市内跨县相比,跨省流动和省内跨市的流动范围在统计上更加显著,流入人口的发生比分别为1.675、1.262,而流出人口收入影响因素模型中跨省流动依旧是影响河北省流出人口收入等级的主要因子,发生比为2.502,明显高于其市内跨县的参照标准,甚至高出了流入人口收入模型中其跨省流动发生比。这表明流动范围越远,流入人口收入等级提高的可能性越大。跨省就业的流动人口往往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和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以便获取更高的收入来弥补跨省流动所带来的迁徙成本。如果跨省流动不能实现流动人口在成本―收益比较下获得更大收益的初衷,那么跨省流动的优势也就随之丧失[14]。

流入时间变量对流入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影响不显著,对流出人口影响显著。这表明河北省用工单位更加看重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外出经验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而流入时间长短不等同于就业时间长短,因此流入时间长短并没有成为影响河北省流入人口收入水平的因素。出乎意料的是,不同于罗俊峰等[15]发现的流入时间和收入等级呈“U”型关系的结论,本研究中发现随着流出时间的延长,河北省流出人口月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呈降低趋势。由于流动人口集中于相对低端的行业,随着流出时间的延长,可利用的资源具有有限性,边际收益率呈现递减趋势,因此月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降低。

从流入和流出人口职业选择模型和收入模型对比来看,变量之间发生比在同一模型内部和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不仅反映了各自贡献程度的大小,也体现了不同省份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综合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用工要求,河北省流出人口更易受到流入地用工单位工作经验和学历歧视。

4 结论与讨论

1)河北省流动人口集中分布于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的服务业和农业及生产制造类行业等次级劳动力市场,无法向主要劳动力市场转移,社会阶层无法得到提升。

2)和男性相比,女性在就业、收入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就业选择的多样性受限,提高收入的可能性降低。年龄与职业选择多样性、月收入提高基本呈倒U形关系。受教育程度对职业选择和收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回报率。农业户口流动人口提高就业层次和获取高收入的可能性低于非农业户口。未婚就业流动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其他婚姻状况和已婚人口。流动范围越远,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范畴和提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流入时间越长,河北省流出人口提高收入的可能性反呈降低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胜今,许世存.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3):5-15,175.

[2] 段成荣,杨 舸,张 斐,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32(6):30-43.

[3] 林 耿,王炼军.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以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6):1069-1082.

[4] 尹德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7(4):92-97.

[5]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J].人口研究,2007,31(2):30-40.

[6] 宋 健.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留守人口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10,34(6):32-42.

[7]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37(2):17-24.

[8] 杜 鹏,丁志宏,李 兵,等.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05(4):53-61.

[9] 杨菊华.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与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融入研究[J].人口学刊,2011(5):3-15.

[10] 张体魄.就业歧视与农民工社会保障[J].农村经济,2010(9):67-70.

[11] 张武保,孙桂平.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发展报告[R].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

[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

[13] 宋月萍,徐 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条件行业差距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12,27(3):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