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1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罪一样,是民族平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安宁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团结问题,要求各民族互相支持,互相尊重,要求一切国家工作人员都是要严格遵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严重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犯罪论处,给予刑事处罚。出版机构在出版物中理应加强宣传民族团结的内容,更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近年来有个别出版单位在出版物中刊载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必须有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的行为。所谓出版是指一切被编印出来供人们视听、阅览的物品,如书籍、书刊 抄本、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挂历等等。所谓刊载,应作广义的理解,其含义应等同于出版,也即指出版物的出版、印励或者复制、发行。至于刊载的表现形式,则既可以是文字、漫画,也可以是录像带、录音带、光盘中的言语等等。

2、刊载的必须是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歧视,是指基于民族的来源、历史、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而在出版物中对其他民族予以贬低、蔑视。所谓侮辱,是指基于民族的来源、历史、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而对他民族予以丑化、嘲讽、辱骂。所谓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是指在出版物中具有不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或者损害少数民族名誉,使少数民族蒙受耻辱的内容。如丑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攻击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刊登少数民族裸露过多的图片、照片,并加以丑化、歪曲等等。

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不是指某一个人的习惯或嗜好,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具体而言即是指55个少数民族在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里的喜好、崇尚和禁忌,如果行为人任出版物中刊载的内容只涉及到某一个人,即使对其造成侮辱,也不能按本罪论处,必要时,可以按侮辱罪对行为人定罪量刑。

只有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才构成犯罪。情节恶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指行为人动机卑鄙,刊载的内容歪曲了历史或者纯粹是谣言,刊载的内容污秽恶毒,或者是多次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等等情形。

这里所谓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是指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骚乱、致使民族矛盾激化、引起民族冲突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是对出版物的出版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认定

(一)本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的界限

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犯罪客体不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个人的人格和名誉;而本罪侵犯的则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主要是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侮辱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虽然侮辱、诽谤行为也可以采取出版作品等文字方式,但还可以采取口头、动作等方式。而本罪只能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则是特定的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

4、犯罪主体不同,侮辱罪、诽谤罪的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而本罪的主体则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

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本罪是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而侮辱罪、诽谤罪则只能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具有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之目的。

(二)本罪与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界限

根据本法第249条的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故意用语言、文字或者其它方式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犯罪客体不同,两罪都侵犯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破坏了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但具体而言,两者侧重点则有所不同,本罪侵犯的主要是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则主要侵犯的是民族平等、团结的权利。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只是55个少数民族;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的则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全部56个民族。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表现为以语言、文字或者其他方式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其煽动的方式虽也可以采取文字作品的方式,但并非仅限于此,其行为方式要比本罪广泛得多,4、犯罪主体上不同,本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则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本罪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则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矛盾之目的。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英汉习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45-02

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同时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发展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语言的产生是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和演化的结果,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习语,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固定表达,是任何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固定表达方式,因此更能反映不同地域两种语言的文化异同[1~2]。

翻译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一种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另一个是把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3]。简单地说,翻译即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所以特殊的文化内涵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翻译[4]。

两种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造成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同时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同风俗习惯也强烈地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在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两种人能否沟通,不仅取决于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历史与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差异的讨论,以研究其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从翻译的准确性和内涵对所处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民族历史和文化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大量事例说明了不同历史与文化习惯对翻译的影响,以期通过此研究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于历史的英汉习语对比

翻译既能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性定位的过程,也能再现原文在新文化中得到认可的过程。只有在新的语境中有意识地为译本确定一个适当的历史性地位,才有可能使译本带给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读者相似的阅读和审美效果。

1.历史语境。翻译时“如果不和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就难以理解和解释;如果不和解释者本人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的理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和目的”[5] 。在翻译方面,仅懂得单词、句子原意是不够的。只有对语义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的翻译境界。而翻译时一旦忽略了语义的历史事实因素,翻译出来的东西会使人不知所云,至少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错觉[6]。如日本人在南京建立的一座旅店,英文叫Grand Hotel。如果译为“大旅馆”,也不算错,但没有与其历史相联系,没有任何感觉,南京地处江南,既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而现今译为“古南都”,则结合了音、形、意三方面,是最佳的选择。

2.历史制度。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汉语里变成了贬义词。但很多译者看到“bureaucracy”想当然翻译为“”。其实,“bureaucracy” 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这个词主要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从而实施任人唯贤的治国之道。西方直到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后才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开始任人唯贤的人事制度。所以在西方这个词属于中性词,没有任何贬义。

3.历史事件。词义的历史变化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尤其是一些经历了特定历史事件后产生的新义的词,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上下文,把握其中具体语境的含义。例如:You are not Robinson Crusoe,you are not alone,so don’t be so damned selfish.(又不是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鲁滨逊,不要事事只为自己打算。)这里的鲁滨逊成了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代表,译文顺其所指,通过补充说明,译出原文的风格。

另外,从基于历史事件的英汉成语中也可以发现,二者是有区别的。如汉语成语:“焚书坑儒”,“围魏救赵”,“完璧归赵”,“三顾茅庐”,“名落孙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过五关斩六将”等。英语成语:mask one’s batteries“掩盖敌意”,stick to one’s gun“坚持立场”,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cook one’s goose“自毁前程”等。在诸如上述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在了解了词语的来龙去脉和本土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将其翻译,否则,即使翻译成其他语言,也会使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多为四字结构,偶有三字或多字组成,且动宾式或连谓式较多,大多用对偶形式,而英语中的短语都用动宾结构,并且这些来自于历史事实的短语都与人称有关,也就是说英语中或者说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的功绩奉献,所以在动词和宾语之间都有表人的one’s。这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汉语词汇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而英语翻译成汉语则更多用主动动词。

4.历史典故。基于历史典故的英汉谚语也是不相同的。如汉语词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顾茅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英语词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有了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果”等。因此就谚语来看,两种语言截然不同,汉语采用四字结构的对偶形式或押韵形式,字数很多或单独成句的情况较为少见,而汉语典故绝大多数为名词性词组,因而常在句中充当一个句子成分。英语典故除上述汉语典故的句法功能外,常可单独成句,往往都是独立完整的句子。

二、源于风俗习惯的英汉对比

1.生存环境。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因此,成语或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斩草除根”、“顺藤摸瓜”、“骨瘦如柴”、“草木皆兵”。再者,比喻花钱浪费,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英语中出现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而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如: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still water run deep“静水流深”、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我们把“be left high and dry”翻译成“陷入困境”,把“all at sea”翻译成为“不知所措”等等。

中国农谚大多用四字成语,对仗工整,而英语中航海成语大多采用介词短语,词义也较浅显。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了解习语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地的自然、生活环境,以求翻译更加准确。

2.风俗习惯。英汉风俗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是东西方国家对于狗这种动物的态度[7]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大多数情况下,在汉语习语中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常被作为宠物养起来,但其贬义形象却一直留存在汉文化中。而西方人把狗当做心爱的东西,对狗有着哀怜的情感。因为,狗既被他们视为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同时也作狩猎之用,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没有贬义。如luckydog“幸运儿”、topdog“最重要的人物”,而且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如The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另外在中国,亲属称谓词,诸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姨夫;姑父;大伯;舅舅”、“姨姨;姑姑”等十分具体且繁杂,这些都是因看重亲属关系的态度以及宗法制度和观念在汉族社会长久存在的客观现实。而这一套称谓,真正与英语对应的只有六个,即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丈夫―husband和妻子―wife,其余的则都不对应,如: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伯伯;叔叔;舅舅―uncle、姨姨;姑姑―aunt。

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认识风俗习惯在习语翻译中所处的地位,否则,经翻译后,词意可能会大相径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3.。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英汉语言受的影响也较大。中国是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留传深远,人们相信有“佛主”保佑的一生。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鬼使神差”、“大慈大悲”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的“阎王”,有“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西方国家均不存在。西方人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与此相关的习语也相继出现,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e with you“上帝与你同在”、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咒语。

结语

一种语言的形象语言,往往最为生动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最常见的形象语言就是成语,谚语,俗语或习语。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像英语和汉语这样源远流长,表现力丰富的语言往往是利用形象来取得生动的效果。但英汉民族所处的地域不同,英汉语言的表现形式、词化程度及语义蕴涵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翻译中,准确地翻译概念有时比翻译句子更难。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研究时,要追求“音、形、意”三方面的“信、达、雅”,必须深入了解词义的历史背景和风俗特点,只有充分研究两种语言的风俗文化和历史因素以及词语的特定环境,才能使译语忠于原义,被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伟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104-105.

[2]龙江华.文化比较及习语翻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9-72.

[3]邹白茹.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9-80.

[4]高玉兰.历史语境与翻译选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52-55.

[5]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清真食品;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16801

1清真食品的内涵

清真,阿拉伯语原意为“合法的”。但清真与阿拉伯语词义的范围有所不同,作为一个中文词汇,清真仅针对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饮食而言的,与其他如衣、住、行、思想无关。

在我国共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保持着传统的清真饮食习惯,依法对国内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进行规范管理,是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内容。伊斯兰教在全世界拥有超过13亿信众,约占世界总人口27%,加强我国清真食品的法律保护、促进清真食品的产业经济发展,也是促进中国与广大世界穆斯林民众和伊斯兰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2清真食品的立法界定

清真食品在我国相当普遍,以广东为例,根据2004年的数据,目前全省地级以上市中就有15个市有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共430多家。清真食品企业遍布各地,急需政府出台相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对清真食品立法的首要问题是要对清真食品的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进行现行地方立法对清真食品的概念界定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风俗说、宗教说、风俗宗教结合说。

3清真食品的政府规制

3.1立法现状

我国各地都已经制定了多个关于清真食品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这些立法可谓各具特色,这些立法都来源于宪法的规定。首先,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其次,宪法总纲的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些规定都是清真食品管理立法的依据。

现在,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很多。如《民族区域自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商标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监狱法》等法律都有一个重点,就是保障穆斯林群众食用清真食品的权利。各民族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以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条款。

另外,国家各职能部门针对清真食品的管理都制定了相关的部门规章。如20世纪70年代,财政部、国家民委、国家劳动总局了《关于妥善解决回族等职工的伙食问题的通知》。20世纪80年代商业部了《关于回族等食用牛羊屠宰加工问题的通知》。中国民航、交通部等相继的《关于作好对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用餐工作的通知》。2000年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清真食堂、清真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等。

地方层面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如《广州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南京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此外,中国部分省市所制定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或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也对此做出了概括性的规定。

除了国家级层面的法律以外,其余各层次的法律效力相对较低。国家民委代国务院起草《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已经列入新的立法规划。为切实保障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我国正在制定的《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将会把清真食品行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3.2立法选择与实践中的问题

《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现在虽然还未正式立法,却在各方面个方面引起广泛的讨论。将来的清真食品的立法有可能出现以下选择:

(1)把清真食品的管理纳入行政许可法的范围。这种主流观点认为,对清真食品的经营管理是对特定人解除禁止。即通过对所有清真食品经营者设定行政许可这种预防性的、事前管制手段避免出现事后管理的混乱。目前,清真食品的鉴定标准,在广东、广州市都没有统一,就全国而言更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目前有权鉴定发证的单位也不统一,有行业协会,也有宗教团体的,而且全国性的,省级的、市、县一级的都有权鉴定发证。根据广东目前对清真食品的管理现状来看,现在部分地市对清真食品的管理实质上是一种行政许可制度。如果国家将清真食品的管理纳入行政许可法的范围,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配套解决。

清真食品行业的准入规定。很多规范性文件中都规定,个人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必须是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对于企业经营清真食品的规定,则有一定的差别,有的规定:企业负责人中有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公民的企业才可以经营清真食品,例如《山西省清真食

作者简介:何海燕(1981-),女,四川南充人,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数据库设计研究。品监督管理条例》;有的规定:生产、经营清真食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采购人员、保管人员和主要烹饪人员,以及一定比例的制作工人应当是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例如,《银川市清真食品管理规定》。同时必须取得《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还须向当地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申请清真标志牌。广州市政府的规定与其相类似,只不过清真认证由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作出,在伊斯兰教协会认可后由市民族宗教部门发出清真食品标志牌。对于现在各地方林林种种的清真证明认证机构需要进一步规范化,目前的清真食品认证主要有伊斯兰教协会等机构作出,但是,如果伊协的认证与鉴定出现分歧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而这种责任机构与道路交通违法责任认定机构、医疗事故责任认定机构等新出现的机构有何不同都是需要思考的。另外,在现实中,很多清真食品企业都将获得的清真证明以高价转让给其他的经营者,但是其他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的并不是清真食品,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必须严格管理,在相关配套条例中给予规制。

对清真食品管理主体的规定。如果将清真食品纳入许可法则不能收取许可费用。那么,在对清真食品进行鉴定中所需要的费用应该如何解决。民族宗教工作部门人手少,事务多,如果还要兼顾类似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下属的质检、标准化等工作,会导致民族宗教部门不堪重负。但如果把此项工作交由其他部门负责,其他部门也没有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也不适合,这种矛盾亟待立法予以明确,并在财政与人员编制中解决。

(2)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将清真食品的管理纳入行政许可法的范围。对其管理应当实行所谓的,严格准则主义的行政登记制度(行政认许制度),并辅以社会团体、行政机关的过程监督控制和执法机关的违法追究。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4

论文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2、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多民族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往,从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多民族社区的构成要素:不同族属的多个群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会体系和结构。 多民族社区以社区民族关系的行程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多民族社区、识别型多民族社区和建构型多民族社区。

传统型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区成员所意识到的社区。该种社区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历时性。历史上长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2)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现在地区文化多元共存的现象;(3)传统性或原生性。这是就社区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性与原生性,这类社区相对于现代都市社区而言,它的传统建筑、饮食与服饰等都保存较好,具有原生态的一面论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毕业论文题目,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通过上述的介绍,很明显湘西州属于一个多民族社区。按照我们民族学对多民族社区的分类,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聚的情况,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社区定义为传统型多民族社区。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以他们的主体民族土家族和苗族为例来讲,这两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历史上的民族记忆至今仍然在这些民族的人们心中留着深深的痕迹。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传统的吊脚楼工艺一直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土家族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就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这对于如今的土家族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宗教习惯保持着十分积极地态度,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都内部都十分的团结,对自己族群内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都承认自己属于某一民族群体,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归属感。例如,当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会被进一步的加强,但从总体上而言,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人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毕业论文题目,他们的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这种文化上的互动,不仅没有减低民族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相反,还因为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从而使得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社区内,最终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凤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着周内不同的民族的人们来参加这个活动。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性问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社区中,与其它的单一民族社区一样,州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州内有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关于传统的原生性认同却在逐渐减少,这一群体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们对于祖先们的许多历史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是怎么热衷,他们这部分人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给予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照顾、考试可以优惠加分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部分人却有着极高的国家认同感;而社区内的老一代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度却是原生性的认同多一些,不过他们对于国家层面的认同却不如青年群体。

2、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殊性问题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毕业论文题目,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论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具体来讲就是说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社区来讲,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他们就会觉得国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从总体层面上而言,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这些在湘西州占主体地位的民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谈及到对国家层次上面的认同的时候,州内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对国家的各种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谢,他们也都能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论部分

1、民族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讨论

目前我门国家基于保护民族平等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来讲确实对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民族优惠政策又使得的当今社会中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是,在学界里关于民族认同的原因探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学者持原生性理论,这批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是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当今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是带有功利性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些民族主体主要是基于国家优惠政策可以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而产生和维持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的。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该究竟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断共同的探讨。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例如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 国际广告 跨文化传播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一、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广告文化是从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自身又包含了商品文化以及营销文化。商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 文化通过商品传播 , 商品通过文化而增值,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国际广告文化既代表一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又属于观念文化、精神文化。同国内广告相比 ,国际广告的最大特点 ,就是它的交流对象要涉及到不同的国家、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而跨文化交流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文化因素主要取决于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如果观察主体的文化归属不同 ,则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也就不一样。因此文化风险是国际广告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风险也是影响国际广告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形成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语言文字的隔阂。

国际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中外文化本身巨大差异,如果不能反映在广告翻译中, 就使得翻译后的广告与原意相差甚远。中国有著名的东风牌汽车,如果直译为“East Wind”,那显然会使广告的效力大打折扣 ,因为对我国而言,东风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使人产生无限美好的联想。但是在英国 ,却刚好相反,“东风”是北部吹来的 ,意味着 “寒冷的” 和 “不愉快”;而西风才是和煦的 ,也因此诗人雪莱写下了脍炙人口 《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 ,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义。

2、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也是广告翻译的一大障碍。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由于语言的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体系。语言的差异代表着文化的差异 ,一个词语在一种文化中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 ,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下则有可能是非常糟糕的 ,甚至是禁语。有一种闹钟名为“山羊牌”,直译为“Goat”并大做广告 ,其质量及造型均十分吸引人 ,但在英国却一直乏人问津 ,原来 “Goat” 在英国常被借喻为 “不正经的男人” 等 ,谁敢买这样的闹钟呢 ? 美国的 “Rank Xerox” 复印机 ,在香港音译为 “兰克施乐”,令人不知所云,后来改译为“全录”,明白易懂 ,即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复印机能够全录当然是令人满意的。“Xerox” 意为“用静电印刷术复制”,这与“全录”意义并不相同 ,但又有关联 ,在继承了原文化的背景下又融入了本土文化 ,显然这样的翻译还是比较成功的。

3、不同的修辞是广告翻译的又一大障碍。由于广告是面对大众的宣传手段 ,因此必须内容形象生动、主题鲜明突出,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 ,往往利用大量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 排比、 押韵、双关等。IBM公司的著名广告:“No problem too large. No business too small .”中 ,通过排比句, IBM公司既表达了自身的实力, 又表明了对待顾客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它的译文是“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没有不做的小生意”。虽然勉强表达了原文的含义 ,但却已没有了原文的音韵美。中文广告也面临同样的两难选择。

(二)民族心理结构的差异。

中西方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明显不同。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西方人在生活中追求的是奋斗中狂欢的人生。中国人沉醉的人生意境却是淡泊和恬静的桃花园。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出中西两大民族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区别。而这种区别来源于它们的人格结构的差异。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是平衡型的;西方人的人格结构是对立型的,这使西方人形成了狂野、自我的个性,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喜欢自我、充满个性和刺激的广告。另外,不同文化心理的指引 ,也会影响人们对于广告风格的接受与否。因此,在国际广告创作中一定要注意不同民族心理结构的不同,创作适宜风格的广告。

(三)各国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的价值通过内省、克己来表现。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规范自觉能力, 形成中国人内倾的性格。其文化背景是道- 佛- 儒家伦理、宗教行为,有宿命论色彩,有整体取向,关系建立在实证上。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 讲感观效果。

不同的价值取向从根上决定着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与否, 进而左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美国Campbell 汤罐头公司在国内的广告中, 经常强调其产品能为家庭主妇省事省力, 很是畅销。然而, 当它销往意大利和巴西时, 那里的妇女却不以为然, 她们认为倘若自己连个汤都不会做 ,就不能算个家庭主妇。

广告是承载商品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广告在传播过程中会无意识体现着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态度,它们是属于价值观念的范畴。每个个体的人或民族都在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行为做事。其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造成对同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甚至导致相对立的冲突。国际广告传播面对的是多元价值观念的对象,在传播过程中,其流露出的价值观念一旦不被认可或引起反感,将会致使广告传播终止,甚至导致严重后果。例如,NIKE曾精心打造的广告语——想做就做 ( just do it ) ,符合美国人自我、个性、叛逆的个性思想,在美国风靡一时,却在香港和泰国遭受投诉,认为其广告语有误导青少年之嫌,无奈NIKE只得更改广告语。

(四)风俗习惯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对国际广告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广告要素的一些附带属性上。例如 ,一些数字的不同心理效应。 在我国好事成双已成民俗, 特别是 “八”和“发” 谐音, 因 “发”与兴旺发达、发财致富相联系 ,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所以“八”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而在西方, 常把“十三” 看作不吉利的数字,恨不能将它从自然数中删去。每个国家、民族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忌讳,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风俗是很难改变的,我们惟有去尊重它,适应它。风俗习惯是广告生存语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先了解它的风俗,我们才能打开一个民族的心灵之门,才能使广告传播的信息免遭排斥,比如万宝路男人的粗犷的牛仔形象在香港就是不为城市人群所认同的,因此需要将广告改为表现一个衣着华贵拥有卡车的年轻人。

(五)宗教与法律的限制。

世界各国信仰宗教的人很多。各种宗教都有自己敬仰之物, 而且大多宗教对于教徒的婚丧、嫁娶、饮食等方面都有所规定。这些规定对于教徒有着很大的约束力。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充分尊重当地消费者的信仰 ,切勿触犯他们的禁忌。若能把握人们精神的需求,把宗教作为广告传播的题材,那么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若没能充分理解不同宗教文化的精神内涵,滥用宗教,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如:日本人忌讳荷花 ,一般在举行丧礼时使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忌用猪做商标等。在颜色上, 如比利时人忌蓝色, 相信蓝色和倒霉的事联系在一起;巴西人忌棕黄色, 认为人死犹如黄叶飘零。

法律对跨文化国际广告传播的限制也较多。不同国家有关广告实施的法律、法规、法令、政策各异,它们直接限制、影响着国际广告的传播。比如在马来西亚, 有关猪肉、酒精和香烟的广告是禁止的;在斯里兰卡禁止电视广告使用儿童作模特儿来推销商品。

二、相应的对策

上述国际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遭遇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也告之我们,一旦国际广告在传播中遇到问题应该首先考虑是哪个方面引起的,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将一体化策略与本土化策略相结合。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其文化是独特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然而在文化差异的背后又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如在生理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又如勤劳、勇敢、真诚、善良、耐劳等就是许多民族共有的优良传统,对健康、安全、环保、荣誉等方面的需求则是超越国界的。因此,一体化策略有利于建立全球划一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世界进入了一个“品牌形象竞天下”的时期,统一的品牌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可识别性,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可口可乐通过电视在全世界的传播,成功施行了“同一景象、同一声响、同一销售”的目标。可口可乐以“一杯饮料”独步天下,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酸饮料公司和该行业最有价值的品牌,与其在全球推行的一体化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的全球统一品牌形象不无关系。

本土化策略与一体化策略都有各自的优点,在国家广告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具体时常需要的策略。一般来说,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消费者购买的动机;当各国的不同市场对相同的广告做出相近程度的反映时,可选择一体策略;当各国的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购买存在较大差异时,则比较适宜选择本土化策略。在进行国家广告经营策略的选择时,要仔细研究,要依市场行情而定,依外界发展而变,这样才能作出明智而又慎重的决策。

(二)深入了解异域国家的文化。

一体化策略、本土化策略或两者结合策略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了解异语国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的。因此,深入了解异语国家文化是顺利开展国际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最有力的手段。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作到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所在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呢? 首先,可以在我们已经设计出的广告基础上根据其广告涉及的颜色、风格、图案、人物形象、音乐、文字等,有针对性设计出问卷,实地调查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这是一种较为烦琐,但比较有效的手段;其次我们可以借鉴类似产品在目标市场所做广告的效果来分析消费者对广告的偏爱和需求;另外,也可以聘请了解目标市场所在地文化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来指导广告的设计和创作。收集目标市场消费者对于广告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策略也是解决国际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对策。收集反馈信息、评价广告效果,应该自始至终融合在国际广告传播活动的开展中。

(三)坚持“平衡”原则。

摆脱国际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利因素的干扰,无是从宏观上选择广告策略还是深入到细微处了解目标场文化,笔者认为都必须坚持“平衡”原则。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平衡的观念是被大多数跨国公司所接受的,国际广告的制作和传播是属于开辟国际市场营销的内容之一 ,在制定完善的国际广告传播策略方面也要坚持平衡原则。平衡原则主要包括广告的颜色、风格、图案、人物形象、音乐、语言与目标市场文化的平衡;广告传播方式与目标市场人们可接受度的平衡;指向广告态度与指向产品或品牌态度的平衡等。“平衡”原则虽是抽象概念,却是在国际广告创作和传播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总而言之, 国际广告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进行文化分析, 采取文化适应策略, 即在国际营销中要做到入乡随俗, 适应异国文化。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 ,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宗教禁忌等, 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广告在跨文化中遭遇的不利因素,同时坚持平衡原则,认真制定和选择适宜的传播策略,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作者: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江智强.国家广告文化风险及其规避.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6).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6

摘要:词汇空缺(lexical gap)原本是语义学领域的一个专用术语,之后被引进翻译学领域,指译语缺乏恰当的词来翻译源语中现有的词项。本文通过理论和实例探讨产生词汇空缺的各种原因,并给出在英译互译过程中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有效的翻译策略:音译、加注、意译。

关键词:词汇空缺;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一 引言

词汇空缺( lexical gap ) 就是指在一种语言的某一词汇场内,某一结构位置上缺少一个词项,或者说,当一种语言的词汇结构表明某个概念可能或应该被词汇化(用词汇表达出来) 但却没有,这时就出现了词汇空缺。关于词汇空缺,有人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认知的角度来分析词汇空缺的翻译,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分析产生词汇空缺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

二 词汇空缺定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折射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由于人类的语言和文化有其共性,所以各语言之间都存在着相关的对等成分(equivalents);但又由于各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有人称这种情况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周玉忠, 1991)。

三 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它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演化而逐渐丰富起来的,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的差异导致了语言上的差异,并突出表现在词汇层上。笔者认为不同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心理因素、等方面来分析造成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的差异与词汇空缺

人们生活在何种环境中,便会产生何种语言。在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某些特定词汇的出现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因此汉语中借助山来表达意义的词有很多。例如:“开门见山”,“东山再起”等,然而这里的山并不真正存在“mountain”的本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英语习语中很多与海相关,例如:“be lost in the sea”(迷路) “take the sea (择业)”等。

(二)风俗习惯和心理因素的差异与词汇空缺

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心理因素的迥异,观察问题角度不同,对相同事物的感受往往也不同。 “文化积淀是人的心理或思维定势。由于知识、经验和习惯的积累,久而久之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传统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往往成为个人和群体的价值观念。”(沐莘,1996.641-653)例如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事情,人们见面的招呼语“吃了吗?”在英语中绝对是空缺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心理定势。我们并不可以把它直译为“Have you eaten?”。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围绕着吃饭问题所营造的一系列词语表达法如“吃大锅饭”、“秀色可餐”、“吃闲饭”、“吃香”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述,只能根据它们的含义用英语民族所熟悉的方式表达为“getting equal share regardless of the work done”、“beautiful enough to feast one’s eyes”、“lead an idle life”、“be very popular”。(曹军,2000,(2):54-56.)以力求满足不同民族的潜意识与思维定势。

(三)的差异与词汇空缺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不同的宗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的进步要靠人类的智慧,这显然离不开思维,而思维的成果要用语言表述,要靠语言交流。可以说,“思维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这种哲学机制支配表现法,使之形成定势而模式化。”( 刘宓庆,1996.34-44)欧美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而在中国,人们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地位”的爬行动物,是邪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珍异、高贵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望子成龙”等表达方式。

四 解决词汇空缺问题的有效翻译策略

前面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了产生词汇空缺现象的一些主要原因,并列举了词汇空缺给英汉互译带来的困扰。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在了解词汇空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巧妙地处理这些词汇,具体来讲,可采用以下几种翻译手段:

(一) 音译

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等词来表示时, 均可采用音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例英译汉: coffee( 咖啡) ,sofa(沙发),“Internet(因特网)”;汉译英:武术(wushu)、饺子(jiaozi)等。

(二)加注

对于一些空缺词汇,为了使读者领会它所传递的内涵,可以通过加注的方法对其进行解释性翻译。例如:败笔――a faulty stroke in calligraphy or painting; a faulty expression in writing, 黄霉天――a peirod of rainy weather in South China in late June, 秋老虎――a period of hot weather in China in September等等。这一方法常见于一些成语及典故的翻译上。

(三)意译

意译法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 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用同样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 更谈不上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 一般采用意译为好。在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因素,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符合尽可能准确自然地传递信息,反对拘泥于原文形式的主张,牺牲了某些形式上的个别因素而保留了原文整体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仍不失为好的译文。例如:“在农村,特别是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还残存着少数包办婚姻的陋习。”在这里,“包办婚姻”就不能译为“arranged or bought and sold marriages”而应该译为“form of forced marriages”

五结束语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词汇的空缺现象影响着人们对于语言的理解,通过对词汇空缺现象的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的归纳总结,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会避免产生错误,使交流更加顺畅。(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浦东;200135)

参考文献:

[1] 曹军.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2):54-56.

[2] 何慧刚.浅谈解释性翻译的具体应用[J].大学英语,1998,(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