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文1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出现,在目前的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下,涌现出许多资质不同的建筑单位,不同的建筑单位在面对不同的道路桥梁结构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新的工程建筑标准出台以后,各个建筑单位凭借对标准的解读不尽相同,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能预想到的问题,这就对施工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施工管理要把工作做得更精,做得更细,做得更专业。,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把关包括很多方面,诸如对于建设单位负责的质量监督控制,还有就是勘察、设计单位所涉及到的质量监督控制,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控制,最后就是对监理单位和检测单位的质量监督控制。一切工程施工都是重中之重,所以施工的质量管理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提出一些见解。
一、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施工质量管理
1、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在这个施工过程中,要使用什么品牌的材料,所使用的材料都是什么规格的,所使用的材料又都是什么级别的,在,在选择时既要注重每部分材料的个体要过关,还要注重不同品牌、规格和级别上应是相互配合的。当然在材料的选择上资金的预算也是要考虑的问题。材料选择准备好以后,关系到基层施工质量的另一方面的要素就是就要把握桥梁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2、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建筑单位在进行基层施工中,应该存档试验阶段取得有关数据。严格按照试验阶段中的数据抓好松铺的厚度,在完成最佳含水量的碾压。经过初压后,再进行人工整修,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是特别要加强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特殊情况,可能会有一些不能加强到位,对于这部分应该利用人锤和振动夯,逐层进行夯实,唯此才能证结构层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压实度得到保证后,主要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面层的平整度应在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先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那平整度差和平整度大的路段。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在清洗基层表面时,会有沥青或补做下封层,还有可能是面层铺筑前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这些都会影响桥梁基层的平整面,都应进行及的处理。
在基层施工完成后,就要重视基层的养护。在进行桥梁基层护时可以使用麻袋,也可以使用土工布等。还有另外一种访求就是可以利用喷洒沥青乳液进行保护。但是,如果出现了车槽松散的状况,就应采用以前在施工中用到的相同材料进行修补压实,一定不能用一些松散的颗粒料进行填补,草草应付。
3、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想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沥青、粗集料和细集料矿粉等原材料的质量,对各种原材料的性能及质量要有第一手资料。其次要注意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会因为水量或是材料的配比量会出现拌合不均的状况,这就会影响施工质量,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分析冷料仓的拌和参数质量检测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验。最后,碾压工艺和碾压技术的质量提高措施也是分析沥青路面的好坏的重要依据,路面压的不实,压的不平不但会影响桥面的平整度还会影响桥面的密实度,所以应该研究提高压实性能的方法,并对最终的压实结果的进行分析。
二、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后的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道路桥梁在修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设计以及施工标准和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道路桥梁交付使用之后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上近些年,道路桥梁超负荷,也加快了桥梁损坏的进程。这也就要求在道路桥梁在施工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合理的进行解决。
1、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发生后一定要调查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样做既是对要进行处理的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又能防患新的事故的再次发生。如果是由于桥梁的路基浸泡在水中的时间过长,发生了下沉的问题,就应该找出水浸的原因,拿出切实的排水清淤的方案,在考虑到通车要求和资金预算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如果桥梁是由于承载力不够,引发的事故,那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补强,或者增加支撑等。
2、选择处理事故的合理时间、方法和范围。
道路桥梁出现事故或发现问题后,一般情况都是越早越好,但也不能一概论。有时应考虑案例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施工条件因素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条件选择最合理的时间,事故处理的方法也应该进行一般均应及时分析处理,但并非所有质量问题的处理都是越早越好。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质量问题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经分析比较择优选定。在处理事故时选择合理的处理范围也很重要,事故发生处只是看到的表象,只是问题出现的显像部分,但是其深层原因有可能还和整个桥梁结构中的其他部分有关系,我们在处理时,不能只看局部,不看相关,致使处理完之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真正的消除案例隐患。
3、在进行事故处理时应考虑其他事件的发生。
桥梁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一旦道路桥梁出现问题时,现场会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应备有应急预案。为施工人员提供案全的保证。在进行事故处理时一但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先调查的不符,应立即停止施工,对事故的原因再次进行深入的调查后再着手解决。
4、事故处理结果的检查验收。
目前,我国对道路桥梁建设的验收还是比较严格的,但对于发生事故的处理结果的验收却还很薄弱,但是我们也应根据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三、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应具备的资料
1、施工材料
道路桥梁的施工材料很多,涵盖施工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处理施工记录、检查资料; 基础施工检查资料,桩基检测资料; 现浇构件施工、检测、试验资料; 预制构件施工、检验资料; 预应力张拉、压浆检查资料; 外购件检查记录; 按施工工序各中间环节检查记录; 砼、砂浆强度试验资料; 各部位检查、验收资料; 引道工程、防护工程施工、检测、试验资料。这些材料都和整个施工过程密切相关,这些材料不但在施工过程中是技术执行的标准和依据,也为道路桥梁完工后出现事故后,进行调查的有力保证。
2、事故处理相关材料
道路桥梁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或其他事故,对于质量问题的处理应也应准备相应的材料,例如事故出现的原因,与事故相关的施工图纸、施工记录等,事故的性质,事故出现的情况以及事故涉及的主要责任人等,都应形成文字材料进行存档,作为事故处理的依据。
四、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应急预案的制定
在道路桥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材料的不合格等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经常会发生,工程规范是相同的,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却会由于其他外在条件的变化却不尽相同,有的时候在桥面上看到的只是一个细微的裂缝,但由于时间的原因,可能就发展成了十分严重的构件断裂,而有的时候只是局部的沉降变形,可是却由于施工的技术问题致使倒塌。在制应急预案时时,要考虑以下问题。对危险系数较高的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确保不会发生二次接连事故的情况下,才允许进行施工现场,必免发生其他人员的伤亡。如果的有部分需要拆除,就应考虑拆除部分对桥梁其他结构的影响,避免损坏其他相邻结构。凡是涉及到桥梁的结构安全的时候,就要事先对要处理部分的结构强度、结构硬度和稳定性进行测算,制定可靠的保护措施,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工期较长,涉及的地理环境复杂,工程量大,并且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在一个工程中有时还会涉及很多管线的铺设,参与的单位和员工多,管理和监督都很因难。但是,这些并不能降低施工的管理质量,只有确实的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也应该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的、准确的、高质量的完成事故处理施工,以此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孙刘见,浅谈桥梁施工的工程质量控制,建筑科技与管理, 2012(2)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文2
【关键词】高职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人才尤其是环保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现实中却有不少环境专业毕业生面临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困境。这一“矛盾”现象必须通过加强环境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来解决。而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高职办学理念,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为例,对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析。
一、原课程体系概况及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原课程体系概况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从2004年开始招生,原有教学计划于当年制订完成,之后作过几次小的调整,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公共选修)和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详见表1。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理论课时数 实训课时数 考核学期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工程测量 3.5 70 46 24 1
工程制图 3.5 70 60 10 1
无机与分析化学 6 90 74 16 2
建筑材料 3.5 85 47 38 2
园林植物 5 68 44 24 2
有机化学 3.5 60 52 8 3
公路工程 6 102 80 22 3
园林规划设计 3 68 52 16 3
植物造景设计 3.5 60 40 20 4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3 96 60 36 4
专业
核心
课程 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 3.5 60 50 10 4
环境微生物学 3 51 39 12 3
环境监测技术 5.5 72 60 12 3
公路环境评价 4 48 36 12 4
生态学 3.5 60 54 6 3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1 1周 2
环境评价课程设计实训 1 1周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 2 1周 4
绿地规划设计实训 1 1周 4
毕业综合训练 5 5周 4
专业顶岗实习 23 36周 5,6
选
修
课
程
CAD辅助设计 2 34 17 17 2
环境工程经济 1.5 51 33 18 4
公路环境监理 2 48 42 6 4
桥梁工程概论 3 51 42 9 3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保护法规 2 36 36 0 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3 51 42 9 3
注: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未在表中反映。
(二)原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
结合这几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信息,我们认识到上述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方面存在不相符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面较窄,课程结构不太协调,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今后从事环境工程工作的基本要求,应删减植物造景设计等与环境科学关系不大的课程,增设环境科学导论、水污染控制技术等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如园林植物和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这两门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可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第三,专业课程课时分配不够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时偏少,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实训环节设置没有很好地考虑专业针对性,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第五,一些课程的上课先后次序不够合理,应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做到统筹安排。如应在学完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学习,等等。第六,部分专业课程学时数偏少,可适当增加,保证对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方案
(一)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以上总结归纳,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根本”的原则,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从环保职业活动的需求出发,考虑所设置的课程能满足污水处理工艺调试管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操作运行、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检测、环境监理、环保设备调试与维护管理、化学分析操作等多项环境工程相关活动的要求。
第二,从学生在校期间或工作后能更好地获取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来考虑,如学生通过学习,可考取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化学检验工、室内环境检测员、环评上岗证等,基于此可适当增设相应专业课程或增加该门课程学时数,确定课程标准等。
第三,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调整原有专业课,提高专业针对性,减少重复性。另可适当增设与公路项目相关的课程,如公路环境保护工程等,使专业定位更合理。
第四,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实训环节,淘汰部分对专业技能提升帮助不大的实训项目,并增加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实训课时的比例,优化实践内容。
第五,选修课的设置应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专业方向上的拓展与文化素养、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
第六,考虑学院交通行业特色,适当保留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方向,但课时和课程类型可适当进行调整。
(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依据以上提出的改革思路,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工程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6个基本模块,总计134学分。各模块学分分配情况见图1。
图1 各模块所占学分比例示意图
具体阐述如下。
1.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6门课程,这与原课程体系一致,但为增大后续专业课程模块所占比例,此模块的课时分配由原来的570压缩为450,共计27学分。
2.专业基础模块所开设课程是环境专业的基础课,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此模块增设了环境科学导论,保留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共计15个学分。在课时分配上,调整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如两门化学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内实训课时分别由原来的16 和8增加为36和35,比例分别增加了23%和31%。
3.专业核心模块立足于职业活动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设了水污染控制技术、公路环境保护工程两门课程,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根据专业角度,考虑到园林植物、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两门课程部分内容的重叠性与实用性,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即园林植物及应用;另外,取消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加上原开设的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技术、公路环境评价等三门课程,共计22个学分。此外,在课程授课时间安排上,考虑到课程内容的衔接,将环境监测技术从第三学期调整为第四学期进行,并加大了该门课程的课内实训课时比例。
4.工程基础模块结合学校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类人员所需基本技能,开设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公路工程等4门课程,共计19.5个学分。在课时分配上,增加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课内实训课时数,相应地总课时数由原来的70分别增加到90和80。
5.专业拓展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就业方向,开设了CAD辅助设计、盆景与插花艺术、公路环境监理、桥梁工程概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保护法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Photoshop辅助设计等14门选修课程,共计16.5个学分。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6.实践教学模块增加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并根据课程内容、社会需求等因素,将课程设计时间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并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绿地规划设计实训,保留原开设的工程测量实习、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环境评价课程设计实训、毕业综合训练、专业顶岗实习,共计34个学分。
调整后所形成的6大课程模块使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得以优化。首先,课程的设置更具专业针对性;其次,绝大多数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都加强了实验和实训教学,实践与实训环节课时比例基本保持在40%以上,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实现了更好的有机结合;再次,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与取舍;最后,调整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且凸显了环保职业活动特色,基本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总之,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还将不断地被充实而更加完善,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环保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亚民,陈向平.能力为本素质为魂――高职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0)
[2]纪振,田丽娟,朱其兆,等.高职环境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3]宋卫军.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南平师专学报,2007(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47)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文3
关键词:伸缩缝;公路;应用
中图分类号: TE8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伸缩缝也称为温度缝,是指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而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独立的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事实上,伸缩缝不仅只应用到建筑物,在公路、桥梁以及其他构筑物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公路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路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板的轴向变形。而在昼夜中,白天气温升高,路面温度比底部温度高,这种温差会形成路面中部隆起;夜间气温降低,路面温度较底部温度低,会使板的周边和角隅发生翘曲变形,这些变形会受到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和粘结力,以及板的自重、车的荷载等的约束,致使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板的断裂或拱胀。
在裂缝发生后被分割的两块板体尚不致完全分离,倘若板体温度均匀下降引起收缩,则将使两块板体将被拉开从而失去荷载传递的作用。为了避免这些缺陷,必须设置伸缩缝,把路面分割成不同板块,以应对由于温差所产生的变形[1]。
2.公路行业常用的伸缩缝类型
按照伸缩缝所使用的材料品种来分,公路伸缩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镀锌薄钢板伸缩缝
这是一种简易的伸缩缝,在中小跨径的装配式简支梁桥上,当路面桥梁的变形量在20~40mm时常采用。适用于缝宽2~3cm,用3mm厚的镀锌薄钢板弯制成U型,嵌入预留的槽内,并用铁钉固定在槽两侧的预埋木条上,U型缝内填塞沥青麻絮。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缺点是伸缩量小,镀锌薄钢板易锈蚀且不能直接承受车辆压力。
2.2 钢伸缩缝
由钢材制作,它能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并根据伸缩量的大小调整钢盖板的厚度。钢伸缩缝的结构比较复杂,只有在温差较大的地区或跨径较大时才采用。当路面跨径很大时,一方面要加厚钢板,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梳形钢板伸缩缝。梳形钢板伸缩缝的伸缩量大,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造价相对较低。
2.3 橡胶伸缩缝
以橡胶带作为跨缝材料,这种伸缩缝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常用的橡胶伸缩缝又有以下几种:
1、空心条状橡胶伸缩缝
结构简单,能满足变形与防水的要求,是定型产品,价格低廉,但变形量较小,使用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预压时不规则变形,使用时易脱空跳出或突出过多而容易损坏等缺点,目前已经面临淘汰了。
2、板式橡胶伸缩缝。
其装置平整美观,吸震性能好,汽车行驶平稳安全,施工安装工艺较为简单,更换维修方便,但由于伸缩体自身刚度不足,又缺乏有效的支承,容易产生上拱和下陷,从而引起破坏。
3、SG(BF)系列橡胶伸缩缝。
规格有40型,60型,80型,100型,120型,160型和200型,其构造主要由橡胶板和底钢齿板组成,伸缩量在200 mm以内,其装置主要克服了板式橡胶伸缩缝容易上拱和下陷而引起破坏的缺点 [2]。
2.4 无缝伸缩缝
无缝伸缩缝的构造原理都是由高弹性的高分子粘结料与2cm碎石充分拌和后填充于接缝内。这种伸缩缝装置看似无缝,但又适应一定的变形,在实际应用时效果良好。该伸缩缝的优点是行车平顺,无跳车反应,防水性能好,造价低。但由于只能适用于变形量小于等于5cm的小变形伸缩缝,其构造和使用性能尚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故尚未得到普及。
3. 伸缩缝的施工要求
3.1 基本要求
伸缩缝是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当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等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缺陷和不足,就会造成伸缩装置的破坏,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对伸缩装置的总体基本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高刚度和耐久性;能适应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伸缩;能适应由于挠度变化引起的变位;行驶性能良好的构造;构造简单,施工、维护容易;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防水性[3]。
3.2 构造要求
对于伸缩缝的构造要求是:伸缩缝在平行、垂直于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要简易方便。
4 伸缩缝施工技术要点
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施工工序可参考如下:预留槽口放样切割伸缩缝预留槽调整伸缩缝预埋钢筋清除槽口杂物安放伸缩装置检查标高锁定绑扎钢筋支模检查浇筑混凝土。
公路伸缩缝的设置间距应该根据施工温度以及混凝土集料的性能,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结构物处,与沥青路面相接处,隧道口,小半径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纵坡变换处,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相交处,以及路面板厚度变化处,均可考虑设置伸缩缝。对于隧道内的路面受温差影响较小,可以不设置伸缩缝,但在隧道洞口附近应予设置 [4]。
设置伸缩缝时,在板厚中央处设置滑动传力杆,以提供传荷能力。传力杆的一端端头加一金属套,内留空隙(填弹性材料),使板伸长时传力杆能位移。
伸缩缝的填缝材料应该采用能适应混凝土板的膨胀收缩和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如油浸或沥青浸制的杉木板、木丝板或甘蔗板、沥青纤维板、泡沫橡胶板或泡沫树脂版等。
在继承传统的伸缩缝施工办法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应用。例如,混凝土路面伸缩缝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在分隔缝处加一道浸油的木丝板,上面再嵌入沥青油膏。这样的作法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该处的混凝土路面突然断开,造成该路面的受力不均匀,待使用一段时间后,伸缩缝处的路面容易折断或混凝土掉角,使路面从伸缩缝处逐渐损坏,从而影响整个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解决:
1.在混凝土路面伸缩缝处,每间隔一定距离放置一根钢筋,其一端用铁皮套筒套住,铁皮套筒应分左右放置在伸缩缝的两侧,高度位于混凝土路面的中间,然后再浇筑混凝土。这样既不影响混凝土的伸缩性,又能使混凝土路面受力均匀。
2.在伸缩缝处的混凝土断面上端,平行断面方向放置两道钢筋,垂直向放置一道钢筋,两端带弯钩,同样在路两边也应配置钢筋。另外,在伸缩缝的大角上部,加若干根伞形分布筋,防止边角的损坏。
3.伸缩缝处嵌入浸油木丝板和沥青油膏,防止地基进水。
另外,人们通常在基层夯实找平后,根据混凝土地坪的厚度固定伸缩缝分格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再取出分格模板,最后在缝内浇灌热沥青。这样做,由于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往来,造成分格模板的变形和位移,出现伸缩缝不直,缝口两侧不平以及出现锯齿状等现象,影响路面的质量和外观。
对此,可以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不留施工缝,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抹平压光,等到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地坪上按照设计要求弹出伸缩缝的位置线,然后用混凝土路面切缝机顺线切出伸缩缝,最后在缝内嵌填建筑油膏。这样不但可以使伸缩缝平直美观,高低一致,而且没有锯齿状,节约人工和木材。
参考文献:
[1] 曹俊,王瑞,张雪韬. 包头黄河公路大桥伸缩缝破坏原因分析与维修对策[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0年第3期.
[2] 卫东明. 对水泥砼路面伸缩缝传力效率的探讨[J]. 中国市政工程, 2001年12月.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文4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管理
1、道路施工技术的特点
1.1对高级道路的要求
随着世界各国技术经济的进步,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要求的提高,对高等级道路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道路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通行能力、承载能力及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
2)对道路整体线形、路容、路况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山区公路及旅游区道路,其路线与周围的环境的协调性成为重要的评定条件;
3)对道路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对行车污染和噪声的限制等;
4)对道路的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中普遍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快速施工作业。
1.2道路施工的特点
道路是一种人工构造物,是通过设计与施工消耗大量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而完成的建筑产品。道路施工与一般工业生产和其他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如房屋建筑)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道路工程是线形建筑物,施工面狭长,流动性大,临时工程多,施工易受到其他工程和外界的干扰,施工管理工作量大。
2)道路施工系野外作业,受水文、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3)道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差别很大,致使工程数量很不均匀,给各施工项目之间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
4)道路是永久性建筑,占用土地较多,一般不可能拆除建筑,再加上道路暴露于外界,常年经受行车荷载及环境因素的作用,因此,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尤为重要。
与一般道路工程的施工相比,高等级道路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1)填土高度增加;
2)深挖或高填路段多;
3)工程地质情况复杂;
4)路线中的立体交叉、桥涵和通道等特殊工程多;
5)路基防护与加固技术要求高;
6)高等级道路建设项目复杂;
7)高等级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多。
2、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通常一个成功的项目至少必须实现如下的预期目标:
1)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及实地实现投资目的,达到预定的项目要求。
2)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费用消耗,减少资金占用,保证项目的经济性。
3)满足预定的实用功能要求,达到预定的生产能力或使用效果,能经济、安全、高效率地运行并提供较好的运行条件。
4)能为使用者接受和认可,同时又照顾到社会各方面及个参加者的利益,使得各方面都感到满意,企业由此获得良好的声誉。
5)能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6)项目实施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变更较少,不发生事故或其他损失,较好地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困难和干扰。
7)与环境协调一致,及项目必须为他的上层系统所接受,这里包括: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没有破坏生态或恶化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没有破坏或恶化优良的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和社会环境有良好的接口,为法律所允许,或至少不能招致法律纠纷,有助于就业、社会经济发展。
3.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高等级道路施工因为前述特点,决定了它的施工规律。只有研究并遵循这些规律,科学地组织高等级公路施工,才能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目前,高等级道路施工技术正向着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和工厂化方面发展,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管理措施:
1)在道路施工方案的拟定和选择方面,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现代先进手段,综合考虑材料、机具、工期、造价等因素,进行方案优化,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在施工工艺方面,土石方综合爆破、稳定(加固)土、旧有沥青及水泥混凝土再生、工业废料筑路及水泥、沥青、土壤外加(改性)剂等工艺要合理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
3)在施工机械方面,尽量使用一条龙的单机配套机械进行流水作业和多功能的联合施工机械;尽量使用电子装置和激光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遥控监测。
4)在施工检测技术方面,尽量使用能自动连续量测动、静两种荷载作用下的路基、路面弯沉仪和曲率半径仪,使用冲击波、超声波测定道路结构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并研究使用雷达波、同位素方法等测定密实度和厚度,以及使用电脑自动连续量测路面抗滑性能和平整度的仪器。
5)在施工作业方面,大量使用预制结构,使路基、路面施工,特别是人工构造物的施工,实现标准化和工厂化。
6)在特殊路基的处理方面,应充分应用生化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材料。
7)尽量提高各种环保和交通工程设施如声屏墙、减噪路面、绿化工程等的施工技术。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发达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公路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参与施工各方的努力。本文从公路工程的特点入手,细致地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并详细阐述了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今后我们还要加强养护和运营管理的措施,包括养护管理、交通管理和环境管理等,其目的是提高道路的使用功能,保证行车安全舒适,改善道路状况对环境及人文景观的影响,是我们辛苦努力建成的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效力。
参考文献
[1]王燕.公路工程施工员培训教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2]筑龙网.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与范例精选[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3]黄晓明.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6
[4]宋金华.高等级道路施工技术[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9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文5
关键词:香港理工大学 课程开发观念 课程开发 借鉴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它不仅有着及其优秀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更有着内涵深厚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香港理工大学的精神脊梁,一直指引着学校的发展和前进的方向。
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十分丰富和深厚的:它的校训是“开物成务、励学利民”;它推崇的价值观是“人才”、“表现”、“生产力”、“伙伴关系”,其中“人才”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珍惜廉正的品格、自由和创造力,为学生及教职员提供理想的环境,让他们可安心寻求及推动个人和大学的发展;“表现”方面,香港理工大学要求教职员要有出色的表现,对其中表现出色者加以奖励表扬;“生产力”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珍惜社会提供的资源,以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通过精简的管理架构、高效率的程序、有效的制衡及完善的素质保证机制,取得高质素的成果;“伙伴关系”方面,在共同努力实现本校抱负之时,教职员彼此紧密合作。香港理工大学整体也是社会的伙伴,分享共同的目标和重视相互的利益。
它奉行的使命是:提供以应用为本的课程,让毕业生能学以致用;进行切合工商界及社会需要的应用研究;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术以及个人的才能;与工商界及专业团体发展密切的伙伴关系;为在职人士提供进修课程,以利终身学习。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在这些校园文化的滋润之下,它的发展才在耀眼夺目的同时又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一、香港理工大学――注重实用的大学
注重实用、实用为主是整个大学的基调。香港理工大学注重实用,实践实用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以专业为基础的卓越学术水平:
首先,提供以应用为本的课程,让毕业生能学以致用,并进行切合工商界及社会需要的应用研究;其次,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全面发展学生的学术以及个人才能;再次,与工商界及专业团体发展密切的伙伴关系;最后,为在职人士提供进修课程,以利终身学习。
香港理工大学注重应用可以从它的学院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香港理工大学共有6个学院、26个学系以及3个学术中心,包括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厂商管理学院、设计及语文学院、建筑及地震学院、工程学院、医疗及社会科学学院,这些学院的专业大部分都是以应用型专业为主。
在科研课程的设置方面,相关的配套政策也是非常到位。比如为了鼓励应用科研产业化,香港理工大学还制定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首先,制订了知识产权的分配政策。利用该政策,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员们就明确了他们的知识产权的分配办法、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知识产权转移的具体方法和策略等,这些方面香港理工大学都有很好的政策把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定下来,学校清楚明白,研究员们也清晰明了。香港理工大学推行该政策或者说方法去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将来的投资方与合作方,并明确地告诉将来的投资方与合作方怎么去应用他们的科研成果。
其次,建立了相关的奖励制度和奖励办法。对优秀工作者和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其中包括分享有关的科技应用收入。
最后,制定一些科技产业化指引,包括合作协议书与法律文件安排、利益冲突指引、清晰的资源安排指引。这里的产业化具体是指:一是香港理工大学使用的方法,即是通过咨询服务的方法,创业的方法,还是通过企业合作的方法;二是实现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了怎样把合作的协议书及法律文件安排清楚,比如有一套知识产权到底是谁的,有时候是属于学校,有时候也是属于个人的,我们内部要全部把这个做好,就方便了我们去做产业化。除此之外,香港理工大学提供了非常清楚的资源安排指引,并且鼓励每个人都做,但是为了避免利益冲突,应该对每个人都讲求平均。
二、香港理工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整体而言,香港理工大学教育的内容较为多样。在课程的设计方面,大体上有三个特点,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并注重实用性、重视社会调查与定量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
1.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
尊重人的自然状态和个性特质,树立课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的观念。科学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学生必须接受和积累的东西,而是激发学生思考创新的起点。因此,教学的目的不是用事先设定好的目标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把人从物化、理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并注重实用性
课程的开设十分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课程,在开设过程特别注重了解社会对该职业的真正“需求点”,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在社会需求变化的时候,可以及时并适当地对其调整,充分保证课程的实用性,不会因为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使得课程出现无法与社会衔接的状况。
香港理工大学提供40个学士学位课程,其中包括全香有的专业。理工大学旨在透过设立双学位专业拓阔学生的学术领域及专业知识,以便学生日后在工作上更能发挥所长。
3.重视社会调查与定量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
公共选修课程内容安排务实,学分规定细致,课程开设的制度慎重规范,研究生课程开设的时间比较灵活,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近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三、借鉴香港理工大学课程开发的先进理念,明确我院的课程开发目标
1.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念
不论是注重实用的香港理工大学还是其他的香港职业教育学院,他们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为市场提供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以香港的职业教育机构来说,招生办学计划、课程开设计划,甚至职业教育训练的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制订的,各个训练委员会和一般委员会同政府统计处每两年对各主要行业的人力分布及需求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分析与评估,预测两三年内社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供各院校机构制订专业、课程及训练计划参考。香港的社会和经济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发展极为迅速,人才市场的变化相对较快。因此,香港的相关学校专业与课程的设计都是非常灵活的,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对开设的专业和课程进行修正,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举例来说,香港的首饰加工十分发达,院校相应的首饰设计课程随之拓展。
目前我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学习香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念;如我院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其中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和市场对该职业的实际要求,我认为该专业在专业课模块中应加大《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教学学时,使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道路与桥梁工程一线施工技术问题、组织施工的能力。另外,随着我国道路的大规模建成,道路的养护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专业课模块中也应增设《道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这门课程。除此之外,为学生毕业后拓展专业领域,在选修课模块中可加入《监理概论》、《施工机械》、《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等课程。
目前内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与香港类似,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念,课程的设置应该十分明确和具体,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和市场对该职业的实际要求,确定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的标准和方法。另外,学制方面,不能固守传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取全日制、日间给假调训制、部分时间制、夜间制等各种形式,时间长短不一。
2.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
以香港为例,相关的老师都具有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动手能力都非常强;学校的培训设备通常非常先进,用于教学和培训的设施已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及企业的水平,学生通过大量的实务训练,学以致用,提高学院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将来所要从事行业的要求。
3.合理配置课程开发所需的资源
资金作为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一定要从整体上进行谋划,在实践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内地对职业教育投资拨款的方式正好相反。计划配置难免使资源浪费,市场配置才能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香港特区的教育投资拨款方式更能发挥资金的作用。
因此,可以借鉴香港对教育的投资方式,在我院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在做好我院的财务预算的前提之下,制定各个事项所需费用的财务明细表,根据岗位职责或者课程开发中的具体作用落实岗位问责制和相关的监督制度。
4.注重培育自己的课程特色,树立品牌课程
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因各自历史、地域、传统所决定的办学优势、人缘优势和地缘优势,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等方面要体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
在独特的校园文化的滋润之下,它的发展才在耀眼夺目的同时又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念、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合理配置课程开发所需的资源以及注重培育自己的课程特色,这些都是笔者由香港理工大学非常先进的办学理念中获得的启示,希望能够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开设提供有益的借鉴。除此之外,我们在课程开发的同时,应当有品牌意识,有建立精品课程的勇气和魄力。以本地区和本校为根本,放眼全国市场,建立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只有立足长远和整体,才能在众多的职业教育院校中一枝独秀。
参考文献:
[1]李菊琪.对香港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经验的探究.中山大学学报[J].2005,(6).
[2]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M].香港:政府印务局,2000.
[3]蔡景华,吴治国.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现代教育科学[J].2006,(3).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文6
关键词:土木工程;特点 ;发展方向
1 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 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2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2.1 建筑材料方面
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2.2 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
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2.3 工程规划方面
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3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3.1 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3.2 智能土木结构理论的体系构成
传统的土木结构是一种被动结构,一经设计、制造完成后,其性能及使用状态将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制性,这就给结构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展出了在线监测结构,它赋予传统土木结构以在线监测机制,从而为探知结构内部性能打开了窗口,使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结构内部物理、力学场的演变情况,这就是结构智能化的第一层次。在在线监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监测数据的智能处理机制,使得结构具有自感知、自诊断、自推理的能力,从而使结构实现了第二层次的智能化。进一步在结构中引入自适应及自动控制机制,即根据自诊断自推理的成果,由在结构中耦合的作动系统做出必要的反应,从而实现智能控制结构,这就是第三层次的智能化。比如,对结构的开裂、变形行为,结构的锈蚀、老化、损伤行为,以及结构的动力振动行为做出抑制性控制,在更高层次上对结构起到保护和维修作用。可见,在结构智能化演化过程中,按其智能化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自感知土木结构,它是智能结构的最低级形式;第二层次:自诊断智能土木结构,具有对前一层次结果的智能化加工处理,包括结构内部力学物理场的自我计算,对结构特定目标参数的自我诊断,以及以做出结构自身行为的应对策略为目标的自我推理等功能。第三层次:智能控制土木结构,它是智能土木结构的最高形式。
3.3 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性能退化,这将影响起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从建筑建成的一刻起,就要做好健康监测、修复和加固的准备。
随着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及结构动力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给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实时地测量结构的环境、荷载、响应等,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科学有效地提供结构养护管理的决策依据,确保结构安全运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近年来,大型土木工程特别是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国内外近年新建的许多大型桥梁都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如我国的上海徐浦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东海大桥、香港地区的青马大桥,韩国Seohae桥和Youngjong桥、美国Commodore Barry桥和加拿大Confedration桥等。
像这样,通过发展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在第一时间发现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与加固,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也基本解决了建筑过快老化损坏,不得不拆去重修的尴尬局面,及由此造成的大量经济、资源、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建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