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1

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老年卫生保健供需矛盾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实践证明,开展家庭护理是缓解老龄化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家庭护理显得日趋重要。

环 境

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南向房间,室内布置优雅、合理,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安静的生活环境。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穿堂风,保持温湿度适中,被褥要轻软、整洁,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衣裤要宽大、柔软、舒适,将老人常用物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暖瓶等危险物品要远离老人,以防发生意外。偏瘫病人宜加床档,防止坠床。房间要安装电话,以便于及时和他人联系。

搞好老人个人卫生

定期给老人擦澡,更换衣裤、床单、被罩、枕套、剪指(趾)甲等,照顾好老人的大小便,注意清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裤等。

注意口腔卫生

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减弱,唾液腺分泌减少,溶菌、杀菌作用降低,为口腔内细菌大量增殖造成了有利条件,若不注意口腔卫生,不仅容易发生口臭及口腔炎,影响食漱及消化功能,甚至可因口腔感染而导致腮腺炎等并发症。所以要协助老人每天刷牙,勤漱口,如不能自理则要做口腔护理。常用漱口液棉球(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或3%硼酸溶液)浸泡后擦拭口腔,若口腔黏膜有溃疡,可外用锡类散或青黛,如有假牙应帮助老人取下刷洗,漱口后戴上。

饮食护理

针对老年人咀嚼困难,消化功能减弱等特点,宜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于消化的软食及半流质饮食。根据病情,注意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特别是钙、磷的补充和足够的液体量,做到饮食规律。老人卧床后易便秘,故食物中纤维素很重要,要吃些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此外,饮食要避免过冷、过热、过饱,1日以4餐为好。

生命体征观察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医学亦称为四大生命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都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同时在某种情况下,它们逐渐恢复正常,也代表着病情的好转。总之,每日对卧床老人生命体征观察,可及时发现变化,及时的给予妥善的处理以防病情加重错过治疗及抢救机会而造成不良后果。

体温测量方法:①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于舌下,嘱其不可用牙咬体温表,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表和脱出,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取出读数。②腋测法;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屈臂过胸将体温表夹紧,嘱其不能乱动,5分钟后取出读数。③肛测法;在肛表水银端涂剂,病人侧卧或仰卧,屈膝,将肛表慢慢插入,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取出读数。

脉搏测量方法: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1分钟。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进行测量。

呼吸测量方法:看胸部或腹部1分钟起伏次数,1吸1呼为1次呼吸,呼吸微弱者,可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即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血压测量方法:一般选用上臂肱动脉为测量处,放尽袖带内气体缚于其上臂,不要过紧或过松,袖带底边距肘窝约3cm,将听诊器头放于肘窝动脉搏动处并用手按住,稍加压力。此时病人心脏的位置应与被测量的动脉和血压计水银柱的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打开水银槽开关,关闭球上气门后打气,一般使水银柱升到160~180mmHg即可,微开气门,慢慢放出袖带中气体,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水银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当声音突然变弱时,水银柱上的刻度为舒张压,如未听清楚,应将袖带内气体放完,使水银柱降致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测量。

心理护理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反之,某些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承受力表现及其不同,卧床老人的心理表现为孤独、悲观、抑郁,甚至厌世。因此,应主动与老人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及时疏导老人的郁闷,向老人解释病情,指导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于老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与老人交谈要温和亲切富有耐心和爱心,让其保持心情舒畅,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差,卧床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预防褥疮:老人床铺应保持松软、平整、干燥、无渣屑,每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1次,对受压及骨突出部位皮肤进行皮肤护理,每日2次,可用手蘸50%酒精或滑石粉对局部进行环行按摩。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皮肤。骨骼隆出处应垫气圈,有条件者,应给予充气垫。已形成褥疮者,应及时处理创面,防止褥疮进展。

预防坠积性肺炎:保持房间空气清新,做好空气消毒,指导其做深呼吸,主动咳嗽,同时轻拍来人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根据病情经常更换老人卧位,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痰液粘稠,可做蒸汽吸入;将开水倒入装有、

青果、胖大海等中药的杯中,口对杯吸入蒸气,15~30分钟/次,2~4次/日。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老人易发生静脉血栓,尤以双下肢多见,应每天给老人按摩肢体肌肉,活动关节2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鼓励老人多做自主运动,并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2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05例老年患者,男性42例,女性63例,60~70岁78例,71~80岁21例,81岁~85岁5例,90岁以上1例。下肢损伤占62.7%(其中21例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粗隆骨折,7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0例股骨干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3例髌骨骨折、4例踝关节骨折)。腰部疾病占16.32%(其中9例腰椎间盘突出,7例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颈椎及腰椎管狭窄,2例胸腰椎结核,1例骨纤维瘤),关节疾病占12.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6例,下肢骨与关节感染7例),其他骨科疾病占9.68%。

2临床护理

2.1心理护理:护士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收集分析患者的资料。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待老人应尊重并理解他们。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们,要迎合老年人心态,使用恰当称呼,并让其表达自己想法,护士要耐心倾听,不能显得烦躁,护士说话语速要适合老人听力。,对需要行手术治疗病人,护士必须及时心理疏导,排除患者心理紧张与恐惧。并为他们创造舒适、安静的住院条件,努力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孤独、寂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骨科疾病及治疗措施与康复情况,以赞扬的口吻鼓励老年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努力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悲观的心态。从心理上安慰老年患者,解除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2.2营养护理:老年人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再加上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导致肠蠕动减慢,因此应选择多样式、易消化、富有营养食物,同时还要少食多餐,低脂高钙,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如瘦肉、蛋类、鱼虾、牛奶等,并铺以钙类药物治疗。

2.3日常护理: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应意识到其重要性,加强老年老年安全保障措施。如使用防滑地板、穿防滑拖鞋、病房应安置夜灯,减少床边杂物,固定好床脚刹车,外出检查使用轮椅时要系好安全带。有些患者不能下地活动,应讲解床上活动的重要性。并加强其基础生活护理。保持头发、口腔及皮肤清洁,提高生活质量。

2.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便秘:老年骨科患者因术后疼痛对预后担心,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疼痛、紧张等,引起便秘。饮食结构不合理,老年人因牙齿不好摄入的食物量少及食物过于精细均是导致功能性便秘的原因。骨科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息,活动少,导致胃肠功能减弱。便秘是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陶龙霞(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护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自己对105例老年骨科病人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结果103例病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病人根据病情放弃治疗。1例死于原发性疾病。结论掌握老年骨科患者身体及心理特点,通过优质化整体护理,能降低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关键词:骨科;老年人;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1.114骨科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患者不良心理产生根源,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开导,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2)呼吸道并发症预防:因手术疼痛及病情限制需卧床接受治疗而影响咳嗽、咳痰,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术前应指导患者练习呼吸运动,有烟酒嗜好的患者,积极劝告戒除烟酒,以减少上呼吸道分泌物。术后经常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咳嗽和咳痰、适当变换,尽量咳出痰液。黏痰不易咳出,使用化痰剂或雾化吸入剂。咳痰无力且反应较弱,可用吸痰管吸痰和刺激喉部以诱发咳嗽、咳液。应用有效的抗生素,积极控制肺部感染。(3)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会清洁干燥。能自解小便,病情允许应早拔除尿管。术后多因切口疼痛及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易引起尿潴留,鼓励患者自主及时排尿。需行导尿术的患者,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插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插管时要充分,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留置尿管期间,注意做好尿道口护理,保持个人卫生,防止尿液反流,防止泌尿系感染。有感染时使用抗菌素治疗。(4)压疮:骨科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息,骶尾部、足跟长期受到压迫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容易出现压疮。术后6h是压疮易发的高峰期[2],因此术后在患者骶尾部、足跟垫气圈,解除压迫,改善血液循环。每2~4h翻身一次。对高危人群在可能受压的部位使用薄膜贴敷,可改善局部供血。针对发生压疮的患者,清洁溃烂处,用碘伏消毒,予以溃疡贴贴敷。卧床患者的床褥要透气,软硬适中、吸水性好。每天1~2次使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便失禁者,及时洗净肛周皮肤预防肛周和会阴縻烂、湿疹;小便失禁者可使用接尿器。(5)深静脉血栓预防:老年骨折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少容易导致深静脉[3]。

2.5康复性锻炼对骨科患者意义重大,有利于骨关节及肌肉功能的恢复。康复锻炼要有计划、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病清,不能操之过急,应遵循由轻到重,由少到多渐进性原则。要以不疲劳为度。不能下床活动老年患者,护士要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康复锻炼,按摩肌肉向心性进行。要有一定力度,按摩到皮肤微红为宜,以达到全身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的发生,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2.6出院护理指导:指导患者活动时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方法及合理饮食。并向家属交代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和心理状态。告知患者复查时间及责任医生的联系方式,定期随访患者进行专科指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休息和适当的功能锻炼。

3结果

105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化整体护理,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1例患者死于原发性疾病。同时提高老年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生活质量,这对老年人疾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责任。

4讨论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3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新特点。方法:总结分析淮北矿工总医院280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经验。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280例老年骨科患者护理质量优良,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通过细致现察老年骨科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不同特点,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可以减少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研究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 我国人口已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骨科老年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如何做好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280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尽早康复之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280例,男160例,女120例;年龄65―8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120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60例,肋骨、锁骨骨折28例;病人中长期卧床占32%,有58%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指导适量运动、饮食护理等是贯穿骨科老年住院患者始终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为患者减轻病痛,进而才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尊重。

2.1 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液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2 加强对病情和药物作用的观察。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发展及变化过程。对治疗中的患者,要掌握此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便观察治疗效果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通常病情变化不确定、身体素质差或病程长,易致并发症。因此针对病情发展向患者及时交待、强调危害性或意外情况非常重要。

2.3 正确执行医嘱。强化查对意识,层层把关,保证安全。按医嘱执行是护士的职责,对医嘱质疑和把关是护士的义务和人道本职。由于工作繁忙、重复性强等特点,而导致思维的晕轮效应及定势作用,医生不易发现自己的缺陷或失误,尤其是关键字、用药量.遇有质疑护士须经医生核实后执行,避免盲目执行医嘱。遇特殊、贵重药换批号,若与医嘱剂量不符,及时通知医生,供调整用量之参考,为一些患者保证用量节约开支。口头医嘱除急救、手术时外不予执行。执行时须复述强化或反问一遍以提醒查对、避免口误。

2.4 预防并发症

2.4.1 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 预防伤口感染: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伤口等继发性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 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潲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常规放置导尿管1-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 褥疮的预防: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衰退,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因此,要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5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据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再次,要加强与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产生心理共鸣,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5.o软件,所有数据以(X土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4 结果

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280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没有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5 体会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干预护理、预防并发症,是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老年人; 骨质萎缩;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04-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要求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由于年老体弱,多数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一般情况下护理老年病人的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骨科的病人,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赖于他人的帮助,如何做好对老年病人的护理,一定要掌握老年人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工作效果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义不容辞,2010年1~11月我院骨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30例。 现将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岁(62~89岁)。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粗隆骨折13例,股骨干骨折2例。外固定架固定15例,髓内针固定9例,关节置换5例,其他内固定1例。29例痊愈,1例迁延不愈。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骨折发生突然,适应患者角色慢,表现出烦躁、焦虑和攻击心理。语言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因素,语言美能使患者精神愉快。因此护士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兴趣和爱好,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巧妙地引导,使患者宣泄出他们不良的情绪。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其消除思想顾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为手术成功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2基础病的护理: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础疾病是否控制得当直接影响到骨折的恢复进程。因此对骨折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护理。定时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和血糖等,根据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调整药量。

2.3专科护理:下肢骨牵引的病人仰卧抬高床尾15°~30°,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保持牵引线与患肢的长轴一致,保持针眼处清洁,可用75%乙醇滴入,每日1~2次,以防感染。在牵引期间鼓励病人进行活动,锻炼患肢,积极进行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足部其他小关节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手术病人术后应避免患肢出现外旋和内收,可用丁字鞋,抬高患肢,指导保持外展中立位,做到不盘腿,早期不下地。

2.4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4.1压疮:长期卧床,加之疼痛不愿意变换,患者容易发生压疮。要保持患者床铺平整、清洁、干燥。衣服和被褥潮湿、污染后要随时更换。每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于压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海绵。采用以上护理措施,本组无一例发生压疮。

2.4.2坠积性肺炎:老年患者肺功能减退,特别是长期吸烟患者,气管内分泌物多且不易排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护士应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及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协助患者翻身时,用手轻轻叩打患者背部,促进其排痰。鼓励患者多饮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给予化痰药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2.4.3心、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由于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减慢,加上疼痛等不良因素刺激,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护士应鼓励患者在床上做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消除疼痛等引起血压升高的不良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4.4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退,加上前列腺肥大、不习惯卧位排尿等因素,容易发生尿潴留而继发泌尿系感染。因此,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多饮水,有尿及时排空,排尿时挤压下腹部使膀胱内残余尿量降至最低水平,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可用药物治疗。不习惯卧位排尿者可适当改变或让患者听流水声等促进排尿。老年女性患者应特别注意会卫生,每天用温开水冲洗会。

2.4.5便秘: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食欲不振,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鼓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如出现排便困难不要勉强用力,可采用开塞露或排便灌肠的方法,以免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2.5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加上长期卧床引起食欲不振。应鼓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食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应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法,特别是晚餐不易过饱。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盐、限水。有糖尿病的患者请营养师制订糖尿病膳食,限制糖的摄入。

3护理体会

老人股骨骨折后卧床时间长,而且患肢必须制动,易产生并发症。手术又可能对基础病加重,因此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更加细心,加强基础病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吕式瑗.创伤骨科护理学.北京:论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22.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老年病人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60-01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变化,重要生命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消化、吸收、应激代偿、修复、愈合等功能底下。因此,对手术的耐受力亦差。有计划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因素。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重视心理护理,老年人思考问题细致,处世经验丰富。当看到、听到他人手术的良好效果后,对手术解除病痛会给予期望。但确定手术后,焦虑、恐惧、思前顾后的心态会接踵而来。各种心理变化过程,都会影响饮食与睡眠。护理中不应因手术的简单,而忽略对病人的卫生宣教工作,鼓励病人建立手术成功信心,积极配合医护,取得治疗的最佳效果。

1.2全面观察及常规检查。对病人全身状况的观察和必要的血、尿、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的检查,是全面了解病人生理状态的必要手段。不可因病人一般状态佳,而漏掉必要的常规检查,需依据检查数据纠正不正常的生理状态。老年人脏器的储备功能低,应激能力差,使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不稳定或失衡的边缘,应予重视。

1.3预防切口感染。自术前皮肤准备即开始,老年人皮肤张力低,给轻微压力即可伸展,伸展后又不易回缩,故清洁、涂擦或备皮时动作要轻柔,操作者注意力要集中,以防皮损。重视全身卫生,能下床病人要协助其沐浴,卧床病人要给予全身擦浴。老年人皮肤干燥,对碱缺乏抵抗力,不宜使用碱性肥皂,以免引起皮疹或降低皮肤防御能力,影响切口愈合。

1.4胃、肠道准备。在胃肠道准备中,要注意老年人对冷、热反应不敏感,耐受又力差。洗胃、灌肠用液的温度必须准确,液量因人而异,以病人的最大耐受为准,还需防止由于反复灌洗出现虚脱。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6小时禁水。

1.5特殊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对特殊病情的观察不容忽视。心血管疾患的老人,对手术的耐受比一般老人差,需严密观察功能代偿情况,按时记录心率、脉搏、呼吸,有心衰时,需纠正后再施手术。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动过缓,亦需及时纠正,术前可给予阿托品。贫血的老人,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对心、脑、肾重要脏器供氧受影响,一般血红蛋白8g以上方可行手术。合理膳食对纠正贫血很重要,老年人因吸收不良、胃酸缺乏,常引起三价铁还原二价铁的困难,导致铁铜、叶酸、维生素B12、钙吸收不良,还可因胰腺功能紊乱,引起消化道障碍影响铁的吸收。老年人贫血,多为低色素小细胞性,饮食中应多调配紫菜头、茄子等含铁高的蔬菜。避免使用缓泻剂,因腹泻可导致铁吸收障碍,造成铁的缺乏。快速增高血红蛋白的方法是输入全血。患老年性呼吸系统疾病,多表现换气功能低,运动后动脉血氧张力下降,有二氧化碳潴留,直接影响手术进行,术前要彻底纠正。间断低流量供氧,是提高血氧张力的有效措施。对有呼吸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使用镇静剂、安眠剂时需严密观察,此类病人对抑制呼吸的药物极敏感,易导致呼吸衰竭、昏迷的发生。

1.6训练。为适应手术卧位、术后各种,术前要进行充分训练,如甲状腺手术、脊柱肾脏手术,一般需训练2~3次,老年人关节活动度低,血管弹性差,训练时间可相应增加。术后卧床阶段各种生活习惯的变更,亦需术前给予训练,如平卧饮水、进食要防止噎呛、进食的速度要慢、量要适当、不要让病人讲话等。平卧排便,对老人更是难建立的习惯,麻醉后膀胱松弛,更增加平卧排便的障碍,术前应重点宣教。

2术中护理

2.1一般护理。老年人反应迟钝,听觉减退、视力差,术前用镇静剂后进入手术室,可呈现嗜睡状态,要保持好病人防止坠床。对显示有恐惧心态的老人,要有同情心、和蔼的态度,解除病人不安。对听力差的老人,说话时凑近耳边,低调、缓慢对答。麻醉用药中要重视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局麻以最小剂量,达到效果为佳,严防过量中毒。全麻给药前,再次检查有无义齿或不稳定齿,严防坠入呼吸道,有上门齿缺失时,插管前用纱布垫好缺损处,再后仰头部,保证插管顺利。硬膜外或腰麻时,需协助病人摆放,对脊柱增生能摆放侧身弯腰式的老人需讲清要求,避免强烈动作。

2.2。固定的垫要软,以保护骨突出部位,对严重骨关节畸形(驼背、鸡胸)接触床面的凹部,垫好固定软枕,保持舒适,防止褥疮。各种既要保证手术野暴露,又不能妨碍呼吸、循环,注意防止神经损伤。

2.3特殊病人护理。如存在糖尿病的外科老年病人,术中补液时,需依血糖数值,适量给予胰岛素。存在青光眼的老年病人,常规禁用阿托品。如术中必须使用,使血压、心搏正常。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因用力不当发生骨折,需严加防范。

3术后护理

3.1心理护理。掌握病人术后的心态变化,使护理措施符合病人要求,达到预期效果。在经历了手术的实际体验后,能证实医生、护士在术前的健康教育,排除了病人原有的焦虑、恐惧。

3.2术后及活动。以保持腹部、四肢肌肉松弛,减少切口张力,利于引流、排痰为目的。定时更换以预防各种并发症。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有利于术后各脏器功能的恢复。使病人精神愉快、增进食欲、排气排尿顺利。

3.3营养。营养是保证术后康复的重要条件,补充内容以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为主,同时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4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重点是加强口腔护理、定时更换、锻炼深呼吸活动、早期活动离床、切口的无菌管理及严密观察临床各种反应。还需重视根据老年病人的个体需求,给予适当护理措施。

总之,作为一名外科护理人员,不仅掌握要病人的身体状况,而且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才能确保老年病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后的及时康复。老年病人的护理在质量或方法上要求都很高,我们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护理,耐心解释,工作严谨,及有高超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又有高尚的护理情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适应现代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 老年;精神病;护理

老年期精神障碍有些属于功能性,其中包含偏执型、燥郁型、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有些是器质型,例如脑动脉硬化痴呆。据资料显示,我国在本世纪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预计到2025年老龄化人口将占中国总人口的20%,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5%。届时,每4人中便有1个老人。近几年来,老年精神疾病的住院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如何护理这些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以及如何防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易出现与精神障碍无关的疾病,如褥疮、骨折等。②身体机能减退的疾病。如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③免疫力低下。④检查不配合,给护理带来困难。⑤对药物有耐药性。⑥病程长,兴奋躁动,患者易猝死,抑郁患者易自杀。

护理

生活护理:①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室内光线充足,温度适中,病床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着地为合适高度。卧床患者必要时,需加气垫,防止褥疮。②保持地面干燥,室内禁止放危险品,卫生间和洗漱间有明显的标识,走廊有扶手,防止跌倒受伤。③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特别是精神衰退患者,早晚应督促患者刷牙漱口、洗脚、洗脸、梳头,整理房间。卧床患者给予口腔处理,定期督促患者洗澡、剪指甲、刮胡须,卧床者行床上治疗。④长期服用治精神科药物患者,易出现便秘不良等情况。如3d不排便,给予患者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平时躲让患者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促进便秘的食物。在排除身体疾病后,应诱导排尿,如让患者听流水声等,无效时导尿。⑤发现腹泻、尿频、遗屎,应戴尿袋或尿布,并定时清洁更换,预防皮肤擦伤。⑥患者由于精神衰退或痴呆,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知冷暖,大小便失禁,终日卧床,饮食失调等。护理应喂食患者,多关心患者的衣着,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或中暑。⑦细致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老年人因精神因素而出现拒食、少食或不知饥饱。随便减食或因药物作用而出现吞咽困难,这就要求给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纤维的食物,按病情给予流食、半流食,对不知饥饱的患者应限制食量,夏天应多饮水。⑧不能进食者,要耐心喂食,同时防止呛咳式噎食。⑨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护理一定耐心,定时翻身,局部按摩,防止出现褥疮,保持床铺干燥整洁。

药物护理:①老年人身体各脏器功能已衰退,使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都较慢,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用药时应选用针对性强、药性温和的药物,从低剂量开始。②在护理操作中如发现问题应通知医生,不能盲目更换药物。③对拒服药物者应在看护下服药,并对其解释或留在其他患者之后处理。④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

心理护理:①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多应急性发作,老年痴呆在家中难以护理,而短期或长期住院,缺乏家人的关心,时常不安心住院,护士应多疏导、多接触。②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大脑思维紊乱,功能减退引起意识障碍,表现孤僻、行为幼稚、反应缓慢、智力记忆减退、情绪激动或抑郁。护士应经常与其接触,多谅解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③新住院患者由于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陌生感、恐惧、孤独,怀疑被家人抛弃,害怕死在医院,护士对患者要态度和蔼,说话诚恳,关心体贴患者。④长期住院的患者对外界失去兴趣、想家、情绪抑郁、沉默不语,护士应主动介绍自己,拉近与患者关系,使患者感到有人关心自己,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尊重他们,不要随便打断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