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转型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转型意义

能源转型意义范文1

目前,一些敏感的分析师和市场人士也注意到,美国的页岩气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由于需要不断钻探新井以保持产量,这一产业需要大量投资,为维持产量而投入的大量成本在目前的气价下很难获得回报。由于气价走低,美国很多气田要依靠同时生产的液态烃才能提高经济性,气价低也使得外输管网和储气罐建设变得不经济,导致油气生产商将多余的页岩气放空烧掉,这已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基于这种情况,很多人产生了对页岩气投资后劲和与发展可持续性的担忧。

可见,天然气价是影响页岩气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北美Herry hub气价偏低,但据著名能源咨询公司PFC的预测,由于全球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天然气价格将进入上升轨道。需求增长主要源于基础需求的增长以及天然气替代其他能源的增长。使用清洁、低价的天然气发电比其他燃料将更有优势,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燃油发电机组也正被燃气发电机组取代,钢铁、石化等行业也在不断加大天然气的使用。根据PFC、IEA(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统计,近年来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中,天然气发电增长是最快的,而且对气价上涨的承受力也更高。

如果PFC关于气价的预测成真,天然气价进入上升轨道,将进一步刺激页岩气的开发和产量增长,由此带来的美国页岩气出口,将推动世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实现天然气出口,将会挤占传统油气生产国的目标市场,加剧不同天然气气源之间的竞争,同时给世界天然气市场增加更多的气源。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油气消费国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增加了油气供给来源,降低了进口风险,增加了与产油国谈判的砝码,对海外资源的获取将更为有利。

美国大力发展页岩气的首要目的是满足自身战略需要。目前美国页岩气产量已占天然气总产量的近三成,近10年来年均增速超过25%,并在2009年重超俄罗斯,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据EIA预测,未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达到2500亿立方米。而在客观上,页岩气的蓬勃发展使全球天然气产业获得更大发展机遇。目前,全球原油产量已经进入峰值平台期;煤炭又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加上新一轮“核恐慌”,天然气已经成为人类追求清洁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观察家们指出的,页岩气革命引起的全球关注将会推动世界能源消费的清洁化,从而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机遇。

正是因为美国页岩气产业的成功,世界很多国家纷纷想复制这一奇迹。但很多人都观察到,美国页岩气的成功有其自身的原因,包括资源禀赋、技术突破、市场条件、商业模式以及政策支持等各方面,而其他各国由于页岩气赋存条件、制度环境以及技术水平的差异,这一成功过程很难简单复制。以中国为例,尽管已经做了长期准备,但是由于资源状况、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市场机制、政策条件等方面的约束和限制,页岩气产业发展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距离规模化、商业化开采目标尚远,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能源转型意义范文2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41-03

园艺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园艺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尽管国内高校园艺人才的培养数量日益攀升,但适合基层工作的园艺人才的匮乏却严重阻碍着中国园艺产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内园艺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快速融入现代园艺产业的运作。

因此,迫切需要对园艺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性改造,逐步建立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顶岗实习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对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总结。

一、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成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推行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三项保障措施和四门实践课程”加以概括。

1.一个教学理念。一个教学理念,指树立实践性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全面改革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实践性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路,进而形成了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岗位实习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以适应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

2.两个培养阶段。两个培养阶段,指分别设置技能培训阶段和企业实习阶段,把产业化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在技能培训阶段,一方面独立设置了多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的学分课程;另一方面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观赏园艺作物栽培等十多门传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改造,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引入实作业。在企业实习阶段,我系建立了跨度为半年的全时制企业实习制度,在园艺企业(公司)中设立实习基地,通过真实的企业氛围和开发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3.三项保障措施。三项保障措施,指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创新,保障了实践性教学理念的实施。三项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1)运用满足实践性需要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性实践教学的需求,我系全面调整了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主干课程中大范围采用双模式教学、全国统编教材和现代教学技术。双模式教学是指主干专业课程拆分为理论课与独立实训课两门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合作、师生互动交流等为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交流报告能力、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并且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报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把实践能力引入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和把企业回馈引入教学评价体系。我系把实践性能力和职业素质引入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加大了实践环节在评分中的比重(要求40%以上),形成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体制,并将实结、专题报告、实训产品作为学生的考核指标,在一些课程中引入了团队评分制。我系还将企业反馈和实习生/毕业生调查引入教学评估体系,通过收集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来指导教学和课程设置,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以素质培养的理念指导教学实验室建设。我系坚持以素质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室内实验室、露地栽培实训场、设施栽培实训场构成实践性综合实验环境,为实践性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近三年来,我系得到了广西区教育厅和区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并投入经费100多万元,先后完善和建立了园艺实验室、园艺标本室、插花实训室、园林工程设计室、园林绘图室、栽培实训场、果树实训场、园林教学花圃、设施实训场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场)。

4.四门实践课程。四门实践课程,指设立了四门特色化的实践性实践课程。针对操作性园艺人才应具备的个人独立操作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我系目前开设了四门阶梯状的实践实践学分课程:(1)课内实践教学:培养进行园艺生产所必备的设备熟练操作与应用能力;(2)技能实训课程:培养团队合作性实践项目生产能力;(3)生产实践课程:培养系统性实践项目适应与操作能力;(4)毕业实习实践课程:培养企业实践项目适应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中,改革了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加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在三个层次组成的实践教学法体系(详见下表)。

1.操作技能与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形成。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学习,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比重,通过大量的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教学改革之前相比,减少了大量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针对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

2.专业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形成。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立了实践比重大,又有一定理论教学的实践课,通过实践课对园艺技术的大量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初步掌握园艺技术的实践内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完成。

3.综合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形成。综合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第二学年的校外实训基地生产实习,并到园艺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跟班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通过第三学年最后一个学期的到园艺企业(公司)进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达到毕业后胜任园艺专业管理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学生的基本技能形成之后进行的,从而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系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为期半年的全时制企业(公司)实习。学校在一些知名园艺企业(公司)中设立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作和项目研发,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开发环境,直接感受产业界的脉搏,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我系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在实习前需与企业、学校分别签署实习(就业)协议书,明确各方责任,按照协议规定开展实习工作。学校采用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必须与实践实习单位的企业导师保持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第一线的情况,针对学生个人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并加以实施;学生也必须定期向学校和指导老师反馈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以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

4.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1)新方案中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分设置相同。以综合证估体系取代一次性考试,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取代单一闭卷笔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估体系。(2)成立毕业论文指导考核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论文进行考核、答辩、评定。(3)对于学生所掌握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进行口试、笔试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技能测试。第三年到公司实训即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的实际表现,工作完成情况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测评与考核。

5.企业回馈对教学的指导。每年学生毕业后,我系会与实践实习单位进行联系,要求各位企业导师和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估,目的是收集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明晰学校培养体系的长处与不足,并以此为重要依据对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力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界的需要。

能源转型意义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医学技能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特殊专业,工作对象是高度复杂的人。我们要培养医德高尚、医学技能高超的医学技术人才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就必须构建合理高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而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医学技能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为两张皮: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困难;面对实习有恐惧感,进而对学习本专业信心下降。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方面着手探讨优化的方法,以期改善现状,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和质量。

一、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所谓的双师型教师都已经拿到了相关的医学技能证书,但是大多数只是为了获取证书而考证,在应付了学校的检查和考核后,证书就被束之高阁,而在考证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大于实践能力。

2.现任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经验。由于大多数医学教师的来源是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专业实践经验或临床经验,对学生实践指导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要求。

3.师生比例异常与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之间存在矛盾。高职院校大力扩招,使得高职学生人数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医学类,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多数专职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在医院进修并得到提高。

4.对引进的兼职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其优势。兼职教师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不足,常常是教师心里明白但讲不出来;学生听不懂,反应很差。

二、优化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建议

1.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以专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的优势在于富有教学经验,懂得如何将实践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但同时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对专职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实践能力的培训和锻炼上。

2.培养方式。从实际出发,多方面着手改善现行的为了考证书而学习的培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专兼职教师的互助合作,假期的临床实践学习等,从死板的“双师型”教师落实到会动手、会传授的“活的”“双师型”教师。

3.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拉近教学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距离。(1)聘请医院的医学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安排应该主要放在实践教学中,并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组成小组,由兼职教师指导专职教师,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专职教师辅导并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帮带过程中订立学习目标并进行监督和考核。(2)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具体实施过程要订立计划,由专人负责,既要让学生真正获得临床锻炼的机会,又要管理好学生有序地进行,不能妨碍医院的正常秩序。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制度。教学是教师的工作,激励的方法可以考虑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全方位着手,精神上的激励包括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如选派双师型教师到优秀的院校参观学习,以先进促后进。

5.做好“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放得更高、更远,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以及简单的实践操作上。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临床实践,大约三年就是一个更新周期,如果能培养出与发展相适应的医学技能人才,不仅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更能进一步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毕业生的竞争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高精专的教师,我们要积极引进人才并鼓励在校教师在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和学历上的提高,只有放得开才能收获得更多。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面对的问题,不断地探究解决的方法,才能找到更加优化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鸿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97-98.

[2]刘素芹.浅议卫生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时空,

2011,(11):41-42.

能源转型意义范文4

能源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战略》指出,我国能源发展正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全新阶段。这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需要,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治理大气和水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加能源公共服务、惠及全体人民、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此前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实施双控,根本扭转能源消费粗放增长方式,要求2020年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降到58%以下,非化石能源与天然气等低碳能源的联合占比达到25%。在此基础上,《战略》提出了进一步的能源革命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到15%以上,即低碳能源联合占比达到35%,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低碳能源满足;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GDP能耗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能源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展望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建成绿色、低碳、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能源消费革命:节约高效

《战略》把能源消费革命概括为“开创节约高效新局面”。提出:1、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把双控作为约束性指标,推动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战略》中提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2030年“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我认为这个目标有望完成的更好,需要重点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石油消费增量,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2、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和减排。推动工业部门能耗尽早达峰,推进工业绿色制造和循环式生产。对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实施严格的能效和排放标准,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遏制不合理的“大拆大建”,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3、推动城乡新型电气化、低碳城镇化,以电代煤、以电代油(随着电源结构的优化,这将不是以煤代油)。淘汰煤炭在建筑终端的直接燃烧,增加可再生电力供电和热(冷)。提升农村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电气化,实施光伏(热)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农林固废资源化利用,使农村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沃土”。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终端能源消费智能化、高效化水平;4、大力倡导合理用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政策鼓励合理的生活住房和小排量、新能源公民车,引导公众有序参与能源消费各环节的监督。

能源生产革命:清洁低碳

《战略》把能源供给革命概括为“构建清洁低碳新体系”。首先,立足现实优存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集中利用。以多种优质能源替代民用散煤,推广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高效、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实现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达到燃气电厂水平,防止煤电出现新的产能过剩。推动化石能源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合理确定煤炭税费水平;第二,实现能源增量需求主要依靠清洁新能源,开启低碳能源供应新时代。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提高水能、风能、太阳能并网率,降低发电成本。因地制宜开发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采用最新安全标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核电全产业链的协调配套发展。积极推动天然气(含非常规天然气)倍增发展,力争203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比2015年增加两倍。推动分布式天然气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成为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第三,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网络,促进能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集中式的智能网与分布式能源网络相互结合互动,建设基于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设备,依托新能源、储能、柔性网络和微网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灵活接入及生产、消费一体化,建设“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能源科技革命:能源转型的战略保障

能源科技革命是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支撑,也是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确保我国能源长远安全的战略保障。当前,全球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有力推动着世界能源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我国能源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升级的新的增长点,在这场能源转型的国际竞赛中抢占先机。我国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高效节能技术;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技术;智慧能源技术,包括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与储能技术(含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的深度融合;加强能源科技基础研究,大力开展前沿性创新研究,特别是与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与深化能源科技与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推动我国能源体制革命取得新的实质性的突破。

为落实各项战略目标和任务,《战略》提出了“全民节能行动”、“农村新能源行动”等十几项重大战略行动,这些行动体现了主要的战略思想,也使《战略》的落地具有可操作性。

生活在一定时空环境里的人们,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十几年,能源科技革命很可能发生目前难料的突破,“巴黎协定”的实施将加速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化的进程,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碧水、青山、蓝天也会有更强、更高的诉求。未来更积极的重塑中国能源体系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能源转型意义范文5

然而,可再生能源发展“必要性”与“经济可行性”之间存在的反差,传统能源利益集团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阻挠,对发展路径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决定了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之路必将是曲折、艰难和反复的。

在我国,一个更为强烈的反差是:一方面,我们“极端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对现有能源系统以何种恰当方式转向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方面的研究“高度忽视”。对可再生能源“如何转型”缺乏基础性研究与系统性思考,导致本应是系统推动能源转型的政策在实践中“各自为政”,并演变为单纯以实现某个“既定份额”为目标。

将可再生能源发展置于人类能源转型历史进程之中,探讨能源转型的基本内涵与动因,梳理能源转型的逻辑,系统分析可再生能源转型与历史上能源转型的异同,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问题和转型方式,不仅有理论必要性,也有实践重要性。 一问:能源转型如何发生

很多报告和论文将“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一词等同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或“低碳转型”来理解。这一含义最早可能来自1980年德国科学院出版的一份报告:《能源转型:没有石油与铀的增长与繁荣》。该报告当时呼吁彻底放弃核电和石油能源的观点受到强烈反对,但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演变成为德国能源政策的基本内容。相应的,德国“能源转型”的含义逐渐演变为“转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并宣称最终目标是建立百分之百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体系。

能源转型的含义当然不仅仅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更一般意义上,能源转型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社会主导能源的转换或更替过程。比如,煤炭替代薪柴并成为主导能源,石油替代煤炭成为主导能源。不过,对能源转型的这种描述性的理解,以及基于这一理解的相关研究难以适应复杂、丰富的能源转型实践的需要,无法对认识当前能源转型提供洞见。

美国天然气专家罗伯特・海夫纳三世试图另辟蹊径。在其2009年出版的著作《能源大转型》中,罗伯特・海夫纳三世从能源存在的三种物理形态,即固体(木材、煤炭等)、液体(石油)和气体(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氢能等)出发,把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与未来概括为两次能源转型:第一次能源转型是固体能源向液体能源的转型,第二次能源转型是液体能源向气体能源的转型。这一观点具有理论抽象性和逻辑一致性,为我们认识能源转型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视角;但这一理论对于能源转型判断标准过于抽象,对能源转型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理解能源“如何转型”作用有限。

加拿大的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教授认为,能源转型是各种能源利用“原动机”(prime movers)驱动下的能源结构不断变化过程。“每当效率更高的新能量‘原动机’出现取代旧的原动机,显著提高了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的量级,能源转型就会发生。”

斯米尔教授根据“原动机标准”将人类能源利用划分为四次能源转型:第一能源转型发生在距今1万年到5000年,人类通过驯养役畜来替代部分人力;第二次能源转型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风车和水车的出现,进一步替代人和动物的肌肉力;第三次能源转型随着1765年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的扩散和进一步改进,启动了煤炭替代薪柴的能源转型进程。第四次能源转型的发生则伴随着发电机的发明使用,以及1882年世界第一座中心发电站在纽约和伦敦投入使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而出现。

斯米尔教授所提出的“原动力发明、改进和扩散”逻辑为我们认识历史上的能源转型“何时发生”、“如何发生”提供了非常有启发性的见解。然而,回顾人类能源利用史就会发现,以“原动机”单一标准来判断能源转型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从原动机标准所划分的一些能源转型并未真正导致该种最终能源成为“主导能源”,从而不构成人类社会或者国家层面上的能源转型。比如公元前1000年伴随风车和水车的出现,除了在小范围外,风能和水能并没有在普遍范围成为主导能源,更不用说全球了。这是风能和水能的自身局限所致,与原动机效率高低无关。二是以“发电机”出现而引发的第四次能源转型,偏离了“一次能源”的逻辑进入二次能源(电气化),这一转型与当前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是因为,化石燃料发电的“原动机”效率和能级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强化石燃料的竞争力,不利于向清洁燃料过渡。因此,任何非一次能源技术革命对于“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回归到其所依赖的一次能源的“源头”来评价。

为了更好描述历史上能源转型的逻辑和解释未来的能源转型,笔者对能源转型的定义是:能源转型是由原动机推动的,伴随着能源系统深刻变革的,一次能源结构长期变化过程。能源转型的发生与深化,是随着一种足以推动国家,乃至全球层面的能源转型得以发生“原动机”发明、扩散而发生、发展的,正如历史上的蒸汽机之于煤炭,内燃机之于石油一样。 二问:中国能源转型处于哪个阶段?

中国处于能源转型的哪一个阶段,下一次能源转型是第几次转型?判断能源转型的标准不同,答案也不相同。基于能源转型的上述新定义,就国家层面而言,能源转型应符合三个判断标准:

一是要有导致能源利用方式重大变化的“技术创新”或“原动机”出现。能源转型不是“新”能源品种使用数量的简单“累积”,中世纪英国城市用煤非常普遍,到18世纪初,英国不仅家庭住宅取暖,很多工业行业生产中都使用煤炭。煤炭的利用方式依然是沿用过去的燃烧方式,没有出现用煤技术的重大创新。1765年,瓦特蒸汽机作为煤炭原动机的出现,英国才真正启动了向煤炭的转型,随后扩散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二是要有基于能源技术创新的一次能源结构变化,即新“原动机”出现后,所利用的一次能源逐渐替代原有能源,并最终成为主导能源。换句话说,替代能源需要有成为主导能源的潜质。从这个判断标准看,瓦茨拉夫・斯米尔所说的风车和水车发明所引发的能源转型,并不构成国家层面的能源转型。

三是要有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基于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原动机),一次能源的替代与转换的展开,必须同时构建与这种能源特性相匹配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输送体系,否则能源转型难以顺利和有效推进。因此,就当前的可再生能源转型而言,能否建立起与可再生能源特性相匹配的能源系统对于转型成功至关重要。

根据这些标准来梳理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可以发现:从原动机标准和一次能源结构变化标准看,历史上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三次,即薪柴向煤炭转型、煤炭向石油转型、石油向天然气转型。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阶段,即石油向天然气转型阶段。

如果结合能源系统变革(第三个标准)来看,就会发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同属于化石能源,其能源生产和消费系统的共同特征是:大规模生产、输送和消费。也就是说,它们均属于“能源系统”特征相同的一次重大能源转型。

人类能源利用可以划分为两次大的能源转型。第一次能源转型是植物能源向化石能源的转型,第二次能源转型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两次大能源转型期间存在着一些亚转型(如向煤炭转型,向风力发电转型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天然气是向第二次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能源,这不仅是因为它比煤炭和石油更加清洁,而且因为从能源系统看,它兼具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特点。 三问: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难在何处?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有多难,难在何处?相信任何一个相关的政府官员、学者和产业人士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我认为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至少有如下“三难”:

一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迫切性与经济可行性存在巨大反差。化石能源对植物能源的替代,不仅是高密度能源对低密度能源的替代,而且是高竞争力能源对低竞争力能源的替代,主要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当前各国正在发生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主流价值观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碳减排政策驱动下的能源转型。因此,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在化石能源自身效率还有较大提升潜力情况下,为实现经济增长的“脱碳”而发生的低密度能源对高密度能源的替代,同时也是低竞争力能源对高竞争力能源的替代。这一转型的迫切性、必要性与经济可行性之间的巨大反差,是导致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问题的基本根源。

二是与可再生能源特点相匹配的“新”能源系统无法通过现有能源系统的“外推式发展”而得到。一个与化石燃料的大规模生产、消费和输送体系及其高能量密度、可储存、分布不均衡等特性密切相关,而风能、太阳能的广泛分布性、低能量密度和不可存储性决定了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模式是较好的选择,现有能源系统必须变革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新特征。然而,与化石能源特性完全耦合的现有能源系统并不会自觉向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能源系统转型,因为传统能源企业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往往会自觉阻碍这一进程。

三是可再生能源的单一品种,无论是水能、风能、太阳能,还是生物质能,都不具有成为单一主导能源的潜质。因此,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就多个品种集合整体而言的。这些不同可再生能源品种的技术特性不完全相同:水电基本与现有能源系统兼容,风能和太阳能更适合分布式、小功率,生物质能则分布式、集中式均可。要将这些能源利用技术整合为一个有机“新”能源体系,将面临更多的技术、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复杂性。

上述“三难”,也可以说是能源转型的新特征和新变化。这就给能源转型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转型政策要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能源体制与政策实施方式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这些新特征与新变化,减轻能源转型的成本与阵痛。 四问:从德国能源转型实践学到什么?

德国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典范,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做法也被作为“经验”为各国所借鉴。比如,可再生能源全额上网、固定电价(FIT)、投资补贴等政策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标准选项。对此,无需多言。这里我将特别指出两个很少被提及,但实际上对我国更有价值的德国能源转型“经验”:

一是增强电力市场灵活性是应对可再生电力波动性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德国电力改革始于1998年,但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电力市场制度架构,确立了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竞争性市场。其核心要素包括:电力零售侧放开,终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售电商;开放电网使用权,电网运营商不参与市场竞争;日前、日内现货市场与多级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协同合作的市场结构,等等。德国可再生能源转型到目前为止能够较为顺利地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及其配套机制所决定的市场灵活性是基本制度条件。从经验借鉴看,构建这一制度是中国等很多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份额上升,德国又设计了一些新的市场制度以期进一步提高市场灵活性:一是建立了以平衡结算单元为主体的电量平衡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独立调频市场。凡是不能维持区域内发电和用电平衡的平衡发电运营商(结算单元)都必须从电网公司那里购买调频调峰电量,同时允许调频供需独立进行拍卖;二是在2015年底的《能源变革白皮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电力市场灵活性措施,主要包括:允许短时间内的超高电价和负电价,允许更多类型的技术参与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等等。更为灵活的电力市场制度,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电力的时间和空间价值,市场参与者能够及时反应。

二是从发电、电网和用电各个环节入手,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灵活度以应对可再生电力波动性挑战。具体做法包括: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发电厂的灵活度,以提高其调峰能力,而不是扩大规模降低能耗;改变热点联产电厂和生物质发电厂运行方式提高其灵活性;发挥欧洲互联电网的“间接储能系统”作用,提高德国输电网的灵活度;综合运用储能、热泵、电动汽车、智能电表等技术手段提高负荷的可调节性,增加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等等。 五问:什么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当务之急?

中国可再生能源转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可再生能源比重太低?补贴力度不够?并网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不是“当务之急”。当前应优先落实如下事项或原则:

一是确立我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国家战略。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国家战略既要反映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各国能源转型方向虽然相似,但能源资源禀赋与治理结构不同,决定了能源转型的国别差异。

我国的能源转型远未上升的“国家战略”层面。首先,我国能源转型处于各个部委各自为政阶段,每个部门就自己主管的领域自行决定重点、方向和速度。其次,我国能源转型缺乏清晰的战略安排,实施路径和推进速度也缺乏统筹考虑。最后,能源转型进展和政策实施效果也无科学评估和考核。政策出台了很多,能源转型的问题也很多,但鲜有部门能够出面纠正和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我国能源转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和落实。

二是当前能源体制改革应充分反映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要求。我国能源体制抑制市场作用导致配置效率低下问题非常突出。大力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能源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不仅如此,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告诉我们,竞争性电力市场和灵活的交易机制是可再生能源转型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迟缓不仅会影响能源配置效率,而且还会阻碍我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进程,增加转型成本。

三是我国能源转型的进展与步骤不应由传统能源巨头决定。传统能源巨头一定是能源转型的主要参与者,但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进展不能由电力公司等传统化石能源巨头主导。因为它们可以从放缓能源转型速度和进程中获得经济利益。正如赫尔曼・希尔在其《能源变革:最终的挑战》一书所指出的,“客观上,在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中是不可能实现共赢的。百分之百转向可再生能源是工业时代以来最广泛的经济转型。如果这个进程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是不可思议的。失败者将不可避免地是传统电力工业,其损失程度取决于其洞察力、决心和能力,以及进行彻头彻尾的重组、直面迅速衰减的市场份额、发现新的业务领域。”

如果想让我国能源系统能够按照能源转型的方向和逻辑来实现转型,必须要在确立能源转型国家战略基础上,配套以推动能源转型的系统法律和政策框架,由国家来主导和推动转型,方有可能避免能源转型进展和节奏由传统化石能源巨头主导的局面出现。

四是基于能源转型方向调整当前投资以避免锁定效应。未来30年-50年的能源系统是由当前投资决定的。当前的能源投资要符合能源转型要求,否则将导致我国未来能源系统(电力系统)锁定在既定道路上,加大未来能源系统转型的成本。

能源转型意义范文6

低碳物流则是将“低碳经济”的概念运用到了物流行业,其核心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将环保理念运用到物流的各个环节,通过大力开展对低碳物流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从而不断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物流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性

2.1物流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的《201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中显示“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9%”,可以看出物流业在我国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也意味着物流消耗是非常大的。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他们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几乎都低于10%,所以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阶段。然而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的消耗,就目前我国物流业还处于高能源消耗的状况来看,物流业在我国低碳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物流行业碳排放量从2003年的2.35亿吨持续上升到2011年的6.09亿吨,所以做好我国物流业的碳排放工作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我国整体减排目标的实现。

2.2低碳物流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目前全球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来看,低碳经济必然成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结果,也是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那么就要做好各行业的低碳转型工作。据埃森哲物流和运输业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在各行业中运输业碳排放位居第五,占总量的13.1%”,可见物流行业低碳转型会给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物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切实做好低碳转型工作,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避开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低碳壁垒,抓住新的市场机遇,从而在实现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3发展低碳物流的重要意义

3.1促进物流企业资源配置优化

物流企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在我国目前物流行业还未整体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各物流企业还处于各自为战的情况,并未形成对资源的合理使用,物流行业常见的实载率低、空载率高、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现象严重的情况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而通过物流低碳转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合理整合各种物流信息的基础上,促进物流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从而不断提高物流的合理化和效率性。还有就是通过加强各种运输工具整合,合理使用各种运输工具,充分挖掘物流行业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从而在逐步减少物流成本的基础上促进物流企业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3.2促进物流企业联盟的形成

物流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摆脱目前封闭、保守的现状,应该在低碳转型的要求下,切实做好物流企业间的协同工作,促成物流企业联盟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物流企业联盟主要是要做好共同配送的工作,因为共同配送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物流业设施利用效率低下、结构布局不合理以及重复建设情况严重等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物流的效率,逐步形成低碳、科学的物流配送体系。

3.3促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电子化发展

低碳物流发展就是要求实现物流发展的现代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物流的基础和标志,同时也为提高物流效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对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使得物流企业在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等方面都能做到快速高效,从而可以很好地对物流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工作,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再者信息化可以加快物流产业联盟以及物流经营网络的建立,从而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这样将大大降低物流对资源的消耗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3.4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而绿色物流服务则是基于绿色物流基础上的一种资源节约型、无毒无害型物流服务。物流低碳转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大大降低物流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物流行业的碳排放,这正好与我们所提倡的绿色物流相一致。只有物流企业切实减轻了物流对环境的伤害,才能实现物流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实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物流发展模式,是物流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4发展低碳物流的策略

4.1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全球气候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已经不能让人们慢慢接受发展低碳经济这个新事物,而是要让人们在短时间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变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形势,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快人们认知的步伐,逐步在全社会中形成低碳意识。对于物流低碳转型也是一样,由于我国物流业长期受封闭、保守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想加快物流低碳转型的步伐,就必须在物流行业内部加大宣传的力度,使物流企业充分认识到低碳转型对社会发展及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快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的步伐。

4.2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这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还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适用性研究。物流行业也是一样,我国物流业目前也处于高速发展的水平,要想快速、科学地进行物流行业的低碳转型工作,就必须根据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快我国物流行业碳排放指导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工作,从而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来不断推进我国物流行业的低碳转型工作。

4.3注重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引进

同志在2010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应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我国著名专家邹骥教授指出“以高能效技术来看,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也就是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转换效率达到45%,而我国只能达到35%。这两年,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来看还是很落后,而且发展十分不平衡”,所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注重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低碳技术作为低碳物流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其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鉴于目前我国物流低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大物流低碳技术开发的力度,因为只有这样的技术才能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快速、有效推行,从而切实加快物流行业低碳化的进程;其次也要注重低碳技术的引进工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物流低碳技术,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引进过程中的消化吸收,而不应该是生搬硬套。

4.4加快物流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规模出效益,在物流行业低碳转型中推进物流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不仅能加快物流行业资源整合的步伐,还能同时提高物流行业的资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使物流行业节能减排的目的。从我国物流企业的实际来看,中小型物流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不利于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的发展,所以要加快对物流行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和扶持工作,通过龙头带领效应,不断促进物流行业的规模化进程。

5发展低碳物流的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关于低碳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宏观理论的研究,对于结合物流具体操作环节的具体措施研究比较缺乏。本文在前面对于低碳物流提出宏观策略的基础上,再从物流行业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有针对性地探讨各个环节在低碳节能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了研究的实效性,也对以后物流低碳转型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5.1运输

运输环节是物流各个环节中能源消耗最多的环节,也是可能造成浪费最严重的环节。对于运输环节而言,首先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优化运输结构,采取多式联运的策略,有条件的地方特别要多增加铁路运输的比重;其次采用绿色、节能的运输工具和设施,加大短途运输中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

5.2仓储

仓储环节主要优化库存量,过多的库存量同样可以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体来说,首先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应合理考虑库存量,可以采用物流外包的方式很好地避免过高库存的问题;其次加大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有效科学的库存预报,从而提高采购、库存的合理性;再者合理布局仓库资源,节约运输成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优化配置仓库资源,使得仓库的配置既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又能节约运输成本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5.3装卸搬运

我国目前装卸搬运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还很低,且搬运工具同样处于高能耗阶段,在该环节节能减排的形势非常严峻。具体而言,对于装卸搬运主要是提高装卸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增加电气设备以及自动化设备的比重,通过提高装卸效率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5.4包装

从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来看,过度包装的问题随处可见,包装环节占用和浪费了很大的资源。首先我们必须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尽量使用经久耐用的包装物;其次在包装材料选用方面我们应该尽量选用节能环保材料;最后对于包装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目前国际上流行的5R原则来进行设计。

5.5配送

配送环节在物流中所耗能源比例也相对较高,科学的配送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首先必须对配送路线进行科学规划,这样可以很好地减少配送过程中空驶率、重复运输及无效运输的问题;其次是对配送量和配送方式进行科学配置,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最后对于配送工具也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尽量选用节能环保的配送方式。

5.6回收

废弃物回收也是循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这里说的废弃物主要包括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包装物废弃物以及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等,具体而言就是对其进行改造、回收、再利用等问题。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