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基础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动化基础培训

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1

关键词: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电厂运行管理中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施工电厂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电厂应加强电气自动化系统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通过岗位职责的完善、管理体系的完善规范电气自动化系统相关人员的工作。同时以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为基础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安全管理为中心实现现代电厂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

在现代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电厂自身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为了影响电厂综合市场竞争力、影响电厂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电厂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关系到电厂设备的使用安全、关系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电厂设备安全的影响,现代电厂应加强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通过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通过电子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电气系统故障对机组安全的影响。以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为基础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以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为重点保障电厂电气自动安全性。

1 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作为电厂机组控制的和重要组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实现电厂机械自动化、实现电厂电气系统安全管理的基础。利用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人员工作强度、实现电厂生产成本的降低。做机组重要组件,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是实现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电厂电气管理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通过科学的养护管理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探析

2.1 加强电厂电气自动化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电厂应对自身电气自动化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使电厂电气自动化管理体系更加符合电气自动化管理需求、满足电厂安全运行需求。根据现代管理理论以及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特点,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中应以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为中心,根据安全管理需求以及电厂运行特点对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通过电气自动化运行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目标的实现。

2.2 强化人员技术操作与维修,实现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的。在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中,人员操作、维修养护人员工作是影响电气自动化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技术需求以及操作要求等对电子自动化系统操作、值班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避免误操作等情况对系统安全的影响。另外,针对系统维修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的影响,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中还应对维修养护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严格要求维修养护人员按照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检修规范开展实际工作,进而避免电气自动化系统检修维护中安装不到位等情况造成的安全隐患。通过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实现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奠定基础。另外,电厂电气系统工作中,还应加强工作记录的监控。通过自动化系统监控人员工作记录的科学填写、有效监督以及维修养护过程中主管领导的现场监督保障技术操作规范性,促进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2.3 完善岗位职责,促进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中,操作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执行、维修养护人员岗位职责的执行对电气自动化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岗位职责对员工工作的规范、针对岗位职责对工作内容执行情况得影响,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根据岗位需求及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对相关岗位职责进行完善。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以电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为中心对电气自动化相关岗位职责进行完善。通过岗位职责内容的细化、岗位职责与绩效工资的关联调动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纠正岗位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安全管理为基础的工作态度促进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岗位职责的完善规范相关岗位员工工作,促进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 强化预防性养护理论的应用,促进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预防性养护检修理论的运用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关键。利用预防性养护检修理论在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各零部件使用周期内对其进行科学的更换,以此避免零部件寿命到期造成的系统故障发生,进而实现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这一理论需要电厂设备养护维修部门通过机组运行情况的掌握、易损零部件使用寿命掌握、易损零部件更换时间掌握等开展预防性检修养护工作。通过预防性检修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使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各零部件在使用寿面即将到期时进行零部件的更换,以此预防机组故障的发生,实现安全管理目标。通过机组日常运行信息的掌握、自动化系统运行信息的收集等科学制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养护检修计划。以此减少检修养护对电厂生产运行的影响、实现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目标。

4 结束语

近年来,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是模块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在加快;而其使用环境也变得恶劣多样;而所服务的系统又越来越重要和昂贵。以自动开关为例,已广泛地应用于车载、舰载、地面的军用装备,航空航天部门,铁路和交通的信号和通信系统等方面。因电源需要日夜不停地连续运行,这就要求电气开关要经受高、低温,高湿,冲击等考验。运行中往往不允许检修,或只能从事简单的维护。这一切就使得提高电气开关的可靠性研究,变得刻不容缓,十分重要。在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中,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关系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安全、关系到电厂机组的运行安全。在现代电厂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中,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电厂经济效益、生产安全管理以及综合技术控制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鹏. 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与执行 [J]. 电力信息资讯,2011(2).

[2] 王媛. 以培训管理为基础的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分析 [J]. 企业培训,2010(12).

[3] 任彦硕,赵一丁,张家生.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4] 张军 ,李楠. 浅谈电气控制系统(ECS)的应用和发展[J]自动化博览, 2009(06)

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2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途径;研究

1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起步晚,发展尚不成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基础设施未达标。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开始在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种植的过程当中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生产,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技术还无法完全支持农业的自动化生产,种植和管理的规律和经验非常的欠缺,从整体上来看,精准农业、集约化农业的实现尚需一段时间;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的过程当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等硬件设施缺乏,部分地区虽然具有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不完善、不达标,无法满足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农业生产当中的应用和推广,影响到精准农业、节约型农业、高效型农业的建设,无法实现农业生生产的集约化。

1.2机械设备的价格和结构缺乏合理性

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设备为了确保操作性和作业性,机械设备的结构非常的复杂,但是,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低下,面对复杂的农业机械设备,无从下手,这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生产操作的便捷化,还会影响到这些机械设备维修的难度和费用,因此,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在推广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大的阻力;另一方面,当前,由于农业机械自动设备的市场刚刚起步、机械设备制作成本高等,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价格昂贵,对于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民,价格问题成为制约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重要因素。我国现今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复杂、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价格昂贵,这些不合理的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应用和推广,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途径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应用,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解决现阶段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和应用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问题,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1创新技术

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便捷性的增强以及广泛应用需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这样能够为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如果没有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支持,那么,农业生产的机械自动化也就无从说起。第一,我们应该加强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重视,加强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的研究;第二,强化农业机械自动化研发技术与实际生产活动的结合,确保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既符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水平,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不断的研发出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机械自动化设备;第三,保护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知识产权;第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把市场作为导向,发挥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平台和基地。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大量的研发出来,并高效的应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促进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精准化生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2.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基础设施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设施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抓住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机遇,开展大型的工程和大的项目,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对“土地使用、农田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业开发”等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基础设施,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另外,为了确保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能够大范围的推广使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农机维修站,聘用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并定期对这些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这样一方面能够为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能够为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维修提供保障,确保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

2.3提高农民素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也不断的更新,面对先进的和功能强大的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水平,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素质,强化农村地区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增强农民操作技术的娴熟程度,例如,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今的教育资源,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将农业机械自动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领军人物深入基层进行专业化的讲解和指导,实现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培养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实现。

3小结

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农业机械自动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重视,清楚和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更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操作人员素质的增强,从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和使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于兴龙任波;浅谈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途径[J]更多还原;《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07期

[2]赵红烟承梅严纪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展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3]魏旗旗张英姿;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与维修技术探讨[J];《农业工程技术》;2016年09期

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3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分析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电气系统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为自动化运行创造有力的条件。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还离不开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每个设备都能为变电站处理电压提供帮助。下面我们就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变电设备接地的设计、控制途径和管理上来分别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加以分析。

一、控制系统的几种控制方式

1.集中控制

目前,我国的变电站属于电力行业的主要变电装置,电压值的大小转变都是由变电站来完成的。对变电站实行集中控制,这不仅能够协调好每个设备之间的运行,还能创造系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结构控制体系。为我国变电站电气化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基础结构。

2.远程监控

就是利用网络的作用,采取远程监控。这可以对实行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的物质基础进行控制,如可以减少电缆、节约材料等。作业人员通过对远程监控上传输的数据,能够很清晰的分析出变电的不足并及时对变电计划加以调整。

3.线路监控

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实现最终离不开不同的线路发挥的作用,因为线路是把所有变电设备连接起来的载体。每条线路根据不同的作用它的连接方法也是大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自动化设计时充分考虑线路的连接方式。如: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就不能选择硬接线这容易引起误操作。

4.现场监控

对变电站生成进行现场监控这是电气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现场监控可以很全面的去查看电气自动化的生成,及时发现生成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规范了整体的生产作业程序,促进了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优化改进。

二、变电设备的接地设计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接地设计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好了接地方面的设计才能保证各项设备的有序进行。

1.工作接地

变电站在正常的变电过程中只负责把转变电压的大小,而工作接地将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基本操作系统、设备、监控设备等全面的结合到了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工作接地是电气自动化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不过,工作接地也要根据现有的设备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基础作用。

2.屏蔽接地

电磁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带来了影响,会造成远程监控中数据的终断或者对设备的程序、参数、精度的耗损使得传输的数据不够准确,不能为工作人员提供正确有效的数据,从而造成判断的失误,照成不良的影响。采用屏蔽接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抵制电磁场带来的各种损害。为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分析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防雷接地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很多设备都是暴露在露天下的,在雷雨天气下很容易受到雷击的破坏。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变电站自身结构及使用的设备变得更加的复杂化,防雷接地已经成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建设施工必需具备的重要基础设施,这是安全作业的保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改造中把握好防雷装置的区域划分,选择的防雷装置是防雷接地的主要工作。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和环境须知不同的防雷设备,是防雷接地的前提保证。

4.保护接地

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施时实现保护接地,这是保证电气上班安全的重要途径。变电站的保护接地主要是为了监督和保护电气工程的设备和连接的线路出现问题,如:电流过大、电阻偏小等,在这种异常的情况下利用保护接地来控制电气设备,确保能够有效数据的传输,作业人员通过数据上的分析从而来发现问题,并加以研究相处解决的办法,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低的损失内解决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

三、等电位连接中自动化控制的途径

变电站都是复杂的电气结构,将具有相同对地电位的各个可导电部分做电气连接,就是等电气连接。对等变电连接实现自动化可以使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的安全的运用。

1.路径控制

在等电位连接的设计中,路径大小的掌控是一个难题也是重心。变电站都是复杂的电气结构,如果将不同对地接位的路径连接起来,将会使整个自动化操作系统失灵。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在严格的把握好变电站内部结构装置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设计将路径控制在最短的范围内,保证自动化操作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为导电器件创造有利的条件。

2.网络控制

网络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和控制,能够使电气自动化更加的系统地控制电气结构的运行,一定程度上促进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电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网络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得到了推广。等电位控制网络的建立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涵盖了很多的方面,比如说人员、设备等因素的分配,优化网络在电气自动化中的用途,有助于维持整个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

3.位置控制

等电位连接的位置选择是等电位连接运用到电气自动化中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变电站本身复杂的结构就给等电位连接的位置选择增加了难度。位置控制的设计好坏决定了连接作用的发挥,这就需要工业者根据具体的变电站需求来定。

4.设备控制

电气设备的选择设计,必须要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并需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特点的设备,以此来满足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的运行被人民所用。等电位连接中的自动化实现需要有配对的硬件来运行,不同的等电位连接系统配备的电气装置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作业者在使用时根据性能对号入座,不能随便的使用设备的型号,者会给整体的结构性能带来影响。比如:在屏蔽电磁场时,屏蔽器的选择要根据当时电流的大小来选择。

四、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体系运行的管理措施

1.硬件管理

硬件设备是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在日常的管理中对设备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就要求全体变电站工作者对电气设备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的修理,对报废老化的机器加以改进。作业者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能够保证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施。

2.系统管理

在变电站电气最大化系统方案完成后,还是需要在实验和实施中组织专家对其可行性加以研究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潜在的不足或者需要加以改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方案的错失造成不该有的损失。

3.操作人员培训管理

操作人员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是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得正常使用的基础和保证,变电站负责单位和负责人要严格实施操作人员的技能考核条目,保证人员专业技术过关后才能正式上岗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各方面的培训,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考核,当引进新设备后也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让每个成操作员都能够熟练的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技巧,保证变电站电气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施。

4.故障管理

变电站电气最大化控制系统管理中对故障的管理也要全面,比如说各岗位员工自查,管理机构抽查等方法来对故障进行管理。对故障的管理可以提前的预知一些故障的发生,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可以减少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提高设备故障的管理,加大防范力度,大大改善了电力运行的效率,促进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提升和发展。

五、总结

能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随着生成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数量上,在构成和管理上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电力是能源的核心工业的基础,在人民生活工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必须超前发展进行改革。变电站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的传输中转变电压的大小过程中发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电力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在科技的道路上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用,以此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松.谈220V变电电气自动化[J].福建省电力工程承保公司,2012,8.

[2]蔡德煌.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

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4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必须要以必要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础。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己建立了校园网。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资源与信息资源,许多高校建设和使用着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现代化办公。但是,在实际建设和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建设目标模糊、功能需求不断变化、维护困难等问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一项调查表明,学校的层次、类型不同,其校园网络建设的完善程度也有所差别。例如,与本科院校相比,高等专科和技术学院的网络基础建设水平略差;此外,即使都属于本科院校,部属高校也要略好于省属高校。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的普及,校园网己经遍及学校办公、教学、科研、实验等各种场所,甚至是部分高校的教师住宅和学生宿舍。

1 我国高校办公自动化的现状

从安徽师大办公自动化建设情况来看,该校从1998年5月开始建设校园网,目前己达到光缆到楼,交换到桌面,网络己覆盖中、南、北三个校区和教师公寓、附属中学,实现了一校五区的千兆互联。校园网分别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电信网和中国联通网,拥有四条出口链路,总带宽310 MB;己建成可接入信息点15 000多个,连网计算机6 000多台。为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高校办公自动化硬件建设情况可以概况为:第一,学校网络条件口趋成熟目前我校网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校园网经过多年运行检测,可以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较好的网络环境。第二,学校各单位客户端硬件配备比较完备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校各部门、各单位基本都己具备联网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施,为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终端硬件支撑。第三,学校办公人员技术储备基本完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计算机单机进行Word,Excel操作制作文档、电子表格,撰写、打印各类文稿等己基本在我校工作人员中普及,利用网络进行文件传输与共享、收发电子邮件信息或文档也日益成为学校提高办公效率的有效手段。

2 我国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办公人员自动化意识薄弱,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对使用办公自动化的必要性认识不同,对传统的办公方式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一部分领导还对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办公无纸化的前景心存疑虑。另外,许多领导对办公自动化理解不深,认为所谓的办公自动化就是在办公过程中使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目的只是提高工作效率。而实际上,使用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层的决策效能更加重要。

因此,各高校应该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为校领导开设网络和办公自动化使用课程,提高其对办公自动化的认识。没有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和推动,办公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巨大阻力。校领导的支持和参与对办公自动化建设的起步与完成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2 自动化配套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办公自动化不同于普通的管理软件,它所处理的电子公文都存在法律效力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就高校而言,办公自动化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目前一部分高校还未建立相关的制度,即使己经建立了相关制度的学校,制度也还不健全完善。

因此,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有关制度建设,使工作人员能够接受并正确、有效使用自动化系统,自觉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对升级自动化设备资金投入不足

办公自动化建设是一项资金投入较多的系统工程,从开发到成型再到完善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建设、硬件购置需要资金,网络的维护、软件的开发以及系统的推广等都需要资金。许多高校碍于自身的财政状况,对于办公自动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大缩水,严重影响办公自动化建设质量。一套技术成熟、功能完善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价格比较昂贵,部分高校由于资金有限等原因,不愿意在软件上投入大量资金,而选择了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功能不尽完善的自动化软件,造成了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有车无货的状况。

因此,各个高校应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尽量保证办公自动化建设过程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有些学校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有效地保证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4 办公自动化软件和服务厂商选取不科学

办公自动化软件作为管理软件,关键在于其实用性,不同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殊之处,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软件系统和服务厂商。目前市场上面向企业和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较多,但适合高校的成熟办公自动化软件并不多。

因此,在进行办公自动化建设之初,首先要对学校现状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对各种系统进行详尽的询问和考察,进而有的放矢地选择与本单位条件相适应的软件系统和服务厂商。

2.5 系统安全无法保障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需要建立校园局域网,各个部门的电脑都需要入网。对于高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传输、处理、存储的大部分信息都具有极高的保密性,有些还是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高度机密文件。由于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互联网直接相连,一旦学校自动化系统遭到病毒或黑客攻击,必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调查显示,少数高校的校园网建立较早,己经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安全性也缺乏保障,还需要进行网络升级和改造。

因此,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保证其安全性,如统一要求各部门电脑安装防病毒软件、对重要信息的传输采用加密技术、建立学校内部网络系统,以便在物理上与外部网络系统隔绝等。

3 对 策

3.1 提高办公人员自动化意识和水平

首先,提高办公人员计算机水平。目前,许多高校行政办公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因此,为了彻底保障办公自动化的实现,除了要转变思想外,还要加大对办公人员计算机技能的相关培训,使办公人员个个都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管理、信息表达和网上交流。其次,还要提高系统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后,为了保证系统持续地与用户环境、数据处理操作、其他有关部门的请求取得协调一致,必须要有特定的系统维护人员。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加大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建立一支长于宏观规划、熟悉学校管理、擅长硬件技术、掌握软件技术的团队。

3.2 健全自动化配套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高校在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软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根据本校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规定用户权限、责任和义务等,按照办公自动化系统规定的工作流程,分解岗位职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系统 安全性、信息的可靠性、管理的科学性、文件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促使每个用户能够正确地接收、有用信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过程中的检查和考核,定期安排专人到各部门检查使用情况,定期考核,适时组织经验交流,表彰先进,推动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3 加大自动化设备资金投入规模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应纳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结合学校的管理需要和资源状况,充分考虑近期投资能力和建设目标,又要为系统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留有余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用为本的原则,以校园网为环境,在疏通各部门之间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对全校已有的管理系统进行梳理、整合,使用全校范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全校共享数据库,真正实现高效办公自动化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数据资源的共享,真正建成高效、完善、合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因此,学校要加大自动化设备资金投入,以资金支持为后盾,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的进程。

3.4 科学选取服务商和服务软件

很多高校内部各部门较早的引入了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工作,个别部门已逐步建设了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安装了适合本部门工作流程和特点的办公软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部门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使得各部门的办公软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数据库信息无法共享,信息交流比较困难,常常造成信息重复录入,不利于高校整体办公效率的提高。因此,学校要科学的选取服务商和服务软件,保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先进科学。

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5

[关键词]大运行;地县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两级三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59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0 引 言

D5000智能网调度控制系统(以下简称D5000系统)作为地区电网地县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是应“大运行”战略部署、“调控一体化”要求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同时其也对地县两级自动化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5000系统的建成投运已经打破了原有地县自动化专业人员维护各自自动化系统的传统局面。其通过完善系统运维管理的规定,梳理标准运维的流程,保证地县一体化调度控制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进而提升自动化基础数据的准确率和自动化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真正实现地县两级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地县之间专业化协同的目标。

1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两级三化”管理的建设背景

D5000系统满足“大运行”体系建设和“地县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具备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实时监控、变电站集中监控、二次设备在线监测、自动电压控制、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网络分析、调度员模拟培训、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调度计划与负荷预测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已成为地县电网调控人员实施电网监控、事故处理、运行统计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技术支撑的手段。

1.1 深入推进“大运行”体系的必由之路

国家电网体改《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面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的工作意见(〔2013〕1325号文)》(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地县调业务要实现统一专业的管理,集约核心业务。目前地县调自动化运维业务一体化运作、同质化管理水平远未达到《意见》的要求,需进一步梳理完善。

1.2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环节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2014年在《科技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强烈反响。文章中提出,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突破,并与智能电网全面融合,正在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智能电网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构建以安全、高效、清洁发展为目标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离不开对电网实时监控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指挥环节,需紧密结合当前的新形势,以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的态度,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为指挥调度电网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系统运行管理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电网承载工业革命的需要。

1.3 建立服务导向型电力调度的客观需求

发电企业、用电客户、电网公司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调度员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监控发电企业实时的发电量和用电客户实时的用电负荷,实现发供电的动态平衡,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利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提供的数据作为支撑,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是践行国家电网公司“四个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通过构建地县两级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管理体系,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自动化基础数据的准确,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电力调度,更好地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

2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两级三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构建管理保障体系

要构建管理保障体系,就要以“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为抓手,通过落实“三集五大”体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方案,优化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责,实施市县一体化管理,规范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与“五位一体”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岗位责任体系和标准流程体系。

2.1.1 加强组织领导,责任界面清晰

构建完善地县一体化自动化运维管理保障体系,实施由市公司统筹安排,市县公司分级维护的管理模式。加强市公司自动化专业的调度与协调作用,建立由市县公司自动化运维班的班长担任自动化系统运维专责人的工作体系,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地调调控中心的主任担任组长,各县调调控中心的主任及地调自动化室的主管作为领导小组的成员,主要负责地县一体化自动化运维工作总体协调的督导,负责工作组及各有关实施单位确定各相关配合单位及实施单位绩效考核的意见。工作小组组长由市县公司自动化运维班的班长担任,市县自动化运维人员作为小组成员,主要负责落实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及综合协调,负责实施推进地县调自动化运维业务一体化的运作、同质化管理,不断提升地区自动化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负责组织实施业务的培训。

2.1.2 完善检查评价,实现闭环管理

采用调研、巡视、督导、检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质量持续地提升。通过公司内部对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量化考核标准,细化各项考核制度,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考核评价手段确保责任体系落实到位。通过闭环管理持续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确保“两级三化”促进专业协同管理切实取得的成效。

2.2 实施“大运行”体系下地县两级一体化管理

2.2.1 组织地县一体的自动化应急演练

为持续提升地县自动化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地调自动化班要定期组织开展自动化系统应急演练,提升自动化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水平。

通过定期组织地县联合应急演练,要求所有参演人员要明确事故发生过程中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避免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现象。经过地县一体的应急演练,市县公司自动化专业人员进一步适应了在“大运行”体系下自动化专业全新的工作模式和系统应急处理的措施。为“大运行”体系的巩固和提升奠定了基础。

2.2.2 采用行动学习法强化业务培训

在地调层面进一步细化明确“AB角”制度,确保每位成员都熟识各自承担的工作指标与任务,工作任务的派发要充分结合员工自身的特点,争取工作效益最大化;在县调层面要求各县公司按照市公司自动化班的人员分工方式确定地县一体化、AVC、调度数据网、二次安全防护等专业专责人。以地调专责人为小组负责人,组织协调县调专责人开展专业工作,并逐步建立小组内部考评及班组对小组负责人的考评体系。利用自动化班组的工作特点,采用行动学习法,对上配合省调工作,对下进行专业管理,本身从事具体工作,利用这些优势,将小组负责人培养成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管理能力的全面人才,将自动化运维班打造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2.2.3 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

利用地县一体调度视频会议系统,召集个县公司自动化人员组织召开季度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会,从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并学习,提出优化建议;组织市县公司自动化专业人员宣贯并学习省公司下发的、在电网调度自动化方面的管理规定,梳理公司当前地县一体化运维方面的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定期开展视频班组大讲堂活动,学习最新的自动化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和典型运维经验,并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升地县自动化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

2.3 健全流程体系实现标准化建设

2.3.1 编制统一的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

编制统一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范地县调自动化运维人员的作业行为,确保自动化人员在地县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中的维护质量。并由地调自动化班安排专人对每次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对公司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评价。

2.3.2 编制D5000系统作业控制流程

编制D5000系统作业控制流程,流程规定前期的准备阶段地调或县调在作业前准备作业资料,应包括设备命名编号通知、一次接线图、一次设备参数和审核后的监控信息表等。按照不同的作业内容编制相应的作业控制卡。地调专责人负责审核作业控制卡是否合格。合格后地调或县调自动化运维人员根据作业控制卡执行作业任务,并指定专责人对作业结果进行检查。工作结束后将作业控制卡分别存档。

2.3.3 编制地县协同自动化应急预案

编制地县协同自动化应急处置预案及处置流程。在发现或接收到自动化应急事件的报告后,按照系统应急处置预案启动自动化应急处理流程,由地县自动化专业骨干共同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和研判,迅速查明原因,并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在事件结束后,由地调自动化管理人员组织开展事后分析,编写分析报告并归档备案。地县协同自动化应急处理流程能有效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缩短应急处理的时间,提高地县自动化运维人员对系统的应急处理水平。

2.3.4 编制地区自动化系统检修管理规定

依据省调下发的《山东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检修管理规定》,要求自动化设备检修工作需提前3个工作日从OMS系统中提报检修申请,由自动化人员进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编制地区自动化系统检修管理规定,可以规范自动化系统设备检修工作,提高设备检修管理水平,实现电网自动化设备检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步骤,确保工作无遗漏。

3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两级三化”管理的效果

通过实施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两级三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全过程闭环管控,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电力客户、发电企业,展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3.1 显著地提高了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运行水平

在地县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新型运维模式下,随着自动化专业管理半径的延伸,通过积极拓展专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制定多项切合实际工作的统一的工作标准和流程体系,通过多方位培训有效地提升自动化维护人员,特别是县级自动化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使系统在运维过程中始终可控、在控,显著提高了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3.2 自动化运维效率全面提升,管理规范化运转

通过对日常工作中各规范流程的梳理,使日常运维更流畅,系统标准化管理水平和自动化人员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职责不清晰和推诿扯皮的现象得到有效的根治。系统各层面操作逐步实现标准化,尤其是作业指导书、系统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的编制与,有效地规范了自动化专业人员日常运维的工作过程,提升了地县自动化运维人员对系统的应急处理水平;信息表管理流程、画面规范、信息规范等相关流程或规范的修订,充分保证了信息表的长期有效管理,统一了整个地区的应用画面,使信息更加规范。

3.3 自动化基础数据准确率得到提升

通过地县自动化运维工作规范化的管理,地区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明显得到提升,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的提升,为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等高级应用提供了更加可靠度实时潮流数据,提高了高级应用的计算精度和收敛率,为调度员提供了更加可靠可信的辅助决策。

3.4 自动化运维人员技术技能水平不断

利用工作小组培训模式及自动化创新工作室的培训作用,有效推动了自动化专业培训工作的落实,促进了自动化运维人员的知识更新;开展多方位的互帮互学式的培训,实现了专业知识的有效传递,推动了整个地区专业人T的进步。全面提升地县两级自动化人员专业综合素质,为“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人员保障,有利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4 结 语

本文通过探索新形势下地县一体化系统维护的模式,在“大运行”体系建设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提出“两级三化”的自动化运维管理体系。该体系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实施效果,可以在各地调自动化专业推广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宁,徐春雷,庄卫金,等.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24).

[2]胡海霞,卓兰霞,刘丽.IT运维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3(4).

[3]刘振亚.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支撑又好又快发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9).

[4]胡蓉,沈键,许凌.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华东电网自动电压及自动发电控制应用[J].华东电力,2011(2).

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6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安全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081-02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况

实际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为提高其稳定性而提供一定的信息数据采集服务以及系统监控服务,包括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各种软件,都能够为电网系统提供在线运行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能够为电网系统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决策分析工具以及控制方式,从而达到处理运行数据的目的。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主站系统、子站设备以及数据传输通道等。而自动化系统则包括了发电厂以及变电站内安装的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同时还包括了各个调节系统中安装的主要的结构设备,这些系统和设备共同构成了能够通过一定的通信介质来自动传输数据信息的自动化系统。

现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中发展非常迅速的技术之一,同时也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其内涵以及使用的领域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大,已经由传统的EMS单一系统逐渐发展成为了调度自动化、EMS、TMR调度数据网、电力监控,电力监控系统二次安全防护、PMU以及相关的辅助设备,如空调、电池以及时钟等。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以及运行的过程中,数据网络能够起到良好的调度以及维护作用,但是其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另外,数据网络还能够实时规范数秒级,并在公网与报价系统以及市场信息系统之间建立适当的链接,因此数据网必须进行严格的加密以及隔离处理。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数据网安全技术分析

2.1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制度管理是确保其运行稳定安全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因此为了确保系统数据网络的运行安全,就必须不断完善数据网安全管理制度,最大程度的确保网络运行达到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从促使数据网络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数据网络管理安全制度包括了很多内容,除了制定最基础的安全管理制度之外,还必须制定出相应的网络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组织防护管理等一系列的辅助制度。同时,除了上述的管理制度之外,还必须构建一定的安全防范机制,并制定出完善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高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而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数据网准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网安全性。

此外,防范机制的建立还能增强系统应对数据网安全故障的能力,并定期的进行演练和加强防御,这样就能保证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对危险进行及时解除,从而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2.2 物理环境稳定安全

物理环境的稳定安全主要指的是电力系统中相关设施以及周围数据网络的稳定安全,它是确保系统网络数据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物理环境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电力系统网络数据获得较高的安全性,并且还能防止由于人员因素、水灾、火灾等对数据网络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物理环境可以划分为:电力系统机房环境、场地环境以及相关的设施环境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系统相关的周围环境进行及时的优化,并建立相应的防盗防护系统,及时处理日常的防雷、防静电,并对物理环境进行适当的优化,就能有效的提高数据网的安全性,并实现数据网点的合理分配。

2.3 网络设备的安全分析

数据网设备必须是经有关机构检验合格的设备,且接入数据网的自动化主站设备以及子站设备都需要经有关机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使用,且主站设备、子站设备、数据网等的接入网设备必须正确配置,这样才能防止出现网络风暴等情况。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数据网安全技术中,网络设备安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网络账号安全。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网安全,首先可以建立一个安全登录的网络管理账号,在登录的过程中,需要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网络数据信息不会发生泄漏。

②配置安全。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对数据网络进行定期处理,并及时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网络具有备份的痕迹,这样建立的数据档案才能高效完善。

③审计安全。现目前,各个系统中的审计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明确,因而可以确保系统运行的情况获得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时也能对数据网络使用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为日后的查询和使用提供便利和依据。

④维护安全。数据网作为重点的业务,在维护的过程中必须指定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维护,且对于相关设备的资料需进行加密保存。对于网络设备,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对于设备中出现的漏洞以及书写错误等情况,要及时进行修复和纠正,从而防止设备漏洞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2.4 网络结构的安全分析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安全技术中,网络结构的安全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对于数据网络结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是采用冗余技术拓扑网络结构,这样就能够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安全域稳定提供可靠的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线路等方面的硬件冗余。

二是根据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业务,对宽带制定出对应的优先级别,这样就能保证高峰时段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数据业务能够运行稳定。

三是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各个安全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系统中的每一个安全区域都设置有唯一的网络出口。

四是定期进行维护。数据信息的相关填写,以及网络结构拓扑图的绘制等,同时还要及时更新以上的信息。

在设计安全网络结构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专用网络安全区分的方式,对该区域的网络数据安全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相关的生产管理、实时控制以及非控制等进行严格的区分。要坚持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基本原则,在数据网中合理的规划一定的防护安全设施,这样就能对VLAN以及VPN进行有效的相关隔离。另外还要对相应的网络服务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因为网络服务系统是确保数据网络运行稳定可靠的重要前提。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网络的分类方式很多,按照安全等级、实时等以及业务类型等,其数据网络可以分为传输管理信息以及传输生产数据两种。

此外,系统中的其他应用还包括对外服务以及传输音视频等,而系统应用的不同,其对于安全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2.5 加强安全技术保障

在传输网络的层面上,既要保证网络数据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又要确保必要数据的对外传输。对于调度专用数据网络,即在局域网或者广域网上,要按照业务系统的不同,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网络访问安全控制技术主要是对特定的服务以及网段制定一个控制访问的体系,这样就能有效的阻止绝大部分目标受到攻击,而可以采用的措施主要有VPV设备、控制访问列表、防火墙、VLAN划分、TCP攻击同步拦截、管理用户授权、入侵实时检测技术以及防范路由欺骗等。通信加密技术主要用来避免敏感信息或者重要信息被篡改以及泄漏,加密算法是这项技术的核心所在,而加密算法主要包括不可逆加密算法、非对称型加密算法以及对称型加密算法等。认证身份技术在拨号网络、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等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用于远程用户以及网络设备的身份认证,从而避免出现网络资源的非授权使用等情况。恢复以及备份技术则主要是指对关键的网络资源如交换机以及路由器等进行双机备份,这样就能及时恢复网络中发生的故障。

2.6 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

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业务综合技能培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员工们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增强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及判断和识别系统故障的能力。基础知识理论以及业务技能是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得到良好的维护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的因素。通过对现有设备的使用,展开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堂与现场、非正常与正常等各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和完善考核培训制度,这样就能有效的培养出一批责任心强,且技能操作熟练的专业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对综合业务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并不断拓宽工作人员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不同专业以及本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的能力。

3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慢慢发展为电网中的核心部分。而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网安全技术对于其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是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前提。在数据网安全的基础上构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就能对电网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原利兵.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 学,2012.

[2] 陈铭.电力系统“调度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宁:广西大学,

2013.

[3] 贺凌霄.基于标准化平台的调度自动化集控系统设计与评价研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4] 高云.南昌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组网研究与提升设计[D].南昌:南昌大 学,2015.

[5] 郭杰,王娜.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调度数据网安全[J].企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