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1
一、语文教师的角色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向专业人员的发展,其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教师专业的认识有着不同程度的偏失,传统观念认为学者即良师,即教师被普遍认同为知识的传递者。语文教师(以前叫国文、再早叫先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角色定位可谓是根深蒂固。作为进行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所起的神圣职责就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是,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语文教师就不能再扮演“教书匠”、“老夫子”的传统角色,而应向承担“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转变”(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语)。从站在促使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制高点来看,语文教师应当是语文教育的研究者,他的工作实现着知识的传承,文化的融合,精神的构建,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
二、语文教师的道德
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教师安身立业之本,是永无止尽的职业追求,不仅教书,更要育人,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还应有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职业道德。语文教师(包括其它学科教师)道德包括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职业道德意识。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师德理性层面、师德情感层面、师德意志层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支配语文教师职业道德活动的完整的心理机制。
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理论上的论争最多的就是其学科属性问题。对语文的定性通常是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等等。这一论争很少提及到语文教师的自我认识,就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职业意识淡漠,尤其缺失的就是师德情感和师德意志。师德情感是指教师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别人和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道德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它是和教师的职业道德需要密切联系的。积极的师德情感表现为从教育事业中体验到较高的满足感,以为人师表而倍感自豪,认为教师职业可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最美好最高尚的职业。师德情感应该是语文教师最应具备的品质。有了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有了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就奠定了教好语文的基础。语文教学要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观点,熏陶高尚的道德情操,“授人以渔”的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如果语文教师道德情感缺失,又怎样做到“以情感人”呢?当今,语文教师的地位在教育发展的大气候下逐步提高,但我们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自我认同感还不强,难免导致师德情感的低下,要想成为一名“专门技术人员”的语文教师,必然要求具有较高的师德情感,因为它与语文学科性质紧密相联的。
三、语文教师的“学科化”
一直以来,就有“长者为师,学者为师”的说法,意思是只要有知识就可以做老师,这一观念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了语文学科谁都可以去教的错误认识。因此,在对语文教师专业的理解上,人们往往只看重学科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其职业的专业性。从教师专业化这个层面来看,要求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传授者而且是语文教育的专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与其它知识份子或学科教师有本质上的区别。语文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专业性的深化,增强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必然要求语文教学技能的更加突出。
谈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2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学专家列·符·赞可夫经过20年的持续研究于1975年总结形成的。赞可夫的实验是在小学进行的,但其教学论思想反映了国际上50年代以后共同性的教育思潮,代表了教学论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影响远远超出了小学界和前苏联,成为世界上现代教学论的一个最有影响的典型流派。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也是他的老师维果茨基提出的“两种发展水平”也即“最近发展区”理论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维果茨基认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便确定着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他指出:“这种在成人的帮助下儿童今天所作的事,明天他就会独立去完成。”维果茨基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现实可塑性,而且指出了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明确途径:教学不能只是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应积极地创造最近发展水平,让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将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形成不断推向前进。
但是,正如赞可夫在1963年出版的《论小学教学》中所指出的:“维果茨基正确地强调指出了教学对于促进儿童的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趋于形成的作用,但是他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学生发展方面的成效,可能随着教学过程的安排的不同而表现得大不相同。”于是赞可夫提出了“教学的结构决定学生发展进程”的重要思想,指出“教育作用的完整性是保证教育作用对发展有高效率的关键所在”,主张以整体性观点来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
在用整体性观点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时,赞可夫认为,“必须有这样一些安排教学过程的原则,使这些原则能够成为所有学科教学的核心”。(《论小学教学》第23页)这个核心就是他在实验过程中制定的五项教学论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发展性教学这五项原则的使命都在于指导和调节教学的发展作用。但是,这里赞可夫所探讨和强调的是教学对学生一般发展的影响。在这之前,前苏联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在涉及教学与发展问题时,历来只限于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赞可夫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从“儿童心理是整体发展的”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探讨和研究“教学与学生的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或者说“教学对儿童的心理的整体的影响”。也就是说,赞可夫所强调的“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也不同于“特殊发展”。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强调“一般发展”,就是不片面地分析研究个别的特殊能力,而是强调一些个性属性的形成和质变,这些个性是学生顺利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教材的基础,从学校毕业以后,又是他们在任何一种领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基础。
在这里,赞可夫又提出了通过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来研究儿童一般发展的创见。心理活动的这三条线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中的每一条线索都是一般发展的一定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学生在周密设计的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发展水平,都是一般发展的水平,而并不是个别的具体能力的水平。赞可夫的这一创见,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解决了具体的研究方法问题本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数量来判别儿童的一般发展水平。
赞可夫所倡导和实践的上述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语文教育以多方面的影响或启示。
首先,我国语文教育强调课程、教材、教法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发展作用,而不是简单地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文学教育、情感熏陶过去一直、现在更是愈来愈受到语文教育家们的青睐和重视。虽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一直被认为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但这“工具性”并不同于美国一度盛行的“纯实用性”。尽管在语文教育过分追求“科学化”、“技术化”的过程中,文学教育、情感熏陶不免有“淡化”甚至“阉割”或“扭曲”的现象,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仍占“大头”这一事实,使文学客观上对学生还是起着或深或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情感的历史。文学教育说到底是情感熏陶、情感教育。情感是生命的源泉。就人的培养来说,离开情感的熏陶,也即生命激情的张扬,就不会有灵性、创造力,也不会有信仰和人格,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智育。同时,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是语言的最高层次。民族情感的熏陶、文学语言的感染区别于一般实用性文字“模仿”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人的灵性、创造力的“提升”作用、发展作用。显然,我国语文教育重视文学教育、情感熏陶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积极创造最近发展水平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我国语文教育强调在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品格的养成。这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是基本相通的。我国语文教育一贯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虽然这里所说的“道”许多年来不少人将它自觉不自觉地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将“道”视为“文”中固有之“道”者大有人在。他们在引导学生品味“文”即作品言语时,强调领悟“文中固有之道”,也即把握作者及作品人物的品性、趣味、爱好和胸怀;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强调创造能力的发挥,强调写作是一个方面的“立人”技能,强调写作是个体对群体、对社会的“发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语文教育不单是传授知识,也不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而是追求更全面的发展。积极发扬我国语文教育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有利于推进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
第三,我国语文教育也非常强调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方面能力的培养。记叙文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点。记叙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贯受到重视。学生要求在阅读记叙文时,注意作者的“观察点”、“观察顺序”;在写作记叙文时,注意留心他们周围的人和物,特别是要注意观察不同人物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等等。
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也受重视。在进行这两种文体的教学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逐步深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结构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也就是说,学生不止是单纯地在记叙文学习中得到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步完善起来。
应用文的教学时下也开始“景气”起来。这当然也有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的影响。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体行为日益频繁和复杂,自然,社会对应用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的语言实际操作能力需要有大的提高。但是,对学生语言实际操作能力的不断重视,恐怕还要归因到我国语文界“语感说”的日渐“深入人心”。“语感论”者认为,真正的语文能力是在“语言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以提高的。学生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通过“分析”达到“理解”就可以奏效的。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历练的过程,顿悟的过程。那种以为“理解”了自然就可以“运用”了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因为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充其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语文能力的发展须臾离不开学生自己的语言实际操作、实际运用。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赞可夫所提出的上述发展性教学五条教学原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语文教学尤其有进行创造性借鉴的必要。
一、要恰当地把握好我们的“高难度”、“高速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与教材要有足够的“难度”和“速度”,保证学生适度的紧张,让他们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愿望;另一方面,学生又不至于因为“难度”太大,或“速度”过高,而望洋兴叹,信心不足。应当指出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势下,一些课程与教材的“难度”有盲目“攀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二、“理论知识”应成为教材的“主线”,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语文教材的线索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教材线索在教材中表现得不够鲜明,这已为不少学者明确指出。因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语文教材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可能像理科教材那样表现为非常明晰、非常清爽的“直线型”结构,而只能“螺旋型”地呈现其结构。但是,“螺旋型”结构也必须有一个相当清晰的线索,学生的发展才有一个清晰的轨迹。
谈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默会知识 实践 探究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51-01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使得学生被动的学习语文知识。然而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的自主学习型和知识型人才,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默会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学习。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默会知识的好处
1.1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默会知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和自主学生意识。自主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让学生在默会知识的同时深刻意识到其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默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1.2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在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默会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品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化思想感情产生一定的感悟。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探究
2.1 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默化知识
由于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殊性,默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然而想要在教学中更加顺利且流利地利用默会知识,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默会知识储存量。默会知识作为显性知识的延伸,那么积累大量的默会知识而显性知识的存储量也就会相应的增加,对语文知识中的情感、思想以及人物形象的体会也就更加透彻。而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默会知识?其中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小学生相较于其他年级学生来说,求知欲、探索欲以及阅读欲望更加强烈,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阅读,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给学生寻找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供学生进行阅读。此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意识到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或者租借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显性知识也会逐渐得到增加,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的提高。
2.2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默会知识
简单来说,默会知识理论就是阐明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所能表达出的知识量是不对等的,而默会知识量很明显要大于显性知识量。由此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的依赖语言传授知识,还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默会知识。以教师讲解为基础,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为条件,学生充分利用默会知识理解语文知识、体会人物情感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利用默会知识体会和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司马光》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情景表演或者情景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如在朗读或者表演司马光思考这一段课文内容时,就可以快速动脑、机灵,表现出司马光当时快速思考以及急迫解决问题的心情。在司马光想出办法并救出小伙伴的时候,学生会受到司马光的聪明才智的感染,这时学生要读出自豪的语气。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运用默会知识理解课文内容,虽然教师是间接并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体会文章人物思想情感变化以及对课文知识内容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直接讲解要好得多。教师直接讲解课文内容,不仅枯燥,而且这种方式于学生来说是被动接受,对课文知识也难以理解,难以融会贯通。但是,由于默会知识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正确的想法,同时对于学生理解的偏差也要及时地予以指正,引导学生正确利用默会知识。
2.3 促进学生默会知识的交流
小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对语文知识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彼此进行语文默会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学生默会知识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得到整体的认可,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如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默会知识进行学习,从多方面感受和理解小灰兔、小白兔的想法。
总之,将默会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跨越,不仅符合了新课标对语文教育课程的要求,同时也改进了语文教学方式。同时,语文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默化知识运用的条件和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并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谈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4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目标
总的来说,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符合这个总体目标,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服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它应该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特殊任务。
1.语文课程的目标观
民族性与多元化。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教育也逐步走向国际化。同样,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也趋向全球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审视语文教育目标,制定语文教育政策。一方面,民族语言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最有力的纽带,正确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及其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抵制外来语言和文化的霸权与殖民,是母语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全环化必然导致多元化。因此,就语文教育而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正确处理好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准确把握其分寸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总的说来,应该加强民族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使自身有一个参照系,更好地向西方学习。
人文性与技术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的操作技术成为语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比纸和笔的操作更复杂,更具技术色彩。同时,多媒体和超媒体技术丰富了人类思想的表达手段,非文本的可视化媒体将与语言文字紧紧地融为一体。发展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追求高效率,因此,培养学生高效率的技术化语文能力,将成为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由于高效率的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因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容易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当前,科技与人文的割裂正呼喊着科技与人文整合,这将使人们在追求语文能力技术化的同时,追求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文性,包括对语言思维、语言道德和语言审美情趣的重视,对文学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的重新评估。
普及性与艺术化。普及性是指过去仅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群、具有高不可攀的神圣地位的语文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为大众化的目标。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写作、电子投稿与发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不受应试教育和语文教师的约束,人人都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从而出现了大众化的“网络文学”,曾经神秘的“创作”成为一种普通的、大众的“写作”。在文学的发展上,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语言的话语权威发生了变化,公众话语早已成了明日黄花,个人性话语、私人写作渐渐盛行。至于艺术化,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便利的多媒体表达与文本表达融为一体,语文教育目标带上了更多的艺术色彩;二是由于键盘输入、扫描输入、摄像输入、摄影输入和语音输入等输入方式的不断丰富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章修改与编辑的方便性,传统的纸笔书写可能将逐渐让位,而隐退为一种少数人所专有的、纯粹的书法艺术形式。
生活化。信息技术为语文教育目标的生活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能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社会,使语文教育目标更富有真实的交际价值,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用一体化。如多媒体的互动技术可以模拟演讲、报告、采编等应用语文的真实环境和活动,网络技术使写作具有真实的交际目的,这就为语文教育目标生活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个性化。信息时代文化价值的多元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使语文课程目标不再整齐划一,而应该承认语文能力的个体差异,从“一纲多本”发展为“多纲多本”,从“教学大纲”发展为“学纲”,鼓励学生根据社会的发展、自己的需要和潜力确定语文学习目标的总体要求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样就有助于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个性化,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语文能力的变化
电子化的读写能力。电子读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语文形态,它与传统的读写一样,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电子读写能力包括多媒体阅读能力、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扫描输入等多样化的输入能力,多媒体写作能力,超文本和超媒体写作能力,网上写作能力,电子投稿与发表的能力以及电子读写一体化的能力。这些能力除了必须具备传统文本读写的基本能力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知识、技巧与策略。如多媒体的解读,各种字体、字型、字号和不同文本版式的处理,页尾、页脚、脚注和尾注的运用,网络导航的技能,网上交流工具的熟练使用,网络礼仪和网上交际规则的把握。此外,电子读写对传统的文本读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由于电子读写的便利性和极强的交互性,电子化的文本资源极大丰富,以及情景化的多媒体与文本的融合,使其所表达的观点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多样、复杂乃至隐晦,这就对批判性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如在网上阅读时,由于超文本的功能,读者的眼光变得更加挑剔,如果文章缺乏吸引力,读者就可以迅速转移阅读目标,点击其他的栏目;反之,如果读者发现了优秀的文章,便会通过BBS、E-mail等电子手段在Intemet上迅速传播,影响范围极为广泛。并且读者还可以利用网上的交互方式,打破与作者的鸿沟,与作者甚至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些特点对网上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作者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快速读写的能力。质量和速度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传统的语文学习注重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强调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文章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全面把握,强调字斟句酌的写作和修改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特性的必然。在信息时代,它仍是一个重要的语文教育目标。但不限于此,由于信息时代网上信息的更加自由、开放、随机,人们所能接触的信息量剧增。在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有价值的,也包含了许多价值不大甚至有负面影响的垃圾信息。因此,信息的快速捕捉能力、筛选能力和鉴别能力必将进一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为了应对全球化浪潮带给人类的更加频繁的交往,在信息时代培养快速的写作能力也显得很有必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写作成为有真实目的和意义的交流工具,如果能提高网络写作的速度,那么其快捷与方便的特点就会使它的交际价值能与日常口语交际相媲美。又由于网络写作能整合传统写作本身的优点,因此,它在远程、长篇和深思熟虑的交流方面则将超过日常的口语交际。
实用性和研究性文章的写作能力。文字处理技术如WORD、WPS使写作快捷而简便,网络技术如E-mail、BBS使写作具有真实的交际目的。写作将像口语交际一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电子写作与传播,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思想、交流看法,而这有赖于实用性文章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CD-ROM和网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电子写作工具的便捷性,使研究性文章的写作不再局限于大学生、研究生和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也有条件参与到研究性的写作中来。他们能方便地利用电脑网络请教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并开展网上协作,能搜集、阅读大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不断的重组、加工与再创造。
规范性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人机对话技术的发展,人与电脑之间的口语交流、人与人之间通过电脑与网络的口语交流将日益频繁。无论如何,电脑还不是人脑,人与电脑的对话就要求口语的表达具有适当的规范性,并掌握人机交互的会话策略,使电脑能够理解。由于当前的人机对话研究主要基于书面语言,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口语表达的规范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出现向书面语靠扰的趋势,如词汇省略现象的减少,句子趋向于完整,口语能通过电脑显示出来,从而具有书面语的视觉特征,能够被修改、补充与保存。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内容
1.语文学习对象的变化
多媒体。传统语文学习的对象主要是语言文字,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图像、声音、视频的运用与文本一样便利,它们不再局限在少数人专有的艺术创作领域,而是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表达思想的共同方式。从当前的多媒体作品来看,多媒体与文本的融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过去语文课文中的插图或朗读时的背景音乐一样,对文本的理解起辅助作用;二是以多媒体的表达为主,文本起补充、说明性的辅助作用;三是像文本一样都是表达思想的主体,如果删除多媒体部分,思想的表达就不完整,文本也得不到顺畅的解读。因此,掌握多媒体作品的特征与格式,理解和灵活运用多种媒体的能力,如图像解读、音乐鉴赏、视频阅读、文字处理、多媒体创作、E-mail技巧、网上实时交流、电子投稿与发表、电子工具书的使用等,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项新内容。这些内容与信息科技课程不完全相同,信息科技侧重对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技术的基本操作,属于基础性的技术课,语文课程则侧重利用信息科技表达思想内容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文本媒体与其他媒体一起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网络语言。随着网上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文字在词汇、句式、语体和语用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日益增加的缩略语、大量出现的谐音词、界限逐渐淡化的各类语体,从而产生了“网络语言”,包括网上的口语、书面语甚至网上的方言。一些“网语”正从网上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成了语言生活的一部分。一旦“网语”约定俗成,就会引起社会语言的变化,从而引起语文学习对象的改变。
网络文学。电子写作的便利和网络语言的产生,催生了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是指首次以电子形式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具有通俗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并且篇幅短小,多数在2000字以内,但数量众多。在内容上,主要表达自我的感受和心情,所以一些较成熟的作品深受年轻读者的青睐。由于计算机网络尚未得到全面的普及,也由于传统的印刷媒体根深蒂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仍由传统媒体出版发行,这样做虽然失去了网络文学的一些特点,但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但不管怎样,经过“优胜劣汰”,网络文学都将与传统的文学作品一起,成为语文学习的对象。
主题词。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的写作要求概括与提炼主题词或关键词,以方便电脑的处理;获取信息的检索式阅读和快速阅读也要求输入主题词或关键词,以进行准确的查询。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虽然也重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但都没有上升到信息检索的高度来进行,因此,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对主题词的教学。
2.语文课程内容选择范围的变化
语文学习领域的广阔性。网络技术的普及,网上的资源共享与交流,使人类的语言生活和语文的学习领域更加广阔。语文的外延不仅包括现实的生活领域,还包括网上虚拟生活中的语言活动,语文的外延等于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的外延之和。语文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也因此更加多样并富有动态性,语文课程真正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或“全语文”课程,“大语文”教育也更容易得到实现和推广。
语文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语文学习领域的广阔性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这必然要求语文课程采取主动、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各种主题、各种风格的语言学习材料。既可以选择贴近社会发展的社会历史作品,如时代主题、斗争、革命、爱国主义、群体意识,又可以选择讲人性,讲亲情、爱情、友情,讲平凡小事,讲普通生活与工作的文章;既可以选择革命文学,也可以选一些改良、保守、通俗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但在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甚至极度泛滥的背景下,更要注意语言学习范例的选择,一方面要积极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5.语文课程结构、载体和相关术语的变化
谈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5
一、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突出人文性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禁锢学生的审美想象。由此,不少教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重在培养学习方法。于是,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公开课更是如此。于是,热热闹闹、形式多样的课堂上不再有朗朗书声,不再有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精彩语段的分析见解。
“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文课的灵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能以牺牲任何一方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训练中,语文的理想境界才会实现。
二、重学生自主学习,轻教师主导作用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事例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对于“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在经过短暂的困惑后,接受并付诸实践。但是,这样却又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一节课,教师或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一节课完成,学生不清楚学到了什么东西。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曲解语文课,甚至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所适从,成了看客。
另外,说到“自主学习”,教师便不敢“多言”,惟恐因循了“满堂灌”、“满堂问”的老路,而是放手让学生设疑、自己解答或组成小组互助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与其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倒不如倡导师生互动学习。真正有效的教学既不是简单的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学习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转,而是要求教师起到桥梁作用,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让教与学真正溶为一体,相得益彰。
三、重合作学习,轻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和启迪。
现在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形式,无用功很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入、认识不到位,小组合作结果往往是肤浅的、片面的。这种合作为个别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一些学困生仅仅是参与者,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收效甚微。有的教师甚至把小组讨论作为一种固定模式,广泛采用,而不管有无讨论的必要;还有一些讨论时间不足,看到有结果就草草收场,其实质是流于形式,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能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提倡合作学习是有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四、重创新能力,轻基本素养
谈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6
新课程对语文教师角色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意味着对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我们的人才培养力度呢?下面我想从四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新观念的获得
目前我们在校的师范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刚好赶上了新课程改革开始的号角,也正是由于改革刚刚开始,一切都尚在争论与徘徊、摸索与探寻中,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也由于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解不够透彻,有些茫然不知何去何从,于是干脆换汤不换药,以不变应改革的万变吧,所以我们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也基本上是接受一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教育模式能给学生带来语文能力的提高,但也更不能否认,这种模式也带给学生负面影响——他们会习惯地以为语文教学就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种。如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大多以“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段落划分——主题分析——写作特点”的程式进行,我们的学生也在了解了课文相关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认为阅读文本就该是这个过程,语文教学就该是这个模式,而事实上呢,这种模式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其中的一种,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蹩脚的一种。而如果我们在今天的教学中不能让学生获得对新课程的理解,获得关于语文教育的新的观念,他们就会理所当然地重复他们曾经接受的语文教育模式,语文课程改革或许就会在这种习惯的力量中被无形地消解。
因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而言,理解新课程、获得新观念是如此的重要,这里所说的新观念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包括课程观、师生观、教材观、知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教师观念的进步意味着师资水平的提升,我们寄希望于我们的学生能有别于他们的父辈的语文教师,开始新的语文教育教学,改变改变语文学科的现状,从根本上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二、思维方式的转变
观念的更新能适应一段时期的变化,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一辈子受益的。知识是学不尽的,真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等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时,或许已经不适用了;如今尚处于学习和推广中的新课程,若干年后也一定会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因而在教学中,我常对学生说:我们这门课程与其说是要使大家获得一些专业知识、获得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如说更重要的是使大家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善于分辨、善于接受、善于为我所用的开放式的思维方式。
有学者认为,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本身,而且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也都会带来教学效果,只是人们很少能意识到而已。比如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教师作为知识的持有者有着绝对的权威,课堂上更是说一不二的王者。这种师生关系的定位很容易造就教师自己说了算、甚至固执己见的封闭型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而学生长期处于教师的话语霸权之下,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师生关系的常态本该如此。这个“效果”就是教学内容以外所生成的副产品了。那么有一天当这些学生成为教师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复制这种师生关系,进而也养成自我封闭型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长此下去,必然造成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迫切需要培养一种开放型的思维方式,以中止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才能保证语文课程改革的顺利进展。
只有保持着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我们才能拥有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用一种高于我们父辈的眼界,敏锐地检测到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细微变化,并让这种变化进入我们的思考范围,进而对其进行识别、分析和融通,为己所用,使之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转贴于
三、教学能力的培养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语文教师是其明确的职业指向,教学能力是其能力构成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是多方面的,除了各科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状况的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组织教学评价能力等,还应该具有在其他学科看来可能不是特别强调而对于语文学科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有:解读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较强语言运用能力等。
语文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者的不统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解读和使用语文教材的能力,如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内容的,教材又将建议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我们该如何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去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程和达成教学目标等。
同样,由于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者的不同一,语文教学中就存在着如何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再加上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征,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之多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科,使得语文教学总是面临着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显得特别重要。还有,由于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师高超的语文运用能力会让学生产生艳羡和敬慕之情,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榜样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就明显高于对其他学科教师的要求了。
四、教学反思的习惯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教书匠”的角色,更应该向着“研究型的教师”的方向努力,这就是说,语文教师不能把教学当作机械的操作,而应该让思考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本来是说学习的,如果用在教学上也还是适用的:教学和思考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是一味教书的人是会走进没有前途的死胡同的,而不将思考付诸于教学实践的人其所思所想也无非是没有意义的空想。做研究型教师亦即离不开思考,我们要成长为不同于父辈的语文教师,还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在短短百年的发展中,语文课程尚不成熟,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寻了。比如同样一种教学方式,为什么有的老师教起来效果很好,有的则很糟糕呢?优秀教师的教学个案为什么无法复制和推广呢?如何将优秀语文教师的个案推广?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语文学习对象的变化性、教师个体的差别性,这些也都造成了我们语文课程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反思,从近处说,有利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升,从长远看,则有利于教师的个人发展。前者毋庸多言,我们说说后者吧。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教师是蜡烛,是粉笔,这说的是教师的职业特征,换句话说教师的价值是要通过学生来实现的,但是如果我们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进而能够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自我价值了,这就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对于我们在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则是为做一名有前途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