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文1

一、蒙古族村落三农问题现状

总体而言,蒙古族聚居村和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其它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蒙古族村落农牧民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制约力量最强的是蒙古族村民思想观念间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蒙古族村落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民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农牧民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广大农牧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也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但目前与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弍相适应,还有相a-部分蒙古族村落群众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裉深蒂固,大部分存在自满心理,具有明显的乡土性和保守性。在经济生产领域,则靠天养畜,生产热情不高,钻劲不大,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过愤了温饱即安的游牧生活,贪恋土地、草场和牲畜,对外界的新鲜市物很难接收,缺乏大发展、快发展的意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阻碍走上现代生产方式的致富之路。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致富缓慢

传统蒙古族村落农牧区社会生活方式单一,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手段是务农务牧。牧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牧业规模不大,传统农牧业生产是由一家一户个体农牧户为主体承担的,对小块土地和少量的牲畜进行独立经营,抵御自然灾窖能力差,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饭。以农牧业为基础的生活体系,以家庭为单元的生疳格局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性的消费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人严重不足,蒙古族聚居村的农曰水利基础设施普追薄弱,种植业欠产减收,加大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各族群众返贫速度。蒙古族村落屯路况差,交通不便,距离乡镇和县城较远,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制约着a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农民群众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三)农村基础教育滞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a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如果说教育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基础教育就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现阶段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滞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蒙古族村落地域殊,人口居住面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由此带来了教学点设置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设备)不足,尤其缺乏先进的电脑教学设备,无法开设外语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办学规模小,不够规范等问题老师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质量低,导致升学率与成才率低。广大蒙古族村落群众渴盼农村学校能够开设外语、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学校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学校硬件设施差的,甚至部分学校缺少学生桌椅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从业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施十个全港盖工程,促进滎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培养新型农民

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釆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霜要。首先,解放思想,扩大脱贫致富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的参与主体是广大的农民,不接受先进的经营理念只能是一个美丽蓝图。因此,转变农牧民传统思想观念,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切实解决和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不强,观念落后等问题是a前新农村建设的苜要问题。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途径,坚持扶贫先扶志,使少数民族群众在思想上发生裉本性变化,化作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其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弍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加强村民科技培训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点面结合,示范引导,重点实施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积极弓I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着力培养一批农牧民技术员。农牧民科技培训要结合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确保农牧民在培训中长知识、增技能、受教育,确保农牧民学有所用,培养一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增强农牧民增收致富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再次,创业意识培育。焚立市场经济意识,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并适应市场经济,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i只、诚信意识等。组织引导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理性进行生产,提高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创业的本领。在蒙古族聚居乡、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胆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成为民族乡村脱贫致富的催化荆。

(二)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进一步改善蒙古族村落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文明、幸福、安康、富裕的好日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的主要目的。因此,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牧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扶贫攻坚步伐。以产业基地建设、“农牧互补”战略、开发式扶贫、劳务经济和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步实施,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先解决民族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和常规医疗设施的装备问题。重点建设一批交通、农田水利、能源和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加快公路建设,提高综合运翰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重点改善民族贫困村屯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扶持力度。其次,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注重因地制宣,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农民非农产业就业,拓宽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创造更多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力度,扎实稳步地推进。

(三)强化蒙古族村落教育基础工程建设

教育基础工程建设蒙古族村落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推进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贯彻落实《蒙古族村落民族教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蒙古族村落学区(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学校的基础设施上抓起,通过争取项目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推进农牧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可以减少村办中小学,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扩大乡镇所在地和县城中小学的规模。通过在县城和乡镇集中修建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把广大农牧村儿童集中到城镇上学,确保农牧村学生享受与城镇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师资薄弱的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农牧村的教育教学质置的重要举措。可以推行城镇教师、优秀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有利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不仅能缓解当前农村师资力猜?薄弱的突出问题,还能带动农村地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增加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增加教育经费能有效确保面广捃大的农牧村教师能够得到经常性的与系统性的培训,促使广大农牧村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另一方面,釆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促进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地域内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

总结

把握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就找到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十个全禮?盖工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蒙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农牧民观念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教育滞后等)的基础上,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变三农现状的主要策略: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强化蒙古族村落教育基础工程建设。以期能为蒙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献策。

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文2

说到底,三农困境的根源不是土地私有或公有的问题,而是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问题,因此只有找到一种解决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有效办法,三农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劳动力只所以会出现绝对过剩,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采用,劳动效率的提高,生产同样多的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力总人数或总劳动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和技术的限制导致行业和产品品种的扩张受到限制,使得整个社会无法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有效扩张行业和产品品种,增加社会总产出的方式吸纳就业;第三方面,新增劳动力总人数或可供劳动总时间保持不变或仍然持续增加。因此,三面夹击就形成劳动力的绝对过剩。目前,农业劳动力的过剩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绝对过剩,也就是说,在保持就业者每天8小时每周5天法定工作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普遍推行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那么至少会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失业。由此可见,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三农问题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继续让农民留守在人均不足两亩的土地上耕作,劳动效率永远也无法获得实质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模式也几乎永远无法在农村广泛推广;但是,如果让农民卖掉土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问题虽然可以逐步得到实现,但是农村剩余出来的劳动力数以亿计,就业问题给政府部门的压力就会更大,甚至整个国家都有难负其重而彻底垮掉的危险。有人提议土地私有化以后可用福利政策把数亿农民养起来,那么不仅会给国家财政增加难以承受的负担,而且还剥夺了亿万农民参加劳动,享有平等社会地位和谋求共图富裕的权力。如何才能跳出这个怪圈呢?

既想让土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又想让全体农村劳动力基本都获得工作机会并实现共同富裕,解决这对矛盾的最好方式是缩短法定劳动时间,实行全社会轮流上岗制度!

轮流上岗就是通过有效手段,普遍缩短全社会每个劳动力的劳动时间,例如把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用法律的手段强制性地变为每天工作4小时或每周工作3天,从而促使各个行业或企业把有限的工作岗位分成若干个时间段,让若干个劳动力仍然按照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规则,竞争获取资格后轮流上岗,用一个工作岗位解决若干个劳动力就业的方式,歇人不歇马地实现社会劳动力的基本全体就业。强制性地缩短了每个劳动力50%的劳动时间,就等于在全社会增加了50%的劳动岗位。城镇企业就会大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由于城镇人口不足以弥补岗位空缺,就会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并且农村因地制宜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后的农业开发企业也会比预期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此以来,不仅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问题也会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轮流上岗制度是解决人类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简单模型为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里共有200个社会成员,有100个成员有劳动能力,分布在50个行业里就业,每个行业约有2人工作。假如50个行业都普遍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高,各个行业只需要1个劳动力就可以生产出全体社会成员对本行业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产品或服务,新的就业岗位或行业也无法被有效地创造出来,那么,解决就业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每个行业的2个劳动力都变8小时周5天工作制为每天工作4小时或每周工作2.5天,从而让单个劳动力劳动时间缩短了,让闲暇时间增多了,让福利水平相对提高了,但工资收入不变,让几乎每一个都不失去工作。

轮流上岗制度有几大好处:

1.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人类的劳动总量;

2.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3.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

4.既实现了机会均等,又能奖勤罚懒,奖能罚笨,让不劳而获者难以鱼目混珠;

5.尊重了每个人劳动的权力,人人平等的政治基础得以体现;

6.劳动者总收入出现增加的趋势,有效需求增加,劳资矛盾趋于缓和。

总之,有助于实现全体中国人幸福总量的最大化!

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文3

关键词 供销网 打造 城乡一体

中图分类号: S899 文献标识码:A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合作的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供销合作系统经过多年改革及与时俱进,全系统的改革获得了很大成绩,与原来供销系统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要建设新农村,需要通过城乡一体与城市化战略进行推动,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现代化的公共设施缺乏,流通网络不健全,市场秩序也较为混乱,在这种状况下,运用科学发展观,打造城乡一体的供销网,可有效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打造城乡一体供销网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乡村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与无序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原来经营网络体系被打破,新流通主体涌入发展,如股份制、合作制与个体经营组织发展,为大市场、农村市场与小生产间的连接发挥了有效作用,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流通网络较为分散,存在管理盲区,其监管成本与难度比较大,个体经营者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存在大量违法无证经营,加上农村的消费力低,时有假冒伪劣产品影响农村市场,在城市不能立足日用百货,经过各途径进入农村市场,农村商品的流通秩序混乱的原因主要为:商品流通的管理体制并不畅通,同时,政策的支持不完善。供销社作为原计划经济产物,因历史、政策与经营等影响,现市场经济下,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为农服务力还不适应农村客观需要;规模企业不多,现实带动力与市场竞争力不足;合作社并不合作现状时有发生;在供销社职能定位上,政府并不明确;开放力度也不大。尽管供销社存在诸多问题,但从流通主体上来看,供销系统仍为农村流通的最好组织,它包含产品运输户、供销社企业、农村经纪人与龙头企业等,其工作人员,多为改制之后人员,懂业务行情,便于管理组织,多活跃在村头巷尾,是一支有生力量,在流通主体当中,供销社系统的网点最多,其网络也最为完整,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下,供销网流通优势显著的,现实意义很强,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城乡一体与新农村建设均有很大推动作用。

二、城乡一体供销网的打造措施

(一)加强供销网的统筹规划。

供销网工程符合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要求,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构成部分,为供销合作实现的必由之路,各地供销社应积极响应党的十要求,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当地人口状况、经济水平与经营网点等状况,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与合理布局,在连锁配送经营前提下,实施双向流通,城乡网络基础夯实,以及直营加盟同扩张的低成本之路,发挥小网点大网络与小超市大连锁的战略形式,让广大农户在自家乡村就能享受城市人购销环境。

(二)构建日用品与农资的服务网络。

为打造城乡一体的供销网,让广大农户购买真正的日用商品,免受假冒伪劣商品侵害,可实施布点、连线与建网形式进行发展,建立区级、镇级的配送中心,同时,采取直营、村级连锁与加盟店等城乡覆盖的连锁经营网,紧抓国家有关万村千乡的市场机遇,对供销网配送中心给予改造升级,并与省供销社合作,签订供销合作协议。同时根据本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农资服务网,可选择与省农资企业进行合作,设立农资超市、配方施肥的实验室与农化服务中心,以推动化肥的直供工作,提供技术服务与农机产品,并建立有关土地用肥的档案。

(三)加强合作经济与新社区网构建。

在城乡一体发展下,可加强合作经济网构建发展,由县区供销社进行牵头,成立有关合作经济的联合会,对基层供销社进行服务指导,发展专业的农村合作社,并和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各种农民专业的合作社与行业协会等,并在专业合作社下,创建品牌,构建生加配销一体的经营服务网。同时,还应设立社区服务,增强社区的配套服务,提高社区吸引力,围绕广大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增加服务项目,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发展。

(四)盘活资产,开放办社。

为有效打造城乡一体的供销网,各级供销社与有关企业,应该对土地资源与闲置资产进行认真统计,以发挥资产最大的作用,实现最大的效益,可通过招商引资与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用项目进行资金带动,并聚集人才,将小资产改为经营网点,而大资产改建为农贸市场或者农产品的批发市场,闲置资产可改为经营网点,归入流通网络当中,真正发挥供销网在农村中的作用。还可借助外力进行发展,并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对社会资源进行广泛吸纳,并加强土地、人才、融资与技术等因素的合作,实施产权的多元化发展,并抓好特色产业,根据当地实际特色,做强农产品的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并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起到带头功能,增强当地经济的竞争能力。同时,加快新型产业的发展,如小杂粮与中药材等,推动农产品的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减小城市与乡村间的差别,发挥供销社的龙头作用,成为现代农村流通业主导的力量。

三、结束语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供销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其性质已发生实质变化,为推动新农村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城乡一体的供销网,实现供销网的规范管理、品牌经营与规模生产,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增强农民的收入水平,全面提高广大农民幸福感,为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齐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文4

〔关键词〕人力资源,“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且绝大部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5.0%,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县为主”投入与管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几年招生难、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第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普及率低,而且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

第三,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兴产业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难度。如果这部分农民进城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或没能得到和市民相当的劳动报酬,又没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积累,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农民是进入了城市,但是从享受城市文明,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民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二,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为宗旨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要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同时,还应该帮助搞好人口优育工作。

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文5

[关键词]财政职能;财政支出;农业

一、前言

财政职能是财政这一事物内在的功能。它体现财政的本质要求。然而,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对财政职能的表述却存在着差异。财政职能体现一定经济体制之下财政运行的内在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下面就针对财政投入这一职能,分析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状况。

二、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必要性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一方面,从农产品供应来看,它受气候条件及其他诸种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很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另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是相对稳定的。以相对稳定的需求和不规则波动的供给为特点的弄铲平供求关系的不稳定,是农业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市场加以克服的,这进一步又会强烈地干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高度关注之下。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也是财政的基础。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农业市场存在巨大的千里,只有农业和农村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有件事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发展农业中,国家财力的支持是政府和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因而安排好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生产即使能够形成利润也不大可能直接转入农业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进行足够的投入,农业部门要获得发展几乎是按,不可能的。从理论上说,金融机构贷款也可以为农业投资的资金的来源,但是借款是要还本付息的。在农业投资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可能将大量信用资金投放于农业部门。除非政府给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以财政补贴,或者专门成立以农业部门为贷款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否则农业部门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

三、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基本状况

1、一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是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社会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政府从事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并不只在于农业部门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记忆生产率较低的现状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虚度奥农业透支只适合于由政府来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如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等,其特点是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独立进行。

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素必须要有农业科研,而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必须经过推广的程序,为了使农户接受新的生产要素,还需对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为完成这一系列任务,需要筹集大批资金。在这里,一项科研成果的推出,将会使全部运用这项成果的农户受益,但从事这项科研活动的单位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这项科研成果所产生的全部受益据为己有,因此,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利益是“外溢”的。不仅如此,科研活动存在着风险。科研费用及其失败的风险构成科研成果的成本。诸如此类,像农业科研、科学技术推广、农户教育之类的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农业投资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四、财政支农政策的展望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如确保财政的农业投入的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从预算内外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并对专项基金使用实施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贷款用于发展农业,通过柴桢共支出引导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等。

2、我国农业正面临着新的考验,财政必须冲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入手,吧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支持,并从思想观念上是吸纳两个转变,一个是有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二是加大农村财政透支体制改革的力度。

3、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各级政府在计划和安排资金投入上应优先保证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投资方向上深化改革,将农业投资的重点放在解决影响农业主体效益提高的薄弱环节上,进一步加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公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加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深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式。对主要体现社会效益以及能够形成国家资产的农业项目。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支农资金及时全额到位,完善农业投资法律体系,加强国家对农业财政投资的法律约束。

参考文献:

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范文6

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统称。搞好土地整理,能够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三增”,即增耕地、增产能、增价值,这是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基础;加强了资源基础建设,能够帮助实现农村的“三增”,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加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改善“三生”,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搞好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1.土地整理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协调,对于土地资源来讲,就是要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经济越发展,农业这个基础产业越要稳定。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要求不构成威胁。而农业问题说到底是个土地问题、耕地问题;如果我们保不住“吃饭”必需的耕地,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饭碗田”,必将严重影响农业这个基础产业,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土地整理不仅能增加一定数量的耕地,而且有效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因而是缓解“吃饭”与“建设”矛盾的根本所在。

2.土地整理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缩小城乡差别、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城镇化。专家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80%,数亿农民将进入城镇生活。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土地空间的扩张,而我国实行全世界最严厉的“占一补一”耕地保护政策,即占用多少耕地,必须补回多少耕地,这一对矛盾是今后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必须面对的。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用地远远超过国家标准,村镇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且用地布局散乱,分散无序,粗放利用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才能化解城镇化进程中“双重或多重占地”的矛盾;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对用地的需求;才能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

3.土地整理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土地整理,填平荒废地、废坑塘,整理复耕农村工矿企业闲置土地,复垦废弃的砖瓦窑厂及公共设施,搬迁零星企业、居民点、墓穴,推高就低,进行土地平整,改造老化的排灌设施,进行格田成方、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沿田间道、沟坡等植树造林,使林网覆盖和水土保持能力大幅度提高,改善田间小气候,抗御风沙灾害能力增强,从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4.土地整理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措施

据调查,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近100%,土地产出率提高20%以上,新增耕地为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产增收,造福子孙,惠及后代,为国家粮食安全、巩固农业发展后劲提供了土地保障。

二、搞好土地整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如何把土地整理工作搞好,积极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土地整理应加强宣传,规划引导,严格管理,财力保证。

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民参与共识

2004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把土地整理写入法律,把土地整理工作纳人了法制轨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以实施国家、省投资项目为契机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通过召开项目区群众大会,将土地整理的有关政策、形势、意义和重要成果等摘编写宣讲材料,进行宣讲,营造好的宣传氛围。在选项、评估、论证、实施、验收各环节中,吸纳公众参与,将重大事项实行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避免盲目铺张、不切实际的工程,尊重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通过项目实施,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之中,让项目区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让农民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2.高起点科学规划,综合整治田、水、路、林、村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好项目的科学评估论证,规划要切实可行,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在土地整理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切实做到四个结合。

(1)与建设高产基本农田相结合,这是土地整理的重点。在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和设计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来选取,要做到路、桥、涵、闸、站配套完善,能灌、能排、能降、能挡,建成田成方、路成行、地平整,水系畅、林成行的新型农业示范区。

(2)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方向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路则路,宜水则水。

(3)与农田水利建设和河道清淤疏浚相结合。通过疏浚河道,水中“找”泥,河中取土,既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提高了河流水质,整治了农村环境,又解决了土源,增加了耕地。

(4)与村庄整理、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这是整理的难点。通过认真调研,立足于构建人口相对集中、土地集约利用、生产生活方便的新型村镇空间结构。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社区集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各类村镇建设规划。依据村镇布局规划,通过大力开展农村零散村庄撤并整理,促进农村集中居住,提高农村居住环境质量。将农村建设用地腾出来的土地,通过挂钩的办法安排用于城镇建设,有效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3.严格实施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土地整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土地整理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奖惩力度。二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管理。严格执行专家论证、项目法人、招投标、监理、公告、合同等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和施工,强化工程实施监管,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执行多时段、多层次验收的制度,确保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三是强化资金使用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单独核算的规定;严格按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分次拨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国家资金投入安全、可靠。四是制定后期管护措施,建立责任制。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国土资源部门落实资产归属,与乡镇人民政府层层签订资产移交协议书,并监督其与水利站或者农经办以及村组签订资产管护责任书。

4.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资金集中投入机制

资金保障是土地整理成功的关键。目前,政府投资项目是当前的主要方式,另外,社会力量如农民参股投资形式的土地整理项目也在进行中,显然这些资金的注入无疑大大推动了土地整理工作。但是由于土地整理工作资金量较大、回报周期比较长,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归并整理工作,资金需求方面较多,随着新农建设的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全面展开。因此,广开土地整理资金的来源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1)建议国家设立村庄整理专项资金,形成长效扶持机制。

(2)建立地方政府土地整理专项资金,资金可由土地有偿使用收益、耕地占用税留成、农业开发基金、地方政府财政预支等渠道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