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1

>> 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目标的制度缺失与对策研究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 融合与创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核心使命 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 教育税与中国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思考 对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探讨 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探讨与启示 浅谈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 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度推进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XBRL下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探讨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分析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年我国教育总投入占GDP的5.15%,美国2010年为7.3%,韩国为7.6%,智利为6.4%,OECD组织国家平均为6.3%。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我国为4.15%,低于美国的5.3%、韩国的4.8%以及OECD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目前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总量依旧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4.单列教育信息化科目

教育信息化正在从教育边缘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成为重要的支撑环境和引领发展的引擎。教育信息化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一些学校已经成为重要的支出内容。建议在教育经费中设立教育信息化经费科目,明确科目支持范围,从而使教育信息化经费可统计、可操作、可保证。这样也有利于从法律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来源与筹措、分配与使用、管理与审计、违法责任追究等问题予以明确,形成较为完善的财政投入决策、实施和监督机制。

结束语

从财政学角度来看,教育财政的充足指的是达成一定教育目标所需的最低投入,因此其代表的是教育投入的一个底线标准,若要满足教育发展的发展性需要,必须在充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财政投入的基本标准。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面对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考验,面对这种挑战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从感性上去讨论教育信息化如何能使学习成本降低、促进教育公平,而应该尽快厘清教育信息化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社区、政府的责权利所在,打破不同群体之间的体制藩篱,消灭制度性歧视,摒弃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陈旧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前期巨大的投入和不断追加的投入到底怎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益,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筹资渠道,为教育信息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提供制度保障。相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将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勤华,张玄,陈丽.中国MOOCs发展评论与支撑制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9).

[2]姚继军,马林琳.“后4%时代”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与结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6(5).

[3]周洪宇,雷万鹏主编.中国教育黄皮书・2013年:进一步优化教育财政投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

[4]段宝霞.教育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5]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EB/OL].北京:教育部..

[7]全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EB/OL].[2015-3-24].北京: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28-04

一、教育均衡发展困境:理念的固守与转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1]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2]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集中反映在义务教育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产生的最深刻、最直接根源。[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含配置均衡、供需均衡和动态均衡三重意蕴,[4]主要表现在物质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制度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和意识上关注儿童潜能的发展三个层面。[5]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进入由局部推进到顶层设计、由理论研究到实证探索、由传统模式深化发展到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层面深入推进,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建构[6]、影响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关性[7]、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量化模型分析及评价[8]等。国家层面的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9]、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标准研究[10]等宏观研究在推动传统教育均衡发展稳步前进的同时,也蕴含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方式转变的趋向。[11]

1.教育均衡发展观念:平衡发展与优先发展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就是各个组成部分以一定结构形式联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等是系统的基本特征。教育系统在发展观念上应当符合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在发展水平上应当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发展模式上应当与整体发展布局相协调。然而教育系统作为区域社会发展的本质推动力,基于平衡发展的优先发展应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教育系统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信息时代教育系统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贡献率不断增大,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均衡发展是制约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原因,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教育均衡发展观念应当由保守制衡转向改革创新,既需要保持教育均衡在教育发展观念体系中处于优先发展位置,还要适时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独立于教育领域的社会发展问题加以系统规划研究。

2.教育均衡发展动力:外部推动与内部驱动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部推动力量作为外部因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通过增加教育投入、调整宏观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政策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弱势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用效益、减缓城乡教育差异化发展趋向。然而外部推动式发展在产生良好短期效果的同时,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外部推动效益并没有与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相匹配,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差异化程度呈现不降反升的趋势。内部驱动作为内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推动力量,内部驱动就是整合教育系统资源体系、协调自身资源流动机制和补偿机制、逐步提高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水平。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教育系统自身的内部驱动力量,以我为主合理吸收、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自身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能够动态转型升级的生态化发展。

3.教育均衡发展模式:补偿发展与跨越发展

由量变到质量、循序渐进的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教育均衡的补偿发展模式就是依据教育系统发展现状,弥补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而赊欠的对于教育应当投入的部分,实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平衡发展。然而,信息时代教育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立足补偿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对于社会的影响以人的代际为单位,教育发展亟需跨越式发展以达到教育应有发展水平;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传统的补偿发展模式很可能造成教育均衡发展弥补速度赶不上教育差异化形成速度,这就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避免出现新一轮不均衡发展;基于补偿发展的跨越发展就是在正视教育发展的相对均衡性基础上,重新确立相对均衡的发展并不是消极保守的发展,而是要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发展需求、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二、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教育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引发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碰撞与转型,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进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过程。[12]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期发展和现阶段深入发展三个阶段[13],正在从E-learning、E-teaching、E-class、E-research和E-service等领域全面推进。[14]教育信息化发展应贯彻均衡优先、视频优先和开放共享优先的原则,[15]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支撑终身学习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命。[16]“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成功实施,反映了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目标落到实处,[17]探求基础教育信息化促进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研究的重点。[18]

1.教育信息化变革教育发展方式

教育的发展变革总是与技术的革新应用密切相关,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应用是非替代性的,并且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19]教育对于技术的被动适应与主动创新应用总是交织而行。教育信息化升级了传统教育发展方式:丰富了教与学资源的表现形式,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革新了教与学展开的环境,基于前沿技术的未来教室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推动了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生成与研究,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教育信息化助推形成网络教育新形态:基于信息化环境的网络教育使学校教育不再是在校学生的专利,学习的社会性将成为数字化社会的重要属性;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信息资源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和共享,从正规学校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资源体系逐步建设完善;网络教育同样变革着教与学模式,时空分离的教与学环境将实现再度整合,网络教育新形态必将升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出适合数字化时代的教与学新模式。

2.教育信息化引发新一轮不均衡

教育信息化在变革教育发展方式的同时也在产生出新的教育发展问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已经由传统的校舍转移到信息化设备配置与环境构建方面,差异化的数字化配备环境对于教与学展开及效果影响逐步加深。学习资源来源日益丰富,数字化资源体系已经形成,基于印刷媒体的有形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共同形成基础性资源。数字化的教与学环境对于学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已经从资源的占有量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层次转变,差异化的环境对于学生整体成长造成的影响是深层次的,进而影响到数字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信息化教与学体系的形成还引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变革,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教研模式已经由校内教研向网络化教研转变,培训模式也已经由单纯的面对面教授转变为面授与网络化培训相结合,信息化环境需要教师能力结构转型升级,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新一轮不均衡的特点就是由表面的不均衡向深层次不均衡转变,其造成的广泛影响较之传统形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3.教育信息化助力发展理念转型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信息化教育,教育发展新形态必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变革。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大教育发展理念的形成,即纵向上的不同教育发展层次、横向上的同一教育发展层次之间实现充分整合,发挥教育整体最大化效益。教育信息资源能够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顺畅的按需流动,在教育系统与外界之间进行高效的互换共享,建立系统的教育信息资源整合流转机制,实现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全局教育信息资源协调配置;基于信息技术的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即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和网络化教师资源配置。教育信息资源形态的变化使资源建设资金投入集中高效、流转效率加快、使用方便快捷,更加有利于整体上的宏观配置。网络化教师资源形成的新型授课与支教形式,成倍增加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存量,同时也在变革教师的教研模式和专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数字化教与学体系的形成,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进行,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化配置后,就可以升级和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程度,这就削弱了当前信息化阶段由于设备配置导致的发展差异。

三、教育均衡发展路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基于系统观的信息时代资源架构配置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配置、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和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建设与配置三个部分,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协同-优化-整合”共同促进信息时代城乡、区域、校际以致微观个体间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建设过程将逐渐变革传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转向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进而引导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变过程将实现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教学组织形态的变革、数字化教学体系建构和大教育发展体系建构四个方面。转变达到的新阶段将形成新的发展观念、动力机制、流转机制和发展模式。体系的建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弥补产生新一轮的不均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的变革作用,从顶层设计视角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配置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仅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其建设差异程度也现实反映着教育均衡的发展程度。首先,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构建教学情境和运用教学模式都将依赖于所处的数字化环境,其建设的适用程度也会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程度及教学效果;其次,数字化环境还能为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微学习等多样的学习形式提供环境支持,其差异化建设会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和生存发展能力的提高;第三,基础设施差异化建设也容易导致优势资源过度集中、择校热等社会问题。因此,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建设理念,发挥出最佳建设效益,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进行。

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变革影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变革当中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合理规划和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蓝图,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优势,形成良性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升级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结构,同各类教育机构特别是高校联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拓展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来源,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府公共投入,充分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支撑作用充分融合,实现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赢。还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路径,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虚拟教师资源建设之间的相互流转,从而达到优势互补。

2.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

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影响的成果主要反映在数字化资源的构建上。数字化资源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可复制性、传播迅速、受益范围广等优势,共建共享共同受益已经成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显著特征。然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着重复建设、现实传播缓慢、实际受益范围有限等问题,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协同各个建设层次、避免出现新一轮不均衡、使相对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效益,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育资源建设变革的影响、凸显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优势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形成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建构体系,充分发挥其建构的整体优势、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层面的均衡发展。基于政府主导的区域内教育信息资源共建机制,充分整合区域内优势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建设区域内资源架构体系,尽量扩大优质资源受益范围;基于高校引领的区域内教育信息资源流转机制,高校应当起到资源汇聚和分配中心点作用,形成区域内优质数字化资源的流通网络;基于优势互补的区域间数字化资源建设协同发展机制,形成集群式资源架构体系;基于国际化交互的数字化资源转型升级发展建设机制,积极开展国际间资源建设交流合作,适时推进我国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转型升级。

3.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建设与配置

优质教师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是当前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主要采取教师的轮岗、支教和挂职等措施,以及免费师范生教育、国培计划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但在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产出效益等方面仍然不容乐观。教育信息化为变革优质教师资源的建设和配置方式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可以构建“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新模式;[20]基于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可以构建移动教学实践模式;[21]基于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网络教学理念,可以构建包括物理环境、信息环境和心理环境在内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发展模型,为探究未来教学新形态提供借鉴。[22]

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建设需要超前进行技术层面的规划部署,构建符合教育信息化推进水平的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配置体系。建设区域性以致全国性的符合虚拟化教学要求的优质教师资源库和统一调度机构,实现基于网络化环境的虚拟教师资源能够在教育系统内部按需流转,并且及时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当中;构建网络化虚拟教师转移配置为主、传统教师资源按需配置的教师资源均衡发展模式。网络化虚拟教师流转配套的技术环境、运行机制、人员配备等逐步应用于薄弱区域,实现区域内或区域间优质教师资源的最优化均衡配置;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机制,基于专门建设的平台形成常态化异地互学、互教、互评机制,运用Web2.0、Web3.0技术工具构建不同层次的教师发展网络共同体,形成面向终身化的教师网络化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小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4):1-6.

[2]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1): 3-8.

[4]刘新成,苏尚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教育研究,2010(5): 28-33.

[5]杨昌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4(8):39-42.

[6]于发友,赵慧玲,赵承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 2011(4):50-54.

[7]栗洪武.影响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关性――以西安市实施“316”工程为例[J].教育研究,2011(4):41-44.

[8]汤兆平,孙剑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量化模型分析及评价[J].继续教育研究, 2011(3):3-5.

[9]翟博,孙百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12(5):22-30.

[10]中国教科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课题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标准研究[J].教育研究,2013(5):36-45.

[11]姚永强,范先佐.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3(2):70-76.

[12]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13]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14]张屹,陈慧,黄渤,张千年.教育信息化视野下连接式教学的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1(4):35-37.

[15]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4):62-69.

[16]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1(1):36-40.

[17]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16-21.

[18]张屹,范福兰,杨宗凯,周平红.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评与预测[J].电化教育研究,2012(7):5-10.

[19]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熊才平,孙娟,杨九民.“4 +2”免费师范生异地教学新途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2):101-104.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3

(河南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了解与把握职业教育学习主体的网络应用行为特征越来越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乡市内四所中职学校的四百余名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得出中职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若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 :中职学生;网络;网络应用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20-06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革新举措频频推出,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积极探寻职教现代化创新之路。总结起来,共有五个方面的革新:第一,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第二,建设专业化的数字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第三,构建专门的信息化机构,推进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成立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和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四,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设计中国职教信息化之路,2010年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2012年又根据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率先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第五,组织信息化专题培训,不断将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高度。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研究显示,在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和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等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教师信息素养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也存在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中职教育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较低。这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然而,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具体实践中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合二为一”,在其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教与学两个主体有深刻了解和把握。以往的研究往往更多地关注教学主体,而忽视对学习主体的深刻了解与把握。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有关中职学生主体的网络与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了解新一代中职学生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行为,无疑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整合以及攻克某些教育信息化难题的明智之举。

相关研究综述

自网络普及以来,有关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研究就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Steve(2002)对全美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调查显示,96%的8~18岁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或应用网络,几乎100%的16~18岁学生都使用网络。Ybarra ML(2005)的调查发现,美国12~18岁的年轻人中超过90%已经在使用互联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8年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网络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青少年网络应用也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另外,一些学者还对青少年学生的网路应用特征或网络学习特征进行了探索。如Berk(2009)对网络时代学生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网络时代学生的20个基本特征。Brown(2012)对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10个主要特点。近年来,一些国家如韩国、英国、土耳其、挪威等也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有关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的调查,目的性都比较明确,通常与网络成瘾、网络犯罪或网络新技术等具体问题有关。

我国从2001年开始研究学生网络使用问题,起初主要是面向大学生的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从2008年起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进行普查,并且每年一份上一年的研究报告,至今已了7份。最近一份的年度报告指出,截止2013年12月,我国的青少年网民达到2.56亿,普及率高达71.8%,其中,中学生群体所占比重较大,占到了总数的38.3%;青少年手机网民2.21亿,手机上网比例达到86.3%,手机成了青少年上网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一些专业的研究团队也开始关注于对青少年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如黄荣怀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于2012、2013 年连续两次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2013年底又联合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渤海大学等高校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并于2014年5月了《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这些报告的公布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与网络学习、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总结我国近年来有关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研究,在调查对象上主要关注对大学生、中学生、高职生、小学生的调查,其中对大学生的调查最多。相对而言,还缺乏对中职学生足够的关注。笔者在文献检索中发现,目前有关中职学生网络问题的研究大多关注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网络道德和网络应用心理等问题,对中职学生网络使用问题的研究不多,而对中职学生应用行为的调查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还未对中等职业教育学习主体的信息化行为有一定的了解实属不该。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更好地持续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推进政策,组织面向中职学生的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网络应用行为,变得越来越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研究设计

关于网民网络应用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把社会领域内网络应用行为的研究划分成两类:一类是网民网络使用行为的调查;另一类是网络行为的实质、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属于第一类研究,主要对中职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特征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笔者以新乡市四所中职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为调查样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共抽取了9个班级,包括一年级6个班,二年级3个班。其中,一年级学生占总数的74.6%,二年级学生占总数的25.4%;男生占总数的66.8%,女生占总数的33.2%;生源分布状况为81.5%的学生来自农村,13.7%的学生来自城镇,4.0%的学生来自中小城市,只有0.7%的学生来自发达城市。

(二)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问卷为主。问卷制定主要参考了梁林梅教授编制的“苏南地区中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调查问卷和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的“大学生与信息技术”调查问卷,主要选取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题项,修订改编成本次调查问卷。本卷共有27个小题,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网络应用的总体状况、网络学习行为、网络娱乐与交往行为以及手机应用行为等五个方面。

(三)数据分析与整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调查结果通过spss21.0和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包括单项题的描述统计分析、复选题的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

分析与讨论

(一)网络应用总体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中职学生(99.3%)每天都要上网,88.3%的学生每天都要通过手机上网。从设备拥有或接入条件上看,86.3%的中职学生家中拥有电脑,51.6%的中职学生有自己的电脑;94.3%的中职学生拥有手机,其中91.4%的手机是智能手机,8.6%的手机为普通手机,95.7%的手机已开通了上网功能。另外,中职学生的电子邮箱拥有率为71.1%,其中最常用的邮箱为QQ邮箱(89.0%)。从经常上网的场所看,69.0%的中职学生经常在自己或亲友家上网,6.8%的学生经常在学校上网,18.8%的学生经常在网吧上网,另外还有5.4%的学生经常在其他场所上网。从网龄上看,大部分中职学生较早就开始接触网络,具有一定的网络应用经验与技能。有11.7%的学生第一次上网时间发生在小学以前,39.6%的学生是在小学期间,45.0%的学生是在初中期间,只有3.7%的学生上中职以后才开始上网。

可见,网络已成了中职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网络应用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

(二)主要网络应用活动分析

对中职学生日常上网活动的调查显示,他们上网经常做的五件事为(按前后排序):聊天(76.6%)、看视频(68.8%)、收听/下载音乐(60.1%)、玩游戏(49.7%)和搜索查询信息(41.8%)等,如图1所示。

在对手机上网的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经常做的五件事为(按前后排序):聊天(85.5%)、收听/下载音乐(61.5%)、玩游戏(47.5%)看视频(46.2%)和搜索查询信息(30.9%)等,如图2所示。

另外,对中职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统计中发现,中职学生最经常访问的三类网站为(按前后顺序):音乐类网站(65.1%)、视频类网站(63.2%)和游戏类网站(47.0%),如图3所示。

通过对中职学生日常上网活动、手机上网活动和经常访问的网站统计可以发现,中职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主要还是以休闲娱乐为主,娱乐性是吸引他们应用网络的重要原因。

(三)网络应用时间分析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度上网(以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为标准,低于2小时为适度上网,高于2小时存在过度上网的嫌疑),一部分学生存在过度上网的嫌疑。从上网时间上看,有27.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少于5小时,28.6%的学生在5~15小时之间,18.3%的学生在15~25小时,9.3%的学生在25~35小时,有16.9%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35小时以上。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上网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1),二年级的中职学生比一年级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上网。

不同生源地的中职学生在上网时间上存在着差异性(p<.05)。具体而言,来自农村的学生与来自城镇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农村学生用于上网的时间明显比来自城镇和中小城市的学生上网时间短,而城镇学生与中小城市学生之间、发达城市学生与其他三类学生之间在上网时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网时间上,男女学生之间、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梁林梅等研究结果大相径庭)。

(四)对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的态度及对自身信息素养评价分析

在对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的态度调查中,有69.3%的中职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信息技术并会积极使用,29.9%的学生对待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一般,但必要时会尝试使用,仅有0.8%的学生不喜欢或非常不喜欢信息技术。可见,整体上中职学生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的态度还比较积极。然而,中职学生对其信息素养的评价却普遍不高,有55.7%的学生认为其处于中等水平,18.6%的学生认为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只有17.9%的学生认为其信息技术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或较高水平。另外,还有7.8%的学生认为其信息技术水平较差。但是,在对具体的信息技术技能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对“网络搜索”技能较为自信,如表1所示。

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对自己信息素养的评价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具体而言,自我评价成绩较差学生与成绩中等、成绩中等偏上和成绩优等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评价成绩较差的学生对自己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比其他三类学生都要低;自我评价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对自己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比成绩中等、成绩中等偏上和成绩优等的学生也都低;成绩自我评价中等的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比成绩优等学生低;另外,自我评价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和成绩优等学生之间在对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评价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如表2所示。

不同生源地的中职学生对自己信息素养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1)。具体而言,来自农村的学生与来自发达城市的学生、来自城镇的学生与来自发达城市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发达城市的学生对自己信息素养的评价比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都要高,来自农村的学生与城镇学生、中小城市学生之间均没有明显的差异。详见表3。

(五)看待信息技术(网络)对学习的作用分析

关于信息技术(网络)对学习的作用,中职学生持比较积极的态度,超过95%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学习有帮助或在某些方面有帮助,仅有不到1.5%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学习没有帮助。另外,还有3.3%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如图4所示。但在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具体作用上,“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被学生放在了第一位(85.9%),紧随其后的是便利性(64.8%)、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43.9%)、改进学习(43.6%)、节省时间(33.3%)、帮助管理课程活动(25.5%)等,还有小部分学生选择了其他作用(13.0%)。

另外,不同成绩的学生看待信息技术(网络)对学习的作用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具体而言,自我认为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与自认为中等偏上、优等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成绩中等偏下学生对信息技术对学习作用评价较低;自我认为成绩中等的学生与自我认为成绩优等的学生看待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差异,成绩中等的学生评价比较低,成绩较差、成绩中等偏上和成绩优等的学生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如表4所示。

(六)获取信息技术(网络)技能的途径分析

有近六成(58.9%)的中职学生认为其信息技术(网络)技能的获取途径为信息技术课,17.2%的学生来源于自学,15.5%的学生通过网络习得。另外,有8.4%的学生通过亲友帮助和其他途径获得,如图5所示。可见,信息技术课是中职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网络)技能的主要途径。

在中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上,有93.2%的中职学生对所在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持满意的态度,仅有6.8%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由此可知,信息技术课对中职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网络)技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另外,中职学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评价也较高,超过90%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中等或中等以上层次,仅有6.3%的学生认为其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如图6所示。

(七)网络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这一代中职学生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数字一代”,网络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职学生在网络应用过程中的“数字鸿沟”仍然不容忽视。

在信息技术设备拥有上,13.7%的学生家中还没有电脑,5.7%的学生还没有自己的手机,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中职学生的网络应用;在对自己信息素养的评价上,有7.8%的学生认为其信息技术水平还很差,特别是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对自己的信息素养尤为不自信;在影响中职学生使用网络的因素调查中发现,网络太慢被放在第一位(51.8%),没有时间位于第二位(42.7%),缺乏自制力位于第三(27.3%)。

另外,部分中职学生在信息技术(网络)的应用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16.9%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5小时,存在过度上网的嫌疑。中职学生对网络依赖的调查中,有4%的中职学生存在严重的网络依赖问题,如图7所示。

此外,在对中职学生的网络学习应用与网络娱乐或交往应用的对比中发现,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相似,信息技术(网络)在中职学生学习方面的应用远远低于在娱乐与交往方面的应用,中职学生在娱乐或交往方面对网络的依赖要远远大于其在学习上的依赖。可见,信息技术(网络)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还未能够得到充分彰显。

研究结论与思考

从本次调查结果数据上看,主要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中职学生的网络应用条件已具备,网络已成为中职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应用显现出低龄化的特征;(2)网络娱乐性是中职学生应用网络的重要原因;(3)在网络应用时间上,中职学生间存在多样化的差异;(4)中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网络)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对自身的信息素养评价普遍不高,不同成绩、生源地的中职学生在信息素养自我评价上存在差异性;(5)在信息技术(网络)对学习的作用上,中职学生的态度比较积极,不同成绩的中职学生存在差异性;(6)信息技术课是中职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网络)技能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和所在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评价较高;(7)尽管当代中职学生被誉为“数字一代”或“数字原住民”,但其网络应用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发展趋势。但由于中职学生年龄特征、学习任务及毕业出路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因此,在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上,如果仅仅依靠借鉴中小学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经验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并且缺乏针对性。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必要探寻自己的发展之路,关于学生信息化行为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有力的突破口。如果能够深入、系统地分析与掌握中职学生的信息技术(网络)应用行为,根据其行为特点,结合中职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因地制宜的信息化部署,循序推进,在实践中无疑会少走许多弯路或错路。

参考文献:

[1]陈琳.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3):12-18.

[2]陈宗胜.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2(7):54-57.

[3]黄荣怀,王晓晨,周颖,董艳.数字一代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33-37.

[4]Steve. J.The Internet Goes to College:How Students Are Living in the Future with Today&acute;s Technology[DB/OL].[2014-07-15]. http://eric.ed.gov/PDFS/ED472669.pdf.

[5]Ybarra ML.Exposure to internet pornograph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national survey[J].Cyberpsy-cholBehav,2005,8(5):473-86.

[6]OECD. New Millennium Learners-Initial findings on the effects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on school-age learners[DB/OL].[2014-07-15].http://oecd.org/dataoecd/39/51/40554230.pdf.

[7]R.A. Berk.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Net Generation[J].Transformative Dialogues:Teaching & Learning Journal,2009,3(2):1-23.

[8]周颖,黄荣怀. 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3):20-23.

[9]CNNIC.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DB/OL].[2014-07-15].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1406/t20140611_47215.htm.

[10]黄少华,武玉鹏.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39.

[11]梁林梅,李锋庆.苏南地区中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86-92.

[12]梁林梅,李逢庆.信息技术与大学经历:北美高校的现状及特性评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77-83.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4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和突破当前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正待破解的难题。

对此,需要明确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才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和正讨论的经济或产业本身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是一个悖论——自己不能推动自己。

那么,又是什么呢?

困境与出路—— 重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和《学无止境》

1968年4月,欧洲10个国家的大约30名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计划专家,在意大利罗马林奇科学院召开会议,探讨什么是全球性问题和如何开展全球性问题研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就由此诞生了。

他们发现,全球发展的危机和困境来自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因为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1)保守的节流策略。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其首部应对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 ),认为采用“均衡发展”策略是应对和缓解当前和近期全球危机和困境的有效办法。这一策略目前已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遵从。这就是我们当前绿色发展、节约发展、均衡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的由来。

在实施多年以后,人们发现这一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问题,要达到“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还遥遥无期,而资源承载极限却已日渐逼近。这是因为,时至今日,全球仍有近半数的地区和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迫切要求发展,发展仍是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全球人口数量已突破了70亿大关,人口增长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相反,不可再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资源,如石油、煤炭、土地、水源、森林、空气等却在急剧地减少和被污染。

由此可见,“均衡发展”只可能延缓人类发展极限和生存危机的到来,而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难题。

(2)开放的开源策略。时隔七年,罗马俱乐部于1979年推出了深入应对“增长极限”的又一研究报告《学无止境》,指出采用“创新性学习”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永续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激发,人类将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快、更好、更大量地将地球上各种隐物质、隐能源转化为显物质、显能源,以应对和解决人类发展的资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困境。同时,创新性学习也不断为节约、绿色、环保、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促使其更科学有效地运作、实施和推进。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探索太空,踏足宇宙,开发宇宙资源,甚至移居外星球,不再是人类的臆想和神话。

人类的文明史仅有数千年,人类的工业化史也仅有二百余年,而人类信息化史才几十年,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们人类渡过了多少危机和挑战?创造了多少骄人的奇迹?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人类智慧!

《学无止境》强调:“……消除人类差距的任何办法和对人类未来的任何保证,都不能在其他地方而只能在我们自身中找到。我们大家所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在今后有目的地、明智地利用这种潜力。”而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有目的、明智地利用”的唯一手段,正是教育及学习。更确切地说,是面向未来和面向实践的“创新性学习”。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危机和困境都将是致命的,没有或很难再有挽救的机会,所以只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就只能依靠人类面对未来的创新性学习,即全面培养和激发人类的创新能力,从而走在危机和困境的前面。而这才是使我们人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制胜之道。

这也是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法宝。

素质教育—— 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和结果。但这一转型过程,却充满荆棘和坎坷,中国教育与全球教育一样处于“旧路已到尽头,新路正待开辟”的尴尬状态。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困境

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实施了两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工程。

1.2000年: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校校通”、“农远工程”、“班班通”,2010年又开始了“生生通(电子书包)”等教育信息化系列推进项目。十多年来, 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教育门户网站、教学资源、教育应用平台和工具,以及大屏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接踵而至。但在一阵阵的热闹喧嚣过后,留下的多是一片狼藉和荒凉。巨额投资的各种设备并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校校通”成了“校校痛”,“班班通”成了“班班闲”,“电子书包”成了“误学书包”。如何突破信息化教学应用瓶颈,充分发挥其革新传统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继续和深入发展的关键。

2.2001年: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只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革新,素质教育肯定不可能实施起来,因为同样重要的还有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更新。与之相配套,2001年国家开始启动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新课改”推行了十多年,是中国教育数千年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从根本上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念,初步构建了“以课程为中心”的现代课程体系,大力推行和实施了以面向未来的“探究学习”为主的新教学模式。

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强大惯性和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上自身缺乏一套全面、深入、细致、针对一线学科教师的实施指导体系,致使“新课改”的很多要求和措施都流于形式,而未能对传统教学带来真正改变。所以,现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道、术、器”的协调与融合

当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信息化收效甚微、“新课改”流于形式等问题的根源,是三者之间,各自为阵,缺乏相互协作和支撑。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旗帜,指引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确定了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发展路径等。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之“道”。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体实施体系,是中国教育改革之“术”。教育信息化,则是承载素质教育之魂,实施“新课改”之术的载体和工具,即“器”。

现在,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虽布局科学,但三者协调配合不力,特别是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两者各行其是、严重脱节。这是造成当前教育改革乏力的根本原因。

对此,《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之一,便是“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可谓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但三者如何融合,特别是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的深度融合,又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难题。

“电子书包”——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点

为什么要实现“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又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全面深度融合”呢?

(一)实施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环境基础。

1.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技术基础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实施个性化教育,使人人都能成才,这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这在以工业化模式为基础的传统教育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但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中,却能成为当然的现实。为什么呢?

我们先想一想,知识是什么?知识其实就是一组有主题、结构化的信息。学习又是什么?学习就是对知识进行内化(同化、顺应)和外化(练习、问题解决),并最终活化(形成新认知)的过程。而处理这一知识(信息)内化、外化及活化的最佳技术手段就是信息技术。

第一,知识表达的多媒体化,能让学生直观、细致,甚至真切地感受和认知知识。第二,知识学习的交互化,学生既可以与教师、同伴互动,也可以与外部社会互动,甚至可以参与到知识情境之中直接与知识主体进行互动。第三,有很多学科探究学习工具,如几何画板、Google地球等能够支持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直观、真切、全面、准确、深入的探究。第四,教学资源的无限复制和覆盖。传统教学教师只能面向几十位学生,现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境瞬间即可以送达无数学生的面前。

这些技术,都是传统教学技术所不可能实现的,其效果也是传统教学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环境基础

教育信息化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佳教学环境基础。因为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中,教师能够实现和达到透明掌控学生学习状况,即时反应学习需求和反馈学习结果,精准抓住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教学,智能分析学生状态、状况,并提出最优的教学和学习方案。这将极大地减少教学时间和精力,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基础之上,就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即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特长、水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实施量身定做的教学,从而将这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实现其个人能力和人生成就的最大化。

这样的信息化环境,更是传统教学环境所无法想象和比拟的。

(二)“电子书包”应用成功的基本条件

继“校校通”、“班班通”后,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以“电子书包”为核心的教学应用阶段。作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巅峰对决场,“电子书包”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达成“电子书包”大量减轻教学负担、大幅提升教学质量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完成产品技术和管理体制的两大创新。

1.技术创新:产品实现“道术器合一”

“电子书包”是一个融基础硬件(平板、笔记本等)、教学系统软件和教学应用服务(教师培训、教学指导、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不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也不能只有其理,而缺其法。这就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完成道、术、器的全面革新。

其一,道之变。道即教学原理,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现代的“学生中心”。扭转当前“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的恶性教学生态,构建“学生如何学,教师就如何教”的良性教学生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力和学习力为教学基础,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的学习任务,支持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地达成学习的新型教学理念。

要实现“教适应学”,需要从外部构建支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功达成学习任务”的“自能学习”技术环境;同时,还需要构建由任务驱动的“要我学”向由兴趣驱动的“我要学”转化的“成功学习”动力环境。

其二,术之变。术即教学模式,当由传统“师传生受”,变革为“五环四步”。

单元五环节教学: 要做到“ 懂的不学, 会的不练”。对于学生已懂(明白/明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学习或重点学习;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练习或重点练习。这样,一方面尽量减少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和浪费,同时尽量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导向对其具有挑战性和学习意义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四步骤教学: 要做到“ 教其不懂, 导其疑难”。对于教师,在课堂(课节)教学中则要求做到:明确每个层次(类别)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状况,针对学生可能或确实不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和已经存在的学习疑惑、困难之处进行指导、辅导、督导和疏导。

这样有的放矢,才能实现在教与学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其三,器之变。器即教学平台,当由传统的“粉笔黑板”,变革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业务方面,支持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实施,结果分析等;教学管理方面,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监控、网络监管、教学档案等;教学工具方面,有课件制作工具、学科工具等。一句话,教学系统必须全面体现“教适应学”教学思想和全面支持“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教学之道、教学之术、教学之器,三位一体,构成了“电子书包”成功实施的技术基础。

2.体制创新:简政放权,学校主体

当前中小学“电子书包”等设备的采购权,完全操控在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和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而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根本无权过问。这就造成了“购者不管用,用者无权购”的怪现象,严重背离了“应用主导”法则。这一管理缺陷,也严重背离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阻碍包括“电子书包”应用在内的教育技术创新,制约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及“电子书包”应用项目的健康发展。

因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破解“电子书包”应用的另一迫切需要就是“简政放权”,即宏观的区域布局与政策,由政府和教育部门主管和规划,而具体的选择与执行,则应放手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决定和实施。这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改革要求。

只有实施“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学校办学的选择、决策、决定权,以及相应的人权、事权、财权,作为责任与利益主体,校长及教师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选择最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他们在教学中才可能愿用、可用、能用、乐用,最终才可能得到人们期望的效能和效果。

核心动力—— 源自于教育思想、方式、手段的全面现代化

宋代大诗人陆游总结了作诗的窍门: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探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一样,不能就经济论经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机”。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现代化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它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1]。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外CALL(Computer Assistant Language Learning)、CMCT(Computer Mediated Teaching)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已非常先进,出现了CALL与语言习得、学习者变量、学习环境设计、以计算机为媒体的语言课堂教学设计、ICT与语言课程设计以及听说读写诸技能和学习认知的关系等方面的系统研究[2]。

而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发展也很迅速,从家教单机应用模式、语言实验室广播模式、多媒体辅助演示模式、网页浏览助学模式,一直到视频、音频点播等模式,远程课程教育模式等等,内容丰富,形式繁多。

为了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部于2000年向各省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针对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国际人才竞争的特点,教育部按照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1年又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这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纲领性文件,对提高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高校英语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提高信息素养的可行性以及提高信息素养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论述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与其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3]。

一、高校英语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说,年轻一代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教师竭尽全力,教师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人类的未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1993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阶段的区分正变得模糊起来,今后,人的一生都将是学习时间。21世纪将赋予教育包括从童年到生命终止的所有活动,人将是一个终身受教育的过程。因此,对高校英语教师来说,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赶上信息社会的步伐,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

而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美国社会学巨擘格林豪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出发,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职业准备阶段(0-18岁)、进入组织阶段(18-25岁)、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以及职业生涯后期(从55岁直至退休),并给出了每个阶段之中人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职业生涯初期阶段,格林豪斯认为,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增长自己的职业技能,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并融入组织,为未来的职业成功做好准备。高校英语教师中的骨干成员大多处在25-40岁的年龄段,正是职业生涯中积累和发展个人才能的时期,这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必须做一个当代教育新技术的有效的学习者,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4]

二、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可行性

1.教师有提升信息素养的基本素质

绝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具备了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基本的信息素质,这说明他们绝大多数具备了较高的专业和职业文化素质,这为他们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奠定了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2.高校师生具有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的主观需求

为适应新时代要求,学生要求教师不但要善于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媒体,而且要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目前绝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信息素养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间接反映了他们绝大多数渴望尽快掌握这种能力。

3.信息化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培养保障

信息时代,组建信息化校园已成为当今高校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为大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与资源利用等都做出了全新的改革。同时,高校汇集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信息专家,能够为高校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

三、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

1.从外部环境来说,高校需要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同时也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就是要坚持专门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校际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长期学习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同时推动师生的互助合作、加强信息教育科研工作。而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则要求高校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做好信息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且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引进现代化的图书馆技术与设备、加强网络资源开发,实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唯有做好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高校才能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内部因素方面来说,教师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做好

第一,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纵贯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信息是终身学习的关键部分,信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学习能力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师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最新的教学设备等,才能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推动专业发展。

第二,改变交往模式。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师生关系,开展交互式学习,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应针对课程具体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多媒体手段,加强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课型设计、媒体使用方面的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集成性、交互性、远程性特点,整合外语专业的课程结构。同时,以任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指导框架设计课程,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创新教育,不仅加强自身的信息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做好基础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5]。

第三,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加强与多媒体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多媒体教学已经基本覆盖了课堂,但英语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技术方面比较欠缺,而技术人员对英语知识本身了解不多,导致各自行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加强英语教师与多媒体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两者的优势,推动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成功和发展。

3.高校应当构筑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忽视了对人的生命的重视、价值的关怀和心灵的关照,致使教学的功利化追求恶性膨胀,造成了人文精神的遮蔽。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带来了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还带来了教学理念的革命。ICT整合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应提供一切可供选择的支持手段和资源条件,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将此作为重要的指标参数。其中,在实验室建设指标(选型、配置、台套数、系统集成度、软件支持、设备兼容性、网络通达性、操作便捷性、运行稳定性等)、设备使用率指标(教师兴趣与投入、设备使用水平与效率、课程开出率等)、学生受益面指标(学生兴趣度、满意度评价与有效性评估)、教学研究成果(论文、研究报告、教改方案、实际开出课程、成果应用与推广范围)这四个方面,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充分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这也是高校从外部和内部对教师进行监督管理的必要手段[6]。

参考文献:

[1] 刘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及培训的研究[D].中国人民第四军医大学,2005:53-66.

[2] 王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15.

[3] 邹扬德.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10-40.

[4] 谢守成,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D].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6

为迎接这种机遇和挑战,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上一个新台阶。那么,高校信息化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呢?记者从5月24~25日举行的“第三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建设,高校信息化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突破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长远目标,目前,顶层设计、数据整合、完善标准正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热点。

当前状况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在“十五”期间,“十五211”工程CERNET建设项目完成了CERNET高速主干网及地区网建设,实现了高校间高速网络连接;绝大部分高校建立了校园网络、微机实验室和服务器机房,不少高校已经建立颇具规模的校园数据中心,为高校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校园信息化环境基本建立。广东省2006年本科院校信息化评估结果显示:97%的本科院校建立了校园网,92%的高职高专建立了校园网。

其二,数字校园应用系统蓬勃发展。绝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数字校园信息系统,包括支撑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各类信息系统;北京市的一次调研发现,69所高校中,85%以上的高校建立了教学管理系统,涵盖了财务、人事、课程安排等应用。

其三,高校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国家及省市精品课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

很多高校建立了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系统;另外,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的推广使得高校的管理信息资源日益完善与丰富。

最后,建设与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明确的信息化管理机构。比如: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统筹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大部分高校建立了整合的信息化建设与运行服务机构。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中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延边大学信息化中心等等。

不过,在取得诸多成绩的背后,许多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据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处处长娄晶介绍,高校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信息化发展很不均衡 广东省2006年本科院校信息化评估结果显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拥有强有力的机构、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效果良好的高校的比例为24%;拥有明确的机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部分开展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这类高校占了54%;而机构不够完整、基础设施达不到要求、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很少的机构达到19%;仍然还存在3%的学校既没有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机构,也没有建立校园网。广东省是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总体较好的一个省,其他省份的情况可想而知了。

(二)孤岛现象仍很严重 高校信息化形成了数据和应用两大孤岛,在数据方面,数据分散管理,不准确、不规范、不一致,难以共享;在应用方面,则存在各部门独立建设,技术不统一、用户不统一,应用间难以相互衔接的人为孤岛。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缺乏顶层设计、技术规范与信息标准,这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管理方面的原因,即各自为政、缺乏组织与协调。

(三)信息化观念还有待转变 还有一些高校不重视信息化,他们往往认为信息化是锦上添花的事,没认识到信息化是现代化大学的必然选择;也有不少高校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或者不够深入,重硬轻软忽视服务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ERP实施中,硬件、软件和服务经费比通常为2:3:5,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这个比例约为6:3:1,是一种严重的倒挂。从整体来看,高校信息化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忽视推广应用的问题已经凸现,这直接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成效差。

(四)管理机制尚需完善 很多学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组织不健全,协调没力度;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甚至无管理;独立王国、各自为政;管理与技术失调,相互挚肘……

可持续发展

国家十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要求是要建设综合型大学,以大学的特色建设为主,将大学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主力军。显然,这个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信息化是达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途径。因此,高校信息化近期内面临的任务是解决上述诸多问题,但同时,也需要为实现长期目标而进一不断提高,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讲求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获得动力。

要实现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数据以及完善标准就成为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大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些高校走在了前面。

顶层设计

高校信息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和企业信息化一样,今天的许多系统是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建设起来的。可以想象当时信息技术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在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通盘考虑的情况下,人们就开始了尝试。当各个部门在应用分散建立的信息系统遇到问题时,才意识到是缺乏系统的信息化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了困难重重。

从信息化理论上来讲,信息化建设是由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实施两个层次构成的。

信息化规划是指在特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结合规划主体管理需求、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延续和细化。信息化实施则是指在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从软件到硬件的应用。但是从信息化规划阶段到实施阶段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它们中间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是顶层设计。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认为,顶层设计是信息化规划与信息化实施之间的桥梁,是信息化实施的蓝图,而且这个蓝图应该是能够指导至少3~5年的信息化实施过程。也就是说,5年以后企业的信息化是什么样,组织分工、激励机制、人才队伍、资金等等都要规划清晰。

顶层设计不仅要将企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规划研究透彻,还要研究它的信息化规划,研究它的整体业务,通常需要通盘考虑战略、技术、管理、法规遵从等各种因素。孤岛现象、重复建设严重,制度和管理对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构成制肘等等,都与缺乏系统的信息化规化、顶层设计或者顶层设计不周密有密切关系。

顶层设计是信息化成熟的标志。一些高校已经走在了前面,比如北京大学制定了十年的信息化规划,清华大学也在三年前开始了顶层设计。

整合数据

根据著名的诺兰信息化六阶段模型,高校信息化已经走过了初始期、普及期和控制期,进入了信息集成期。

在信息集成阶段,用户对信息化和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对业务的信息化支持更加深入,即实现从局部信息化到全面信息化,从简单的数据管理到电子校务、决策支持的转变;另外,信息化关注的重点也在发生转移,关注应用系统的功能,关注业务部门管理的数据,以用户为核心关注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然而,我们面临的却是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分散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孤立而不关联的数据库、缺乏全局的数据视、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员。

这对四类人员造成困扰。开发人员面临的是, 不同的应用系统和数据不能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接口,相互间没有通用的标准和规范,无法获得共享通用的数据源,数据共享和交换混乱,缺乏统一的数据库统计,应用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困难;

数据库管理员遭遇的问题表现为:数据库对象授权混乱,数据库德日常运行维护、升级和迁移、以及数据备份都非常困难。

最终用户也不得不面对的是:同一个数据在不同信息系统中以不同面目出现,而且往往不一致,很多数据无法得到一个权威的结果,现有数据无法支持有效的宏观决策;

而用户服务人员无法协助最终用户进行数据的查找和统计。

因此,彻底消除信息孤岛,有效整合现有以及未来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完善标准

在高校信息集成、整合数据的趋势下,标准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比如,跨职能域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跨越多个职能域的业务协同,实现全域的事务处理需要数据的标准化,抽取事务处理层来自各个职能域应用系统的全域性共享数据、综合性持久性数据,提供可供比较的外源数据,以主题数据库的形式,提供跨职能域的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等等也都需要标准化。

总的来说,以用户为核心组织信息和服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都对数据的标准化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已经建立起来,2002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并了2002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但是该版本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的蒋磊宏研究员告诉记者,2002版本基本上是从处理各职能域本身业务的角度来编制的,适合单一职能域的事务处理需要,已经不能适应今天信息集成阶段全域信息共享的需要。该版本是从部门业务的局部角度来考虑组织机构管理,全校的各类组织机构拥有不同的编码体系,从而难以用统一的方式描述组织机构及其隶属关系。另外,命名不够规范、分类不太合理等问题也使得该标准到了完善的关头。

在第三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CELTS-33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CD1.1)》作为新的高校信息管理标准予以了。该标准对2002版标准进行了修改,其推广和应用有望推动高校信息化的更快发展。

有利形势

高校信息化正面临着顶层设计、数据整合、完善标准三大任务,不过,也面临着有利形势:

首先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为高校信息化建设部署了大量的任务,也为推动高校的信息化提供了契机。

2007年2月,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

九大目标: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图书、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对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4年后使60%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英语听说问题;推进各种科技和有益健康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建设一批教学团队,完善教授上讲台的政策机制;初步建立用于网络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通普通本科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课程体系;

不断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口支援,为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教学管理干部,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这些举措、系统、目标都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需要信息化建设进行支撑才能实现。

2007年2月,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

2006年,教育部制定《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题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