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科技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科技的前景

金融科技的前景范文1

一、研究《金融法学》课程体系的意义

1.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提供建议

《金融法学》与《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甚至《商法》等课程内容互有穿插,互有补充,《金融法学》课程内容的确定,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提供借鉴。

2.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为《金融法学》的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目前现有的《金融法学》的教科书,内容和体系相差较大,与立法、司法、金融实践脱节较大。通过理顺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利用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并为进一步的相关教材编写提供思路。

3.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辅助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更好地为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提供借鉴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一个桥梁,如何将特定知识传授给特定对象,是教学中的重点。而《金融法学》本身又融合了金融社会的瞬息万变和金融法规的纷繁更迭,更有必要交流教学心得,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二、对《金融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法学授课的核心内容

金融法学的核心内容依其重要性,应当区分为三个层次:其一,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核心法律。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就其内容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将资金直接转移给证券发行人(企业、公司或政府)的资金融通行为,其核心是证券融资,核心法律为《证券法》和《公司法》;间接金融是指最终贷款人(存款人)通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中介机构(贷款人),把资金贷给借款人的资金融通行为,其核心为银行融资,核心法律为《商业银行法》。金融体制中的“基本格局是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流动资金均来自银行贷款。”作为上述两大法律的辅助,近几年与保险、基金等相关的法律重要性也在上升,因此在授课时也应略为涉猎,但不可喧宾夺主、混淆重点。教学中应当注重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纠纷的发生原因,法学界、司法界的主要观点、分歧,相关法律修改前后的不同规定及其原因,银行和客户在不同背景下的法律保护等。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分析、讲评、总结,使学生身临其位、如临其境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自1918 年出现于美国以来,效果神奇,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被推广到西方各大学。案例教学法在被引入我国的20 年当中,逐渐被教师和学生及企业界发现和运用,特别是在管理学教学中由于其卓越的教学效果而备受青睐。

其二,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相关的法律。最重要的是《票据法》,通过讲解各种票据的流转流程,让学生掌握在票据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和付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纠纷的分析处理。在该项内容中,还应包括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储蓄管理条例等实务性法律法规。在教学中应注意了解相关金融服务在带给客户方便的同时,给银行和客户带来的潜在风险。如《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自2003年实施以来,允许个人到银行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给客户带来很大的方便,既可以避免现金携带的不方便,又可以节省时间。但是也有风险,一旦转账发生错误,结果就很麻烦,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生重大纠纷,但是应当引起银行和客户的注意。另外,国外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内容也应当在教学中予以介绍,增加学生对金融业经营的理解。

其三,金融体系运行中有关宏观调控日常规则等方面的法律。如中央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反洗钱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特别是中央银行在制定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而加强的金融监管,应当作为授课重点。作为上述两大主干内容的补充,在时间分配上应灵活把握,视授课对象(各专业学生)不同有所区分。

2.与金融法规相关的改革背景

经济转型时期,每一项金融法规的出台都与深化金融改革的宏观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针对经济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矛盾、问题和潜在风险有的而发,因此,在金融法学授课过程中,应穿插讲授一些宏观改革的背景知识,以便学生了解不同法规的立法宗旨、立法目的以及法规的适合场合,同时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每一时期的金融背景有所了解。

3.与金融法规相关的金融专业知识

与其他经济法规相比,金融法学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特定用语更丰富,如协定存款、信用风险、银行汇票、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等等,要想把法律知识清晰、正确地讲授给学生,必须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在课堂讲授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法、主体教育法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金融法规分析金融实务的能力。

4.国内外前沿的金融法学动态

金融科技的前景范文2

近年来,湘潭市的专利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民营科技企业有技术无资金,而银行有资金却不敢轻易放贷,影响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打破专利技术融资的瓶颈,湘潭中支专门成立了湘潭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湘潭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发展指导意见》,推动金融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的互利合作,并付诸实施,首开了“知本”变“资本”的先河。

专利权质押贷款是一种无形资产质押,其风险性不可预测,难以掌控。为防范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湘潭中支在整个专利权质押贷款过程中始终把风险防范和控制放在第一位,确保专利权质押贷款万无一失。

一是重视考察借款企业的资信情况及发展前景。贷款前先由中支和专利局对借款企业进行初步审查,然后向贷款银行出具推荐意见。贷款银行在得到推荐意见后,详细调查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诚信记录和偿债能力,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企业。

金融科技的前景范文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美国学者A?萨克森尼从社会环境出发,通过对美国的两个重要高技术产业基地128公路地区及硅谷进行对比,发现宏观科技环境对科技对区域的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熊彼特从竞争视角提出,在众多影响科技创新的宏观社会环境因素中资金因素是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却经常很难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林毅夫(2001)、束兰根(2011)等提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金融机构往往无法准确及时获得科技创新信息,从而很难对科技创新的风险进行评估,造成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1][2]葛建新(2002)、陈雪梅(2001)等从市场失灵角度,探讨了由于科技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定价失真且对企业有严格的准入限制,科技创新的市场融资有限。[3][4]张捷(2002)、钱颖一(2001)等出于社会结构关系考虑,认为在社会形成的关系网络中存在着网络效应,当公司高层主管的社会关系网络节点众多,就很容易通过网络融资,若公司高层主管的社会关系网络节点较少时,融资量就会减少;而科技创新型公司的高层管通常社会关系网络节点少,融资量自然就十分有限。[5][6]为有效解决科技创新融资难的问题,实业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金融模式,即科技金融市场模式、科技金融银行模式和科技金融关系模式等。文章通过对这些模式的分析比较,借鉴各模式的结合机理,试图从系统分析角度对我国科技金融的结合模式加以研究。

二、科技金融市场模式

科技金融市场模式利用市场的分散风险的功能,将科技创新的风险转嫁、分散给市场中众多的投资者,对科技创新的成果即未来现金收入流做定价,并通过种种工具为其提供变现这种定价的手段。其中美国就是科技金融市场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的很多的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人文体系都来源于英国。但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却在19世纪80年代后远远的落后于其后继者———美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不同。英国自“南海泡沫危机”后颁布了“反泡沫”法案,严格限制股份有限公司,造成了英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可美国却与此相反,自1929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严格限制了银行业的过度竞争,企业融资只能通过金融市场,从而间接的刺激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且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美国的科技创新者在进行科技创新时,由于科技创新的高风险而很难独自完成,且收益是未来的现金流,科技创新者可能需要花极长的时间才能获取科技成果的收益,也就抑制了其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困境下,科技创新者可以将科技创新的高风险通过美国完善的金融市场予以分散,同时利用金融市场的未来定价功能,对科技成果进行市场定价,形成科技成果市场价格,实现创新者的未来现金收入流提前兑现。如果这些科技创新者愿意,通过提前兑现已建成的科技成果,他们还可继续其它的创业和创新,加快速度,加深深度。金融市场为科技创新解决了风险和变现的双重困难。一方面,科技创新自有的风险很大,通过市场投资者可以分散承担这些风险,并且市场投资者通过分散化投资亦可减少自身风险,实现风险的对冲。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对创新创业者的成果即未来收入流做定价,并为其提供变现这种定价的手段,也就是所谓的退出机制,让社会提前看到成绩,让创业者提前实现财富;看到这种对未来做定价的好处和自由可靠的退出机制后,不仅激发出更多创新创业者,而且也带动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资本的发展,因为如果没有退出机制、如果看不到退出时所实现的投资回报倍数,就没有人愿去冒险创新和创业。

三、科技金融银行模式

银行是最为传统的融资金融机构,然而科技创新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往往不能提供充足的资产抵押物品,且由于科技创新未来信息难得,往往限制了科技创新企业从银行取得的资金额度。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需与科技创新企业达成长期的且较为全面的合作关系,从而方便二者信息渠道的形成,便于信息传递。具体的银行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专门的科技金融银行,这类银行常与科技型企业发展业务,对科技研发的具体流程和风险都有较为详实的掌握。另一种是全能银行型或主银行型,银行对合作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可以对科技型创新企业的盈利状况和风险承受力有整体信息来源。日本是科技金融银行模式获取成功的有力佐证。日本自幕府时代,经济结构中的互助合作组织形式就很流行。在那时由于受到日本本国气候地理条件和不稳定的政治条件的影响,日本的经济生产者大都很难独自承受经济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然而,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又不得不从事经济生产活动,为此各个生产组织者相互参与其他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以期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这种相互合作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的日本逐步发展为公司的相互持股机制,最为典型的是财团组织。财团组织的内部成员相互持有本财团内部公司的股份,通过派遣董事参与公司的治理,并建立财团内部的财务公司或主银行,通过主营银行为财团内部融资,支持财团内的企业发展。当财团内的科技创新公司需要资金进行科技研发时,主银行为科技创新公司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支持,并且通过持股、干部派遣等形成了综合性、长期易关系,主银行能够准确地了解科技创新公司的业务信息、动态,掌握其风险的发展过程,从而方便主银行及时进行风险控制决策。在针对中小科技创新企业时,日本成立了相当多的科技金融银行,他们包括政府组织成立的,也包括民间自发形成的。这些科技金融银行专门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为他们提供全程的财务指导,熟悉科技创新的详细流程,能够准确地评估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适时适当地进行金融风险管控。

四、科技金融关系模式

一般而言,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更倾向于选择距离型融资。企业融资通常采取的是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的方式,科技创新企业很少或很难从银行借到款,大多是向所有者或经理们的社会关系网寻找资金。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自留利润和其他储蓄进行自我融资、通过亲朋好友关系非正式借款以及出口订单和其他抵押物担保向银行借有限的款。当某些科技创新企业(如极具增长潜力、前景看好的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潜在优势被“预期”到的时候,银行就愿意和企业合作,通过某种协议给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并且,初始的贷款条件也是比较宽松的,如较低的贷款利率、较宽松的抵押要求以及较低的信贷比率等,与企业形成融资的长期关系型模式。这种融资的最大好处在于融资者对筹资者的完全了解,双方合作是建立在完全互利基础之上的。但同时这种融资模式由于信息不透明,会形成隐性的违约风险,积聚社会的总风险,为此社会应规范关系融资模式,形成透明的关系融资机制。台湾当局为规范关系融资模式提供了良好的例证。台湾当局为了有效地促进银行为科技创新企业贷款,加强银企合作,于1974年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了科技创新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科技创新企业申请融资时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同时分担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风险,提升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意愿。为了有效地辅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1982年,台湾当局财政厅组织成立了“科技创新企业联合辅导中心”,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财务诊断、融资辅导和信用保证服务。同时,台湾地区的民间机构还通过科技创新企业的互助保证制度来分担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向金融机构争取较优惠的贷款利率及金额。此外,台湾当局还积极地引进风险投资,从机构的设立到具体运作程序都有政府的参与,政府对其提供了充足的优惠扶持政策。台湾当局亦于1994年批准设立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并于2000年4月推出了第二类股票,这是为重要产业、科技创新企业尽早进入资本市场而专设的板块,即台湾创新成长企业类股。此外,兴柜股票市场(又称三板市场)于2002年1月2日正式挂牌,作为一个特殊板块,它上柜门槛很低,这为达不到上柜一般类股票和第二类股票发行上市标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

五、中国的科技金融模式分析

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三种路径与金融实现结合,即市场路径、银行路径和社会关系路径。科技金融市场路径模式,通过证券市场可以为成熟的大型现代公司和初创的小型高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渠道。由于银行融资适用面最广,适于多种类型的企业,满足了全方位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一国处于经济发展较低阶段时,银行主导的发展路径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若一国的企业主要通过自留利润和其他储蓄进行自我融资、通过亲朋好友关系非正式借款以及由出口定单和其他抵押物担保向银行借有限的款时,社会关系型科技金融路径在一国的地位就会凸显。这三种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以某一种渠道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实现金融结合,而是以某一渠道为主导,其他模式协同发展。在现阶段的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主要靠政府投资来实现,科技创新主要由政府来主导,政府可以集中资源完成科研攻关,但这种模式不能提供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且亦容易造成科研问题政治化,这种科技金融政策更多的表现出过渡性质。我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在社会转型阶段不能简单地套用上述的任何一种模式,而应根据现实的国内和国际情况,发展我国自身的科技金融模式。

(一)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阶段,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本来就很重要,在现阶段更应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指导和规划作用,弥补市场的缺陷。所以在发展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过程中,应积极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导向作用,建立政府性的科技金融结合平台,为各方科技金融主体提供沟通的渠道。

(二)在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银行融资仍是社会融资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我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亦只能通过银行这一主要渠道。但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壮大和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市场将是未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应积极地发展资本市场,鼓励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金融科技的前景范文4

虽然近期房地产业面临系列压力,但在人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策划、销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较旺。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尤其是近两年来,路桥建设等相关专业开始升温,这使路桥规划人员变得畅销起来。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2、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3、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传统的美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已经渐渐显露出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传统艺术正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不断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专业,这些专业也相应地成了近年来的热门。目前,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关策划、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专业人才紧缺。

艺术专业正朝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实用艺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懂物理和建筑,就无法搞建筑、装潢设计;不懂计算机就做不出数字化影音作品。文化课严重缺失的“跛脚”毕业生就业压力必然不小。

4、财务金融专业顺应潮流

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就现在来说,金融专业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

5、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前景好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和维护、或网络编辑、网站内容的维护和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专业工作,或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

6、民航管理专业薪资待遇好

学民航管理专业薪资较高。近年来,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民航总局将投入超过5000亿的资金用于机场建设。

而民航业却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民营航空公司为此展开人才大战,高薪挖角。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几十万元人民币,国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薪资水平更高。就民航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形来看,薪资普遍较高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7、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类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类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it行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类也成为了热门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发展前景相当大。

8、法律类

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类因此成为前景最好专业之一。在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从长远来看,法律类作为朝阳学科,其毕业生的就业大有发展前景。

由于政府部门对法学类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9、物流类

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物流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物流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物流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使物流类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所以,物流类将成为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一。

10、外语类

金融科技的前景范文5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3日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方针。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方向升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要想飞速发展,必须要由资金和资源拉动型向创新、知识和技术拉动型转换,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生产率的提高是金融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反映。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速度,有助于科技成果在国际间的传播。我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还比较薄弱,因此客观分析现状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改变和优化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显得十分必要。

二、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分析

第一,技术创新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部门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金融中介提供的贷款和金融市场提供的募股筹资、发行债券筹资等服务都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满足技术创新对大量资金的要求。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融通外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有利地促进技术创新。

第二,金融中介能借助自己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优势,甄别选择有前景的高科技项目,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金融市场上,高科技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用于创新项目,只有那些迅速得到市场承认的技术才能生存下来,这也是保证创新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机制。

第三,金融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金融系统的存在,使许多潜在的投资者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创新所有权或债权进行分析和竞争,促使技术创新寻找到那些能够使其产生最高价值或效益的买者,从而使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

第四,评估高技术项目的发展前景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成本也较高。普通投资者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高信息成本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对创新项目望而却步。金融体系则通过集中处理信息,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了这一问题。强有效的金融市场上,信息大量汇集,有助于信息的获取和扩散,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投向高技术、高回报的产业。

第五,金融体系能够协助建立创新的激励与监督机制。通过引入银行中介、风险投资者等企业外部的金融投资者,引入派送股权、管理层期权激励等金融工具与手段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监督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盲目行为,尽可能减少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观因素。

第六,金融体系还能够发挥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由于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难度大、复杂性强,创新者又受到自身能力的局限,使得技术创新项目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风险。金融市场的发展,使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这种风险,从而使他们能够选择更加专业化的技术项目进行投资。

三、完善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支持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方面政府及金融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有效的金融政策,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信贷政策和投融资政策,积极运用政策调节手段,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技术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形成灵活有效的创业风险投资市场,推进高新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进程。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风险投资对推进技术创新的作用,加大政府提供启动资金和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力度,完善有关风险资本市场的具体政策和法规。其次,要致力于风险投资机制的研究和建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并且要加强引导,为风险投资创业服务,有效地培养具有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业人才。

(三)拓宽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资本市场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适应现实情况的创新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目前资本市场层次结构还比较单一,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努力构建全面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融资需求。

(四)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技术创新贷款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贷款。商业银行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研究风险,跟踪科技新动向,多与科技人员进行交流,提高对科技项目的风险识别能力。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渗透到科技领域,找到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新途径、新办法,充分发挥信贷支持作用。

(五)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将面临各种不同风险。基于此,作为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就应该针对技术创新的特点,进行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树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障碍及主体模式选择――以中西部为例[J].经济问题,2006.10.

[2]成春,贺立龙.创业企业的成长动力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3]苏武俊.论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3.

[4]王雨生.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的出路[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0.

金融科技的前景范文6

何为智能投顾?智能投顾是一个专业度非常高、跨度又非常大的领域,涉及到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产品设计、算法模型、系统开发等多个方面。简单讲,智能投顾就是“智能的投资顾问”,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产品设计,还有客户画像、算法匹配等,都是专业投资顾问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国内市场,存在专业人员稀缺,产品种类繁多复杂,国内投资用户规模庞大等特点,所以,智能投顾的前景无疑很广阔。首先,智能投顾的门槛和使用费率比较低,能够使大众都参与进来,个人财富稳步增长使得资产管理规模空间增大;其次,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智能投顾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好;最后,年轻一代对互联网、对数字化财富管理的接受程度高。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宣称具有智能投顾功能或者正在研发智能投顾的互联网理财平台已超过20家。比如,阿里的蚂蚁金服通过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客服,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效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科技手段把农村金融等的长尾市场做起来;百度金融实现洞悉用户的智能资产配置方案也指向“智能投顾”,为用户提供自动化、以算法为基础的证券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在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的影响越发显著,只有那些在技g上持续投入和创新的企业才能一直顺利发展。主流厂商都不断在科技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向业界标杆取经学习,在现阶段的规划中,主要是深耕产品,细化客户画像,优选组合,不断打磨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