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1
关键字: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生态修复是以生态系统自身为基础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或者同人工调节、控制相一致的综合能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确保生态系统回到原始健康状态。然而其中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则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生态系统自身调节与控制,以及在人工辅助作用下确保一些生态系统回到以往的状态,使土壤修复到生态状态,地表植被有所改善,水土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极大改善。整个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有所改观。
一、生态退化与水土流失的类型与原因
第一,自然因素所导致的生态退化
中国是一个广域的大国,大部分处于温带环境,例如:东北与华北地区,因为经常受到季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降水较为集中,干湿分季明显,这样的气候特征非常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在一些地面土壤较为松散、抗压能力低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盐碱地。特别是在地表不平、起伏丘陵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使得很多地方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第二,不合理开垦所导致的生态恶化
很多农业偏远区域的农民由于常年以农业种植为生计,面临着人口密集、人均耕地稀疏等现状,这样很多农业工作者为了吃得饱、穿的暖,不惜以环境为代价,不按照科学规律垦荒开地,毁林毁草,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地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质量下降,区域内生态系统不断地退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一些林业种植地域,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大规模地垦荒原始林草种植经济林,很多的农民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地表自然植被的巨大破坏,甚至出现土地沙化现象,这无疑为水土流失带来了巨大隐患。
此外,不科学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盲目毁坏自热植被,占用原始土地也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一大原因。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类型与相关技术
1、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治理,根据当地自然退化的原因来采取对应的修复措施,例如: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对水源进行科学的调节与应用。
2、不科学的垦植与采伐应该利用的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针对过度开垦、种植与采伐所造成的生态恶化,可以采取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或者梯田维修技术,依据我国相关的政策规定,高于二十五度的坡地一概应该退耕还林,要大力控制农田的开垦,封山育林,维护生态健康。小于15度的坡地则要根据坡地附近的自然环境状态,实行坡地改造,例如:坡改梯田,但是在耕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人们的收入,这样就达到了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双方利益,要尽量控制化学肥料,多施有机肥,提供绿色农业产品;也可以通过实行轮作、套作与间种等种植策略。要全面控制化学物质对自然的破坏。如果出现由于过度采伐而造成的林地退化或者草地沙化现象,就要实行封山育林,或者封禁政策,而且要在封禁期间添加树木、草地以及其他自然植物的种植,以便改善和优化地表植被类型和质量,同时也要大力改造居民的日常生活能源利用结构,改变以往以薪柴为燃料的生活方式,转向使用节能炉灶,以此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为了有效控制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可以在农业区域推广现代化科学技术,例如:大力开发沼气、太阳能-----这些能源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清洁、方便,其中的生态意义深远。
河流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要大力控制影响河流生态退化的因素,确保河流能保持自然状态,发挥河流原本的生态通达功能,要维持河流的曲折、蜿蜒。也要加强对河岸的保护,可以通过使用鱼巢、混凝土等方法来维护岸堤结构,为了护坡也可以在岸边上种植一些自然植物,例如:芦苇、柳树---在植物下方布置一些鹅卵碎石,以此来维护岸堤的牢固度,又能够美化、绿化环境,而且这些自然植物本身就能够起到对污染的防护作用,防止来自于外界的污染,提高了河流水流质量。
4、经济建设所导致的生态退化修复技术
对于经济开发建设自然生态破坏过度的地方,需要首先停建停挖,可以通过种植一些带有强烈乡土气息的植物,来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特别是一些土石覆盖区域更加需要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以此来控制水土流失。
总结:
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对于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地方要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特征,结合各方实际,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而且需要科学地选择科学的、适合自身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积极改善当地环境,为人类重新创造一个完美自然家园。
参考文献:
[1]杨庆媛,涂建军.廖和平国外土地整理:性质、研究领域及借鉴[J].绿色中国 2004(12)
[2]王瑗玲,赵庚星.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5(04)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产业化;北京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中图分类号 F062.9;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4-0060-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恶化,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有关政府部门和相关科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在“七五”、“八五”期间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关生态恢复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1]、“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提高生产力途径研究”[2]、“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3]、“北方草地主要类型优化生态模式研究”[4-5]和“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地退化原因、过程、防治途径及优化模式”[6-7]等课题,对生态恢复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所加强。此外,进入“九五”和“十五”时期,我国还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建设工程[8],水土流失治理工程[9];以及农牧交错区[10]、风蚀水蚀交错区[11]、干旱荒漠区[12]、丘陵山地干热河谷和湿地[13]等生态脆弱地区退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工程;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14],等等。这些生态建设实践与工程,尤其是在实践上已获成功的一些生态恢复技术和案例,为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明显偏重了生态修复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工作,包括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15],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重建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16],等等。
而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便是由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的一项专门针对我国生态修复产业化建设的系统工程[17]。该工程在一期主要完成各种生态修复技术的示范及应用研究基础上,在二期着重开展了生态修复技术的集成及产业化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可见,不论是政府的政策走向,还是社会的现实需求,都要求生态修复向技术集成化和区域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求拥有不同技术优势的生态修复企业通过资源、信息和市场的共享,实现对整个生态修复行业的跨越。
1 生态修复与生态修复产业化
生态修复是对区域受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重建,发展到现在,往往偏重于环境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部分学者认为,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污染环境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修复三大方面[18-19]。到目前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生态修复区域生态退化的后果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还包括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的物质与服务能力的下降,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阻,它包含了对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3个方面的修复[20-21]。其目的应该在于恢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20]。
随着传统生态修复在区域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瓶颈”,尤其是面临区域产业转型问题的突显,生态修复的产业化以及如何转变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自我修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22]。而国内一些地区也展开了相应的生态修复产业化的基础及应用示范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如吴言忠等以矿区土地复垦为例,先分析了土地复垦组织管理在责任主体、产权界限、复垦资金、复垦机制和生态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土地系统、资金系统、社会系统和管理系统等土地复垦产业化的组织模式,进而分析了土地复垦产业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23];波等通过分析矿区生态重建和景观生态规划, 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并分析了矿区生态重建景观结构的模式[24];李萌等从矿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切入,建立了矿区产业替代模型,并对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产业转型和产业替代的价值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25];张义丰等对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组织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协调好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山区的综合开发[26]。
应用示范研究方面,如江苏宜兴西南山区张渚镇竹园村在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园[27];平朔煤矿区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构建了以煤为主,电、化、氧化铝、建材并举的黑色产业链和围绕复垦土地开展生态重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28];等等。
2 门头沟生态修复产业系统的总体设计
作为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基地建设二期项目中“门头沟生态修复产业化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拟通过在门头沟区内的王平镇规划构建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和典型示范园区,来带动门头沟区新兴产业的孵化和传统产业的转型。
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的系统结构设计(图1)由“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人文生态修复主导产业和经济生态修复引导产业”三大部分组成,三大产业系统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在各类型自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引导以生态修复技术交易和生态建设咨询为主的经济生态修复产业,最终依托本身固有的生态资源和在已修复好的景观上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的人文生态修复主导产业。其产业发展基本模式为:政府配套服务、企业主动修复、共同开拓市场。而产业孵化中心与生态修复示范区(带)的互补作用是推动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主要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农田生态保育示范和湿地生态建设示范3大体系构建。矿山生态修复示范以煤矿开采区和采石场废弃地的修复示范为主,农田生态保育示范以山区缓坡和煤矸石山的修复示范为主,湿地生态建设示范以永定河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示范为主。通过破坏后的景观遗存和修复后的景观现状对比分析,集中展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水保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技农业技术,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成果。
人文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观光度假、乡村旅游、健康服务和人文关怀4大主导性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旅游业是整个门头沟区实现产业转型后藉以稳定区域经济总量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更应该发挥门头沟特有的自然景观、纯朴民风、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及历史文化遗迹的优势,去满足北京城市人口亲近自然、回归田园、心灵洗礼、身体保健等方面的需求。
图1 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体系结构图
Fig.1 The industrial framework of ecorestoration for Wangping
经济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产品物流、市场交易、技术培训和建设咨询4大引导性产业体系构建。其关键在培育针对门头沟区特点的自然生态修复技术交易市场,和孵化整合各相关自然生态修复技术及产品、服务供应行业。生态产品的物流主要以王平镇精品农业产品、各类型生态修复技术产品的展销为主,通过构建产品虚拟信息平台将其以网络的形式集中展示;生态市场的交易主要以不同生态修复技术成果的转让和硬技术的软组装,通过统一的市场交易平台打包进行开发与销售,最终实现生态修复的经济产出;生态技术的培训主要针对全国乃至世界生态修复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学术交流;生态建设的咨询则是辅助于生态市场交易,而满足各类型客户对修复所需产品的选择与决策。
3 不同类型生态修复产业链(网)的构建
3.1 自然生态修复产业
3.1.1 湿地生态修复产业
首先,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在吸引湿地生态修复类企业时,根据对方技术及资金实力,要求其在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带内划定适当面积区域进行主动修复,包括核心技术和建设方案的策划与提供;而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其他预算投资则由当地政府、修复企业、及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等进行多方筹资,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和修复企业两大利益主体在示范带建设及市场拓展方面的合力最大化;其次,对已修复好的示范带进行包装和维护,在保证恢复当地湿地生态景观及自然净化功能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作为此类型生态修复的成功典范,供专家及国内外生态修复需求客户市场进行调研学习,最终实现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服务功能;最后,需要整合该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带和孵化中心内的各相关资源,在客户参观完示范带后,再回到孵化中心进行具体项目的相关咨询和协议签订(图2)。
3.1.2 农田生态保育产业
在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内吸引农田生态保育类企业,并要求其在示范区内选择适当面积农田进行主动修复,完成农田物理、化学及生物环境的综合保育,并作为示范成果的展示,纳入孵化中心重点技术服务咨询体系中去,利用孵化中心的资源及市场优势在国内外进行技术的推广和产品及服务的推销;在农田生态保育类企业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根据政府需求及王平镇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各自选择区域内种植特色农林产品,并通过“生态保育型企业管理+农户分红+政府服务”的机制,利用孵化中心内生态农业产品物流服务中心优势,将生产出来的特色精品农果产品推向北京高端消费品市场;示范园区除了具备以上两个以生态农产品销售和农田生态保育技术咨询服务的经济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建设采摘园等方式与周边乡村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以此来扩展其社会服务功能和增加经济效益(图2)。
3.1.3 矿山生态修复产业
工业企业主体型发展模式:主要是针对目前王平镇内存在若干大型煤矸石制砖企业而选定,是作为规划初期矿山生态修复产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即煤矸石制砖企业开采煤矸石山,同时通过与王平镇政府签订合同,按照开采规模承担开采区生态修复任务,或交纳相应的生态修复资金给政府,作为未来地面采空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储备。生态修复型企业主体型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是作为同湿地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模式相配套一致的部分统一纳入王平生态修复产业园区主体产业体系中去,即要求矿山生态修复型企业在入驻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时,选择在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区内划定适当面积区域进行主动修复,并发挥孵化中心功能对已修复好的示范带进行一定包装和维护,作为此类型生态修复的成功典范,供专家及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需求客户市场进行调研学习,最终完成具体项目的相关咨询和协议签订。
地产开发企业主导型发展模式:该产业发展模式主要
图2 王平镇湿地、农田、矿山等自然生态修复产业链网图
Fig.2 The ecoindustrial networks of natural ecorestoration for Wangping
是针对目前该区域内存在大量需修复矿山及土地而选定的,作为规划后期矿山生态修复产业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即通过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区位优势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块发展新兴的生态修复地产业,首先地产开发商提供部分资金给土地及矿山生态修复企业,在待修复的地块进行生态修复,其次通过项目承包方式联合建筑及其他相关土建企业在修复好的地块进行房地产开发,主要建设高档别墅和休闲保健类度假村来实现自然生态修复产业向人文生态休闲产业的功能转化和产业升级。
3.2 经济生态修复产业
经济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展开,主要围绕生态农业产品物流服务、生态修复行业市场交易、生态修复技术培训和受损生态系统建设咨询四个方面进行构建(图3)。
3.2.1 生态农业产品物流服务中心
依托北京城区内各大型超市和庞大的高端消费市场,在孵化中心内配置统一的采购、包装和配送等生态农产品物流服务中心。包括京白梨、葡萄、樱桃、核桃等主要的农果产品进行统一采购,按照一村一品和精品农业发展目标,分阶段分任务扩大规模,同时制定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将采购来的所有农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包装厂不设在孵化中心内,但需要在区位及地势条件较优越的乡村进行布设建厂,并按照服务中心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包装好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北京市区内的各大型超市和政府采购进行统一配送,此市场定位要求中心与北京市区大型超市及政府机关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和货物供应保障渠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生态农产品的检测和标识服务,从源头保证配送到相应市场上的产品要达到真正生态产品的要求。
3.2.2 生态修复市场交易平台
依托门头沟区生态修复已经取得的大量成果,建立初步的生态修复技术库,同时不断收集与整理拥有其相关核心技术的各类型企业信息,形成一个涵盖各类型生态修复技术和企业信息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最终吸引拥有其核心技术的核心企业入驻孵化中心;收集与整理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区域生态修复需求信息,同样建立与技术信息和企业信息相配套的市场信息平台;王平镇生态修复市场交易信息平台的重要功能就是,在建立好供需市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不同修复市场需求进行技术的组装和企业的合作,通过项目的包装实现成熟生态修复技术的最终产业化。
3.2.3 生态修复技术培训中心
王平镇生态修复产业孵化中心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其生态修复技术培训中心的建设。不同于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传统产业,生态修复产业主要是以提供生态服务及技术咨询为主要盈利方式,因此,作为服务的重要手段,培训部门的设立显得十分重要。包括定期开展国际大型生态修复理论及技术研讨会议,吸引全世界生态修复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政府和民众的目光;定期召集国内外著名生态及生态修复领域专家在培训中心开展面向全国范围各大中小城市领导干部的培训,让生态观念及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在政府决策者
图3 王平镇产品物流、市场交易、技术培训及咨询等经济生态修复产业链网图
Fig.3 The ecoindustrial networks of economy ecorestoration for Wangping
图4 王平镇休闲疗养、民俗文化等人文生态修复产业功能体系图
Fig.4 The ecoindustrial networks of social ecorestoration for Wangping
层面得到普及;向国家人事及其他相关部门申请成为生态修复类工程师及行业认证的培训机构,分期举办全国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班,对培训的学员按综合考试成绩颁发工程师技术资格认证证书,对开展生态修复的企业实体颁发行业资格认证证书。
3.2.4 生态修复及建设咨询中心
王平镇生态修复及建设咨询中心的建设,是实现其生态修复产业化的最关键部分,也是生态修复市场交易平台最终打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补充。它既充当了市场交易信息平台中上游技术供给市场和下游技术需求市场进行联系的纽带,同时更重要的是他需要通过不同的项目管理承包(PMC)方式对其进行项目的包装,使生态修复项目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具体可根据市场交易信息平台提供的国内外生态修复需求信息,合理选择拥有代表核心技术的生态修复企业A作为PMC承包商;以A企业为核心,组织项目管理及实施体系,针对特定的技术市场客户要求,把相关配套的各生态修复技术提供企业B、C、D等纳入整个项目实施及管理体系;在建设咨询中心进行项目承包管理的同时,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归档信息整理,并对其修复后的效果和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和配套指导。3.3 人文生态修复产业
3.3.1 山区休闲旅游度假产业
主要围绕安家庄区域内山体、森林、河流等自然景观资源,以及村落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展开(图4)。由于该区域面积有限,并且作为门头沟区山体生态环境完全未受到破坏的一个典型区域,建议吸引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旅游企业入驻,对三个景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建立合理的土地承包转让机制,形成“企业―政府―农民”较好的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京区游客,开发旅游市场。
3.3.2 乡村民俗休闲疗养产业
主要围绕韭园、东西落坡村区域内的乡村聚落和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展开。其主体市场是为京区老年人提供疗养保健、银发夕趣和余热发挥等服务项目,同时兼顾京区中青年夏日周末居家旅游及背包旅游、探险旅游群体。重点是要突破传统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把握住北京市城区内老年人保健、学习需求的潜在市场,以银发经济为突破口,形成北京地区知名度较高的银发服务中心之一。
4 生态修复产业化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近5年的实践证明,在特定的待修复区域范围内,生态修复技术往往缺乏稳定性、抗干扰性和可持续性的动态监测与效果评估。前期的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只是在一个一个的点上开展,尚未在该区域内实现技术集成应用与展示;生态修复科技资源“飞进来飞出去”和“形象工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尚未真正扎下根来产生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而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经历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转型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这种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从生态修复的“单点应用”以及外部不经济性走向“区域集中”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以及生态修复产业化模式的开发应成为待修复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定位的重点。
同样,区域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资金、科技、人才、国际合作、社会参与等各方面的保障。只有把这些硬件、软件和心件有机组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把生态修复的产业化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赵桂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4):289-292. [Zhao Guijiu. A Great Achievement for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6,(4):289-292.]
[2]沈善敏.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提高生产力途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6,7(3):332-336. [Shen Shanmin.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jor Ecosystems in China in Relation to the Approach of Increasing Productivity[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6,7(3):332-336.]
[3]彭少麟.中国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生态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1(4):403-414.[Peng Shaolin. Rehabilitation of the Degraded Ecosystem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 in South China’s Subtropical Region[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1995,1(4):403-414.][4]任继周,朱兴运.河西走廊盐渍地的生物改良与优化生产模式(北方草地优化生态模式研究系列专著)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Ren Jizhou, Zhu Xingyun. Salt to Bi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Model in Hexi Corridor(Optimize Ecological Model of the Northern Grassland Series of Monographs)[M].Beijing: Science Press,1998.]
[5]许鹏. 新疆荒漠区草地与水盐植物系统及优化生态模式(北方草地优化生态模式研究系列专著)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Xu Peng. Desert Salt Grass and Plant Systems, and Optimizing the Ecological Model in Xinjiang(Optimize Ecological Model of the Northern Grassland Series of Monographs) [M].Beijing: Science Press,1998.]
[6]山薇,杨晓东.内蒙古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潜力与对策[J].中国草地,1997,(5):61-64.[Shan Wei, Yang Xiaodong.A Primary Discussin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ities and Strategy on Grassland Resources in Inner Mongolia[J].Grassland of China,1997,(5):61-64.]
[7]李金花,潘浩文,王刚.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J].草业科学,2004,21(5):49-51.[Li Jinhua,Pan Haowen,Wang Gang.Degradation Causes of Typical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J].Pratacultural Science,2004,21(5):49-51.]
[8]李世东,陈应发.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J].防护林科技,1999,(3): 25-27,34. [Li Shidong,Chen Yingfa.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in Upper Yangtze Basin[J].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3):25-27,34.]
[9]郭厚祯,熊铁.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工程的战略意义[J].人民长江,1993,24(5):37-40.[Guo Houzheng,Xiong Tie.Control Works Treating Soil Erosion in Upper Yangtze Basin[J].Yangtze River,1993,24(5):37-40.]
[10]彭珂珊.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4):245-248.[Peng Kesha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Restoring and Rebuild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Crisscross Area[J].Journal of Luo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2001,21(4):245-248.]
[11]查轩,唐克丽.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97-100.[Cha Xuan,Tang Keli.Study 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Model of Small Watershed Eco Environment in Water and Wind Crisscrossed Erosion Zone[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0,15(1):97-100.]
[12]周志宇, 朱宗元, 刘仲龄,等.干旱荒漠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Zhou Zhiyu, Zhu Zongyuan, Liu Zhongling, et al. Arid Desert Area of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amaged Ecosystem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13]纪中华, 方海东, 杨艳鲜,等.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以元谋小流域典型模式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 1383-1389.[Ji Zhonghua, Fang Haidong, Yang Yanxian, et al. Assessment of System Functions afte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f the Degraded Ecosystem in AridHot Valleys of Jinsha River:A Case Study on Small Watershed of Yuanmou[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9,18(4):1383-1389.]
[14]仄凌.千里海疆构筑绿色屏障:浙江启动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J].浙江林业,2006,(3):6-7.[Ze Ling.Coastline Broad of Trinidad to Build a Green Screen: Zhejiang Coastal Shelter Forest Construction Start[J].Zhejiang Forestry,2006,(3): 6-7.]
[15]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取得新进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4.[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ew Progress With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Minqin[J].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2009,8(2):4.]
[16]廖奇志, 谈昌莉, 张仲伟. 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2009,(19):15-17. [Liao Qizhi, Tan Changli, Zhang Zhongwei. Research on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Measures of the Poyang Lake[J]. Yangtze River,2009,(19):15-17.]
[17]蒋高明.门头沟生态修复工程意义重大[J].前线,2007,(11):75.[Jiang Gaoming.Mentougou Significa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gineering[J]. Front,2007,(11):75.]
[18]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生态修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56-157. [Zhou Qixing,Wei Shuhe,Zhang Qianru.Ecological Restoration[M]. 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5:156-157.]
[19]崔爽,周启星.生态修复研究评述[J].草业科学,2008,25(1):87-91.[Cui Shuang, Zhou Qixing.the Researching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Ecological Remediation[J].Pratacultural Science, 2008,25(1):87-91.]
[20]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1-5.[Wang Rusong.a Transi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Planning towards Ecointegrity, Naturalizing, Low Cost and Humanity Orientation.[J].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2001,14(3):1-5.]
[21]黄锦楼,欧金明,王如松.北京市门头沟生态修复模式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8,27(2):273-277.[Hang Jinlou,Ou Jinming,Wang Rusong.an Approach to th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Modes of Mentougou District in Beijing[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08,27(2):273-277.]
[22]吴晓青, 陀正阳, 杨春明,等.生态建设产业化道路的再思考[J].云南环境科学,2002,21(3):1-3,6.[Wu Xiaoqing, Tuo Zhengyang, Yang Chunming, et al. Review on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J].Yunnan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2,21 (3):1-3,6.]
[23]吴言忠,李英德.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7,16(7):51-54. [Wu Yanzhong,Li Yingde. Study on the Model of Land Recla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 Mine Area[J].China Mining Magazine,2007,16(7):51-54.]
[24]波, 吴军, 杨主泉.矿区生态重建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原则与景观类型[J].煤炭工程,2006,(6):48-49.[Ling Pengbo,Wu Jun, Yang Zhuquan.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Landscape Type in the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Mining[J]. Coal Engineering,2006,(6):48-49.]
[25]李萌, 张佑林, 侯祖戎.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产业替代[J].统计与决策,2007, (1):34-36.[Li Meng, Zhang Youlin, Hou Zurong. Mining Industry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lternative[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2007,(1):34-36.]
[26]张义丰, 贾大猛, 谭杰,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09,64(10):1231-1242.[Zhang Yifeng, Jia Dameng, Tan Jie, et al.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Valley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10):1231-1242.]
[27]王雅云,马锦义, 薛亮. 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10,(1):174-177.[Wang Yayun, Ma Jinyi, Xue Liang. An Approach to the Abandoned Quarry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of Leisure Agriculture Park[J].Journal of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0,(1):174-177.]
[28]白中科, 贺振伟, 李晋川,等.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链总体规划设计[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51-55,97. [Bai Zhongke, He Zhenwei, Li Jinchuan, et al. Planning of Land Reclamation and Design of Ecological Industrial Chains in Mining Area[J].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38(1):51-55,97.]
Industrialization Model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ase Study of Nat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in Mentougou, Beijing
SHI Yao1 WANG Rusong1 HUANG Jinlou1 SHI Xin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 Forestry Bureau of Suburban District of Changzhi,Changzhi Shanxi 046000,China)
Abstract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昌吉州 生态环境 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70-03
昌吉州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全疆生态环境较脆弱地区之一。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沙灾害较严重,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及沙尘暴天气等突发性生态灾害时有发生,对昌吉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地区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昌吉州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就需要掌握其生态安全状况,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可能变化及其不利后果发出生态预警,对指导昌吉州的生态环境建设,增进昌吉州生态环境安全,提高政府在解决昌吉州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对昌吉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1 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的意义
昌吉州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压力、土地退化、粮食需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将会严重阻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有关模型的建立是确保区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和量化工具。
通过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和部分通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置可以直接应用于生态环境的监测,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指标体系既可以从宏观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状态进行系统分析,又可以全面深入地对区域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分析。运用指标体系对生态环境状态进行适时监测、质量评价,对某些突出的环境因子进行预警。根据预警结果,修改经济政策,减轻其对环境的破坏,向着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昌吉州生态环境预警结果分析
2.1 昌吉州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区的生态预警情况排序
以全州13个生态环境问题为评价指标,以全州8个生态功能区为评价对象,经综合评价可知各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预警排序为:第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化敏感生态功能区;第二,北塔山南坡草原及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功能区;第三,将军戈壁硅化木及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生态功能区;第四,天山北坡中段中高山森林、草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第五,天山北坡东段博格达峰及天池自然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第六,天山北坡中段低山丘陵煤炭资源开发地貌恢复生态功能区;第七,阜康―木垒绿洲农业荒漠草地保护生态功能区;第八,玛纳斯―昌吉城镇与绿洲农业生态功能区。
2.2 昌吉州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排序
通过对全州13种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排序,表明土地沙化是昌吉州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他的依次为草场退化,人口压力大,需退耕还林还牧的土地面积大,人均水资源量少,林草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农林牧业自然受灾率高,水土流失区比重大,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差,盐碱地比重大,生态建设和保护投资占GDP比重低,三废污染度。
2.3 各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问题预警
2.3.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化敏感生态功能区
该区行政区划属于昌吉州7县市,该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20 118 km2。由固定、半固定、可流动沙丘组成。西部沙丘形状多呈垄状和蜂窝状,高度50 m以下,东部为垄状沙链和丛草沙堆,高度10 m以下。气流从准噶尔盆地西部的缺口涌入,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较为湿润,年降水量可达150 mm,再加上埋藏的古冲积平原和古河湖平原,沉积有巨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赋存着淡承压水。使古尔班通古特虽有沙漠之名,但也是生机益然。
2.3.2 北塔山南坡草原及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因山体低矮,四周旱荒漠所包围,气候十分干旱。因而北塔山南坡的主要植被类型为山地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植被由丛生禾草类、蒿类、半灌木、兔儿条和锦鸡儿等组成,植被垂直带结构简单、发育不完整。在奇台县境内的北塔山高山带发育有一定面积的山地草甸植被;木垒县境内分布有以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和琵琶柴等灌木和半灌木为建群种的砾石质荒漠。
该区目前存在问题是生态系统脆弱,长期的超载过牧和人类活动,已使草场普遍退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因人为活动的干扰而日益恶化;另外,植被覆盖较低,生物多样性不明显,加之地处阳坡,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矿产开采不但会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2.3.3 将军戈壁硅化木及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区位于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北部和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与青河县的南部交错带。区内有著名的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其东南部的将军戈壁分布有大面积的硅化木和雅丹风蚀地貌区。该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风蚀沙化、土壤盐渍化;另外,煤炭自燃及开发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2.3.4 天山北坡中段中高山森林、草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地处昌吉-玛纳斯境内的天山北坡山区,海拔高度在1 800~5 290 m,山地最高的横脉耸立于境内南部,形成南北疆天然分界线。该区域内孕育了玛纳斯河、呼图壁河、塔西河、三屯河和头屯河等众多河流,是自治州境内主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野生动物分布较多的地区,区内是许多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目前该亚区以牧业为主,是冬草场和夏草场所在地。该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土流失。
2.3.5 天山北坡东段博格达峰及天池自然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区分布在昌吉州东部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的南部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山山区,海拔高度在650~5 445 m。该区海拔多在1 000~5 000 m,区内山体高大,山地海拔3 500 m以上为高山石质荒漠带,发育冰川地貌,山顶为角峰、刃脊、山坡堆积倒石堆,沟谷为冰川和冰渍物,永久积雪和冰川为山区河流提供了补给源。该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另外,因人为活动的加剧与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造成以天池为中心的生境人为干扰的深度与广度与日俱增,原有的生态景观人为改变现象不断发生,天然原始风貌的使用价值出现过渡开发利用的趋势。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
2.3.6 天山北坡中段低山丘陵煤炭资源开发地貌恢复生态功能区
该行政区划属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位于天山北坡低山丘陵地段,气候干旱,地表风化剥蚀强烈,地表以植被稀少的荒漠景观为主。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含煤地层连续长约180 km,形成带状的煤产地。煤矿分布广,储量大,质地优良,主要在山前坳陷内,山间盆地亦有分布。该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水土流失。
2.3.7 阜康―木垒绿洲农业荒漠草地保护生态功能区
行政区划隶属阜康市和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位于昌吉州上述一市三县的中部,西部截至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区内土壤质地较好,阜康以东冲积扇上部及山前黄土丘陵上,有肥力较厚的棕钙土和栗钙土。由于水源有限,作为天然草场的使用价值优于土地开垦。该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地放牧超载及退化问题突出。
2.3.8 玛纳斯―昌吉城镇与绿洲农业生态功能区
行政区划属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南为天山中断北坡低山丘陵带,北至准噶尔盆地南缘。该区处于天山北坡洪积冲积平原,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
3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建议
3.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化敏感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沙漠化。本区域虽然干旱,但年降水量仍约有100~150 mm,特别是冬春季雨雪,对植物的生长和恢复十分有利。被破坏的沙漠植被由于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通过封沙育林育草,可使天然植被得到恢复和更新,从而使沙丘活化发生逆转。
该功能区是畜牧业的冬季放牧场,为了保护沙漠植被,防止沙漠进一步活化,应减少牲畜在此越冬的数量,进而做到退牧还草。对现有的奇台荒漠、半荒漠草地保护区,应加强管理和适当扩大保护范围。
3.2 北塔山南坡草原及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建议该区应以保护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为主,严格控制载畜量,可辅以人工降雨和人工育草等措施,恢复草场植被,侧重于生态的保护,山区森林严禁采伐,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另外,防止采矿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3 将军戈壁硅化木及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风蚀沙化、土壤盐渍化。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属低山丘林荒漠景观,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区的建立不仅使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在防止荒漠植被破坏和沙漠扩展上具有重大的作用,给昌吉州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不可估计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区内交通路线主要是216国道,因修路、找矿、地质勘探等活动,使得原几乎封闭性的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变为区便道四通八达半开放状态。今后应加强管理,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使该区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
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草地分布面积有限。为保护野生动物应减少家畜数量或限牧,限止人群活动干扰,就地打井开采地下水,有计划地建设野生动物供水点,为野生动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硅化木濒危风化破碎,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还应保护煤炭资源,做好煤炭灭火,规范开采,减少因开采和煤层自燃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完善排水系统。
3.4 天山北坡中段中高山森林、草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建议该区应以水源涵养为主,限制采伐森林资源,可将其划为生态公益林,严格控制载畜量,强制实行减牧、休牧、育草,以恢复地表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维持生物多样性[1]。
3.5 天山北坡东段博格达峰及天池自然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建议保护高山冰川和湖泊,合理规划旅游景点建设与规范旅游、风景区禁牧、综合治理三工河;严格执行保护区管理规定,加强核心区的管理控制,以草定畜,实行划区轮牧;改善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豌豆等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
3.6 天山北坡中段低山丘陵煤炭资源开发地貌恢复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建议应通过加强煤炭开发管理,修复地表植被,草地减牧,退耕还草,煤田灭火等综合措施,维护矿区及周围的生态环境。规范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大型高效集约化煤炭工业基地。严禁再开垦草场,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速恢复撂荒地或退耕还牧地,加强草场管理和保护工作[2]。
3.7 阜康―木垒绿洲农业荒漠草地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地放牧超载及退化问题突出。建议对荒漠草地有计划地实施限牧休牧措施的同时,绿洲内发展节水农业,实行农牧结合与集约经营,牧区建立一定面积的人工草地,实行冷季定居舍饲,以减轻天然草原的压力。另外,农区也要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增加草料的种植比例,把在草地上放牧的牲畜数量减下来,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对平原地区现有的草地应严格控制破坏性的盲目开发,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农牧结合,节水和优质高效的特色农区。
3.8 玛纳斯―昌吉城镇与绿洲农业生态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建议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最终目标,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发展节水灌溉,城镇与工业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农田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发展优质高效农牧业,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带来的地膜、农药、化肥污染,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健康、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
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环境预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了生态环境预警这类多准则、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根据预警结果分析发现,土地沙漠化和草场退化是昌吉州普遍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昌吉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4
关键词:翅碱蓬;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10-0005-03
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Kitagawa)又称黄须菜、碱蓬草,叶条形、半圆柱形,肉质,主要生于盐湖边、碱斑地、碱性草地及滩涂湿地,在盐碱重地区生长时叶呈红色,植物分类上属黎科黎属,为一年生噬盐草本植物,抗逆性强,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食用性和药用性。翅碱蓬是中国北方滩涂湿地的优势物种,在中国北方盐碱地上广泛分布,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净化污水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翅碱蓬是滨海地区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其野生区域也是国家珍稀鸟类的繁殖基地。作为滨海湿地的先锋植物,翅碱蓬的生长在调节区域气候、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退化滨海湿地翅碱蓬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同时也增强了湿地景观效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翅碱蓬在污染物去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为滨海河口湿地分布的主要物种之一,翅碱蓬在生态恢复、污染物去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在翅碱蓬与盐分的关系、翅碱蓬生长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吸收程度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在翅碱蓬与盐分的关系方面,李悦等人认为翅碱蓬植株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与盐浓度呈抛物线关系:在可承受盐浓度范围内,为了适应盐胁迫,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积累增加;超出可承受范围后,植株受到损伤则减少。刘兴通过NaCl溶液对翅碱蓬种子的萌发试验得出结论:翅碱蓬种子能耐受很高浓度的盐胁迫;高盐浓度对翅碱蓬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逐渐增高,发芽率降低,萌发时间延长,当盐浓度达到一定高度时,萌发完全受到抑制。在重金属和有机物吸收方面,朱鸣鹤等人研究表明:翅碱蓬对常见重金属(Cu,Zn,Pb,Cd)等具有积累作用,4种常见重金属总量在根际沉积物中高于非根际沉积物,且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潮滩背景值,秋季及时收割可有效降低滩涂湿地重金属含量。何洁等人通过水培翅碱蓬试验发现:单一重金属溶液和混合重金属溶液对翅碱蓬吸收重金属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在滩涂湿地重金属研究中发现:翅碱蓬对Cu,Pb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翅碱蓬能累积吸收Cu和Pb,并且对高浓度Pb表现出了很强的耐毒能力,但过高浓度会加速植株老化甚至死亡。高世珍等人研究发现:翅碱蓬对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十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均能累积吸收,并在各个器官分布不同,吸收能力的强弱也与滩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关。何洁等人研究认为:翅碱蓬适用于低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其可通过提高自身的活性来抵御石油的毒害,而对于高浓度石油污染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无法持久维持。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王艳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翅碱蓬湿地的退化导致了土壤中C,P素的大量损失,明显影响到N,P及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林学政等人研究认为:在滨海盐渍土上种植翅碱蓬可有效降低土壤电导率,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对于改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效果。与国内研究比较,国外相关报道较为少见,查阅国外文献未见相关报道,仅见美国一则关于盐生植物海蓬子农业化生产的报道。综上所述,国内外在翅碱蓬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从滨海河口植被恢复的翅碱蓬的栽培学角度出发,研究在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翅碱蓬的生长状况的相关文献较为少见。
2翅碱蓬生态恢复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
2.1品种因素
分子系统选育已作为一种新方法用于品种选择上。澳大利亚学者采用核糖体DNA标记的方法,初步筛选出4种耐盐性强的相思树。盘锦属于滨海湿地,盐碱重,在品种选择上要广泛搜集引进不同环境区域的翅碱蓬种源,运用分子标记方法,选育抗盐、抗旱等抗逆性强的品种,从种质上解决抗盐问题,提高翅碱蓬的抗盐能力,扩大翅碱蓬的生长区域。
2.2土壤因素
土壤是翅碱蓬生长的基础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翅碱蓬的生长状态。经调查了解发现:滩涂湿地地势低洼地段,土壤含盐量高,翅碱蓬不生长或长势不好;地势高的地段,土壤含盐量低,翅碱蓬能较好生长。另外,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刘树等人研究认为:施肥可有效促进翅碱蓬生长,施基肥的翅碱蓬与对照相比株高明显增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同时,肥料的施用提高了土壤通透性,降低了土壤盐度。
2.3水分因素
水分是翅碱蓬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A鄄maresh等人认为:藜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缺水条件下,抗氧化系统可调节其体内的水分平衡;另外,翅碱蓬耐水淹能力也很强,将翅碱蓬根浸泡在淡水中可维持生命数月,在没顶6d后仍能存活。CuiBaoshan等人研究认为:翅碱蓬生长的最佳水位深度为0.42m。在盘锦地区,充足的淡水资源既可以满足翅碱蓬各项生理活动的需要,又能起到调节盐分浓度的作用。2000年左右,盘锦红海滩湿地出现了大面积退化消失,主要原因就是1999—2002年间盘锦地区干旱少雨,以及之前修建的拦海大坝影响了淡水资源及时补充滩涂湿地,导致水盐失衡,盐度超出了翅碱蓬耐盐极限而最终致其死亡。
2.4盐度因素
盐度是翅碱蓬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LiJiang等人研究认为:不同色度的翅碱蓬种子耐盐能力不同,棕色翅碱蓬种子的耐盐能力要高于黑色翅碱蓬种子;土壤盐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翅碱蓬生长发育的好坏,同时也影响盘锦湿地景观视觉冲击效果。宋洪海等人研究认为:随着盐度的增高,翅碱蓬叶片形态和颜色也逐渐发生变化,叶片强烈肉质化,通过显微镜下和X-射线扫描分析,可看到翅碱蓬叶片中有比较突出的盐腺,颜色由绿色逐渐过渡到红色,当土壤盐含量在10(10.31)g/kg时,翅碱蓬叶片变为红色,当土壤盐度达到16g/kg时,植株出现死亡。由此可见,土壤盐度必须调控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既保证翅碱蓬的成活,又充分体现滨海湿地红艳似火的景观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采用盐胁迫和热休克组合的方式,能够改变翅碱蓬蛋白质的表达,使得植物的代谢方式发生变化,可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其胁迫的适应机制,进而培养出高抗盐、抗热性品种。
2.5管理措施
田间管理是保证翅碱蓬正常生长和生长区域面积稳定的重要手段,包括灌溉、施肥、间苗、除草等多种措施。根据翅碱蓬所处的生长环境,可因地制宜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通过对种植翅碱蓬区域进行田间管护,可有效改善翅碱蓬的生存环境,促进翅碱蓬群落健康发展。另外,翅碱蓬种子埋藏的深度对翅碱蓬幼苗的成活和生长有着直接关系。研究表明,翅碱蓬种子的埋藏深度不宜过深,一般情况下翅碱蓬种子埋深在2~5mm最为适宜。
3翅碱蓬在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植物修复技术已发展成生态修复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低投入性、高环保性的绿色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一些成熟的技术已成功运用到退化湿地的修复和重建上。以盘锦滨海湿地为例:每年到春夏季节的时候,盘锦滨海湿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上千只黑嘴鸥在这里的翅碱蓬湿地筑巢、繁殖。但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翅碱蓬湿地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影响黑嘴鸥等鸟类的栖息,再加上海退因素,每年有上百公顷的新滩涂湿地形成,影响湿地整体功能的提升。以上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加强翅碱蓬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前提条件,如何做好翅碱蓬湿地的保护和滩涂湿地的恢复工作,仍是今后工作研究的重点。翅碱蓬作为盘锦滨海湿地上的先锋植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增强湿地景观效果方面有着其他湿地植物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盘锦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步伐的加快,翅碱蓬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在今后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翅碱蓬生态修复技术在盘锦湿地上的成功运用,将会对全国滨海湿地的修复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悦,林,王杰,等.盐胁迫对翅碱蓬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浓度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30(1):72-76.
[2]刘兴.NaCl溶液对翅碱蓬种子萌发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1-5.
[3]朱鸣鹤,丁永生,郑道昌,等.潮滩植物翅碱蓬对Cu,Zn,Pb,Cd累积及其重金属耐性[J].海洋环境科学,2005,24(2):13-16.
[4]何洁,陈旭,王晓庆,等.翅碱蓬对滩涂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的累积吸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6):539-545.
[5]高世珍,赵兴茹,崔世茂,等.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翅碱蓬中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0,31(10):2456-2461.
[6]何洁,贺鑫,高钰婷,等.石油对翅碱蓬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4):650-655.
[7]王艳,刘汝海,高会旺,等.退化过程中翅碱蓬湿地营养元素变化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6):12-15.
[8]林学政,沈继红,刘克斋,等.种植盐地碱蓬修复滨海盐渍土效果的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5,23(1):65-69.
[9]康艳华.盘锦海岸带翅碱蓬种群退化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3):27-28.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 环境政策;环境修复;粮食安全;生态补偿;贫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森林保护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
中图分类号 F062.2:X19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101-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16
随着持续增长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全球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如何恢复退化的生态环境并使其稳定持续地发挥功效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1]。为了缓解土地退化、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建农村经济,中国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修复项目。1998-2006年,中国政府投入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项目的经费高达1 790亿元人民币,2010年前计划进一步投资3 400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涵盖了中国97%的乡镇,规划造林7 600×104 hm2[2]。在过去的8年里,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的9 800×104 hm2天然林被禁止采伐;在植树造林方面也有巨大进展,2000-2005年间,植树造林2 800×104 hm2[3]。至2005年,全国人工林地面积5 300×104 hm2,森林覆盖率由166%上升到182%,并计划2050年提高到26%[2]。相关林业政策正在从以前强调经济收益为主向保护环境为主的方向转变[4]。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该文通过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环境修复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对修复工程的历史展评,讨论这些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及其应用前景。
1 大规模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以及其它环保政策使项目区的绿色植被覆盖率迅速提高。1999年以来,在中国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项目的陕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递增[5]。天然森林保护项目通过对退化林地的保护和修复、以及保护区面积的扩大,使大熊猫和其它濒危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6]。大面积的天然林保护与有效管理,对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灾害,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巨大而长期的贡献。如果项目能够得到适当调整和进一步完善,那么这些投资与管理将会变得更有价值[7]。坡地退耕后,随着时间的延续,植被迅速恢复,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养分大量积累,逐渐向天然次生林地演替[8]。
然而,尽管这些项目显著地提高了中国植被覆盖率,仍有迹象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三北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半干旱地区,大范围不适当人工造林(而不是自然植被修复)已经在一些地区造成了潜在的环境危害。在华北,不适当的植树造林导致土壤湿度长期持续下降[5,9],不适当的品种选择无法与有限的水资源保持平衡[9],这会导致土壤深层水分耗竭[10]。人工栽植的深根性树木生长发育,通过树木蒸腾作用大量消耗土壤水分,降低地下水位,使原有的草地植物更加难以存活,并进一步降低人工造林存活率。实践证明,三北防护林人工林地树木保存率只有15%[11]。监测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人工造林耗散的水分比天然植被多50 mm,相当于这些地区大约50%的降水量;在黄土高原南部,这一数值高达每年300 mm,大约相当于30%的年降水[12]。与草地和农田相比,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平均下降了77% [9]。尽管径流量减少意味着降水截留量增加、水力侵蚀下降,但这些截留水分因无法满足树木迅速蒸腾需要,结果导致地下水供应和河流供水减少[5]。同时,这种通过林木实现水土保持的作用随之会被更严重的风蚀现象所抵消[13]。由此可见,人工林地的水分消耗减少了地表和地下水分供给,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测算结果表明,如果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三北防护林工程所设定的14.4%的目标,将导致中国西部地区每年缺水1 100亿m3[14]。
植树造林是修复退化环境的基本途径,但是如果树种选择不当、或者管理不善都会影响修复效果[15]。类似于物种入侵,植树造林使用外地树种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如果这种影响扰乱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紊乱、退化或者转变为另外一种我们并不希望的状态[16]。当降水量少于蒸发量时,表层土壤水分无法维持森林植被生长发育,灌木或牧草就会取代森林形成一种与可用水资源相平衡的草原生态系统[17]。监测结果显示,在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样地的潜在蒸发量是天然草地的3.5-7.9倍[10]。中国半干旱地区的降水不足以维持森林生长发育,这大大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大面积的树木死亡[9,18]。在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不足[10]、树种选择不当、以及种植密度过高[9,19-20],使人工林地土壤水分普遍减少,导致所植树木大面积死亡,并伴随有生物多样性的锐减[9]。由于土壤中的水分被生长迅速的树木消耗,草地和耕地被人工林植被取代后,环境变化与降水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1-22]。研究结果表明,在脆弱的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地水分消耗在雨季也无法得到有效补偿[23]。
高耗水品种如杨树 (Populus tremula L.)、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的大面积种植,导致陕北地区人工林地植物种类平均减少52%[5]。同时,受水分胁迫的树木更易受病、虫害的伤害[11]。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华北地区约400×104 hm2杨树林受到病虫害危害的影响。由于遭受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和黄斑星天牛 (Anoplophora nobilis)危害,三北地区有2 亿多株虫害树木被砍伐,折合面积约为12×104 hm2[24]。土壤湿度减小和树冠遮荫作用使地表阳光照射减少,抑制了下层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树木无法形成闭合的树冠层,陕北地区人工林地的植被覆盖率比天然草地低30.5%[5]。与撂荒地自然恢复过程相比,植树造林降低了总的植被覆盖度。1998至2005年,陕北地区人工造林对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增长的贡献率为-6.1%[5]。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植被减少,导致退化土地面积增加,加剧了当地的沙漠化,也增加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23,25]。30多年来随着中国生态修复工程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仍在进一步恶化,其中荒漠化仍在以每年10 000 km2的速度扩张,水土流失面积在总量下降的同时每年新增面积也达到10 000 km2,许多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遭到损害乃至丧失,中国生态环境形势开始从结构破坏向功能紊乱转变[26]。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必须慎重地重新评价人工造林的树种和地点选择。
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有着不同的响应,因此,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考虑尺度的影响。由于忽视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成功的示范项目,生态保护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13,19,27]。同时,由于存在时滞效应,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水分减少、生态系统退化会在不同的尺度表现出对环境的不同危害。干旱是全世界普遍的植被类型(如森林植被)限制因素[28],水分是中国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类型的首要限制因子[29]。由于树木比其他的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低,因此,在降水充足地区植树造林是一种更合适的选择[17],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在西北的一些局部地区,由于水分供给(地下、地表)较多,存在植树造林成功的可能,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树木可以在降水量低于500 mm地区持续存活,正因为如此,半干旱地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政策受到了广泛质疑[5,10,13,17,19,29]。
虽然植树造林意味着更高的碳固定量,我们仍应该注意外来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取代草地的这一趋势会对地表径流量产生消极影响。大面积的人工林地拦截地表径流,截断了河水溪流[30]。导致对地下水和河流水供应减少;大范围的植树造林正在加剧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缺乏[5,10,12]。在半干旱地区,由于浓密的1年生植物保护层会随着灌木层的增加而减少,这些灌木层下的地表也会增加,当草地被灌木侵入时,土壤侵蚀会显著增加[31]。因此,中国近些年在半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项目中增加灌木种植[23,32]的措施会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未来环境造成危害。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于物种在功能水平上各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补偿作用[33]。其一致性的程度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与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34]。植树造林地区土壤水分减少与树冠下阳光减少导致了植树造林地块植被覆盖度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块造成了完露的地表[5]。由草本植物、苔藓和其它低等植物形成的地表生物层含有丰富的植物根系、腐殖质以及矿物质,这一复杂的植物群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这层坚固的结皮层保护草原土壤免受风和水的侵蚀,并且使半干旱地区和山区的地形地貌维持稳定状态[35]。由于树木种植时成千上万的植树坑破坏了土壤表面结皮层,而且破坏后的地表在短期内无法被植物覆盖,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土壤侵蚀,加剧了沙尘暴和沙漠化危害[23,35-3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植被覆盖率的减少,风蚀的速率呈线性增加趋势[37-38]。因为潮湿的土壤黏性更强不易被风蚀,研究发现风蚀程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39]。因此,半干旱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可能正在加剧沙漠化进程,引发更为严重的沙尘暴。不幸的是,环保项目的任何举措在经济方面会很快得到反应,而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则会滞后数十年[31],甚至更长时间。
2 大规模生态修复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退耕地的粮食产量仅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3%[40],由退耕引起的粮食减产部分可以通过在更适宜地区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来补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地区25省的粮食总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6.5%[32]。多目标规划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约为2%-3%,这比先前预计的要小得多[41],而且对价格及粮食进口几乎没有什么影响[19]。退耕工程本身已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大面积造林种草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林草用地比例大幅增加的同时,一批高产高效农业基地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如2005 年甘肃省南部陇南山区的成县耕地面积比1996 年减少了3 319.5 hm2,有效灌溉面积由1996 年的1 633.3 hm2 增加到2005年的3 700 hm2,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林果产业得到较大发展,种植业产值是1996 年的2倍[42]。据国家林业局对100个样本县监测结果表明, 1998-2004年项目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的40%-50%。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务输出成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43]。但必须同时看到退耕地区因缺乏替代性产业尚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人地矛盾突出地区,退耕还林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难度大,替代产业发展困难,剩余劳动力就业难[44]。到目前为止,大约50% 的退耕农户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退耕农户收入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43]。
为了维持全球人类生计,以粮食、木材及其他农产品生产为主导的土地管理是人类活动的基础[45]。提高全球粮食和木材产量是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为了成功应对这一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是必须的[46]。综合来看,21世纪消除世界饥饿人口的希望非常渺茫[47],这导致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心理恐慌。由于担心粮食短缺,退耕还林项目中退耕的决心动摇了。由于粮食价格上涨,2004年起中国退耕还林项目中退耕面积减少或者被禁止,同时由于木材需求的大幅增加导致更多的草地被用于植树造林[32]。土壤、水、天然植被保护可以间接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产出,补偿由环保项目引发的经济损失[48]。实践证明,土壤保护项目可以使谷类等主要作物的年产量增加1-2倍[49]。因此,发展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基础的绿色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农业生产进步(技术进步、投资增加等)是减少贫困、保证粮食安全、走向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摆脱对匮乏的农业资源的过度依赖的首要选择[50]。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统计结果表明,环境修复与中国的粮食供应之间没有相关关系[25]。但是,环境修复与消除贫困之间的关系却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净收益偏向于富裕人群,因而贫困人群承担了相对更多的环保费用[48]。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贫困与环境恶化相互作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世界上最贫困人群的影响最为严重[51]。为了使环保政策的经济激励机制更加公平、公正、有效,必须科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是如何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哪些人群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益、以及哪些人群因保护这些服务应该得到补偿。由于生态修复项目的目标并不是建立一个高效的市场,而是鼓励人们去追求既有利于自然环境又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因此短期性和经费不足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很容易失败[27]。地方政府开展诸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时,中央政府必须提供足够的经费来弥补这些项目对区域经济和当地居民生计的负面影响[6]。在中国,政府和公众对生态系统服务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信息知之甚少,中央政府仅支付天然林保护项目费用的一半,也没有支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管理费用,其它生态修复项目的支付更少。虽然将区域性的责任与权利相结合是一条明智的途径,但是,由于生态修复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边缘贫穷地区,地方政府的税收主要来源于森林采伐和放牧等基础的产业,同时由于项目中没有发展新的产业来补偿项目区的经济损失,禁采和禁牧政策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严重缩水[52]。事实上,土地的使用者们从环保性土地利用方式(如森林保护)中获利极少,通常要少于将土地转变为其他用途(如放牧)所得到的利益,因此他们会因个人利益驱使破坏森林而非保护林地[53]。人类的生存条件与环境条件紧密相关[27],事实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取决于政府和个人的选择[54]。要使中国的环保政策和项目行之有效,参与者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环境修复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对于环保政策的态度也在平稳进步。2005年对随机抽取的六省市(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的5 000名居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91%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环境已经严重恶化[55];而1999年的类似调查中只有44%的被调查者持同样观点[56]。2005年,78%的被调查者支持政府投资3 000多亿人民币(接近2004年政府财政的10%)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55]。项目区的农民愿意每人捐赠256[55]至538[57]元人民币来改善中国的自然环境。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所补偿的粮食比实际退耕损失多,在陕北地区,仅有19.1%的农民认为他们的生计受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负面影响[5],有超过90%的农民支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结果导致地方政府鼓励农民退耕的耕地数量比中央政府起初规定数量更多[58-59]。与其相反,由于天然林保护项目所实施的禁采、禁牧政策缺少必要的补偿措施,在陕北地区有34.9%的农民、47.0%的牧民和59.8%的林业工作者认为他们的生计受到了该项目的负面影响[60]。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天然林保护项目的实施,给项目区居民带来了大约23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61]。由于天然林保护政策对木材采伐的限制,项目区税收显著减少,从而进一步导致区域性基础设施、初级教育、医疗保健及其它公益项目方面的投资减少[61]。同时,禁采政策也限制了农民使用自己木材和植被资源的自由,因而减少了对林业投资的积极性,并且影响了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62]。这项政策也加深了国内木材供需间的鸿沟,使林业产品的进口量显著增加[19,63]。由于木材生产项目中原计划每年1 345×104 m3的目标并未实现,2001年中国林业产品的进口量增加了35%,并且在2002年突破9 450×104 m3[19]。
尽管很多农民对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供的粮食和经济补偿表示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植树(8.9%)种草(2.2%)应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在该项目的参与者中,陕西省的37%[5],贵州省的34%、宁夏的29%的农民[52]表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结束后,他们将会再次将土地转变为农业用地。因此,当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结束后,许多已修复的植被面临被再一次开垦的危险,项目环保成果的维护面临较大风险。同时,由于退耕补助的粮食收益高于农民当年损失,这样刺激了农民退耕的欲望,2001年四川省计划退耕8×104 hm2,而实际退耕20.7×104 hm2。有的地方将所有的耕地一次性全部退了耕。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了解不足,国务院规定生态林的比例为80%, 经济林比例为20%,而1999年, 川陕甘三省经济林的比重高达64.1%,比规定要求高出44个百分点[64]。政府愿望与实际之间的巨大差距,也暴露了中国环境政策存在的不足。
在中国,几乎每一棵树都是由贫困农民种植,然而,除了每公顷750元人民币的种苗采购费外,荒坡造林时他们几乎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65]。这些费用无法弥补封山禁牧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往往比使用者的生活水平要低,因此为了公平,国际惯例是更加偏向于环境补贴而不是征税[66]。其它一些直接或间接目标,如消除贫困、发展区域经济、提高执政能力,都会对项目的设计产生明显影响。因为小农经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本少、抵御风险能力弱,因此,难以预测的环境修复政策对那些区域差异显著的个体农民危害甚大[67]。不幸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农林交界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从森林向农田流动量较大,政府决策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些地区的农业与环境之间的碳素和土壤矿物质的流动。由于忽视居民生计的需求,政策带来的经济利益逐渐减少,森林和农田之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交换逐渐萎缩,对农村贫困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加剧[68]。贫困人群的个体行为(包括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呈现记忆性的路径依赖,具有滞后性、表现出非马尔可夫行为或者叫时滞性[69]。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如果生态修复项目不能持续改善当地居民生计、或者不能改变当地居民对原有土地利用方式的依赖,那么,当生态补偿结束后环境会再次退化[5]。同样,如果生态系统服务的接受者对他们支付后得到的服务不满意,生态补偿项目也无法可持续发展[53]。因此,必须设计综合性项目来改变居民对原有生存路径的依赖,并且使他们的生计得以持续保障。
与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必要性,如果没有适当的经济发展就无法达到环保目标。因此,对于环保政策来说,消除贫困是关键;同时,伴随消除贫困的环保投资也很重要[70]。生态补偿是实现环保目标、维护生态健康的关键[30]。人类的生计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因此,我们必须拟订有效的政策保护这些资源[71]。历史经验表明,当环境保护与由粮食、能源和利益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冲突时,环保目标根本无法实现[72]。生态系统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并且推行更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通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适应气候变化等方式来实现环境修复目标。因此,成功的环境修复需要来自土地管理者、政府决策者、科学家、教育家的多方参与[73];仅仅靠国家林业总局的监督管理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在很多情况下,问题的源头并非市场失灵,而是政策的扭曲执行[66]。由于环境利益分配的非均衡特征,成功的环境保护项目需要有一种合理的机制确保各个团体均能受益[48]。
3 结 语
中国的实践经验表明,改进农业技术,给受影响的农民提供适当的补偿可以改善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同时避免贫困导致环境破坏而环境破坏又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但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项目没有考虑到项目对当地居民生计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缺乏对居民的长期支持,使很多在项目期间修复的植被面临着被再一次转变为耕地或牧草地的危险,从而使这些项目的环保成果的可持续性大打折扣。林业部门对人工造林工作有着极高的热情,但对草地等非林植被的修复重视不够。同时,在植树造林时经常忽略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盲目大规模人工造林政策非但不能改善环境反而会导致环境退化。必须注意到森林生态系统中并不是仅有乔木和灌木,还包含有草本植物、苔藓及其它一些低等植物,所有这些物种共同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半干旱地区的实践说明,植树造林并不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唯一的途径。环境修复的可持续性战略必须明确地将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融为一体。为了能够减少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自然修复的方式恢复在当地条件下更具持续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必须为区域长期经济发展、为国家乃至全球对环境健康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类似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森林保护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样的战略项目必须对受影响的农民给予合理补偿;通过基本农田建设为那些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提供新的更环保的耕地和技术;开展就业培训、创造就业机会,使当地居民在项目结束后,除了农事活动外、还有更多的选择;由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项目的实施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开展大尺度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非常棘手;同时,生态修复工程对种植结构、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是环境政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肖笃宁, 解伏菊, 魏建兵. 区域生态建设与景观生态学的使命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10): 1731-173.[Xiao Duning, Xie Fuju, Wei Jianbing. Region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Miss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4, 15(10): 1731-173.]
[2]Wang G, Innes J L, Lei J, et al. China’s Forestry Reforms [J]. Science, 2007, 318: 1556-1557.
[3]Chazdon R L. Beyond Deforestation: Restoring Forests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n Degraded Lands [J]. Science, 2008, 320: 1458-1460.
[4]Yamane M. China’s Recent Forest-related Policies: Overview and Background [J]. Policy Trend Report, 2001, (1): 1-12.
[5]曹世雄, 陈军, 陈莉, 等. 退耕还林项目对陕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的影响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5): 972-979. [Cao Shixiong, Chen Jun, Chen Li, et al. Impact of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to Nature and Society in North Shaanxi of China [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7, 40(5): 972-979.]
[6]Loucks C J, Lu Z, Dinerstein E, et al. Giant Pandas in a Changing Landscape [J]. Science, 2001, 294: 1465.
[7]Shen Y, Liao X, Yin R. Measuring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China’s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6, 11(6): 769-788.
[8]李文忠, 贺永元, 张伟华, 等.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草) 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评价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12(6): 1-3. [Li Wenzhong, He Yongyuan, Zhang Weihua, et al. Evaluation of Influence of Changing Slope Farm Land into Forest and Grassland on Soil Quality in Beichuanhe Watershed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5, 12(6): 1-3.]
[9]王国梁, 刘国彬, 周生路.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述评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17(6): 156-169. [Wang Guoliang, Liu Guobin, Zhou Shenglu. Research Advance of Dried Soil Layer on Loess Plateau [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3, 17(6): 156-169.]
[10]穆兴民, 徐学选, 王文龙, 等.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 [J]. 土壤学报, 2003, 40(2): 210-217. [Mu Xingmin, Xu Xuexuan, Wang Wenlong, et al. Impact of Artificial Forestry on Soil Moisture of the Deep Soil Layer on Loess Plateau [J].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03, 40(2): 210-217.]
[11]苏杨. 三北25年再回首几多欢喜几多愁 [J]. 科技潮, 2004, (3): 42-44. [Su Yang. Review of 25year’s Result of Three Northern Regions Shelter Forest System Project, China [J]. Scientific Culture, 2004, (3): 42-44.]
[12]Sun G, Zhou G, Zhang Z, et al. Potential Water Yield Reduction Due to Forestation Across China [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6, 328: 548-558.
[13]蒋高明. 走出荒漠化治理的误区 [J]. 科技潮, 2005, (4): 14-18. [Jiang Gaoming. Avoiding the LongStanding Misconceptions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J]. Scientific Culture, 2005, (4): 14-18.]
[14]张力小, 宋豫秦. 三北防护林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9(4): 594-600. [Zhang Lixiao, Song Yuqin. Efficiency of the ThreeNorth Forest Shelterbelt Program [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3, 39(4): 594-600.]
[15]Lamb D, Erskine P D, Parrotta J A.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Tropical Forest Landscapes [J]. Science, 2005, 310: 1628-1632.
[16]Groombridge B, Jenkins M D. World Atlas of Biodiversity: Earth’s Living Resou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J]. Science, 2003, 299: 1521.
[17]Cao S, Sun G, Zhang Z, et al. Greening China Naturally [J]. Ambio, 2011, 40:828-831.
[18]Sankaran M, Hanan N P, Scholes R J, et al. Determinants of Woody Cover in African Savannas [J]. Nature, 2005, 438: 846-849.
[19]Xu J, Yin R, Li Z, et al. China’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Unprecedented Efforts, Dramatic Impacts and Requisite Polici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57: 595-607.
[20]赵景波, 李瑜琴. 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J]. 中国沙漠, 2005, 25(3): 370-373. [Zhao Jingbo, Li Yuqin. Effects of Soidrying Layer on Affores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Shaanxi [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5, 25(3): 370-373.]
[21]Raffaelli D. How Extinction Patterns Affect Ecosystems [J]. Science, 2004, 306: 1141-1142.
[22]刘刚, 王志强, 王晓岚. 吴旗县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干层特征分析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11(1): 126-129. [Liu Gang, Wang Zhiqiang, Wang Xiaofeng. Analysis of Dried Soil Layer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Wuqi County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4, 11(1): 126-129.]
[23]Cao S. Why Largescale Afforestation Efforts in China have Failed to Solve the Desertification Problem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2: 1826-1831.
[24]吕文, 胡莽, 胡建军, 等. 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 [J]. 防护林科技, 2004, 58(1): 39-41. [Lu Wen, Hu Mang, Hu Jianjun, et al. Discussion on Severity and Control of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of Poplar Trees in the Three North Protection Forest Program [J]. Forest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 58(1): 39-41.]
[25]Normile D. Getting at the Roots of Killer Dust Storms [J]. Science, 2007, 317: 314-316.
[26]万军, 张惠远, 王金南, 等.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18(2): 1-8. [Wan Jun, Zhang Huiyuan, Wang Jinnan, et al. Policy Evaluation and Framework Discuss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8(2): 1-8.]
[27]Tallis H, Kareiva P, Marvier M, et al. An Ecosystem Services Framework to Support both Practical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 9457-9464.
[28]Jackson R B, Banner J L, Jobbagy E G, et al. Ecosystem Carbon Loss with Woody Plant in Vasion of Grasslands [J]. Nature, 2002, 418: 623-625.
[29]Cao S, Chen L, Shankman D, et al. Excessive Reliance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s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Lessons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J]. EarthScience Reviews, 2011, 104: 240-245.
[30]Turpie J K , Marais C, Blignaut J N. The Working for Water Programme: Evolution of a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Mechanism that Addresses both Pover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Delivery in South Africa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5: 788-798.
[31]Koulouri M, Giourga C. Land Abandonment and Slope Gradient as Key Factors of Soil Erosion in Mediterranean Terraced Lands [J]. Catena, 2007, 69: 274-281.
[32]国际统计局. 经济统计年鉴2007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China Statistical Bureau. Economic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China 2007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8.]
[33]Bai Y, Han X, Wu J, et al.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Compensatory Effects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J]. Nature, 2004, 431: 181-184.
[34]Balvanera P, Daily G C, Ehrlich P R, et al.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J]. Science, 2002, 291: 2047.
[35]张力小. 人地作用关系中生态陷阱现象解析 [J]. 生态学报. 2006, 26(7): 2167-2173. [Zhang Lixiao.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Pitfalls Embedded in the Humanland Interaction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 2167-2173.]
[36]Jiang G, Han X, Wu J.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Requires a Sustainable Strategy [J]. Ambio, 2006, 35: 269-270.
[37]Li F, Kang L, Zhang H, et al. Changes in Intensity of Wind Eros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gradation Development in 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 2005, 62: 567-585.
[38]Xu J. Sanddust Storms in and Around the Ordos Plateau of China as Influenced by Land Use Change and Desertification [J]. Catena, 2006, 65: 279-284.
[39]Chen W, Dong Z, Li Z, et al. Wind Tunnel Test of the Influence of Moisture on the Erodibility of Loessial Sandy Loam Soils by Wind [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 1996, 34: 391-402.
[40] 陶然, 徐志刚, 徐晋涛. 退耕还林粮食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6): 25-40. [Tao Ran, Xu Zhigang, Xu Jintao.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Grain Poli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2004, (6): 25-40.]
[41]Feng Z, Yang Y, Zhang Y, et al. Grain for Green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Grain Supply in West China [J]. Land Use Policy, 2005, 22: 301-312.
[42]张芳芳. 退耕还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5): 8001-8003. [Zhang Fangfang. Study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ing which was Promoted by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2007, 35(25): 8001-8003.]
[43]孔忠东, 徐程扬, 赵伟.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后续政策建议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 48-51. [Kong Zhongdong, Xu Chengyang , Zhao We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Followup Policy Suggestion [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7, 6(4): 48-51.]
[44]钟瑜, 张胜, 毛显强. 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鄱阳湖区为案例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12(4): 46-50.[Zhong Yu, Zhang Sheng, Mao Xianqiang. Study on Ecocompensation of Returning Land to Lake: Take Poyang Lake Area as a Case Stud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 12(4): 46-50.]
[45]Tubiello F N, Soussana J F, Howden S M. Crop and Pastur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 104: 19686-19690.
[46]Easterling W 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dequacy of Food and Timber in the 21st Century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 104: 19679.
[47]Dyson T. World Food Trends and Prospects to 2025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 96: 5929-5936.
[48]Kerr J. Watersh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India [J]. World Development, 2002, 30: 1387-1400.
[49]Sanchez P A, Swaminathan M S. Cutting World Hunger in Half [J]. Science, 2005, 307: 357-359.
[50]Alexandratos N. World Food and Agriculture: Outlook for the Medium and Longer Term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 96: 5908-5914.
[51]Kates R W, Dasgupta P. African Poverty: A Grand Challenge for Sustainability Science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 104, 16747-16750.
[52]Uchida E, Xu J, Rozelle S. Grain for Green: Cost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Conservation Setaside program [J]. Land Economics, 2005, 81(18): 247-264.
[53]Pagiola S, Arcenas A, Platais G. Can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Help Reduce Poverty? An Exploration of the Issues and the Evidence to Date from Latin America [J]. World Development, 2005, 33: 237-253.
[54]Kareiva P. Ominous Trends in Nature Recreation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 2757-2758 .
[55]曹世雄, 陈军, 陈莉, 等. 关于我国国民环境态度调查分析 [J]. 生态学报, 2008, 28(2): 735-741. [Cao Shixiong, Chen Jun, Chen L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 28(2): 735-741.]
[56]杨庆山, 李静. 环保意识与消费者行为 [J].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0, 16(4): 103-109. [Yang Qingshan, Li J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onsumer Behavior [J].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Technology, 2000, 16(4): 103-109.]
[57]Gong C, Xu C, Chen L, et al. Costeffective Compensation Payments: A Model Based on Buying Green Cover to Susta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2, 14: 143-147.
[58]Liu J, Li S, Ouyang Z, et al.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s Policie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9477-9482.
[59]Xu Z, Bennett M T, Tao R, et al. China’s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Four Year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ending Issues [J].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04, (6): 317-326.
[60]Cao S, Wang X, Song Y, et al. Impacts of the Natural Forest Conservation Program on the Livelihoods of Residents of Northwestern China: Perceptions of Residents Affected by the Program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69, 1454-1462
[61]Xu J, Yu Y, Xie C, et al. Impact of Natural Forestry Conservation to Collectivity Forestry and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J]. Forestry Economics, 2003, 6: 28-32.
[62]Xu J, Katsigris E, White T A. The Local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and the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2002.
[63]Zhao G, Shao G. Logging Restrictions in China: A Turning Point for Forest Sustainability [J]. Journal of Forestry, 2002, 100: 34-37.
[64]何家理. 退耕还林与秦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研究 [J]. 理论月刊,2004, (9): 161-163. [He Jiali. Study of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and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ing Model in Qingba Hilly Regions [J]. Theory Monthly, 2004, (9): 161-163.]
[65]Zhang P, Shao G, Zhao G, et al. China’s Forest Policy for the 21st Century [J]. Science, 2000, 288: 2135-2136.
[66]Engel S, Pagiola S, Wunder S. Designing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5: 663-674.
[67]Morton J F.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mallholder and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 104: 19680-19685.
[68]Brner J, Mendoza A, Vosti S A. Ecosystem Services, Agriculture, and Rural Poverty in the Eastern Brazilian Amazon: Interrelationships and Policy Prescription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4: 356-373.
[69]Bonabeau E. Agentbased Model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Simulating Human System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2, 99: 7280-7287.
[70]Sachs J D, Reid W V. Investments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Science, 2006, 312: 1002.
[71]Wiggins S, Marfo K, Anchirinah V. Protecting the Forest or the Peopl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Livelihoods in the Forest Margins of Southern Ghana [J]. World Development, 2004, 32: 1939-1955.
[72]Agrawal A, Chhatre A, Hardin R. Changing Governance of the World’s Forests [J]. Science, 2008, 320: 1460-1462.
[73]Gold W, Ewing K, Banks J, et al. Collaborativ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J]. Science, 2006, 312: 1880-1881.
Impacts of China’s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CAO ShiXi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6
1.切实提高草原沙蓬化对经济社会造成危害性的认识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草原沙蓬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发展形势愈演愈烈,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已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从世界来看:目前,全球草原沙蓬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草原沙蓬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截止到20世纪末,全球已经损失1/3的耕地面积;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草原沙蓬化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扩大加剧的趋势,每年以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蔓延,相当于一个爱尔兰的面积,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草原沙蓬化的直接威胁,其中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从内蒙古看: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锡林郭勒、巴音温都尔五大沙地构成我国大西北4000公里风沙线。6359万多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中,目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以往沙尘暴基本上是从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的沙漠地带发起,近几年却东移到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向世人拉响了最令人担忧的生态警报。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也已严重沙化。内蒙古乃至世界上最为典型的草甸草原东乌珠穆沁,草场退化面积已占全旗可利用草场的66%以上。以荒漠草原为代表的阿拉善盟,草原退化、沙化之势更为严峻。与50年代相比,阿拉善左旗的草地覆盖度降低了30%至50%,荒漠和半荒漠已占到了全旗草地的96.9%。日益严重的草原沙蓬化,不仅造成生态系统失衡,而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这一现实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将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锡林郭勒来讲,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加之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且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远远滞后于沙化的速度,导致固定沙丘活化,造成了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据2004年全国第三次草原沙蓬化监测结果显示,全盟沙地总面积达到130.5万公顷,占全盟牧区六旗市区国土总面积的15.6%,目前正以每年100多万亩的速度在蔓延,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一是沙蓬的蔓延使草地植被明显退化。由于沙蓬扩展,大面积的优质草场被沙蓬覆盖,植物种类趋于单一,植被密度下降10%—40%,草层高度下降7-15厘米,沙蓬等一年生杂草随面积的扩大日益增多,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由于沙蓬蔓延,以栗钙土为主的典型草原也出现大量沙蓬,据不完全统计,严重时每年因沙蓬导致草地变劣的面积达10万亩左右。
一定要切实提高对草原沙蓬化危害性的认识,生态较好地区要全面加强保护和建设力度,防止草原沙蓬化;生态条件较脆弱的地区要下大力气,加大治理力度,坚决遏制沙蓬的蔓延。
2.遏制草原沙蓬化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多年来,各地重视防治草原沙化工作,并提出了沙蓬防治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具体措施,积极开展沙蓬综合治理工作。截至去年,锡林浩特市已累计完成治理流沙蓬面积110多亩,封育保护沙地樟子松面积240亩,投入资金超亿元,成效显著。但与美丽与发展双赢的要求相比,与锡林郭勒草原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相比,目前每年几万亩的治理速度远远跟不上沙蓬蔓延的速度,如不加大治理力度,锡林郭勒草原迟早有一天会失去美丽的容颜,被遍地的沙蓬所吞没。为此,市委、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沙蓬综合治理工程,目的就是要以沙蓬综合治理工程为依托,全力推进草原沙蓬化防治和治理工作,全面遏制草原沙蓬化扩展趋势,实现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状况根本好转。
3.确保沙蓬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