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教育管理 经济优化 教育资源配置
“对教育事业投入的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最佳分配,它本质上是调整教育资源的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分享所得份额”,这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定义。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利于优化教育的发展条件,提高办学的效率。如果进行教育体制、教育运行机制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教育管理中的经济优化目标。
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发展性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我国大部分地区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但在教育领域,供求关系仍然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并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足,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受到抑制。教育供给不足的现象在我国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由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财力供给以及教育必须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的实际矛盾所决定的。
教育资源不足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首先表现为满足基本的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不足,其次就是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不足,再后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不足。现在我国这三种情况同时存在,只是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侧重点而有所不同。现阶段我们国家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还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换句话说,它既反映经济发展成熟的特点,又反映由计划经济转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既有总量性不足,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不足。
二、改革教育体制,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定经济社会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成为了教育投资的唯一源泉,因为教育资源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并且国家是唯一的教育资源的配置者。教育资源配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1.资源配置决策有集权性。资源配置计划、方案的制定和资源配置的实现,这些权力都由中央集中掌握。
2.资源配置行为有政府性。由政府的组织目标来决定任何配置方案,资源配置的顺利实现,必须要有各级政府执行计划的动力和可靠的信息。
3.资源配置动力有多样性。资源配置动力的特点表现为:中央决策者的高度权威性、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及强调整个社会的无私或奉献精神,强调利他主义、艰苦奋斗精神、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配置实行的是计划调控和市场导向有机结合的模式。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教育体制,这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条件。资源配置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而教育体制规定着各个要素的基本内容。教育体制规定的教育资源分配要素,必须使我国有限教育资源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必须适合现有的教育发展水平,必须与现有的资源状况相适应。
三、改革教育运行机制,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般来说,教育投资者应该具有教育资源的最大配置权。但是,教育的公益性是大于个人功利性的。“用什么机制来约束教育资源的配置,庞大的教育资源由谁来配置”,这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两个核心问题。教育效用的多功能性、教育经济效益的间接性和迟效性等决定了办学不能像企业那样以营利为目的,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必须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教育资源配置的信息机制、动力机制、决策机制,这是制约着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基本方式。教育资源配置的信息机制:收集、传导、处理、储存、取出和分析与教育资源配置有关的信息和教育资源配置渠道的状况。其关键是流向,借助信息机制,通过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流动,以完成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第二,任何单位或当事人行为的动力都来源于精神或者物质需要的满足。理性人都有一种在限制范围内追求最大精神或者物质利益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具体决策,从而形成一定资源配置格局。第三,决策机制对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起决定性作用。由谁来对教育资源投入、由谁进行分配决策,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这些都反映了教育资源配置决策机制的性质。
四、改革教育政策,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 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干预,是教育政策的实质
解决教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强政策的理性判断,要扶植先导学校,使长期改革与短期调控协调,帮助滞后学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通过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正发生一些变化,强调教育投资的生产性,以及教育投资在GDP和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得到提高,改变了教育单位单纯受制于政府的计划调拨、指令性控制指标约束的状态。
(二)教育资源要得到优化配置,制度是关键
制度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秩序性与规则性,增大流量、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地利用资源。制度有两层含义:其一,制度是行为规则,决定了经济发展中人的行为规范;其二,制度是人结成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体制,它决定了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各种关系发展的框架。
(三)对教育财政拨款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教育财政拨款包括各级政府对各级教育部门的拨款和各级教育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拨款。目前,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已开始形成,但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仍是政府对教育的拨款。
参考文献:
[1]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匀[J].教育与职业,2006(35).
[2]谈松华.“短缺教育”条件下的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公平与效率[J].教育研究,2001(8).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96-02
安徽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省会合肥是科教之城,人是经济、科技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要素,但是并不是有了人,就万事俱备了,必须要使他们得到合理的配置,让他们在每个岗位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人尽其才,人尽其能。
1 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1.1 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统计局等联合编写的《科技人力资源手册》中的定义,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的人员,也包括具有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潜能的人员。具体来说包含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
1.2 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就是指在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不断改善人员组合、流动等情况,实现科技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2 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2.1 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都有所增强,这得益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技竞争力的增强。安徽省地处于中部,靠近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虽然能获得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其对人才的争夺和挤压。东部地区具有吸引人才的经济、科技和环境多方面的优势,西部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获得了资金的投入和有力的政策因素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人才分流到东西部地区,流入中部地区的就很少。
2.2 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安徽省的人口众多,但科技人力资源占的比例却非常低。根据安徽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3万人,科学和工程师13.38万人、R&D人员有59.7万人。在学研究生38991人。普通高校100所,在校生93.9万人,普通高中743所,在校生127.6万人,普通初中2995所,在校生279万人,小学13997所,在校生460.4万人,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39.8万人。与2009年相比,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3 安徽省的科技研究和投入情况
R&D人员和R&D经费是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同时它也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主要指标。近几年来安徽省的R&D人员和R&D经费在不断增长,分别较之上年增长20.1%、38.3%,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上保持着与经济同步增长。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 2010我省的科技投入为135.95亿元,居全国第十四位,与2009年相比,上升了两位,与中部六省的科技投入相比,居于中等地位,与湖北、河南、湖南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在全国的科技投入重量中仅占1.4%。加大科技投入是安徽省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经途径。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安徽省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申请量逐年上升,但是授权的量,以及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量仅占全国的0.017、0.012、0.021、0.015,排名仅为后三甲。R&D经费投入规模逐年增长,但科技成果发展滞后,这说明安徽省科技人才对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2.4 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结构
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合计746743人,工程技术人员为87816人,占11.75%;农业技术人员为20276人,占2.7%;科学研究人员占0.43%;卫生技术人员为118062人,占15.81%;教学人员为517357人,占69.28%。按照OECD的分类,从行业上来看,安徽省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教育事业的居于首位,剩下的依次是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我省科学研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极为缺乏,这严重影响着整个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但是从事农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0276万人,占总数的2.7%,这两个数字与安徽省的农业大省是极其矛盾的。安徽省的教学人员占据大半壁江山,教学人员数量丰富,安徽省的教育事业也是蓬勃发展,学校的数量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为我省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安徽省的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合芜蚌铜,合肥是省会又是科教之城,毫无疑问吸引着大量的科技人才。芜湖的工业比较发达,为皖江的龙头,是专业技术人员和R&D人员的汇聚地。
2.5 培养和流动情况
(1)人才培养结构失衡,高层次人才老龄化且严重不足。
安徽省有普通高校100所,在全国排名第五,但是培养出的学生数量排名15,高等次人才博士生的教育虽然有所增长,但总量仍然很少,这说明安徽省培养出的学生数量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流动情况。
安徽省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丰富,每年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但都承担着输血者的角色,培养的科技人力资源去向一直是单行道,纷纷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出去,就不再回来,而其他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又不愿过来,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流动的意愿更为强烈,由此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2.6 科技人才资源利用率偏低
由于社会上对人才需求向高层次移动,忽视了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从而影响了人才资源投资的质量。部分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学以不致用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多的情况下,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出现专业人才去做知识含量极不匹配的工作的现象。
人才配置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大学毕业生择业上,70%以上涌入事业单位;而企业、农村,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单位所需的人才得不到有效补充。
3 对优化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建议
通过对前面的分析可知安徽省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分布失衡,产出效率低,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缺少等问题。要实现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进程,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安徽省的科技人力资源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3.1 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增加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
政府部门要制定宏观的科技人力资源战略,保持科技人力资源每年以一定的速度增长,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和吸引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以增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消除科技人才得到有效利用的各种体制。加强高校对科技人才的培养能力,高校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
3.2 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是安徽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实施科技强省战略就必须依托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和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针对安徽省科技人才总量偏少和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实行积极地引进策略,是实现安徽省经济、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3.3 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科技人力资源的绩效水平
安徽省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绩效较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对于这种现状,科技人力资源的载体: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应全力启动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这其中主要以教育培训为重点。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现有安徽省的科技人力资源绩效,而人力资源开发是提升绩效最有效的方法,这需要靠政府、 科研机构、 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把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做好。
3.4 加强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并完善管理机制
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通常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市场的需求为主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先前的管理已不能满足对人才的管理需要,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科技人才创新评价机制、人才市场运行机制。
3.5 创造良好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环境
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策法规环境、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201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环境全国排名第27位,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全国排名第2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名22名,这阻碍着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为此必须改善这种情况,建立起良好的科技文化创新氛围,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欲望,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红,罗珊,安宁. 论“泛珠三角”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9).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范文3
黑龙年学者李清均同志新作《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一书,最近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列入《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作者历时五年半时间深入研究与独立思考的结果。解读此书,我感到有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运用新经济地理解释空间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问题是一项很时尚的研究。但李清均同志却另辟蹊径,首次提出空间资源的基本概念,将空间经济学与资源配置理论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空间逐利的理论分析架构。以其解释特定空间经济活动存在的张力,即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形成的向心力与资本技术扩散扩张形成的离心力。其理论创新点突破了传统刚性空间区位对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结构性束缚。他认为,在空间逐利的不断强激励下,特别是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形成了物理尺度的空间压缩,导致空间区位内生化发展可能是一种新的空间配置形式。这些带有原创新的理论成果值得读者注意。其理论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客观、合理地关注空间逐利的自我调整功能:虽然空间逐利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但竞争与合作机制的作用总能找到利益调整、保护与发展的激励结构,并在非均衡中寻求新的均衡。
第二,注重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相互统一。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实质是空间资源的流动、组合与优化配置研究。为了集中再现生产要素、资本与技术的空间逐利特征,李清均同志将研究对象界定为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即不同尺度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包括全球化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国家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以及区域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因为逐利价值取向不一,所反映的特征与本质的差异性自然被显现出来。这三个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互利共生的网络逐利创新结构。这是作者在深化研究中的一个亮点。为了把研究对象向纵深推进,作者采取国际经济学研究流行的研究范式:即典型事件描述理论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推进个案经验证据战略思考深化的逻辑结构,力争求索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的研究结论。运用这一研究方法不难发现,不同的空间尺度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之间存在这样一个激励结构:因空间逐利使然,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在失利后都懂得利益冲突问题“囚徒困境”的制度出口,自由竞争制造不断重复的制度博弈,导致博弈规则的良性演变,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合博弈。
第三,试图构建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逻辑结构。在李清均同志看来,空间生产结构优化存在一个内在的动力机制――空间逐利机制。即导致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是私人逐利、公共逐利与志愿者逐利多元、共生与伴生的制度博弈发展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与区域一体化是比较典型的空间逐利的发展结果与变化趋势。也就是说,现在与未来,空间逐利更多地倾向于资本青睐资源,资源青睐市场的新变化新特征――“资本跨域逐利,要素集聚发展,技术寻求蛙跳增长空间。”这是沿用李清均同志在书中强调空间的科学逻辑结构推论来出的新结论。于是,我们在书中看到这样的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情景,中心――的空间生产结构。在中心城市与产业集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轭发展中,空间逐利机制把空间资源做出一个立体化的优化配置,即将国际城市体系与带有产业集聚特征的特定地域生产基地重构出诸多具有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的新空间经济体。这一理论解释,对于空间经济增长决定因素解释赋予了新的含义:即新的空间经济增长源泉是,在特定空间依靠空间逐利机制,对非本地化资本规模化、高效率与可持续化的科学配置。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几点看法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is the lifeblood of agriculture, is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frastructure and basic industries. Therefore, carefully manag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the duty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save and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in the outstanding position, a unifi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aliz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blems, some opinions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临沂市在五六十年代兴起了一个群众大办水利的,在七十年代又掀起一次水库建设,在这两次所兴建的水利工程为临沂市水利水电基本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把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以后,临沂市开始走上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目前水利工程基本上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以及从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扬经济的转化,初步建立了实现这两个“转化”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临沂市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临沂市水利工程在“加强工程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指引下,从改革入手,注重狠抓小(一)型以上水库的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注意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内在潜力,狠抓管理,着重实效,已成为临沂市水管工作的重点。现全县小(一)型以上水库基本上做到了“十有”,即有管理机构、有专管人员、有管理住房、有简易公路、有照明和通迅线路、有财务管理制度、有综合经营计划、有民主管水制度、有鱼种培育池、有工程档案。
一、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临沂市水利工程管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1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临沂市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贪偏低,施工质量差,加之工程已运行了30―40年,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如水库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渗漏、软基、涵管断裂、堵塞及白蚁危害现象,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这样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损失。一些堤防工程存在着堤顶高程偏低、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之防汛备料不足,致使洪水期间不少堤段将产生管涌等渗透破坏,甚至有溃堤的危险。
1.2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1.3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多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配套工程,致使受益范围窄小,影响了灌溉面积的正常发挥。如一些水库只重视枢纽工程,而忽视了对渠系配套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渠道淤,致使每到放水季节,上游淹死,下游旱死,渠水白白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1.4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排涝站、电灌站平时无人管理,导致变压器、输电线路等被盗,加之设备缺乏必要的维修,每到防汛抗旱季节,机器不能运转或带病运行,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
二、 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水利的管理有所放松,“重建轻管”使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2.1农民的经济意识观念增强,难以集中劳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在五、六十年代,临沂市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要抽调数万劳力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九十年代后,农民忙于经营或弃农从商,放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
2.2 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2.3 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三、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开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好水费征收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下面谅就临沂市的水利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3.1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这些年来,临沂市的工程管理单位在解放思想的大道上确实有了些新的起色,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单位依然存在着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懒汉思想,进取争先、自谋发展意识不强,极大地妨碍了工程管理,束缚了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成熟时期,如果我们还抱着那些落后陈腐观念不放,势必错失发展良机。为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3.2 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各管理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有管理房屋、有子、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经济实体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其次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不当,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3.3 认真学习水法规,进一步落实工程管理措施。临沂市水利工作应在水法规的正确指引下,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大坝注册登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等,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3.4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充分暴露出来,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范围扩大,程度加剧。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本来就十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矛盾。
我们要大力提倡并推行节约用水,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把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努力目标。我国当前农业用水占80%以上,农业节水具有巨大的潜力。节水灌溉不仅节水,而且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时,增产、增效。灌溉方式的变化,可以带动农作物结构的调整,带动耕作方式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节水灌溉以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必将带来农业的一场革命。加强节水科技工作,增强节水工作发展后劲;广泛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3.5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从宏观上讲,就是要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的解决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要除害兴利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要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乡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
水资源优化配置,从微观上讲,包含有三层含义:取水方面的优化配置、用水方面的优化配置以及取水用水综合体系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取水方面有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土壤水,主水、客水,污水回收再用等等。用水方面有生态用水、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等。各种水源、水源点和各地各类用水户形成了庞大复杂的取用水体系,再考虑时间、空间的变化,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就必须实行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特别是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目标是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调度和统一管理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1. 李新文,国内外虚拟水研究的发展动向评述[J];开发研究;2005年02期
2.张会艳,张丽荣,岳保华;北京市生活用水现状和节水对策分析[J];北方环境;2004年03期
3.黄宗万,陈余道;漓江流域水资源形势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范文5
企业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借助外部市场交易的原则,使市场的价格机制与企业的行政机制相互融合的管理方法。价格机制使企业内部实现权威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结合〔1〕,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2〕。已有的内部市场化管理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并在国内众多企业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其在商业银行中运用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已经上市,但其内部仍有很严重的行政管理“硬约束”色彩〔3〕。历史经验表明,银行危机往往与其内部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而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大多是不适当的贷款造成的〔4〕,因此,规范信贷经营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整体提升收益和控制风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照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原则〔5〕,贷款作为一种资源,可以成为商业银行进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的经营性分支机构进行合理的贷款优化配置,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风险收益率。藉此,本文通过探索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方法,以期提出建立信贷经营“软约束”管理模式的思路。
二、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考核及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定年度考核指标时,仍习惯于制定贷款、存款以及中间业务新增规模指标来作为考核的硬约束。这种刚性管理,忽视了各分支机构的自然禀赋、客户资源、人员素质和管理文化差异,难以发挥其自身长处,不利于激发各分支行经营的激情和能动性。
银行每年的各种资源都是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在各分支机构间进行分配的,考核越好就越能分配到更多的利益。对各级分支机构而言,完成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是年度经营的第一要务,却往往忽略了银行的综合风险控制及贷款组合效益。表1是我国某商业银行2005与2010年业务考核指标对比结果,该银行主要考核的是年度计划完成率。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该银行当前的考核体系较5年前有了较大进步,开始关注资本占用、注重银行的真实盈利能力,但仍然未摆脱传统的规模扩张导向的“硬约束”管理模式,偏重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缺乏以风险收益(RAROC)①最大化为核心的经营理念。而这种硬约束管理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具有普遍性,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现有的各类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均未能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目标短视和经验性考核仍然占据主导地位〔6〕。如何科学地选择考核指标和确定权重,建立更为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需要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未建立以风险收益最大化为核心且符合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其盈利能力的评价尚停留在ROA、ROE、成本利润率和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层面上。
(3)现有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未充分考虑各经营机构的特色和优势,指标分解均等化,造成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营风险上升。因此,如何通过构建信贷管理的组合优化配置模型来匹配贷款资源,从而建立银行内部的市场化管理体系,并且通过经济杠杆、内部价格等软约束手段来最大程度挖掘各分支机构的潜力,这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软约束管理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
(一)软约束管理模式
Kornai最早提出预算软约束〔7〕,它指向企业提供资金的机构(政府或银行)未能坚持原先的商业约定,使企业的资金运用超过其当期的收益。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扭曲了企业的激励机制,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竞争秩序。后来,这一概念被充分研究和拓展,其外延和内涵都得到很大的扩展和延伸。本文所指的软约束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相关,其内涵是商业银行不再简单地运用年度下达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的规模考核硬指标,而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标尺,以内部资金价格及业务板块的考核权重为手段,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同时运用组合管理技术匹配稀缺的贷款资源,以“无形”的经济管理之手达到管理层所期望的规模目标的管理模式。建立软约束管理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立以综合风险收益最大化为核心的长期经营目标管理理念;(2)淡化以行政化为主的指标“硬约束”管理方式,充分运用“软约束”管理的思想,科学设计市场化考核体系;(3)运用内部资金价格、业务板块考核权重等经济杠杆进行有效管理,使“软约束”能硬起来;(4)形成基础考核体系长期稳定,短期专项考核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
由于银行经营的风险特性,我国银行信贷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贷款领域。银行最大的资源是贷款,而贷款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有限的。目前对于贷款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运用现代组合理论进行贷款资源优化配置研究。Morgan和Golinge建立了商业贷款组合有效前沿模型,分析组合风险最小情况下的贷款配置〔8〕。Altman从单位风险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建立公司债券和商业贷款组合分析模型〔9〕。这些研究主要运用Markowitz的二次规划模型构建最佳贷款组合〔10〕,实现贷款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11~12〕,该研究主要从风险计量、资源配置、产品定价等角度探讨贷款的风险管理。目前国内关于银行信贷经营研究主要集中在贷款的优化组合和风险防范上。但是银行信贷经营不仅仅是贷款,还涉及存款、中间业务等综合收益,同时利用贷款自身特征对商业银行内部进行市场化管理的研究较少。围绕商业银行长期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以信贷综合收益(包括贷款、存款、中间业务)RAROC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现资组合理论构建贷款组合优化配置模型,以最小的贷款资源获取最大的综合收益,建立符合商业银行长期战略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
1.风险收益RAROC的计量
RAROC是一个兼顾收益、风险和资本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可以作为市场化管理中的价格机制协调各个经营性分支机构的贷款配置。构建以综合收益RAROC最大化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和贷款资源配置的管理体系,其重要前提就是RAROC的合理计量。我国银监会对RAROC的定义式为:RAROC=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经济资本=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现状和监管现实,本文参考银监会的RAROC定义式,以银行信贷业务综合风险收益替代贷款风险收益,以银行计提的拨备替代贷款的预期损失,给出本文的RAROC计量模型如下:RAROC=信贷业务综合风险收益经济资本,信贷业务综合风险收益=(信贷综合收入-信贷综合费用成本-营业税-计提的拨备)×(1-企业所得税率)。其中:信贷综合收入=贷款收入+存款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信贷综合费用成本=贷款资金成本+存款资金成本+营运管理成本。
2.以RAROC最大化为目标的贷款组合优化模型
信贷业务综合收益下的RAROC在商业银行内部市场化管理中体现出价格机制,可以运用组合技术对贷款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来实现各个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市场化调节,取得以最小的贷款资源获取最大综合收益的经营效果。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进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贷款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再以贷款作为管理目标,而是对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性分支行在贷款配置过程中加以软约束条件。因为每个分支机构都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单位,接受其管理和考核,而贷款资源又是各个分支机构的主要利润来源,从而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的内部市场化管理。
(1)目标函数的建立。假设某商业银行A有m家经营分支机构,Ai(i=1,…,m)表示该银行第i家分支机构,其相应的综合收益RAROC为Ri。假设银行分配给第i家分支机构的贷款规模比重为wi,那么可以得到银行贷款组合综合收益RAROC(RP)目标函数式:maxE(RP)=∑mi=1wiRi。
(2)约束条件的建立。贷款组合模型的约束条件可以从权重比例约束、贷款总体风险以及银行监管约束等进行限制:∑mi=1wi=1,0≤wi≤1,(1)σ2P=∑mi=1∑mj=1wiwjρijσiσj≤σ20,(2)DLRi=Li/Di≤DLR0。(3)其中,式(1)贷款比例约束的含义是对于任何组合贷款的比例都不存在买空卖空行为,因而贷款比例都是一个非负且小于等于1的数;式(2)中σi是第i家分支机构Ai的标准差,σP是银行贷款组合收益标准差,σ0是商业银行整体贷款组合的既定标准差,ρij是Ri与Rj的相关系数;式(3)的DLRi是第i家分支机构的存贷款比重,Li为期末贷款余额,Di为期末存款余额,DLR0是管理行根据监管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的约束下属经营机构而设置的存贷款比重。上述模型可以在监管控制下有效地实现贷款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使银行综合风险收益最大化。管理层通过定期调整(比如每隔半年重新计算贷款分配比例并作相应调整),实现贷款优化配置的市场化软约束管理。
3.内部资金价格和业务板块考核权重的调整
通过调节内部资金价格和业务板块考核权重,改变信贷业务综合收益RAROC,运用贷款组合优化模型动态调整组合的贷款比例,实现市场化的软约束管理。
(1)运用内部资金价格的管理。在银行内部核算中,贷款收入等于利息收入减去内部资金价格,存款收入等于内部资金价格减去利息成本。因此银行在管理中可以通过调节内部资金价格的市场化方法来达成经营目标,不需要再下达指令性的存贷款规模计划。假如银行需要分支机构发展存款业务,可以提高内部资金价格来引导分支机构的业务方向,使其主动将大部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存款新增的目标上。
(2)业务板块考核权重调整的管理。由于不同时期内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目标会有微调,此时银行高层需要对不同业务板块的经营目标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设置考核参数来实现。银行需要在某段时间拉动中间业务,可以对此项业务重设考核乘数,而考核乘数为3,意味着新增1亿中间业务在考核时按3亿计算,能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构建基于考核权重调整的管理模型为:RAROC=(各项收入总和-各项经营成本总和-税收成本-风险成本)/经济资本。其中:各项收入总和=a×贷款收入+b×存款收入+c×中间业务收入,a、b、c为考核乘数,正常情况下为1,管理层可以根据不同目标进行调整;各项经营成本总和=贷款资金成本+存款资金成本+营运管理成本。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集成创新 系统论 经济学要素配置 自组织理论
一、引言
我国目前正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作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适合我国现状的创新模式,具有显著的特色,并有其独特的优点,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明确其内涵及特征,建立对集成创新的正确认识,使其更好的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集成创新与“原创”和“再创”的区别及联系
我国集成创新的概念是由江辉和陈劲在《集成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一文中提出的。随着集成创新各类文章的发表,掀起了集成创新研究的热潮。集成创新体现了创新的综合性、系统化的趋势,符合创新的动态性、开放性的要求。
2.1 集成创新与“原创”和“再创”的区别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为:集成创新强调通过集成的方式与过程得到创新的结果;原始创新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对目前的理论、方法、技术的飞跃式的突变;消化吸收再创新侧重于对他人的成果的消化吸收。原始创新关键在于新的概念与理论的提出,一般为原理与理论的创新,需要大量的积累与飞跃的突破。集成创新一般为功能或结构创新,得到的是技术或产品。它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技术的移植,得到简单而实用的技术或产品。
2.2 集成创新与“原创”和“再创”的联系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一般从消化吸收开始,通过对别人的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始一些技术的集成创新,又通过长时间大量的人员、技术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上升为理论、方法的研究,来到了原始创新阶段。同时,原始创新又为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素材。因此,创新的几种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在某些阶段甚至有重合,没有严格的界限。各个国家、各个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对于我国来说,集成创新对于我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及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三、从多种理论视角理解集成创新
3.1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集成创新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叠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的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的哲学基础是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系统就是要素之间的联系构成的整体。系统、要素、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联系。
从系统论角度,把集成创新作为一个系统。集成创新系统同样也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与简单叠加,它是按一定规则连结成的有机整体,最后产生的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其创新性就体现在集成创新的系统成果是系统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的性质与功能。
集成创新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整合了各种资源,并且各个创新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1加1大于2的作用。集成创新不是各要素间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过程与结果,使各独立的部分按一定的关系汇总整合成一个整体,由此产生规模效应,集聚效应。集成创新是一个有机系统,系统内要素按照一些规则进行组合与构造,提高有机系统的整体功能;此外,集成创新系统内部因素及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系统的变化发展。
3.2 从经济学要素优化配置角度看集成创新
要素配置组合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指配置组合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效益最好。各要素之间的配置与组合是整体效益的关键,每个要素都不可或缺,配合起来才能创造价值。同时,各要素之间有多种组合,为达到效益最大化,要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要素组合。
集成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本质上也是要素优化配置的问题。集成创新涉及到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各类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到最大化,达到系统的最优效果。集成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不是要素一般性的结合。集成创新中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之间优势互补的整体,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提高创新的速度与效率。集成创新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达到良好的综合效益。集成创新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使创新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集成创新不但有其独特的创新功能,还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3从自组织理论看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系统有四个特点: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涨落。集成创新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自组织,从无序走向有序,这四个特点也贯穿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集成创新具有开放性。集成创新需要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集成创新在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中,使系统走向有序,从非平衡走向平衡,从而使集成创新的过程有序运行,达到期望的结果。
其次,集成创新具有非线性。集成创新系统内各要素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或线性关系,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作用。集成创新系统内的非线性作用使得一个小因素的作用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得集成创新更具有创新性。
再次,集成创新远离平衡态。集成创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从而使整个系统出现差异性、多样性,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力也不断转化。正是因为如此,集成创新的综合创新能力才更为高效。
最后,集成创新存在着涨落变化。集成创新内部要素,集成创新外部环境都存在涨落变化。集成创新系统的有序化就是通过这些随机的涨落变化实现的。通过涨落与非线性的综合作用,集成创新才在有序中不断创新。
3.4集成创新的独特特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阐述可以得出,集成创新有其独特的含义,有不同于其它的创新方式的独特特点。将其归结为以下三点:创造性、系统性、集成性。
(1)创造性。集成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拼凑,而是一个要素间选择、搭配、优化以最合理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集成创新不是简单的一个加上另一个,而是要找到两者的关系并有机结合,产生具有创新的性质。在集成过程中存在着创造性,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集成创新。
(2)系统性。集成创新系统是由众多要素和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联系密切,通过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系统的功能。通过集成,系统内各要素并非孤立的发挥作用,而是形成一个综合系统,最后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
(3)集成性。集成创新是各要素之间主动寻求优化、选择搭配,形成一个最合理与高效的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要素优势互补,相互匹配,使整体功能倍增,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实现了整体功能的放大,具有集成放大效应,在优化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较分析,以及从系统论、经济学要素优化配置、自组织理论角度对集成创新的阐述,可以看出,集成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也不同于消化吸收再创新,它有其独特的特点。集成创新并非简单的要素堆积,而是按一定规律的组合,并且成为一个系统,产生功能倍增的作用,具有创造性、系统性、集成性,具有优化资源、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作用。集成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对于一些技术性的行业,集成创新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江辉,陈劲.集成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J].科研管理,2000,(5):31―39.
[2]孟浩,何建坤,吕春燕.创新集成与集成创新探析[J].科学学研究,2006,(8):261―267.
[3]朱孔来.关于集成创新内涵特点及推进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8,(6):41―45.
[4]李文博,郑文哲.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因、内涵及层面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41―46.
[5]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23―29.
[6]韩晓东.企业集成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月刊,2007,(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