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动化行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动化行业知识范文1
电气自动化专业 实训基地 运行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作为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手段与模式,它的建立和发展将对实践型教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研究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中心内容,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近些年,国内开展了很多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研究,从提出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课时到提出确立以实践教学为主构建教学体系,从提出开展仿真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训到提出开展全真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训,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正朝着工学结合的方向发展。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开展为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进行了生产性实训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看来,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生产性实训的认识还停留在摸索的层面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对生产性实训做出深层次的界定。比如在如何实现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如何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合作等方面都还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一个系统的运行管理体系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能使学生通过在该基地的实践,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体系,缺乏保障学生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实训达到实训效果的相关机制,缺乏校内生产性实训任务的相关标准和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流于形式,没能充分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正作用。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起点低,投入少,没能起主导作用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开展了建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但是基本都处于初始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采取以模拟实训为主的实训方式。学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少,同时合作的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也看不到相应的效益,因此合作积极性不高。导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层次低,与高职院校所需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模相差甚远。
3.实训指导师资力量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本身无较强的动手能力,加上学校专业教师相对缺少,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大多数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不够,某些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很好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同时,实践教学指导力量的薄弱也引起了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注,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少问题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二、“工作室”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1.基本思路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学训产”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年学制分为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生产实习三阶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前两阶段为时两年,安排在校完成理论学习及相关实践训练,后一阶段为时一年,安排到企业完成顶岗生产实习。在三个关键环节中,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到总学时的50%,教改试点专业则可以高于50%的比例。以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入点,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生产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有机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产学研活动,为企业摸索、总结出新的经营路子,为企业解决瓶颈技术问题,并最终达到为企业增效提供了实现捷径。
在实训基地建设及实习组织形式上,学校投入资金,着重构建校内实训场所,本着互利、互惠、共赢原则,花大力气与校外相关企业签订工学合作合同。目前邕江大学工学院共与13家企业建立了12个校外实习(训)基地;邀请了20位相关行业的专家、高管人员、行家里手,能工巧匠参与了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新专业开发研讨,以及安排了30批共1000人次学生进行专业实习(训)。企业人员参与工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进一步推动了邕江大学工学院专业的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实施方案
(1)打破电气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界限,以自动化专业群为依托,根据具体的就业工作岗位建立相对应的“工作室”型实训室(如:应用电子工作室、电气维护工作室、PLC控制及维护应用工作室等)。
(2)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工作室”制的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各个“工作室”,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的融合,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生产化、市场化建设。通过规范实训基地运行流程,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保障实践教学目标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现。
(3)学生进入与具体就业岗位对应的进行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锻炼实践技能。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来保障实训效果。最后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型人才。
运行管理体系,推进“教、学、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改革――制订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流程;制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制订“工作室”实训任务标准;形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效果评价体系。
三、结论
通过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室”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指导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环节的实践;通过对运行流程的过程管理,保障学生的实训效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通过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室”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管理,也能锻炼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林新贵.对建设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2).
自动化行业知识范文2
一引言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良性循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当金融资本成为主导的资本形态,产业资本在价值链中丧失了主导权时,就都逃不过衰落或者被掌控的命运
回顾17世纪的西班牙、18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衰更替历程,都曾经历了工业制造业的辉煌,位居世界巅峰地位后,金融疯狂投机,最后导致经济衰退,国力衰落的悲剧。。过度金融化意味着金融体系自身运转方式所发生的急剧变化,国家会变得“富有而脆弱”。发达国家的经历反复证明,实体经济过度虚拟化和金融化,是当代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1]。当产业资本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活动即金融资本相对独立膨胀时,新价值创造的基础被削弱,资本通过狂热投资虚拟经济领域只能导致实体经济的衰落,加剧经济危机。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环境日益严峻,普遍面临需求萎缩、产能过剩、成本上升、技术创新不足、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等矛盾
制造业利润率税后投资回报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15%以上,下降到5%左右。中小企业利润率下滑到3%以下。多达21个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下。。正如图1所示,中国的制造业收益水平日益低下,而且呈现较为严重的波动性。泾渭分明的是,金融业发展迅猛,金融投资利润丰厚
银监会数据显示,即使在宏观经济减速的 2011年,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6.3%,银行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20%。,制造业的金融投资收益维持在主营业务收益的3倍左右。随着金融投资利润高涨和实体经济利润的下滑,中国制造业不断突破主业而试水金融投资,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比例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金融投资(投机)膨胀成为制造业扩张、增加盈利的重要来源,由此越来越严重影响企业的主业投资行为。虽然中国制造业的金融投资比例目前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20%~30%的水平,但是金融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值得高度关注。尤其是我国制造业在人口红利、资源红利逐渐消失,普遍面临技术瓶颈、市场瓶颈的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制造业金融化进程可能产生企业收益增长的短期效应,但这种短期繁荣是以牺牲长期增长为代价的[2]。制造业过度金融化将加速资金流向非实体经济部门,削弱制造业发展能力,加剧经济运行风险。发达国家正在反思金融化模式的负面影响,矫正“去工业化”进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振制造业。我国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研究驱动制造业金融化投资行为,对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虽然制造业金融化的现象和问题已经被关注但未引起足够重视,深入分析驱动制造业金融化投资行为及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鲜见,现有研究成果更多聚焦于产业资本金融化的功能与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制造业金融化投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对驱动我国制造业金融化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以下内容的逻辑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第三部分实证结果及分析;第四部分稳健性检验;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及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一)资本运动与产业资本金融化
资本的本性具有典型的趋利性,资本的形态及运动遵从资本趋利规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强化和金融的深化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马克思最早开启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关系的理论研究。马克思认为,货币资本以生息资本的形式与产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并参与社会平均利润的分配,为当代产业资本金融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乔万尼?阿里基从经济发展的积累周期出发,研究了金融扩张和实体经济生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资本扩张包括两个相互交替进行的阶段:物质资本扩张阶段(M―C)和金融资本扩张阶段(C―M')。当物质资本扩张阶段中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积累超出了一定规模的时候,投资报酬递减,资本利润率下降,物质资本的扩张开始向金融资本的扩张阶段演进[3]。
随着金融化进程的推进,金融运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广泛而又深远地影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运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扩张的均衡逐渐被打破。一方面,金融资本不再依附于产业资本,与产业资本博弈分享产业利润。金融化进程促使金融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MM的货币资金自我循环的运动过程,“钱生钱”的运动过程逐渐主导了资本利润水平和利润分配方式
这是实体经济主导的马克思时代难以预见的现象。马克思认为,工业资本主义的伟大成就是使生息资本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和要求。,加速了金融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信用和股份公司成为催化金融资本产生的有力杠杆[4],金融资本的快速扩张推动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相互渗透,金融资本不再仅仅是以借贷资本形式,而是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影响甚至是控制产业资本,同样的,资本市场也发挥着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的重要作用[5]
目前中国产业资本主要通过对银行或证券公司控股、企业集团创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及商业性债转股、商业银行阶段性持有贷款企业股权或实物资产以及企业参股新兴商业银行五种方式进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换的门槛被削弱。
(二)创新发展能力与制造业金融化
创新与发展能力影响企业投资偏好和盈利模式。制造业发展普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技术创新滞后的双重困扰:一方面,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大将加剧资本深化和工业重化趋势,导致生产过剩和利润率下降,最终引起资本边际投资收益下降。创新能力则是企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因素[6],也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但是,另一方面,制造业盈利能力不足及盈利预期消极将抑制企业创新投资的意愿与能力,企业投资行为将倾向于短期化。因为,创新是一个累积的、集体的和不确定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相应的资源配置具有开发性、组织性和战略性[7]。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下降,企业发展能力弱化,过剩的实体资本具有日益强烈的寻求新的投资与盈利渠道。因此,创新发展能力弱化刺激制造业金融化投资发展,抽离产业资本的意愿增强。
资本市场及金融深化为制造业金融化投资提供了机会和诱惑。与普通制造业相比较,金融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成本低、速度快;更为重要的是,与实体商品的成本支撑的价格系统区别的是,金融资产是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8],金融投资可以创造“资产价格”和“资产需求”。在产业资本持续流向金融部门的过程中,短期内金融资产和金融投资收益被推高,进一步强化对企业金融投资的诱导。大量实证数据表明,制造业金融化趋势的出现往往显现出企业利润下降和金融投资收益持续增长的明显反差[9]。Dumenil&Levy[10],Crotty[11]等学者也认为,相比工业利润的下降,金融资产收益的爆发式增长能够更好地解释企业金融化过程。在制造业企业利润普遍下降的过程中,金融投资不仅能为企业改善短期盈利创造条件,并且能够在市场意外地陷入低迷时为企业提供缓冲余地[12]。因此,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激励的弱化将不断削弱其发展基础和能力,刺激产业资本金融化投资行为。而现代资本市场的繁荣,以及金融投资工具的不断创新,更为产业资本金融化投资提供了机会和诱惑,进一步强化其金融投资偏好。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金融投资行为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公司治理结构显著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及经营行为。在金融市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大股东已成为庞大金融资源的管理者,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相当影响力。公司管理者的独立性不断被削弱,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外部群体的偏好经常影响企业的决策,逐渐打破了传统的银企关系,削弱了银行监督企业经营的功能,拉升企业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13]。企业金融化牺牲了生产性资本的自主性原则,企业的投资决策越来越服从于资产的流动性要求。大多数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追逐短期财务利润最大化。因此,金融化对企业的短视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融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甚至改变了企业的激励机制,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约束并迫使企业放弃长期经营战略而转向对短期财务利润的追求。金融化不但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也不断改变着企业的规则和道德标准。企业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愈发与其长期绩效脱钩,相反与股票的短期价格波动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14]。如股票期权的授予直接促使了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回购股份抬高公司股价,这些行为导致了金融交易和投机之风盛行。此外,随着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利润支配权的加强,企业股息分配比例和金融费用支出持续上升[15]。伴随企业利润以股份回购等形式向食利阶层集聚,向实体经济投资的积极性不断弱化,致使企业的资本积累率趋于下降[16]。
三实证设计与分析
(一)研究设计
基于理论与文献分析,本文将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益水平(BP)、投资收益水平指标(IP)、企业创新能力(INO)、融资能力(DR)、机构投资者控制强度(S)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研究这些因素对制造业金融投资水平(FIN)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讲,驱动制造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并不局限于本文讨论的变量范围,因此,在模型设定中,遗漏变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我们的研究集中在所关注的问题上,我们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来弱化遗漏变量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考虑了模型设定中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利用非参数逐点回归的结果作为参照来验证线性参数回归的合理性。此外,为了充分说明各种因素对制造业金融投资作用的普遍性,本文基于政府控制和行业划分两个重要特征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我们在模型中引入了BP、IP变量的滞后项来反映主营业务利润预期和投资收益预期,因而有必要对模型设定中最优滞后期进行检验。AIC准则的检验结果支持以上模型设定的推断。鉴于此,我们设定基本回归模型如下:
(二)变量定义
1.金融投资水平(FIN)
本文借鉴Orhangazi [17]、Demir[12]的做法,以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表示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有别于Stockhammer[2]、Crotty[11]、Epstein[9]以企业利润分配比例、金融费用支出、金融投资收益等数据构建的指标,该指标更加直接地反映了制造业企业经营环节的金融化行为。基于此,我们定义FIN=金融资产/总资产,其中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及垫款、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2.主营业务收益指标(BP)
主流研究认为,非金融企业的利润下降是企业金融化行为的重要诱因[9][18]。然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大都拘泥于描述性统计和经验判断,忽略了企业经营绩效与金融化行为之间作用渠道的分析。本文认为,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下降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推动作用是通过影响企业的经营预期实现的。基于这一判断,在实证研究中我们考虑了适应性预期的因素,借鉴阳小晓、包群等[19]的做法,引入滞后一期项反映适应性预期过程。在数据处理上,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并未直接统计主营业务利润率,对于这一部分数据本文根据已披露的有关信息,以主营业务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表示主营业务利润率。
3.投资收益水平指标(IP)
虽然金融投资收益刺激企业金融化的观点得到了大量描述性统计数据的支撑。然而,在实证分析中却鲜有文献直接采用投资收益率这一指标。其原因在于,企业投资收益的构成具有复杂性,各项投资对应的收益来源难以从总量中分离,因此一般采用近似计算方法,如Stockhammer[2]以利息和股息收入与企业产出的比值来衡量投资收益水平。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我国上市公司的各类报表均未报告投资收益率指标,为此本文以投资收益与滞后一期金融资产的比例来估算投资收益率,这一做法可以从整体上近似衡量企业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
4.企业创新水平指标(INO)
已有研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做了共性的选择,即通过R&D投入来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正如鞠晓生等[20]指出的,R&D投入仅仅是企业创新投入的一部分,相比R&D指标,无形资产增长更加直观地反映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结果。尤其是在本文的研究样本中,R&D投入的相关数据可得性较差。而从本文研究的对象来看,制造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因此,无形资产包含了更多的企业创新活动的信息。借鉴鞠晓生等[20]的做法,我们认为在数据可得的前提下,以无形资产增量作为创新投入的变量是合理的。鉴于此,我们定义INO=无形资产增量/总资产。
5.机构投资者控制强度指标(S)
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并未采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表示机构投资者控制强度。Lazonick&O’Sullivan[21]、Crotty[11]等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增强了投资者与实际企业控制人之间的制衡能力,同时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使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利益趋同。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强调机构投资者与控股股东和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目标不一致,机构投资者倾向于短期盈利,而控股股东和管理者倾向于长期经营目标。因此,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控制强度的增加推动了企业经营目标的短期化。然而,在以A股市场为对象的研究中,直接采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来反映大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制衡并不合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个人投资者仍然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基于这一事实,如果采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能低估非机构投资者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和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以S指标(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来反映机构投资者的控制强度。显然,这里所指的机构投资者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包括了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持股比例较高的个人投资者。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国有企业股权分置的长期存在,一般投资者持有股份的性质局限在流通股的部分,然而股权分置改革使流通股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保持数据的平稳性,我们剔除了股权分置对流通股的影响。
6.融资能力指标(DR)
除了以上变量,本文在模型设定中考虑了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融资约束。与成熟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债务融资,因此本文主要考虑了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能力。借鉴方明月[22]的做法,本文选取企业资产负债率指标来度量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
(三)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以2003~2011年期间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交易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所有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剔除了由于公司重组、停牌、退市等导致数据非连续的样本和统计数据存在缺失的样本。同时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变量取值在最小和最大5%区间内的样本采用了winsorize处理。进行以上处理后,符合要求的研究样本数为543个。本文的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安金融经济信息》数据库。表1报告了样本的统计特征。与Demir[12]对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的考察相比,本文样本的FIN指标均值水平略高于上述发展中国家,但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Dumenil&Levy[10]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普遍高于20%。,说明我国制造业处于金融化的初期阶段。全部样本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仅为4.32%,远低于IP变量均值12.07%,证明金融投资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较大吸引力。INO变量的均值为-1.12%,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呈下降趋势。从其他变量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波动幅度来看,样本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的样本为短面板数据,考虑到自相关的影响,在估计方法上我们采用了稳健的聚类标准差。虽然Hausman检验的结果支持固定效应模型,但由于剔除了较多不满足条件的样本后,本文研究样本的选择具有了随机抽样的性质。为了增强回归结果的可信度,我们同时报告了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以及非参数逐点回归的变量系数均值(见表2)。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3中非参数回归的系数符号与模型1和模型2一致,说明以线性关系来刻画变量之间关系是合理的。虽然模型2中BP变量未能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总体上主营业务利润和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水平是影响企业金融投资的两个重要因素。从作用方向来看,主营业务利润率与金融化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企业对盈利预期的负面判断会刺激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IP、IP_1变量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金融投资收益的增长推动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行为。此外,从显著性水平来看,短期盈利状况的改善对抑制金融化的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投资收益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诱导作用明显强于企业盈利能力对金融投资决策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制造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存在鲜明反差造成的,如2003~2011年间本文样本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平均利润率仅为4%左右,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了普遍亏损,而投资收益则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制造业利润的持续下滑固化了主营业务利润进一步下行的预期,而制造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差距的不断加剧则可能弱化了短期经营状况改善对金融投资的影响。以资产负债率体现的企业融资能力与企业金融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受到融资能力的制约。由于银行融资是上市公司主要融资渠道,因此这一结论说明,越容易从银行融资的上市公司越容易出现金融资产的过度投资[23]。S变量的回归结果揭示出现阶段我国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发挥促使上市公司改善经营实质的积极作用,反而加大了上市公司经营行为的短期化[24],进一步证明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大股东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更多地扮演着“投机者”的角色[25]。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金融化水平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通过创新投入抑制金融化趋势扩大的渠道作用并不明显。这一结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本文以无形资产增量与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创新活动,该变量样本均值为负说明创新投入对金融投资的挤占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技术引进和FDI的依赖对我国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产生了替代或挤出效应[26],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处于较低水平[27],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盈利水平的能力有限。
四稳健性检验
基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性质,将样本数据划分为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两类;基于制造业工业属性区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表3报告了分组检验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总体上看,表3中各变量的显著性与模型1和模型2基本一致。除了机构投资者控制强度变量外,各变量对制造业上市公司金融投资水平的作用并不具有典型差异。在分组回归中创新投入变量的显著性水平进一步降低,而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和重工业行业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控制强度对企业金融化投资的影响强度明显减弱。这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中政府机制发挥的作用明显,政府干预对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的稳健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主要结论和启示
自动化行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自动化;矿业;特色专业
作者简介:陶慧(1979-),女,河南信阳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讲师;郑征(1965-),女,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教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JKGHAD-0291)、河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09JG068)、河南省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和自动控制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46-02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随着煤炭需求和生产量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对煤矿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各煤矿企业竞相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产量的同时加强煤矿安全,因此,煤炭行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长期以来,煤矿自动化人才紧缺。[1]河南理工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矿业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是河南省的特色和名牌专业,义不容辞地肩负着为煤炭行业输送专门自动化人才的责任。河南理工大学以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区域背景,充分发挥矿业院校长期积累下来的有形及无形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建设具有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改革实验教学,加强矿业特色的自动化专业建设。
一、建设目标
河南理工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于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结合学校的区域特点及行业背景,以矿山自动化为特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具备自动控制、过程控制、信息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控制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注重培养工矿企业自动化生产急需的具有较强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应时代和行业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完成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自动化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带动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
2.建设具备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针对河南理工大学的背景,自动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应了解矿业工程、具备矿业工程专业知识。
3.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实践教学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构建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和机会,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在部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基础上,新的培养方案是以“突出特色、适应行业需求”为原则修订的。为使河南理工大学培养的自动化学生既能满足煤矿行业的需求,同时又能服务其他行业,在2011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进行了较大改革:分方向培养。[2]分方向培养是指前五个学期开展通识教育、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从三年级的后半学期开始分成矿山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三个方向培养。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向,这样毕业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如果已完全确定就业方向,可集中精力专攻一个方向。如果不能确定就业方向,可选择两个方向,扩大就业范围。比如选择矿山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学生就业既可以去矿业单位,也可以到相关工业过程自动化的企事业单位。因此毕业生既可服务于煤炭行业,也可辐射其他行业。
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数理课程为知识基础,以三电课程(电路、电子和电机)为专业支柱,以控制理论和信号与系统课程为桥梁,以专业方向课程群为应用基础,建立起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构架,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设反映自动化前沿技术的专业选修课程,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从而建立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首次采用分方向培养,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三个方向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课程的设置有所侧重。矿山自动化方向设置煤矿固定设备控制、数字化矿山技术、采煤概论和运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电气传动自动化设置有DSP原理及应用、运动控制系统、现代交流调速和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过程自动化方向有信号检测、现场总线与工业网、过程控制工程等课程。课程群的建设在整体优化的高度上明确了各课程的分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实体。
3.以精品课程带动课程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有“自动控制系统”、“供电技术”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多门省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过程与要求及其引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示范作用。[3]在精品课程的带动下,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更新了教育理念,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三、具备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按照“培养、提高、稳定、引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制度,加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经过建设,目前本专业专职教师70人,其中专业课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者达60%以上;具有国内外大学进修学习经历者达到50%以上;形成了“三电”、“供电系统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学团队等多个专业教学团队。其中“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并聘请了10位煤矿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具有较强工程和科研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其他工程实践。
2.开展教师下煤矿调研活动,加强矿山自动化知识
定期组织教师到大型煤矿进行调研,使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矿现场的生产情况,让教师与生产现场实现零距离对接。鼓励教学任务不太繁重的教师到现场工作一年或半年时间,根据煤矿自动化的现场要求积极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解决煤矿的实际问题。三年来已形成了教师定期下基层的制度,共组织教师下煤矿调研10余次,有5名教师在煤矿实习半年以上,有10余名教师长期在煤矿开展科学研究。目前自动化专业教师都非常熟悉矿山自动化的生产技术现状,具备深厚的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以工程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客观背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引导自动化专业改革和教学实践。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
四、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
构建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实验室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设计性试验比例,增设综合性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和实验能力。
1.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实验平台包括硬件实验平台和虚拟实验平台。将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实践与理论并重,提高了实践效率。
(1)硬件实验平台。近5年来学校投入1000多万元对实验室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目前,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分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检测与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平台和自动化实验教学平台),可实现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理论实验、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工程素质训练,具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人才的必要条件。
(2)虚拟实验平台。目前专业课程基本都建立了虚拟实验平台。虚拟实验可辅助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将实验扩展到实验室之外,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摸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分析和设计电路,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照,及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中,学生快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加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创新意识。因此,虚拟实验平台为综合设计性、工程创新性实验提供了一条捷径,为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1)改革实验类型,降低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增加大量优秀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由于综合设计性试验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可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有利于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电路等基础课程的实验验证性占60%,综合设计性占40%。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验证性占40%、综合设计性占60%,专业课程实验验证性占25%\综合设计性占75%。
(2)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原来培养计划中对多门课程都开设有课程设计环节,但大多都是针对一门课程的,且不要求做出实物。新的培养计划增设了综合课程设计,[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求做出实物,并进行答辩。如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系统传函下设计调节器以满足其性能指标,现在将其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结合起来,开设为期两周的综合课程设计内容,要求设计一个完整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其内容不仅涉及到“自动控制原理”和“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知识,还包含电力拖动、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设选修创新模块,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培养计划在第七学期增加了供学生选修的创新模块,主要包括创新实验、科研训练、、科技发明和科技竞赛等。其中每个环节为两个学分,要求学生至少取得4个学分。积极培养引导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科研训练计划、“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和“挑战杯”等全国赛事。近 5 年自动化学生共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50 多项;5人获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42 人获河南赛区一、二、三等奖;4人获“飞思卡尔”大赛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16人获西北赛区二、三等奖;13人获“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一等奖。
五、结语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的区域特点及煤炭行业背景,以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自动化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体系,建立了“突出特色,适应行业需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多门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通过具备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了国家级“三电”教学团队;依托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室资源,改革实验教学体系,自动化学生在全国性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参考文献:
[1]程红,邹甲,王彦文.具有矿业特色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0,(2):87-88.
[2]乔美英,陶慧,王泰华.煤矿类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J].高教论坛,2010,(9):50-55.
[3]陶慧,郑征,李冰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自动控制系统”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101-103.
自动化行业知识范文4
关键词:自动化;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电力行业也在进行不断完善和进步。高科技的技术是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受益,电力工程也不例外。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在电力工程中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认可,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进步做出了贡献。为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电力工程能够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电力工程和电力系统还要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不断解决电力工程中出现的电力问题,不断发现新的研究思路,来促进电力自动化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工程的发展是我国一直较为重视的一个行业。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通过自动化控制、调度及监控对电能的产生、传递进行管理和技术的检测[1]。资历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尤为广泛,其中包括对生产产品的自动化检测、对系统的自动调度、对相关产业的自动化设备管理等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简化电力工程中不必要的传递过程,对传递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检测,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实现节约电力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要注意做到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能够对电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做到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电力系统的传递运输中要注重对资源的使用和资源的节约,充分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设备,对整个环节和流程都做出相对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是整个电力传送流程得以安全的运行。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2.1自动化传输过程在传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劳动力,多增加技术性人员,针对传输过程进行研究,可适当加以现代科研成果的新技术,利用对电厂或电站及其他相关部门电力操作系统的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传输设备的实用价值,通过自动化装置的传递来完成电力的传送。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与控制来引进新的网络设备和新的电力输送技巧,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操作技巧和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力,从而电力工作稳定安全的开展。2.2自动化设备的引进通过对电力传输设备的引进,来加快电力系统的传送过程[2]。经过调研组人员进行研究和考察,加强对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检测设备问题,然后可以适当引进新的技术和新设备,来完善电力传送过程中的缺陷,通过自动化装置来降低电力事故的发生,确保每个传送环节都有可靠的安全解决措施,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进展,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2.3国家电网实施自动化调度合理利用计算机软件等网络设备来优化电网操作系统,对电力系统的信息采集、用电量计算、传输过程分解和设备控制等进行安全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等网络软件系统进行评估和控制,实现发电安全的检测和电路程序的安全实施。通过实施自动化的安全分析、检测和调度,来实现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价值。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电力行业的发展,引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脚步,为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2.4水利水电的综合自动化发展电力和水利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城市的发展中需要保证对居民水利水电的基本建设和发展。通过对水利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自动监控系统来调节水利的发展。城市中电厂一体化运行和电站的基本设施的健全体现着城市的市政管理的基本建设,对电力自动化的管理、设备自动化的安全检测、资源的利用和分析、用电量的数据和统计、传输过程的优化处理等一系列相关内容进行审核和检测,来实现水利水电发展一体化建设,综合促进二者发展。
3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电力自动化发展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要环节和发展阶段。电力行业自动化不但可以优化电力系统,还可以减少使用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3]。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提高我国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电力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能够电力自动化发展的同时了解科技的进步和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能够充分自身价值,为电力行业做出贡献。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可以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实现从分析到传电的整个过程的工作流程一体化,实现电力信息的高度整合和有效利用,从而促使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综合发展和不断创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可以不断确立我电力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不断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改善我国传统电网的建设模式,逐渐落实到各个城市、乡镇等地区,实现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等网路通讯设备的高速配合和完美合作,加快了电力行业的网络技术创新脚步,合理转换电力系统,确保国家电网的实际运行质量与操作安全。
4结论
通过本文对电力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技术应用的分析和研究,可知,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能够改进电力系统中传统的电力技术,能够使电力技术人员了解更多电力方面的知识,促进整个电力工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技术性,使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得以创新,实现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褚云光.浅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66-67.
[2]张朝辉.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6(19):120-121.
自动化行业知识范文5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多维创新能力
1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机制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措施
1.1探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方式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行业见习与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出其各自有效的改革途径,如何通过引入企业案例,或者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行业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面向行业重构和优化机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机械行业涵盖范围比较广,不同的企业需求人才能力不同,如何在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中归纳出共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保证人才培养的共性,又具备不同企业的人才个性能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跨学科、综合化等新要求,在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性,又注重专业技能的精深程度,[3]把传统的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导向的课程结构转型为以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发展为主的课程结构,构建完整的理论加实践的机械制造课程体系结构,同时通过课程整合形成跨学科的课程群,使之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相匹配。一方面,通过广泛地调研相关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下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并立足于实际生产过程,根据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密切关注制造行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核心制造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将这些内容及时引入到机械制造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紧扣行业发展趋势,让学生紧跟本专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形势。
1.3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各类实训、顶岗实习、毕业综合训练、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学科竞赛等多个方面。同时考虑“阶段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又可以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与创新能力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性实验;专业技能模块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综合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模块包括社会调查、专业技能训练及认证、创新性实验、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以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4]
2实施过程
(1)顶层设计阶段。为成果形成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实施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梳理机制专业人才培养前期积淀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和行业专家开展广泛讨论,制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2)具体实施阶段。对接行业需求,明确能力标准,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优化、实习实训改革、课堂教学革命、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全面落实学生能力培养。(3)总结提炼阶段。对成果的实施进行总结、修正,并加以提炼。在成果实施的不同阶段,依据成果实施的阶段性成果组织分析,指出不足,并在后期加以修正。收集、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研究数据、教案资料、论文资料等),并总结提炼,同时以书面形式呈现,并转化为论文。(4)交流推广阶段。通过媒体报道、、著作出版及经验交流等方式对成果进行应用推广。
自动化行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高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现状;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主流,该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和高校作为该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其教学质量关乎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该行业普遍存在普通劳动力多,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少的现象,这就牵涉到教学质量问题。在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基础性、长期性作用。高职院校只有认清人才培养形势,深刻领悟课程开发的内涵,才能形成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开展课程开发和建设,既体现出本校教育特征,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1.1 基本内容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实现学校到职业的转变,缩短毕业生适应生产岗位的时间,而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实现更好更快地就业,而学生从学校走向岗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工学结合模式使学生在学校长期与企业接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迅速融入就业岗位。同时,工学结合模式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是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开发的依据。
课程开发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与学生经验、社会需要密切联系。具体来说,课程开发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和修订,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过程。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开发是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学和教学内容这几个方面进行的开发活动,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1.2 原则
高职院校的专业目标已经确定,就必须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必须合理,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说,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一般要遵循适应性、多元性、基础性、协调性原则,以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为目标,紧扣市场发展形势,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基础训练,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2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现状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加上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开发必须体现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其课程开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发动力不足、开发环境差、开发系统差。
第一,开发动力不足。课程开发是一项非常艰辛的长时间的工程,需要教师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努力研究学生特点、社会发展趋势、课程目标、教学情况等,进行系统的课程开发和建设。但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非常多,教师不仅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还有科研工作,这使得教师很难抽出大量时间来进行课程开发。教师的开发动力不足,课程开发效果差。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最重要的是给予教师足够的财力支持和时间支持,以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好课程开发工作。
第二,开发环境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以岗位需求为根本,以职业能力为课程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一体的一种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程开发也要以岗位需求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培养职业技能。因此,课程开发人员不仅是专业教师,还有企业人员,但企业投入到课程开发中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偏少,开发环境差。
第三,开发系统性差。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要解决的内容很多,如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课程门类、教学标准、评价标准、教学环境建设、师资力量等。就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而言,其课程开发包括十几门课程开发,涉及领域广,课程开发不仅是单门课程的开发,而是多门课程的系统开发。而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投入过少,系统性不强。
3 课程开发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3.1 发展趋势
3.1.1 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前文已提到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主体不应仅仅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应有企业员工,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未来的课程开发主体应是专业教师、企业领导者、行业专家等人组成,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1.2 评价的社会性
课程评价也是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评价是一种价值判定,反应学生的学习状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评价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从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水平、学习态度、社交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主体既是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评价结果则必须综合考虑各方评价主体的意见。评价不是用简单的分数或是优良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看到自己今后努力方向,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好职业规划,促进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高。
3.1.3 开发内容的针对性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要求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内容开发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岗位实际结合起来,理论知识不再是纯粹的课本上的知识,它必须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学习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开发的内容从生产岗位实际出发,结合当前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发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使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开发策略
3.2.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从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入手,分析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并将其与高校、中职等学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深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简单来说,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扎实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技能,面向冶金、汽车、电力、化工等行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3.2.2 确定工作任务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实训,重视实习,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实习,在实习中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进行生产岗位分析,确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一个工作过程的四要素是劳动者、工具、产品和行为,所以在分析时就要注意: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产品是用什么工具制成的、生产何种产品、劳动者的行为。结合本校电气自动化专业面向的生产岗位群,开展调研活动,深入调查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比如说:电气维修工的典型任务有:电机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部件故障维修、电机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操作、总线控制设备操作等。
3.2.3 归纳典型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每一个岗位都有大量的工作任务,而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只能选择其中的典型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课程开发中的课程内容开发就必须归纳典型任务,确定学生的行动领域。由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典型任务,并将典型任务转化成学生的学习内容,对这些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归类,比如说,将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分成公共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每个领域都有明确的理论知识和实习任务。
3.2.4 编制教学标准
编制教学标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校企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与生产活动的结合的原则;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为辅的原则;以经验型和策略型知识为主、概念性知识为辅的原则;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合二为一原则,注重知识的主动建构原则。
3.2.5 在课程开发中进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贯彻教学过程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起指挥棒作用。如前文所说,课程评价应积极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内容的社会化,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结合起来,将评价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参加维修电工、电气安装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给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出专业的工作鉴定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课程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它是课程开发的内容之一,也是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4 结束语
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越来越成熟和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课程开发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探讨课程开发与建设,构建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艳萍,赵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0(11):18-20.
[2]朱霞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