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语;个性化;阅读;探微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行为,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构建对新内容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同一个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也可以有所不同。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种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个性化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自主的情绪化氛围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味盎然地去读。在自主中学会阅读,积累知识,熏陶情感,发展思维,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在受到激励和鼓舞后,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创造,个性化阅读才能闪耀出个性的光芒,学生才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读这个美妙的世界。其操作的方法是:
一、诱导学生想读,相机“牵引”入门
古人云:“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要改变当前阅读教学“引得不够,牵得太多”的倾向,教师首先要明确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启发点拨,因势利导。启发式教学,古已有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课堂上当学生想知而不知,想说而说不出时,心理上就产生了“愤”、“悱”,教师相机诱导,点拨指引,学生方能“开其意,达其词”(朱熹《论语集注》),恍然大悟,收到最佳效果。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明确地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决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愿望设计阅读教学过程,而是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察颜观色、循循善诱,不断地营造“愤悱”状态,又不断地启发引导,“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相机“牵引”学生跨进阅读大门。
二、引导学生“悟读”,培养“悟性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悟性”能力的培养,强调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悟读”应从“悦读”开始。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期待,那么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给“悟”带来动力。因此我们要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掏”出文本中最宝贵的可感因素。如教学《荷花》时,可引导学生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a.“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冲、露、伸、探、钻、长……)b.读读这段文字,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用力、使劲、一个劲儿、生机勃勃……)c.课件变化、播放荷花录象,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荷花想干什么?说什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努力……)通过引导比较品评文字,感悟到了作者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
三、指导学生“研读”,培养自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如在学习《军神》一课时,我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层层设问的教学方式,着力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为什么沃克说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沃克说堪称军神?”这两个问题,让学生通揽全文,自主读书,探究阅读,看看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表现的精神。这种自主性的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潜心读书,边读边标出有关语句,积极讨论,大胆交流着自己的见解,体现着发现者的愉悦。
四、鼓励学生“演读”,发挥表现能力
语文教材编者挑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透的意蕴,常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鼓励学生以自己新的创意去表演读,学生就有可能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如我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能初步形成对故事的整体感知,但对文中精当的词、句和富有个性的语言还不可能有所领悟;能模糊地感知小猴子在种果树中表现出的急噪,但容易把其原因归咎于小猴子偷懒或三只鸟儿多嘴,还不能感悟到故事中角色的鲜明个性。这样,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在种树过程中的“等不及”心理,体会小猴子和三只鸟儿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课文中角色,为角色设计台词,在实践中积累语言,在应用中提高语言能力。表演中,孩子们特别活跃,努力地表现这只小猴子没有耐心,听了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是可以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在最后的课堂延伸中,让孩子们讨论: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讨论后交流。此举主要是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积累语言。
五、重视学生“创读”,尊重独特体验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求知的过程,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决定了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所选用的阅读方法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语文材料来自生活,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差别地解读文本,注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阅读的再创造。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都着力抒发着内心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等,通过想象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与课文的情感相碰产生火花,从而感悟文章语言中的内涵。在教学《美丽的小路》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但怎样才能让它永远美丽呢?”在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后,我让学生以《美丽的小河》为题,自编一个童话故事(可以是课文中那几个角色,也可以另找角色。)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编出与众不同的故事。有个学生编了美丽的小河里,有一种仙鹤博士发明的“净化鱼”,把河里的垃圾都吃掉了,河水清清的。各种动物在河边、河里又唱又跳的――多丰富的想象呀!让孩子们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思维,想象丰富,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探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也越来越重视教学评价的个性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品质和语文素养,对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增加评价的主体,由单一化评价转化为多元化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表现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情况有一个具体全面的认识,知道自己优势在哪,不足之处又在哪。能够从教学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不断去提升自己。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中,老师是教学评价的唯一主体,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进行评价,主观色彩比较强,这种评价模式降低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学评价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转变教学评价模式,增加教学评价的主体,降低唯一评价主体给教学评价带来的主观性,在阅读教学评价中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老师点评三种方式进行评价,确保阅读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例如,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让一到两个学生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字读错的情况,语文老师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检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评价,这样既可以帮助阅读课文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同时也提高了其他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在下一次的阅读中犯同样的错误。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给自己的阅读成绩打分,然后让其他同学共同指点,指出阅读过程中优势和不足的地方。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具有一定的优势,评价的学生和被评价的学生处在同一个等级,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比较小,因此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之后,语文老师再进行点评,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做一个总的概括,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这种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语文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互评的方式不仅可以让被点评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能培养其他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改变评价的侧重点,由结果评价转化为过程评价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通常都会陷入“结果中心论”。即教学评价倾向于结果,无论是口头评价还是书面评价都是如此。譬如,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找学生朗诵课文,有些学生朗诵效果不好,发音不正确,或者感情掌握不准确等,语文老师立马就会指出学生的错误,甚至打断学生的阅x,直接让其他的学生重新朗读一遍,这样就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注重结果的教学评价存在的一定的弊端,甚至会让部分学生在不断受挫中丧失阅读兴趣,最终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心理。语文老师要认识到这种教学评价模式的弊端并不断深入研究,在教学评价中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评价原则,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以及认知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譬如,语文老师找学生朗读课文之后,学生朗读效果不好,老师可以不要立即让学生坐下或者直接进行批评,而是找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部分闪光点,并就这些优点进行表扬,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譬如小明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有些生字读错,语文老师可以这样说道:小明同学对文章的感情把握的比较好,如果能够将这几个字读准确,效果会更好,然后再指出学生读错的几个字。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还会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以更积极自信的方式投入到语文阅读之中。
三、调整评价的标准,由概括性评价转化为针对性评价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往往更加重视以“知识”为本,评价的标准也多是围绕这个方面而进行。而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因此,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要对评价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由概括性的评价转化为针对性的评价。概括性评价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学生也不能从老师的评价中有所收获。语文老师要认识到概括性评价方式的不足,由一种形式、一个标准的概括性评价转化为具体化的针对性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整体表现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也能从老师具体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可以结合老师的评价对自身的不足进行逐一突破,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整体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老师要认识到教学评价的价值,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由单一化评价转化为多元化评价、由结果评价转化为过程评价、由概括性评价转化为针对性评价,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殿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华少年. 2016(24):17-21.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3
一、实施个性化阅读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展现学生个性。在我国有关语文教育的相关规定中已经明确提出学生的阅读教育比较特殊,它具备个性化特征字生的阅读教育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单纯依靠老师的课堂讲授并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老师要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在阅读中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
2、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语文阅读个性化教育中学生是其中的主体他们在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是根本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必须要实施个性化阅读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为了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充分展现出来,老师就要善于利用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手段根据每个学生个性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3、个性化阅读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动脑能力。在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育中字生主要是用心来感受文章内容只有经过反复阅读文章他们才能够把文章理解透彻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从实际上来说冷性化教学是对以往阅读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转统的阅读教育并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而个性化阅读教育做到了这一点。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字生开始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其动能能力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对策探析
1、要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读中实现与作者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化解。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会逐步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于永正老师在教《小稻秧脱险记》时,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一些“一拥而上”、“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团团围住”等词,此时,于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自己解释或让其他同学解释或自查资料解释),而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第一遍过后,于老师问:“对刚才提的问题是不是多少明白点?”少部分学生犹豫地点头。再读第二遍后,于老师又问:“这回是不是又明白一点?”有部分学生肯定地点头。接下来于老师示范读。读后,于老师又问:“这回是不是明白得更多了?”大部分学生点头,极少部分疑惑,再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放声读一遍。四遍过去,于老师感到时机成熟,才找了部分同学根据读书时自己理解的意思去和老师一块做动作,原来明白的,此时更深刻地领会了,不明白的也豁然开朗。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38-02
“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不同水中映出的月亮都不同。这不也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么?文本是一致的,但它投射到每个人心中却都是不同的,阅读过程本就是学生的自己个体理解体悟的过程,不应该由教师越俎代庖,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通过自身的解读,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质疑、个性化的积累、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张扬。下面我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思索与收获。
一、尊重――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
“我们自己必须先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就是说,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平等谦和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阅读教学亦如此,在教学中,懂得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拥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阅读理解,用宽容之心灌溉学生的个性之花,促使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对于文中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人物勇敢机智的点评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认为杰奎琳最了不起的居多,因为她最小却想出了最有效的方法保护了情报和家人的安全。但也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伯诺德夫人非常勇敢,因为刚开始在两个孩子已经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的举动在稳定孩子心绪的同时无疑又为两个孩子起了榜样作用,这才有后面杰克和杰奎琳的机智举动。还有同学认为杰克是一个小英雄,他的办法虽然失败了,但他在面对德国军官怒斥的时候还依然非常冷静,面对死亡也很勇敢,这样的人就应是英雄。这三种独特的阅读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更丰富了学生对于文中人物的认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
二、民主――搭建自由的阅读平台
和谐共生,这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能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平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个性解读,从而体悟文本的精妙之处。在课堂上,学生只有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个性。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就必须放下“师者为尊”的架子,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在这样的阅读平台之上,学生的个性思维才能得到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也才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牛郎与织女》时,有学生提出:“王母娘娘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她没有顾忌自己与织女的亲戚关系,能公正执法!”面对学生独特的有所偏差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得出最终的判断。教师问:“这样的人应值得敬佩。那你敬佩她吗?”让学生再读文本思考,同桌讨论,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王母乘牛郎不在家时捉住织女,阴险卑鄙;对自己的曾孙、曾孙女都不念亲情,执法手段冷酷无情,令人生厌。甚至有学生提出天庭的这条规定是否正确。由此,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是多么期盼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加强了对文本的感悟,更受到了文本中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一个民主自由的平台,课堂上才会出现个性的声音,在舒展自己个性的同时,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个性阅读,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三、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
每个文本,我们赞同学生有其自己的个性解读,但不可抹杀的是,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不可逆的文本意义,即文本内在的价值取向。作为读者,也应是把读懂文本意义视为阅读的根本目标。因此,寻求个性,并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是可能因为年龄、阅读能力、背景知识等不同而对文本意义产生的深浅不同的个性解读。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不管掺杂多少自己的体验感悟,究其根本还是得从其独特的言语形式入手,才能逐步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因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带有个体独特的见解的同时,老师还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逐步深化不同理解程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如教学《莫高窟》,文本中心在于赞美莫高窟辉煌艺术的同时,也暗含着对清政府腐败的愤恨,激发学生既为莫高窟的灿烂文化折服,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为傲,同时也更要发奋图强,不忘国耻。文章的第二、三段及四段的前半部分段主要通过对莫高窟惟妙惟肖的彩塑、精妙绝伦的壁画和曾拥有无数珍宝的藏经洞的描述来展示莫高窟的灿烂辉煌,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此时赞美越深,对莫高窟曾遭受的损失就越痛心。个性化的阅读与文本意义的解读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从文中的四字词语及多处排比等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去体会莫高窟之美,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体会,如:对莫高窟,你还了解多少,是怎么了解的?有关知识与生活经验参与的个性化阅读,能使学生拉近与莫高窟艺术的距离;接着,展示有关莫高窟的图片,引导想象和谈感受。这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对文本意义的个性化阅读,是非常有效的帮助。对精美图片的欣赏和由此引发的联想,对学生们来讲,既是对文本语言的深入理解,又是个性化阅读的一次展示和提高。最后,在通过对如今空空如也的藏经洞的解读了解一段耻辱的历史,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同时,文本的意义也最终呈现了出来。
四、鼓励――倡导个性化的朗读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教学的活动中,无疑,首当其冲的理解方式就是朗读。对于感受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说,对文本理解和内心感受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朗读。学生无论是细细品读,亦或深情诵读,甚至是夸张地读,这些都是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表现,都是阅读教学的亮点。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5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18-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主观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与体会。这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将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阅读与主动思考的时间,与文本展开积极的对话,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与体会,这样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我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几乎都将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文章内容循序渐进地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总结出标准答案。教师的详细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的锻炼,学生几乎都是被动听讲,基本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新的课改环境下要求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环境,帮助学生认识杜会,加强课上沟通,使得语文与生活更大程度上达到契合。只有构建和谐、良好且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阅读氛围,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思考,自主探究文意,主动分析文章,表达内在情感,分享阅读感受。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够让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华,找到自身的感觉,体会其中情感。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大胆质疑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对教师的提问,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学生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在开放性问题上,往往事与愿违,这个时候,一定要宽容,一定要耐心。只要学生的回答能自圆其说,即使是违背主旨的回答,我们也应该给予学生鼓励,而不应一味的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统一学生。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边想边读,可以是边表演边读,可以集体读、个人读,也可以是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自主、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无奈。
四、强调个性化的朗读方式
个性化阅读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的活动,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朗读。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表现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内心感受的有效形式。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抑扬顿挫地读,咬文嚼字地读,甚至是带有表演和夸张地读,无一不是展示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亮点。通过个性化朗读,学生不但读出了个性,也深刻感悟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展现出来,不仅要读出个性,也要让其他人感受到你的独特理解。我想,这才是《新课标》提出个性化阅读的主旨所在。
五、在拓展延伸中发展学生阅读个性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个性发展,既是新课标下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是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运用。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拓展延伸,发展个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带着感触和答案走回课堂,进行分析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要避免将多姿多彩的文本内容转变成“千人一腔”的结论,不要让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被苍白空泛的文字概念所取代。在小学生学习文字和言语表达的重要阶段培养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经过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消化,逐渐形成个体的认知,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将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方法有机整合,才能在拓展延伸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
六、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问题 对策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层教育者们的关注与重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地进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个性化阅读教学需要的是“自主”,而不是“自由”,有的老师错误地理解了个性化阅读的内涵,文课堂上漫无目的的自由讨论被看作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自主讨论。教师过分强调个体在阅读内容和形式上的自主性,忽视阅读必须遵循阅读的规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很多教师使学生的自主读书成为漫无边际的“自由市场”。
2.片面追求个性化阅读教学形式,致使教学内容杂乱
自从新课程倡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以来,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方面做得比原来好多了,但也出现了有些偏离教学目标的“教学",整个课堂由学生牵着走,导致课堂内容混乱无序,教学计划不能完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任由学生拉着教师走,学生走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教师应提前预设好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偏离这节课的教学轨道时,教师要将他拉回来,不能任由学生引出话题,任意发挥,而把应该完成的教学内容置之脑后。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的老师将心思花在研究课堂的教学形式上,以所谓的“标新立异”的形式来“包装”并不生动的课的内容,生搬硬套一些新的形式与花样。结果学生的发言机会多了,课堂情况发生变化了,变得热闹起来,但是仔细深究,课堂表面的热闹掩饰不了学生思想的贫乏、遮蔽不住学生精神的苍白,课堂教学效率反而大打折扣。
3.评价体系混乱
由于教师错误地理解了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导致阅读成了学生随心所欲地理解。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解读,教师或给予廉价的表扬,或不发表任何议论。一堂课下来,不仅使判断力较差的同学以非为是,也会使其他同学不知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盲目尊重,无原则的肯定,是在破除一种极端做法的同时,不幸走向另一种极端。
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说狐狸很狡猾,他用拍马屁的方法骗走了乌鸦的肉;有的认为狐狸太聪明了,几句话就能把乌鸦的肉弄到手,我们应该向狐狸学习。很明显,第二种同学的回答偏离了作品的价值取向,此时教师如果选择沉默,而不对学生进行纠正,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
1. 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应转变观念,要转变对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认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也不只是学生,而是教师主体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体接受并超越教师主体的主导,即两者是主体问性的关系。这种主体间性的关系,要求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重视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时时想着学生,处处为着学生。只有这样,个性化阅读教学才是有意义的师生交往活动。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要获得个性的风格,表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前提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的主体感受最大的尊重。教师应注重解放学生的大脑,在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去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教师若是仅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不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学生智慧火花的进发,扼杀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3.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都需要适当的评价。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评价倡导更多赞许,包容和支持,是学生张扬良好阅读个性的有力保障。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实现评价个性化,追求的是“以评价促发展,点燃学生阅读热情”,而非为学生划分等级;反对“一刀切”,“一把尺”,对不同学生提不同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堂主体提出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在小学语文中使用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对培养学生开拓的思维也具有重要。教师在使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使课堂过分“开放”,在学生学习偏离教学目标,或者阅读的结论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时,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否则,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变成形式主义,给教学工作和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健美.对个性化语文教学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2(4).
[2]林健美.对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再探索[J].教育探索.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