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的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桥梁工程的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桥梁工程的基础

桥梁工程的基础范文1

【关键词】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一、前言

桥梁工程基础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运用的比较广泛的公路施工技术。但其又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难点,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这主要是因为其是一项隐蔽工程施工过程在水下操作的较多与施工环节很多。基于没有办法检查钻孔灌注桩施工材料是否合格与施工过程是否规范,因此,假如没有控制好施工过程,必将会对整体桥梁工程造成非常不利影响。

二、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原理

钻孔灌注桩指的是利用快速的灌注大量混凝土把孔底的水和泥浆排开,把导管的出料口一次性包裹到混凝土的一定深度中,以隔离接下来灌注的混凝土以及孔内水和泥浆,接着把高流态混凝土连续不断的注入桩孔。钻孔灌注桩的过程中,在保证出料口与混凝土的深度距离适中的前提下,不间断的提高导管高度,有利于后续的混凝土通过出、入料口之间的高度差形成巨大的压强挤入之前的混凝土。

三、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在大多数地方修建公路的同时,也要修建桥梁。在桥梁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施工技术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其施工过程控制不好,则会影响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了如下的阐述。

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成孔技术

在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成孔,如果成孔的技术不到位则会造成塌孔、缩径以及桩孔偏斜等问题,还会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桩承载力。所以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要确保成孔的技术。

第一,确保成孔的垂直精度。成孔的垂直精度是否准确是成孔施工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可以通过扩大桩机支承面积和校核钻架垂直度来保证成孔的垂直精度符合施工要求。

第二,做好泥浆护壁工作。泥浆护壁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在泥浆的选择时,要从土层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情况使用原土造浆即可,可是当土层是比较容易塌孔的土层时,则需要选用特殊制备的泥浆。

2.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成桩技术

对于如何做好成桩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保证施工的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要检查验收水泥出厂的合格证、相关的化验报告等包含在内的质保书,及经过检测试验合格后使用,确保成桩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第二,在成桩施工过程中,通过根据不同水泥的品种、石料的规格以及含水率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其配合比,以此解决混凝土离析的问题,同时为了确保配合比能满足成桩的施工要求,在混凝土的搅拌之前需要复核其配合比,做到万无一失。

四、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放样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 要利用全站仪测定出桩位的中心点,置桩橛,并要在桩基的周围设置骑马护桩,要求把高程控制的点位设置在护壁内侧便于量测的位置,并且要设有明显的标识。

2.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护壁

在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钻孔前, 为了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需要储备足够数量的黏土,在钻孔时添加黏土,并根据地层的结构和组成、地质情况配置泥浆的比重和黏度。

3.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护筒制作埋设

在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 要把壁厚10mm 的钢板作为护筒的保护材料,护筒的直径要大于设计桩径20cm,在护筒外侧用Φ16mm 圆钢焊成箍圈,然后再焊好四块垂直对称的加厚钢板,在护筒的上端割开一个方形泄水口,其大小控制在20cm×30cm,并且要焊两个吊环在护筒的顶端。除了设计中另有特殊的规定除外,护筒中心的竖直线应与在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桩的中心线重合,竖直线倾斜应不大于1%,其平面所允许的误差大小为50mm, 对定位的实测可在干处进行,护筒所采取的方法可为挖坑埋设法,必须分层夯实在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的粘质土。

4.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钢筋笼制作

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这是由于钢筋吊笼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因此,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应根据底梁标高逐根复核吊环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5.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初存量必须按要求备足。灌入首批混凝土后,观察孔内返浆情况,测定埋管深度并作好记录,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尽快将混凝土输送管与导管连接起来,紧凑地、连续不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导管的埋深应不小于2m,但最大埋深不宜超过6m。随着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节拆除导管。灌注接近桩顶部位时,为了严格控制桩顶标高。确保凿除后的桩头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钻孔施工工艺在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钻进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地层的条件参数指导施工。

五、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加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泥浆,保证泥浆的比重、粘度和胶体率,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进度,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3h,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2、缩孔

防治措施:应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如出现缩孔,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3、钻孔偏斜

防治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枕木要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方法。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桥梁工程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其直接影响着整个桥梁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与此同时,基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技术要点多、难度高、范围广、规模大,操作起来比较难以掌握,给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善于思考遇到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强化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了保障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成孔技术与成桩技术,在一定程度下,要做好成孔与成桩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防止因为自身失误,造成钻孔灌注桩施工延期及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桥梁工程的基础范文2

关键词:桥梁工程;水中基础;技术应用

桥梁的水中基础施工有着其特殊性,在我国主要是通过沉箱以及沉井技术进行应用,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技术也在桥梁工程水中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应用,对施工的质量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从理论上加强桥梁工程水中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对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1桥梁工程水中基础施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桥梁工程水中基础施工的现状

桥梁工程的水中基础施工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施工方面有着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施工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着变化,对施工的要求也有着提高。水中基础施工受到施工环境以及气候的因素影响,这就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一些常规的技术很难得到有效应用。桥梁水中基础工程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其支流以及沿海流域比较多,水中基础的设计形式也多种多样[1]。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跨江桥梁建设数量也在增加,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桥梁水中基础施工工艺的发展进步。在近些年我国的桩工机械的研制以及创新应用下,对水中基础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打下了基础。

1.2桥梁工程水中基础施工的问题分析

具体有:第一,缺少必备的施工设备。桥梁工程水中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水上的施工设备比较缺乏,一些铁路舟桥器材能作为水上施工设备,但是其自身也有着局限,对抵御高速以及大风大浪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这对深水桥梁施工就不适应。缺少水上施工设备就成为水中基础施工的一个难点。第二,大直径钻孔桩技术的落后。对于桥梁工程的水中基础施工过程中,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在大直径钻孔桩的施工技术应用需求比较大。对于桥梁工程水中基础的施工,对大直径钻孔桩技术的科学应用才能保障其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当前这一技术还有待升级。所以在钻孔桩的技术滞后,就影响了桥梁水中基础施工质量。第三,水上的施工技术人员比较缺少。这也是影响水中基础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桥梁水中基础施工的技术性比较强,而对于水中基础施工的人员也有着高要求,只有充分重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才能保障水中基础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当前的桥梁水中基础施工的现状来看,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第四,没有注重设备的科学管理。对于桥梁工程水中基础的施工质量保障,就要注重相应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保障设备应用的完整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要在设备的管理方面科学化实施[2]。但是在具体的设备管理过程中,水上设备的购置以及管理维修都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对设备的管理中没有形成设备的统一调度,这就对施工设备的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有着影响。

2桥梁工程水中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

2.1桥梁水中基础施工钻孔平台设置

桥梁工程水中基础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只有在施工环节注重质量的控制,才能保障桥梁整体的施工质量。笔者结合实际,对桥梁工程基础施工的技术应用方法进行了探究,如下所述:钻孔平台。水中基础施工中需要设置工作平台,主要有固定和浮动两种形式的工作平台。如在固定工作平台方面,支架工作平台是比较常见的,通过已下的钢护筒加上少量临时钢管桩作为支撑钻孔的平台。主要的流程:测量定位插打支架桩安装支架桩的联接系安装钢护筒导向架安装支架上钻机工作平台插打钢护筒安装钻机及配套设施钻孔。可通过围堰来进行设置工作平台,水中基础施工当中围堰类型较多,钢套箱围堰的方式坚固性能较好,有着比较大刚度,应用有着其优势发挥:测量定位钻孔桩下沉钢套箱围堰安装钢护筒导向架插打钢护筒浇注钢套箱围堰封底混凝土安装钢套箱围堰上钻机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及配套设施钻孔。钻孔平台建设当中浮动工作平台也是比较重要的,这是通过船体以及标准舟节和浮箱,浮体进行拼装的平台,然后通过锚碇定位,浮动工作平台上进行安装钻机实施钻桩施工。在浮体的大小方面要结合水流以及荷载,这一平台比较适合风浪小以及流速小等水中基础施工。主要的流程:拼装浮动工作平台平台就位锚碇插打钢护筒安装钻机及配套设施钻孔。

2.2桥梁水中基础施工具体技术

钢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桥梁水中基础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于钢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要充分重视方法的规范化,对钢围堰的拼装方面要重视,钻孔桩施工后要通过作业平台在外侧打入两排钢管桩拼装钢围堰施工的平台。进行拼装的平台尺寸要能满足围堰大小以及作业人员的作业空间以及安全距离。平台上采用全站仪来对围堰的平面位置准确定位。拼装通过汽车吊或者是采用履带吊,在底节的设计带有刃角,所以这就需要在平台上采用钢料焊接卡座,保障围堰拼装的安全性。钢围堰的结构主要有内外壁板以及内外竖板,吊耳以及水平桁架等,在对钢围堰的制作工艺方面是通过工厂统一性完成的。钢围堰施工中注重接高围堰以及做好定位着床工作,钢围堰制成品在到达施工场地就要进行拼装和下沉的作业。拼装后的下沉工作实施中,对于首节的钢围堰拼装后,就要测量堰顶标高以及保障堰顶处在同一水平位置。钢护筒适当位置的测量标记工作要做好,通过钢管墩作为垂直定位以及下沉导向装置[3]。下沉的时候要检查围堰平面以及水平的状况,并能通过钢尺对围堰以及导向点的距离进行检查,通过水平仪进行测量堰顶的标高,能有效控制下沉的速度。下沉到水中的时候,就要实施壁仓内灌水下沉,保障围堰内四边的水头高度能达到一致。钢套箱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桥梁水中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采用钢套箱施工技术也能完成施工任务。在这一施工工艺的实施中,先要进行拼装组装第一节的钢套箱,然后进行定位,对导向船以及定位船拼接组装,然后把抛锚钉以及导向船等连接,建立导向船定位体系,将第一节钢套箱放在导向船体系中,通过船体以及拉揽和限位护舷固定。然后进行接高钢套箱,将适量水灌注到钢套箱对应隔舱内,调整好拉揽的状态,对钢套箱沉降动态加以控制,保障沉降到规定位置。接着装置箱顶平台以及做好钢护筒插打定位的工作,在桩基础施工以及钢套箱的封底工作完善实施。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桥梁工程的水中基础施工,要注重施工方法的科学性,保障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桥梁水中基础施工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应用,所以注重施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就显得比较重要。希望通过此次对水中基础施工技术的探讨,能够有助于实际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秀军.吊箱围堰在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4(02).

[2]许银华.桥梁深水基础的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15(11).

桥梁工程的基础范文3

【关键词】:桥梁工程扩大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直接基础当中含有加大基础和明挖基础,是把基础底板直接设在承载地基上面,把上部构造的荷载直接传给给承载地基,经过的介质是基础底板。扩大基础的施工办法一般是经过明挖的形式展开、在开挖基坑之前,应把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做好,并应以地质水文资料为依据,结合以下现场的状况,把开挖的坡度、支护力案和地面的防水、排水办法都要设计好了。假如地基土质比较的坚实,开挖之后坑壁的稳定可以保持,就要采取放坡开挖、实际的工程因为土质关系、开挖深度、放坡受到用地或施工条件局限等原因的影响,需要我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护壁方法,像是挡板支撑、钢木结合支撑、混凝土护壁等等。在开挖的过程当中有渗水情况发生时,则必须在基坑四周挖边沟或是集水井用来使排除积水更加方便、在水中开挖基坑的时候,一般要提前修筑临时性的挡水结构物。所以,把桥梁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意义是很重大的。

一、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扩大基础的类别包含浆砌片石、浆砌块石、片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许多种,基础建设的用料一般应该在挖基完工之前准备好了。

1.1浆砌块石基础施工的关键控制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砌块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浇水让它进行湿润,将表面上的泥土、水锈清洗去除。(2)保证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砌筑施工。(3)不可以带水操作及用混凝土将水赶出模板外的灌注方式。(4)基础边缘上的部分隔水应该严密。水下部分圬工该把水泥砂浆或是混凝土终凝之后才能够进行浸水。

1.2片石混凝土基础施工

有关片石混凝土基础的建设,当基底是非黏性土或干土的时候,该把它进行夯实、润湿;基面是岩石的时候,应进行湿润,铺一层厚度达20到30mm的水泥砂浆,接着在水泥砂浆凝结之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而有关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得基础,应把基底的表面先进行清洗和湿润,再进行下一步的浆砌筑;当土质是基地的时候,可把坐浆直接进行砌筑。混凝土当中填放片石的时候要达到以下的规定:

(1)在选用石块的时候应该选用还没有经过锻炼的且没有裂纹、夹层的同时高度比15cm小的、还要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2)石块的抗压强度应该满足不比25MPa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小。(3)埋放石块的数量最好不要比混凝土构造体积的25%大;当设计的是片石混凝土砌体的时候,石块可加大到原来的50%到60%。(4)石块需要清洗的很干净,应在捣实的混凝土当中埋入大于一半;石块该均匀的分布,净距不可以比10cm小,距构造侧面和顶面的净距离最好不要小于15cra;关于片石混凝土,石块的净距离能够不小于4至6em,石块不可以挨着靠在钢筋或是预埋体上。

1.3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

(1)在对基底及基坑验收完成之后,应尽快的把钢筋混凝土基础种的钢筋进行放置和绑扎;在下面放置混凝土的垫块,使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得以保证,还要把墩柱或台身钢筋的预埋部分进行安放,让其定位的准确保证;对于钢筋的根数、直径、距离、位置等要进行验收,达到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水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了。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当中,对于早已拌制好的混凝土,运输到场地之后,高差如果差的不是很大,就能够直接倒入到基坑之内;如果倾斜的高度过于的大,为了达到防止发生离析得目的,要把设置串筒或滑槽里面焊上减速的钢梳,来达到混凝土整体均匀运到基坑里去,用插入的方式进行振捣和密实。

(2)水下灌注混凝土通常要在排水困难的时候才可以采用。基础圬工的水下灌注包含有水下封底和水下直接灌注基础两种类型。前者是封底之后还要进行排水接着砌筑基础,封底只是为了达到封闭渗水的目的,这一混凝土仅仅是当做地基而不是作为基础的本身,比较合适于板桩围堰开挖的基坑当中来。现在的桥梁基础水下灌注混凝土普遍的使用垂直移动的导管方式,它的具体施工方式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当封底的面积相对较大的时候,比较适合按先低处后高处、先周围后中部的顺序用许多根的导管一块或逐根的进行灌注,同时维持在基本一致的标高来进行,以使混凝土充满基底全部范围得以保证。一般情况之下,流动的半径在3到4m的范围之内是可以保证封底混凝土的表面不会有很大的高差,同时具有合理的防水特性。有关大体积的封底混凝土,能够分段进行的注。对强度要求不高的围堰封底水下混凝土,也能够一次由一边灌注到另一边,正常情况下,所灌注的水下混凝土仅其表面与水接触,其他方面的灌注状态与空气中灌注无异,从而达到了水下混凝土品质得以保证得目的。

二、扩大基础施工质量检验

2.1 地基的验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基坑内地基承载力一定要达到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完成之后,应会同设计、勘探部门实地进行验槽,要确认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处理要与专项处理方案要求相一致,处理之后的地基一定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回填的时候,有关当年筑路和管线上填方的压实程度标应达到规范的水平。在一般的状况之下,所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只是它的表面和水有了接触,其他得地方的灌注形式与空气中灌注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接着这样就使水下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而有关与水接触的表层混凝土,能够在排干水之后外露的时候再进行凿除。

2.1基坑回填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除去以前筑路和管线上回填土方之外,填方轻型击实压实度不应比它上网85%小。填料要符合设计的要求,不可以含有影响填筑质量的杂质。基坑填筑该分层进行曲回填、分层进行夯实。如今的浇混凝土基础质量的检验更该达到规范的要求。

【结语】:

我们国家的交通基础建设正在迅速成长,这一现状带来的是许多地方建设了很多的混凝土桥梁,且工程规模也比以前要大许多,我们也就需要越来越高要求的基础承载力,因而桥梁基础施工这一问题特别的关键。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所以一定要把市政道路与桥梁项目的治理给加强。我们必须加强基础工作、加强质量监控和检验,更要严把质量这一关,多多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已经成型的施工例子,必然让我们国家的桥梁设计水准与施工技术管理技术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1] 伍志光.某高速铁路跨线特大桥基础施工技术.科技创新导报,2010,3.

桥梁工程的基础范文4

关键词 道路桥梁 软土地基 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 A

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软土地基的危害很大,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造成道路沉降不均匀,甚至损坏整个路基的现象。软土地基性质不同是因为地质情况的差异。不论是先进技术还是高级材料,在处理软土地基前首先应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方法,精确的地理条件,完善设计方案,用最小的投资达到最好的效果。确定地基性质后方可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以此为桥梁道路施工质量以及后续使用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一、 软土地基常见问题

软土是指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孔隙比大一般约为10,容易受外界因素较大,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淤泥质土和淤泥统称为软土,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为了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

1.勘探。桥梁建设勘察时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对软地基处理的没做处理设计。

(1)常用的勘察手段有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钻探式勘察等。勘察软土地基应进行地面分析软土地基分布区域的地形地貌,测绘调查,分析软土地基地层分布范围、性质、深度等。参考勘察所得数据的前提下,最后评价软土地基。结合的方式对软土地基在承载能力、灵敏度以及均匀性等沉降性能方面进行计算。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对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

(3)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因实施的措施不当或者施工操作不当造成路堤的失稳,如堆料的堆积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等原因。

(4)软土地基上有一层强度比软土高的土层,被称为“硬壳层”因此扰动“硬壳层”或是因为填筑不当,遭受破坏,造成路堤失稳。

2.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各种地基的处理需要把握一定的机理和适用范围,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址条件做出合理的方案后才能施工。

(1)准备工作:勘探地质做出详细的调查报告,搜集工程地质、地基基础以及水文地质等设计资料。

(2)初选方案:根据调查报告和资料信息初步选定几种参考方案,选择时必须与后期施工和使用相结合。

(3)确定方案:对初步选定的方案进行对比,考虑后期施工的材料来源、机械条件、环境、工期等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每一种方法都有他自己的优缺点,没有一种办法是万能的,必要时可以选择多种方案组合处理。

(4)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实际考察,对现场区域试验和试验性施工与既定方案的施工试验,看是否能达到其设计要求,以此来对施工效果进行检查,并确认其是否符合实验室预期数据。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理想数据之间的差异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查找原因,修改并优化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以优化,确保正式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软土地基的处置措施分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加固法、抛石挤淤法、强夯法、反压护道法、真空预压法、摊铺土工布、排水固结法、超载预压法和灌浆法等。对几种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分析:

1. 换填加固法。根据勘察所得数据在一定深度范围和一定区域内置换软土地基。将淤土层换填砂石、石灰、水泥土等高强度物理材料,适用于透水性良好软土层较薄的路堤,换填法要注意设计要求,避免超欠挖,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回填土需要进行夯实处理。确保路堤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软土地基置换处理过程需注意:

(1)在选择换填材料时,应以施工区域实际情况为参照,同时还应与道路建设要求和相关规定相符合;

(2)在地基置换过程中,应逐层换填、加固、压实。确保地基满足建筑物所需压实度,用机械碾压进行处理。

(3)应精确计算换填面积和深度。

2. 化学加固法。化学加固法是指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通过某几种化学材料实现固结效果,使地基稳定性得到提升,其中石灰搅拌桩法是指通过搅拌土和石灰产生的物理与化学反应来提升软土地基强度。灌浆法、深层水泥和石灰搅拌法是化学加固法中较为常见的几种。高炉煤灰和生石灰是深层石灰搅拌桩法中的两种主要的材料,能够在软土地基中有效吸收多余水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从四周到中心的顺序原则,确保石灰搅拌桩不会被附近或地表水浸透,导致其吸收水分过多而影响其排水效果。

3. 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也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根据排水体的不同可分为砂垫层法、塑料排水带两种。塑料排水带在空气中易老化,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塑料排水带排水的优点:滤水性好,排水畅通,排水效果有保证。施工快、工期短,每台插板机每日可插板15000m以上,造价比袋砂井低。塑料排水板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板不扭曲、还要保证透水层没有被污染的同时透水膜不损坏;塑料排水板宜采用滤水膜内平搭接的方法连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砂垫层法则是指取足量砂石铺设于软土地基顶层,通过填土荷载使地基内多余水分快速排出。在采取砂垫层排水法时,应确保排水固结速度与路基填筑速度同步,从而在填筑过程中确保路基达到有效的排水效果,又不会承受过大荷载而受到破坏。

4. 强夯法。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强夯法是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对于孔隙较大的地基及含水量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其中软土的饱和度较高的土不适宜用强夯法。强夯法施工设备简单,周期短费用低。。强夯法适用于黄土、沙土、粉土、低饱和粘土和杂填土地基等。但是软土中加有沙土层的也可以用强夯法,故强夯法需要考虑地质构造。

5. 超载预压法。地基处理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超载预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是超载比和预压时间的确定与场地土性条件,共同影响超载预压效果。当强度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数值后经过处理后,地基一般不会再产生大的固结沉降。利用路堤填土作为超载,成本较低。实际路基中各土层的固结度是不一样的,在实际工程中适当的增大超载预压时间,对于提高地基预压期末固结度和减小施工后沉降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继续预压则不会有很大的效果,故需要合理计算预压时间。

6. 灌浆法。利用粉喷法、高压旋喷法、电化学原理等方法将可以改善地基土层性质的浆液注入地基的缝隙中,灌浆浆液有水泥浆、水泥砂浆等,也可以是化学材料如硅酸盐等,灌浆法可以明显的改善软土地基。粉喷法施工简单较为常用,粉喷法的施工要点,钻机性能要好,同时钻机就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的孔位置要与图纸位置相符合,偏差不能够大于50mm。垂直方向上的偏差也不得大于1.5%,严格控制喷粉时间、停粉时间和水泥喷入量,确保粉喷桩长度。详细记录孔位、孔深、水量等。对于实际工程中由于技术环境等因素以至于不能完全按照实验室的方法进行,甚至难度太大不能进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所以勘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勘探必须到位确保完善以便于设计。确定出现的问题和具体处理方式,是采用沉降处理还是稳定处理。

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各种施工处理措施是在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对具体施工措施的分析,目的在于总结出它们各自具有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以及能更好地指导道路桥梁工程实践,进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西峰.谈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置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306-307.

桥梁工程的基础范文5

关键词:桩基设计;桩基施工;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的迅速发展,交通覆盖率的扩大,施工地段开始逐渐的向山地地区发展,桥梁在施工中遇到的地形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就对桥梁的桩基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桩基的设计合理与否,对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及使用等影响巨大。由于地貌的情况的差异,在桥梁施工建设中,对不同类型地基的桩基施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正确区分各种桩基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技术解决。

一、正确区分桩基类型

由于施工地貌的差异,桥梁的桩基类型各有差别。因此,为了保证桥梁施工安全和日后使用的安全,必须对桥梁的桩基类型进行实地的测算。这就要注意在区分端承桩和摩擦桩等类型桩基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端承桩和摩擦桩的正确区分,首先要以桩基是否嵌岩来区分,如果是人工挖孔嵌岩桩,在阻力发挥时,是端阻力在先,而土层侧阻力发挥在后,那根据阻力发生的先后顺序,在承载力的发生上,主要是端阻力发挥作用,这样就属于端承桩。反之,由于桩侧阻力先于端阻力发生的,就是明显的摩擦型桩基。但是,由于施工情况的复杂,各种因素都可能会对桩基阻力的发挥产生影响,比如桩基与上覆土层的状况以及所嵌入的基岩实际情况和桩底沉渣厚度等因素,比如桩顶和桩底因为各种情况会发生沉降,而沉降的产生可能和其他因素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侧阻力。因此对端承桩和摩擦桩的区分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而不能只考虑是否嵌岩来区分。

二、准确计算桩基承载力

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桩基的质量,也影响到桥梁施工和使用的安全。在桥梁设计中,对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是桥梁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桥梁的桩基施工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对承载力的计算可以根据我国颁布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中给出的明确规定:支承在基岩上或嵌入基岩内的钻(挖)桩,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Р],就按公式:进行计算。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情况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式中的各种因素的实际影响力和受影响力,并不是固定的,可能会在一定的情况下有多种变化,比如嵌岩桩的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Р],其决定情况就不仅仅是桩底岩石的强度和深度,在实际施工中,影响因素还有许多。此外对公式的运用也不能过于盲目,在实际的桩基施工中,要考虑桥梁桩基的长度和土层侧阻力所占比例的情况,以及桩基主要表现为端承桩而不是摩擦桩的特征,才能按照公式进行计算。

三、科学合理的桩基配筋布置

基桩各截面的配筋,对桥梁的桩基施工而言至关重要,它对桩基的承载力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桩基配筋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一般从理论上讲要以桩基内力情况进行计算布置。桩基的钢筋布置方式有多种形式,但是一般的桥梁桩基施工通常采用两种钢筋布置方式,一种是根据最大弯距处进行配筋。这种方式要根据桩基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要据最大弯距处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可以适当的节省部分钢筋,因为可以根据实际的地基情况在桩基较长一段不设钢筋,同时可以减少扁担桩发生的机率。另一种,则是将基桩主筋一半部分一直伸到桩底。这种方式因为钢筋的布置到达桩底,在固定钢筋笼的程序上方便简洁,这样就可相对以减小桩基施工的难度,同时就也减少了工程的费用和施工的工期。这两者各有优势,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施工地基的实际情况而定,看施工单位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工期和工程的质量标准和投资方的设计要求等决定。不能根据施工方的个人意愿决定,这涉及到桩基的结构和质量问题。

四、正确处理岩溶地基桥梁桩基的施工

由于岩溶地貌自身的特点,岩体形状多种多样,岩溶洞隙的分布没有规律,这对桩基的施工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会因为岩溶地基的情况复杂,加上目前勘探手段还很难预测它的准确位置和大小等情况,就可能会拉长工期进而增加工程费用,同时也会对桩基的安全系数造成未知的隐患,对整个桥梁的施工安全有影响。岩溶地基比一般的岩石地基受的影响因素更多样化。要正确合理的处理岩溶地基桥梁桩基的施工,必须要解决以下的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要考虑的是桩端的持力层厚度。对桩端的持力层厚度的考虑,在通常情况下,一般要求桩端下有4m、5m 或5 倍桩径持力层厚度,而由于地基情况的差异,在桩径不同、单桩承载力不同的情况下,还要求基桩端面以下有5m 完整基岩,两者的可靠度是不尽相同的。桩基设计的科学合理,必须在通过经验值和试算数值相的结合来确定岩溶地基的桩端持力层厚度。

其次,正确分析岩溶,准确判断全岩面。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工程特点,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岩面进行的综合判断。一是准确把握全岩面的开始检验深度,即以桩孔的实际见岩深度开始,一般情况下在50cm 左右后,就可以对全岩面检验予以申报。二是以进尺速度作为参考,可以基岩进尺速度在0.1~0.2m/h 时当作进入全岩面的实际速度,以此判断是否进入全岩面。三是观察井口钢丝绳的摆动情况,当锤头触岩面时会出现轻微反弹。捞取岩渣并进行监测,一般以岩屑的含量在50%以上,而且含泥砂量基本小于4%时,可以认为已经入岩。再次,做好溶洞的处理。处理溶洞,是岩溶地基时常碰到的情况,对溶洞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桩基的质量和桥梁的质量。因此,必须慎重对待岩溶地基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溶洞。在碰到比较大的溶洞时,必须首先明确处理方案,再根据方案实施。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一是对于封闭的比较小的溶洞,采取注浆技术,以便能提供成孔条件进而穿过溶洞。根据洞内有没有填充物或者填充物充足与否和填充物的状况,决定直接注浆固结,还是先填充然后再进行注浆。在这过程中,要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填充过程中要正确计算出填充体积,同时还要对注砂或是碎石进行判断,采取不同的技术进行施工。比如如果工程的设计是要求灌入碎石,那就必须钻一个大孔(直径不小于30cm)放入钢管并固定,而碎石粒径不能大于2cm,在投料时为防止钢管堵塞,必须要钢管保持震动,但是在填充量的控制上与填砂控制方法是相同的。

最后,做好钻孔桩的施工工作。必须正确选好钻孔桩的施工场地,同时不要在施工时,把泥浆池设置在连续工作的区域。此外针对岩溶地基的地貌特点,可以采用注浆方法钻孔,因为在桩基通过溶洞时,钻孔施工的难度相当大,而采取注浆法是一种合理简洁有效的方式。首先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在每一根桩的中心位置或桥墩承台的四角钻注浆孔。其次,用注浆泵注浆和单花管注浆都必须严格的按照一定的施工标准进行,不能随意的更改。同时可以采用间歇注浆方法,把握注浆的压力。在注完前一个孔后,在对其后的孔注浆时,要注意对压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保持压力的稳定性。

五、结束语

桩基是支撑整个桥梁的基础,基础做不好,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桥梁施工的全部工序,而且对桥梁的承载力也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对桥梁工程而言,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桩基是支撑整个桥梁的基础,基础做不好,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桥梁施工的全部工序。桥梁稳定牢固与否,直接取决于桥梁桩基的施工。因为当前桥梁施工的范围广,地基类型多样,因此必须在按正常标准施工时,正确认识地基的情况,以制定出更好的地基施工方式,采用正确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桥梁工程的基础范文6

关键词:桥梁;扩大基础;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扩大基础是桥梁基础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采用明挖基础的方式。在开挖时,由于地基土不同,所做的施工准备就不同,如果地基土土质比较坚硬,就可以直接进行明挖,如果地基土质相对比较软,我们就可以采取护壁的方式进行稳定基坑壁。由于基坑工程是在地下进行的,如果遇到地下水层比较浅,出现渗漏的现象,就需要通过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来排出积水。桥梁的架设有些是在水中开始的,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设置临时的挡水物。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是很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质量,需要我们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1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1浆砌块石基础施工的主要控制点点下

在桥梁基础工程中,砌块是很重要的施工材料,在使用砌块之前应该进行对其浇水,除去表面的脏污,保证砌块面的干净,但是在施工之前应该保证砌块的表面的干燥。在使用是禁止砌块表面有水,因为砌块会和浇筑的混凝土接触,如果带水的话,会对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浆砌块石基础应分层进行砌筑,砌第一层砌块时,对于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首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各层应先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石与里层砌块应相互交错、连成一体。各层砌块应安放稳固,且砌块间应砂浆饱满,黏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片石砌体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应选择形状方正尺寸较大,长短相同的片石作为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且应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cm。较大的砌块应放在下层,对于石块的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填实。块石砌体砌筑时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相同,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cm。

1.2片石混凝土基础施工

应选用未被锻炼的且无裂纹、夹层的、高度小于15cm、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石块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5MPa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埋放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当设计为片石混凝土砌体时,石块可增加为50%~60%。石块应清洗干净,应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人一半以上;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c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净距不小于15cm;对于片石混凝土,石块净距可以不小于4~6cm,石块不得挨靠钢筋或预埋体。

1.3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时,应该保证在对基坑验收完成以后就要立即的进行捆绑钢筋,一定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要根据工程的需要设定好钢筋预埋的位置,一定要保证位置的精确性。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对钢筋的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检查,使其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然后就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了。

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如果浇筑的高度不是很大的话,就可以直接把混凝土倒入基坑中,如果浇筑的地点过高的话,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就需要设置滑槽,把混凝土运送到浇筑的地点,直接倒入,并进行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虽然要使用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但是也应该保证浇筑的连贯性。必须保证上一层混凝土振捣完成以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在浇筑完成以后,应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可以在上面进行洒水保湿。一般说来,对于一般混凝土表面的养生应该持续七天以上,对于火山灰水泥等尽量保证在十四天以上的养生时间。

水下灌注混凝土一般在排水困难时才采用。基础圬工的水下灌注分为水下封底和水下直接灌注基础两种。前者封底后仍要排水再砌筑基础,封底只是起封闭渗水的作用,其混凝土只作为地基而不作为基础本身,适用于板桩围堰开挖的基坑。现代桥梁基础水下灌注混凝土广泛采用垂直移动导管法,其具体施工方法将在本章第二节“桩基础施工”中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当封底面积较大时,宜按先低处后高处、先周围后中部的次序用多根导管同时或逐根灌注,并保持大致相同的标高进行,以保证混凝土充满基底全部范围。同时,根据封底面积、障碍物情况、导管作用半径等因素确定导管的根数及在平面上的布置。导管的有效作用半径则因混凝土的坍落度大小和导管下口超压力大小而异。水下混凝土的流动半径要综合考虑到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水头的大小、浇筑面积的大小、基底有无障碍物以及混凝土拌机合机的生产能力等因素来决定。通常,流动半径在3~4m范围内是能够保证封底混凝土的表面不会有较大的高差,并具有可靠的防水性的。对于大体积的封底混凝土,可分层分段逐次灌注。对于强度要求不高的围堰封底水下混凝土,也可以一次由一端逐渐灌注到另一端。在正常情况下,所灌注的水下混凝土仅其表面与水接触,其他部分的灌注状态与空气中灌注无异,从而保证了水下混凝土的质量。至于与水接触的表层混凝土,可在排干水而外露时予以凿除。

2扩大基础施工质量检验

2.1地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我们在对地基进行检测时,应该保证地基承载力的设计符合工程的需要。在进行挖掘地基时,应该由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一起进行确认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地基工程应该严格的按照工程方案进行,完成后的基地符合工程设计。地基回填过程中应该保证压实程度的质量,进行地下灌注混凝土时,应该保证混凝土的表明和水接触,剩下的都和正常灌注没什么区别,这样就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凝固之后方便铲除。

2.2基坑回填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进行基坑回填时应该保证回填土的压实程度不小于百分之八十五,同时要注意回填土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不可以选择有影响压实度的杂志土,为了保证基坑回填的质量,我们需要进行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同时需要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在场进行监理。

3扩大基础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3.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应按现行国家有关规程、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必须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必须按设计和施工方案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并按设计的工况进行开挖,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基坑开挖前应校验基坑位置及开挖尺寸线,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平面位置、坑底标高、坑壁坡度、排水及降水系统、并应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基坑开挖前应查明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上下水、电缆、通信光缆、天然气、排水及热力等地下管线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使用安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3.2基坑排水

排水的方法一般有表面排水法及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表面排水法是施工中应用最普遍的排水方法。在基坑开挖时,坑底四周挖好边沟,并挖1~2个集水井,使坑内积水由边沟流至集水井,然后由集水井用抽水机向外排水。如果估计到用表面排水法有可能发生严重流砂现象,可考虑采用轻型井点法排水。此法主要是利用“下降漏斗”降低地下水位,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四周打人若干根井管,井管下端1.5m左右为滤管,上面钻有若干直径约2mm的滤水孔,各个井管用集水管连接,并不断抽水。由于抽水使井管两侧一定范围内的水位逐渐下降,形成了向井管附近弯曲的下降曲线,即“下降漏斗”。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到坑底设计标高以下,使施工能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进行。井点排水法适用于渗透性较大的砂性土(渗透系数k=0.1~80m/d),对于淤泥或软粘土地基效果较差。用这种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使井管范围内的地下水不从基坑的四侧边坡和底面流出,而是以相反的方向流向井管,因此可避免发生流砂和边坡坍塌现象。

3.3基础浇筑及基坑的回填

基础的浇筑,一般都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当渗水量很大,排水很困难时,才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排水浇筑时,应防止渗水浸泡圬工,以免降低混凝土强度。此外还应注意,石砌基础在砌筑中应使石块大面朝下,外圈块石必须坐浆,要求丁顺相间,以加强石块之间的连接;混凝土基础的浇筑,应在终凝后才允许浸水,不浸水部分仍需养生。基础浇筑完成后,应检验质量和各部位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无问题,即可选用好土回填基坑,并应分层夯实,回填层厚不大于30cm。

4结语

对于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基础工作是重点,我们必须加强工程的整体设计和质量管理方面,把工程建设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多学习理论知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借鉴外国相关工程的优秀成果,积极的带领我国的桥梁工程设计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龙.浅谈桥梁扩大基础施工[J].硅谷.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