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金融 对外贸易 效应
2008年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给各国的金融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随即世界贸易的发展态势受到很大影响,这提示我们金融和贸易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实践证明,金融利于对外贸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获取一定的生产优势,提高经济收益,可见,金融对贸易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一、金融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1.比较优势
通常企业在发展前期所需资金的数额不大,处于学习和成长阶段,靠的主要是自身积累的资本。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扩大生产规模,如扩充人员、更新技术、增加生产设备等,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单靠原有资金远远不够,此时企业会借助银行、股市等机构进行融资,并且在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外部融资的作用日益增大,特别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金融的依赖性随之增强,同时H-O模型结果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会影响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最终表现为金融发达的国家成品出口比例较高,而金融不发达的国家半成品的出口比例较高。
2.风险分散
任何经济行为都存在风险,只是大小程度的区别,因此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是经济个体获取最大化利益的主要途径。对外贸易的风险涉及面广,可以说存在于交易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如信用、价格、汇率、运输、政治、法律等风险,其中部分风险可以有效防范,但大部分却无法规避,只得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分散风险甚至消除风险。由于金融体系的功能中包含了风险管理,如银行在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因此外贸企业可借助金融衍生品规避价格风险,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转移汇兑风险等。此外Svaleryd和Vlachhos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金融产业分散风险的功能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3.技术进步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整个社会面貌的焕然一新。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仅靠人才的知识水平不足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其中金融因素对促进技术进步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企业之所以更新技术就是为了增加资本收益,所以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增加投入,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研究表明,金融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具有稳定、长期和持续的的作用,而且增加了技术创新成功的几率,从而实现企业资本增值的目的。可见,金融体系的良好运作利于闲散资金的调动和集中,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成本低、效率高的融资保障,同时可以引导和激励企业不断创新,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4.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出现在各行各业中,但无论它出现在哪个行业,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体系作保障。对于规模经济现象突出的制造业,扩大生产规模就要增加大量的生产设备,这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相应的金融服务。现实中一个企业实力再雄厚,它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因此只能依赖金融服务进行融资,其中向银行机构贷款和融资租赁是常见的对外融资形式,而且会随着规模的扩大增大对金融服务的依赖性,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这是一种额外的比较优势。同时Beck就金融对国际贸易结构和流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证实运作效率较高的金融体系可降低流动性对外贸企业的约束,减少交易成本,促使其规模效应的产生,增强其比较优势。
此外相关法律和金融制度也会影响国家贸易的比较优势,完善的金融制度会促进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行,特别是合同执行、产权保护、会计准则等制度的制定,总之,健全的金融制度利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从而促进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金融促进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1.我国金融促进贸易发展的实践
一是仓储融资业务,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突出问题,实现了仓储公司、企业和银行的“三赢”,对对外贸易的发展有间接的促进作用。二是贸易金融业务,不仅降低了出口贸易企业的成本,扩大了其贸易活动,还在汇率方面降低了对外贸易风险,对我国贸易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2010年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量在全球银行中位居榜首。三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为成千上万的企业以及数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对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四是风险担保和投资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规模和信誉不占优势的中小企业获取银行的相关服务,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更促进了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2.金融促进贸易发展的对策
(1)完善金融体制,扩大金融规模
一方面我们应该适应金融发展需求完善金融体制,为金融更好的服务于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利用市场化手段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关注和呵护民间借贷,促进民间资本流动有序进行,实现新型金融组织的构建。同时针对债券市场的不成熟,政府应鼓励和督促企业提高上市意识,并通过企业债券市场的开放,允许符合相关条件的对外贸易企业利用债券进行投资,从而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促进对外贸易良好发展。
(2)强化利率市场化的建设
由于资金使用效率在市场化条件下最高,因此国家应提高直接融资的规模水平,合理减少金融市场中存贷款利率的比例,并选择一些具备相关优势的商业银行为试点,然后运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完善利率体系,重点是基准利率的完善,最后要加强关于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存款保险、退出市场等机制,从而为利率市场化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提高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
(3)提高金融机构运营效率
为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国家应将非国有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纳入金融体系,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维护其竞争秩序,提高其运作效率,从而满足对外贸易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应根据发展需要加强与外资银行的交流与合作,并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为外贸部门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还要适当的简化中小外贸企业贷款的程序,降低贷款要求等。一句话就是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与良性竞争,提高其运行效率。
(4)拓宽对外贸易的融资渠道
为了增加外贸企业的融资渠道,尽量的规避贸易风险,金融机构应掌握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拓展金融衍生品,如尝试融合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保险,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为外贸企业提供多样的融资渠道,实现金融和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金融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视,因此国家应从国情出发,正确处理金融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通过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贸易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金融和贸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回购
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引起全球学者对于金融创新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学者认为,创新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其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推动具有无可比拟作用。如果将经济危机的所有责任归因于金融创新,否定金融创新,甚至抵制金融创新,这就等同于因噎废食;相反,如果忽视金融创新的弊端,一味地突破创新,不顾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原则,将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摆在第一位,越过监管机构监管,这种置风险控制、金融监管于不顾,这种方式的金融创新终将成为脱缰的野马,严重时可能造成金融泡沫、危机和灾难。所以说,适度金融创新对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相当重要。
1 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
技术层面的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交易手段创新。中国银行业自2005年全力发展电子银行起,网上交易和电话交易这两种交易手段在我国金融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加之移动运营商的业务不断发展,手机普及将交易转向网上交易。第二、金融业务拓展。目前金融各个相关部门经营结构逐步实现战略性转移,原有的盈利模式和增长方式发生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地位上升,成为衡量金融企业金融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第三、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上兴起的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交易量突飞猛进,改变了只有股票、基金、保险、银行产品的模式,这些诸多新兴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这种繁荣发展的景象背后是先进的科技手段在支撑并应用在金融业务中。第四、发展模式的创新。金融混业经营已成共识,以现代科技为依托,诸多金融机构之间能够更好实现合作,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同样能够为全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的带来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它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源动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各种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的模拟以及计算进一步简化,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和产品,为投资者降低自身风险,为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可能。通常我们所见到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像跨市场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都是依托日渐成熟的信息技术。金融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的创新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电子汇兑业务的交易、支付和结算实现全天候,各地区自由进行,能够弹指间实现资金在全国的交易和转移。金融机构、金融组织的创新同样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例如网络银行取消了原有的营业大厅,票据也取消,只需一个特定的网址即可。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水平大大提升,使得金融机构不仅能够将业务方向向综合经营转变,还为为其全球扩张助力。
2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业技术创新
金融业技术创新是指随着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发展,金融交易在相应的交易手段、交易方法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变革,来提高相应交易效率并且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业技术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提高金融业效率的关键。金融制度与交易工具因科技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它们产生巨大影响。毫不夸张的说,传统金融资源分配模式和现代金融发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金融业技术创新。
今天,金融创新的一大创举当属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对金融行业而言,早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术应用性问题,而且整个金融领域在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发生很大改变,具体的业务流程也随之改变。可以看到业务部门更加注重与技术部门的协调配合,信息技术深深的融入到了金融业务领域。如此以来极大提升了新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方面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技术投资的回报。
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在资金融通和支付领域,还有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等方面带来巨大便利。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业务的新兴模式。尽管它是新兴的,但是目前还是要有传统金融机构和一些非金融机构所组成。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在这个新兴的领域相结合。传统金融机构部分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业务的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和电商化选择,还有理财类应用软件等。非金融机构主要包含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性质业务的一些电商企业、利用众筹进行的网络投资的平台、P2P模式的网贷等平台。
现在的金融行业发展较快,在互联网加的引导下,新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互联网金融已经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前的平安集团有很多理财产品,现在最新的是普惠金融;刘强东在京东的京东白条,金宝宝贝;还有各种手机客户端如分期乐;借贷宝;百金贷等等。
在手机和电脑的流量和速度不断更新的时候,也是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的时候,金融行业抓住了这一点,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加上服务的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来帮助消费者给予热切的帮助,让消费者在投资和贷款方面既能得到好处,还能节省时间的地域方面的成本,不必亲自去各个金融和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和咨询就能对如何理财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创新符合了现在的发展。每一年都有上千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相关软件投入市场,但是每年也有上千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被市场淘汰,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广泛的融资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 基于东莞证券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实例
现在大企业在看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之后,很多一部分都在着手进行金融投资贷款理财之类公司的创建。办理这种互联网金融,只需要通过APP就能知道相关企业的情况,能了解其推出的是什么样的金融产品,从而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进行投资或贷款来理财,人们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也越来越高了。平安就是一个稳定的平台,其他的小型公司如百金贷,宜人贷等,都是一些利息高但是风险大的理财产品。
本人在东莞证券公司工作多年,对其中的一些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的了,如天添金,这个产品是用来报价回购的,通过债券公司的债券为质押物,在网络平台式出示这些质押物的标的,吸引客户来购买标的理财模式,并让其他的客户再来收购之前标的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债券质押,但是这些在进行之前都要到有关部门特别是证监会通过并开出无异议涵。
不管是购买证券还是其他的理财产品,都需要进行名的开户和认证,另外一些理财产品还要有一些入门的资金或者有关的权利限制,并且和公司签订相关的协议。在前一段时间,办理这些手续还需要到指定的营业厅进行办理,排队时很急人的一件事。现在有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和影响,在手机或电脑就可直接操作。
购买产品,就可在网上直接进行,如图1: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大致的介绍了现在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方式和应用。现在金融行业也需要加强创新,以前的基本上都是在线下办理相关业务,现在要结合线上,线下,投资,贷款,融资等这样的思路和实际情况来开发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才能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金融产品天添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增加线上服务,给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所以,进行金融创新,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君,李一玮,赵青.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 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7(1):168-170
[2]李文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MOA理论视角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2):42-46
[3]周厚元.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谈我国金融创新监管[J].中国经贸,2016(17):174-175
[4]李文峰,LIWen-feng.信息技术互联网络基因与金融创新检验――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反思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4):60-64
[5]陆岷峰,吴建平.科学把握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边界选择――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激励相容关系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5):1-8
[6]陆岷峰,吴建平.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关系新特点下的监督政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6(7):9-16
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3
一、自媒体创新模式
自媒体营销涉足电商方面虽然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但其涉足电商的方式与传统的电商有着本质区别。自媒体前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品牌方的内容进行宣传,达到增加品牌曝光率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品牌方不再依靠电商平台进行宣传,而是通过自媒体构建自身的宣传通道。自媒体中期,开设直播间的方式,解答潜在客户购买和使用商品中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自媒体建立了与潜在用户进行互动的渠道,也使得潜在客户可以更深一步了解产品。从而在增加客户体验感的同时实现了线上售前工作。自媒体后期,搭建专业的客服团队,解决客服在购买后的使用问题,从而实现客户与品牌方之间的无障碍衔接。
二、基于自媒体电商运营路径分析
中国传统的电子商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产品为主线、销售为导向、金融和物流为辅助的生态模式。在这过程中,平台方成为电商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也使品牌经营方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局面。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传统电商平台对品牌和产品的宣传不足,造成了很多消费者对同质化严重的商品无从选择,客户体验度一直处于低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崛起为品牌经营方提供展示宣传自身产品的途径。自媒体的核心在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向特定人群投入精准化的碎片知识,从而将该类人群转化成为忠实用户。
1.自媒体推广
基于品牌宣传号后台获取相应的阅读和关注者信息。通过对长期关注的客户构建相应的知识图谱,从而判断其成为客户的可能性。可能成为客户的关注者对其主要关心内容进行二次分析,寻找相应的匹配产品进行精准推送,通过连接传统电商平成商品的交易,从而使得关注者或粉丝转变成客户,实现品牌推广。
2.自媒体运营
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金融相关比率
abstract:wit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panel data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error corrected model, the paper observes the different mutual func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tratification plane. it finds out the disparity of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function. it proposes that in different regionsthe finan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should be given different treatment.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regional difference;fir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提供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金融发展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方面。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要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因此,探求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及时总结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经验进而指导落后地区,调整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制定适合区域金融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或资金优势,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笔者把我国分东南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两个区域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寻求适合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政策,提高我国金融整体竞争力,使金融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是大国经济发展非均衡的表现。由于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由于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金融运行必然具有区域性的不平衡特点。区域金融有其自身特点,表现为区域金融的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环境差异性等属性。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双向作用关系。
(一)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发展形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禀赋之一。区域金融发展的程度,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以及区际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并且,区域金融所能提供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区域资本的投入。区域金融发展能够增加储蓄规模,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区域金融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2)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金融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进程,不仅为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强的资金支持,也推动了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加速向生产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
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但会引起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增长,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改善金融交易者的交易地位,使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满意程度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金融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引起融资结构和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金融效率。(2)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导致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随着货币信用体系的发展,独立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并在经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区域差异的实证计算
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能性等原则,选取人均gdp环比增长率(y)衡量经济增长,用金融相关比率[1](f)(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与gdp之比)反映金融发展,同时引入控制变量:投资指标(i)(用各地区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对外贸易指标(x)(用人均进出口总额表示)和通货膨胀率(p)(用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表示)。
选取1978-2005年东南部沿海地区(包括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海南和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和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的省际数据,为使各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以1978年为基年将上述指标指数化。
(一)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变量间协整的前提是各变量同阶单整,进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前必须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由于经济增长(y)、金融发展(f)、投资(i)、对外贸易(x)有时间趋势,所以对这三个变量单位根检验时选用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而通货膨胀率(p)没有时间趋势,故选用仅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llc单位根检验[2]、ips单位根检验[3]和mw单位根检验[4]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计算结果(表1、表2)表明两大区域的经济增长(y)、金融发展(f)、投资(i)、通货膨胀率(p)均表现为一阶单整i(1),因此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可能。
注:*表示在1%的检验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示在5%的检验水平上具有显著性。检验滞后阶数根据赤池信息准则来选择。
(二)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长期因果关系的检验
运用engle and granger(1987)提出的两步检验法[5]进行协整分析,并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判断经济增长(y)与金融发展(f)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3)说明: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f)与经济增长(y)之间长期内互为因果;西部地区金融发展(f)是经济增长(y)的长期原因,但经济增长(y)不是金融发展(f)的长期原因。
利用最小二乘回归,东南部沿海地区可以得到两个协整方程式(1)和(2),西部地区得到一个协整方程式(3):
yi=0.7643f+0.3379i+0.4785x+0.3024p+ci(1)
fi=0.4571y+0.3379i+0.6124x-0.2208p+ci(2)
yi=0.6357f+0.1259i+0.3649x+0.2859x+0.2859p+ci(3)
由式(1)和(3)可以看出,金融发展(f)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643、0.6357,说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西部地区显著。但由于时间跨度较小,需要运用误差纠正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果关系分析来进一步检验这三个协整方程的可靠性。
(三)面板数据误差纠正模型及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运用误差纠正模型(简称emc)对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间的短期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滞后项m定为2),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见表4、5。由于ecmi项回归系数分别为0.0379和1.8941, 显著不为0,误差纠正机制发生,即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进一步得到证实。同时,ft-1和ft-2回归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yt-1和yt-1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其它变量回归系数也大多在5%水平上显著,故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短期因果关系。
同样的方法检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是否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原因,估计结果见表6。 项回归系数为0.1243,其概率值为0.0018,显著不为0,误差纠正机制发生,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进一步得到证实。而其它变量除了pt-1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均不显著,所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短期因果关系不成立。
计算结果显示,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相关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又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
造成上面结果的原因[6]可能是:金融改革滞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形成事实的“二元金融体制”,
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市场金融程度占支配地位,而西部地区的计划金融成分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丰富,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大部分新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绝大多
数外资银行机构都设在该地区,由此构成东南部沿海地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所以,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西部,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均存在互动关系;而西部地区金融体系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金融业仍处在较封闭的垄断状态,金融开放性和竞争性差,金融创新能力弱。另外,由于西部地区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企业规模较小,吸纳生产性投资的能力差。虽然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短期的效果却不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能带动金融发展,导致西部资金向东部倒流。
四、政策建议
(一)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推进我国金融区域化发展
1.实施差异性的金融货币政策。国家在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及利率、信贷等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时必须正视东西部差异,做到差别对待。由人民银行总行按主要区域确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刺激欠发达地区活跃金融和增加投资;实行差别的再贷款政策,在再贷款的规模、期限和利率上向西部地区倾斜;实施差别的再贴现政策,可以在再贴现的规模和条件上给予支行一定的区域决策权,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向。
2.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对策。首先,建立金融合作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在各地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在金融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和监管下,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合理分工,使东南部沿海地区尽早形成市场化金融运作方式,形成资金流通最畅、资金使用效率最高、金融机构合作最广的区域性金融体系。其次,鼓励金融创新。创新是促进金融结构优化,推动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监管部门应更新监管理念,既要通过适度监管防范创新风险,又要注意保护和激励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热情。只要创新合法合规,有利于金融发展,监管部门就应鼓励和支持。第三,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民间资本投资对于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消费、投资与就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一段时间,民间资本的投资将继续发展,并呈现出新的态势与特点。加大金融等服务业领域的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重要作用是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融资方式的一大趋势。最后,应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资本经营方式进入金融业,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组建地方中小银行,发挥民营金融机构的地缘优势与增长活力,降低对当地中小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不断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3.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对策。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就要调整西部金融战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以区域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发展。首先,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银行,以更为灵活的政策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西部区域性银行的建立有助于区域内部金融资源的整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金运用的倾向性,避免资金的流失。其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增强地方政府干预地方经济的能力。西部政府债券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增加地方政府的经济自主权,同时有利于资金在西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和分配。第三,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引导股份制、外资银行在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以国有金融机构为基础,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最后,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同时改善西部地区金融生态,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结构合理化,构建东、西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投融资机制、市场机制和协调发展机制。
1.优化金融地域结构,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中国金融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协调且呈逐步加剧之势。因此,校正城乡金融的结构性偏差,逐步改善中国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理所当然应成为优化金融结构的重点。如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允许现有的股份制银行设立县域分支机构、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理顺邮政储蓄存款机制、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等。同时,政府应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尽快制定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实施规划。应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实现在目标一致前提下的各类金融的协调配合和功能互补。
2.优化社会融资方式结构,促进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金融体制转换,使市场更好地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应加快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改变资本市场结构失衡的现状。建立规范的场外交易市场,为众多不具备中小企业板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融资平台。
3.优化金融开放结构,促进金融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金融开放是金融发展的助推剂,扩大金融开放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推进金融的对内开放。金融对内开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给内资和外资相同的“国民待遇”。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和业务,也应该对内资开放。二是给国内各种经济成分以相同的“国民待遇”。应消除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为非国有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尽快设立民营银行,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体系的所有制结构。应放松金融业务管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允许金融机构在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下进行业务拓展和业务交叉,以便为将来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创造条件;应弱化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价格管制,加快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使金融机构享有充分的利率确定权和金融产品定价权。
参考文献:
[1]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im,s.k.,pesaran,h.m.,shin,y..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z].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etrics,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7.
[3] im,s.k.,pesaran,h.m.,shin,y. . 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3 (115) :53-74.
[4] maddala,g.s.,wu,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panel data and a new simple test[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9(61):631-652.
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融资担保;海洋渔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16-02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资金投入型产业,现代渔业经济建设对金融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有着高风险、长周期、抵押资产不为银行认可等问题,使得现代渔业经济与金融体系难以融合,存在金融歧视和金融回避的客观现象,严重制约了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如何将融资担保模式与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是现阶段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
国内对于渔业金融担保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但是对于渔业金融和农业金融担保问题的研究还是较为可观的。对于构建渔业金融体系,建立渔业金融担保制度这一问题,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因此,对于我国未来的渔业金融担保制度的建立而言,还要做很多,还应该学习很多。
一、渔业金融担保行业发展概述
原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6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国经贸中小企[1999]540号),试点工作在镇江、深圳和北京率先展开,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开始启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增长,担保行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 400余家,在保金额总计19 120亿元,较2010年增长39%。
中国的渔业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5 373万吨,渔业产值6 422亿。从2002年到2012年,我国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年均保持10%的增长速度。计划在2015年,实现渔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目前,为我国渔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有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及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非正规金融机构又称为民间金融,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形式包括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等。现代渔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农业资金市场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和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根据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2 652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1 15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4.03%;实现渔业产值415.5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837.7亿元,分别增长13%和12.7%;完成水产品出口额19.7亿美元,增长4.6%;渔民人均收入2.4万元,增长14.3%。根据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市金融机构涉农地区营业网点共1 300余个,创新推出了专门服务“三农”的“惠农卡”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60余个。截至2013年末,当年新增涉农贷款余额278亿元,比上年多增13亿元;全市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 576亿元,比年初增长21%,高于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增幅10个百分点。在涉农地区,全市已设立8家村镇银行和1家金融贷款公司,设立了45家小额贷款公司、60家融资担保公司。
二、渔业金融担保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
(一)抵押问题
虽然我国《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对抵押担保做了规定,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某些权利的抵押问题。就土地经营权抵押而言,现阶段主要存在土地经营权证问题、土地经营权的价值评估问题、土地经营权的抵押登记问题、土地经营权的变现难问题、风险管理及农业保险问题、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接受与参与问题;就与渔业相关的的权利而言,以水资源使用权、渔业权、采矿权、狩猎权等为标的的权利抵押没有明确规定,存在立法不完善、环境资源物权抵押标的范围狭窄问题;就渔业方面而言,存在海域使用权抵押立法不完善、价值评估难度大、应对风险无对策等问题。
(二)质押问题
就动产质押而言,动产质押标的物的价值易被高估、意外风险较高、变现市场风险较大,并且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瑕疵、动产质押标的物选择会出现瑕疵等。就权利质押而言,因权利的不同存在着“未来的应收账款”的效力是否应全部等同于“现有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否应包含“不动产收费权”、“应收账款收益”是否应包含在直言权力担保范围之内等问题。对于股权质押,债券的实现存在现实风险,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率低成为限制担保因素,机构建设不足导致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存在障碍,企业和投资机构对股权质押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对于知识产权质押,存在知识产权的价值难以确定、涉及法律问题复杂、变现能力差等问题。
(三)保证问题
在接受保证人提供的保证时,债权人应当承担验证保证人身份、审查保证人的责任能力、明确保证责任的具体内容等问题的风险责任,而作为保证人在提供保证时,也应当承担确保自己利益不受损失的风险。村委会是一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其本身既不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也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但实践中往往又受上级政府的委托并代表这些机关从事具有管理国家事务性质的行为时又具有了准行政性质,这使得村委会是否可以作为担保人出现了矛盾。
(四)风险问题
信用担保机构在提供保证时,面临着出资不实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反担保落空风险和专业担保人才不足或者经验缺乏带来的风险、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控制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三、大连市建设渔业金融担保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一)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组建大连渔业经济发展融资担保平台
借鉴国内外专业化投融资平台模式,整合现有资源,以大连海洋经济为主导的县区、园区为依托,采取新建或挂靠托管方式,政府投入引导资金,吸引民营资本(渔业领域“龙头企业”)加入,组建大连海洋渔业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软贷款”,组建集合金融、评估、海洋、法律等专业人力资源团队;配套出台扶持渔业融资担保发展的优惠补贴政策,不断开发海洋融资担保创新业务品种。
(二)完善海域使用权使法律规范,构建海域使用权流转市场
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法规,从大连市海域使用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构建海域使用权流转平台,配合辽宁省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工作,构建省、市二级流转市场,探索完善海域使用权的评价、交易、转让、抵押等流程,服务大连海洋经济发展。
(三)鼓励大连海洋渔业“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大连海洋渔业银行”
初期可从“渔业小贷公司”、“渔业村镇银行”入手,能够将独立于企业内的资金流转服务于行业内的企业间流转,进而实现行业外的资金进入行业内,服务于行业内的优质企业。进而增强资本实力、培育海洋金融人才、整合机构配置,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探索发展路径,时机成熟时成立大连海洋渔业银行。
(四)设立海洋渔业发展专项引导基金,引导外部资金投资大连海洋渔业
大连市应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海洋投资基金的筹备工作,完善配套法规,积极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与省、市二级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紧密合作,探索资本进入、风险管理、资本退出机制,支持海洋渔业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及在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挂牌交易,支持海洋渔业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大连海洋经济产业。
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金融;产业结构;政策;结合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 金融以及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而国家对于产业发展的指导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进行,而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着基础的导向作用,这一系列对其进行调整的政策就是产业政策。我国在21世纪以前并未对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待,进入新世纪以后越发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始对其进行调整,并将此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总任务的核心内容,加强了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工作力度,深刻的认识到一个良好的产业结构才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经济长时间保持生机活力。目前我国将发展的以及调整的重点放在了生物技术以及高端的设备制造和新材料的生产创新上,将这些在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具有广大前景和生机活力的产业作为我国在未来进行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产业。事实上,我国十二五期间就开始对上述的重点行业以及领域进行针对性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实现工作做出了铺垫。
金融实质上是一种配置资金的机制,因此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上起着支持作用,这也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体和整体决定的,产业政策必定会与金融政策相互的交融影响。而产业升级其实就是一个综合系统的产业发展以及培育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需要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进行支撑,而作为调整资金配置的金融则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基础机制。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也展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但是无论是在其发展还是升级以及新兴的产业培育上都需要资金的保障,因此金融在产业的发展以及结构升级和调整上都具有着基础功能,是这些内容实现的保障。正确的认识产业结构发展生机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鉴于金融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紧密关系,文章从金融的创新以及发展的角度切入,并将金融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中起到作用的传导机理进行分析,以期望可以给我国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产业政策的结合工作上给予一些有力的参考。
2 传导机理以及路径分析的简述
2.1 金融在对产业进行支持时的机理以及路径的选择
金融对于产业的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工作根据支持主体的区别可以划分成市场性的支持和政策性的支持,选择的主体不同对于产业结构在优化方向上就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是金融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支持选择的意义,国家在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规划时金融的支持方向就会显现出其在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的首要意义。
金融的政策支持在产业优化工作的选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金融的政策性活动是政府通过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手段对金融活动进行的干预,而这种金融的政策性活动在产业的选择活动中直接影响主要就体现在了国家通过政策性的金融机构通过对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质的金融支持影响产业的选择。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潜力产业,这种政策性的金融支持能够对其产生分散产业发展风险的作用。间接地政策性质的金融则是指政府通过对市场的金融活动进行指导和引导,以此影响产业的发展目标选择。这里对于市场金融的影响也是通过相关产业的金融政策的制定进行的,主要的内容有资本市场的准入限制、信贷以及差别利率政策等。
其次,市场化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产业选择,是政策性选择机制,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则依据市场机制进行了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必然获取更多的资本。
2.2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路径
首先,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不开政策干预,但更离不开市场机制和市场性金融活动,因此国家出台一定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必然要通过引导金融发展而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通过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种形式实现,其中的作用机理和效率也存在差异。比如,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其重点在于实现动态的存量转换及增量发展。通过间接金融体系,国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二次配置,对产业进行不同层次的筛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经过类型和比例上的筛选,产业结构才能趋于合理,此时要进一步地实现产业群的增量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利用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进行货币创造,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比如,直接金融也能够支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武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化的目标。
其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含义。这是因为,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两种路径扮演了主要的支持角色。
3 几点结论和思考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大的概念。其整个过程涵盖了从产业选择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能够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实现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够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配置。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支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揭示,并为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研究的意义,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参考。从未来研究的方向看,基于金融支持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具有理论上的新意,金融学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学的结合将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问题,本研究将为这些课题奠定一定的前期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海华,张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