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象探测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象探测技术专业范文1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8-02
一、引言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得以大范围普及,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随之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示精神,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各个高校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等实际情况进行本科教学改革、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从而培养具有优良品德、信念坚定、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使大众化高等工程教育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称测控)成立于2005年,是电子、光学、机械、计算机、通信、控制、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综合学科,是典型的工程学科。2012至2013年两年间,已有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六所院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说明该专业有合理可行的认证标准,指导本科教学体系的完善。
二、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导向作用
《华盛顿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是国际上有关工程教育学历签署时间最早,具有高知名度、高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互认协议。协议中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是对工科院校毕业生能力公认的国际化权威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效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国际工程教育同步接轨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WTO,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也逐步与国际接轨。依据《协议》约定,签约成员的专业认证过程具有相似的政策、相应环节的评价标准,课程设置和工程理论知识具有一致性,使人才培养达到国际化标准。为此,2006年我国开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结合国内各高校办学情况、联系市场行业发展需求,首批选择了四类专业作为试点。2010年6月,依据《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正式启动,通过校企合作,开放工程教育。2013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极大地促进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趋于国际化,推动校企合作,提高高等工程教育实力。
(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
《协议》专业认证标准中有“outcome based”一词为基于产出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即成果导向,评价标准由原来的知识导向型“他懂得什么”转变为“他能做什么”的能力导向型。《协议》中评价的能力包括数学应用能力、设计完成实验及数据分析、设计可执行系统、多学科交叉、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素养道德、与人合作交流、广阔知识面、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时事、工程实践中使用合适技术手段等。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生能力的概括包括十个方面,涉及人文素养、责任感、职业道德,运用自然科学、数学等知识,工程实践经历、了解专业发展,设计实施分析实验,创新意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了解法律法规,表达、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国际化交流等。
三、专业认证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评价标准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本科工程教育层次培养要求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其中通用标准是针对所有工程教育专业,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持续改进,而测控专业属于仪器类专业,有其特定的专业补充标准。下面分别针对两类标准说明其对测控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的导向作用。
(一)通用标准
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方面:(1)各专业应制定制度以吸引优秀生源,能执行落实学生学业、就业、心理健康指导方面的相关措施,跟踪并评估学生学习过程表现,承认转专业学生的原有学分;(2)根据学校自身专业发展特色,制定培养目标并定期进行修改,要体现学生毕业时以及毕业五年左右应达到的要求和预期成就;(3)毕业生应达到十种能力,有必要做好学生学习工程的表现评估;(4)监控教学过程质量,定期评价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质量,建立跟踪和反馈措施,定期评价是否达成评价目标并持续改进评价结果;(5)应有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置,其中数学及自然科学类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体现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的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体现系统规划设计并实现的专业类课程至少占30%,实践类和毕业设计至少占20%,人文类课程至少占15%;(6)教师数量满足需要,结构合理,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教师队伍有能力达成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且拥有一定的工程背景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参与教改研究,有足够精力指导本科教学,为学生指导职业规划、提供咨询服务;(7)提供足够数量的教室、实验室设备,支持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具有规范的教学服务管理。
(二)测控专业补充标准
补充标准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条件三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要求。(1)根据学校发展的特点,确定自然科学基础类、工程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相关课程内容,以测控技术与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及工程实际应用为核心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应掌握基本的工程技术和基本技能;(2)要求专业课教师至少一半具有五年以上教龄,百分之八十以上具有与企业完成合作或在企业工作半年以上的经历;(3)具有体现专业特点的硬件实验实践条件,应用于授课过程中的技能训练。
四、我校测控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内容
(一)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测控专业毕业生应为具备设计制造精密仪器并能对其进行测量和控制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内进行仪器设备的设计制造、新技术开发应用及过程管理维护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即“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体来讲,在确定专业方向前即大学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口径宽、基础厚的通识教育,而在三、四年级进行专识教育,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创新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工程需要。
(二)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
为了适应社会对测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自2009年起,对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方案进行不断调整,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及其他高校测控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重点理论课程的合并,增加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等,提高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完善能力培养环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单个课程设计与专业综合设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测控专业的特点及就业趋势,在通识教育阶段开设了仪器科学与技术概论课程,在第二、三学期以讲座的形式分别介绍专业特点、重要专业课程及专业技术的介绍,使得专识教育提前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学并知道怎么去学。
(三)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的工程背景有待改善,弥补部分教师“由学生到老师”角色直接转换带来的不足,为此学院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合作,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制定专业课教师企业培训计划,与市场需求结合,了解测控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促进教、用、学的有机结合。此外,聘请企业、科研院所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四)提高实践工程教育层次
工程教育需要产学研相结合,专业认证标准也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在这方面提供了高层次的实践教育平台――国家级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以此为平台合理配置仪器设备,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种级别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提高实际工程应用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比重。
(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考核,以系统设计的理念体现在论文选题、系统构思、功能实现、硬件调试、软件编程、撰写论文、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丰富毕业设计选题,鼓励教师从自己的科研课题中产生题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选题方向,内容有助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突出毕业设计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使学生亲身经历系统的构思、设计、调试、实现整个过程。
五、总结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以能力为导向,全方位考察学生能力,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重,更重视后者。我校测控专业以认证标准为导向棒,结合自身的特色和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体系改革,包括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培养方案的完善、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协调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水平的实践工程型人才,真正推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宗礼.工程教育认证的特征、指标体系及与评估的比较[J].中国大学教育,2009,(1):36-38.
[2]袁凤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浅析――以合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为例[J].科教纵横,2013,(4):179-186.
气象探测技术专业范文2
【关键词】大气探测技术;发展;对策
20世纪以来,大气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正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因素。雷达、卫星、遥感探测技术、GPS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高空大气探测中,这些技术不仅在探测能力方面表现出众,而且使得探测的自动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 国外高空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国外高空探测系统的飞跃式发展是从GPS测风系统的诞生开始的,该系统是通过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电子高空探测仪,其主要利用的是多普勒原理,通过探测因气球与卫星的相对速度而产生的多普勒频率来计算高空的风数据。这种技术因未使用探测相关传感元件,因而很大程度地节省了高空探测仪的成本,其探测的精度也可以与雷达相媲美。
现阶段,与各种测风系统相配套的探空仪基本上已发展成为电子探空仪,俄罗斯的单频二次测风雷达系统和美国的无线电经纬仪代测距系统(即双频二次测风雷达系统)是国际业务站上具有代表性的探测系统,芬兰的GPS Loran-C导航探测系统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导航探测系统。
综观国外高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其总体表现出向综合探测、系统性化、自动化、高精度、多功能等方向发展。
二、我国高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高空探测技术正在迈向综合探测的发展方向,高空探测的能力、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大气预测能力等都在不断提高。
(一)天气雷达。天气雷达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我国广泛使用于天气的观测,长期以来在气象服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天气雷达从最初的引进、研制、学习改进再到自主研发的过程,经历了从早期703、711型电子管的天气雷达到半导体化天气雷达,再到第一代714CD型脉间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最后发展成为现在大量使用集成电路、固态电路、可编程信号处理的具有全相参多普勒功能的现代化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建成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比起以前均有大幅提升,为我国防灾减灾、人工干预天气以及有效利用云水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气象卫星。二十世纪初期,我国的高空探测主要是借助能见度仪器、湿度仪器、风速表等探测仪器进行的,当时我国才刚刚建立了地面观测网,探测仪器基本上都是基于传统物理原理的设备,探测能力、探测精度都相当有限。随着我国高空探测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中期,我国的大气探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对大气结构的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990年9月3日,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升空,该卫星也是中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代表着中国高空探测技术步入了遥感时代,随后,我国于1997年和2000年由接连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风云2号气象卫星,并由此组成了中国气象卫星业务监测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同时拥有两种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2008年5月27日,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三)风廓线仪。风廓线仪是探测晴空大气中风垂高度化的一种雷达设备,是1960年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之后出现的新兴气象探测仪器,是各国应用于气象业务探测的新手段,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多普勒原理采用微波遥感技术反演出大气风场垂直结构和辐散、辐合等信息对大气进行探测。我国的风廓线仪是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但是相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我国的风廓线仪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2001年9月我国启动了对流层风廓线仪的建设工作,将争取在2020年实现风廓线仪在常规探空站间气象变化敏感区域的布点工作。
(四)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其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PS定位系统对大气对流层底层湿度、大气温度、风、闪电、火山效应等的探测和预报,为高空大气探测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方法,其在高空探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PS作为我国21世纪高空探测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已经被列入我国“八五”国家科技发展计划,GPS技术必将在我国未来的高空大气探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我国高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对策
面对高空大气探测技术的飞跃发展,一方面,要视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加大对高空大气探测技术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高空大气探测是气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服务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的前提。高空探测技术的是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利用,任何一门技术的落后都可能导致我国高空探测技术的整体水平落后。因此必须加强对高空大气探测技术相关领域的整体投入和推进,要从整体出发,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培养在传感技术、遥感技术、雷达技术、卫星技术、GPS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专业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型和综合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从事高空大气探测作业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重点掌握现代化高空大气探测设备操作要点,理解探测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以满足我国不断快速发展的高空探测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苑跃.近年来国际大气探测技术发展概要[J]. 四川气象. 1997(03)
[2]张玉存,王卫平.二十世纪末气象仪器的现状与发展[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1(03)
气象探测技术专业范文3
第一条为了规范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探测和气象资料的提供、使用和汇交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前款所述活动,应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组织合作进行。
第三条从事涉外气象探测和气象资料的提供、使用和汇交等活动,应当坚持严格监管、有效利用的原则,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气象国际合作。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涉外气象探测和气象资料的提供、使用和汇交等活动,必须遵守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的管理。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的管理。
国家安全、保密等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共同做好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经批准的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气象探测场所和气象资料,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气象资料以任何方式提供给其他组织和个人或者予以发表。
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不得利用气象探测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第二章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设立
第六条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设立,实行行政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审批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设立,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应当分别征求国家安全、保密等部门的意见。
第七条申请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国际合作项目实施计划和方案;
(二)具有明确的合作单位、符合要求的气象探测地点;
(三)有必需的经费、设备和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的从事涉外活动必须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请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应当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合作各方的基本情况;
(二)合作项目协议书、项目实施计划和方案;
(三)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四)项目经费来源证明;
(五)探测仪器设备的型号、生产厂家、设备许可证和技术指标等;
(六)拟建探测站点的基本参数(包括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布点数和探测环境;
(七)探测项目、时段,采样时间、频次、计算方法及其用途;
(八)探测资料的处理和传输方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档格式,国内备份以及数据使用的共享方式等。
涉外气象探测活动的项目涉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相应的批准文件。
第九条申请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开展涉外气象探测活动的中方合作组织,应当在项目实施三个月前,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形成初步审核意见,连同申请人的全部申请材料一同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
(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初步审核时,应当征求当地国家安全、保密等部门的意见。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应当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直接提出申请。
中方合作组织必须如实向气象主管机构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申请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和利用已有气象站(点)开展探测项目,或者自带仪器设备进行气象探测的,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我国境内设立气象探测站点的站间距不能少于六十公里,探测时间不能超过两年,有特别需要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除外;
(二)采用自动气象探测仪器设备进行探测或者人工观测,所获取的气象资料应当由合作各方共享,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同意不得单方面进行传输;
(三)自带和使用的气象探测仪器设备,应当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检查,并符合国家安全的规定;
(四)自带和使用的气象探测仪器设备属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无线电频率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五)涉外气象探测不得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气象探测工作造成影响。
第十一条国防及军事设施、军事敏感区域、尚未对外开放地区、重点工程建设区域及其他涉及国家安全的区域不得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
第十二条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设立的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应当按照批准的探测地点、项目、时段进行探测,不得擅自变更。
需要变更探测地点、项目、时段的,应当重新申报,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第十三条经批准设立的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在气象探测站(点)建设前应当向所在地的设区的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监督管理,并将监督管理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中外合作各方应当主动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三章涉外气象资料的管理
第十五条涉外气象探测活动所获取的气象探测原始资料,应当定期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汇交。具体汇交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制定。
第十六条涉外气象探测活动所获取的气象探测资料及其加工产品,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参加合作各方可以依照合同约定使用。
第十七条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对其通过涉外气象探测活动所获取的气象探测资料及其加工产品享有使用权,但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提供给第三方。
第十八条向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参加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和区域交换站点以外的气象资料,应当由中方合作组织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求保密部门的意见。
第十九条在涉外气象探测活动中获取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气象资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授权的单位与中外合作各方按照国家规定签订气象资料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和责任。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拆除非法探测设施,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
(二)超出批准布点数探测的;
(三)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气象探测工作造成影响的;
(四)未经批准变更探测地点、项目、时段的;
(五)超过探测期限进行探测活动的;
(六)自带或者使用的气象探测仪器设备未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检查的。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向未经批准的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气象探测场所和气象资料的;
(二)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以非法手段收集、窃取气象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向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象探测原始资料的;
(四)转让或者提供气象探测资料及其加工产品给第三方的。
第二十二条在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活动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的,由国家安全、保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气象探测技术专业范文4
健全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和责任考核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机制,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组织建设,发挥气象信息员、志愿者、社会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支持系统与平台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能力,加强村级气象预警设备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气象部门准确预警,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各社会组织(单位)广泛协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配合的气象防灾减灾局面。
二、构建城乡均等化、保基本促公平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完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制度,优化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布局、流程,促进业务集约、信息共享,推进气象服务技术发展,统筹推进城市和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为农、城市、湖泊、能源等气象服务,推进环境气象业务发展,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断改进服务提供方式,丰富服务产品,推进气象服务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结合天气气候特征,开发和制作公众迫切关心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
三、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一)重大项目
1.农业生产气象保障项目
以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气象的需求为重点,开展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能力、信息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专业化农业气象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建成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能力、信息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专业化农业气象技术食生产农业气象服务保障体系,使观测基础更加稳定可靠、技术支撑更加科学高效,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覆盖面和精细化程度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
2.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项目
气象探测技术专业范文5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管理法制化进程,为建设和谐新提供有力保障。到2020年,全县气象灾害监测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70%,强对流和雾霾天气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到90%以上,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稳定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综合气象监测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1、优化调整气象监测系统布局。完善升级乡镇、流域、山洪地质等灾害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提高对气象服务重点区域、气象灾害多发地点等关键区域气象观测的时空密度。建立重点交通路段道路结冰、能见度、雾霾天气等自动监测网。
2、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快气象观测自动化进程,改革现行人工观测业务体制机制,构建适应自动气象观测的业务流程、制度和运行模式。升级改造气象通信网络,提高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开发与水利、农林、国土等部门实时共享的气象灾害自动监测业务应用平台。
3、加强气象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实现技术保障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努力提高业务人员知识储备,专业技术、维修经验,处理故障的能力和水平,促使观测人员转型,从观测员转型为运行保障设备维修维护,培养应急处置的技术保障人才,全面提升观测网络业务质量,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齐备、保障有力的技术保障系统。
4、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发改、住建等执法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对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保障气象探测真实性、准确性和连续性。
(二)建设技术领先、科学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1、建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流程。调整气象预报业务分工布局,组建专职预报员队伍,建立健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增强不同时效预报的有效衔接,完善气象预报会商交流制度。
2、加强现代气象预报系统建设。构建气象基础数据库,充分利用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资料和省、市局预报产品,建立短时临近监测预警系统和中小河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
3、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建立主客观相结合的等级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预报,加强灾害性天气客观诊断分析业务,开展城市及乡镇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预报预警质量评估检验、延伸期天气预报和气候事件预测评估等业务,切实提高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
(三)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1、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气象预报电视节目制作虚拟演播室,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处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产品快速制作等基础业务系统。建立集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智能终端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预警信息和共享平台。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快速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2、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推进智能气象服务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城市民生气象预报系统和人居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加强雾(霾)、高温、暴雨、城市热岛效应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提高气象对交通、电力、供暖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应对高影响天气的保障服务能力。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村镇的创建工作,构建城乡气象应急服务联动体系。
3、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县特色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会商机制,与农林、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重点加强农村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建设。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施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农村基层组织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协理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4、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对干旱等灾害的动态监测和区域联防,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促进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实现减灾增产。加快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加强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完善作业安全监管,加快指挥通信系统和作业空域申报审批系统建设。
5、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作用。开展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水平。
(四)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提升气象部门的综合实力。
1、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工增雨防雹基地与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照“一站一景一文化”的要求,采取联合共建的方式,使县气象观测站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流台站”标准,建成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气象科技相适应的新型气象台站。
2、推进基层台站综合改革工作。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局站分设”的原则,以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实施为农“两个体系”建设、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高效运行、气象工作站建设、县局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等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明确部门职责、优化业务布局、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建立由气象行政管理、气象业务服务、地方气象机构、社会化气象服务等组成的多元化的新型县局事业结构。到2015年,全面完成我县基层台站综合改革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高度重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构,认真研究解决气象现代化建设规划、投资、建设和考核等重大问题,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交通、水利、农业、环保、旅游、国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化合作,支持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气象现代化建设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落实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保障政策措施,将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落实气象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安排适当的项目维持资金,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进度,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建设高素质的气象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制度创新,建立具有较高业务技能、专业布局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活力的人才新体系。建立常态、长效、稳定的省内外合作机制,强化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现事业可持续发展。
气象探测技术专业范文6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基本知识,具备气象预报解读、综合气象观测、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公共气象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环保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计算机软件;
3 环保;
4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电气/电气/电力/水利;
8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物流专员、废气处理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技术支持工程师;
2 高级售前工程师;
3 java开发工程师;
4 数据分析师。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
学习应用气象技术,对解决我国频繁的自然灾害问题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每年都需要预防东海的台风、北方的干旱和南方的洪涝带来的灾害,科学的气象预报是人们正确决策、合理部署的依据。当今气象部门已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