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1

关键词:北京市;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39-03

2016年是“十三五”计划开局之年,北京市节水农业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为完成调节构、转方式,加快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作,需要搞好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后的关系。对此,笔者的思考如下。

一、北京市出台建设节水农业的重大政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北京市发展节水农业20多年来,了几个大的战略规划,主要有《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这些规划除提出了减少农业用水总量、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和扩大再生水灌溉面积等具体数量指标外,更多的是在节水技术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无疑是正确的,因其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用水总量,提高了节水农业的技术水平,使得北京市的节水农业跃上新的水平和台阶。

但是,随着北京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的转变,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仍然低于国际人均平均拥有量的基本标准。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 000m3为轻度缺水,低于2 000m3为中度缺水,低于1 000m3为重度缺水,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按照2014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披露,水资源总量为20.25亿m3,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 151.6 万人计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4m3,远低于国际极度缺水的标准。

面对缺水的严峻形势,北京市委市政府继续在节约农业用水方面挖掘最大的潜力;最终,为配合建设节水农业的发展战略出台了重大的政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2014年9月4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2014[16]号,以下简称《节水农业意见》),提出以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来加快推进农业节水。这使得北京市农业节水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与转变。

《节水农业意见》提出,按照“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业”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确定为重点控制区域,在该区域内逐步有序退出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采用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休耕则休耕的方式恢复水源涵养功能;暂时不能退出的,发展旱作农业或种植生态作物。不再新增加菜田,已有菜田在采取严格节水措施的前提下予以保留。规模畜禽养殖场实现节水、循环、健康养殖,未达到规模生产的散户养殖有序退出。

二、调粮:压缩粮食种植面积

北京市农业生产中的耗水大户之一是种植业。这些年来,种植业主要靠开采地下水完成浇灌用水的需求。多年超采地下水,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漏斗,产生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质。据北京市水务局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北京以年均21亿m3的水资源量,维持着36亿m3的用水需求,地下水占全市供水量60%以上,每年超采约5亿m3。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了12.8米,地下水累计超采65亿m3,北京市每年地下水下降近1米。宋振伟研究指出,在种植业中,灌溉水用量最大的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蔬菜和春玉米,分别占到了总用水量的41.7%、34.8%和13.3%。

黄晶等研究表明,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种植业总产量、养殖业总产量和参考作物腾发量5个重要的指标因素汇集为面积、产量、气候3个重要的因素影响北京市农业用水总量,其中面积的影响因素最重要,贡献率占到44.1%。因此,面对采用农业工程技术节水措施和农艺节水措施尚不能大幅度有效降低农业用水的局面,市委、市政府毅然做出了“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业”的战略部署。

这一战略部署的核心要点,就是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节水,涵养地下水。该区域面积3 113平方公里,退出高耗水作物,不再新增菜田,散养畜牧业也逐步退出。这一战略调整是根据北京市地下水实际超采的面积、超采的历史状况、地下漏斗形成的严峻局面,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就是要彻底退出粮食生产,彻底斩断吃水大户的源头。这是北京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倒逼市委、市政府不得不做出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大决策。按照市水务局有关统计,北京市地下水超采的面积已经超过了3000平方公里以上。我们只有在超采的区域内压缩粮食种植面积,不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淘汰耗水较多的散养家畜产业,才能遏制超采地下水的行为。壮士断腕,不得已而为之。

三、优化生产结构,突出都市型农业发展特点

按照《节水农业意见》安排,全市农业结构为:一是在高耗水作物退出以后,重点发展籽种田30万亩,旱作农业田30万亩,生态景观田20万亩。二是菜田占地由2013年的59万亩增加到70万亩左右。三是观光采摘果园占地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升级改造其中50万亩低效果园。四是畜牧水产业控制新增规模,疏解现有总量,提高养殖水平。生猪年出栏量调减1/3,稳定在200万头左右;肉禽年出栏量调减1/4,稳定在6 000万只左右;奶牛存栏量稳定在 14 万头左右;蛋鸡存栏量稳定在1 700万只左右;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万宙左右。推广工厂化、温室循环、标准化的节水池塘养殖和生态养殖。

粮食不能种植了,但是耕地是宝贵的,我们还要珍惜使用。上述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加体现出了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特点:生产、生态和旅游休闲度假功能。

第一,生产功能。要生产优质的、高附加价值的农副产品,满足首都市民对“菜篮子”的需求;同时,增加京郊农民的生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突出表现在:一是发展高附加值的籽种业(旱作农业)替代高耗水的粮食作物;同时,强化蔬菜产业以提高蔬菜的自给率。这体现出北京市农业发展的一贯方针:“服务首都、富裕农民”。二是在退出的粮食作物的耕地中,发展100万亩果园,其中50万亩果园改造升级;强化观光农业的发展,突出首都都市农业的生活功能。三是做精畜牧水产业,对现有存量进行改造,既做好首都菜篮子的供应工作,保证肉蛋奶的供应,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生态功能。林业造林100万亩,改善生态环境,为首都的整体环境改善特别是大气环境的改善发挥重要的作用。百万绿色园林建设为首都郊区增加绿色廊道、绿色湿地、绿色景观园及生态园林基地,为涵养水源、遮蔽风沙、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创造条件,让首都北京是宜居的城市从理想成为现实。

第三,旅游休闲功能。为北京市民提供观光旅游,供给高档、特色农产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旅游观光农业的开发与建设,让首都市民体验种植农作物(主要是种菜)、采摘等农事活动,将农业与休闲度假结合起来,不但有益于城乡交流结合,更可提高了农业的附加价值,让农民增加创收途径。

四、妥善处理好生产结构调整后的各种关系

北京市水资源匮乏的矛盾倒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种植业突出籽种业、蔬菜产业;发展精品畜禽水产业;突出发展林业。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向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拓展及延伸,把围绕大田作物和增加产量的农业技术发展方向,逐步转移到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旧有的产业结构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和轨迹,要打破这种固有的规律需要损失原有的直接与间接收益。通过压缩粮食播种面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矛盾,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要妥善处理产业结构发展惯性和转向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节水农业意见》提出了两个转变:一是转变生产方式。强化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四大功能,推进集约化、区域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生产安全,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做一流的北京安全优质农业品牌。二是转变经营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提质增效。

这两个转变突出说明了北京市农业调整生产结构还面临着农业专业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和农业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三低一小”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通过组织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农民合作社)形式,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我们以蔬菜产业说明。北京市蔬菜生产受劳动力成本、土地和生产资料成本等综合因素影响,生产成本较其他地区高很多。北京市每生产100kg蔬菜的成本是天津市的1.6倍,是河北省的2.8倍。另外,还有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以及蔬菜商品质量不高致使商品率不高,产后贮藏、加工、配送环节薄弱,产业链条不健全和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个区还要重新做好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整,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方针指导下,重新调整区域生产布局。要重新审视原先的所谓“内圈层、中间内圈层、外圈层”的区域生产力布局理论,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的规划生产布局。

我们还是以蔬菜产业发展为例来说明。面对首都鲜活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市场,全国很多省份、环渤海地区,特别是河北省,都把供应首都市场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我们要把这种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的关系,形成双赢的局面。这就是要建立“京津冀蔬菜产业一体化”生产基地,形成三地合作发展机制。这需要京津冀协调规划首都市场的供应工作,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北京市和河北省、天津市各有长短、互有需求,这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首都北京的蔬菜产业要有最佳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就要实现“京津冀蔬菜产业一体化”,形成综合互补发展的态势。第一,建立蔬菜一体化协调生产机制,包括制定议事制度、合作规则。第二,建设信息共享、生产计划、产品调度的联动机制,特别是建设蔬菜新品、新技术的科技推广体系。在“京津冀蔬菜产业一体化”的推动过程中,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蔬菜产业发展综合三地的生产与需求,真正做到一盘棋统筹考虑,做到有序发展。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面对产业调整的问题,还是要以产业化为突破口,解决产业中的问题。基本思路还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户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节水型产品和生产技术为前提,将调整后的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各环节系统化考虑,实现规模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生产目标。

一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需要调整的地区,要明确发展什么、种植什么和怎么种,要把专家的设计与农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二是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生产活动组织起来,真正找到有市场前景和潜力的产品,通过这次难得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解决生产规模小、产品分散、商品率低等突出的问题。三是发挥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财政、科技和农口的相关部门,在科技资源、资金和产业导向等方面,为产业调整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使北京市的节水型农业建设落在实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之,北京市建设节水型农业,调整生产结构,应当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处理好几个重要方面的关系。要有“站在域外、发展北京”的思维,放眼京津冀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分工和布局,在整个京津冀甚至更广阔的环渤海区域内发展农业。耕地是宝贵的、是有限的,我们必须珍惜,谨慎合理利用。总之,建设节水型农业,是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Z].2014-12-18.

[2] 宋振伟,张卫建,陈阜.北京市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J].节水灌溉,2010,(3).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2

关键词 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措施;云南永平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95-02

永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高寒贫困县,全县辖4乡3镇,73个村民委员会(涉及山区行政村有72个),1 236个村民小组(涉及山区村民小组有967个),2006年来全县农村人口15.552 3万人,其中山区人口13.410 5万人,全县山区总耕地面积12 207 hm2,其中水田3 197.27 hm2,旱地9 009.73 hm2,人均占有面积0.09 hm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280元。

1 永平县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1.1 水资源情况

永平县水资源总量等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和,扣除重复部分后为10.08亿m3/年。1995年人均占有水量4 488 m3。永平县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但分布不均,调蓄工程少,开发利用率低。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县城大碱塘水库和近年来建设的杉阳镇倒流河金河水库虽然解决了部分城区和半山半坝地区的人畜饮水和田地灌溉问题,但很多村组的用水问题仍十分严峻。

1.2 水资源利用情况

永平县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切割较大,工程地质差,水文地质条件优越,形成河流甚多,大小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全县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但零星分散,水资源利用条件好,但利用率低。永平县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农业灌溉、水能发电、人畜饮水、工业生产和林果用水5个方面。目前水资源的年有效开发利用量为6 595.79万m3,开发量占资源总量的6.5%。一是农业灌溉用水。水利工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兴盛,全县现已建有库、塘223个,沟渠644万m3/年,农业用水量占总开发量的69.7%。有效灌溉水田4 020 hm2,水浇地3 306.67 hm2。二是水力发电用水。境内水能的利用,1958年至今在境内累计建成小型水电站49座,总装机2 668 kW,利用水量2.69亿m3。由于经济、技术、管理及大电覆盖面扩大等原因,部分电站废弃。2005年尚能正常运转的小型水电站有12座,实际利用水量1 360万m3/年,占总开发量的20.6%。三是人畜饮水用水量。截至2005年全县有农业人口153 018人,城镇人口12 326人,大牲畜122 097头。按云南省水利水电厅农水处规定的现行生活用水标准:农村人口日耗水量30 L/人,城镇人口日耗水量50 L/人,大牲畜日耗水量25 L/头计算,每年全县人畜用水量为288.21万m3,占总开发量的4.4%。四是工业及林苗用水。据统计,工业万元产值耗水541 m3,亿元工业产值每年耗水量为541万m3;1 hm2林果年耗水量1 350 m3,境内林果面积266.67 hm2,林果年耗水量36万m3。工业、林果年总用水量577万m3,占总开发量的8.7%。

2 永平县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2.1 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功能老化,保障能力下降

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的功能老化,导致许多河道淤积严重,防洪抗旱能力降低,威胁居民的生产和生活[1-5]。由于供水能力下降,遇水文干旱年份,导致当地减产减收发生[1-2,6-12]。

2.2 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缺乏科学规划,缺乏有效的资产经营管理

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地方政府每年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不够充足。这直接导致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当地发展的要求,也直接导致相关的资产经营管理陷入无序状态。行政村单位是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业主,实行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大多是无偿服务,无偿供给。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就愈是困难。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缺乏科学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1-12],久而久之,导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3 效益不高

永平县属欠发达地区,坝区小,山区大、山区水资源零星分散,2015年以前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有限。加之缺乏合理布局,缺乏统筹规划,加之管理不善,导致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1-5]。在某种程度上,水利基础设施 形同虚设。

3 加强山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3.1 高度重视,加大投入

建议各级必须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作,深入到山区水利建设第一线调研,重视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切实把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水利条件等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由于县、乡2级财政困难无力投入大量水利建设资金,切实加大对“五小”水利建设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议省州水利主管部门及其相关部门加大对山区“五小”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近段时期政府力打“精准扶贫”攻坚战为契机,给予山区贫困地区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补助。

3.2 提高认识,树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

转变观念,认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充分认识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作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2-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并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常抓不懈。

3.3 各部门相互协调,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

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部门需要有效配合,国土、水利、农办、农业、民政(扶贫资金)等部门的资金需要有效整合。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集中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从最迫切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入手,做到有重点、有特色[1-5],突出重点,兴修水利。如整治山塘水库,狠抓节水灌溉配套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遏制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等。

3.4 择优扶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凡属村、乡、镇辖区范围内事关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的水利项目,应由当地党政依据社情民意,搞好规划,组织实施[1-3];凡属国家下达确定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由县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1-5];对群众积极性较高,成效显著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在资金上应优先安排,按建设的实际、成效来确定扶持的力度和额度[1-2],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择优扶持办法。

4 结语

在永平县7个乡镇未解决完善工程中,要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缓解部分山区农田、旱地供水缺乏的矛盾,新增改善山区农田和水浇地面积,建设管引小型蓄水工程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切实解决山区农田、旱地、人畜饮水用水困难问题。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县域山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EB/OL].[2016-01-05].http:///link?url=MxNfYOilcsvOMZ4RJHfPDXWgQ6RT JIYfF2UUdY8ON70FMBC3u5gTwR8HTP5XynUH89338xo7gMLXBJYx M54wPK5Us161caoEC3pW4_U8DGW.

[2] 吴文朋.庆元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2):40-42.

[3] 冯兵旺.河北省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6):22-23.

[4] 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3.

[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对策[EB/OL].[2016-01-05].http:///link?url=l6VvK6E25_wmDkiB_mxmHcQrTZj-5CnBHbS3s-Y1JhB 9qQairOcBhN2-B5BziWITWLBOD0ycefSP-jOgyGBv2Dhd9CKnOl_Vfo k0yyqHM67.

[6] 奕永庆.经济型喷微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 罗庆君.防汛抢险技术[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8]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导则[S/OL].[2016-01-05]. http:///link?url=VLRJPUxl4b 8iI2XJpKFUltPh6Qf1h0dCGg8bUKr7FHw1i_kLDcqZA-rwAhoRs_bNUp pjIDYKPPs1cmrt6LdvOnuhGWYYswROLgfc4YKx-9C.

[9] 王英华,陈晓东,叶兴,等.水工建筑物[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0] 郭元裕.农田水力学[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6.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3

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保证就业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黑龙江省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在正确审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以农业基础建设投资为重点的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优势条件分析

农业基础设施是从事农业生产所必备的公共基础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非排他性、非消费性和非竞争性,主要由国家供给,部分层次和领域面向市场。本文主要研究水利、公路、电力、耕地和部分农机设备。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的生产乘数效应,农业水利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农业电网的建立和改造既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耕地和农机的整备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薄弱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黑龙江省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机遇,把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资放在扩大内需的首位,切实下大力气抓实抓好,以此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农村消费市场活力的提升。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中央十分重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倾斜。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耕地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其中黑土地耕地面积988.0万公顷,占东北黑土地耕地面积的63.9%,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6%[1]。黑龙江省拥有发展大农业的优势,良好的土地条件有利于耕地的整备,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可以利用扩大内需要资金进行大范围耕地整理,集中连片开发整理黑土地,有力提高黑龙江省土地产出率。

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很快,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居全国前列。“十五”期末,全省机耕、机播、机收程度分别达到90%、74%和31.2%,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5.7%。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07.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80万台[2]。据专家测算,在全省农业增产中农机化贡献率已经超过30%,特别是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农业机械化程度是东北最高的,农垦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超过90%。农机化对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扩大内需背景下,要继续增加农机补贴,大量普及农业机械,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支撑。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2008年中央财政对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补助专项资金由2007年的10亿元增加到30亿元。黑龙江省从2008年9月至今年4月,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投入资金13.4亿元,投入资金及使用情况列式如表1。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效益将日益彰显。农村公路建设在覆盖行政村的前提下,向自然村屯延伸。近三年来,全省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31.6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59265公里。仅在2008年农村公路就完成24799公里,总投资107亿元,是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新增通畅乡镇89个、通畅行政村1737个,乡镇和行政村通畅率分别由82%和53%提高到91.6%和71.9%。全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最高水平[3]。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黑龙江省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战略的影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投入不足、缺乏补偿机制、投资重点不集中等原因,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1.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没有明显上升,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国家又是微观利益的收益者,因此国家应该承担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份额的大头,但长久以来国家没有担当起这个职责。我国建国以来农业投入呈连年减少趋势,“二五”至“五五”时期,全国农业在整个建设投入中的比重应在9.8%-11.2%之间,“六五”期间降到5.1%,到1994年只剩下1.9%。据张德华等人研究,在黑龙江省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农业投资总额虽然年年上升,但是在总支出中的占有率却并没有明显上升,甚至还有下降的时候,再加上物价的上涨,实际增加的投资额也就变得很有限了。

2.农业比较效益低,投入缺乏补偿机制,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投入补偿机制,通常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少有产出。这与农业的高风险、低收入的产业特征密切相关。由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农业的自我积累功能低下,积累效益差,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后的资金不能迅速有效地聚集成回流,补偿机制无法运行,银行作为投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农业银行和农业信用社,真正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服务配套的信贷资金还不到信贷总量的45%,就是名义上的农业投入基础的资金也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而不得不投向非农产业。与农业相关的一些工商业和服务业,由于商业趋利行为的作用,通过各种行为剥夺农业利润,造成农业投入资金的大量外流,进一步分散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3.耕地质量下降、农田水利建设落后,能源增长缓慢问题依然是黑龙江省农业基础建设的薄弱环节。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良好的耕地资源、水利设施和充足的能源。由于自然灾害和农业污染的严重影响,黑龙江省耕地质量正在下降,现在全省中低产田面积达61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4%,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4%。此外,黑土流失和严重退化、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现象严重,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粮食产量达20-40亿公斤。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看,小型水利设施的缺乏导致井灌水稻面积比重低。黑龙江全省已建成小型农村水利工程26704处,工程配套率只有70%左右,完好率只有60%左右,设计灌溉面积653.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99.7万亩,仅为设计能力的30%[4];2007年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只占三成以下。水田发展布局又不尽合理。黑龙江省中部地区水田面积高度集中,东部的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面积占73%,西部受干旱制约,井灌水稻1980年几乎为零[5]。此外,从农业能源存在的问题看,电力增长缓慢。黑龙江省农村用电量2000年27.5亿千瓦时,2001年28.7亿千瓦时,2002年29.4亿千瓦时,2003年30.7亿千瓦时,年增长率不到5%[5]。

三、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投资4万亿元资金扩大内需,重点投向农业基础建设和民生领域。黑龙江省要以此为契机,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内需财政资金,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总量,明确投资产权,整合投资重点,开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为实现黑龙江省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农业基础建设条件。

1.国家要继续增加对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总量。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理论认为,国家是大型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黑龙江省是产量大省,粮食产量对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意义重大。黑龙江省农业大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外溢性,在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前景下,需要国家财政资金的更多支持和倾斜。一是抓好重要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良田建设等关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二是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抓好“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补贴优质化、专用化农产品、绿色产品以及精深加工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完善信贷支农服务。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由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多样化金融机构组成的内在互补功能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农业基础建设的金融需求。

2.政府要调动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小型公共设施建设积极性。由于黑龙江省财力紧张,无力支撑农业基础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在努力增加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应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集体辅助、个人补充、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世界发达农业国家发展史表明,仅靠政府的财政资金,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特点。要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运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来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财力。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县、乡、村的积极性,约束和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建设。通过财政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拉动银行贷款,启动民间资金乃至引进外资,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渠道。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按照“谁使用、谁付费”、“谁投资、谁收费”的原则,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民间投资给予优惠和鼓励,吸引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

3.各级地方政府要整合投入资金,调整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重点。一方面,要整合农业基础建设投入资金。目前支农资金的安排是分部门管理的。这种管理模式使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应对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分工也要加以明确,确保支农资金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产设施。黑龙江省在使用扩大内需资金上,要积极调整农业基础建设资金投资方向,加大对平整土地、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小型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业机械化等农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德华,车明诚.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2(中旬刊).

[2]温薇.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J].黑龙江粮食,2008(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黑龙江省农村公路、水利、能源重点项目全面展开[Z].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4]周慧秋.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产量影响及应对措施[J].农场经济管理,2008(6).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4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持;经验;投资;管理模式

1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模式

1.1欧美模式

北欧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都会做完善的前期规划,并按照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加大对农村社区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优先考虑水、电、垃圾处理、道路、通信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对农业采取了各种补贴制度及优惠政策,例如,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种粮农民和购置农业生产资料予以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提供税收优惠。

法国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道路建设、农村用水用电、地区的大型整顿等。在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方面,1951年政府正式通过法令,成立各种专业化的公私合营公司来承担农田水利和土壤改良工程,由政府统筹管理。1955年又通过法令扩大公司范围,吸收农业和工业部门都参与投资和管理,并允许银行集团参与投资。在法国北部和东部没有土地公司的地区,由市政府出面,在各市之间组成联合公司来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并为公司配备挖土机、推土机等必要的机器设备。此外,面向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以较低利率向农民提供大量的优惠贷款,利息差由财政补贴。

1.2日韩模式

日本、韩国两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多种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日本的农协、农林渔业金融公库,韩国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贷款、担保等服务,确保了金融需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机构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日韩两国政府充分运用财政预算、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财政投资等杠杆,向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注入资金。

日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很复杂的。具体分为四部分:一是水利建设投资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为主。二是水利工程的管理费用也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但随着工程隶属关系的不同,各方负担比例不同。三是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注意农民的负担能力。四是用法律手段收取农民应负担的水利建设资金和管理费用。

日本的大型水利建设等项目主要靠中央财政的直接投资,但是一小部分同样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对其提供支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给予支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农林公库主要把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土地改良、建造农用设施、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还把资金用于农业改良资金的融资。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贷款的偿还期限为10~45年不等。

韩国自1972年的“新村运动”后开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包括修建乡村用水及排水系统、扩大乡村供电系统和通信网络、改建村庄、兴修田间排灌设施、支持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和非农生产等。新村运动始终以改造农村为核心,其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和乡村集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设施规模和功能的不同,主要采取“两级政府两级管理”、“政企分离”的建设管理体系。政府一般只负责监督,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由直属的国有企业负责。

1.3以色列模式

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而农业合作运动和合作体系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合作组织体系,使大家分享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经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对农业的扶助资金使用上,以色列从不直接发放给农户,而是用于该项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或者拨给合作组织,由该组织用于公共需要。政府还通过发放农业银行贷款来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发明了滴灌、微灌、地下埋灌等世界先进灌溉技术。

2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的有益经验

国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尽管某一时期支持的侧重点不同,支持手段和力度存在差异,但仍有一些共同性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在下一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2.1拓宽财政支农的范围

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是各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重视财政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支持,从而建立起了完整的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此外,政府财政还非常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涵盖农村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目标的发展战略,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加强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改变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长期发展滞后的现状,从而逐步推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

从国外的总体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总量可观,而且结构合理,这是我国应该借鉴的经验。1996—2000年,如果按WTO协议计算口径,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总量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按照相同的口径,我国在这五年中的农业支持总量分别为1083亿元、1267亿元、826亿元、1709亿元、2200亿元,占当年农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9%、5.3%、7.4%、7%、8.8%。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虽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自1978年开始,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绝对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1998—2008年,除了1998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0%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徘徊。与很多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也是较低的。

2.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投资的普遍化

发达国家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农场主以及农业合作自治组织(比如协会),就投资比例而言,企业和农场主的投资比重较大,这样的投资结构符合“谁受益谁投资”的市场原则。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应成为其供给的主体,政府投资不仅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建设资金筹措中还发挥着引导、鼓励支持的作用,是各方投资参与农村建设的重要引导力量,兼有投资和调控的双重作用。目前,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强势的态度,比如加大政府直接投资比重。美、法、英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不断增加对农民住房、自来水、能源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而日本政府对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局面,如1998年为10840亿日元,2002年增至11510亿日元。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5

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视察组来*检查、指导工作,并向多年来对*发展给予关注、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视察通知要求,把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东南部,幅员面积1677平方公里,占长春市区总面积的46.5%,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总人口38.5万人。*1995年撤县设区,是长春市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生态环境最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区。我区属典型的丘陵半山区,系第二松花江支流饮马河流域。目前,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7条,其中较大河流有饮马河和*河2条,*河流域面积1270平方公里,饮马河*境内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共有饮马河、*河和城区3条主要堤防,全长197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1万公顷。

我区现有中小型水库41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26座,塘坝67座,总库容为13789万立方米。在中型水库中,*水库位于饮马河支流*河上游,距城区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21.6平方公里,库容7598万立方米;黑顶子水库位于*西南部,距城区1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4.6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532万立方米。

我区共有中小灌区15片,其中*水库、黑顶子水库等中型灌区2片,肚带河水库、柳树水库、小营子水库等小型灌区13片。工程配套率为35%,工程完好率为50%,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建成双饮重点治理涝区1片,佟家、奢岭等治理涝区4片。

另外,我区还进行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12条,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二、建设情况

多年来,我区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安全这一目标入手,切实加大了争取、投入和建设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面。投入2700万元在全省率先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不但彻底解除了水库安全隐患,而且还将*水库打造成为长春地区一大旅游景点,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投入1300万元对黑顶子水库坝体防渗、大坝护坡、防浪墙等工程进行了全面建设,一次性解决了安全问题,成为我区水利建设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堤防建设方面。先后加固了饮马河堤防55公里,*河堤防70公里,建设灌涝区土方工程千余项,使两河堤防建设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从整体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标准,在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抓住撤县设区有利契机,争取了1600万元城市防洪工程资金,高标准完成了10公里的城防堤坝治理任务,保证了我区在特大洪涝灾害面前不受内涝之苦。另外,我们还投入1100万元,对石溪河堤防进行了美化亮化,同北广场共同构筑起城区居民的休闲场所。

在抗旱工程建设方面。几年来,我区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水库灌区东营拦河闸、黑顶子水库灌区黄家拦河闸、山咀子拦河闸等建设工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但保证了全区1.2万公顷农田灌溉需要,而且有效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目前,我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过去的0.53提高到现在的0.65,旱涝保收面积由过去的70%提高到现在的85%。另外,我区为了尽量避免2001年大田因旱灾大面积绝收的情况,累计投入980万元,打抗旱机电井2600眼,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主要做法

应该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的水利工程已基本形成“蓄、提、灌、排”四大格局,在抗御自然灾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可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倍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如果没有一个组织得力、敢于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很难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多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重大、重要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都能亲自参与研究,为工程建设把关、定向。区水利主管部门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论是工程的前期论证,还是工程的在建,都能做到工程包保组织明确、责任明晰,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各乡镇(街)作为工程的受益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积极帮助解决工程建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应该说,正是这种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和全力以赴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组织体系,保证了我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快速而有效地推进,为我区的农业安全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把多元筹资方式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老化与财政实力的相对薄弱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客观现状,也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矛盾所在。对此,我们不等不靠,主动采取“政府投、农民筹、招商建”的形式开展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投入方面,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有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向上争取和区里配套的力度,高标准完成了两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3条主要堤防等除险加固和维修任务,水利设施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在农民自筹方面,近年来我区在应急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全区集体、农民自筹资金600余万元进行水库、堤坝的除险加固和抗旱工程建设,这在*农田水利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免征农业税后国家取消了义务工,但我区每年仍有受益群众投入义务工不少于1万人次,或自觉地进行必要的筹资兴建。在招商助建方面,目前全区67塘坝在乡镇和水利主管部门的监管下,采取面向社会承包的形式进行日常的管护,各承包者都能及时地进行维修和抢险,基本都能够保证安全和灌溉需要。据统计,近年来通过多元筹资方式,我区累计投入10192万元,加高加固防洪堤120多公里,新建防洪堤10公里,维修排涝泵站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座;渠道硬化5公里;建设抗旱工程2800项;建设农村人畜饮水项目55项;修复水毁水利工程520多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三是坚持把发挥主体作用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基础。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这一主体作用,才能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我区始终牢牢抓住农民群众这一主体,动员和组织受益群众参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我省连续12年开展的农村水利“天池杯”竞赛活动中,我区采取“以工换工,集中力量上大项目”的办法,平均每年动用有效劳力200万人次,动用土方1000万立方米,加快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保证了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开展。免征农业税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农村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缺位。为此,我们利用国家、省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政策、约束小型水库承包者加强维修管护、通过我区特有的屯务理事会引导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事一议”经常出现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坚持把落实管理条例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自95年省里出台《吉林省农村水利管理条例》以来,我区就结合区情实际,不断加大《条例》的贯彻落实力度,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顺利开展。为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条例》要求,我们于96年建立了水利建设基金,目前我区累计收取水利建设基金3000余万元,新建、加固和维修了1000余项水利工程,水利基金项目在战胜5年干旱和抵御2年大洪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水利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按照《条例》要求,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重新划定了河道堤防管理站、两座中型水库,以及乡镇水管站的单位类别性质,将原来的差额或自收自支单位全部转变为全额拨款单位,保证了水利基层组织必须的工作条件和办公经费,彻底解决了水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水利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区针对小型水库所有权归乡村集体所有,重使用少投入,防洪安全和水利效益无法保证的实际,于1999年克服重重困难,将全区13个小(一)型水库划归水利部门管理,使小(一)型水库管理走上了正常化。2003以来,累计投入维修资金近130万元,对病险的小(一)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基本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水利部门的积极运作,目前全区13座小(一)型水库已有5座列入国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有2座已列入年度计划,预计总投资达到790万元。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市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工程设施老化严重。我区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老化损坏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据前段时间调查摸底,目前,我区小(一)型病险水库6座,80%的小(二)型水库坝体或坝基存在安全隐患;95%的小型水库闸门、启闭设备等配套设施破损严重;6块涝区工程设施不配套,排水不畅;30%的抗旱机电井破损严重,抗旱应急能力下降。

二是工程建设投入渠道狭窄。目前看,我区近年来95%以上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是通过向上协调争取来的,而通过承包、自筹等渠道建设的工程仅占极少一部分,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筹资筹劳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即使是国家、省市有政策,但受自身财政实力限制,1:1的匹配比例也使很多建设工程无法实施。现在看如果没有国家、省市政策的强力支撑,*就会陷入想建难建的尴尬境地,势必制约我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三是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虽然我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保证了免征农业税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但仍有象跨村、跨乡的工程项目不能通过村民议事会的“一事一议”。加之免征农业税后村集体经济来源锐减,造成群众性集资难,致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实施项目减少,传统建设模式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五、今后打算

着眼于省城未来发展对水源和环境的特殊要求,认真履行省城水源保护区的神圣职责,努力建设清洁优美的植被环境,先进完善的设施环境,安全、健康、和谐的水环境,着力构建生态水利、经济水利和服务型水利的新格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进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加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利契机,分阶段,分批次完成全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达到小型水库正常运转、良性运行。

(二)继续抓好抗旱节水灌溉工程。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改变不合理的渠系布置,形成规范的灌排系统;完善各级渠道配套,改善灌区排灌现状。到2012年重点灌区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达到9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00公顷。

(三)继续抓好农田排灌工程。加强灌区排水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排灌标准,充分发挥灌区整体效益。加大涝区治理力度,新增改善易涝面积7000公顷,排涝标准到2012年全部达到5年或10年一遇治涝标准。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搞好组织协调,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的格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加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力度,为项目施工创建良好环境,通过亲手抓重点工程、办示范项目,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开展。不断完善水利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定项目、定任务、下指标,签责任状,搞奖惩,确保工程建设任务明晰、责任明确。

(二)完善制度,突出主体。不断完善“一事一议”村民议事制度,指导、督促村民委员会建立规范的议事程序,特别是把制定水利规划、开展项目筛选、提交工程效益分析报告等环节纳入议事程序中来,提高议事的成功率,减少议而不决的现象。同时,加大对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力度,避免决而不干。通过“一事一议”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农民自愿参与、村组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开展。

(三)创新方式、多元投入。主动适应当前水利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抢抓机遇,创新方式,争取水利建设的大投入,大发展。一是按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财政将逐年增加农村水利建设的投资预算,不断提高对农村纯公益水利工程的投资额度。二是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采取租赁、拍卖、承包等办法,进行小流域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开发,逐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和经营企业化。三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探索对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对发展节水、水保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参与的信心和决心。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6

一、2012年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乡镇兽医站设施建设的初步设计方案为:在我县现有的畜牧兽医服务和行政执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服务能力,提高防疫、执法水平,使高素质的防疫、执法队伍,配备上先进的防疫、执法工具。通过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环境,达到为畜牧业保驾护航的目的。

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所需仪器依照《省2012年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中所列项目进行配备。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一)实施内容。同2012年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二)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一个遍布全县的畜牧兽医防疫、执法网络体系。我县是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畜牧兽医服务、防疫执法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无疫区的发展。为了大力发展我县畜牧业,使畜牧兽医从业人员解决吃饭问题,解除后顾之忧,我县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工作经费及工资全部是财政拨款,这为我县畜牧兽医防疫、行政执法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打下基础。

2、构筑一个健全的疫情网络体系。硬件建设:每个乡镇都配备一台传真机、一台电脑,电脑宽带上网,由专门人员操作;软件建设:检疫日报、疫情月报、免疫报表及疫情监测都通过网络与上级各单位联络,使我县实现镇级与县级、与畜牧局、动检所,县级与省畜牧办公室、与农业部无纸化办公。

3、积极搞好上岗培训工作。各种畜牧兽医防疫、执法设备到位后,我们要组织一次统一培训,确保所有人员参加培训,每个星期培训两天,共培训三个月,使每一个操作员都达到要求标准,做到操作熟练、业务熟练。

(三)投资概算

我县2012年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在镇、乡、乡、镇、乡、乡、乡、城乡8个乡镇进行建设。经预算,每个乡镇投资为6万元,共8个乡镇总投资48万元。中央投资24万元,地方投资24万元。

三、措施保障

(一)加强对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县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水利局局长任副组长,农业水利局办公室主任、县财政、发展计划局等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项目具体操作由县农业水利局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由县兽医站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