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1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产品制造企业能够不断保持优势地位,并获得利润,生存和发展下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将会大大提高成果转化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与经济的结合,支持对象以科技型农业企业为主,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成果的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鼓励科研机构和大学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申报转化资金项目。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存在着浪费科技资源的现象,产学研不能完美的结合,科研选题与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使得科技成果与生产企业的需求相脱节,科技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创新单一而且可持续发展较差,关联度较小。笔者以2013年申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44个项目为研究对象,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1产学研结合较少44个项目,独立申报的有27项,联合申报的有17项,其中有4项分别为科研单位和科研单位、企业和企业联合申报项目。独立申报中,企业独立申报的有18项,科研单位独立申报的有9项,联合申报中,以企业牵头申报的有8项,以科研单位牵头申报的有9项,产学研结合占申请项目总数的29.5%。技术创新面较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1.2申报项目企业年销售利润较低26家以企业牵头和独立申报的企业年销售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有8家,500~1000万元的有2家,300~500万元的有2家,300万元以下的有14家,占企业总数的53.9%。
1.3申报项目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能力弱26家以企业牵头和独立申报的企业,当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仅有3家,500~1000万元的有4家,100~500万元的有9家,低于100万元的有10家,占企业总数的37.7%,其中3家研发投入为零。申请企业的研发人员多以新毕业的本科生为主,全职高级研发人员较少,且企业核心和骨干研发人员多为离退休兼职人员,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问责制的最根本的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努力创新、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符合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并将绩效评估机制纳入到科技管理中,使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为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绩效考评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法规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科技项目绩效考评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和完善追踪问效机制,使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分别与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工作考评挂钩,使科技项目绩效考评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以确保农业科技转化项目评估工作顺利实施。
2.2加强产学研结合,树立市场化观念,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我国科研部门大多是事业单位,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是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产生的,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往往只注重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忽视了市场竞争的需求,企业则往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储备能力和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就出现了很多科技成果资源浪费,导致很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使得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脱节,农业科技链与产业链脱节,造成科技成果难以转化,难以形成产业。这就要求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服务,推动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将对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2.3增强涉农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与经济的结合,支持对象以科技型农业企业为主,突出强调以企业为主体承担项目,鼓励“产、学、研”结合,注重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承担项目,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企业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但是很多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可持续不强,所以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要素以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发挥企业的载体功能,这不仅为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成果找到了出口,也提升了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升级换代,为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也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和质量。
3结束语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存在的问题;对策
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科技取得显著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统计,全国累计产出农业科技成果59283项,其中,可转化成果16388项,转化率只有27.6%,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达到70%~80%,这些反映出我国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互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主要通过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行转化。从成果类型来看,公益类的科技成果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以政府推广为主;企业类科技成果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独立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由社会组织驱动。
1.1农技推广机构
农技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目前,全国农技推广机构达到7.9万个,拥有农技人员58万人,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补助经费26亿元,各地近年大约有100亿元用于农技推广工作。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年推广新品种27.8万个次、新技术18.1万个次,技术培训3.5亿人次。农技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业生产中重大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业公共资源监测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以及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等,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推动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1.2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我国从“九五”开始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各种类型及不同级别和层次的农业科技园区已达数千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4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83个。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立足区域资源开发和发展主导产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园区内众多的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有强烈的需求,对技术引进、开发和转化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企业规模化生产活动又形成了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技术模式,引导生产经营主体主动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并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应用。
1.3产业化经营组织
产业化经营组织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应用对象。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5.4万个,通过订单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不同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1.24亿户。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自建基地、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全程化服务,将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导入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转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实际生产中,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向农户推广新技术,并提供有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了农户经营规模扩大之后的市场销售问题,为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保障。
1.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基层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截至2015年6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40万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合作社2.5个,入社农户人数达到9900多万人,覆盖全国1/3以上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小生产者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农业科技具有强烈需求。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是政府和农户、龙头企业和农户、科研单位和农户的技术连接体,成为将技术要求传递给农户的重要渠道,将新技术带给广大农户,并且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特征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组织共同参与转变,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存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形态。
2.1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是主导模式
从目前来看,农技推广机构仍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由于农业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全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投资必须由政府承担。一方面,大多数农业科研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的典型特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难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完全占有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仅依靠市场化方式无法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的资金。
2.2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发展方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市场化运作,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率先采用农业高新技术的生产者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其研发过程属于技术创新过程,具有周期较长、投入较大的特点。通过市场方式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选择,能够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农业需求紧密结合,科技研发人员能得到较好的收益,促使农业科技方向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企业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3多种转化方式并存是长期状态
在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为主导模式的同时,涌现出了“园区+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10],与农户构成直接的利益共同体,结合本地资源条件、生产实际、市场行情等进行准确决策,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此外,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农业技术开发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应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政府、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协调有序和高效运作,打通科研、推广、转化的全链条。
3.1加强应用型技术研究
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和关键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注重技术的集成配套和熟化应用,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突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从源头上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开展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生产技术创新,包括高效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三是加强农产品采后分选、保鲜、冷链物流配送与精深加工研究,提高农产品采后处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开展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重点研发节水、节肥、节药、节饲料的节本增效信息技术和装备;五是研制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业生态治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3.2转变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方式
针对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趋势,加快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订适宜不同生产规模的精准化解决方案;二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三是按照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做好配套技术的推广服务,实现农艺农机配套;四是适应“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效能。
3.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接收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必须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一是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支持其研修深造,采取案例教学、现场参观、网络课堂等多种新形式,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将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善于经营管理、掌握先进技术的带头人[2];三是大力发展扫盲教育,通过成人中、高等教育以及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措施来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学素质。
3.4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在科研方面,要完善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科学推进基础研究的前提下,科技项目立项选题要向市场和生产需求倾斜,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效益作为核心评价依据,并将其与农业科技人员的收入和职务、职称晋升挂钩;在推广方面,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形成激励机制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农技推广队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农技推广效率。
3.5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加强公益体系建设、增强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效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要求,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和其他服务实体的作用,围绕农户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生产技术指导、产后销售咨询等方面提供全程科技服务。
4参考文献
[1]张素.“数”解中国“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成果[EB/OL].
[2]蔡彦虹,李仕宝,饶智宏,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6):8-10
[3]季华员,刘林秀,李海琴,等.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4):63-65
[4]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55-58
[5]张长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1):224-226
[6]黄祖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9
[7]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
[8]蔡海龙.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3(11):4-11
[9]李增元,葛云霞.何以可能与如何合作: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3-82
[10]刘俭,黄婷.宁夏涉农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61-65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成本法;评估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SK201505-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8日
在现代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发展中起的作用逐渐增大,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之后,我国农业虽然产量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分散经营方式已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即它也是科技成果的一种,但是这种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部(88)农科字31号《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以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从而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研究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转化率还不高,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2014年在全国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类的科技成果达到39,218项,占科技成果总数的88.71%,其中农业科技成果只占15.73%。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所占比重比较低,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1%,与20世纪70年代的27%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离预期目标50%还存在差距,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日本也有70%,西欧的一些国家为60%。
“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大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转化率只达到40%左右,还不到一半,这不仅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首先,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超过70%;农业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已然达到了50%~60%;农药的有效利用率30%左右,发达国家达到了60%以上。灌溉、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化肥、农药超量使用,最终导致水位下降、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含量超标,这些都对我国农业不利,最终都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生存安全。
如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这不仅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还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
通过评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价值评估,体现出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的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
采用成本法评估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原理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价值=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1-农业科技成果的贬值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要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关键是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和贬值率。农业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只有无形损耗,即只需要计算经济性贬值和功能性贬值。如果是评估刚刚研究得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技术上还处于先进水平,就不需要计算贬值率。
(一)重置成本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是指现时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一项全新农业科技成果所耗费的全部货币总额。也就是说,将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中所有的耗费加起来就是其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有的是自行研制,有的是从外部购买,取得方式不同,重置成本的构成也不同。
1、自创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果是自行研制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研发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项目,如图1所示。(图1)
虽然农业科技成果成本中包含的项目很清楚明晰,但实际中确定起来存在较大难度。
(1)价值与成本费用对应性弱。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过程比较漫长,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很多费用,却没有实现任何有价值的成果,也可能有成果,但是能不能转化也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有的研究费用不多,却得到了一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时可能在大量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何向这些成果分配费用也比较困难。研究成果带来的预期效用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期效用的多少与其研究费用的多少又没有必然的关系。
(2)账面成本不完整。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费用满足资本化的计入资产成本,不满足资本化的计入管理费用。这样一来,账上反映的农业科技成果成本就是不完整的。农业科技成果往往还存在大量的前期费用,但这些都没有计入成本,这导致账面成本不完整。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账面成本不完整和价值与账面成本弱对应性这些特点,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时要区分其是否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如果农业科技成果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可以运用价格指数法进行调整评估。运用成本法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农业科技成果账面价值;二是农业科技成果价格变动情况能够确定,此时重置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或者: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1+价格变动指数)
第二,如果农业科技成果由于财会制度等方面的制约而没有账面价值,则需要按成本的构成要素采用现行标准确定重置成本。现行标准包括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量标准指的是现状重置的消耗量,而不是原来实际消耗量,价格标准指的是现行的价格水平,也不是过去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现在重新研制农业科技成果时发生的工资成本、材料成本、资金成本和设备折旧费等,按现行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进行估算,然后汇总,就能求出重置成本。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材料消耗量×现行价格标准+∑农业科技成果工时消耗量×现行工资标准+其他费用
2、外购的农业科技成果。从外面买来的农业科技成果一般都有明确的购置价格,从而账上有原始成本,这样确定其重置成本就比较简单。直接利用账面成本和价格指数就可以确定重置成本了。具体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二)贬值率的计算。农业科技成果贬值率的计算一般是根据使用时间来确定,计算公式为:
贬值率=已使用时间÷总使用时间
总使用时间=已使用时间+尚可使用时间
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时间一般是以“年”为时间单位。已使用时间是指从开始使用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尚可使用时间是将来还能用的时间。将来还能用多少年,指的是农业科技成果还能实际发挥效用的时间,并不是指法定有效时间。确定科技成果将来可使用的时间,既要根据科技成果现在的情况,还要考虑科技进步等因素,尚可使用时间是估测出来的,这需要利用评估人员的丰富评估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4
1.1农业科技成果供给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供给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大部分学者在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转化渠道、资金的投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且有人提出要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上述几方面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我个人认为农业科技成果在供给问题上还主要有科技人员的素质问题,如果科技人员没有相应的科技素质,科技成果的质量、转化和应用将也成为空谈。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包括科技研发者和农业推广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都离不开科技研发者和推广人员。
1.2农业科技成果需求问题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小农生产存在。最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农业生产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西北和西南占据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这样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小农生产在农业经营规模上达不到一定的标准,那么就无法有效运用科技成果。而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农业专业教育,农业技术教育,再加上农民长期在饮食结构方面不注重营养,身体素质也较差,这就形成了农民的主体素质比较低,对农业科技没有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的需求。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是阻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我们的高度关注。
2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的建议
2.1加强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转化的支持
农业科技的转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方面,政府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的转化。例如对农业科研人员、农业科技推广者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有相应的政策,从政策抓起,在西北和西南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便有利于农业科技的转化。在资金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的匮乏严重影响农业科研的发展滞后农业实际的生产,也影响到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这样才有保障农业科技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政府的出现也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容易导致“搭便车”以及“市场失灵”的现象的出现有了一定的保障,能最大限度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
2.2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2.2.1加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也只能将永远陈列在实验室或冰柜中,失去农业科技研究的实际意义。在农业的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也要承担一部分的推广任务。
2.2.2优化农业科研体系建设
要提高整体农业科研水平,除了投入大量的资金外,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做到科研、开发、推广的有机结合。
2.2.3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人员的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说过“人才是关键”。当务之急必须把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
2.3加强农、科、教的有机结合
要加强农、科、教的有机结合,这是农业科技转化的有力支撑。不管是科研还是教学要根据农业实际生产的需要来进行,若研究出来的成果如果没有农业实际生产意义或无法转化,那么它就失去其研究的价值。因此,科研部门应当深入了解当前现代农业实际需要,结合这一事实进行有效研发;农业高等院校也要尽量根据现实的农业生产需要来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这3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的有效途径。
3结语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5
>> 现代农业成果创新与转化探讨 云南现代农业“农超对接”创新经营机制研究 检察与调解对接机制研究 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对策 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研究 研究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探索 诉调对接机制研究 贵州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的有效对接机制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湖北省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山东农业产业新体系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村成人教育机制研究 浅谈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创新流转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对接路径研究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冉学忠,郭立杰,白胜双.对铁铃市农科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29-230.
[4] 薛薇.农作物秸杆还田的作用与途径分析[J].农技服务,2015(6):133.
[5] 许竹青,毕亮亮.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以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为例[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3):118-122.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6
家庭农场的发展是我国当前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村发展改革的一种尝试。结合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以及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发展家庭农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1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的生产资料、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实践证明,传统的农户家庭经营过于分散,不能最大限度地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相比而言,发展家庭农场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培养出一大批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1.2有利于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规模化经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经营方式逐渐暴露了弊端,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农民的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以适度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土地的有序流转,有利于克服传统农户经营的种种弊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1.3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生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便提上日程。发展家庭农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诸如:园艺、休闲、旅游观光等劳动密集型的家庭农场可以有效吸纳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家庭农场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几个环节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以及所生产出的农产品的加工、储存、销售等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这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2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滞后的农业科技体系
家庭农场作为新兴事物,它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然而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它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专业化和经营化发展方向的转变,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保障体系。但是当前我国滞后的农业科技体系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
2.1农业科技推广困难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农业科技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性环节,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然而,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的推广遇到很多问题:
2.1.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又比较落后,因此在实际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验和示范基地,再加上农业推广机制又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农民难以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2.1.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推广人员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其素质决定着推广工作的进程。然而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的更新水平有所差异,整体素质偏低,降低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使农业科技在推广的道路上充满坎坷。
2.1.3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到位
我国相关规定指出,政府应该全部负担农业科技推广所需资金。据财政部门的相关调查,用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经费是严重不足的。从1995~2012年的数据来看,农业总产值投入经费中,其中仅仅0.3%不到的比例是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没有被正确地应用,严重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行。
2.2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高
科技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投入大小的获得广泛共识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量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基本指标。农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学来解决问题。农业科技要创新,经费投入是关键。从2000~2008年,我国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始终低于0.5%,大部分年份在0.3%左右徘徊,充分说明了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农业财政支出无法保障农业科技经费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家庭农场的顺利开展,阻碍了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见农业科技转化成果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家庭农场能否顺利进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农业部科技司2000年的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转化周期较长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时间是2a,而我国则需要7a。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困难重重。
3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系,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3.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家庭农场发展的宏观环境
3.1.1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顺畅,因此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使农民能够更容易地接受专业培训与指导,使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家庭农场的发展。
3.1.2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
同志曾指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农田科技推广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提高推广人员的推广技能,使他们通过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素质。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选拔通过考试并取得农业科技推广资格证的人员来从事推广工作。
3.1.3合理配置农业科技推广经费
加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对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至关重要。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政府应该及时与农民沟通,向他们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家庭农场赢得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
3.2加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顺利进行
3.2.1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以及农业科研经费资源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切实保证农业科技研发的进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争取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之间的差距,保障家庭农场发展的资金来源。
3.2.2提高科学事业费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比例。
进行农业科研,资金是基础。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在普遍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基础上,提高科学事业费的比例,除保障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之外,还可保证农业科技研究正常进行。
3.2.3政府部门政制定一些鼓励企业单位投资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
农业科技的研究,离不开企业单位的支持。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制定鼓励企业单位投资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扩大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范围。
3.3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家庭农场发展的生产效率
3.3.1加强政府的引导与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宏观调节作用,制定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要改进和完善对农业技术产权的保护制度,严厉打击各种技术造假等现象,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铺平带路,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
3.3.2提高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
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转化的原因之一在于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实事求是地选择科研项目,在拟定科研项目之后,通过提供正确的市场信息与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很好地完成科研项目,使其成果符合家庭农场发展的市场需求。
3.3.3改进农业科技转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