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管理;影响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而“衣”排在基本要素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从物质生活上来看,服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精神生活层面分析,服装是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品位甚至是文化知识水平。服装设计是服装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反映服装层次高低的重要环节,而服装结构是服装设计基础的进一步延伸,并且设计对于品牌的销售和推广,即服装管理有一定影响。

1 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加以美学特点而形成的,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合剪裁的方式理念,最后完成样衣实物的制作,它是整个服装的基础部分。服装设计工作包含多个方面,如服装的结构构思、面料选择、剪裁方式、工艺运用甚至是配饰装饰等一系列的设计,服装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审美水准。每一件服装的设计都能传达出设计师的思想,代表了其设计的态度。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选择是结合自身的外在体态结构和内在审美水准,服装的穿戴会影响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服装设计的结构反映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民族等。服装是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师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传递了设计师自身的观念,所以服装的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结构的影响

2.1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基本要素的影响

服装结构基本要素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展现服装的整体表达效果和风格,也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层次的首要印象;二是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具体体现在服装各个部分的裁剪方式和细节处理,像衣兜的设计、纽扣的颗数和排列方式等一系列细节设计都属于此;三是服装的工艺设计,这是服装从设计理念转化为样衣成品的重要过程,从设计图纸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的表达效果,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服装的面料材料选择、服装的附带装饰品设计等。由此可见,这三项基本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把握好服装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更准确表现服装设计理念。

2.2 服装设计对不同人群服装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服装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身形和体态会有所不同。比如,欧洲和美洲人的身形比较高大,而亚洲人的身形相对就比较瘦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应针对差异性考虑服装结构的个性化;在同一地区也要考虑消费者的身份、年龄以及不同场合来设计不同的服饰,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服装结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2.3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艺术理念的影响

设计师在考虑服装设计的基本需求之后,要对其进行个性化设计,展现自己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达到更完美的设计效果。在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服饰作品,使服装设计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采用一些独特的技巧展现自己的服装设计特色,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多样式的工艺,再搭配一些特色的饰品来凸显他们的设计理念,进而表现其个性化。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是因为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服装才受到名人、明星的追捧。

3 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管理的影响

3.1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的影响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总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消费者在购买时首先会考虑服装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服装的材质面料、工艺水平、整体结构以及上身效果都符合消费者对服装的期待,那么这件服装就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只有服装的设计风格新颖、面料舒适、细节处理得当,才能充分展现服装设计的精良品质,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提高服装销售的总量。同时服装销售总量的提高也会影响设计师的设计积极性,对服装设计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2 服装设计对品牌效应的影响

服装的品牌效应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通常消费者在消费时,首先会选定一个服装品牌,再对其中的服装产品进行挑选,这是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所以越是知名的品牌,竞争越激烈,知名品牌如香奈儿、LV、爱马仕等都是流行且奢侈的代表。好的服装设计能够带动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品牌效应也能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加入,进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3.3 服装设计对大众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追求,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个性化的自我追求也是在大众发展趋势下进行的。服饰的流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相对的,流行的服装设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环境,高层次的服装设计受到大众的喜爱,代表了当下流行的大众趋势,如消费者对于服饰的选择和购买会受到晚会、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穿戴风格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根据当下人们的关注内容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服装。所以,可以说服装设计引导了大众对于服饰的购买方向。

4 结语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艺术学的各个方面,服装设计能够展现出设计师的独特理念,同时体现出其自身的艺术内涵,反映了消费群体的审美和物质生活水平。只有不断提升服装设计的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服装,进而展现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占琳.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的影响[J].辽宁丝绸,2014(3).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服装设计》 案例教学法 应用 优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77

在《服装设计》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是在西方国家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而形成的一种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进行培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弥补和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呆板、枯燥等缺陷,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服装设计理论知识,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1 案例教学法和服装设计教学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让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的:首先,课程设计。在传统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课程的设计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资料和学术观点的介绍上,没有根据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使得服装设计教学中理论和实际之间产生分离。其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进行的服装设计教学还是以应试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呆板,讲述的内容也较为抽象,学生也更注重表面的设计形式,对服装设计的方法等没有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即使学生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对其进行发掘,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方法将师生之间的关系拉大,抑制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对问题分析、处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1]。最后,学生的服装设计技巧。在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虽然可以熟练地掌握服装设计技巧和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问题面前,学生仍然是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在实际的服装设计中很难真正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正确面对服装设计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学生可以接触和了解各种状况,为以后进入服装设计行业做准备。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体现了教学目的,也会加深学生对服装设计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研究,对实际案例的精华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案例和理论放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更加清晰地看出问题的所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对学生的问题处理和判断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学到的服装设计知识[2]。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帮助学生成长和成才。

2 案例教学法在服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服装设计专业涉及的知识很多,不仅包含了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工作流程,还包括了色彩、构成等审美艺术,学生要在学习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并将美学思想和美学认识体现在服装设计中,让理论知识和美学思想在服装设计中得到升华。将服装设计的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从服装设计概念和种类等方面进行入手,对服装设计的基础条件、设计者的基础知识结构、服装设计原理等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和阐述。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服装设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服装设计的内容、条件等进行掌握和熟知,有独立解决服装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3]。

例如对学生进行衬衫成衣案例展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中,如:向学生展示衬衫成衣图片资料、将衬衫着装效果图画在黑板上、衬衫成衣T台展示、学生身着成衣进行体验等,通过以上的方法向学生直观地进行案例展示,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感知衬衫成衣的特征,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时,从整体效果上进行尺寸对比分析、对案例中展示的衬衫成衣造型特征进行比较、对其工艺特征进行比较,然后进行讨论研究,教师指导学生选出最优秀的衬衫制图,然后进行评价、交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各自的作业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在训练中得到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采用案例教学对《服装设计》课程有以下的优点:第一,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服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服装设计技能进行掌握,认识到服装设计的特性,以及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第二,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将服装设计中出现的组合和变形形式等进行掌握,将学生的服装设计以及设计形式进行扩展,正确地认识服装设计。第三,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认识服装的款式、面料、色彩等之间的关系,对服装设计的针对性、时尚性等进行确定,能够正确处理服装设计的流行性和时代性。第四,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创意、表现形式、思维方法等,让学生找到服装和艺术之间的切合点,发现服装的流行趋势,设计出相关的服装,将服装的设计、定位等进行确定。第五,在服装设计专业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可以辨别不同服装的流行趋势,找出不同服装设计之间的联系和存在的关系。

在《服装设计》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服装设计的技巧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地运用服装设计知识,解决在实际服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达到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3 小结

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总结阐述,对其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应用的优点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服装设计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项非常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活学活用,正确认识在服装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正确地认识服装的流行、发展趋势,根据这些对服装设计进行定位。

参考文献:

[1]李天应.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4):22-23.

[2]王玉萍.刍议服装设计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4-55.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3

一、强调审美认知实践的教学意义

审美认知,泛指审美感觉器官如眼耳口鼻皮肤等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审美认知过程中的前后关系很重要,审美认知能力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整体性全面性与延展性特点,对服装设计创作具有重大意义。服装设计教育对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具体而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来实现。服装设计的精神活动创作过程必须与物质实践结合,服装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认知实践的过程。以灵感素材为基础,从创意构思到手稿设计再过渡到亲手制作、完成服装设计的实践过程,是对想象创新能力、绘图表达能力、视觉判断力、三维造型能力的综合运用,并不偏重分析和思考,其实质是脑、眼、手的并用,可有效地培养其形象化思考、设计、制作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以服饰物质表象的材质、款型、色彩和制作工艺流程等为基本认知对象,以着装对象的内在精神气质心理品格等为深层次认知对象,通过眼观耳闻鼻嗅口说手触等感性直觉,在实践中加强审美认知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理性本质的领悟和提升。

二、强调审美认知实践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搭建多元知识结构结合的跨学科教学平台。服装设计作为艺术形态和文化形态,是各种文化因素的集合体。搭建多元知识结构结合的跨学科教学平台,是服装设计教学改革中的有益尝试,它突破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界限,搭建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之间的桥梁,强化了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课程设置强调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重视设计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以往的课时安排侧重于基本设计原理与方法,偏重效果图设计,欠缺服装成品设计实践经验,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理解比较肤浅,欠缺对服饰形象整体进行设计的认知,对服装结构与工艺的理解程度与设计能力不足,对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的的借鉴死板教条。如果教学过程以服装设计为主体,同时加强对结构、工艺、社会、美学与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力度,则可以有效解决多种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例如:服装设计的综合大作业强调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物气质、形体与服装的关系,注重服装材料的选择,注重结构工艺的制作流程,是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整合。前半部分课程内容由心理学、服装史、材料学、设计学、美学主导进行调研分析和构思设计,后半部分课程内容则由结构、工艺、展示、营销课程主导进行制作、展演和推销。整体课程设计以一条龙认知实践环节,实现了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的高度统一。2.教学过程中组织不同学科多位教师进行集体协作,实施共同、有序、分阶段的情境式教学。以往的服装设计教学有局限性和针对性,侧重于对虚拟命题的想象和效果图设计,不容易激发学生对设计的深层次感受。如果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际案例课题,由不同学科多位教师组成以工作室为基本单位的教学团队,在同一课题不同阶段或同一课堂不同时间承担不同教学任务,分角色进行教学,就能体现出系统设计思维,深化跨学科、跨专业的一条龙教学模式,有效缩短教学时间,让学生在一个课题中完成从宏观策划、中观规划到微观设计的审美认知与实践。例如:部分教学单元可采用与服装企业运作项目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与市场、企业接触,独立进行设计、选材、打版、制作、营销,各学科教师和企业则分别从自身角度适时给予建设性、启发性的指导,让学生反复修改调整,增进对服装设计的整体性理解,以亲身实践得到全方位的实际锻炼,提升综合素质。换言之,情境式教学过程始终关注形式、技能、器物给予学生感官的直观感受,寻求审美认知得以塑造、表达和感知的途径,用最简单的直观感受体验激发学生,增强学生的记忆、联想和理解能力。(二)强化认知结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学习效果。依据认知结构理论,服装设计课程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调已有认知结构与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相结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并由此产生新的迁移或创造。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1.以优化和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教学指导思想,注重课堂讨论和评价。强调审美认识实践的服装设计教学,重视服装设计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可以将服装设计教学分为认知阶段、模仿阶段、整合阶段、初步自动化阶段。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技能掌握情况,及时对各阶段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式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第一阶段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方式或观摩服装设计流程录像方式,让学生获得信息来源,理解学习任务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记忆以及对设计概念的初步理解,进行最简单的模仿式设计和二次设计。这一新的技能实践过程会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枢呈兴奋扩散状态,并激活从前的知识记忆,掌握设计技能的结构要素以及各部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顺序。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进行评价,促使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攻克重点与难点。讨论和评价可以触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能促进审美认知的进一步完善。2.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强调用感官去获得与服装设计有关的知识信息。现代服装设计教学强调以录像、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调以耳闻目睹的方式让学生快捷直观地感知课程内容。教师的亲身示范,则可以调动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唤醒原有认知,以心、眼、手并用的实践体验进一步领会服装设计每个环节的轨迹、方向、重点、难点以及程序衔接。反复练习与强化的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进一步建构良好的审美认知结构,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综上所述,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将对审美认知体系的发掘与建构作为具体实践研究方案,将跨学科综合教育体系作为实践方法,强化认知结构进行教学,深化服装设计的审美认知实践过程,凸显综合性学科特色与价值。

作者:郑丹彤 单位: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4

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较为充实,理论体系与知识结构相对成熟和完善,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将创意思维转化为实际的设计作品,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专业人才,适应和满足了服装产业的需求。

二、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服装产业的升级,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体系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的关联性薄弱。这主要体现在技能类课程和创意思维类课程的关系不够紧密。在西方服装设计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创意思维类课程的开设是贯穿整个学期的,而与此同时,技能类课程在同一学期不同的阶段开设,由学生按照个人实际需求来自主选择,以技能类课程辅助创意思维类课程,共同完成学期内的一个完整的服装设计阶段性学习。这种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服装设计的完整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与企业、服装品牌的产品开发流程及实际运作是完全吻合的,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服装设计的整体概念贯穿始终,便于理解和掌握。而在国内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每门课程独立的理论体系相对完善,而并不注重与其他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散点式的多门课程中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而能够把各个知识点串联的课程比较少,学生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难以把握技能类课程和创意思维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深切体会和掌握完整的设计流程,容易陷入因对单门课程过于专注而忽略整体的误区。以时装画技法这门课程为例,在服装设计产业中,时装画是以传达设计师理念和意图,便于服装设计师与技术部门及其他部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服装设计流程中,它仅仅是必要环节之一。低年级学生在时装画技法课程学习中往往不能正确认知课程的意义,许多学生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过度花费时间与精力进行绘画技法方面的训练,片面地以追求绘画能力提高为目的,忽略了服装设计的本质与关键,或浪掉许多时间,却得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中,许多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生在面对设计任务与毕业设计时显得无所适从,无法有效应用低年级的各门专业课知识。很明显,这种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薄弱,所掌握知识较为局限,很难适应当今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第二,课程设置的递进性不明显。在现有教学体系中,不同学期、不同课程的开设缺少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顺序设计不够合理,各门课程之间缺少沟通,往往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教学重点不明晰等问题。不同课程间的前后呼应和层层深入关系往往被忽视,前后关联性较弱,课程开设的前后逻辑存在某些缺陷,某些课程开设的时间点不够合理,某些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则需要更新与升级。这些问题带来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学生耗费了大量精力,在每一学年、每一门课程都要完成大量的作业,甚至常常熬夜赶制作业,却不理解不同课程的重点及其关联所在,难以体会设计理念转化成作品的乐趣。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知识点的层层深入来设定,以合理的教学规划、设计实践的不断升级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课堂教学与社会脱节。首先,在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滞后性。其次,传统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始终在“真空”的环境中模拟设计实践,没有直接接触企业的具体运作。近年来,一些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对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充满抱怨和不理解,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才华难以施展,而对企业的要求又难以达到,企业对许多学生的表现也给予了“眼高手低”的评价。因此出现了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又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或者频频跳槽的尴尬现象。这些现象也真切地体现了国内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片面性与滞后性,当今的服装设计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仅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的口口相传,所培养的学生已经难以适应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

三、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

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时尚流行的脚步加快、瞬息万变,服装设计的理念、风格、方法等也在不断更新和多元,服装产业转型期已经来临并加速发展。传统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服装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迫切的需要。笔者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服装设计教学体系改革的一些举措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教学体系的调整,使得课程之间形成紧密的链条,课程内容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对国内外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势进行借鉴,结合传统教学经验制定新的、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框架,使各门课程设置的关联性和延续性增强,实现创意思维类课程与技能类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够明确整体设计流程、设计思维和实操技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间关联性的加强,尝试将不同课程打通,从过去追求单门课程的独立性转变为以设计课题的完整性为出发点,不再以某门课程的单独考核为目标,而是从整体出发,对学生完成课题的完整度、工作量和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考量。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通过一系列不同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的自主学习,实现从灵感来源和流行趋势的搜集、服装设计概念和主题的提出、服装设计要素的构思、效果图和款式图的绘制、制版、缝制,到完成设计作品、展示陈列等一系列工作,使学生不中断地体验设计的完整过程。使学生便于理解服装设计的流程和知识点,在创意思维类课程的基础上,学会建立前沿的设计理念并且在技能类课程中进行延续和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保留传统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中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经典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设计课程传统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注重课程间的递进性。通过教学体系的调整,以合理的教学顺序设计各门课程的开设时间点。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使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完整过程始终保持清晰的认知,在每个学期深入学习中逐步得到提升。对刚进入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引导,在接触专业的初始阶段,就为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使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对服装设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知,并强调将这种思维模式贯穿始终。在接下来的每个学期,将设计知识系统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强调设计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增加设计难度,使学生能够对设计的流程进行整体把控,对设计的每一步环节进行理性、严谨、合理的规划。在设计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专业技能进行实践,逐步实现设想,完成单件设计作品乃至一系列设计产品的开发。在不同学期,各门课程之间相互配合,递进关系始终保留,而知识点则不断深入和扩展。学生省去大量时间来面对各门课程的单独作业,每个学期利用各门课程完成一个共同的课题,通过设计思维和实操技能的同步提升,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的设计知识系统更加完善。通过教学体系改革,学生在每个学期的知识结构的延续性和递进性提高,不同学年之间知识的衔接循序渐进,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在完整的设计知识系统中,实现从简到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系统学习,对服装设计的基本流程始终保持完整的思路,实现在不同学期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水墨元素;意蕴;服装设计;创新应用

只要通过对水墨意蕴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具体分析,我们不仅看到很多优秀的设计案例,同时也看到水墨意蕴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中所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及有待提升的空间。作为现代服装设计师,如何做到水墨意蕴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完美融合,让独具中国特色和艺术魅力的水墨风格服装推向世界的舞台,除了需要解决对中国水墨文化理解不足和对水墨元素盲目照搬的问题现状之外,创新仍然是关键所在,只有通过不断的突破与创新,才能为现代服装设计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营养与不竭的活力,创造出的作品才可以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文化精髓与审美价值,又能紧随时代的脚步,引领时尚的风潮。水墨意蕴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手法上与观念上的创新与突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平面走向立体

在我国传统的服装设计中,主要采用平面剪裁的方法将人体的胸、腰、臀等主要数值通过公式计算来解决服装三维立体造型的问题。这种方法是通过不断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有着较高的理论性与广泛的可操作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不仅仅只局限于简单的功能性及实用性的满足,而是更多的追求能够体现自身个性气质、身份地位、或是品位内涵的服装设计。但是单一的平面剪裁方法在那些个性化和造型独特的服装设计中就显得有些局限,而西方的立体剪裁方法是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进行三维立体的服装设计技巧,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做出简单的服装造型设计,同时也能做出复杂、多变、立体的服装造型设计。在水墨风格服装设计中,采用平面剪裁与立体剪裁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具有不同特色、结构多变的时尚服装造型,不仅能满足人们对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能通过服装设计中丰富多变的立体造型更好的体现笔情墨趣的梦幻色彩。

二、从具象走向抽象

中国传统水墨绘画艺术因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情趣,本身便具有很高的视觉美的感受,所以在大多的水墨风格服装作品中,我们看到是设计师把中国水墨画直接印染到服装面料中,这种设计方法的确能以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达到提升服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效果,但是对服装的款式结构的设计就显得局限,过于复杂、立体的结构服装会容易破坏水墨绘画作品的本身的构图审美与美的意境。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充分发挥其创意思维,在尊重中国水墨绘画艺术本身的同时,对水墨画图案进行抽象化、意象化的处理或再设计,使得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的水墨元素不仅保持原有的文化与审美意蕴,同时也能与各种个性化、多变的服装设计融合的完美,赋予穿着者含蓄而独特的水墨风韵。

三、从单一走向多元

在水墨风格服装设计中,不同工艺技法的运用呈现在服装设计中的效果会有着千差万别,为了更加体现水墨风格服装的个性化、独特性,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不仅只是局限于如手绘、刺绣、蜡染、扎染、以及电脑喷墨等某种单一工艺手段的运用,如设计师可以将珠绣、刺绣与电脑喷墨印染工艺技法的结合使用,使得服装细节更加丰富而立体,而整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趣味。除了工艺技法上的多元化设计,在服装面料上的设计上也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单一面料的使用,而是将多种质感风格的面料进行组合运用,或是进行面料再造的设计。如采用重叠、编织、褶皱、镂空、剪切等多种加工手段对多种面料进行综合处理的方法,使得水墨意蕴在服装设计的运用中以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形式呈现。这种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设计方法,不仅是对传统设计思想的一种突破与延伸,同时也为服装设计师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与创作激情,使得水墨风格的服装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

四、从传统走向现代

作为中国设计师,要想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系,使得传统水墨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更好的融合,除了设计方法或手段的创新应用以外,做到设计观念的创新也是关键所在。我国的传统水墨文化博大精深,能够源源不断的为服装设计者提供大量的文化底蕴与精神财富。在水墨风格服装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在服装设计中进行简单的复制,那么设计出来的作品未免会太过于民族化而无法做到与现代的时尚接轨。

所以,服装设计在与传统水墨艺术进行融合时,设计师们需要在深刻理解和认识传统水墨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精髓的同时,努力吸取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在设计观念上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既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中含蓄而悠远的意境美,同时也能为服装注入现代时尚的活力,使得水墨风格服装设计能够与国际时尚风格完美结合,真正的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高品质高内涵的中国风特色的服装设计。

参考文献

[1]颜伟娜.现代服装色彩的选用因素初探[J].文教资料,2008(14):71-72

[2]王智沛.水墨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对话[J].江苏纺织,2014(7)

[3]曾素艳.工笔花鸟画色彩艺术初探[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4]许才国,鲁兴海.高级定制概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21

[5]童芸.刺绣[M].合肥:黄山书社,2014.6:37

[6]鲍小龙,刘月蕊.手工印染艺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4:9-11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6

解构主义,从字面意思理解即是一种分解构成的主义,就是将事物整体,分解成独立的单个元素,对单个单位元素进行研究,再进行重组构成的一种主义。它最初是一种哲学思维,始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当时的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对语言文字学中的结构主义提出批判,反对它的固有序列似的结构主义,认为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把结构的构成当成一种枷锁。主张对其单位元素的研究,反对结构,通过对单位元素的研究,形成自我的解构。这一哲学思维反映到设计领域始于八十年代,受到当时社会开放化的环境影响,人们在设计领域也在不断的寻求突破,打破固有思维,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开放、大爆炸时代。解构主义体现在服装设计领域,就是将服装构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进行解构。通过对服装的内部造型设计的结构线、领型、袖型和其它零部件的研究设计,注重对某一单个零件的研究设计,然后重组此类零部件,以期突破传统,打破固有的设计思路,形成新的设计风格,炫亮人的眼球。

二、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解构主义在服装构成的构件上的应用是解构主义应用的一大亮点,它通过对服装的某一个零部件的分析研究,对其进行创新,然后应用于服装的整体之中,实现服装设计的新发现。在1999/2000年秋冬的迪奥公司的产品中,其推出一款与传统的开片方式结构很是不同的一款新式绿色长裙,采用了由右肩向右腰部倾斜,再向左下方旋转的的缝合线开片方式,同时它对缝合线部位还进行了深绿底色宽饰边的修饰。如此打破传统的开片方式使人眼前一亮,首先设计者对缝合线这一单位元素进行了抽离,从服装整体中将缝合线这一元素抽离出来,对其进行单独的设计,通过对这一元素的创新,然后应用于整体的创新,实现以点破面,达到以小博大的目的,同时它又体现出服装设计者的一种思维,一种线条思维,变换的缝合线,改变的线路,是否也反映了设计者对这快速变化时代的感想,由此反映到设计当中,打动人心,让人喜爱呢?服装上的图案的结构向来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点,服装设计中的图案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可以说通过对服装图案的挑选,人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而对服装设计图案的选择,是服装设计师的一个敏感点,这一图案的选择可以反映时事,也可以反映设计者的思想,总而言之,图案的设计是有思想的,有灵魂的,它必定要有所反映,能让人看到能够引起思想的共鸣。在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后,有一段时间伊拉克新闻发言人的头像作为一种服装设计图案,在美国曾流行一时,因为这一头像代表了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一种象征。这引起了一些有反抗精神的青年的共鸣,所以它就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元素作用于服装设计之中。所以对于服装图案这一元素的研究,就在于其所代表的含义,通过对这一元素的分析研究,运用解构主义,将其实现的时代精神归于服装设计之中。解构主义思维对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影响,服装设计者的解构主义运用是服装设计解构主义运用的灵魂核心,无论是服装的构件还是图案的分析研究、精选创新,都离不开服装设计者,它都是服装设计人员思想的一种体现,服装设计的解构主义实际上是服装设计者思维方式结构主义的一种体现,它运用于服装的设计当中就是在服装中体现设计者的思维情感。譬如就个人而言,笔者比较喜欢“安特卫普六人组”中的维尔特•范拜尔唐克,它的服装设计主张“无性别主义”,认为它所设计的服装男女皆宜,其作品的灵感来源源自于视觉艺术、文学、大自然和音乐、宗教等。它喜欢大自然的狂放,在其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强烈的色彩对比,感受到无比的视觉冲击力,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狂放力量的无比共鸣,这种思维的打破传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对服装元素的及其组合的固有思维,从思想元素进行创新,体现在服装设计当中。如此实现服装设计的解构主义创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