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1

1.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的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的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

1.1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是世界经济是一体化——信息化条件下的经济;二是以无形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要素,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稀缺自然资源——土地和石油的占有更为重要。另外,知识经济在生产中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而高技术产业以高科技为其最重要的资源依托。

1.2 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要素中,科学技术占了首要地位。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柔性制造技术极大地节省了生产原料和人力成本,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二是新的加工工艺和新的发明不断产生。三是新的产业也会随之而生。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不但对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模式产生了新的启发。

2.人力资源有效运用以达成组织的目标的过程

2.1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只能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但是今天知识经济时代,依靠凝聚在人力资源之上的知识去推动经济的发展,就是创造财富的一种必要的途径。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地位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逐步得以确立。

2.2 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便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主宰企业命运的主人,企业要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把企业员工放在管理的主置,围绕着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展管理活动,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更是企业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

2.3 尊重和爱护个性化和复合型的人才

在工业社会,生产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是非标准化,甚至可能是单件生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有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称为个性化经济。个性化经济需要个性化人才。此外,只是经济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这种创造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知识和单一技能来实现,它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来完成。社会越发展,创造的复杂程度越高,高度复杂的创造需要高度发展的能力系统,也就是对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宽。所以,企业要努力培养这种个性化和复合型的人才。

2.4 要科学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所谓科学优化配置,简单地说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最有效的工作。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有效挖掘潜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应遵循因事挥人、因才使用、动态平衡的原则,做到用当其长,发挥最佳才能;用当其位,放在最佳位置;用当其时,珍惜最佳时期。人力资源配置力图同时使工作效率、人力资源开发、个人满意度这三个变量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匹配。

2.5 创造自主、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自主、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包括,营造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和谐相处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还应当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协作并存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还要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要根据组织的目标和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使知识型员工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充分实行自主管理,满足现代人受尊重、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使员工把管理层的信任当作压力和动力,并通过自己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协调发挥作用,最终变成凝聚力和竞争力。

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相结合

3.1着力改进对员工的招聘和考核方式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仅要考虑其工作背景和经验,也要注重其潜在的素质修养和行为道德规范等因素,否则就会降低其工作责任性与稳定性。这就要全面把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明确企业经营目标、生产状况,根据实际需要,确保在适当的时候,为适当的岗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形成一套规范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内部职务晋升制度;建立合理、积极的业绩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新员工进厂、离厂制度;薪资、奖惩制度;员工福利、保险制度;劳动合同签订制度、员工培训与发展制度;考勤及日常行为规范等。内部晋升制度根据员工工作业绩及工作态度在一定时间内给予提升空间,以鼓励员工积极向上,为组织多做贡献,并使员工达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作用,从而提升组织经营绩效。业绩考核要注重鼓励员工的创新与奉献精神,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引入对员工性格、职业兴趣、工作态度的测评。以上制度不仅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员工就能自觉遵守企业文化,促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文化导向保持一致。

3.2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努力形成学习型企业

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值,构建系统循环的学习型企业,广泛开展员工职业道德和提高业务水平管理教育培训,规范员工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开早会、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培训、填写培训心得与培训后测试、开展读书日、外出旅游、参观学习、内部各项技能比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努力使员工培训工作、企业文化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扎实有效。通过培训与各类活动,为员工提供交流沟通,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培养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工作与生活习惯,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及忠诚感,使员工将个人的前途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学习,员工将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开阔的思考方式,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3管理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领导魅力

管理者是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当着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各级管理者在倡导和推行新的观念、制度及企业文化时,不能单凭自己作为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力,主要地靠自身的影响力,靠自己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人格魅力、自身修养、业务知识、经营能力、优良作风和领导艺术以及对新的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要时时关心下属,关心员工,让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看到领导者所带来的领头模范作用,给员工树榜样、树信心。因此,各级管理者的素质、工作风格等均给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面对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加强人本管理的理念、尊重爱护个性化和复合型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造自主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是人力资源科学的管理可以得到新的启示,并且能够找到积极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2

如果我们用这个问题询问每个离开金融服务网点的人,得到的大多会是肯定答案。据《数字财富》杂志社与北京易观网络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零售银行渠道调研报告”显示,85.8%的个人客户在金融行业的营业柜台办理业务时,曾遭遇过排队等候,客户对此怨声载道。各家金融机构也对因客户排队引起的柜台人员工作负荷超标、投诉率上升、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而备感头痛。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广东某银行由于系统升级等原因导致顾客暴增,大排长龙现象引发新闻媒体对金融网点排队问题进行了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与物质供应充沛的现实生活相比,服务的短板让人感到无奈与困惑。那么,究竟造成金融网点排队原因的是什么呢?媒体罗列了以下原因:一是对网点工作人员和营业柜台的安排不合理;二是效率低;三是近几年来各金融机构零售业务迅猛发展,品种日益丰富,系统频频升级,增加了业务操作的难度;四是金融机构对网上服务、电话服务和自助终端等新型零售渠道的宣传推广不足,造成客户认知度和使用率较低;五是广大个人客户金融意识落后等造成新型零售渠道使用不充分。

竞争力的较量

除上述原因外,笔者认为资源稀缺及成本对效率的约束是金融网点排队的深层次矛盾,金融界必须从竞争力高度予以重视。

成本反映着企业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而且表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成本信息致关重要。效率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你能获得更多的输出,你就提高了效率。类似的,对于较少的输入,你能够获得同样的输出,你同样也提高了效率。因为管理者经营的输入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他们必须关心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

全球金融业正面临着全新的竞争态势,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电子化的趋势使竞争变得更为复杂和动态。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中国的金融业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如何提升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也是管理者追求的重要目标。

效率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成本控制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成本、效率和竞争力三者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环状关系。如果我们将焦点投到提高竞争力这一环节之上,那么困绕金融机构和广大百姓的网点排队问题将会在成本与效率平衡的新视角中增加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

优化资源配置

回到排队问题本身,在生活物质短缺的时代,我们就曾有过手持“肉票”、“布票”等排队的经历;当今堪称高科技的网络时代,网络节点 路由器也不时面临严重的拥塞问题。因此,排队不是某个行业所“独有”的现象,而是瓶颈部位资源短缺引起的普遍现象。那么能否增加资源投入以解决瓶颈部位资源短缺的问题呢?乍看似乎可以,但实际上资源投入是受条件约束的:一方面大多数资源不是无限的,就连我们仰鼻可及的空气也因污染问题变得珍贵;另一方面受成本制约,资源投入必须考虑与其相匹配的效率。此外,根据拥塞问题专家的研究,即使无限制地投入资源,由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结构不平衡,局部的资源短缺仍然无法避免。

为求发展,我国金融行业曾不计成本的进行外延扩张,为此社会上还流传过“农行进城、工行下乡”的顺口溜。经历深刻教训后,在赢利压力之下,近年来金融业又进行了高强度的“瘦身运动”。按照央行公布数字,在四年左右时间里,中国银行撤网点2722家;中国建设银行撤销3601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偏远农村、经济贫困地区的营业机构大撤并的同时,也对人员进行了筛选,减员最多的占全行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最少的也达到了七分之一。一方面,受投入资源数量变化的影响,网点排队问题逐渐变得尖锐;另一方面,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及成本对效率的约束,我们应该以更科学的方法去配置资源,求得成本和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3

[关键词]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优化 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同时应当看到,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可以说,在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

1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基础性的要求是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形成低投入、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的良性经济循环。当然,提高增长质量还包括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居民福利等内容,但其基础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体现着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和质量。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2004年,我国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占世界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和31%的煤炭。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但一次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14.7%,钢材消耗量占世界的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50%。资源利用效率低意味着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大,加剧了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降低了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宏观上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表明,资源配置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首先,资源配置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增长质量的提高。从宏观角度分析,资源配置包括一次配置和二次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一次配置是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在行业、部门和地区间的配置。资源的二次配置,是指资源在一次配置的基础上,在行业、部门和地区间流动、重新所形成的再配置。资源一次配置所形成的要素配置结构,决定着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效率,而资源二次配置决定着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资源的一次配置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形成、资源二次配置决定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说,资源配置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但要重视资源一次配置,而且要重视通过资源二次配置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次,资源配置数量及结构的变化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从经济运行的长期过程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必然伴随着资源配置的变化,即生产要素在行业、部门和地区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结构的变化。

综上所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合理的体制机制,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消除影响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体制。造成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不少地方仍有很强的规模扩张冲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忽视效率、效益,而且预算“软约束”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必须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在投资审批、信贷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控制资源一次配置,引导资源二次配置。有些地方片面追求GDP,为了一时的增长数字好看,盲目投入大量土地、资金等资源,导致投资过热等经济结构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应采取完善体制、改进政绩考核指标等综合措施,适度控制资源一次配置的方向和数量。同时,应科学引导资源二次配置。资源二次配置,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也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科学引导,以推动技术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经济增长必须注重协调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人类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尊重生态自然资源应有的基本属性,按照生态自然规律对稀缺的生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利用,并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提升生态资源的各项功能。环境保护不仅存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普遍联系,也存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它绝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应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和消费方式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联系是环境与经济关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相互影响。

2.1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切实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我省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地区发展不够协调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增长质量就难以提高,发展后劲就难以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难以有效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以往那种经济过热之后减缓速度的调整,而是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战略性的调整;不是简单地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而是同时对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进行提素质、上层次的全面调整,只有完成了如此深广的调整,海西经济才能在危机过后成功转型。

2.2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走绿色经济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提升经济发展能力与质量。污染减排优化环境质量,节能措施提升产品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和保障。

要坚定不移地在进一步发挥产业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在拉长产业链上多做文章,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行业扩张。要鼓励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企业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发展中促调整,在调整中谋发展。就产业而言,我们既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存量优化,又要通过新建项目实现增量提升。我们将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以低碳、绿色为导向,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把产业规模做大、层次做高,在调整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3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减量、循环、再利用的基本原则,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区域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要以石化、冶金、电力、建材、制药、轻工等行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试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要进一步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步伐,着力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加快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要突出抓好农业要素集约、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村乡镇。

2.4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大力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要注重运用财政、信贷等综合手段,推动政府绿色采购、企业清洁生产和公众绿色消费。要推动资源价格改革,促进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要加强制度创新,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等制度。要完善环境金融政策,坚持污染者治理和开发者保护,把企业环境违法等信息纳入金融诚信系统,以信贷控制规范企业环保行为。要加强环境监管,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环境监测服务体系,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倡导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全面统筹推进,努力打造山青、地绿、天蓝、水碧的生态城市,为福建未来和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6,(3):8-12.

[2] 刘 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分析[J].理论前沿,2006,(12):11-15.

[3] 曹立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4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化,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和利益等市场机制正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互相作用下,中国经历了从市场化到货币化再到资本化的一系列阶段。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货币化 资本化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虚拟资产在经济虚拟化过程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由于金融自由化在各国的推进,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管制,同时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被迅速推出并导致金融资产快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后美国停止对各国中央银行用黄金兑换美元,黄金非货币化,货币在经历实物货币、金融货币、信用货币和纸币等形式后彻底地虚拟化,虚拟化的货币又出现新的形式即电子货币,这样虚拟货币变成了纯粹的价值符号。不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加入到金融全球化行列中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虚拟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率不断提高。因此,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是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体现在虚拟经济的产生和运动两方面。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因为股票和债券直接产生于企业的融资行为,而大部分衍生工具的原生工具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就虚拟经济的运动而言,由于以股票、债券为代表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主要决定于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而一般来说,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又反映了一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貌。宏观经济形势好,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较高,货币信用状况就比较宽松,利率水平也会比较低,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红火;反之,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低迷。所以,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一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决定了该国证券市场的总体状况,一国实体经济的运动周期也决定了虚拟经济的运动周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二、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变现为正反两个方面,其中正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促进资本集中。通过发行虚拟资本进行资本集中的方式主要包括初次发行上市、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债券等方式。通过虚拟资本的方式进行资本集中,实际上就是直接融资的方式。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特定功能,或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相互关系问题,现有的研究已经连篇累牍。从功能上来说,直接融资主要用于企业筹集资本金、满足其长期资金的需求;而间接融资主要用于企业进行适度的负债经营的需要,它不仅主要向企业提供短期资金,也向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充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基本的融资方式在竞争中正朝着互有分工、互相补充的方向协调发展。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证券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通过证券发行标准和证券价格的变化,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当然,还包括部门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在于证券市场为融资方式证券化提供了高效的场所,促使资产证券化,从而彻底解决了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问题以及社会个别资本直接进入产业部门的问题。这也就是当代直接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获得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推动体制演进。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等都需要虚拟经济的有力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与优化资源配置是相关联的。如果说上面谈到的优化资源配置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那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就是从微观企业自身的制度和结构出发,研究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好所融资金,如何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问题,这一方面目前对于各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来说已变得日益重要。

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反面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过度投机造成危害。虚拟经济里的过度投机对实体经济的危害极大,一方面它扭曲资源配置,从总量上看,过度投机可能导致过量的货币供应流入证券市场,进行不直接产生价值的虚拟经济活动,甚至上市公司通过初次发行和再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也可能重新回流到证券市场上来,这样对生产力自身的进步毫无益处,从结构上看,对股票等虚拟资本过度投机的结果是它们的价格不能准确反映它们的内在价值,从而可能导致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入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和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另一方面它导致国民收入不平等再分配、贫富差距拉大,过度投机的必然结果是一部分人的暴富,而另一部分人则倾家荡产,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国民收入进行了不平等的再分配。

二是引发泡沫经济。信用发展使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提高,虚拟经济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应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适应。然而,虚拟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却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其脱离实体经济而快速扩张,易引发泡沫。当虚拟经济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泡沫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会导致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在不同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货币危机、资产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金融机构的信用危机等。最后通过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等环节影响或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巨大。金融衍生工具可低成本和高效率地提供金融资产保值和风险规避等传统避险工具所无法起到的保值作用,若运用得当,它可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可增强金融产业发展能力,进而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正如人们所形容的,金融衍生工具是“双刃剑”,如运用失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市场参与者遭受损失,甚至对全球金融体系构成严重冲击。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如此破坏力与它本身具有的特性以及在国际金融自由化、一体化、证券化的浪潮中其特有的经济功能所发生的演变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中国货币化和资本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不断减少,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愈来愈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大,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和利益等市场机制正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互相作用下,中国经历了从市场化到货币化再到资本化的一系列阶段。

(一)从市场化到货币化

改革开放30年大致可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至90年代中期,从计划到市场的“市场化”阶段。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1998年之后的阶段概括为“资本化”时期。

8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的高速增长与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是有密切关系的,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制度的向市场经济制度过渡期间,在制度变迁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通过“承包”、“放权让利”等物质刺激的形式,引起投资膨胀和个人收入的高增长,产生对货币供给快速增长的要求;货币发行量增加和居民的高储蓄提供了相对丰裕的货币供应,由此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的货币化进程。一方面是企业投资的高增长,另一方面是城镇居民、农民收入的高增长、高储蓄,社会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在软预算约束下双双膨胀,非国有部门的扩张也产生对资金的需求,资金成为改革和发展中最稀缺的资源,金融规模的扩大成为这一过程的结果。

经济的高度货币化就意味着经济的高度市场化,货币化是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货币化过程包括:一是随着政府财政能力的削弱,政府开始了价格体制改革,将诸多补贴、福利转化为现金收入,从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二是现金的流动决定权缓慢向私人方向靠拢,政府开始不具备垄断性控制货币政策的能力。三是政府掌握着控制货币化速度的主导权,包括金融体制和财政体制、机构调整和结构政策调整改革等。因此,货币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市场化过程。

货币化和金融化指标分别用广义货币M2/GDP和金融总量/GDP来衡量。货币化和金融化指标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的转换关系。一般来说,这两个指标较高时,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水平也较高,经济社会可动用的金融资源也较多。与传统的实物经济或计划经济相比,金融化水平高,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也较高,经济社会对利率的敏感性也高。经济货币化进程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一国以货币为媒介交易份额逐渐提高的过程,经济货币化比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商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国的金融深化首先表现为经济货币化。

(二)从货币化到证券化

一个国家的核心资本源包括四方面:一是土地和自然资源。二是企业的资产(包括厂房、土地和其他有形资产)以及企业未来收入的折现流。三是个人的未来劳动收入流,这可能是任何一个社会最难资本化的。四是政府的未来收入流。就是让土地和各类自然资源、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未来收入流)、劳动者未来收入流,都可通过产权化、证券化或者金融票据化转变成流通的资本。一个国家已经资本化或者能够被资本化的财产和未来收入流越多,货币自然就越多。在90年代之后资本化带来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资本化进程背后的机理,包括经济变迁、社会转型、政治制度变化等。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所有土地和自然资源都为国有,企业基本全是国有、集体所有,其财产和未来收入也不可以交易,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改革后在城市先是个体工商户的出现,商品市场化同时发生,逐步人们可以选择职业,也可以选择以自我创业的形式使用自己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让劳动力开始市场化。

商品交易自由、劳动力交易自由不等于是企业资本化、收入资本化、人力资本化,在财富、资产、未来收入资本化之前先必须要被产权化,产权的范围和归属要清晰,而且这些产权必须可以通过票据化形式自由交易,流通起来才变成资本。在明晰了产权制度的同时,企业产权还必须从国有转变成可以私有,否则,明晰后的产权还是国有,就不能真正做市场化的交易,从而就不能被资本化。从90年代初到现在,一方面是国有企业不断民营化,私有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股市也在发展。在两方面的发展强化了中国经济资本化的能力,上市后的公司股票本身就是新的资本供给,新资本供给量等于股票价格。股票的市值一部分是这些公司有形资产的价值,比如厂房、设备等等,除股市之外,各类企业债券也进行了证券资本化。

同时土地、自然资源和房地产与未来劳动收入的也进行了资本化。房地产商品化带出的不只是住房交易这种实物市场,而且在住房私有并可交易的情况下,房产又可拿来作抵押借贷,通过住房按揭贷款,将房产所占用的土地、房子本身的资产以及业主自己的未来劳动收入作金融资本化。资本化已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麦金农.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5

[关键词]成品油一次物流优化建立构想

一、成品油一次物流优化系统建设的现实需求

物流配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中石油降本增降措施的深入实施,成品油物流优化愈发显得重要。成品油物流分一次物流与二次物流。一次物流指东北、西北等区内大区公司将炼厂成品油资源通过铁路、管输、船舶等方式运输到区内省区、区外大区销售公司油库;二次物流指区内省区、区外大区销售公司将炼厂地付、油库成品油通过公路、水路等配送到加油站及机构用户。一次物流是成品油资源投放、流通的主渠道,其费用要占总物流费用的80%以上,因此,一次物流是决定物流效率和成本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中石油物流优化的主要环节。

东北、西北区内大区公司作为中石油销售分公司的派出机构,是东北、西部地区产销衔接纽带和物流组织调度中心,主要负责东北、西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和成品油的一次物流配送。随着东北、西部地区炼厂产能的不断扩大,一次配送量逐年大幅上升、成品油运输在途运距长,运输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以往依靠人工经验进行的“北油南调”、“西油东调”的资源配置及运输优化模式已不能适应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因此,为切实履行好东北、西北区内大区公司成品油资源配置的管理职能,实现油品的科学调度、快速流转,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增强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确保中石油大市场、大流通、大销售营销战略的实施,急需从销售管理业务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成品油物流配送管理软件,开发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一次物流配送优化管理系统,才能实现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实现物流配送少环节、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

二、成品油一次物流配送优化系统构成框架

1.总体目标:通过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数据处理智能化,改进物流管理流程,改变现有成品油配送管理手段。建立快捷有效的成品油销售反馈和预测系统,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的分析进行科学地预测,生成合理的成品油需求计划,加强对产、销、存状况的合理控制,提高油库周转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实现成品油资源的一次配置、运输和供需平衡的全面优化,提高现有油库的利用率,根据运距、运价、需求量和资源量,适当调整运输节点,科学安排铁路、管输、公路等运输方式及其配送量,编制资源配置和运输优化计划。最终达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运流向、运载工具、运载批量,使运输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2.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

(1)基本资料:各炼厂、油库、配送站点、所有油品品种、运输方式的基本资料。

(2)需求和销售数据:各油库和配送站点的所有油品品种的年度、月度和旬的需求和销售数据,包括计划和实际数据。

(3)生产数据:各炼厂的年度、月度和旬的生产数据,包括计划和实际生产。

(4)库存:各油库的所有油品品种的当前库存量、安全库存量和库存最大量限制。

(5)配置计划数据:各油库、配送站点、炼厂的年度、月度、旬的配送计划。

(6)价格:所有油品品种的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

(7)运输费用:所有模式的运输单价。如铁路的所有发-到站的运输单价元/吨(分车种和车型等)。

(8)铁路运力的基本情况:数量、类型、运力、负载要求、运输周期、返空周期、维修计划。

(9)港口基础信息:接卸能力、港口条件等。

3.实施方案:在实施物流配送业务管理和业务运行的信息管理基础上,引进成熟的软件包SAND优化软件进行优化并输出优化结果。

三、成品油一次物流配送优化系统达到的效果

1.实现市场需求预测。根据历史配送数据、当期实际库存量、结合市场供求情况、促销情况、季节特点、市场价格的变化因素,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预测某公司某个时期(年度、月度,以月度为主)分库区、分品种的销售量,分品种、分运输方式的市场需求量。销售量预测结果作为审核各省区公司等提报的需求计划的依据。省区公司及其他各流向/库区的分运输方式的配送需求预测作为分运输方式的资源配置计划和运输计划优化的依据。

2.资源配置优化。以市场需求预测结果为依据,根据资源地、需求地的地理分布,资源地的供应量与需求地的需求量,结合运距、运费、运力可行性等优化年/季/月资源配置的流向、流量、运输方式,以实现供需进行时间、空间上的数量平衡,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同时根据优化结果编制资源配置计划表,此表作为物流优化的基础。

3.一次物流优化。物流优化实现资源配置切块计划的具体执行。物流优化是在基本固定的资源量下,结合到站需求计划、油库当期、预期库存;炼厂当期、预期生产及库存;调运需求预测;运力基础信息;港口基础信息;运力动态,港口动态;运输成本;中转损耗成本等,对资源配置计划表中各炼厂、品种、流向的计划按三种运输方式进行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种运输方式的能力,实现物流优化。物流优化的输出结果是执行计划。

(1)根据市场需求预测中各省区分地区、分品种公路运输量,结合当期资源量,铁路、管道运输能力以及省区公司自提的公路运输计划,审核确定最佳公路运量。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6

【关键词】 校院两级管理; 高校资源; 配置与管理

一、现阶段高校资源配置与管理模式

高校目前资源配置与管理结构主要是“统一管理、条块结合”模式,即校领导分工为条,校级职能部门为块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权责落在学校行政,二级学院没有相关的管理权责和绩效意识。

这种管理结构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各职能部门只重视资源的配置,对资源后续管理缺少动力;管理不到位。同类资源分块管理,造成资源的多头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相互推诿;资源难以共享,资产闲置与重复购置并存,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2.学校二级单位将学校资源视为免费午餐,争资源、争项目的积极性很高,而节约意识、成本意识缺乏,造成过度占用资源、各种维护支出快速增长等现象。

3.资源分配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不够,造成资产流失和浪费;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未能有机结合;二级单位资源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水平不高,管理薄弱。

4.资源对外使用随意性大,基本没有监管。各二级单位视学校已配置资源为已有财产,加之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在资源对外出租、报废资产处置等方面随意性很大。

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资源配置与管理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资源配置与管理中要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学生为本,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创造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依靠全体师生员工,服务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发扬民主,吸收集体智慧,做好资源配置工作。

资源配置与管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坚持学校长期发展战略与学校可支配资源的辩证统一。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各类资源限制,特别是将来可获取的资源,根据实际能力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在资源保障上,要面向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办学资源,并按照学校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配置和管理。

(二)坚持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原则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现代大学的内在制度要求,也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的必然要求。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要求学校与二级学院应合理界定各自权责,根据实际需求适度下放人事权、财务权和物力配置权。学校主要做好资源统筹和考核工作,做好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二级学院既要充分利用相关资源配置和管理权限,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内部运行机制,发挥教授在学术咨询与决策方面的职能,调动起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要积极调整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降低办学成本和提高办学效益,早日实现学校制定的办学目标。

(三)坚持资源配置与管理目标导向的原则

资源配置与管理目标导向有两层含义:一是所有的资源配置与管理绩效方案应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为主体导向,突出学校办学定位,落实学校内涵建设,反映学校当前优先发展的方向等。二级学院的子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依靠本学院优势资源制定适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绩效管理指标。二是所有的绩效考核指标都要围绕业已制定的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若偏离了学校和二级学院的目标,即使工作再出色也是无效的,必须进行调整,以符合目标的要求。

(四)坚持资源配置与管理全面绩效考核的原则

全面绩效考核就是要使绩效管理涵盖所有的办学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综合评价二级学院使用学校资源的能力和效益,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资源投入的依据;督促二级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学科优势、提升办学层次为根本目的,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和质量意识,自觉加强内涵建设;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平台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质量。

三、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资源配置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学校章程,明确校院两级管理机制

学校通过制定学校章程,改革内部管理层次和权力分配结构,调整校机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权限,做到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由具体管理转为监控管理)和管理手段(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

根据学校章程,学校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方面赋予学院相对独立的自主办学权力。行政权力主要是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配置、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学术权力主要是通过组建学院各类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充分发挥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形成的学术群体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等学术事务中的咨询、决策和协调的作用,真正形成“教授治学”的模式。

(二)强化和细化办学目标管理,市场化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后,学校的办学资源配置从“学校化”向“学院化”转变,配置的方式从“计划性”向“市场性”转变,最终使资源配置与办学目标充分接近。同时学校对各学院的资源配置要起到导向作用,应以市场机制、扶助优势特色为主,以宏观调控、平衡协调为辅。

学校依据二级学院围绕学校中心规划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办学目标,按市场化模式配置二级学院所需办学资源。办学资源的下达应依据二级学院相关指标(如师生数、师生比数,重点学科,优势专业等)以及学院将来发展的目标合理、有限地配置资源。同时二级学院要主动成为支配办学资源的主人,既要在学校配置有限的情况下积极面向社会开拓资源,也要合理再分配已有资源,充分高效利用资源。

(三)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绩效管理体制

建立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实现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办学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手段,是实施目标管理的关键,也是衡量目标管理与放任自流的一个分水岭。考核评价机制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对学院的考核评价机制,二是二级学院内部的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要根据国家、学校的规定和学院特点,全面、分类、科学地建立考核评价指标。考核指标既要有对二级学院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也要有对资源使用效益的考核;既要有定量的指标,也要有定性的指标。考核指标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根据不同二级学院的特点详细制定。要将考核的结果与二级学院全体员工的晋级、奖惩和收入挂钩。

(四)建立配套的财务分配制度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后,学校要在经费使用和分配制度上实行改革,以充分激活办学细胞,提高内部发展动力和办学活力。主要有:

1.在经费使用上,要实行经济包干制。建立财务“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学校对学院实施经费总包干制,即学校基本日常经费用于公共事业、职能部门及部分教辅单位的支出,以及用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必要专项资金和根据二级学院目标完成情况用于奖惩的宏观调控外,将大部分经费(包括教育拨款、学杂费教育事业等收入)按照以各学院学生人数为主,学科(专业)数、科研等情况为辅的指标体系,下拨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承担人员工资、教学、学生事务以及各学院相互之间的上课、实验的收支。这种经济总包干制,再加上学院小额度有偿使用学校资产的机制,有助于学院开源节流,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在分配制度上,要贯彻“强化目标、总体包干,强化岗位、淡化身份”的原则

强化目标、总体包干是绩效分配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二级学院目标完成情况为准绳,不再与教师自身的职称、职务挂钩。二级学院的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酬劳与学院目标完成情况挂钩,改变过去只关心自身发展,不关心学院发展的心态;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在学院目标实现的情况下,自身的目标才能实现。

强化岗位、淡化身份要求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实施对岗不对人的分配制度。推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改变过去津贴待遇与身份(职务、职称)呆板挂钩的方式。学校机关工作人员和学院的行政人员应实行职员制,教师系列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这种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二级学院管理权限的落实,是二级管理得到实施的保证。

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资源配置与管理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全面的校院两级管理资源配置与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做好资源配置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绩效管理的关键。

(一)考核评价体系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考核评价指标既要考虑二级学院完成目标的情况,也要考虑二级学院各自的特点和资源的历史情况。

2.全面性原则。考核的内容要包括所有资源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既包括教学资源投入产出,也包括科研资源、财力资源等。

3.可比性和连贯性原则。可比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对二级学院进行的绩效管理的指标在各二级学院之间要有可比性;连贯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个二级学院进行的绩效管理的指标要有连贯性,用来反映这个二级学院在一定时期内的绩效变化情况。

4.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要求考核指标要具有可行性,即要使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均能从现有的资料中获得,以可验证的数据为基础,才能使考核评价不偏不倚。

(二)考核评价体系的基本方法

1.目标考核法,即按一定的指标或评价标准来衡量二级学院完成既定目标和执行工作标准的情况,根据衡量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作为目标考核主要内容的工作成果由工作目标被实现的程度来体现。学校首先根据目标管理原理和工作责任制确定二级学院的工作目标,然后将二级学院的绩效同这个预先设定的工作目标相比较,得出“绩效超过目标要求”、“达到”、“有距离”、“差距很大”等结论。

2.投入产出比较法,是依照投入的资源与产出的效绩贡献进行评价的。在相同绩效的前提下,投入愈少效率愈高,在相同投入的前提下,产出愈高效益愈高,但这种投入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学校根据对二级学院的资源投入情况,主要从学生就业率、学生考研率、科研成果数、教师获奖情况等方面评价其资源产出效益。

3.强制比例法,是为有效地避免考评误差,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在绩效考评前,强制对不同等级的比例进行限制。如何确定二级学院“优秀”比例呢?学校应从宏观上综合各种评价指标进行考虑,同时对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如事故数等)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各等级比例的确定既要起到激励作用,又要有一定的惩戒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巧玲,谢安邦.对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9):36-40.

[2] 陆晓云.高校二级管理绩效评估法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