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营销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营销方法

旅游营销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旅游产品 营销渠道 渠道冲突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

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渠道企业之间对市场理解的差异,从而引起一些渠道冲突。因此,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的主要方法。而渠道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人员互换,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互换。人员互换让不同企业领导者进入到合作企业中,有利于他们更加理解对方的处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更有益于彼此交流和解决冲突。

参考文献:

[1]张琳廖佳丽:渠道冲突的原因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6(9)(中旬刊).pg12-13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g144,pg208-209

[3]姚群峰:电信服务营销渠道策略重点探讨――渠道竞合与渠道整合[J].当代通信,2004(24).pg44-46

[4]付慧珊王丰:营销渠道冲突管理六步法[J].经济与管理,2003(8).pg36-37

旅游营销方法范文2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平台,用户可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政府利用旅游官方微博不仅可以旅游信息、宣传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强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解决粉丝需求,拉近政府与普通游客的关系,塑造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目前,学术界对旅游微博的研究涉及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微博营销的运营模式、旅游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微博在旅游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等,而近几年学者们把研究视角转移到政府旅游官方微博这个领域中来,如: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局课题组以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局官方微博的运营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旅游政府部门通过微博进行区域旅游资源营销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病毒式营销、事件营销以及湿营销等多种微博营销策略;张曼通过对四川省旅游局官方网站的微博分析,探讨了通过微博进行旅游资源评价的创新方式,为微博时代的旅游营销提供借鉴并促进其更好发展。综上,学者们对旅游局官方微博运营效率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我国省级政府旅游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样本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对研究样本的运营效率进行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对非有效的决策单元提出了改进方法与建议。

一、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称DEA,是在多输入、多输出评价体系下,对同一类型决策单元进行效率测评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 Charnes、W. W. Cooper、E. Rhode提出的一种相对效率评价方法,擅长对同一类型的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DMU) 进行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评价。

本文结合微博评价指标研究文献,选取了微博数、日均微博、原创率、关注数四项输入指标,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三项输出指标,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二、我 国省级政府旅游官方微博运营效率测评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整理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经账号搜索发现,台湾没有在新浪微博开通政府旅游官方微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行业类别显示为“机构―机构”;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行业类别显示为“旅游机构―境外旅游局”,剩下的31个决策单元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行业类别均显示为“旅游机构―境内旅游局”。为了保证决策单元的同类型特征,本文在选取样本时除去了前面提到的3个决策单元,初步筛选出31个决策单元为研究样本。在对初步筛选出的31个决策单元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发现,青海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和自治区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某些指标无法提供数据,因此二次筛选时将这5个决策单元予以剔除。最终,研究样本确定为26个省级政府旅游官方微博。 本文首先通过各研究样本的新浪微博主页得到关注数、微博数、粉丝数的数值,其他指标数据通过微博风云获得,数据收集日期为2016年3月16日。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二)综合效率测评

利用DEA综合评价方法,采用CCR模型,对我国省级官方旅游微博运营效率进行了评价,综合效率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决策单元效率值为100%的表示DEA有效,低于100%的表示非DEA有效。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26个省级官方旅游微博的运营效率只有8个处于DEA有效,其他18个均处于非DEA有效。运营效率值在60%以上的只有14个省级官方旅游微博,仅占总数量的53.8%。

从我国省级政府旅游官方微博的总体运营效率来看,虽然各省市都开通了旅游官方微博,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总体运营效率偏低,出现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问题,以后的发展中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府旅游官方微博的运营效率。

(三)非DEA有效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改进额度分析

利用Frontier Analyst 软件提供的投影分析功能,可以给出每个非DEA 有效决策单元各个指标的改进额度,对指标改进额度展开分析能为决策单元减少冗余投入、提高产出,从而有利于提高微博的整体运营效率。通过对18 个非DEA 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改进额度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在四项输入指标中,平均改进额度的绝对值都比较大且数值近似,均超过50%,这表明在这18个非DEA有效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的运营过程中,均存在投入冗余问题。日均微博的改进额度最大,说明有些省市的旅游官方微博每天的信息较多,但是质量不高,造成信息冗余;关注数的改进额度较高,说明政府旅游官方微博没有发挥好微博互动性高、传播速度快、宣传效果好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所关注的微博账号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提高运营效率;原创率也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在以后的运营过程中,原创性的微博内容要亲民化、形式要多样化,切忌官方生硬,要加强与粉丝的互动,提高微博影响力;微博数也有较高的改进空间,质量高的、迎合博友个性化与多元化需求的微博内容才能真正对提高微博运营效率产生正向作用。

在三项输出指标中,粉丝数这一指标,除了海南省旅游委存在改进空间外,其他决策单元的改进额度均为0,这表明绝大部分省市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有大量的粉丝,人们期待能够从此平台上找到自己关注的旅游信息,为日后的旅游活动提供参考。评论数和转发数的改进额度相对较大,这表明政府旅游官方微博的旅游信息不足以引起粉丝的兴趣,不能让粉丝评论和转发,导致政府旅游官方微博与粉丝的互动率较低,粉丝粘性较差。

三、对非DEA有效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提出改进建议

(一)丰富微博内容,提高微博质量

内容单调,毫无新意,缺乏休闲性、娱乐性的微博被粉丝转发与评论的几率往往较低。因此微博内容不仅应图文并茂,而且应涵盖娱乐、视频、音乐等各个方面,同时避免无关信息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微博内容的质量,降低信息冗余,吸引更多的用户转为粉丝,让更多的粉丝评论和转发微博,扩大微博的影响力。

(二)组建专业运营团队,进行规范化管理

一个成功的政府旅游官方微博必须构建专业团队进行维护运营。加强对微博营销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旅游微博营销绝不是简单地旅游景点信息,核心是利用微博平台,通过微博的实现旅游信息的共享,通过与粉丝的互动交流发掘潜在旅游者,达到营销目的。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微博的量化管理,应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旅游官方微博管理办法和相关细则,从信息制作、审核、等流程进行规范,逐步建立微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微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三)合理利用外部信息资源

关注外部信息,合理利用政府旅游官方微博所关注的账号,适当增加所关注账号相关信息的评论和转发,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用户的关注度。省级政府旅游官方微博要加强与各地市旅游局的良好互动,地市旅游局为省级官方微博提供宣传素材,实施捆绑整合营销,塑造城市旅游整体形象。

(四)增加与粉丝的互动

微博的互动形式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是微博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快速途径。一些旅游局的官方微博与粉丝互动较少,致使大部分微博的转发和评论较少。因此旅游官方微博应当加大与粉丝互动的力度,定期推出转发抽奖、评论抽奖等活动及时与粉丝互动,了解粉丝的需求,解决粉丝的问题,从而培养粉丝的忠诚度,提高粉丝粘性,扩大微博的影响力。

四、结语

旅游营销方法范文3

我国旅游业能保持蓬勃发展的趋势,这离不开我国中央和各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重视。在政府层面来说,首先,我国很多地区政府都利用传媒的力量,对本地旅游业进行宣传,对当地的旅游业给以大力的支持。另外,我国旅游局与其他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定期举办特色的泼水节狂欢活动、祭拜孔子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外来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其次,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旅游管理体制,这对旅游营销的影响非常大。其我国旅游局是旅游委员会领导下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市场促销、投资引导、信息统计、教育培训、行业管理、景点开发、受理游客投诉等。这无疑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体制的保障,使其井井有序地蓬勃发展。最后,我国旅游业不断开拓以欧美地区、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市场。在确立了这个新的方向后,中国加强了与韩国、日本、美国、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制定一系列的旅游优惠措施,诸如降低旅客的团费和落地签证等,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功开拓了更大的市场。这些政府的措施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保障,并为探索旅游营销方式提供发展方向。

二、新时期旅游营销的发展方向

(一)旅游品牌营销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兴盛,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品牌营销工作是旅游营销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人文历史也不同,任何地方的旅游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陕西西安旅游以商周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著称、湖南有马王堆汉墓遗址和岳阳楼、浙江省有河姆渡遗址等,不同地方的旅游业应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旅程,做好品牌营销工作,打造自己的品牌。每个不同区域的旅游业也应该像服装等商品一样有自己的标识,这种标示称为品牌标志,不同地域的旅游品牌标志可以附加在旅游纪念品、复制品、宣传材料、信笺、旅社车辆、网站的页眉等与博物馆相关的所有素材上,通过反复的视觉冲击,加深观众对当地的旅游业的认知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的层次也不断提高;他们需要通过旅游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博物馆便是最典型的知识型景点;因此,旅游业与博物馆的合作前景甚好,从目前市场运作的情况来看,博物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所以不同地方的旅游业要积极与当地的博物馆进行合作,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营销。

(二)旅游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平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生产、经营高质量产品,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视觉是最主要的体验。苏州各地的乡村旅游地的视觉景观设计要注意在色彩上突出乡村景观特色。比如,景区建筑的风格和色彩应该协调一致,相得益彰,还要注意到购物场所、休憩场所乃至洗手间等的建筑设计风格,要力求这些乡村旅游设施的外观形态与主题保持一致。除了建筑的外观形态之外,暴露在游客视觉内的所有硬件设施,如游客休息的长凳、宣传栏等,也需要起到为主题服务的作用,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致的效果。

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也是感官刺激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会对旅游者的体验产生重大的影响,将它们有效地整合有助于旅游者形成难忘的旅游体验。比如在听觉方面,保留各个乡村旅游地吴侬软语的苏州方言、评弹、船歌等,让游客可以听到乡村特有的鸡鸣、犬吠、鸟唱、蛙鸣、虫叫等。情感体验是通过触动游客内在的情感和情绪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的。在旅游过程中,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情感,创造情感体验,使消费者自然地融入到情景中来。

(三)旅游网络营销

旅游网络营销方式可以分为旅游网站营销、旅游邮件营销、旅游博客营销、旅游网络广告等。旅游网站是指在因特网上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旅游信息的相关网页的集合,例如比较受人们欢迎的携程网、去哪儿网、同程网和广之旅网站等。邮件营销是指通过电子邮件向目标客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博客营销是指利用博客的形式,向目标客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旅游网络广告就是指与传统广告区别开的在一些网站上传播旅游广告,通常是退出一些特价游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旅游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营销人员应该要做到一种营销观念的转变、营销技术的变革、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沟通方式的转变,旅游网络营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营销产生巨大的冲力,但是实质上旅游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的发展。

旅游营销方法范文4

关键词:DEA;旅游业;评价

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日益得到提高。如何抓好旅游产业的培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很有必要。

在国内大多数以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而研究区域旅游产业效率不多见,陆湘林对山东省17地市旅游业效率的研究,杨荣海、曾伟对云南旅游效率进行了研究;而对整个国内区域的效率研究比较缺乏。故本文就以DEA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探讨,并提出提高地区效率的相应对策。

一、DEA模型介绍

DEA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测评方法,用于测评一组具有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决策单元的绩效和相对效率。由于DEA方法对个体的差异尤其是DMU效率的考察有着独特优势,而且可以规避参数方法的多种限制,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一)CCR模型

假定一组被考察单元的个数为n个,每个被考察单元有s个输出变量和m个输入变量。yjk表示第k个被考察单元的第j个输出变量,xik是第k个单元的第i个输入变量。第k个决策单元总效率计算问题可以转化成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min θ

(C C R)s.t.Xλ≤θXYλ≥Yλ≥0.j=1......n①

公式①中Xk=(x1k,x2k,…xmk),Yk=(y1k,y2k,…ysk)。此模型称为CCR模型,是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下得到的。

(二)超效率DEA模型

DEA的CCR模型把决策单元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而对于同时有效的决策单元,则无法再做出评价和比较。Andersen等于1993年提出一种超效率评价模型能够对DEA有效的单元进行排序。

超效率评价模型与CCR模型数学形式相似,其形式如下:

s.tXλ≤θXYλ≥Yλ≥0.j=1......n②

(三)BCC模型

线性规划(1)假设规模收益不变,使得运作在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的有效前沿面上的DMU得到非DEA有效的评价结果,却没有区分是规模有效还是技术非有效。

min σ

s.t∑λY≥Y∑λX≤σX∑λ=1λ≥0j=1,2,...,n③

BCC模型引入约束∑λ=1,去掉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可以得出单元的纯技术效率。

BCC模型将系统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即系统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指各地每年能否有效利用生产技术,使产出最大化;它表示投入要素在使用上的效率。规模效率指各地每年产出与投入比例是否得当,实现产出最大化。

二、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变量选取要考虑旅游行业的本身的特点(资金、劳动密集型)而且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所以笔者选取了固定资产、基本单位数及从业人员作为投入指标,以营业收入和旅游人次(包括国内或入境游)作为产出指标;其中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的数据包含星级酒店,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企业。考虑的数据的权威性,我们采用了《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年正副本数据。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滞后效应的同时性,以及当年投入的大部分必然影响当年产出大部分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也忽略这种滞后效应对旅游效率结果的影响。

三、结果分析

我们选取之前介绍的DEA模型,计算各地区旅游业的系统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

(一)规模收益分析

按照规模收益值把各决策单元分为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三种情况,具体见表1。

北京、天津、上海、安徽、河南、重庆的规模收益值为1,旅游发展表现为规模收益不变,即在此投入组合基础上,增加旅游投入会导致旅游产出等比例增加。山西、内蒙古等12省(市)、自治区规模收益值小于1,旅游发展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即在此投入组合基础上,增加旅游投入会导致旅游产出“规模经济”。

其余地区的规模收益值大于1,旅游发展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即在此投入组合基础上,增加旅游投入会导致旅游产出“规模不经济”。

(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

从上述理论部分说明得到可知系统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由表1可知由于纯技术效率引起的系统无效的地区只有1个,占系统无效比例的4%;由于规模效率引起的系统无效的地区有5个,占系统无效比例的20%;由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引起的系统无效有19个,占统无效比例的76%。

(三)东中西部效率差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地区,而且表现出地域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那地区差异在旅游业效率上是否存在呢?我们将从不同的地区旅游业效率进行辨别。这里我们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结果如下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三个地区旅游业系统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相同”这个假设:Kruskal-Wallis检验证明,三个区域旅游生产效率的差异性是不显著的。同样的,我们发现东部、西部、中部的两者之间无差异:Mann-Whitney检验证明不显著。

(四)旅游业地区聚类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地划分各地区的旅游生产模式,我们将Michael Norman和Barry Stocker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我们把它分为如表3所示的5类(最优规模、规模过小、规模过大、纯技术无效率和易改进):

处于最优规模的地区,其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大于1,其地区无需改进。处于规模过小的地区,其规模效率小于0.9,规模报酬递增,这些地区不仅需要增加投入,而且要注意其投入比例。在无效率的地区中都有冗余,如果光不计比例的增加投入,必然不能改变其投入产出效率。处于纯技术无效的地区,其投入的运用效率不高,导致产出不高,其必须提高每年的投入运用效率,使产出最大化。处于规模过大的地区,规模报酬递减的,更应该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设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其产出,从而达到更优的状态。处于易改进的地区,其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比较高,只要略微改进即可。

四、理论解释

根据波特教授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而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围绕旅游六大要素,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目的地地区范围内相对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邓冰等人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以下几个条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链作用、政府支持等。国内学者徐康宁认为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的特征就比较突出;相反,产业集群的现象就比较弱。

我们可以看到效率较高地区的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的条件都比较成熟,且相对占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等地其经济开放程度高,产业集群的特征就比较突出。故我们认为那些效率较高的城市其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相对较高。旅游产业集群能降低经营成本;使旅游企业有了更强的创新能力;促使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使集群内的旅游企业改进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机制,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旅游产业集群的强大可以促使本地旅游品牌的影响力的提高,创建旅游目的地明星效应。所以我们认为上海、北京等地区旅游效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产业形成了较强的集群效应。由于产业集群的作用使得这些地区资源组合能力、转化能力、分配能力相对较强,最终使得这些地区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Mary’a,Jesu’s Such.Mary’a del Mar Zamora[J].Spanish Productivity:A Regional Approach.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

2、陆相林.DEA方法在区域旅游发展评价中的应――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07.

3、杨荣海,曾伟.基于DEA方法的云南旅游业效率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报,2008(1).

4、邵琪伟.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旅游营销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职 地方特色 涉外导游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31-01

1 现状分析

1.1 高职地方特色旅游英语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旅游英语课程主要是基础性和通识性的,教学内容大多指向一线旅游城市和景点。对此类课程的相关研究较多,主要涉及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模式和考核方式。然而,开设地方特色旅游英语课程的院校却寥寥无几,只有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伊春职业学院等少数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对此类课程的研究很少,主要提出了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与旅游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很少涉及该类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模式的研究。现阶段,河北省内此类课程的开设和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开发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成为市场的必然需求。

1.2 主体因素分析

一方面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语言综合能力整体不强,学习主动性缺乏,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高职的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通过行业一线工作体验,或参加进修,提高自身的同时多研究、实践高职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实训基地不足,校外实训与地方旅行社涉外活动联系不够紧密使学生学习活动缺乏行业专家及时的指导。所有这些因素都与高职地方特色旅游英语课程发展滞后相关,因此急待找出相应的对策。

2 对策

在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涉外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前提下,课程开发要与学生职业生涯有机衔接,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开发突出客观实际需要的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合理设置基础性课程,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要实践的环节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形式,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

打破学科性课程开发思维,强调学生基础能力训练即尊重学生的参与地位,增强其潜在能力,为超前开发课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使学生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种需求,就要开发多元化课程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如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等。

在纵向上,要能组合出不同层次涉外旅游职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3 具体方案设计

3.1 设置训练项目,突出地方特色

到中小城市旅游的境外游客大多是为当地特色所吸引,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指向,如自然探究、瞻缅古迹、文化学习、环境考察等。因此,突出地方特色培养涉外导游,首先要让学生细致了解当地自然和社会文化特点,掌握其历史发展脉络,同时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对之进行详细讲解,才能满足游客需要。

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按照邯郸涉外导游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总体教学结构;将涉外导游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典型子任务即实际职业工作中的任务。将典型子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依托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即对应邯郸涉外旅游服务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入境游工作情境的不同,可将它分解为以下学习情境:邯郸机场或车站接团;入住邯郸酒店的途中赵文化的讲解(兴趣话题灵活导入);安排入住,办理手续、就餐等导服;行程商讨;具体邯郸典型景点讲解,安排就餐;购物邯郸特产导服;娱乐安排;处理突发事件;办理离程手续;送站。结合以能力为本位(CBE)的教学理论、ESP理论,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在接近真实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中反复模拟训练涉外导游接团、带团、送团的完整工作过程,熟悉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增长工作策略,由易到难训练,逐渐形成能力递进提高的序列,为“毕业就上岗”做好准备。

3.2 突出地方特色文化,侧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考虑中小城市从事涉外旅游的企业和人员相对较少,行业分工不够具体,地方涉外导游往往还要负责地接、交通、住宿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等工作。同时,境外游客在游览的同时往往还有寻访、会议、考察等特殊要求,这就要求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和协调应变能力,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满足多种需要、处置多种问题。因此应注重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3.3 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

课题组对本课程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训基地建设等后续相关问题也进行了粗略研究。

(1)关于教学方法。

地方特色旅游英语课程的结构是学习性工作任务。因此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最为合适,主要有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等。要将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训练集成在一起,要明确任务载体,将涉外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实训场所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训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如先让学生观摩教师自身带外团的讲解,再让学生模拟,结组完成某个地方涉外旅游项目,按要求设计地接外团线路,到实地景区操练完成陪同导服讲解任务。

教学方法设计要遵循“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一开始要求教师领着学生做,然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做,最后布置任务由学生自己做,教师讲授越来越少,逐渐成为咨询指导的角色;学生模拟实训增多,逐渐成为完成任务的主体,只有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与学习方法能力和沟通协作、安全环保意识等社会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2)关于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在学生学习中始终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为促进其在任务训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加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将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在每个具有可展示成果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如考察学生根据项目设计线路及导服讲解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过程考核成绩占到总成绩比例的80%以上。

(3)关于实训基地建设。

工作过程导向地方特色旅游英语课程开发的“任务”体现了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专用化”要求,同时也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参考。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地方旅游企业的涉外工作需求,设计了8个学习情境,在示范校项目建设中,依据课程开发结果建设了2个校内课程专用教室。

参考文献

[1] 傅远柏.模拟导游项目课程建设探析[J].科教文汇,2009(4).

旅游营销方法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85.8%,较2013年上升4.8%。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可避免的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地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中,改变着高校教学的方式,推动着教学的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已经有学者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张和生等就网络条件下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1]曹宬宬等对互联网金融教学进行了探究,[2]王春兰等对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有效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深入分析,[3]杨兴华等则对市场营销学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4]然而,针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旅游市场营销学》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文章尚无。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凸显出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发展对传统教学的改变,对《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转变几方面探索了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1、课程内容亟需调整

《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的4Ps、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计划、营销控制、营销新理念与网络营销,和涉及旅游企业的营销实务部分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景区营销、旅行社营销、旅游饭店营销、旅游交通营销知识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应用的教材编排明显存在滞后于互联网时代的现状。现有教材中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涉及网络营销的内容明显篇幅过少,且涉及的旅游网络营销的知识内容偏陈旧,并不能体现互联网在现今旅游营销中的重要地位,更未将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方法、趋势做明晰的阐释;而在旅游企业营销实务篇章中,也没有将互联网及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和实际运用的生动案例编撰进来。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性质偏实用,这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更要紧密结合市场动态,避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脱离实际需要。除了旅游网络营销相关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存在严重滞后,另一个问题更加不能忽视:课程案例的更新。旅游市场营销学中除基本营销理论外,涉及较多旅游营销案例。通过对生动的旅游营销案例的学习及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认知旅游营销理论的实际运用,更能从中揣摩体味旅游营销的方法,开拓思路,为今后实际接触旅游营销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与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案例少有旅游网络营销的优秀案例。在互联网渗透各个行业,并对行业产生重要改变的时代,旅游网络营销案例的缺失显然会对学生掌握和学习最新的旅游营销知识产生消极影响,更加不利于学生对现今社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清醒认知。

2、教学方法

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新的获取信息途径。这种信息爆炸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信息交流平台,相应的也对旅游市场营销课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方便性,学生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上网,加上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必定会有大部分学生将个人时间花费在手机上。更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3%的大学生会在上课时间通过手机登录微博、QQ、网页等。[5]利用手机可以便利的获取大量信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无论在技术上、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较“数字移民”的教师具备更多的优势,现今的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并不比教师少。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掌握大量信息的学生被课程内容吸引,进行积极的学习呢?此外,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可用其拍照、录音和录相。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记笔记来巩固和消化所传授知识的功能,被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弱化。在课堂上做笔记被代之以用智能手机拍摄教师课件内容。面对这种新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是值得任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应对思路

面对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上述问题,根据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课程改革的经验,对“互联网+”语境下的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进行课程改革构思。

1、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对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营销技术和方法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造成了网络营销的新发展趋势,丰富了旅游网络营销的理论内容,同时在实践领域产生了许多旅游市场营销精彩案例。在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应对互联网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中应及时的增加旅游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丰富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构建。同时,应注重对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典型案例的收集,编写旅游企业应用网络开展营销活动的案例,以便利用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旅游市场营销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旅游网络营销理论内容的加入和旅游企业网络营销案例的增加,是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应对互联网发展态势的两个要点。应对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增长和知识的更迭,旅游市场营销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要较为快速的更替其中的内容,以应对实践发展。基于此,制作电子教材既可以及时更替新的旅游市场营销知识内容,也可方便的将其放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学。

2、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对

应对互联网时代特点,特别是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内容讲授为主要方法,学生被动听讲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重新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并借助互联网对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进行挖掘,授课过程中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为教师-学生双向信息交流,课后通过在线的讨论以及答疑巩固课程知识,是笔者架构的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方法。(1)课前线上知识自学。授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应的课程知识进行自学。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有关的MOOC教学视频学习知识,并运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拓展阅读。此阶段的重点是将学生的自学重点合理的规范在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中,以免学生在庞杂的互联网信息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如教材的电子文本,授课PPT等,及时在网络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等,学生在共同约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提问解惑、发表见解。(2)课堂授课双向信息交流。在课前知识自学的基础上,课堂授课时教师就可以摒弃过去传统教学时教师为主,满堂讲解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师生双向交流。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组织者,学生为参与者,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并以提问回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运用智能手机,以课程微信等为平台,分享、可供课堂讨论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的分析。(3)课后线上讨论、答疑。课堂授课结束后,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答疑,并配套的联系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和发言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判。并以此为依据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本文就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提出了几点看法。在实现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同时重视教师角色从传播者到组织者的转变,另外,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合理运用将极大地帮助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07-111.

[2]曹宬宬,梁剑.互联网金融教学研究的探索——“互联网+”时代对金融教学的要求[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430.

[3]王春兰,谭娇龙.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应对之策[J].教育现代化,2015(8)10-13.

[4]杨兴华,李刚.“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