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范文1
摘要:
以果木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阐述该泥石流自然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该泥石流的发育情况、泥石流沟谷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确定了该泥石流的类型;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计算确定了典型泥石流沟的动力学特征,研究成果为经济合理防治该泥石流沟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泥石流;沟谷特征;运动特征;综合防治
果木沟泥石流位于甘孜县夺多乡果木村,果木沟为达曲河左岸的一级支流。沟口洪积扇上分布有多处建筑。该沟内近年来多次发生了规模不等的泥石流灾害。从一九八五年至今,发生泥石流的频率和规模有加剧的态势,严重威胁到沟口洪积扇上靠近沟边居住的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前缘坡下的乡镇公路的正常运行。在每年雨季暴雨冲刷下,果木沟沿线发生多处崩塌和小型滑坡,在沟谷堆积了大量的物源,成为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查明泥石流的发育情况及泥石流沟谷特征,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确定典型泥石流沟的动力学特征,这些结论对于如何经济合理防治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1泥石流自然地质条件
1.1气象水文
研究区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冬长夏短,多年平均气温5.6℃,多年平均降雨量666.81mm,其中10min最大降雨量13.2mm(2001年),30分钟最大降雨量30.9mm,一日最大降雨量40.9mm(1995年),属季节性冻土地区,最大冻土层厚度达1.2m;达曲河从果木沟沟口前缘经过,平均水深1.5m,最大流量215m3/s,最低流量5.8m3/s。
1.2地形地貌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横断山脉的东北翼部分。受青藏川大“歹”字型地质构造活动的严格控制,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区内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出现了丘原、山原、高山、极高山等多种地貌类型,海拔多在3500m以上。夺多乡地貌主要表现为河谷深切,山势陡峻,高差悬殊大。谷底宽约50~150m,山岭宽度一般仅10km。河谷深切一般为200~800m,有的可达1500m,坡度一般45°,有的可达60°~70°,海拔多在5000m以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类型。
1.3地层岩性
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由三叠系杂谷脑组(T2z)和三叠系侏倭组(T3zh)地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残坡积层(Q4el+dl)、坡洪积层(Q4dl+a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1)三叠系。三叠系杂谷脑组(T2z):灰色薄~厚层变质钙质石英细砂岩,长石石英粉砂~细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与灰色绢云板岩不等厚互层,夹灰色薄~中层生物碎屑灰岩。下部夹锰质结核,灰岩中锰质高。三叠系侏倭组(T3zh):灰色薄~厚层变质石英粉~细砂岩、长石砂岩与深灰色含钙质绢云板岩韵律式互层,下部夹泥灰岩结核。(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灰色、灰白色漂卵石夹砂,母岩主要为为板岩、变质砂岩,漂石粒径一般20~30cm,最大0.8~1.2m,约占20%~30%,卵石约占50%~60%,砂约占20%,磨圆度较好,多呈圆~亚圆状,结构稍密~中密,分选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沟口达曲河两岸一级阶地上。残坡积层(Q4el+dl):含碎石粉质粘土,区内广泛分布,褐色、灰色、灰白色,碎石粒径一般6~15cm,少数达15cm以上,母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呈强风化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分布形态主要以透镜体分布于该层中。残坡积物从下到上有韵律层序,倾角近似于坡角,呈松散至半固结状。坡洪积层(Q4dl+al):地表形态常呈带状、三角形、扇裙等,物质组分为碎石、少量块石、砾石、砂、泥等,母岩成份主要有变质砂岩、板岩等。块碎石无分选,磨圆度差,呈尖棱角~棱角状,粒度一般在5~15、40~60cm之间,最大可达2m,底厚1~6m之间,最厚可达8m以上,坡洪积物粒度由底部至顶部有变细的趋势,其堆积体表面坡度在25°~45°之间。该层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下游果木沟沟床两侧带状区域内。泥石流堆积层(Q4sef):杂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砂岩、板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8~20cm,含少量块石,碎石含量50%~70%,充填物主要为砂,结构松散~稍密。该层主要分布于主沟下游沟床及沟口扇体上。
1.4地质构造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处于青藏滇缅印“歹”字型构造的头部向中部转折部位上,构造形迹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平行排列的北西向褶皱和断裂。
2泥石流发育特征
根据泥石流沟床纵比降及物源分布特征,将全流域分为形成流通区与堆积区两个区域(见图1)。
2.1形成流通区特征
果木沟泥石流平面形态呈条带状,无支沟发育,果木沟两侧可见明显分水岭,地形起伏较大。该区最高海拔4485m之间,最低海拔3570m,相对高差约915m,汇水面积约5.2km2,果木沟长约5.0km。沟谷形态变化较大,主要以“V”字形为主,平均沟床纵比降19%。果木沟源头段200m范围纵坡比降达42.5%,横向上主要由沟谷堆积、坡积群及高山等地貌组成,纵向上沟谷形态呈折线型,长滩、跌坎发育明显,纵坡比降大,谷底一般宽2~6m,地形地貌为高山峡谷地貌。根据调查,区内岩土体主要为三叠系杂谷脑组上段灰色薄~厚层变质石英砂岩夹粉砂质绢云板岩、绢云板岩,崩塌、滑坡等作用形成的碎块石及第四系垮塌形成的松散土体。区内岩体较坚硬,抗压强度高,但是浅表部节理裂隙发育;区内各类物源堆积体中碎块石结构一般为稍密~中密,分选性差,棱角分明,透水性强;残坡积土层结构松散,主要分布于缓坡、山脊平台和坡脚地带。区域降雨和植被分带明显,随高程增加,降雨量增加,植被覆盖率也逐渐增加。
2.2堆积区特征
堆积区位于海拔3550~3570m之间,平面形态呈扇型,为古洪积扇,现代沟谷中水流下切前期古洪积扇体,汇入达曲河。堆积扇前缘直抵达曲河河床左岸水边,堆积扇前缘宽约200~300m,后缘宽50~80m,纵向长约150~200m,纵坡坡度6°~10°,扩散角100°~110°,平面面积约为2.2×104m2,根据钻探资料,泥石流堆积厚度大于15m,堆积扇体积大于30×104m3。物质组成以碎、块石和砂粒堆积为主,碎块石占50%~70%,结构稍密~中密。母岩成分为变质砂岩、板岩,粒径一般在8~25cm,最大可达300cm,砂及粉土充填,分选性差。从扇顶至扇体边缘颗粒由粗变细,具有简单分选的特征,扇顶颗粒较粗大,最大粒径200cm,一般粒径为15~30cm;中部最大粒径60cm,一般粒径为9~24cm;前缘最大块石粒径约40cm,一般粒径为6~15cm。
3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活动特征
3.1形成条件
果木沟长约5.0km,最高点海拔4485m,最低点入达曲河口处海拔3550m,相对高差约935m,谷坡平均坡度30°~65°,沟床平均纵比降为18.6%,沟谷形态为“V―U”字形。地貌以高山侵蚀地貌为主,地形平面形态呈树叶状,两岸边坡以上山峰林立,岸坡陡峻,沟道窄坡降大,这种地形有利于松散固体物源、雨水及地下水的汇集,同时沟谷地形坡度陡,跌水明显,流域内巨大的谷岭高差、陡峻的岸坡及较大的沟床纵比降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2]。该沟所在的甘孜县在区域地质构造处于青藏滇缅印“歹”字型构造的头部向中部转折部位上,构造形迹比较复杂,断裂发育,岩体破碎较严重,基岩风化带较厚,河流侵蚀强烈,在暴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作用下常常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量松散物质堆积于沟床及两侧,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固体物源。经常产生强降雨,产生洪流,在狭窄陡深的沟谷中产生强大的动能,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水动力条件[3-4]。从上述分析来看,果木沟泥石流流域的固体物质、水源条件和地形条件,都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和活动。
3.2泥石流类型
按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对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发生频率、发生地形地貌条件、固体物质提供方式、诱发因素及动力特征等不同指标和总和指标进行分类[5],详述如下:(1)按流体性质划分,果木沟泥石流为粘性泥石流根据调访,泥石流浆体像稀粥状,其容重在1.6~1.8g/cm3之间,果木沟泥石流为粘性泥石流;(2)按暴发频率划分,果木沟泥石流为高频泥石流根据调查,果木沟1988年降雨雨强为10~20年一遇,1988年发生泥石流为20年一遇,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发生频率在一年多次至5年1次为高频泥石流;(3)按泥石流集水区地貌特征划分,果木沟泥石流主要属于沟谷型泥石流根据实地调查,泥石流沟发育于山体深切沟谷地带,物质来源为沟两侧的山坡提供及果木沟沟床堆积物提供,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区及堆积区明显;(4)按照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方式分类,果木沟泥石流属于崩塌及沟床侵蚀型泥石流泥石流在形成过程中,固体物质主要由崩塌提供,在运动及发展过程中,固体物质主要由沟床堆积物侵蚀提供;(5)按泥石流激发、触发及诱发因素分类,果木沟泥石流属于暴雨型泥石流该流域的泥石流主要由于暴雨或特大型暴雨引起;(6)按照泥石流动力特征分类,果木沟泥石流属于水力类泥石流泥石流发生主要沿较缓的坡面运动,其中土体是靠水体的部分提供推移力引起和维持其运动;综上所述,果木沟泥石流属于粘性—高频—暴雨—沟谷型泥石流。
3.3泥石流规模
根据果木沟泥石流泥痕和过流断面实测资料,果木沟一次泥石流堆积总量在1×104~3×104m3,确定果木沟泥石流规模为中型。
4泥石流运动特征与动力学特性
对于泥石流运动特征和动力特征的定性分析,是认识泥石流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数据。由于无泥石流发生时的实际观测数据,对各泥石流沟的分析,主要根据查访资料,类比利用目前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动力特征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
4.1泥石流流速
果木沟泥石流为粘性泥石流,流体粘性较大,浮托力强,能耗大,流速一般较小,且在不同地段流速有明显的差异,如在形成流通区上游沟床纵坡降大,沟道顺直段的泥石流流速大,而在窄谷、弯道沟段,由于流体动能消耗大,流速明显减缓,进入形成流通区下游后,沟道变宽,流深变浅,流速会明显减小。因此,根据果木沟泥石流的实际情况,分别选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规范性附录I中的“粘性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改进公式、甘肃武都地区粘性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及古乡沟、东川蒋家沟、武都火烧沟的通用公式对其进行计算[5],将计算结果与当地曾经目睹过该沟泥石流暴发的人对泥石流情况的描述相对比佐证,沟口位置泥石流流速的采用值为P=5%频率下的泥石流流速值:VC=3.8m/s。
4.2泥石流容重
采用现场泥浆痕迹相似法和泥石流形态调查法比对分析综合确定泥石流流体容重。根据当地村民描述泥石流开始发生和结束时呈稀粥状,流动较快;中间时,泥石流浆体呈稠粥状。因此,综合认为泥石流的密度均应在1.70~2.0t/m3之间。
4.3泥石流流量
果木沟流域内无实测的洪峰流量资料,不能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泥石流峰值流量采用“雨洪法”来进行计算,即假设泥石流与暴雨同频率、且同步发生,计算断面的暴雨洪水设计流量全部转化为泥石流流量的假设条件下建立的计算方法,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计算设计暴雨[6],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峰流量(见表1)。
4.4泥石流冲击力
泥石流整体冲击压力δ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的规范性附录I中推荐的“铁二院(成昆、东川两线)公式”进行计算(见表3)。
5结论
本文阐述了该泥石流沟的发育情况及沟谷特征,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泥石流流速、流量、一次性冲出量及固体物质总量和冲击力,确定典型泥石流沟的动力学特征,这些结论对于如何经济合理防治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果木沟泥石流为典型的暴雨崩滑高频粘性沟谷型泥石流,严重威胁到沟口附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泥石流沟处于发育壮年期,有继续发育和发展的良好沟道条件、丰富的物源储备和积累、极高的暴发频率、良好的水源条件及触发因素、流域植被覆盖率总体较低、大量的小型滑坡、崩塌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7]。果木沟泥石流实施治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为紧迫。因此,建议采取“以排为主、拦排结合”方案对泥石流进行治理,并在治理后采取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在泥石流形成物源区采用恢复植被的生物工程措施及固沟稳坡的工程措施。
参考文献:
[1]周必凡.泥石流防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8-200.
[2]费祥俊,舒安平.泥石流运动机理与灾害防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62-267.
[3]许强.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J].工程地质学报,2010,18(5):596-608.
[4]许强,裴向军,黄润秋.汶川地震大型滑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10-300.
[5]国土资源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58-78.
[6]四川水利电力厅.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M].成都:四川水利电力厅,1984:8-100.
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范文2
[关键词]玉麦棚子沟 泥石流 特征 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59-2
0引言
玉麦棚子沟泥石流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清平乡以上绵远河河段。“5.12”地震以后,特别是在2010年8月13日、2011年7月1日和2012年8月17日爆发过较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灾害频发,直接威胁到小木岭一级电站厂房重建、生产以及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该泥石流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1泥石流形成条件
1.1地形地貌
玉麦棚子沟总体上为“V”型沟谷地貌,属侵蚀中切割陡峻中山,海拔高程1000~2000m,相对高度1000m。岸坡地形坡度较大,以陡坡为主,坡度30°~60°。
1.2地层与构造
调查区中下游出露浅灰绿色花岗闪长岩;中游为震旦系上统黄硐子沟组黄-棕黄色泥质砂岩和粉砂质泥页岩;上游为震旦系上统天桥组灰白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裂,花岗闪长岩中主要发育两组剪节理,产状为50°∠28°,140°∠42°,后者先于前者形成。上覆沉积岩层,产状倾向北东,倾角30~40°。
2泥石流沟基本特征
2.1沟道特征及物源水源条件
玉麦棚子沟泥石流流域为两端窄中间宽的叶状形态,以一条较陡主沟为主,面积0.75km2,流向总体NNE-SSW。
清水区沟床标高1850m以上,面积0.32km2,平均纵坡降650‰,地形呈漏斗形,沟道窄,无集中物源分布,沟道及坡谷长有茂密植被,水土保持良好[1];形成区沟床标高1850m~1600m,面积0.26km2,平均纵坡降623‰;流通区沟床标高1600~1350m,面积0.15 km2,纵坡降505‰~746‰,沟道狭窄,水动力条件较好;堆积区沟床标高1350m以下至清水河间逐渐变宽[2],面积0.02 km2,纵坡降165‰,明显变缓。该沟来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清水区、形成区汇集了全区95%的水量。
2.2泥石流物源转化关系
玉麦棚子沟泥石流主要物源包括崩塌、坡面侵蚀和沟道堆积三类,主要在形成区、流通区,松散固体物源总量3.52×104m3,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2.43×104m3。区内物源参与泥石流活动主要方式为洪水暴雨的沟道冲刷侵蚀,沿沟分布,易被携带。
3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20-2006)[3],对15项反映泥石流活动条件的诸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量化打分,再根据表1标准进行数量化评级。
根据调查,在三年多次暴发后,现在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固体物源动储量[4]仍高达2.43×104m3。因此,再次暴发泥石流的物源条件满足,一旦遭遇大暴雨,将引发泥石流灾害,近期内再暴发中~小型泥石流的可能性大。目前该泥石流所处阶段为发展期[5]。
4结论
(1)玉麦棚子沟泥石流属于暴雨沟谷型粘性泥石流。该沟泥石流处于发展期,近期内再暴发中~小型泥石流可能性大。
(2)玉麦棚子沟再暴发泥石流的物源条件满足,易发程度得分96,属易发。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isk Evaluation Study of Debris Flows in Yumaipengzi Gully ,Qingping
Yao Jin Wang Zhengqiang Zhang Yuya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Chengdu Uu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
Abstract:Giant deribs flow hazard occurrs frequently in Yumaipengzi Gully in Qingping, after "5.12" earthquake. Focused on the basic formation, it was on the research of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transforming relationship and activities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mapping. It concluded through risk assessment that deribs flows were triggered by heavy rainfall in the gully. Yumaipengzi debris flow is in developing stage and the outbreaks of medium or small scale debris is probable in the near future.
Keywords:Yumaipengzi Gully,Deribs flow,Characteristics,Risk assessment
参考文献
[1]谢洪,钟敦伦,韦方强等.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山地学报[J].2006,24(1):79~87.
Xie Hong Zhong Dunlun Wei fangqiang et al. Debris flow hazards and their formation causes in mountain urban area of China[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6,24(1):79~87.
[2]陈朝安,胡卸文,李冠奇等.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成生机理与防治原则[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257~263.
Li Chaoan Hu Xiewen Li Guanqi et al. Mountain mechanism of the 8. 13 catastrophic debris flow in Sichuan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ntrolling[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2, 19(2):257~2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上资源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报批稿).2006:2.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pecification of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for debris flows stabilizalion,2006:2.
[4]唐川.坟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山地学报[J].2010,28(3):341~349.
Tang Chuan. Activity tendency prediction of rainfall induced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0,28(3):341~349.
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范文3
关键字:泥石流,文成县,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 A
2014年6月22日19点50分,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文成县大镇花园村新56省道接南田工程花园驮溪降地段发生滑坡,滑坡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害发生后,造成下方百丈景区通景公路中断,长约50m,同时造成路边的高压线路、通讯线路中断,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估算清理滑坡、泥石流堆积体、高压线路、通讯线路修复及农田毁损等直接经济损失约40万元。
一、地形地貌
调查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滑坡―泥石流所在斜坡山顶最高海拔高程为519m,百丈景区通景公路高程约80m,最大相对高差约为440m;在建新56省道接南田工程滑坡路段位于半山腰,海拔高程约225m,其后山为山脊,下方为负地形,滑坡区对应为两者地形转折带。斜坡地形上陡下缓,滑坡区及上方坡度达30~35°,下方坡度25-30°,坡麓为20-25°。山地经长期封山育林,为山林地,植被茂密。
二、工程地质特征
区域内出露下白垩统朝川组(K1c)安山质、流纹质凝灰岩夹粉砂岩,层理近水平,反倾坡内,另有北东走向的几条花岗斑岩脉通过。山体除上部出露坚硬基岩外,其余区都有残坡积层覆盖;调查残坡积土(含碎石粉质粘土)厚度2-3m,局部达3m以上,地表局部见崩落块石、巨石堆积;公路沿线基岩岩性多为安山质凝灰岩、沉凝灰岩夹粉砂岩,风化差异大,普遍风化层深厚,全-强风化岩层厚度普遍达到3-5m,滑坡区段或附近厚度超过5m,最厚估计达10m以上,其岩体结构松动。滑坡附近基岩构造节理:90∠85、170∠80,节理间距一般10~30cm,个别达50cm,延伸稳定,结构面结合差,具松动或夹泥特征。
三、灾害特征
(1)滑坡特征
滑坡处原已开挖完成或正在开挖的路堑,由此发生滑坡,主滑方向约为150°,滑坡斜长约50m,宽约45m,厚度5~10m,估算滑坡总方量约15000m3。滑坡区现状有后缘滑壁(高3-5m)、中部基岩滑床(埋深5-10m),以及前缘滑坡堆积平台(宽约20m,长约45m),估算约60%滑坡体下溜构成泥石流,约40%构成滑坡堆积平台。滑体主要由风化基岩构成,属岩质滑坡,滑体物质组份混杂,结构松散。
(2)泥石流特征
坡麓堆积泥石流扇形体长约80m,坡度5-10°,前缘宽50m,中部宽40m,后部宽约20m,平面面积约6500m2,堆积厚度最厚约4m,估算堆积物方量约10000立方米。泥石流堆积物以碎块石、泥砂为主,夹有大块石、巨石,最大粒径约3m。其影响范围:前缘压覆道路及下方约30m的农田,两翼除直接一次堆积压覆道路长度约60m外,其还往右侧低地势道路路面以高含砂洪水漫流,并侵入新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照片1)。
除上述滑坡区与堆积区外,之间为宽20-30m、深度2~4m的冲蚀凹槽,属流通区。
照片1泥石流全景(航拍,来自网络)
四、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1)内在因素
调查区山高坡陡,分布朝川组地层,其岩性组合软硬相间,受构造(侵入岩)影响强烈,岩体较破碎,风化程度高,基岩风化层深厚,结构较松散。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工程活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2)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工程活动及降雨。
该处在建新56省道接南田工程路堑,破坏了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
据降水资料,2014年6月21日12时至2014年6月22日20时调查区东侧约1km处的文成雨量监测站过程雨量为59mm,大量的雨水长时间持续下渗,直接促成了滑坡的发生。
具体分析成因认为:工程活动破坏山体平衡属主导因素,持续高强度的降雨为诱发因素。
(3)稳定性评价
文成县大镇花园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为上部路堑边坡发生滑坡后进入冲沟导致泥石流的暴发。据估算尚约40%滑体残留在陡坡面上,其临空条件良好,未能达到稳定状态,不及时处理,在暴雨或强降雨等的诱发下,易失稳下滑,估计方量约6000m3。此会加剧泥石流的发生,进一步威胁下方百丈景区通景公路及路边的高压线路、通讯线路,以及下方农田(菜地),地质灾害危害性属较大级。
五、治理建议
泥石流作为山区的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对当地政府造成巨大损失,也威胁着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次文成县大镇花园村泥石流的治理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据实际地形及形成机理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对上方滑坡或路堑边坡进行治理并清运土体,修复地形,恢复交通,确保山体稳定和良好的排水;滑坡治理主要用坡率法进行削坡,同时对边坡进行加固。
(2)下方泥石流由于受地形限制,无合适位置可修建拦挡坝,防治措施应以排导为主,可在下游修建排导槽,在槽底可设置防冲刷的钢筋网,并修建桥涵通过百丈景区通景公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及防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 中国泥石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康志成等. 中国泥石流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崔鹏. 泥石流起动条件及机理的实验研究[J]. 科学通报,1992,36(21):1650~1652.
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范文4
关键词:低山区;高纵比降;泥(水)石流;灾害治理;设计;施工;建议
0背景资料
茶一村位于温州市永嘉县西溪乡北西面深山区,西与丽水市的青田县隔山为界,北、西、南三面环山,只有东面一条乡村公路沿着溪沟与外界相连。茶一村是革命老区,目前全村人口为1700人,年人均收入仅850元,是永嘉县重点扶持的贫困村。村庄周边溪流及冲沟发育,平均纵比降达400‰以上,属于典型的沟谷型泥(水)石流沟,沟口村庄座落在古泥石流台地上,而1号、2号主溪沟又正好穿村而过(图1a),每年台风暴雨季节其沟源陡坡地带常激发滑坡、泥石流或高容重的水石流,对茶一村造成严重危害。1996年7月爆发的大规模泥石流,冲毁民房45间,水泥桥3座,冲毁和塌压耕地174亩,道路和防洪工程多被冲毁(图1b),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万元。该区的泥石流灾害严重影响到居民和社会安宁,限制了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灾害治理迫在眉睫。
1工程概况
1.1自然地貌及气象水文特征
治理区三面环山,最低海拔250m,平均纵比降大于400‰,呈低山高纵比降地貌。溪沟沟谷呈“V”字形,沟底宽多在2~5m之间。下游沟口平缓地带沿泥石流堆积和坡洪积层中发育,多呈“U”字形。茶一村民房大多于下游沿沟而建(见图1a),挤占沟道现象严重。沟谷表面形态漏斗状,极有利于降雨的汇集,暴雨时,溪流水位常常形成暴涨暴落的水文特征。溪沟中游沟谷附近大部分地段被当地百姓改造成农田和旱地,呈阶梯分布,地表。
茶一村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702.2mm,年平均暴雨次数(日降雨量≥100mm)为8~14次,占全年降雨量的59~72%。暴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的台风季节。
1.2现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治理区内出露地层为燕山晚期第一阶段的侵入岩、上侏罗统西山头组流纹质玻屑晶屑凝灰岩、花岗岩岩脉及第四系地层(残坡积和泥石流堆积物)。区内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主要赋存于残坡积层中和泥石流松散堆积物中,后者主要赋存于岩石的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2治理设计
2.1总体思路
结合该区实际,总体治理设计思路是:采用拦砂坝结构形式,共分四座坝,其中1号溪
沟由三座(Ⅰ、Ⅱ、Ⅲ)坝拦挡,相当于二级防护,详见图2。
图2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2.2设计要点
(1)主要结构物的功能及作用。
Ⅰ坝:在1号溪沟干流段设置,起到拦蓄Ⅲ坝库容不够溢出的泥石流作用。
Ⅱ坝:在1-1#支沟中游处设置,沟道两侧谷坡发生滑坡或坡面泥石流时,进行拦蓄,避免其启动Ⅱ坝下方沟道中物源。
Ⅲ坝:在1-2#支沟中游由陡变缓地段设置,上游存在一弯道,避开泥石流的直冲作用,充分发挥弯道的消能作用。
Ⅳ坝:在2号溪沟中游断面最窄处设置,上游存在一弯道,充分发挥弯道的消能和增加库容的作用。
护岸工程:在Ⅰ、Ⅳ坝下游地段修建浆砌块石护岸,有效增加安全储备。
(2)拦砂坝结构类型。采用浆砌块石的实体重力坝,坝体上设涵洞和泄水孔,其目的一是在汛期快速排除清水,以便减轻坝体瞬时压力;二是减小回淤体中地下水的饱和水程度,减轻坝体的持久压力。拦砂坝的基础应座落在中风化基岩之上,坝基如果坐落在松散层上,应在其底部垫30cmC25混凝土土。两侧坝肩做成台阶式,坝肩应进入强~中风化基岩不小于0.5m或其表层松散覆盖层(残坡积或泥石流堆积物)不小于2.0m。
(3)拦砂坝设计参数。在保证拦砂坝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坝的高度,拦砂坝最大坝高为10m。为了避免从坝顶下落的石块撞击坝脚,拦砂坝背水坡取1:0.1。坝顶宽3m,迎水坡坡度取1:0.4。详见表1。
表1、拦砂坝防护工程设计参数一览表
(4)拦砂坝溢流口。根据泥石流流量和流速确定高度,尽量采取较宽的断面,以降低泥深和单宽流量,在根据泥石流中巨石直径的大小确定宽度,以巨石直径的1.5~2倍确定宽度。
(5)涵洞和泄水孔。坝底设涵洞,涵洞顶部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覆盖;泄水孔位正方形,长、宽为0.2m。涵洞过流量设计主要考虑:一是尽量使其过流量满足设计清水流量以减轻坝体的静水压力;二是涵洞过流量不得大于下游村庄中沟道最窄处过流量,避免泥石流发生时其能通过涵洞而在下游村庄沟道中堆积造成危害。
2.3拦砂坝稳定性分析
2.3.1拦砂坝的受力状态。作用在坝体的力有以下几种:
(1)G1为坝体自重,G1=v×γ1。式中:v-坝体的体积;γ1-坝体比重,取值2.6t/m3。
(2)G2为堆积物重力,计算公式同上,其中泥石流堆积物比重<γ2,取值2.1t/m3。
(3)P1为泥砂压力;
(4)P2为泥石流体的冲压力,其公式同前,其中建筑物与泥石流冲压力方向的夹角,拦砂坝可视为矩形建筑物,建筑物的圆度系数取1.33。
设计中未考虑静水压力和地基场压力,这是因为坝体中设有涵洞及泄水洞,泥石流体中的水分能够迅速排出。
2.3.2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理论上按以下三种情况设想:
1)泥砂全部淤满后的工作状态,这时泥石流从坝顶通过,无冲压力,只有自重、土压力、淤积物重力。
2)泥砂淤积到距坝顶只差冲击力作用高度后,发生50年一遇的泥石流顶部受冲击力作用,这时作用于坝体上的力有自重、淤积物重力、土压力和冲击力。
3)空库状态发生50年一遇的泥石流时,作用于坝体的力有自重、泥石流冲击力。
结合实际情况以第3种情况下进行稳定性分析。
(1)抗滑分析。拦砂坝抗滑稳定要求满足下式:K滑=(f・N)/P>1.3。式中:N-作用于坝体垂直于地面的力的总和;P-水平力总和;f-摩擦系数,泥石流堆积物0.5。
(2)抗倾分析。K倾=M1/ M2>1.6。式中:M1-稳定力矩总和;M2-倾覆力矩总和。
计算结果见表2,可知各坝体稳定性皆满足规范要求。
表2、坝体稳定性计算
3治理施工
3.1建筑材料要求、取材及运输
修建拦砂坝的坝身材料采用强度不低于MU30,块石大致方正;砂浆材料采用M15水泥浆,其中石料采取就近原则获取。Ⅰ坝和Ⅱ坝石料取用坝上的块石、巨石,不足部分从Ⅲ坝上游开采取得。Ⅲ坝附近沟底及两侧基岩出露,在上游沟道中进行开采取石。Ⅳ拦砂坝修建时直接取用沟中大量的块石、巨石。
受治理区的地形及交通条件限制,大型机械和运输车辆很难直接到达治理工程点,所需水泥、砂石材料只能到达村口,然后利用骡子和人工二次搬运到施工地点。石料从Ⅲ坝上游开采获取,并通过索道运输到Ⅰ坝和Ⅱ坝,运输距离超过300m。
3.2基础和坝肩开挖
按设计要求,坝基和两端坝肩均需嵌入中风化基岩中,嵌入深度均为50cm。施工方法:采用人工风镐凿除和挖机开挖。
3.3浆砌工程施工要点
(1)先施工上游拦砂坝,其次是下游拦砂坝。
(2)拦砂坝采取块石浆砌。采取M10水泥砂浆砌筑块石,砌筑时先铺设砂浆后砌筑,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筑过程所有的石块坐落在新拌的砂浆上,砂浆饱满。
(3)泄水孔内采用C25混凝土抹面,涵洞左右两侧及底部用C25混凝土抹面,厚度30mm。
(4)溢流口及拦砂坝表面用C25混凝土勾缝,坝顶用C25混凝土压顶,厚度5cm,拐角修成弧形。
(5)涵洞四周为浆砌块石;盖板现场浇筑;配筋使用HRB335钢筋,混凝土采用C25,保护层厚度3cm。
(6)护岸采用块石浆砌。石材强度不小于MU30,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砌筑时,砂浆饱满。表面用C25混凝土勾缝,护岸墙用C25混凝土克顶,厚度5cm,拐角修成圆弧形。墙面留设泄水孔,孔径φ75,间距2.0m,梅花形布置。
3.4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Ⅱ、Ⅲ、Ⅳ坝坝肩中风化基岩开挖作业难度很大,设计变更采取小锚杆锚固。锚杆采用Ф25螺纹钢筋,间距1m,梅花形布置,长4.5m,深入岩体2.5m,外端2m(即进入坝体),锚杆钻孔孔径ø42,普通快硬水泥药卷粘结。
(2)Ⅰ坝坝肩设计进入表层松散覆盖层(残坡积或泥石流堆积物)不小于2.0m,现场开挖后坝肩附近表层松散覆盖层存在坍塌现象,设计变更在土坝肩上游设置翼墙,防止水流对坝肩直接冲刷破坏。
4治理效果
工程建设后(见图3),可拦住坝上游的物源,避免让其进入下游沟道引发泥石流,保证下游及沟口村庄的安全,解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也消除了当地的干部、群众的后顾之忧,使茶一村村民安居乐业,促进了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图3茶一村低山高纵比降沟谷型泥石流治理后实景
5几点建议
作为山区,发生泥(水)石流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事后人们往往采取一些拦挡措施,这也只是亡羊补牢,解一时之需。欲彻底消除或减轻泥(水)石流对人们的伤害和威胁,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最好的办法是从源头上根治――综合治理,才是最好的措施,实现山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民生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1)采用土建工程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将泥(水)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政府在农村建设规划中,尤其是村庄建设,要重视山洪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工作,要防止和躲避山洪,注意选址、预警、避险的非工程措施。对山区居民修建房屋等设施,要加强管理和审批,从源头上降低和减小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威胁和危害。
(3)加快危险区居民的搬迁工作。回避和搬迁措施是减少泥(水)石流危险区人员伤亡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泥(水)石流发生地多在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或低山区,对这些有居民居住的泥(水)石流易发点进行防治,工程难度大、投资大、收效小。如果当地政府能够结合扶贫工作,进行生态移民和搬迁工作,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开展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隐患排查工作,收集山洪泥石流灾害资料,建立山洪泥石流灾害资料库、信息库。 (5)完善和加强山区泥(水)石流灾害危险的监测与预报。对威胁和危害居民点的滑坡,开展监测工作,当滑坡活动加剧时,及时通知当地居民撤离危险区,确保人身安全。 (6)对傍河、傍沟、傍山坡的居民要重点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加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防止由于麻痹思想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更大损失。
参考文献:
[1]《永嘉县西溪乡茶一村泥石流勘查暨治理工程设计》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2008年);
[2]《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
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范文5
【关键词】地质灾害;施工技术;防治措施
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本文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1 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岩土工程指的是工程在中建设所涉及到的岩土体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2 我国几处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 ,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导致破坏铁路、公路、航运、水库、堤坝和通信等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造成滑坡的诱因有:①地震;②降雨和融雪;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④ 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⑤开挖坡脚;⑥蓄水排水;⑦堆填加载;⑧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①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②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③易滑(坡)岩、土分布区。④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崩塌: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①采掘矿产资源;②道路工程开挖边坡;③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④堆(弃)渣填土;⑤强烈振动。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①不合理开挖;②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③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面变形: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①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②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③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①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②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③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m)的“天窗”地段;④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⑤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⑥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⑦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⑧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⑨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
技术标准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厂r02 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IJ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设计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防治工程措施。
3.2.3地质灾害工程实践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问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
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 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 结语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也愈来愈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范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1.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1.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1.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2.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
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2.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2.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2.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3、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