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

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休闲农业;生态保护;农业发展。

一、引言。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郊区化”的扩散现象越来越突出,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做好城乡结合部的规划与布局,让其在为城市发展中提供土地与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多了休闲空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乡结合部的界定与特征。

(一)城乡结合部的界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郊区化”扩散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在城区与乡村连接地带,出现了既不同于城市,又异于农村的过渡地带,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城乡结合部。

有关城乡结合部的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所提出的“边缘带”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之后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提出了“城市边缘带”;1942年安德鲁斯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带”;1953年W.C.麦坎等人提出了“限制边缘带”和“扩展边缘带”等概念。[1]我国有关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定义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郊区;城乡边缘带;城乡交错带和城乡结合部。一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位于中心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具有城市与乡村双方面特征的过渡带。”[2](二)城乡结合部的特征。

城乡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决定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互相交融、不可分割。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的中间,是一个过渡地带,但其与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无法进行精确划分,他是与城市和农村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的。

2、两重特性、动态发展。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但同时又兼有两者的特性。这部分区域既受城市又受农村的经济与发展辐射,区域和位置呈现以城市为核心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动态发展性。

3、资源丰富、市场后盾。相对于城市而言,城乡结合部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上的补充。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往往还承担着城市市场,尤其是农副食品供应后盾的作用,是城市菜篮子的源头。

4、绿化依托、休闲去处。相对于城市高楼林立的状况,城乡结合部则生态环境更为清幽。随着农家乐等休闲农业旅游的拓展,城乡结合部会成为都市人节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之处。不仅如此,城乡结合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提升城市的空气环境和生存质量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三、休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recreational agriculture,leisure agri-culture),最早是台湾用词,我国大陆地区早期惯称为“观光农业”,后也称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其它相关的名词有:观光休闲农业、观赏农业、观尝农业、体验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田园农业、农村旅游等十余种。[3]休闲农业最早以乡村旅游的形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当时英、法、意约有60多万家农场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住宿,瑞士、奥地利、瑞典等国的诸多农场也开始改造旧式农场,通过开发传统农舍、沿海乡间别墅、手工作坊、葡萄园等特色项目来接待乡村旅游者。到19世纪初,德国就出现了由政府提供小块田地,供市民做自给自足的小菜园。[3]近20年来,休闲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德国休闲农业的主旨是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日本都市农业的主要作用体现为“食”与“绿”。台湾地区的都市农业大致与德国的市民农园相同。[3]根据先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可知,虽然休闲农业中规模较大、但对市民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九种形式。分别是:第一类,农业型休闲,包括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园公园、教育农园;第二类,生态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森林旅游;第三类,度假型休闲,主要包括休闲农村、农村留学、民宿农庄;第四类,文化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民俗旅游。[4](二)休闲农业的特征。

1、休闲农业依赖众多资源,以农业为主。“休闲农业”字面上带有“农业”的产业性质界定,但理论界对于休闲农业到底应该归属第几产业,目前尚无定论。休闲农业横跨第一、第二和和第三产业中,其依托的资源也涵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大家公认的是,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而农业资源与生态资源往往城乡结合部要优于主城区,尤其是农业资源的城乡结合部优势更为明显。

2、主体资源的容量有限,需要长期的保护。一个休闲农业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极限值和一个最适值。超过容纳上限的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诸多环境、经济和社会等问题,甚至影响区域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与此同时,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又极易为人为活动所破坏。这要求我们在开发休闲农业旅游的同时,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眼光,开发与维护并重,并且要长期关注资源的保护。

3、游客参与的程度很深,与环境相互影响。如前所述,休闲农业的形式主要有4大类9种,休闲农业旅游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面对众多休闲形式,游客的参与也各式各样,如直接参与农业生产、采摘农产品、品尝农产品、体验农家菜等生活生产实践。可见,休闲农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游客的参与度很深。游客在享受相关休闲文化与休闲农业活动的同时,他们的行为又会反作用于文化、资源、甚至经营管理模式等等。所以游客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4、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教育休闲两不误。我国目前农业休闲游的典型形式包括森林旅游、观光农园、农园公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农村留学、民宿农庄、民俗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群的追捧,因为这种休闲方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比如,民俗旅游还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再比如,市民农庄,农村留学等形式还能体会动手的乐趣,教育下一代农业科普知识,并让他们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所以这种休闲方式是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休闲教育两不误的,正因为如此,休闲农业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喜爱。

四、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基于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这种深远意义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模式的建立:

(一)市场化生态保护模式。

都市发展依然需要依托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需要城乡结合部大量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支撑,这是两者的共同点。我们相信,随着休闲农业项目的深入开发,这个理念更会深入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心,那么生态保护意识与行动也必将深入人心。除此之外,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还为农业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很好地节约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一条保护资源的良性发展之路。

(二)短渠道农业经营模式。

通过休闲农业的观光农园、民宿农庄等项目的开展,都市消费者可以最直接地享受到来自田间地头的“绿色蔬果”。这样不仅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的耗时和加价,还保证了蔬果的新鲜度。可以说这种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民和消费者都是最好的模式。

(三)生态式周末度假模式。

城乡结合部位于主城区的外围,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并且路程不算远,一般当天或两天足够休闲和往返,适合都市人周末短途出游。因此对于这种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必将越来越受到都市人口得追捧,必将成为短假期内旅游的主要选择。

(四)寓教于乐的自留地模式。

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增加和蔬果污染度的加重,以及城市孩子对农作物认识的匮乏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期望自家可以有一片蔬果自留地。可以说,城乡结合部成为了市民拥有自己自留地的最佳地点。市民可以周末或者闲暇的时候去耕作自己的土地,并随时享受绿色瓜果。这种模式在德国最先推出,现在也受到了我国消费者的喜爱,我们也相信城乡结合部是最适合打造这种模式的地段。

五、总结。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对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不仅仅可以打造市场化的生态保护模式、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还可以为城市人口带来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和教于乐的自留地经营模式。可以说,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休闲农业是城乡结合部产业发展的良好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爱清,王月霞。城乡结合部特征及划分方法[J]。经济论坛,2004.1.

[2]秦明周等。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变化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地理学报,2000.5.

[3]毛帅。徐州休闲农业居民行为与市场细分研究[D]。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2

1 背景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并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休闲农业正是这样一种科技含量较高、有产业支撑和现代经营理念引领的,有别于传统的农产品供应型农业的新型现代农业形式,它的发展壮大正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改造和创新。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关系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拓展农村市场、拉动农村市场消费、实现城乡经济优势互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帮助农村脱贫致富,而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2 开发条件分析

大连市发展休闲农业已具备了四项客观条件,即:都市化社会的出现、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2.1 都市化社会的出现

发展休闲农业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居民的意愿,因为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城市居民,他们对休闲农业的意愿取向直接关系到该产业的生存。大连市现有非农业人口347.83万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有度假休闲的需求。曾有人调查,90%以上的中青年都有“乡村休闲游”的愿望,城市规模越大,前往郊区休闲旅游的城市人口基数越大,郊区休闲旅游也就越容易发育。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城乡景观的空间差异就越大,城郊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出行率就越高。

2.2 闲暇时间的增多

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开始实行三个“长假日”制度(五一、十一、春节),2007年12月又对现有法定假日制度进行了调整修订,“五一”由3天调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1天,国家法定假日全年达到115天(含周六周日)。新的休假制度的实行,不仅使我国节假日的分布更加合理,同时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休息和出游时间,形成了两天双休日、三天小长假、七天黄金周的科学合理、分布均衡的假日体系。尤其是法定的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出台,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强制实行休假制度,会激发更多的工薪阶层加入到休闲农业旅游队伍中来。

2.3 居民收入的增加

2008年,大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00元,比上年增长15.8%,年人均消费支出14101元,比上年增长16.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这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和市场机会。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旅游需求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的需求。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需求就产生。2008年大连市人均GDP折算后约为9099美元,对休闲农业的需求旺盛。同时,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只满足于吃、穿、住的基本生活条件,转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新需求,久居城市之中的人们日益向往郊外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绿色的林果、开阔的田野,大量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自然,走进农村。

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休闲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之一。大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创建特色休闲农业乡镇、休闲农业专业村工作,连续2年将此项工作列入市政府新农村建设实事并跟踪督办。

项目建设以蔬菜、果树和苗木观赏示范为主要功能,将成为大连市这个美丽旅游城市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3.1 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政府政策为依托,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企业为载体,充分利用三十里堡东升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注重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和项目主题创新,突出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拓展农业的教育、游憩、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同时,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观光旅游服务意识及品质,内联外引,优势互补,着力把休闲农业培育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三十里堡现代农业与自然资源景观、历史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3.2 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回归自然、体验农味和休闲观光为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乡土文化内涵,建成点、线、面综合布局,内部景区相互协调、错落有致,集生产、观光、休闲、科普、体验、购物于一体的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在大连市、辽宁省都享有一定声誉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地。

4 规划的原则

龙口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坚持“生态保护、和谐开发、凸现特色、生产和休闲融合、区域整合联运发展”的原则,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

4.1 生态保护原则

要正确处理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的分配制度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原则,确保在有效保护培育的基础上实施适度开发。要合理运用边缘效应、循环再生、趋利避害、因地制宜、效益协调等生态农业基本原理,充分发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力求生态环境优美,整体协调和谐,实现良性循环。

4.2 和谐开发原则

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和休闲农业资源的特点,注重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地就势、尊重历史、包容传统、入境随缘,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建设、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当地旅游景点连线联网建设相结合,强调和谐开发、达到景观、生态、产业动作上的和谐统一。

4.3 凸现特色原则

特色是核心竞争力,是生命力所在。东升村发展观光农业项目,除应具有自然生态景观可供观赏外,还应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及农业科技可供参观体验,有当地特色农产品可供销售,有独特的农业文化、民间艺术、民俗和风土人情资源可供赏阅,要在奇趣、天然、精品、规模等方面多作文章。

4.4 生产和休闲融合原则

休闲农业具有双重产业特点,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农业的生产特征,将参与性、体验性贯穿于农事活动、农技展示中;另一方面作为一项旅游产品,还要将观赏性、知识性、文化性、娱乐性和休闲性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使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体验乡村情趣的消费需求。

4.5 区域整合联动发展原则

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考虑农业休闲旅游资源的特点,区域布局上做好四个“相结合”:与现代农村建设规划结合,与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结合,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结合,与当地旅游景点连线联网建设结合,从而推进区域景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做到资源互补、设施共建、市场共享。

5 功能定位与项目设计

5.1 功能定位

5.1.1 生产经济功能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本质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区,农产品生产是其基本功能。本项目生产出的农产品不是一般的农产品,而是最新品种、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优质精品,通过生产这类农产品、扩大产品销售能力,将显著提升三十堡区域农产品竞争力。

5.1.2 示范、推广功能

本项目作为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主要是引进示范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农业新技术、先进设施,使现代休闲农业园区成为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的好样板,为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5.1.3 集聚、扩散功能

本项目作为区域农业生产力新的制高点,具有较强的向外辐射扩散、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作用。通过集聚各类先进生产要素,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发育与成长的源头,并向更大范围辐射、扩散。

5.1.4 研发孵化功能

以农业科教单位与专家学者的有关成果、专利为基础,通过实验和研究开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把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本现代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

5.1.5 旅游、观光功能

本项目建设的生态农业园区,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又有新型农业设施的现代气息,加上生态化、精品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名特优蔬菜、水果等作物的栽植,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人地合一的现代休闲观光景点。通过现代农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浓郁的田园风光、现代生产设施与科学技术及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吸引城市居民来此休闲旅游。

5.2 项目设计

5.2.1 蔬菜科技示范园区

设计现代化日光温室区,用于栽培和展示各种新奇特蔬菜以及瓜菜采摘和劳动体验区;露地蔬菜展示区,栽培1年生蔬菜及多年生木本和草本蔬菜;绿色观赏长廊,用于栽培各种观赏瓜类。

5.2.2 果树科技示范园区

设计果品观光采摘区、苗木繁殖区、苹果生产示范区、梨园、大樱桃园等。

5.2.3 娱乐配套区

设计关东大院,用于办公区建设和旅游住宿;科研中心,用于项目生产所需技术研发;酒厂,用于生产自酿酒;豆腐坊,占地50平方米,用于生产餐饮所需豆制品。

5.2.4 餐饮区

利用现有的几户餐馆,增加发展,形成餐饮一条街,以农家院形式为主。

5.2.5 龙口公园

建设游艇码头、主题雕塑、观赏树、绿地等。

5.2.6 新垂钓区

在原有垂钓区基础上进行扩建,形成新垂钓区。

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元性;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休闲农业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安详,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意大利、奥地利成为休闲农业的诞生地,之后休闲农业在欧美国家受到了青睐,形成了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各国的休闲农业,大都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和既定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民族风情等多种休闲经营模式。城市市民在休闲农业中体验到了乡村生活和乡土情趣,获得了心理上的宁静和情感上的快乐。我国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起步也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市民渴求的一种消费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出现,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浙江省依托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多种特色模式、多种经营模式的休闲农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分析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更好地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达,交通网络健全、交通路线畅通,加之各类农业资源丰富,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休闲农业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政府层面给与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成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从发展模式上看,浙江省的休闲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农庄休闲模式。农庄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庄,具有相对开阔的农业资源区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农田观光、种植体验、养殖体验、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身娱乐等休闲服务内容。农庄休闲模式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对一些高端客户,在田园风光之中为消费者提供高端的休闲服务。此类模式的代表,如绍兴郊外的绿林竹海农庄,农庄内竹林如海,傍依兰亭景区、会稽湖泊,景色别致、幽雅清新,让消费者的身心松弛、精神愉悦。2.农户休闲模式。农户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户家庭,侧重于让消费者体验农民生活,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在农户休闲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品尝农民饮食、居住农民宅院、操持农民家务、体验农民乐趣等方面,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模式。此类模式的代表,如衢州下辖的七里乡,各村农户大多开展了个体休闲农业经营活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自制豆腐、年糕等农家食品,亲手采摘小园里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返璞归真的情调。3.园区休闲模式。园区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科技,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最新动植物品种、最新农业生产设备、最新农业生产技术,间接达到科普示范、推广宣传的目的,在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放松消费者的心态,也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此类模式的代表,如杭州下辖的萧山开发区,不仅兴建了温室大棚基地、绿色果蔬基地、高档盆栽花卉基地,还引入了克隆展示项目,吸引了大量农业科技爱好者的到来。4.景观休闲模式。景观休闲模式的基础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复合景观,以景观旅游为载体,推动旅游景区农林牧渔等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此类模式的代表,如奉化市下辖的向阳海岸,这是一个典型的依托海洋景观和渔业资源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消费者在享受阳光、沙滩、海岸的美景时,游览海岛、品尝海鲜、垂钩海钓,享受浓浓的渔家乐趣。5.特色休闲模式。特色休闲模式的基础是特色,以与众不同的农业特色达成对消费者的吸引。这种特色可以是农业资源上的,可以是农业生产环境上的,也可以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的,以特色、新颖、不同之处带给消费者特殊的情趣。此类模式的代表,如丽水市下辖龙现村的田鱼养殖,在稻田中养鱼,种植与养殖浑然一体,真山真水,品鱼观鱼,极具特色。

三、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从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巨大的成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如前所述,浙江休闲农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构成了浙江休闲农业的立体化发展体系,具有良好结构化特征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给与不同消费者以足够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酌定参与何种休闲农业模式。不仅如此,浙江的休闲农业,特别注意本地域内的实际情况,注重休闲农业服务的针对性,从不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2.休闲农业的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长期的筹建和准备工作,由此也造成了比较大的资金需求。浙江省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种资金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同时也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股份制建设。到目前为止,浙江休闲农业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政府投资,也有个人投资,更有企业投资和外来投资,从而为其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3.休闲农业的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休闲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要求投资者不能过于短视、不能过于追求获取利益的快速性。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准确把握各地区特色的同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和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浙江休闲农业不仅获得了应有的投资回报,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目前,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正是浙江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最好力证。

四、浙江休闲农业对其它地区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其它省份、其它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其它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1.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每一个地区和其它地区相比,都有不同的农业资源配置和自然环境情况,更有着不同的乡土文化和民间风俗,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发展休闲农业就必须深入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准确地把握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气候征象,挖掘自身的与众不同,这才能形成对消费者的吸引、有助于树立休闲农业的特色品牌。各地区发展自己的休闲农业,切忌盲目地照抄照搬,就算是同类模式的学习,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2.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新领域,也继承了这一基本属性。这不是一个投资短、见效快的行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进行准确的模式定位以后,各地区的休闲农业要以发展模式为依托,以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合理可行的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考虑到初创期的各种困难和应对措施。当休闲农业进入收益期时,更要避免竭泽而渔,而是要合理分配收益,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品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休闲农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资金,尤其是前期的资金投入。如果再综合休闲农业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单一投资主体一般都难以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休闲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政府既要给与一定比例的投资,更要引导其它投资进入,并努力拓宽休闲农业项目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这其中,休闲农业会直接惠及参与建设的农户,因此鼓励农户投资也极为关键。项目进入具体经营过程以后,一定要注意经营方式的合理性,特别是考虑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既能保证各方的投资回报,又达到多方共赢得最佳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孝平,王福鑫,许思洁.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全产业链发展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5,3:202-205.

[2]田嘉.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都市休闲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机制的构建[J].世界农业,2015,8:210-213.

[3]刘红瑞,霍学喜.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4:90-97.

[4]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05-411.

[5]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10-119.

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4

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仍然是农业现代化的主线。因为农业的基本状态是结构状态。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根本的表现形态也是结构形态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有立体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不同于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它不再停留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种什么不种什么、养什么不养什么、种多少和养多少的“加减式”农业内循环的平面式调整,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第一二三产业转化、互融、开放的立体式的产业化调整。

回顾党的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结构调整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整个调整的进程是从农业内部平面式的调整,转向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转化的立体式调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唤起了广大农民空前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适应计划经济调控下的市场供求,在追求各种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前提下,主要是对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增减调整。这种调整是农业各产业间封闭式的平面调整,其主导方针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随即,一大批农业生产专业户应运而生,粮食连年丰收,经济作物获得较大发展。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农业内部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调整。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主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的调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有非常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调整,产前、产中和产后连接,第一二三产业互融,形成种、养、加一体的立体式结构;二是农业工业化进程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就是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小循环,建立农业工业化的产业流程,初步形成了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农工并举的现代农业经济的立体循环流程。显然,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不仅仅基于农业自身的平面式结构调整,而是多产业延伸、多要素组合,并着眼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消费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立体性的结构调整。这是现代农业结构一个重要的调整特征。应该说,从上世纪末开始,这种以现代农业结构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已有明显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各类型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增多,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已经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现代农业有多功能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是多功能性的。正是农业的这种多功性确保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动摇。人类社会发展表明,农业的多功能性一直在演变和发展。不断新兴的农业功能和跨产业功能,显示出农业一直有着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在能力。这既有农业发展在任何阶段都改变不了的基本功能,如食品保障功能、原料供应功能、就业增收功能、市场供求功能和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功能;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多功能性被人们不断注入新的认识和新功能的开拓,如生态保护功能、生物能源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但是,农业这种多功能性不完全基于农业的原生态资源结构,更多的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产品质量供应要求的转变,更是农业功能结构的拓展而带来对农业内涵的丰富。

很显然,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是根据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扩大农业结构空间的调整。它不是基于传统的农业功能,而是由农业新功能而新兴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农业多功能结构调整,主要取决于对农业资源的深广度开发,取决于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的开拓,取决于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基于此,农业功能结构调整前景广阔。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农业功能结构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和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说到底就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促进而不断推进的形态。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是最基本的,以此带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政治生活的需求。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既是农业功能结构开拓的基本动力,又为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提供了无限而广阔的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社会活动空间会不断扩大。娱乐、休闲、观光、美食,不论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都是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内容。

现代农业有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就是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农业新资源被引入,并与原始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再是仅仅依存农业原始生产资源的结构调整。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科技农业和知识农业,现代农业整体效益的目标追求,不仅取决于自然生产要素的作用,更取决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即资金、技术、信息、管理、人力资本和知识劳力等。这就决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其结构调整必须输入现代生产要素,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整。

农业原始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这些对农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趋向都是有限的。另外,政策性效应也是效益边际递减,乃至达到极限。激发农业的活力乃至可持续性作用的,唯有现代生产要素的注入。特别是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经营方式的变革、工业管理制度在农业上的推广、组织制度的创新、知识农民的培养等,这些现代生产要素资源作用于原始农业资源,构建了现代农业生产力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有生态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是生态形态的农业。这种生态形态的农业包括农业文明的两大内容:它要以消费者的营养、健康和安全的食品需求为目标,生产优质、标准和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它要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需求,提供以农业多样化资源为内涵的,包括环境景观、古村名园、古树奇珍、田园风光、特色园区、农耕文化、传统美食等乡村旅游产品。这两大内容为现代农业的生态性结构调整开辟了广阔空间。在建设现代农业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正待人们进行整体性、保护性和合理性地科学挖掘与开发,以构筑生态形态的多产业的现代农业结构,如农村文化产业、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农村休闲产业、农业环保产业和农村美食产业等。

充分有效地发挥农业生态资源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方式生产,能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食品。更重要的是,一方面,能把一些本来荒毁了的资源,如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等,通过农业现代化生产措施和现代化经营形式,进行更充分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数量和使用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将农产品的剩余物和副产品,如秸秆、牲畜粪便等,通过农业先进技术进行转化,变废为宝。所以,进行生态性的农业结构调整,既能保护性地有效利用好原始农业资源,又能消除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生产和农业生态的自然再生产相结合,这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然路径。

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观光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力

观光农业又称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旅游”、“绿色度假旅游”等。从称谓的多样和不统一,可略见观光农业产生的时间之短和观光农业理论发展的不成熟。

观光农业产生于19世纪,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似乎标志着,农业一个新的转机点开始出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到了70年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观光农业就已经发展成为产业。我国观光农业的出现时间要晚得多,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深圳首先开办的荔枝节可作为我国观光农业的肇始,此后,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蓬勃发展。到了90年代,大城市郊区兴起了很多观光农业园,仅北京从1993年开始发展,到1999年就已开发了100多个项目。此外,浙江金华、山东泰安、湖北随州、广东深圳、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广西桂林、山东石榴园,上海浦东现代化农业开发区等,观光农业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益。进入新世纪,各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园,已经扩展到中等城市。目前,人们普遍认同,观光农业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界对观光农业的理论、观光农业的开发、观光农业的国外借鉴、观光农业的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讲,国内观光农业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在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观光农业的本质及运动的规律,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观光农业的

认识水平,澄清一些模糊观念,同时也为开发观光农业提供理论的支点。

一、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

观光农业不但称谓不统一,就是对它的概念定义也是有多种说法。我们采纳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观光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这是台湾正式对观光农业概念的统一界定,目前被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这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发展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资源,发展观光农业的特点是旅游者亲自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发展观光农业的目的是提供农业休闲,最后提出观光农业是经营性活动。

俞文正等学者认为,观光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在至少保证基本生产功能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赋予其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这类概念着重强调了观光农业的旅游产业特点,说明了观光农业的自身性质,属于农游交叉的新型产业,它要比对观光农业外在特点的描述深入了一步。也同时说明了观光农业体现的几个特点,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特点,提供旅游产品。

郭焕成和任国柱则认为,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他同样强调了观光农业的特点,利用农村和农业资源,提供休闲活动,属于旅游经营活动。

从上面诸多定义中看出,学者们对观光农业的内涵表述不同,但都一致认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基础,为人们提供旅游活动,观光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是一种经营旅游的活动。我们把它概括为,观光农业具有资源性、旅游性、生态性、休闲文化性等多个特征。但是这种探讨仅仅是对观光农业特点的描述、总结、归纳。而在诸多特点中,他们受什么规律支配,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存在?各个特点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按照什么方式组织和运行?也就是说,观光农业本身是什么,它自己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对观光农业特点的研究和描述就很难涉及到这个层面了,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提出对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提出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一个学科属于交叉学科,它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特点,比如观光农业,它是对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它一定兼具了很多学科的特点,但很多学科的特点,只是其特征的表现,并不等于它自身的本质,它自己应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它是统一所有特点的根本所在,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事物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和灵魂。如果它没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这个学科就不能成立。有没有自身的运动规律,标志着一门学科是否成立。因此,观光农业尽管有好多其他学科的特点,我们已经把他描述出来了,但它自身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观光农业学科得以存在的根本,找出它的运动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这是观光农业从经济学角度思考的问题。

其实,一个事物的特征,一个事物的作用,与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不同的。一个事物的特征仅是它的本质或运动规律的体现,一个事物的作用仅是它产生的功利行为,而标志一个事物区别另一个事物的本质,才是该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础。观光农业的特点、作用也很多,但它的本质是一种产业行为,它的运行要遵循产业运行的特点。产业运行的规律是驾驭它各种资源,旅游活动,维护生态的生命之线。这样我们提炼出观光农业的本质是产业,而它以农业农村为资源,以提供旅游文化为目的,以保护生态为基础都是以产业活动这根线索为中心的构成要素。

因此,我们对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得到以下认识,它是研究旅游业在农业农村中发展,运动的规律及其与资源生态等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强调了观光农业本身的存在性,运动的规律性,强调了它与资源生态文化的关系性。

二、观光农业的产业运行规律

(一)观光农业是一种产业行为

观光农业既然是一种产业行为,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它遵循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呢?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律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过3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但必须是增大的产值,否则就是一种失败。首先,观光农业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生产行为,遵循G-G′的要求。因此,观光农业利用农业农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休闲和文化活动,但对于观光农业本身来说,它的结束应该是一种增值活动、盈利活动,这是观光农业存在和发展得基础,也是统一观光农业各种资源和特点的中心线索。进一步研究,作为一种生产行为,它的发展趋势和追求应该以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目标。目前,各种形式、各种主题的观光农业园就是生产专业化的实现形式。因此,发展观光农业要依据本地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创立特色各异的农业园,走特色之路,是观光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基础,没有特色的生产就难以提高生产水平,只有专业化才能朝高水平发展,也才能把事业做大。作为标准化,就是要求对观光农业的发展程度的定位和规范,是面向什么群体,建设什么样标准的问题,只有标准化,才能上档次,上品位。因此,观光农业应根据受体不同,采取不同的设计标准。在产业资本循环的3个阶段中,生产阶段是中心,是基础,是产业资本运行的中心环节。没有生产,就无法销售,因此,抓好观光农业的生产,开辟各具特色的农业园,提高它的生产和休闲水平,非常重要。

(二)观光农业是一种经营行为

观光农业除了生产行为,它更是一种经营行为,也就是说,能卖得出去。因为产业资本流通是产业资本实现的重要环节。能不能卖得出去,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运转。由于产业资本运行的购买阶段相对于销售阶段,要容易得多。销售阶段就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够出售,维持企业运行,市场是关键。作为观光农业,能否正常运行,研究其市场行为就非常重要。目前很多观光农业,特别是位于中小城市的,其效益低下,难以为继,没有很好地考虑市场因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城市,甚至农村不顾自己的市场环境,一窝蜂地大上观光农业园,确实大多数效益不好。因此,如何研究市场需要,定位自身面对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应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本地城市固定市场、学生市场、农民市场多种受体出发,也要考虑市场的时间性、季节性问题。

三、观光农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把农业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双层需要。

劳动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自然生产力就是指“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就农业而言,这种自然生产力表现的特别明显。一方面其体现为农业自身条件,比如土地肥力、物产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农产品生产力就高,一些特殊条件的地区,产品还具有垄断性。另一方面农业与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关系,在一定生态范围内,共生共亡的生态制约,都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最初的农业生产,自然生产力几乎决定一切,当进入工业化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让农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农业在为人们提品、市场、原料、外汇等生产上,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自身来换取生产。只知贡献,不求保护自身的发展行为,破坏了资源环境,污染蜕化严重,最终造成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实际上这不是对农业特点的新发现,而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的生态特点,还农业的自然生产力。而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其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对农业生态的建设等诸多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就成为人们看好它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人类自身发展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获得心灵的释放,于是多样化的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产生了,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享受生命。从这点上看,如果生产创造了消费,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消费的现实条件,那么消费创造的市场和生产行为,也更具有开拓力和想象性,也更人性化,观光农业就是最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何景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J].农村经济,2005(1).

3、陈艳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6

农业旅游,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经营和活动以及农村文化等,经过规划设计,使其发挥农业与农村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既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形式,又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型品种,是旅游业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的一种延伸,是当今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心态的自然流露。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发展农业旅游的情况来看,各国发展农业旅游的内容与经营的范围,大体开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是采用开发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如在城市或者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通过让旅游进入园区进行摘果、拔莱、赏花、采茶等方式让其能够从自身的劳动中感受到田园的乐趣。由于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当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开辟此类旅游模式就能够让旅游亲自参与到田园劳动当中,而且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相应的乐趣,让都市人能够放松出心情。

(二)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模式。该种方式主要以农业高科技作为主要发展特征,通过在城内小区、郊区附近建立起小型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基地,不但能够向城市提品和蔬菜,而且通过组织人员参观,直接获取观光收入,这不但让生产基地能够保障生产、增加了收入,而且通过高科技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当前科技进步的程度。一些城市的科技农业旅游景区甚至已经能够实现计算机控制泥土养分、喷水灌溉、对动物进行喂食等全自动一体化。

(三)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资源的充分组合与利用,通过景区的特殊点让更多的人群进入农业区体验。主要的方式是: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一般此种景区较大,让城市人群在周末或者假日时期,带上家人组织郊外的旅行。这类的农业旅游方式一般鼓励人们在农业旅游中进行住宿。在住宿过程中招揽旅客进行农业旅游景区进行分享水果、蔬菜,甚至亲手钓出的鱼等。旅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三、基于未来农林大世界苏州农业旅游模式的分析

(一)苏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苏南地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努力丰富农业内涵,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以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次产业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其中苏州市已有48个各类生态观光农业场所,2005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超过1.5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3亿多元。苏南地区各市县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旅游地带。在新华报业网站上刊登的江苏省观光农业一览表中,列出了苏州、无锡、常州的109个观光农业布局点,其数量和效益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苏南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创收和农业增值。

(二)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概述。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维信集团在中国领衔投资的重要的农业项目,于1995年开发建设,投资1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3,000亩,是一个集农业会展与培训、农技贸易与投资、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园。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休闲观光业务,充分利用太湖自然山水和自身优势,在“农家体验、太湖风情、新加坡文化”三个主题方面充分挖掘,树立了自己在江浙沪旅游圈的独特风格。

四、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即今后农业发展方向也将随着其发展。通过了解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的,不但能够充分结合当前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带动农民自身的发展与更新,进而推出更多有优势的农业旅游,其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农林大世界的现状中,我们依然看到有着许多问题需给予解决。

(一)农业旅游缺乏合理的布局。由于苏南地区发展农业旅游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少农业地区对于农业旅游并未认可,在整个农业区域投资经营者对于整个旅游市场、发展规划能力有限,导致农业区内缺乏总体农业布局规则,各个休闲区域单调、重复、雷同。导致不少游客到了一次就不想继续下去。从未来农林大世界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在整个旅游景点除了农业的产品之后,很少有适合现代城市人群的发展活动,例如:游客抓鱼、亲手种植等多种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乐趣。而且未来农林大世界更多是单纯与门票收入来维持发展,造成了经营范围单一,而且缺乏更多有深度、有含义的经营项目的开发,在整个农林的发展上,就导致了其存在必要的发展局限性。

(二)缺乏宏观管理方式。由于农业旅游在我国依然未能够得到人们认可。各个地方政府、各个景点区都未能制定出相应的推广方式,造成农业旅游并未能够形成规模。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广告效益是发展产品的最好手段,但广告推广总是运用到大量的资金。而农业旅游在我国是逐步发展起来,各个地方政府、景点未能够从宏观角度上推农业旅游进行更多的投入,而仅仅依据当前景点发展的规划,缓慢的投入,导致景点的发展过于缓慢,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农业旅游缺乏乡土文化内涵。城市旅游者大都是在城市内居住,他们对于农业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到未来农林大世界来更多的是希望是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而当前旅游者更多的目的在于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层次的活动,参与的兴趣都不强。这两者可以看出当前农业区域缺乏让旅游者抒发更多心情的区域,从农林大世界中就可以看到,让农业旅游者放松心情的项目可谓少之又少,而且随着旅游者的到来,环境污染变得严重,各个景点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旅游者看到环境差的区域大都不愿意再进行。未来农林大世界缺乏更高价值的品牌竞争意识和长远竞争理念。

五、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模式优化的思路

(一)提升农业旅游发展认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何将两者的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将农业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将城市劳动力分流部分到农业旅游当中,开辟一条富有竞争能力的农业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