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学技术教学理论教学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传统的体育课已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2001年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颁布,为我们高中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体育教学大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我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室外体育课采取“半开放式”的形式;室内体育课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1.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
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1)技术技能教学内容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习。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2)理论教学内容。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学生通过对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的学习,增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传统项目史、奥运渊源等体育史的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更强烈;通过动作技术原理、项目规则的学习,促进体育实践教学的效果。
2.体育教学组织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教学的效果,重视教学的过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步曲是多年的教学组织模式。“铁”的纪律,整齐的队形是课堂组织好的典范,学生在这种“死”教学环境条件下心理处于压抑状态,他们只能机械地从事与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呆板是学生爱体育却害怕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现代体育教学的组织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从知、情、意、行入手,重过程的参与、重个性的解放,重师生关系的和谐、重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3.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们认为“严师出高徒”,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出轨”行为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这样加深了学生的消极情绪,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提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同时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角色理念的转变
体育教师传统上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学生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二、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划、边练习。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与图示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教会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
2.针对体育课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体育课通常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而从体育课的特点和课时分布来看,大部分为实践课。从教学内容来分可分为:新授课和复习综合课。总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类型的课型,而不同类型的课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必须以课的类型为依据,才能做到有效指导。在新授课中教师的“教”的比重稍大于学生的“学”,在综合复习课时则要更注重学生的“学”,此时学生的“学”法将形成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和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新授课学习时,在泛化和分化阶段,教师利用一定条件,对某些错误动作加以限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动作学习的泛化和分化阶段,教师自身要加强正确方法的学习,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示范,并利用一定量的辅助手段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生正确学会动作。在复习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示范和点拨法,引导学生“学”法的迁移和运用,促使学生会“学”。文化形成的一个标志是文化共同体的确认,也就是该文化的稳定的创造群体的形成。作为物理文化的创造群体——物理科学共同体,它的形成是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以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产生为标志。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起源,内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探索,外源于人类生存和生产力的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对物质本原的探索到亚力士多德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思考,从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到墨家对力与运动的本质的认识等等,都是古代物理学的成就。其特点是:研究者大多属于哲学家和神学家、研究方法基本上属于猜测和思辨的阶段并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其结论缺乏广泛的认知群体。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人们逐渐开始摆脱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束缚,研究方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得到公认,在科学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物理科学共同体。此后,随着物理学理论和物质性成果的发展、扩展和其辐射作用,使得不但物理科学共同体的独立性逐渐增强,而且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认知群体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物理文化的发展。
考虑到物理文化的整个形成过程,我们借用“群体”以及“意义网络”两个基本概念,将物理文化界定为:物理文化是由物理科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交往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社会意义网络。处在这个意义网络中的有物理科学研究者、物理科学语言符号、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研究成果、精神与价值观念及其共享群体。这里,物理科学共同体是由物理科学研究者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物理文化的创造主体;物理科学语言符号是用于物理科学共同体内部相互间的交往以及成果的表达工具;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科学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所借助的并导致了成果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是物理学的理论、实验和实践性产品;共享群体是物理文化所辐射的广泛人类群体也是物理文化的受用主体。
三、物理文化精神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2
关键词:学校文化;微笑;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03-3
沙溪实验中学微笑文化中的“微笑”,不仅仅是一个表情,一个符号,它是人的内在良好精神的外化,是行进过程中健康状态的象征,是学校核心价值思想的外在表现。它的内涵是指师生行为的文明、得体、礼让;心理的健康、自信、乐观;人际交往的相互理解、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师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力、具有生命力。微笑文化是指在课堂教学、校本特色课程构建、教师教学行为、宿舍文化建设、学校活动开展等方面建设具有微笑内涵的学校文化。
一、微笑文化建设,焕发学校德育主体活力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强调集体忽略了个体,重正确性而忽视可接受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学生年龄特征的凸显,使得我们必须寻找德育工作的新路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促使我们对德育自身的规律加以研究,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的主体性作用。朱小曼曾指出:“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通过微笑文化建设,我们建构了学校主体性德育体系,焕发出主体性德育的光彩。
(一)微笑校标揭牌——微笑文化的永恒定格
校标就是学校的标志,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精神的体现。我校校标由笑脸、书、问号、叹号等元素构成。校标的整体给人一张笑脸的符号,脸的外形是一本打开的书,眼睛部分是由两个标点——问号和叹号构成,微笑的嘴形是一个转换的箭头符号。它寓意着每张笑脸要用知识来充实,“书本”的符号,即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营造一个书香的校园。“一个转换的箭头符号”即是读书的进程,好似我们带着憧憬走进知识的殿堂;“问号”即为思考与困惑,“叹号”即为成功与发现,也就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将一个个难题、困惑转化成为一次次成功的惊喜。微笑校标是我校积极进取、勃发向上的文化的体现,是全校师生自豪与自信的表现,它更是我校微笑文化的永恒定格。
(二)学生自律委员会——微笑文化的行为载体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孩子的笑容更加灿烂”的出发点,培养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的“三会”少年,构建了一套适合寄宿制初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机制。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管理权交还给学生,强化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指导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培养自主管理宿舍、班级、学校的能力以及社会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此,我校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成员的选拔采取竞聘上岗方式。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每学期,团委都要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同时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学生自律委员会的作用,其职能范围越来越广泛,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九个职能部门:宣传部、学习部、文艺部、体育部、劳动部、生活部、权益保护部、纪检部、调研部。主要包括:纪律卫生检查、爱心基金、志愿者服务、校际沟通、校内交流管理内容等。经过几年的实施,目前我校学生自律委员会的管理已涉及学校常规管理的各个方面,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小干部已成为活跃在校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管理队伍。
(三)校园之星选拔——微笑文化的榜样示范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为社会公民的基础。近年来我校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活动,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养成遵章守纪、举止文明、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为“使每一个学生的笑容更加灿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努力把展示个性的舞台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为此,每学期我们设立的“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从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各有所长,展示个性,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在参与活动中找到学习的榜样,形成树榜样——学榜样——追榜样的良好风气,从而达到通过学生个性化展示打造校园“满天星”的效果。
(四)微笑系列活动——微笑文化的集中展示
“微笑班级创建”、“你心目中的微笑课堂”、“感恩父母,把微笑带回家”等为主题的班会课;“寻找最动人的微笑”摄影比赛、“歌声与微笑艺术节”、“微笑在我身边”演讲比赛;“微笑墙”的创建、“微笑标语”的征集,“微笑天使”的选拔投票……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作为“世界微笑日”系列公益活动的延展,我校组织了“微笑天使”走进社区进行公益活动(如走进幼稚园帮助教育小朋友,走进福利院关心老人等),并进行“微笑之美”的宣传活动;“微笑墙”、“微笑语录”及“微笑涂鸦”横幅的系列展示,让微笑主题持续蔓延;“微笑天使助残日”活动(如到福利院献爱心等)把“微笑”主题进一步升华,把微笑变成互助的一个符号!
二、课程文化建设——微笑引领活力课堂
沙溪实验中学微笑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是“自主、自律”。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学生对美好未来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使教师成为从“我能教”走向“我要教”,再发展为“我想教”的研究型教师;使学生形成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再发展为“我想学”的生态循环,从而推动学校的教学质量走向优质高效。为此我们对课程进行大胆创新,努力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一)构建自主阅读的微笑课程
自主阅读:包括学生的个人自学,生生互学,以及教师引领下的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初步理解、感知课文大意,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和运用语言的规律,进行合作研读、探究领悟,探索如何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自主开放、丰富多彩、情感与智慧喷发交汇的课堂的途径和方法。引领学生带着好奇、愉悦与创造的自信,走进人类文化精华的圣地,将人类世代积累下来的文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不断为它添加新的辉煌。
让阅读以“微笑”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自主阅读课程建设主要有:
1.教学活动情境的研究。
(1) 创造人人平等、个个参与的活动内容。
(2) 优化情境创设的策略。
2.自主合作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
(1)自主学习活动的研究。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2)合作学习活动的研究。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3.构建微笑文化引领下自主学习的模式。
(二)构建数学欣赏教学的微笑课程
数学是美丽、神奇的科学。数学打开了自然与社会的大门,她揭开了两者神秘的面纱,她用各种具体的有组织的“符号”、“方程”以及“公式”等,简洁而深刻地描绘了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本质,她的过程和内容都体现着自然与社会的美丽与和谐,具有极为深刻的美学价值。
因为数学是美丽的,所以数学需要欣赏;因为数学是有趣的,故而数学可以欣赏;因为数学是有用的,因此数学值得欣赏。数学欣赏课程的建设主要有:
1.优化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2)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欣赏相关内容,利用数学欣赏的感染力,激发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强烈动机。
(3)在教学中尝试一种新的课型,即数学欣赏课。以专题欣赏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数学,感悟数学。
2.优化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1)更新教师欣赏数学的理念,培养教师欣赏数学的技能。
(2)形成数学欣赏的校本特色课例集。
3.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研究。
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学习的初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善学、乐学、勤学的优良品质。
(三)构建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微笑课程文化
生物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突显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必须注重:效果、效率和效益统一的原则,只有注重了这三方面,才能很好的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这样生物实验教学才是有效的,并且是高效的。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1)达到实验教学的效果。
教学效果是指教学结果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是对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做实验必须有目标,其中包括实验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来获得新知识,因此,在实验课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完成实验,部分实验细节方面特别要加以强调,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2)注重实验教学的效率。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实验课的最大优势。教师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多开设实验课。
(3)追求实验教学的效益。
教学效益指教师在占用同样的资源和时间,通常是指一节课,完成了多少个教学目标,即完成的教学效果如何。但并不是说教师在一节实验课中讲得越多越好,主要看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及培养了哪些能力。假如在一节实验课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占用的课堂时间和资源少,而学生主宰了整个课堂,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自己思考、探究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实验结论,或者靠团队合作来取得更多的收获,这样就说明实验教学效益好,反之则差。
2.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生物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突显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1)准备实验学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在实验课前,需要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这里的预习不是那种漫无目的、没有教师指导下的肤浅、片面的预习,它需要一定的引导,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可以在上课前,教师设计实验学案,引导学生预习。
(2)指导实验过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从而确立学习目标,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往复,激励自身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3)注重实验评价,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权可以是自己,也可以交给组长,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抽查,从而了解实验情况。对实验独到之处要大力宣扬,让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每位学生都有收获、提高,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四)构建“人文素养”与“科学探究”为一体的特色微笑文化课程
新课改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质的公民。为此,我校大力广泛开展综合实践课程,通过综合实践,努力构建“人文素养”与“科学探究”为一体的特色微笑文化课程。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结合,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感悟生活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产生问题,然后确立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地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这一方面的课程主要有《追求名牌服饰的情况调查》、《中学生社会化音乐学习调查研究》、《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性研究》、《初中生饮食与健康》、《莲文化的魅力》、《中学生如何支配零花钱》、《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危害》。
2.亲近家乡
我校地处沙溪古镇,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为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民俗、了解家乡提供了很好的资源。这一方面的课程主要有:《亲近家乡风景名胜》、《寻访家乡文化传统》、《家乡的小吃》、《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3.关注社会
这是对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思想是激进的、活跃的,他们对新事物是敏感的,而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之中,社会中发生的变化,他们的认识是有限的。于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特点,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去更好地认知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面的课程有:《农村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我来当交警》。
4.探索科学
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学科,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确定“课题”着手研究。这是对学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方面的课程有《不同水资源对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无线电的奥妙世界》、《废弃塑料瓶的手工制作》、《认识我们身边的花卉》、《沙溪镇生活垃圾情况的调查》。
在微笑文化建设引领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并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反思、探索,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学校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常态化实施途径,营造了良好的活力课程氛围。
三、微笑文化建设,凝聚活力教师共同体
教师共同体就是“学校内的非正式群体,也指校外的非正式群体”。建立教师共同体的核心和关键是学校组织文化的重建。建设教师专业共同体需要依托互相信任、彼此关心、民主平等、鼓励合作的学校组织文化。过去由于竞争取向的制度设计,教师往往采取单兵作战、自我封闭的行为方式。通过微笑文化建设,把孤立和疏离的教师群体转型为关怀、对话、信任和分享的教师共同体,把教师关系由“同事关系”升级为“伙伴关系”,推动教师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建构。
(一)营造多元化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教师共同体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共同体,而只有一个善于学习的共同体才能在前行的路程中战胜各种困难。沙溪实验中学教师共同体建设之初就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通过严密的组织,良好的协作,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使大家常态地处于学习状态。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层次不同。不仅有学校内部热烈的相互交流学习,也有走出与专家名校的激情碰撞。这些活动的开展很好地激活了教师学习的热情,把从学习中获得的良好理论大胆地运用到教学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积极作用。
(二)强调团体协作
团体协作是教师共同体的灵魂,只有成员之家的良好合作才能战胜一个个困难。沙溪实验中学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优秀团队通力合作的历程。因此我们需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而且要通过教师共同体的建设强化大家在团体协作能力上的发展,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教师微笑文化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学校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良好的硬件设施,更需要优秀的教师团体。因此教师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而教师的全情投入不仅来自于一种责任,他们也需要理解,需要关爱,因为在生活工作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教育教学中也会有许多的困惑和迷茫。而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疏通就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此,课题组积极倡导学校为教师创设一些条件,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优化教师职业心理。比如我们建立了教师咖啡书屋,倡导教师快乐阅读,开阔教育视野;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倡导教师快乐教学,和谐师生;建立教师健身俱乐部,倡导教师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初步优化了教师的身心,使之能够热情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四、微笑文化建设,构建学校发展活力生态体系
“十一五后期,江苏省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掀起了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文化’、‘ 课程文化’、‘ 学校文化’等概念成为广大校长和教师追求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追求更好的学校发展的代名词,成为追求学校教育内涵、品位、意义和理想的新标尺”。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地区。我们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微笑文化”, 构建学校发展的活力生态体系,从而保证学校的良性发展。让每位教师在敬业、乐业中健康成长;让每位学生身心愉快,会学且学得快乐,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发展夯实基础。
自2000年建校以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实现了优质的学校物质建设,在课程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多年的经营,学校提出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的笑容更加灿烂”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这给学校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样的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系统精细的学校管理和强大的资金投入,更是学校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更高的追求,以“微笑”为载体,建设校本特色的学校文化。
我们以“微笑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学校文化,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课程文化,与“生本”理念相统一的育人文化,从而达到从制度育人向文化育人的飞跃。当然,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建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同在,在特色学校文化发展的道路,我们将执著前行。
[参考文献]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3
首先讨论一下自然哲学与中医学术方向变革的关联性。自然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的一切对象为对象,是自然对象整体的本源或存在方式。从人类学本体论视角看它绝不是个别现象的描述学。人的存在与自然相关,人的自然化与自然化的人,《论语》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山川河流及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人也需要认知变化,顺应自然而演变及适变,这是美学的论题。而实践美学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哲学,它以外在一内在的自然的人化为根本理论基础,美的根源在于外在自然与人的生存关系的历史性改变,而美感的根源在于内在的自然,即先天生理心理和后天文化教育经验的渗透,也是心理性向社会性融合的过程。联系中医药学的理论是现象理论、非线性理论,是巨系统的复杂理论。它的理论价值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哲学底蕴,体现了华夏民族崇尚“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立命”的道德风范。另一重要方面,自然哲学对中医学人倡导“象思维”的模式,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重视观察和体悟,审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状态,将形象、具象、意象的主体认知落实到临床医护诊疗工作中,以维护健康与提高疗效水平。显然“象思维”是动态的整体,是中医学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有望推进整体医学思想与励行多维恒动的关系本体认识论的自觉性。
面对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广大中医药界学人把惠及民生为己任,要提高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平性和社会可及性,这是中医药学术方向变革的动力。关于中医药学学科总体目标的设定,先荽认清全球科学格局正在变化之中,重要的在于科学概念的更新和宇宙观的深化。21世纪科技界对黑洞的观测与发现,其中有90%的暗物质即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而黑洞的物质运动是不规则的、非线性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对宇宙天体的观测研究,无疑影响着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确切地说中医学不是唯唯物的,而是以唯“象”为主体的,是非线性和不确定的,应强调实体本体与关系本体的整合,注重能量与信息的时空转换,显然中医学现象理论与现代大科学的宇宙观相吻合。
目前,大科学时代是由信息时代逐渐向高概念与大数据技术演变。笔者理解的高概念首先是科学人文的融合,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人文互补互动;二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相关性,要敢于突破原有学科的边界,提倡整合;三是对不同民族、地域的优秀文化中的科学概念进行诠释辐射与创新。大数据是针对复杂系统多学科、多元化研究的海量数据,包括着非线性、不确定性数据的综合集成技术。可见高概念大数据技术将为中医药学科理论框架与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更新创造良好的机遇。纵观20世纪医学科学发展的轨迹是以二元论和还原论为中心展开的纯生物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代价是医学人文的失落,眼中只有“病”而忽略了主体的“人”,过度追逐“科学化”,以生物学的指标作为判别疗效的唯一标准的医学。虽然在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医学主体的人的复杂性、能动性与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质,如何求解?新的自然哲学观引领下的健康新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注重关系本体论的研究设计思路,注重人文关怀、人的道德和人的社会适应性,与医生患者成为道德共同体的培养。
有一个问题必须讨论,即在科学人文融合的大科学理念引导下,当今的中医学与西医学能以互补互动向趋同方向发展,为构建统一的新医药学奠基吗?有学者认为中西医之间从具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两种医学的基础理论都具有不可通约性。先说具体对象中西医学依自然哲学原理应是“人”,人的存在的一切对象。只是产生于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西医学在一段历史时期将对象侧重在“病人”的病、追求的是生物学的指标,重技术重实证,必须可重复可复制。还原论盛行的20世纪,对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髙功不可没。笔者作为中医学人对西医学出现的问题不言自明。晚近十数年间亲身观察医学方向在逐渐转变,重视人文关怀由“人的病”到“病的人”的情绪、感情、心理变化,逐步渗透出现叙事医学、发展医学心理学科,有学者明确提出循证医学叙事化。医学科学研究面对复杂系统的临床难治病,从“单疾病、单靶点、单药物”的医疗模式,正经历着多学科、多元化、多层面整合集成探索调控疾病的转变,研究思路上正发生从“还原性研究”转为“系统性研究”、从“描述性研究”转为“预测性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网络这一整体的视角来认识生命活动与药物治疗机制。尤其是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内容,朝向个体化医学、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参与医学做出调整以适应转化医学与网络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罹三千年的历史始终是人,“以人为本”。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上溯孔孟仁学、老庄“重生”顺其自然的哲学,一贯以儒释道主体的国学为指导,国医国药不断融入外来医药又不断向外辐射传播,从来都是开放的系统。有鉴于本世纪二元论与还原论逐渐被多元的大科学的革新所取代,同时一元论与系统整体论的兴起,将“人”放在天地之间来看人的健康、来看人的疾病,物我一体、知行一体、精气神一体、象意形融通,历来主张科学人文互补互动,是具有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综合上述,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影响和近代研究发展趋势看,从不同质不通约而朝向整合方向迈进。
回首本世纪初叶,我承担了国家“973”与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项目,对中医方剂配伍着手研究组建了多学科的团队,不仅有中西医药专家,还广泛吸收引进了化学、物理学、数学计算、信息与天文学专家的参加与指导。中医方剂有中药配伍组合的物质基础又体现治疗效应,是中医理论的载体。届时,我提出“方剂的潜能蕴藏于整合之中,不同饮片、不同组分、不同化合物的不同配伍具有不同的效应,诠释多组分与多靶点的相关性,针对全息病证,融合对抗、补充、调节于一体,发挥增效减毒与减毒增效的和谐效应”。整合效应包括药效物质与生物效应的整合,药物实体与表征信息的整合,药物功效与人体功能的整合。通过实验认识到“网络”可以看作是整体与系统的构建基础和关键技术。譬如“网络药理学”中的网络,在宏观与微观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表型等不同层次,有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信息传导网络、代谢网络、表型网络等各种生物网络,“网络”作为复杂系统分析的关键,代表了一种符合中医药整体特色的研究新理念与新方法,我国学者无分中西展开的复方网络药理学研究与国际基本同步,中医方药研究有望跻身当代科技前沿,为源头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医药学历来以临床医学为核心,在具体的内容上首先朝向个体化医学。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如何基于药物遗传学的发现而发展个体化医学,已受到医药科技界的重视。中医诊疗从整体出发,如治疗同一种病,因遗传背景体质禀赋的差异等,出现“证候”不同而治疗方药与剂量亦不相同。当然,还有医学模式中心理情感与社会、环境等也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显然辨证论治的理念与技术将在个体化医学的发展的时空中发挥主导的作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践行预测医学与预防医学,应将重点放在病前的早期监测。中医治未病与五运六气学说是其代表,积极辨识健康状态及演变趋势,适应各种气候、物候,各种环境的变化,又要调心身怡情养性。
中医作为整体系统医学有明确的内在标准,如“气脉常通”“积精全神”“阴平阳秘”等;具体干预方法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为实践证实有效的身心调摄的理念和方法。至于参与医学,倡导每个人主动参加到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维护健康的全过程中去。历来重视人的智慧和能力,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所欲、皆得所愿”,以调制承平,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转化医学要作为重点的变革之一,凸显个体化医学的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要参与到全球卫生信息化工作中。中医药学讲转化医学是“以人为本”,从临床实践中凝聚科学问题,再做基础研究与新复方的开发研究,是基础科研成果转向临床应用,进而提高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水平。因此,转化医学研究的模式必须是多学科的联合体的密切合作,医院要向院前转化,成熟技术向产业转化,科研成果向效益转化,面向基层医教研产要向人才培养转化,总之其“模式”具有普适价值。勿需讳言,我们在推动转化医学中体悟到还原论与系统论,与运用网络医学作为调整变革的重点时,面对多因素、多变量、多组织器官复杂性现代难治病诊疗,中医学与西医学基础整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4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一门运用伦理学方法来研究与生命有关的伦理问题的学科。生命伦理学最早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VanRenssclaerPotter)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生命伦理学就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1995年《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对生命伦理学作了这样定义:“生命伦理学是运用包括道德意见、决定、行为、政策等各种伦理学的方法论,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的道德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得到社会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以发展人的生命为核心宗旨的学科。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坚实堡垒。一是生命伦理学赋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见,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不同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论证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们都不会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这一普遍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并以法律最强有力的惩戒手段,来禁止、限制剥夺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是生命伦理学彰显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维的,是不可逆的。生命伦理学中任何关于护卫生命的理论、原则、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以构建关爱生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冲突、生命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生命伦理学以伦理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构建护卫生命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以促进生命的和谐,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伦理学捍卫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不平等问题。生命伦理学中关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就是要减少生命的不平等问题,实现生命的平等,捍卫生命的尊严。五是生命伦理学弘扬了生命的正义。生命正义主要体现在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戒和道德的谴责。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诱导下,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钱与生命交换的现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钱杀人的罪恶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正义。生命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首先体现的就是生命正义精神。六是生命伦理学护卫了生命的权利。生命权利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生命伦理学不仅从道德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更从法律的强制力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对受试体隐私的保护和利益的保护就是基于对个体的生命权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内在逻辑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在现代性彰显的20世纪,教育基本上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呼唤教育生命教育的回归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使命,它是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以及对现代教育重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来捍卫生命的本体意义,它的创新在于将生命融会、贯穿于生存与生活领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实践视阈,丰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实性、亲历性,提升了生命教育价值的普适性、公共性,彰显了生命教育意义的逻辑性、系统性。“三生教育”理论构建于现代教育基本规律和现代教育基本价值导向之上,其价值本质在于追寻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现代人类的困境,走向诗意的生命、诗意的生存、诗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一点与生命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生命伦理学理论创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义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再现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促进了维护生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生成”,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与生命伦理学是密切联系的。
三、生命伦理学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在人生发展中,生命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生存和生活领域,因此,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地解决人的生命困惑,帮助人走出生命困境。“三生教育”以生命为中心,它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生命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伦理学从伦理学角度致力于生命的发展。可见,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价值本旨上是契合的。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标准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生物标准、社会标准和复合标准。生物标准反映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主要讨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社会标准反映人的社会存在,主要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复合标准着重解决上述两个标准的割裂问题,反映人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以人格生命为标准。它并不否认受精卵、胎儿的生命意义,也不完全否认胎儿的生存权利,它强调要考虑人的生命的社会性,不能把受精卵或新生儿与完全意义上的具备社会属性的人相比。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三重标准,要求“三生教育”关注生命的全过程(从胎儿到脑死亡);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关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属性对“三生教育”的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属性标准,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试图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生命。
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这一界定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觉意识和理性活动;同时又将人的生物学生命与人的人格生命相区别。人作为生物体,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属性,从受精卵开始到死亡是人类生物学生命的延续,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学生命发育到一定阶段即产生自我意识时就形成了人类的人格生命。相对于人的生物学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的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人最明显的本质特征。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属性标准要求“三生教育”首先关注自然生命的存在,这是社会生命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更要关注社会生命,将自然生命的直觉、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觉、理性、创新和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很多道德参考。
从学科的特性上来看,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说,生命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学。
生命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观念,如人道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论、公益论等,这些道德理论与观念为“三生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撑。生命伦理学中关于道德对生命作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生命主体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创造力、提高生命的智慧;二是对生命发展的规约,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护卫生命、体验生命、发展生命。“三生教育”同样以这两大目标为任务,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不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状态与生命的主体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约束中体现生命的真正和谐和本真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价值参考。
价值本质问题在当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主要有需要满足论、效应论、意义论、功能论、人性论、发展论。但不管怎样,生命价值都是生命伦理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命题。生命伦理学中对生命价值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外在价值是指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命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二是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生命价值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与智力)决定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个体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决定其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三是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逻辑关系。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价值理论对“三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其一,“三生教育”要着眼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的生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其二,“三生教育”要着力推进生命的创造力,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命的创造越大,其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愈大。其三,“三生教育”要积极规约生命的需要,和谐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一定需要满足下的自我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抑或以侵犯集体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扭曲生命的价值,给生命的和谐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甚至毁灭生命。其四,“三生教育”要把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价值创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压力、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在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质量并没有因为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三生教育”就是要恢复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和谐关系,回归生命的自由状态。最后,“三生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来提高个体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政策参考。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政策是进行“三生教育”的政策依据,在“三生教育”中,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生命与卫生伦理政策制定相应的“三生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局。例如,我国对克隆人的伦理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三生教育”要依据这个伦理政策,不能超越这个界限来主张任意克隆人以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泛化生命神圣论。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法律参考。伦理与法律总是相互辅助的,在某些领域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生命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单从伦理角度出发是无法得到有效结果的。生命伦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命法律的学科,但是它从伦理立场出发,为生命立法、执法提出了很多较为合理公正的建议。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生命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促使生命伦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识来进行深入推进,这一点恰恰表明了生命伦理研究中的法律精神。如关于安乐死的立法过程就是安乐死伦理研究推进基础上的立法过程。所以,“三生教育”要将与生命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法律的精神来推进个体对他人生命、非人类形态生命的尊重、爱护,超越单纯伦理意义的道德约束,进入法律强制约束中。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5
关键词:生态学;德育;德育管理
20世纪教育思想的发展中,一个显著且重要的表征是生态意识的引入。伴随着文明的进步,生态觉悟已不仅仅意味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觉醒,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而且在更深层意义上带来了整个人文精神、世界观、价值观的觉醒,引起对人的精神的重新建构。…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思索将生态意识吸纳到教育领域中,将生态思维模式应用于教育研究。受生态学原则的启示,以生态的视角来考察德育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当前德育中存在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德育管理概念的重新审视及改革,可能是德育改革另一路径。
一、学校德育管理及其种种困境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的理论研究者把德育管理看作是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并把管理学理论视为德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如“学校德育管理是依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的”,“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即现代学校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根据现代社会需要,在现代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以达成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笔者认为,德育管理应把德育过程纳入并以之为核心;德育作为一项教育工作与其它生产领域的活动不同.其根本区别在于德育的一切工作与机制均指向受教育者,因而其管理也指向受教育者且以之为目标归宿。另外,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企业,而生产领域的管理虽也包括了劳动者,但其终极目标始终指向利润,所以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传统观念中.管理的功能是独立的,管理被人们界定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决定了管理只是被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在其中并不多加考虑。然而在学校范围内.管理服务于教育活动的特性,使得管理与教育不但无法分离.而且处处关涉价值与伦理。综上所述,本文目的在于批判在以往学校德育管理概念下的学校德育的弊端.并讨论改进的可能。
当前,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学校德育在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刻板化。现行的德育管理中,体制上惯常是集权化、统一化的,有各种各样的条款,从多方面限制、控制住学生。恰如鲍曼所说的,手段本倒成了关键,学校环境及其严格的规章制度,倒是意想中的教育内容本身。学校讨论的最频繁、最详尽的话题就是如何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如何观察。规范、标准齐全且划一,但学生道德基础却有差异.刻板化管理使学生沦为标准模具的翻版.鲜活的生命个体变成了驯顺的躯体。
其二,规训化。在“科学”管理的理念下,制度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规训和惩戒,而缺失了指引.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逐渐淡出.受教育者的行为被规约着但德性并没有培养起来。
其三,封闭化。当前学校德育在管理环境上往往过多地囿于校内.造成了一种封闭的管理体系。而学校德育要发挥管理的效能,需要一个系统工程,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动用各种德育资源,才能完成育人的目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无法真正建立,学校既缺乏校外德育途径的参与,又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对学生德性培育的合力便难以形成。
二、在生态学视角下探析学校德育问题的根源
“现实的教育问题和现象很难用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进行满意的解释,也很难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原则来解决。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分析德育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其本意是“研究住所”的学问,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将其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一门科学。但到20世纪初,生态学还只是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此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研究上,才使得生态学迅速发展,成为了多学科背景下进行跨学科综合的一个典型代表。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明确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各有机体之间及各环境组成要素之间处于相互联系中。澳杜姆提出,生态学的视角不满足于对系统各部分及其功能的描述,而是着眼于各系统问的相互作用。如果只埋头于各子系统的内部构造和功能解释,无论向前探索多深、测量多精确,永远不可能理解系统的整体行为。由此可见,生态学强调的是“关系”、“适应”、“互动”,“生态系统”、“整体性”、“共同体”是生态观念的核心。
(二)学校德育管理困境的生态学诠释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当前学校德育出现的危机,主要原因如下:
1.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受到漠视。生态体系的完整、稳定.是因为所有生物体共同作用,每一个物种都发挥了存在的价值。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一切事物趋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当的;而当它与此相反时,就是错误的。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耐斯也指出.具有一百个物种的生态系统显然要比仅有三个物种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丰富性和稳定性,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德育管理往往强调了规则的严厉,却淡忘了对生命的关注。管理体制的集权化、刻板化,淡漠了管理对象鲜活的主体性,淡漠了生命个体的尊严。
2.德育共同体的关系遭遇破坏。自然界各种物种生生相息、互生互补,构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需要的平衡共生状态。每一种物种都具有独立性,同时又需要别的物种的支持,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当学校德育以扼杀个性差异的模式实施时,就带来了教育生态的恶化,破坏了受教育者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体系,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制度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3.德育生态系出现断裂。在生态学中,环境被看成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生物体彼此互动并与非生命物质相关联而构成的生命网络。学校德育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也离不开依存的环境。在德育生态系中,其构成因素包括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构成的社会因素,也包括家庭、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等等因素。学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封闭的特点,就造成了德育系统的生态断裂,学校、家庭、社区及其子系统难以做到环境优化和教育协同,道德教育的系统放大效应无法实现。
三、生态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的变革
将学校德育管理视为目标、决策、计划、制度等没有学生在场的观念,其弊端昭然若揭。德育的本质是为人的而不是人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始终围绕着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目的。单纯以管理为本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传统的德育管理思想应该进行革新,应该重新构筑起符合时代特点的理念。在把握德育的伦理特质的基础上,将德育过程作为德育管理的核心,纳入生态学观念,是今天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可行之路。
第一,借鉴生态学中“适应”的观念,摒弃管理规训化的做法.注重对学生自我生长的引领。管理不是为了束缚、控制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并赋予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虽然也应有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应该是从积极的、肯定的角度出发,采取鼓励的、倡导的形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适应性.让学生融入德育活动,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推动和引导他们自我成长。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6
支架式工作坊 心理健康教育 理论基础 运行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依靠知识的传授,因此,打破单一的知识讲授的方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模式势在必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知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行为实践、情感体验与习惯养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为主线”的原则。
一、支架式工作坊的理论基础
1.工作坊
工作坊起源于欧洲的包豪斯学院,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先驱格拉皮乌斯倡导“技术与艺术并重”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学习过程如“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在教学过程中,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负责教授理论课程,并引领专业的发展;而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负责辅导实践教学。由于实践环节需要特定的场所,而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环节的核心,因此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称为“工作坊”。
源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扩展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践为核心,按照实践的要求学习理论,而不是以理论为核心,按照理论学习的要求辅助实践,是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因此,流行于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领域的工作坊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学所借鉴。如张尚莲、李明、黄越都将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翻译领域的课堂教学,认为这一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郑碧波将工作坊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心理辅导教育,有效推动了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合作意识的形成。夏艳玲在社会调查研究教学中运用了工作坊教学模式,良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王雪华通过实践发现,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2.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重要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因此,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同时,认为学习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协商性、探究性等一些特征。
情境认知理论在教学应用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提倡情境性教学。首先,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其次,教学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一致的情境化评估。二是实践共同体。情境学习将社会互作用视作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的活动而建构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共同体的重要性。
从工作坊形式和情景认知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即它们都强调在社会的情境中实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一样,工作坊中教师的角色是主导、负责人和师傅,学生是学徒;而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支架”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监控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导演和策划人。本研究以工作坊为单位在大班背景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通过工作坊来深入学习和培养实践能力,工作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了支架作用。由此我们认为支架式工作坊是多人共同参与的一个具有社会情境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实践操作、分享体验的学习小组,又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二、支架式工作坊的运行方式
以情境为中介,以实践为核心,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习理论,这是支架式工作坊最大的特点。这一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为主线”相吻合。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要从“主导”转变成“支架”,教师的“支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要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出发,由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拓展为关注学生人格完善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是根据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应着眼于从学生的心理健全、心智发展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本次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专题式设计,设置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人际适应、健全人格的培养、情绪压力的管理、爱的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内容。三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指导和帮助学生创设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工作坊。
组建“工作坊”是支架式工作坊实施的主要任务。工作坊相当于一个“实践场”,是为达到一种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工作坊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场所,而且更在于实践的过程。工作坊以实践项目为核心,学生通过对心理健康相关项目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完成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之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十分重要。通过工作坊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体现了“工作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支架”作用。工作团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主要是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工作坊的组建与选题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师资力量短缺,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和体验,很多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所以形成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热情不高的情况。而工作坊是让每个人都参加实践,有事可做,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但是如何让一名教师带动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的大工作坊,这是现实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化整为零,将6~10人分为一个小工作坊的办法。
工作坊的组建是依据学生相同的兴趣、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特点,是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最近发展区”相差很大。以恋爱心理为例,有的学生已经经历过恋爱,对恋爱问题深有感触;有的学生对恋爱问题还未曾思考,既无需求也无感知。因此,工作坊的成立采取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使对相关心理问题有共同兴趣和困惑的学生组成一个工作坊。工作坊主题的选择,也是实践情境创设的前提条件。工作坊的主题可以选自于教师定的题目,也可以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自选主题,必须要经过教师的审阅,为的是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这个环节教师的支架作用要有所体现。
2.工作坊的实践
(1)工作坊的前期准备过程
在工作坊的前期准备过程中,主要是对所选主题项目进行学习和资料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包括多种形式的学习,其中有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自学等方式。首先,工作坊成员以自学为主,查找主题项目相关方面的内容资料,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自学、消化吸收,了解所选项目涉及的知识内容。其次,坊内成员合作学习,共同协商工作坊活动的展示内容,编写活动策划方案。其中包括项目主题的界定、心理问题情境的呈现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依据策划方案坊内成员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反复实践体验心理问题情境,验证问题解决的方案。
在工作坊前期准备过程的环节中,教师要监督工作坊的任务进度,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工作坊活动顺利展示。在工作坊资料准备和实践环节,教师要保证及时为坊内项目的进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2)工作坊项目的展示环节
每一个工作坊都有一次课堂展示的机会,展示时间为一个课时。以工作坊为单位,引导和带动课堂,其中主要环节是呈现心理问题,引发讨论分析。首先在各个工作坊内讨论分析、交流沟通,提出解决方案。其次,各个工作坊之间经验交流,发表建议和看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工作坊内的充分讨论,可以保障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体验项目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动机;各个工作坊之间的交流与竞争,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得到了澄清,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3)工作坊活动的反思
工作坊项目展示结束后,参与成员要对工作坊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思,涉及投入、角色、矛盾冲突、成长、遗憾等方面,从个人和团队两个角度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通过反思活动,每个参与成员完成对实践项目意义的重组和建构。
每个工作坊要对所研究实践项目,以工作坊为单位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研究,共同合作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不仅仅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领悟了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而且通过小论文写作,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某一领域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刻和系统的掌握。小论文的写作,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在课时方面是有限的,不能够对工作坊的项目研究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实践研究,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就涉及到了课外延伸方面的内容。工作坊的成立便于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以工作坊为单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延伸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如果坊内成员的实践项目结束后,仍然不能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解决。二是同年级相同项目主题的工作坊,可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工作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境随机进入同一主题项目,从而获得对同一问题多方面、超越现有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三是不同年级同项目主题的工作坊,可以进行经验交流。高年级工作坊可以带动低年级工作坊,高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和指导低年级学生。
3.评价维度
支架式工作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维度,应该注重实践过程的评价。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就可以反映学习的效果。相比传统标准化的评价,学习过程评价要难得多。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过程评价方式;其次,要全程监督过程评价的过程;最后,形成综合多方面的评价结果。可以建立工作坊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工作坊成长记录袋伴随工作坊的成立到项目实践任务的完成,记录工作坊实践的全过程。其中内容包括参与成员的信息、责任分工、考勤、讨论发言记录、实践项目的策划书和课堂展示环节的影像资料、课外延伸活动等。教师对学生的考评重点不仅仅放在期末,而是在工作坊实践的全过程。在平时,教师要随机抽查各个工作坊成长记录袋的完善情况,以确保其及时、真实地记录工作坊的实践过程。在期末通过成长记录袋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成长记录袋完成工作坊内部的自我评价;二是通过工作坊之间的评选完成工作坊外部评价;三是通过期末小论文完成教师对工作坊的整体评价。
――――――――
参考文献
[1] 潘柳燕,刘惠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走向.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3).
[2] Fang Shuang-hu,The dilemma and solution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for Psychological health.Journal of China Eduecation,2007(8).
[3] 刘禹,王来福.基于工作坊的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1).
[4] 刘义,高芳.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教育探索,2010(6).
[5] 王旭红.情境认知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8).
[6] 郑碧波.作坊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8).
[7] 纪国和,张作岭.关于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关系的思考.教育探索,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