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1
上网冲浪可提高大脑认知水平。年龄较长的、精通网络的成年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推理”和“理性决策”的心智能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塞梅尔神经科学和人类行为研究所的加里·斯莫尔博士研究了年龄在55~76岁之间的成年人,结果发现那些经常上网的人比那些不上网的人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此外,他还发现那些具有更丰富上网经验的人,在上网时大脑比一般人的活跃程度更高。
网友的点滴帮助让我们倍感温馨。如果你在网络上结识的朋友与你在生活中认识的朋友对你具有同样的影响,那么将社交媒体用作你的交流工具可能对你的健康大有裨益。有证据表明,与朋友们保持联系,能够大大增进人们的幸福感和寿命。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之间的友谊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预防痴呆症方面。很多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仅将社交媒体看作是一种“辅助的”交流方式。玛格丽塔·艾兹米亚博士称,尽管人们联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交流本身的作用依然如故。
互联网可安抚受困人的心灵。社交媒体极大地帮助了那些渴望与人交流的弱势群体,例如慢性病患者或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他们可能正沉浸在极端的孤独感之中而无法解解脱。例如,现在已康复的脑癌患者西恩·福格蒂就对媒体说,网络“真的救了我一命,让我得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病痛中的人往往比健康的人更渴望使用社交媒体,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同其他患者交流信息和经验。
Twitter和Facebook可充当重要的医学工具。在病人前往医院就医的间隔期,医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与病人进行简短的、随意的交流。鲍琳·陈医生就很支持这种交流方式,她指出,有些病人其实只是需要医生给一点点建议或者鼓励,并不需要亲自到医院里来,特别是在他们的居住地离医院较远或因工作原因无法到医院来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取医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们有时候只需要医生在网上就某些困惑之处给予解答就行了。
网络数据提高了我们的健康知识。在2011年,80%的美国互联网用户均通过网络数据库如WebMD或Mayo Clinic来获取医疗方面的建议。尽管人们可能会从网络上看到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从而错误诊断自己的病情,但是约翰·斯潘格勒医生指出,患者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可靠的信息源。“很多知名组织,如大学网站或医学协会,都是极好的健康信息来源。”
互联网可帮你戒除烟瘾。一项长期跟踪吸烟者生活和日常习惯的研究表明,吸烟者最终需要借助于群体的力量来摆脱烟瘾。该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上,一个人戒烟往往会产生晕轮效应,从而促使整个社区改掉吸烟的习惯。”在网络上阅读一些成功戒烟者的故事,加入不同的Facebook群组,这些方法被证明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找到戒烟的动力。
写博客能解郁安神。美国心理学协会的杂志《心理咨询》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就像写日记可以释放郁积的感情一样,写博客也能够安抚人的心灵,并从与别人的互动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感。另有研究发现,一些允许读者发表评论的博客往往可以取得最佳的安抚心灵的效果,因为这些读者往往以鼓励为主。当然,这种情况可能更适合个人博客。在一些较为知名的博客平台上,匿名读者往往表现得很不友善,常常口出狂言,这就无法让博客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了。但是,很多青少年认为,博客上的任何评论“都是一种积极的反馈,可帮助博客获得他们从同行那里得不到的安慰和建议”。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2
对于绝大多数记者来说,即使是那些涉及政治的,也都没有机会和美国总统坐在一起进行采访。但在今年1月,三位YouTube红人获得了这个机会。他们和奥巴马聊了聊无人机和网络中立性的问题,还问他希望拥有什么超能力。然后有300万粉丝的GloZell Green掏出了她标志性的绿色口红交给这位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并说:“送给你的第一任妻子。”奥巴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说:“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
Dan Pfeiffer是总统的高级顾问,负责白宫与外界的交流,在他看来尴尬不失为一件好事:高高在上的国家元首在某个瞬间显露出的率真能拉近他与众多支持者的距离。Pfeiffer从奥巴马一开始竞选总统时就常伴他左右,在拓宽他与美国人民交流渠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巴马与Zach Galifianakis在Funny or Die上互相吐槽,推行奥式医保,与当地的气象主播聊了聊气候,并在一段Buzzfeed视频中对着镜子做鬼脸。白宫还隆重入驻了Facebook、Twitter和Medium,甚至打破先例在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演讲之前就在Medium上了演讲稿。
不久前,从白宫离开的前一天晚上Pfeiffer同意与Backchannel谈谈他们采取的策略,分享他对现在和未来政治媒体格局的观点。最惊人的一个预测是:未来的白宫能自己产出内容,这无疑会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
以下就是这次采访的内容,为表述清楚做了适当的修改:
Steven Levy:在你负责白宫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总统以“非传统”的方式露面,这个想法是从哪来的又是怎样具体执行的呢?
Dan Pfeiffer:我参与了2008年的竞选活动,我们很自豪能另辟蹊径,充分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力量。竞选成功之后我们在白宫建立了一些过时的基础设施。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我们所有人都被禁止使用任何社交媒体,所以必须重新考虑怎样将我们的网络策略与白宫的规定结合起来。在竞选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在现如今人们有多种选择的时代,仅仅依靠老式的主流沟通途径来接触民众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最初的几年,我们不仅用了传统的方法,还在Facebook与大家交流,丰富我们的网页内容。
2012年大选之后,改变的步伐急剧加快,我们原先接触民众的方式渐渐地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明显减小。对于怎样传达我们想要传达出去的信息,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同时,由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坊间又流传着一些流言蜚语。所以我们尝试采用“广种薄收”的策略,并且欣然接受在传统政治规则中不必承担的风险。
在你最初的尝试中,比如在YouTube和Facebook上露面,你还在使用传统的媒体语言,但在某个时间点你采取了那些新渠道的模式。
没错,一开始我们觉得接受扎克伯格的采访和接受《新闻60分》Steve Kroft的采访没什么不同,但渐渐地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有不同的表现。在中期选举之后,奥巴马告诉我们要加倍努力,增强创新性和侵略性。他认为当你想好怎样在网络世界与人们交流的时候才能打赢这场仗,真实性是这个网络世界的关键。但在政治方面,规则才是关键,有时候气氛可能会有点紧张。所以我们决定承担其中的额外风险。Buzzfeed就是个绝佳的例子。我们知道Buzzfeed视频能在观众和社交媒体中引起很好的反应,但可能会招致一些评论员和媒体批评家的指责。
要做这些讨巧的事我们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我们愿意做任何可能的事来避免与白宫记者团对话,这实在不在我们的策略之内。这样的事总会招来批评的。
你的策略和尼克松上Laugh In或者克林顿上Arsenio Hall吹萨克斯有什么区别呢?
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所有政治家都在寻找一种表现自己的模式,展示他们真实的自我。不同的是我们是试图与聚集在某个特定地点的特定人流,并且采用他们喜欢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接受Vox的采访,那我们就是在针对Vox的读者进行政治导向的采访,回答政治导向的问题。而Buzzfeed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既能和Ben Smith进行严肃的采访也能录制搞笑视频,因为不同的人想看的东西不同。
这种区别对待对白宫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你不能再仅仅通过全国电视讲话来和1.5亿的民众交流,为了达到以前的总统讲话所能达到的效果,你要付出二三十倍的努力。但好处是,你可以直接和民众交流。在有如此多元化的渠道之前,华盛顿记者团可以引导一天的新闻走向,比如说埃博拉,它会占据所有的新闻版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关注,但我们不想将话题局限于埃博拉,我们还想推广医保法案,为注册季做准备。十年前我们可能没有推广的渠道,但现在总统既能回答一大堆关于埃博拉的问题,同时也能在WebMD(医疗健康服务网站)上针对医保法案进行推广。
有什么指标能衡量这种做法所达到的效果吗?
有的。在Between Two Ferns视频的结尾(也就是在Funny or Die上接受Galifianakis采访的那个)有一个链接,我们发现有很多人点开了那个链接并去填写了医保法案的注册申请表。Buzzfeed视频为Healthcare.gov网站带来了更多的访问量。
这些事件都表明总统很愿意尝试不同的东西。有没有什么你建议的事是他觉得没有“总统范”而拒绝的?
对于这种事我们在告诉他之前都会仔细选择。像Between Two Ferns视频,由于在healthcare.gov网站的问题上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了,所以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不过有些事都依赖直觉。我们很愿意尝试一些在别人看来没有总统范的事,我一直就认为民众愿意时不时地看一下他们的总统不那么严肃的样子。他很有喜剧天赋,所以在这些视频里都表现得很好。
你刚才说到了真实性。第一次看这些视频,你会觉得“天了噜总统先生做了好大的牺牲”,但看了五次六次就不会有震撼的感觉了。怎样避免真实性变成滑稽呢?
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对我们做的所有事都必须注意这一点,即使是最无聊的一轮一轮的讲话。但我们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在白宫我们只能关注总统做了什么,如果你看看ESPN、我们的Facebook主页、新闻媒体的观众,你会发现看两次视频的人很少,更别说看三次的了。只有老盯着他的人才会觉得他曝光过多,一般人是不会这么觉得的。
我觉得你唯一一次哗众取宠的行为是和YouTube红人的那次采访。
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来谈我们的气候计划,但在网络上有影响力的人,比如YouTube红人,我们也想与他们的粉丝对话。我知道一定会有传统的华盛顿记者来批评我们,说那些人只会问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但实际上他们问的问题都是他们的粉丝想问的,这也就是他们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这不能代替白宫新闻会或者传统的主流媒体采访,只不过是另一种尝试吸引关注的方法。
你在Medium提前国情咨文演讲,这种打破常规的行为在白宫内部引起争论了吗?
这种行为确实引起了轻微的争议。一旦你说要违背一个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人们都会觉得有些不满意,但是只要解释清楚其中的原理,他们会赞成的。我个人认为禁止提前演讲稿有点荒谬。每次演讲前二三十分钟白宫发出演讲稿,记者把它发给在华盛顿的消息人,他们再把它发给朋友,这样华盛顿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观看这个演讲,而大众却不能。所以我们觉得既然华盛顿的人能看,为什么其他人不能看呢?把演讲稿放在一个供人们阅读较长内容的网站上有很大的作用,我们认为人们能更好地接收这些内容,相信其他人也会选择这种方式。那之后几天,Mitt Romney宣布他退出竞选,并公布在了Medium上。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Medium上发表内容。
必须的。这不是这个谈话的主题吗?(实际上在Pfeiffer工作的最后一天也在Medium上了告别信。)
我听说你向一些硅谷大佬寻求如何与观众交流的建议,你和哪些人谈了,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什么?
我不想特别提出哪些人,我让他们所有人保持低调。我们在纽约和硅谷与所有大型社交平台以及从事数字行业、销售工作、风投行业的相关人员都进行了交流,来预测出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科技。这个项目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我们的完美计划里不会出现无法预料的东西。环境总是充满变数。
人们向我们强调了几件事。当我说明我们在交流方面的困难时,很多人都说:“没错这确实很难。”并不只有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故事,每个人都想处理好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没遇到能做到的人。
第二件事是在接受网络红人的采访时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玩法。第三件事是对真实性的需求,不仅仅是总统的真实性,还有所有会在网络上露面的行政官员的。他们的Twitter和Facebook也是干预策略中重要的一环,可以与人们互动,回应反对的声音,感谢那些赞美你、收藏你的推文的人。政府的工作人员可能不太适应这个,因为他们没有经过这种训练。其中也包含一定的风险,你也许只是想安静地当个政府官员,不想吸引不必要的关注。
你会怎样描述未来白宫的对外交流,你认为到了2020年大环境是怎样的?
未来政府官员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可能都在网络上进行。如果你在白宫负责气候变化政策,也许你就不会再每周花几个小时和环保组织周旋,而是花更多时间在Twitter、Facebook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上,招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这样你接触到的人也许没有以前多,但你接触到的人都更具专业素质,能采取实际行动帮你解决你重视的问题。
另外,比较微妙的一点是,白宫工作人员有更多的资源来创造内容。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做文字方面的工作了,演讲稿、论据或者新闻稿,你需要一些人用更形象的图形或者视频的形式来传达同样的信息。说它微妙是因为你肯定不想生活在一个到处是宣传广告的世界,但你对网络内容的胃口是永远填不平的。传统的新闻不能满足网络每时每刻层出不穷的对内容的需求。
有趣的是,如果你一份新闻稿,大家都会认为这是总统讲话的正确方式,但如果一段视频,却会被视为一种宣传。这种想法必须改变,视频只是一种更具可分享性与可观赏性的交流方式,它传达的信息和新闻稿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你能举出一个这种非传统方式失败的例子吗?
确实发生过事情发展不如我预料的情况。几周前我们在Facebook录了一段视频,宣布ACA的注册人数。我们想直接在数字平台上更多新闻,所以录了这段视频。它的效果不错,有几百万点击率,但不如近期的其他内容。我想我没有考虑到注册人数有没有达到特定数值是记者关注的事,Facebook上的人可能不会那么关心。
也许你只是需要一个好一点的标题。
(笑)没错,你一定不会相信我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我们从这次事件中认识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媒体关心我们达到了100万注册人数还是110万,大众可不关心。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你从白宫离开。Jay Carney已经负责了亚马逊的传媒工作,你会投身于哪一家硅谷公司呢?
我的首要任务是度个长长的假。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3
一、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1、虚拟化与间接性是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一个明显特征。虚拟、间接和符号化的人际关系是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同时,交流的空间与范围也可不受时空的约束,过去的沟通局限被突破了,可以使人们之间多对一,一对多与多对多的交流。通过互联网络交流,事实上是通过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为中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2、自由、平等、开放是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属性。以对人际关系的范围影响来分析,与传统社会交往相比,前者有限于社会阶层的地位、权力、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网络则没有,人际交往是虚拟的,在熟人之间可以发生,并且可能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不同语言、不同层面、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之间也能够相互沟通。例如,湖北省有一个爱好音乐的,她就很容易在范围很广的区域内找到一个知音,一个四川小伙子就可以交到一个新疆的女朋友。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博大,无论是哪一类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一个他们心灵的角落借此寄托他们的理想和感情。这就是网络最引人入胜的因素之一。
3、网络人际关系是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流中延伸出来的一种交往方式,虚拟的人际关系同时拥有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两组人际关系的性质。网络中的人格是现实中的人的人格的延续和补充,而且可以更多展现出人的内心世界。网络成为一种可以提供宣泄的渠道,以缓解现实的压力,在网络的虚拟环境里,消除了对自由表达的限制与约束的一些禁忌,网络沟通当中,心理上在双方都没有形成压力,可以一吐为快平时受压抑的思想,平时不敢说的在这里都可以恣意释放,网络使人的心理产生一种自由的轻松感。
二、网络传播丰富了人际交往方式
通过网络传播能够做到同步的发送信息,相互之间借助网络进行交流,基本上可一起共享资料;在获取和发送信息方面与以往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它包括了以往交流方式的各个方面,网络利于人们之间进行人际交流的好处如下:
1、随着交流形式的变化,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传播中的人际交流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人们能够借助网络互发电子邮件,方便了相互的信件交流;也能够借助一些通讯工具来进行沟通,如QQ、微信等;例如:电脑若配有一对摄像头和小话筒,你就可以看着对方来唱歌,这种面对面的交流。网络聊天实际上是凭借网络特点进行的人际传播,“人们可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无障碍地网上冲浪”。
2、网络交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借助于网络的传播来进行人际交流,要比以往的通电话、写信有着更加明显的好处与实用性,只须轻轻按下钮键,就能连上所有在世界范围内有网络的地方,世界真正成了地球村。而且若你的语言水平较高的话,你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写上,告别了以往我们耗尽体力,远涉千里,疲惫不堪之后刻下“**来此一游”的话。在网络上痛快走一回,不长时间后,你或许已神游到了世界的另一端了。
3、交流范围更广。以往的交流方式,你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和处在不同地方的数百人共同交流,比如共同看一场电影或看一首诗,以及马上看到别人的反应。这在使用互联网的现在,仅须一台电脑就能实现了。由人际传播的角度来讲,除了语言之外,人的发型、打扮、身体动作、眼神、姿态以及表情等等,均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而在网络传播里面,这些媒介的功能减弱了,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才不利于网络传播里面人们对传播情景的看法,且对确定与诠释信息起了负面的作用。亦不利于行为的表达,传出信息的人很难经由信息表达某种情绪,显现个性,以及进行控制或展示魅力。
4、交流所用的成本更少。目前除了在买电脑、以及网络方面所需投入较大外,网络连接好后的每一次信息传递相比别的的传统人际沟通方式都更为迅速与花费少。以要和某人探讨一件事为例,双方做一次面对面的沟通将含有路费以及路上往返的时间等,通话则含有电话费,若要交资料还含有传真与打印费。而通过网络你仅须打开QQ、接好视频,就相当于面谈,再加上一封含有相关内容的电子邮件,而实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可能比你整理好资料出门坐车的时间要少,而且对于包月使用网络的用户,所花的费用基本上可以忽略。
三、网络传播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络传播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网络凭借技术优势,集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是传播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工具,给人际关系的发展所带来影响是非常大的。
扩大了人际沟通的圈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目前许多人觉得,心理不健康者的人际关系也会很差。通过一些实例也看出,人际关系对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作用。一个人若朋友不多,另别人难以与之相处,则他的心理一定是存在缺陷的。一些有关研究人员,不管是在心理治疗技术的研究还是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中,都着重考虑了人际关系这一因素。沙利文觉得精神病含有人际关系里面不适宜的全部领域,大多是因为病人的童年人际关系不好,从而引发较重的忧虑感,引起精神的分裂。有的心理研究人士认为,探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心理健康与治疗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认为,与别人相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自我实现者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另一些心理研究人士认为,探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人际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目前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人际关系的冷漠。人们在建成的高大建筑中孤独地进出,非常需要简捷迅速而又灵活的沟通方式。通过网络沟通使得彼此间的交流范围扩大,提升了人际交往的准确性、简捷性、时效性,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在以往的沟通方式下,个体的人际沟通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实际生活中窄小的圈子里。而借助于网络平台的人们却能够跨越千山万水,不受地域空间的约束,将全部世界浓缩在一个小村落之中,真正做到了“我们的交游遍天下”。它能够让人不出房门在顷刻之间具有多年故友般的内心感受,而省掉了相互的寒暄、试探、防备与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因为网络人际沟通可以做到匿名,上网的学生之间通常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使得网络人际沟通能够打破岁数、性别、职务、衣着、外表等以往人际沟通中的一些限制因素,从而形成更为自由、协调、对等的人际关系。电脑网络不但提升了通常社交的简捷性,扩大了社会范围,而且消除了某些具有特殊不利条件的人们在社交上的障碍。例如学生在家里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与聊天。又如一位脚部受伤不能行走者可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而不能走入别人的生活圈子;一个脸上被严重烧伤的患者,可能由于变形的面部使得一些人不愿或不敢接近;边防哨卡的军人可能由于不能离开岗位及地域偏远,而不能和外界交流……,电脑网络给这些特殊的人们开辟了与别人沟通的全新天地。另外,电脑网络还能够作为治疗一些有社交害怕症病人的初级训练工具。让他们先借助电脑网络和别人进行不用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与谈话,逐渐培养交往的信心,随后再走到现实中进行的人际沟通训练。
四、为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给出了适合途径
目前心理方面的学者十分重视宣泄在维护与治疗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这种维护与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被压制的心理症结给出宣泄与放松的途径。可是,因为受以往观念与行为习惯的干扰,有不少人在出现烦恼与心理问题时,通常不愿意或不习惯去看心理医生,也不善于向身边熟人说出。这种不愿看“心病”情况与“家丑不外传”的大众心态,严重妨碍了个体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也造成了个体心理健康。网络交往的匿名性特点为上网学生不良情绪的及时宣泄与网民之间的情感支持、心理鼓励给出了新途径。五、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发展引起的弊端网络传播在为人们平时的相互沟通提供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弊端:
1、人际关系冷漠化。网络尽管可以使人们之间的沟通不用面对面的进行,但也使人际交往的行为趋向单一化,即将网络作为主要凭借。正由于网络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以往要面谈的事情如今通过电话,或上QQ在短时间内即可解决。每到年节都是中国人进行感情沟通的好时机,而现在由电子贺卡、电子邮件取代了以往的明信片、亲笔的书信,连买的礼品也能够网上交易且可送货到家。大家知道,通过媒介所做的人际交往行为会由于媒介物的特点而难以保证信息的完整,虽然网络十分先进,但它毕竟还是和面对面的沟通有区别,谈话内容说完了,而情感的互动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交流方式的单一化不仅使情感有所不足,还有良知、正义感等。
2、对网络的利用不当而造成上网成瘾,诱发人格障碍或心理障碍。“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主要表现为:一上网就非常高兴,上不了网就“网瘾难耐”。甚至有的人整天上网,不思饮食,整个晚上也不睡觉,引起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整天精神不佳、情绪低落、思维混乱、食欲不振等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
3、弱化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规则性,使传统道德受到冲击。互联网给出的是一个数字化的环境,它没有实际当中那种显现出的具体时空位置与形态,网络沟通主要通过电脑来实现,与现实空间中的沟通相比更难于被直接的感知。
五、结语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4
目的研究移动社交应用中的适度设计。方法通过剖析现有移动社交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归纳总结移动社交应用的使用需求。并通过整理和理解现有产品设计中关于适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移动社交应用的适度设计策略。结论提出适度设计运用于移动社交应用的三大策略,即针对用户需求作出社交领域的垂直化细分;针对移动场景进行适度的交互方式设计;针对碎片化的使用方式进行适度的沉浸感体验设计。为今后的移动社交应用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移动社交应用 适度设计 用户体验
引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种类繁多的移动社交应用得以迅猛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带来了颠覆性转变。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 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8%提升至88.9%。而在手机网民中,移动通信社交类应用的使用率达到了91.0%。移动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以及移动社交的快速普及和便利性,降低了社交成本,满足了人们实时快速社交的需求。然而,对虚拟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社交应用同质化现象严重、用户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现实社交退缩等社会问题。因此,移动社交应用的适度设计,是校正健康社交方式的重要途径,是移动社交产品设计中迫切需要关注的点。
1.遁度设计的概念
“度”在《说文解字》、《虞书》、《孟子》等古代经典文献中有权量、尺度、法度等含义。墨子在《辞过》、《节用》、《节葬》三篇文章论述的节用观思想中,也提到了以适为度的消费观。可见,“度”本身早已内化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约束与权衡”。
转观现代哲学圈,李泽厚在《哲学纲要》中提到,“度”是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因为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度”是成功的实践活动中主观合目的性和客观合规律性的一致融合。
对应到设计层面,“度”指的便是“适度”。在西方语境中,与“适度”一词有关的有:得体(decorum)、限定性(restricted)、自我限定的观念(self-restricted con-ceptions)、合目的性(fitness to purpose)等。其中,限定性和自我限定等词汇多来自于维克多.帕帕奈克,他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强调了设计师的责任,即工业设计师应该具有自我限定的观念以及更多的社会和环境意识。
当设计行为一味被无限的需求所驱使,就产生了过度设计现象。主要包括:奢侈的设计;繁杂的设计;无用的设计;设计不充分的设计;概念过于超前的设计。相对于过度设计提出来的适度设计概念,是指根据项目的个性化、使用条件、大众化需求的客观实现来建立相应的设计理念,并要求设计人员以准确的逻辑性与丰富的创造性结合的规划性设计。适度设计原则的实行,需要设计师以用户实际需求与产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找到用户欲求与产品客观存在的动态平衡,避免“过犹不及”,坚持“以人为本”、“因需而设”的设计。
2.移动社交应用使用现状分析
2.1移动社交的需求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随时代背景的发展而有所不同。社交网络发展的初期,作为网络社交早期形态的BBS的主要使用动机,包括娱乐消遣和注意力分散,信息获取和舆论监测则为次要动机。2000年,Papacharissi和Rubin发现人们使用互联网最重要的动机是寻找信息。2008年,Sheldon对美国大学生最广泛使用的Facebook的动机做了研究,得出维系人际关系为主要动机。2009年Barker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研究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发现获取社会认知、打发时间、娱乐、虚拟友谊和喜悦感是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主要动机。2012年巢乃鹏在研究青年人社交网站的使用动机时发现,归属需要与担心拒绝都是社交网站使用的重要预测值。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交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逐渐由辅助娱乐消遣功能逐渐过渡到占据生活重要位置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情感体验和自我展示的重要渠道。
2.2移动社交应用的使用行为
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行为具备以下特征:
1)追求信息的快速更新性和共享性
目前,移动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一些突发或热点的新闻事件,往往会先在更新快速的社交网络流传发酵。同时,人们在社交网络通过照片、状态、日志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最新生活状态,并接收好友的动态和消息。吃饭晒美食、在旅游景点打卡签到、晒运动状态、分享正在读的书和听的音乐等行为已成为社交网站用户分享信息的主要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与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然而,也会使部分用户处于不随时查看朋友圈就错过重要信息的恐慌与不安中。
2)访问频率高而创造内容的频率低
移动社交网站的用户,在访问行为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用户的访问频率较高,约有六成的用户每天至少访问―次;约有四成的用户每天访问多次,属于高黏性用户;约有三成的用户每周至少访问一次,属于中等黏性用户;剩余的用户则访问频率较低。见图1。
在内容生成上的行为特征是:分享以及转发行为较多,约有一成的用户每天都会进行分享,而将近两成的用户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分享;用户创造有价值新内容的行为较少,更新状态或签名是最为频繁的内容行为,有7.9%的用户每天都会更新状态或签名;其他形式的原创性内容则更少,且多为偶然,更新状态或签名、日志或日记、上传照片这三类产生内容的行为都有将近一半的用户从来没有尝试过,而曾经有过上传视频行为的用户仅占一成。见图2。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用户内敛的性格特征。不善于表达自我以及分享心得,而是习惯在熟悉的环境下和熟悉的人进行交流。
3)追求娱乐性和互动性
一些社交网络为了增强用户黏性,在社交的基础上加入了娱乐性质的应用,这些应用程序当中以各种游戏为主,尤其是在以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建立的游戏中,与好友一起进行游戏和比赛的方式,相比于陌生人进行游戏比赛来说,更具备互动性。曾风行一时的农场游戏,以及微信打飞机、微信运动等,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求,同时使用户从不断刷新好友排名顺序之中获得一定的竞争动力和心理满足。
4)碎片化的使用时间和多样化的使用方式
由于移动设备具有桌面设备所不具有的诸多特性,比如拍摄影像、语音识别、地理位置信息、便携属性等,用户在移动社交网络功能的使用上呈现使用时间碎片化和使用方式多样化的特点。相对应的,移动设备也具有诸多限制因素,比如使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有限的显示空间、文字输入的局限性等,使得移动社交网络功能多样性的同时,与桌面端相比功能具有相应的简化。
因此,移动社交网站的用户多使用实现简单的功能操作,约九成的用户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浏览好友的动态或新鲜事;约八成的用户使用移动社交网络与好友聊天,呈现出即时通讯的特性;约有一般的用户使用手机拍照片并上传;有33.4%的用户个人所在位置,有28.7%的用户使用手机定位与陌生人交友,有23.1%的用户基于地理位置识别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基于手机的随身特性,约有一半的用户在移动社交网站上玩游戏。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移动互联网用户虽然数量巨大,活跃度却并不高。用户更倾向于“听”而不是“说”。而当前的社交网络产品没有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是导致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
3.移动社交应用的主要问题
1)信息过载。随着移动社交应用的爆发式发展,同质化倾向也十分严重,功能模块、交互方式、界面风格、信息内容的同质化,导致了用户的疲惫和麻木。见图3。用户很难从海量信息中过滤掉无效信息,找到需要的信息;获取可信赖高质量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浪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心态越来越浮躁,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和吸收知识;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等。长此以往可能将导致用户的流失。
2)社交过载。如六度分隔理论所述,即“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见图4。社交网络通过“熟人的熟人”日益膨胀,形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一对众的社交关系,使好友成为不确定的听众。在这种体系庞大的“泛社交”体系中,社交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个人的信息也完全暴露于大众,个人信息安全成为需要注意的问题。《大数据》作者维克托曾预警社交网站很可能对现实社交和生活造成威胁,“记忆和遗忘的平衡被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打破,而互联网恰恰会记住许多人们不想记住的东西,将人们带入一个没有遗忘的时代”。
3)虚拟社交过度依赖。虚拟社交中通过互粉、评论、转发、点赞模拟真实社交,在对粉丝数量、点赞评论数量的期待中寻找自我的存在感。然而,这种宅在家里藏在屏幕后的虚拟社交模式,只能模拟真实社交的形式,却无法满足情感沟通的需求。文字、语音、表情也无法取代现实交流中的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上海社会科学研究员陆晓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字技术突破了空间限制,却制造了情感隔膜。虚拟社交制造了一种“虚假的真实”,使一些用户沉溺于社交网站中不能自拔,这些实际上是对真实社会交往的逃避。这种低成本的便捷社交可能会轻易取代与现实中的朋友交流的动机。研究表明,虚拟社交依赖与现实社交退缩程度息息相关。虚拟社交依赖的用户,能够在社交网络中侃侃而谈,然而在失去虚拟网络的遮挡后,面对真实生活中的交流却自卑怯懦。在现实社交中交往受挫又会反过来导致其虚拟社交网络依赖程度的加深,引发恶性循环。
4.移动社交应用的适度设计策略
1)作出用户需求的垂直化细分
传统社交网站,如人人网、新浪微博、QQ空间、微信等发展都是基于自身原有的特性为中心,慢慢向外扩展补充。微信由原来的基于QQ好友及通讯录的社交关系发展到现如今集合社交网站、社交化媒体、社交网页游戏、生活服务等的社交网站综合体,而新浪微博及QQ空间则分别从社交化媒体及即时通讯出发,发展到现如今社交网站综合体。这种平台化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过多繁杂的信息和过于庞大的社交网络。在用户数量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原有忠实用户的流失以及用户活跃度的下降。
与这些平台化的社交网络不同,在真实社交生活中,是存在“圈子”这个概念的。一个用户的社交关系被划分在不同的圈子中,例如家人、同学、同事、旅友等,而并不是所有的社交关系都处于同一网络,同时发声。不同的用户之间用户需求存在差异性,同一用户本身也拥有差异性的用户需求。单一社交网站不可能完全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于是一些针对用户需求做细分的社交网站定位基于不同目标用户的不同需求,拥有相同需求的用户聚合在一起,产生有价值的内容,从而提升社交网站的活跃度。因此,对于产品的定位须适度,一味地求大求全并不意味着更好的社交体验。以垂直细分的方式来定义产品的需求,让用户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所需内容,迅速满足目标用户的“痛点”――用户需求,才能真正拓展用户数量,更为主要的是提升用户黏度。
2)基于移动场景进行适度的交互方式设计
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带来新的社交形式。从社交网络最初的文字交流方式,到现在的声音、图片、视频等,用户可以更加便捷直观地进行沟通交流。社交应用求大求全,不断吸收采纳各种交流方式,造成应用本身的庞大臃肿,自身特色逐渐消退。针对移动应用使用场景的不确定性、有限的显示空间、文字输入的局限性等,移动社交应用的交互方式应该适度简化,降低交互层级,以减少操作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例如在应用中只有“yo”这个按钮,点一次按钮就向好友发一条推送通知“yo”的应用Yo。其目的是将用户从聒噪的交流中解放出来。以一声“yo”传达社交的根本目的。向好友发一个“yo”,就代表向好友打了一声招呼。该应用的投资人霍格表示,他会在晚上八点离开办公室时给妻子一个“yo”,而妻子也会在做好晚饭时给他发一个“yo”。他朋友家的孩子会用这款应用提醒父母,他们正等着父母接自己放学。霍格说,“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yo就能说清楚自己的需求”。见图5。
3)适度的沉浸感体验设计
沉浸式设计的意图在于使用户关注于目前的操作行为,尽可能排除用户关注内容之外的所有干扰。沉浸感体验会使用户产生对时间的错觉,在操作体验中将时间的认知缩短。对于注重高效、信息获取类的目标来说,沉静感体验的设计须适度。用户使用移动社交应用具有碎片化的时间特点,过度的沉浸式体验容易造成无法结束当前任务的焦虑,也会使用户吸收过量繁杂的信息而带来疲倦和负担。
5.结语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5
一、PC门户何时成了“传统媒体”?
1.网络媒体顺势整合改版。
今年6月,新华社推出新版客户端,其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移动传播特性,经过重新设计的界面,操作便捷、运行流畅。其中,客户端的苹果手表版,成为其改版的一大亮点。随后,新华网全新改版的消息再次引发新闻界的讨论,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新华网从传统网络媒体走向移动新媒体的新历程。无论是PC门户还是手机界面,信息传播从“桌面”移到“指尖”的趋势逐渐清晰。与此同时,地方媒体闻风而动,广西新闻网借力微信、微博、微视频三微平台,力推新闻的私人定制功能,成为地方新闻媒体改版趋势的代表。
2.“今日头条”的定向推送。
2014年11月,由腾讯科技与人民大学共同的移动媒体趋势报告中提到,近半数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每天超过3小时。近七成用户更多使用移动终端阅读新闻资讯,而依赖电脑看新闻的用户不到一成,近八成用户会在社交平台分享新闻。以“今日头条”为例,这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正是利用了网民的社交化阅读习惯,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精准判断每个用户的兴趣、位置等,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其运营团队正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充分迎合信息传播特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3.几大商业门户的移动战略。
与传统新闻门户网站相比,商业网站向移动端布局的脚步要早得多。从2012年开始,新浪便提出了布局移动互联网的路线图――内容+社交。同年,搜狐也提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构想――利用自身在媒体领域的竞争力,以 B2B2C 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为发力点,间接带动手机搜狐、微视频、搜狐微博等无线产品的普及。2013年开年,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网络巨头,通过兼并、开发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加快在移动端的跑马圈地。
4.专业媒体人转战自媒体。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自媒体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一批专业的传统媒体人争相投身于自媒体的浪潮中。以当下知名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为例,创始人罗振宇曾经担任央视《经济与法》、《对话》等栏目制片人,后做过多年的自由媒体人,公众号“罗辑思维”以典型的“罗氏”脱口秀风格,以微传播形式,深受80、90后群体欢迎。与罗振宇的经历相仿,曾就职于FT中文网专栏作家程苓峰、《中国企业家》杂志的申音、新浪地方站的朱晓鸣等一批优秀媒体人,已经成为自媒体领域的佼佼者。
二、传统PC势头持续走低的因素探析
1.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从几处典型的信息传播新变化来看:通讯技术由1G提升至4G、个人空间由博客发展至微博、网络交流工具由QQ发展到微信……网络信息传播逐渐呈现“微”渗透,但各平台的综合社交能力却得到了很大提升。种种表现均预示着,传统PC的信息传播式微,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据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中国网民总数的88.9%。另一项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2015年前3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超8.99亿。而从市场直观表现来看,传统PC(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讯设备的出货率不断提升。
2.上网人群特征驱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网民获取信息的时间及方式趋于零散化,移动终端恰好为网民的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条件。同时,网民的年轻化特征,使新的传播技术及形式的普及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据第35次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主要集中于10-39岁这一年龄段。该群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传播技术及设备属于“技术控”,然而对于传播内容又属于“速食主义”,因此,移动设备与移动技术契合了他们随时随地阅读及社交的网络习惯。
3.自由表达的新诉求。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网络已经成了民众宣泄情绪的主要阵地,也为舆论乱象提供了土壤。由于网络乱象的不断滋生,国家开始集中精力整顿规范当前的网络环境。但由于个别地区矫枉过正,或打着“清网行动”的旗号打压对自己不利的声音,传统的意见表达平台(如QQ群、贴吧、论坛等)逐渐被边缘化,网民只能将诉求表达寄希望于新的传播载体(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同时,对于一些社会事件或现象的解读,往往大V的评论要比媒体的评论更具影响力,草根化的网络表达更符合自媒体传播的新特征。
4.传统网媒信息滞后。
从之前的传统媒体往往落后于网络媒体一步,到现在网络媒体常常落后于自媒体一步,信息传播的格局不断被打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公民记者”的概念不断强化,网民随时播报的热情不断上扬,在实际的信息播报中,网络媒体跟着自媒体跑的情况频频上演。对于突发的社会事件,自媒体为身处现场的网民提供了多种报道方式,网民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全程直播。特别是一大批具有媒体经验的媒体人转战自媒体后,使自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播报更具专业水准。同时,网络媒体也会常常关注自媒体动态,从中寻找线索。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网络媒体的自媒体倾向愈发明显。
5.传统PC自身局限。
网民阅读习惯的改变,使传统PC的发展困难重重。从现实应用来看,网民可以轻松地通过手机实现信息获取及社交,而传统PC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工作及数据处理。另外,PC互联网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及使用成本的要求,在许多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的青少年未能达到要求,PC端接入率极低。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9%的人群手机是他们上网的唯一工具,而另有35%的人群手机是他们上网的主要工具。同时,三线及以下和农村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有力增长点,PC互联网由此损失一大批潜在市场。
三、后PC时代舆情工作该如何应变
1.培养“移动互联网+舆情”思维。
后PC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特征,面对自媒体“场境”下的舆情裂变,各级政府在舆情处置上更需要与时俱进。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舆情”思维,不仅表现在集中关注舆情在自媒体中发酵及演化表象,更应体现在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进行形象维护及舆情处置上。首先,要学会运用各类移动互联平台与网民交流,实现信息上的平衡;其次,及时从碎片化的网言网语中体察民情,洞悉民意,提前发现潜在舆情危机;再次,要学会利用自媒体的传播优势与社会发动功能,积极打造正面舆论形象。眼下,各地政府对“三微”(微博、微信、微视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实际上正是主动拥抱移动互联时代的最好体现。
2.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决策。
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区域舆情预测、预防及预警。后PC时代下海量信息的时时生成,使用户数据更加具有可追溯性、把握性和分析性。通过对历史及现实数据的科学建模,从中总结舆情发生、发酵及演化规律,可以有效预防常规舆情的爆发。而对于突发性舆情事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其走向,有效化解次生舆情危机。同时,应树立数据就是民意的意识,通过对网民随时随地所的网络言论进行监测,可以及时的把握民众诉求、观点意见甚至是舆情的扩散范围,掌握这些维度,舆情处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加强智库建设做好处置保障。
舆情智库好比是舆情处置的后勤保障,是保证舆情处置机动性、灵活性、实效性的基础,也是对舆情大数据应用的有效补充。智库建设应本着立体构建思路,既要满足全面性原则,又要充分照顾到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积累舆情事件的相关数据及处置经验,形成专业智库供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分析。与智库相匹配的,是对智库团队的建设。各地可以在舆情队伍基础上,建立一支专业智库维护、分析、研判的智囊团队,从而达到智库建设与实际舆情处置的有机结合。
4.建立多层次舆情处置体系。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6
“千万不要乱贴条,把人都得罪光了,你的车将无位可停!而且靠着到处贴条赚得的微薄利润,买到超豪华跑车的机率几乎为零!”
“一定要多讨好你的主人,你的买卖机会才会更多,身价也会更高!”
“活跃!时不时地点名周边朋友和你一起玩,这是你积攒人气的制胜法宝!”
“来而无往非礼也,人家送礼物一定要找机会如数奉还,而且更要不吝惜钱财!人家送你个抱抱熊,大可以回馈超大钻石!当然要想获得更多礼物,主动出击为关键!”
“赞美!真诚的赞美!对方自然也会投以友好真挚的评价!”
被称为最大限度地克隆了Facebook的网站、两三个月便迅速窜红的开心网,不仅让办公室一族多了一项茶歇娱乐项目,更让玩家们在娱乐中总结出如上人脉哲学!虽然,这仅仅是网站为了吸引用户、赚得点击量而开发的小游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社会人,尤其是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人脉对每个人而言都变得尤为重要!
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就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一个人赚的钱,其中有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关系。在好莱坞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或做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亦说过,“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而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我们更发现:《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掌握了七十二变绝技,但每次搭救师傅,靠的却是当初以“大闹天宫”的实力在天庭里建立的人脉,才一次次化险为夷。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落得悲惨命运,与她在大观园里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人脉关系甚是相关。
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文化交流的日益多元化,我们今天的人脉关系已经不仅仅限于以往的地域、家族、三同(同乡、同学、同事)关系。如今,一个人的成功发展更需要建立和维护一种新的人脉关系,即脱离以往的裙带关系,尤其在陌生人中迅速扩大交往人群,并能不断保持适当轻松的维护,而最终却赢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人脉良互关系。
那么,对于当下的人们,尤其是越来越多移民到陌生城市发展的人来说,如何迅速拓展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人脉圈子呢?透过开心网背后的SNS社交网络模式,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曾经听说过的“六度分割理论”通过这种网络社交,开始变得高效而简单!
SNS不同的圈子与相同的你!
让我们来共同想象一下:当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拓展人脉?我们可以想到的几个渠道会包括:周边朋友介绍、QQ、博客结友、参加各类会聚会、网站贴吧、通过各类媒体平台提高个人知名度、交友网站等等。不过,当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更简单而广泛高效的拓展自己的人脉?
相信只要登陆过SNS社交网站的人。第一想到的就是SNS。“在朋友圈内关系往往真实度很高,非常可靠。互相之间不存在所谓网络的‘假面具’。不过,国内的SNS网站,大多实现实名制,又借助网络这一低廉而快速的平台,网络人脉建立的速度会非常快,而建立人脉网络的成本相比现实交友会降低很多。”在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担任产品经理的Mushroom,通过网络更让交友甚广的她在网络空间中找到更多的朋友。“在网上的朋友大概有200多个,SNS这种人脉拓展方式,会让交友变得更为有效!比如我登陆一个商务SNS网站,只要根据关键词搜索人脉,就会找到恰当的人选。2006年,我就帮朋友在上边找到一个风投,最后真的成功融资200万。”
Mushroom更坦言在交友中,会把各类朋友分的很清。于是,兴趣广泛的她,更借助这种网站类型,找到“跟自己看一本书的人,看一部电影的人。找朋友一般都是志趣相投嘛!比如,我去年就在一家兴趣网站上认识一位同行,后来他来京发展,也在一家网站做产品经理。于是,我有问题就会经常和他沟通,甚至请他帮助改些页面。彼此也会时常共享一些行内的最新产品信息。”除此,Mushroom谈到,“还有一种好处,在关乎职场的社交网站,如若将自己的信息公开在网上,用人单位会更全面的了解你的情况。短时间内,就能展示自己很多优点。”
和Mushroom有同感的人,相信很多人都享受到了SNS带来的收获与乐趣。以往,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彼此介绍、握手来形成一个朋友圈、联系圈的。而在普通的网络交际中,大多数则通过某些平台来实现,比如将自己放到一个平台中去,让很多人看到,并且联系你认识你。两者的优缺点明显可见,社会际优点在于彼此关系建立在可靠的人际网络上;缺点则是产生握手的时间会过长、代价较高。而平台式的网络交际优点是成本低,但不可靠。
那么,如何在网络中将这套机制拷贝,即在理论上,获得可靠与低成本的双重优点?《钱经》特别对国内各类SNS社交网站(婚恋、商务职场、兴趣交友、上班族熟友社交等)采访调查,相信对每个人,尤其是想通过广泛社交拓展人脉的人,会有很大收获!无论你有哪方面的社交需求,现在都变得相对简单易行了。
单身精英的现实选择
采访人物 田范江
“现在单身人士愈来愈精英化!因为现实中可以和他们匹配的另一半数量自然也很少。而婚恋网站则通过巨大的数据库,帮助单身人士增加了搜寻范围!”
提到社交关系,当下而言恐怕最稳定的人脉关系非家庭莫数。而“幸福的婚姻是人生中最成功的理财,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成功的人脉投资!”同样,要让自己的人生有这样的成功投资,第一步找到搭建爱情的人脉道路在今天看来更为现实。“从建国到现在,国内出现三次‘单身潮’,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三次!”百合网CEO田范江谈到,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近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到大城市,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地域亲友圈子。尤其是对于更多的外来移民来说,我们会发现其实大家交往的圈子很狭窄。选择另一半的空间范围当然更小,于是大龄单身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一社会现象更成为愈来愈多婚恋交友网站兴起发展的社会因素。”
据百合网2006-2007年度婚恋调查报告显示,其中60%单身都是因交际圈太窄造成的。“确实,毕业后的10年一直打拼事业,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点成绩,不过发现要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伴侣却越来越难!”如今,就职于某通信公司技术总监的TONY谈到自身的问题感叹到,“从事技术这一行接触到的女孩本来就少,曾经遇到过,结果还发现人家已经嫁人了!”而我们从百合网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发现,目前1200多万会员中,其中25-35岁的单身人士便逼近50%。更为残酷的现实,如果是单身女性,从30岁起结婚机会直线下降;而单身男性,这个年龄界限则为35岁。
三次单身潮
1 上世纪50年代
革命年代,很多人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是遵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
2 上世纪70年代末
“”结束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
3 当下,单身形成普通的社会现象
如今单身潮的主角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收入颇丰,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
“现在单身人士愈来愈精英化!因为现实中可以和他们匹配的另一半数量自然也很少。而婚恋网站则通过巨大的数据库,帮助单身人士增加了搜寻范围!”田范江分析到。“真正要找到自己理想的对象是很难的,大概30万人里面有一个,可是你一生不可能遇到30万个人。而这正是我们可以创造价值的地方,我们通过庞大数据库的搭建,让你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几万人到几十万人,而且我们有一个工具帮你筛选。这才使得这件事情变为可能。”
相比现实交往的真实性,网络交往的真实度也许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一份来自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有52.省略迅速兴起,当时就有这种激动的感觉,这几年的实践和观察令我更坚定地看好SNS。互联网使原来就存在的人际交往更方便了,可以通过迷你博客和网络相册等功能了解朋友们的最新动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曾经成功创办校内网,后又创办海内网的王兴如是说。
“我们2005年底做校内网的时候,顾名思义我们想做一个大学生的SNS,在大学里是比较成功。我觉得学生毕业之后开始工作之后,生活状态不一样,社交圈子也不一样,可能需要不一样的服务。”王兴再次创立的海内网用户群体变成了25岁以上的上班族,透过SNS实名交流的方式,帮助曾经相识的朋友提供一个记录和分享的网络空间。
而此类被业界认为拷贝美国Facebook模式,包括校内网、海内网、开心网日后能否持续发展都受到质疑。不过,从社交文化的角度而言,不论现实社交还是网络社交,社交的多元化越来越突出。前文采访到的Mushroom就谈到,“虽然不同类型的朋友很多,社交圈子越来越广泛,不过我会把每个朋友圈子分隔的很清晰!”
王兴更直言,“模仿国外的先进模式并针对本国用户的需求进行改进,也是之前国内成功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道路:QQ模仿了ICQ,但不是完全复制;百度模仿了google,但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而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国内有两亿多互联网用户,本身也分成特色鲜明的几个群体,每个群体里都有相对占优势的社交网站。例如,51主要服务于二三线城市偏年轻的网吧用户,校内网则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海内网目前的主要用户是白领,我们努力把海内网做到有一个很好的区隔,大而不乱,在朋友交往间找到适合的兴趣点,从而保持和睦的交流。”
由线上到线下积蓄人脉存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我们社交范围正在不断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陌生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陌生人的存在,更提升了人脉的重要性;而由于人脉的重要性,也催生了一些新的行业。诚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各类sNs(social networKing sewice)网站。在注册运用这些网站的过程,我们发现这确实是快捷高效拓展自己人脉的有效途径。
不过,诚如一位SNS社交网站网友告诉笔者的那样,这些SNS网站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社交的感觉,更像是年轻人打发时间的娱乐工具。以Faceb00k的“Friends for sale”(朋友买卖)为例,将好友竞价进行“买卖”,娱乐性和互动性都很高。刚开始接触时大家会感觉新鲜,但是如同所有的小游戏一样,不需要太久的时间用户就会失去互相“买卖”的兴趣。周围的各类关系也没有因此而改变。
虽然internet技术可以更方便地使地球上任何两个人产生联络,但它永远只能提供一种“弱连接”,永远无法替代真实生活,无法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和带来的信任,因此别期望太高。因此,要想真正积蓄人脉存折,必须由线上到线下实现很好的过渡才更有意思。
针对前文的数位SNS网站创始人的深切体会,相比以往我们常常提到的以裙带关系为依托的人脉社交,今天的人脉积累要想得到更好的突破,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变得尤为关键:
NO.1善于利用现有资源
任何的交情都是需要经过时间的酝酿而累积的,这就是为什么现有资源更加容易被利用,更是很多SNS网站起初注册程序都是以好友邀请的方式原因。其中,同学资源、办公室资源、同乡资源、邻居资源这些固有资源更容易为自己所用,透过SNS的方式保持互动联络,并能够在必要时候线下沟通,那么你的人脉存折中就已经积蓄了一笔可观的人脉财富!
NO.2分享是令存折增值的最佳手段
要让人脉存折增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资源及时地流通,而在别人分享并交换自己的人脉网络资源自然就成为流通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通过SNS网站上的动态记录以及好友互加,实现“二度”“三度”到“六度”交流,使得好友分享变得更加方便可行。
NO.3好奇心 塑造人格魅力
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关注和欣赏,也就失去了自我提升的动力,别人也不会注意到你的存在和价值,与你交往的兴趣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塑造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别人对你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才会使你在众人中始终被关注和被接受。
NO.4传递快乐
传递快乐=分享幸福,尤其对于我们通过SNS结识的陌生朋友。“只要将你的快乐散发出去就够了,那么你就拥有了全世界的人脉资源,再没有什么是比这个结果更加让人值得庆祝的了!”
NO.5让自己被人需要
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一无是处的人成为朋友,若是你对于他人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那么积累起的人脉存折早晚会入不敷出。因此,时刻不要忘记在任何可以表现自己的地方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即便你有登天的本事,却如同茶壶饺子一般倒不出来,那么自然就没有了任何的利用价值了!
NO.6要有“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