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文1

【关键词】供应链条件;成本控制;采购管理

在货物流通领域中。供应链的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成本,尤其是采购成本。一般看来,对于企业来说,采购资金占最终产品销售成本的60%,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占企业销售成本的70%。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成本,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的含义有多种,目前比较流行的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化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将产品销售给客户的功能网链。同时,供应链也是一个过程,即对整个企业的各项功能进行协调、组织、运转的过程。通过这个含义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纽带,主要连接供应商和销售商,进而和客户产生密切关系,因为客户是供应链的终端环节。早期对供应链的理解只是局限在商品销售的范畴内,随着对供应链认识的不断加深,供应链的范围也变得更为宽泛,延伸到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直至和它相关的的供应商管理和客户管理。而最新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成本控制。这是我国首次把供应链与成本控制管理联系到一起。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以及业务伙伴关系等进行统筹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过程。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理念是“横向一体化”,即企业生产的配件转给别的企业去生产,自己只是负责联络或者利用其他的资源生产、销售。原来的企业和后来的企业是一种协作关系。于是跟这些企业成为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供应链管理由多个方面共同组成,其中包括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销售管理等内容。企业通过对这些管理职能的协调运转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即降低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提高效益、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成本

采购与采购成本:采购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采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采购是指企业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行为,具体而言就是企业按照所需的物品的清单去购买;广义的采购是一个企业获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既强货物的动态流转,也强调物流和资金流结合转换的过程,同时企业之间互通有无的过程,是交流信息和经验的过程。

成本是生产某种商品的最低费用和支出。采购成本是指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它主要包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安装费用、验收费用、维护费用等,货物的购买价格只是采购总成本的一部分,企业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而降低采购成本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要获得最大利润还得其他方面着手,控制能控制的所有成本要素,比如原材料、劳动力、运输等。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供应链管理已经在不少企业中普及,而在一定的条件下,采购具有重要的地位。采购位于整个供应链的起始端,同时又是整个供应链的最关键环节。同时采购也连接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的重要桥梁,又是企业发展前进的推动力。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问题,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对企业发展极为重要重大。由于采购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如果发生采购上的差错或者不及时,将会造成生产运营的减缓甚至停滞,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供应链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采购作业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而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

3 供应链管理条件下采购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的条件下的采购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主动性

原来的采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没有主动性,从而造成生产的落后,并影响销售,使企业减少利润。在供应链管理的条件下,新型的采购表现为订单采购,这样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采购部门通过了解生产部门的制造订单来完成采购订单。这种形式的采购是根据内部客户需求直接产生的,能够及时满足生产需要,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效率。采购根据客户的需求来产生订单,这样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效果。

(2)融合性

在一般的采购中,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就是普通的买卖关系。除了在业务上的一种工作往来,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不能满足现代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解决的途径是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可以解决供应商的选择问题,不用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精心挑选,因此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其次能够实现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节约库存资金的占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节效。

(3)整体性

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一样都强调整体性和功能。传统的采购管理只是片面地追求企业内部管理,实施外部资源管理只是达到零库存生产的要求。一味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以我为主,忽视了与其他人,如供应商的合作。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的是整体的利益,而不是局部的利益,一切从大局出发,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个人的利益,还要重视集体的利益。

4 供应链管理条件下采购成本控制

供应链管理条件下采购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严格的采购制度是企业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它们的作用是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帮助企业做好成本管理,还可以和客户建立愉快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能够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防止采购人员的暗箱操作。采购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防止过度采购和采购不足现象的出现。还可以进行评估和测算,这样企业能够找到一些采购成本控制方法。

5 准时制采购介绍

准时制采购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采购模式,它的主要内容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以一定的数量和质量提供合适的物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库存和浪费。准时制采购,是供应链理论的产物,它对供应链管理的落实有现实意义。

准时制采购的实践模式主要是订单培养。订单培养体现了企业和用户的双向互动,企业和用户一定单位中心产生联系,订单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准时制采购的实践模式优点在于它能减少货物流通的次数,降低货物运转的费用,进而控制采购成本。实施准时制采购能使企业的库存降低百分之五十左右,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供货的准时率,加快了生产周转速度,提高了货物的工作效率。

供应链下的成本管理始终是物流管理中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和难题,在科学技术和成本相关理论发展的今天,还有很多工作等待我们完成,现在物流技术的成熟也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战略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文2

[关键词]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

沃尔玛、丰田、联合利华等世界500强公司的成功经验证实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价值。而供应链管理的开展要依靠高素质的供应链人才。2017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培养多层次供应链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置供应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供应链专业人才。为顺应趋势,国内众多高校开设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掌握生产计划、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和分销管理等技能。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供应链管理人才所具有的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为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推动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是由易木科技公司开发的面向供应链管理技能学习者的实训软件。基于“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

1供应链管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目前课程的教授过于强调理论。在学时分配方面,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学时较少。针对实践环节的教学,教师往往是通过课堂讨论和演示的方式进行,容易脱离实际,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供应链管理的要领[1-2]。

1.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供应链管理课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系统的类型与特征、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评价、采购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策略、供应链企业运作的绩效评价与供应链风险管理等知识点。这些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供应链管理学科前沿的企业案例和数据比较有限,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氛围不强,影响了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

1.3考核方式单一

国内供应链管理课程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3]。目前课程考核方式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的占比往往比较大。考试的题目大多数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往往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而不注重平时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因此,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基于此,近年高校老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如基于建构主义教学[4]、基于教学质量国际标准的教学[5]、基于BOPPPS模型应用的教学[6]和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教学[7]等理念。以上的教学理念都是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但是鲜有学者从供应链沙盘模拟的角度进行教学改革。“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让学生站在企业的角度模拟各种类型的供应链运作,体验供应链的运营,从而完成供应链课程中重点知识的学习。通过使用该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丰富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基于“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开展教学改革的目的

2.1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供应管理课程中使用该平台有利于丰富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辅助教师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不拘泥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提升教学效果

“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展示了一家制造企业的供应链运营管理过程。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分组,让学生进行供应链运营管理岗位的角色扮演。以情景模拟为依托的角色扮演形式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其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使用该平台参加“全国供应链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供应链管理师赛”和“川流杯”等学科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效果,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3基于“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的教学改革方案

首先任课教师应明确进行供应链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即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要明晰改革的思路。课程安排共64学时,在讲授完供应链管理教材内容后,增加“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的学时安排。教师可安排32学时的理论学时,32学时的实践学时,其中实践学时中安排4个学时进行啤酒游戏的实验,24学时进行“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的实训。具体的实训学时安排见表1。“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具有多角色、数据真实、系统系及易操作等特点,如图1所示。实战平台提供两种模式,分别是个人练习模式和小组竞赛模式。平台主体功能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案例分析、竞赛过程、竞赛管理和竞赛看板,其中竞赛过程界面为主要的操作界面。供应链管理覆盖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五个领域:需求、计划、物流、供应和逆向物流。借助实战平台开展沙盘模拟实践教学,学生通过教材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以案例为依托,使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更具系统性和操作性。在该实训平台中,学生4-5人一组,分别扮演企业供应链总监、营销经理、采购经理、生产经理和物流经理的角色,通过工厂仓库选址建设、市场投标、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生产计划、物流仓储计划和融资贷款等活动对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物流进行整合,其目标是通过供应链管理的运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供应链管理技能体现的是整合的、严谨周密的思维。为了实现整个实战过程更加贴合实际,平台设计了9大规则体系,包括破产规则、中标规则、贷款规则、采购规则、生产规则、违约规则、配送规则、折旧规则、计费规则。下面以采购计划为例进行说明。采购经理要采购原材料,以满足工厂生产所需,体现了物流管理5R中的“适时”、“适量”和“适价”原则。适时适量即是把合理数量原料准时采购回来,既不能过于提前也不能延误,既不过量也不能过少。过于提前或过量采购会占用账户有限的资金,如若延误或过少采购则会造成不能按时履约的后果,运营的企业会被扣信用分和罚款。采购经理也要考虑到适价的因素,如选择独家供应商则有较低的价格和最高发货优先级,但是存在较高的缺货风险;如选择战略供应商则可选择多家供应商,从而降低缺货的风险;如选择订单响应天数短的,可缩短订货提前期,但是价格较高;如选择订单响应天数长的,则提前期较长,价格会较低。另外平台还设置了供货量阶梯价格,即向同一供应商累积采购的数量达到一定量时,可获得供应商给予的额外折扣。可见,采购经理的角色需要在众多因素中进行权衡和选择,运筹帷幄。实战平台根据准时交货率、市场占有率、净资产和库存周转率这四项评分指标评定最终的成绩。教师可以对每项指标所占的权重进行设置。非单一的评分指标要求学生要供应链进行全面统筹,通盘谋划还要注重团队协作。在实战模拟环节,教师负责竞赛,根据学生的进度设置比赛模式。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竞赛看板”界面实时关注所有参赛队伍的业绩,比较团队之间的差距,从而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此外实战平台还提供了多元化的数据图表分析功能,比赛结束后师生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团队收入支出分析、市场经营分析、生产采购分析和仓储配送分析数据报表。教师在该环节要总结每组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断改进供应链运营方案。在考核方式上,教师可以组织1~2次的实战模拟作为考核赛,并撰写实训报告进行总结。实训报告内容可以包括实验目的、实训操作步骤、实训结果、实训分析与总结以及实训收获等。考核赛的排名成绩和实训报告成绩计入个人课程总成绩。

4结语

基于“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开展供应链课程教学改革,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的一种积极探索。从综合层面上来看,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供应链整体运营规划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从业务层面上看,有利于培养学生采购计划能力、库存控制与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易木供应链时代实战平台”较为完善,操作易上手,覆盖内容全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增加学习趣味,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为实现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应适当增加实践学时的安排,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熟悉系统,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得失,收集更多前沿的供应链案例和数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通过体验、反思、归纳和应用四个步骤逐步提升学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基于企业调研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21(4):171-173.

[2]汪晓莉.经管类本科专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6):86-88.

[3]王恒.基于“易木科技”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西部皮革,2019(9):34-35.

[4]李巍巍,唐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J].物流科技,2009(8).

[5]朱晓敏,韩盼盼.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储运,2018(11):121-123.

[6]徐兴兵.BOPPPS在供应链管理混合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物流科技,2020(12).

[7]王蔚.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创新研究[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1(5):76-79.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后勤物资采购;运输系统

一、后勤物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1、什么是供应链?

什么是供应链?有观点认为它是企业内部生产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企业把从外部采购回来的原材料经过内部的生产、销售这一过程,传达到用户方。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形势的变换,供应链的含义随之发生着改变,现在一般会认为供应链和供应管理与采购是相关的,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供应链是企业集团通过控制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来进行采购原材料,制成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渠道到达消费者处的过程。像这样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网链的模式就是供应链。

2、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对供应链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和商流进行全面的规划,实现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的管理,表现为集成化、同步化和整体化。供应链管理理论因为主要源自物流管理的理论,这样供应链管理就历经从传统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过程。当然,现在也有观点认为业务流程的整合过程与组织间的协调活动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其中的一种。

3、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后勤物资采购

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后勤物资采购涵盖了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可以定义为由后勤物资采购形成的供应链是为了满足以运输系统后勤保障需求为依据的,执行组织、计划、控制与领导等职能,对采购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控制,把物资及时供应给有需求的运输部门,这样的一个联系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与运输系统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模式就是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管理。

二、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后勤物资采购的优势

1、更利于建设现代化的运输系统的后勤

近年来,为使后勤工作真正的适应我国发展中与运输系统建设中的新要求和新变化,我国的运输部门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后勤工作,促进后勤工作建设发展的新要求。要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运输系统后勤,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用到到后勤的各个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后勤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作为运输系统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到采购的过程中,这就有利于及时发现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并能够找出物资采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后勤建设的快速发展,保障其现代化的快速实现。

2、能够更好的满足运输系统大后勤的发展要求

运输系统大后勤是后勤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可以促进发展现代化运输系统后勤。在我国,建设现代化后勤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运输系统发展的新道路,坚持后勤建设要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大力构建新型的物流体系。所以在对于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后勤物资采购的研究,以运输系统的物流体系建设为根本,通过引入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依靠社会保障资源与我国的物流体系,逐渐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为供应商直达配送提供了保障,这也对建设现代后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更利于运输系统大后勤的稳步发展和形成。

3、使后勤保障效益最大化

后勤保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保障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运输系统后勤发展的必要要求。后勤建设作为我国运输系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效益优先、投入少、效益高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后勤的建设与保障发展,才能做到整合资源、勤俭建设与集约发展。后勤建设要努力实现后勤建设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更好更快的发展,并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所以当供应链管理的理念进入到了后勤物资采购中,就会非常有利于进行科学化的采购,更有利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以此就保证了物资采购科学蓬勃发展,提高了保障的效力。

三、如何使供应链管理优化后勤物资采购?

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科学化的管理工作,所以就要从思想上进行提高认识。一般情况下,后勤物资采购的品种比较多、采购量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管理工作也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物资采购的管理就要不断探索如何更加科学化。供应链管理是非常重视战略性、全局性的观点来解决问题的,并要求做到各个节点间相互融合的统一整体性。如果后勤物资采购的出发点是供应链,利用供应链的相关概念去指导物资采购,就会更加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以推进采购的科学化进程,实现经济性与效益性的有效统一。如此就需要我们从思想上加强全局的认识,使运输系统的采购单位供应商、用户都处在一种相互联系的整体中。物资采购作为经济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不不仅仅只看自己,要把采购过程中的采购单位、运输系统的用户和供应商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整个过程合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以整体性和全局性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合理的优化了各环节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佳化,保证供应链的最佳状态。

2、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

管理的有效性―在后勤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作为一个纽带,供应链把运输系统与供应商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互赢的系统。运输系统与供应商在这样的系统中各取所需、各谋所利,这种关系在平时的物资采购中是更为明显的。为保证后勤物资的质量好、效益高,运输系统部门就必须在采购供应链管理中更加重视对需求方,寻找到新突破。比如就可以采取早期就让供应商参与到策略中,准确的了解到运输系统对物资功能、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从而使物资生产与供应商的之间更加能动性和客观性,确保供应链更加科学合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运输部门作为最终的用户,需要采取更多有效的方针来保障物资供应最大效益的实现。

3、要明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

后勤物资采购的供应链管理,首先要满足的就是运输系统后勤的物资供应需求,并且要把科学的效益和有力的保障作为主要目的。为达到目的供应链管理就必须要做到:

(1)合适的时间和数量。这是后勤物资采购的关键,也是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等工作的管理,以保证运输部门需求能够得以满足,也能达到效益的最高与资源库存的最小。

(2)保证质量。质量是运输系统后勤物资采购中的重要保证,要求所采购的物资一定要具有质量稳定性,质量过高和过低都不是最终目的,如果质量过低就满足了各种需求,而质量过高就会造成相对价格比较高,增加了购买的成本,也就会造成浪费。

(3)节省费用。效益是后勤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购置费用较少以及短缺的情况下,所以在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都要坚持节省费用的原则,要充分运用各种采购的方法,降低费用,在保障各种需求基础上,实现利益之间的互赢互利。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分析后勤物资采购的内容,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物资采购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物资采购的优势并为为后勤物资采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加快我国运输系统后勤物资采购的改革,建设高效的后勤物资保障制度和提高整体的保障功能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静.当前高校后勤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师》,2012

[2]刘洪民.高校后勤物资采购供应商的管理初探.《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

[3]邱林.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问题探讨.《中国储运》,2010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文4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如阜阳奶粉事件后,广州假酒中毒事件、四川彭州的毒泡菜、天津的假鸡蛋、糖精水巧妙勾兑的劣质葡萄酒、香港毒鱼刺事件、“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陈醋……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让人触目惊心。使得食品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十一五”期间,由于产品供给结构和需求市场的变动,导致肉类流通方式发生改变,大中城市集贸市场的肉类销售比重下降,各大连锁超市的肉类销售比重上升,冷链物流、肉类的包装保鲜销售方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目前,我国是肉制食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人均肉制品占有量大大高于世界水平,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肉类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全世界各国都正在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由于源头污染、畜禽屠宰中控制不当等原因,造成肉类食品的安全隐患。

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供应(Supply)、生产计划(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由图1可见,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的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中)、满足用户需求来实施。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用户的物料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和降低供应链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在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保障上,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上所有节点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从供应商到用户的采购、生产、分销、销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2)供应链管理中,强调对肉制食品的质量安全供应保障、及时供应保障、准确供应保障和重视战略与合作管理;

图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3)供应链管理要求对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保障采用集成、整合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的简单连接;

4)供应链管理中,对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保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通过管理库存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达到更高水平、更高境界的服务,而不仅是完成一定的市场经济利益指标;

5)肉制品供应链管理围绕从基本原材料供应开始到产成肉制品供应,其中的可靠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等诸多内容,对于相应的管理内容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2我国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

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造成供应缺乏物流保障、物流运行成本偏高,运行效率低。我国大多数养猪场规模普遍较小,养猪场位置比较分散,养猪户居住也较为分散,运输距离长,供应网点少,并且这些养猪场或者养猪户的运输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运输工具,车辆往往不能保证时效且费用较高。由于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原因,养猪场的供应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养猪户的此种情况更甚,对猪肉供应保障形成了制约。

2.2原材料采购不符合标准

肉制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不达标,供应商选择不当;中小型供应商企业的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响应能力等有限,无法保障供应的可靠性。有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未做好事前的采购计划,在采购中不重视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的管理,采购人员进行的“货比三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这3家是怎样选出来的、同样类别的采购这次审批的3家和上次的3家是不是同样3家等等。另外,中小养猪企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不是很高,即使引进新技术也很难保证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很好的运用而创造出效益。肉制品加工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也使得供应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2.3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观念薄弱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观念薄弱,难以实施有效的成本优化。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供应链成本管理是针对整个供应链而言,而有的企业认为成本仅仅只是个别节点企业、个别部门、个别人的事,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4企业卫生管理差

质量检测能力和检疫防疫能力弱,检测设备落后,卫生管理差,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除了大型养猪企业以外,一般中小型养猪场的质量检测仪器和检疫防疫的设备的配置极为落后,并且由于规模的限制,有的养猪场无法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甚至无法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这对原材料、产成品的安全供应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2.5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落后

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和运营集成做得不是很好,协调能力薄弱。供应链中传统的3个阶段:采购、生产和分销,其中每2个相邻节点之间表现出一种供需关系,就要求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要能同步运行、协调运行,要求有较强的协调运行能力。信息集成和运营集成是供应链管理工作的两类。信息集成关心供应链成员之间共享信息的质量和可获性,运营集成则主要关注的是生产、库存和产品分发。肉制品供应链上,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导致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再加之肉制品供应链的协调能力比较弱,因此影响了供应的保障。

3我国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保障体系解决对策

3.1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除了投资存量不足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着质量低下,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应在扩大物流基础设施规模的同时,着力提升其质量,将现代科技运用其中,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服务效率。我国已在物流科技投入、交通软件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信息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开发,以及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交通科技明显进步。只有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我国交通科技水平,才有可能建立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体系。

3.2选择优秀的供货商

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好坏程度、紧密程度对供应链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供应商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管理好采购供应链,供货商的选择是关键。目前较多的是用招标(联合招标)的形式来确立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有竞争力的诚信供货商。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减少供货商的随意性,提高供货产品的可追溯性。控制的目的是要促成肉制品加工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双赢”局面。肉制品加工企业可以建立供货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由采购部对供货商进行评定,及时全面地了解供货商的信息,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完善整套供货体系。

3.3优化供应链管理成本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内部库存成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供应链总成本,未能命名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化。供应链是由多个节点企业组成的供需网络,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节点企业的良好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供应链成本控制谋求成本节约与降低的同时,还应重视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使整条供应链获得多蠃的局面。

3.4完善检验检疫制度

严格检疫、检验制度的执行。德国动物检疫法规定:每半年必须对所有的生猪饲养企业进行一次检疫,检疫合格后才能继续进行生产。我国应加强肉类检验、检疫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如:除生猪的紧急屠宰外,无论是工厂化屠宰还是家庭屠宰,都必须进行屠宰前后的卫生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猪肉才能进入市场,不合格的猪肉要送往专门地点销毁。另外,政府有关部门经常随机地从零售商那里购买样品进行检验,对出售不合格猪肉的商店进行严厉的处罚。

3.5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肉制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节点企业高质量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信息流对物流的调节、控制作用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电子商务平台,肉制品电子商务平台应该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应该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真正达到信息的共享和高效利用,从而减少信息冗余和错误,提高信息流动效率,为肉制品供应链上的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建立肉制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标准化。高效、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就必须实现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如果没有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先进的EMI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等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2] 田源,张文敏.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4).

[3] 李旭.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22).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供应链 管理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对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有效控制,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实质就是要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面对2020年中国承诺单位GDP减排相对2005年下降40%~45%①,如何行之有效地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还处于工业发展阶段的中国不仅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当前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

低碳经济与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从订单的发送和获取、原材料的获得、产品的制造到产品的分配发送给用户的这个过程,是物流、信息流、价值(资金)流、技术(服务)流的统一,供应链管理涵盖了整个物流,即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物流在供应链中专门提供物流服务,原材料或产品通过物流企业实现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流转。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和其他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寻找商业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供应链管理实际就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扩展。如果从社会大范围的角度看,物流可以理解为是所有为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网络,即供应网络,而供应链则是其中的一个通道②。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中,物流与供应链是连通全球的动脉,供应链管理在低碳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供应链中的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发展绿色供应链、实现绿色物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如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信息化、标准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绿色供应链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供应链的支撑。

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制约因素

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供应链是为了从资源优化利用的角度,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来考虑制造业供应链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从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期开始,就进行追踪和控制,使产品在设计研发阶段就遵循环保规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减少产品在生产期、使用期和回收期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绿色供应链是由正向与逆向绿色供应链相互联系构成的物流系统,发展正向绿色供应链的同时,融入由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循环使用等组成的逆向绿色供应链,形成从产品绿色设计――原材料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处理的闭环供应链管理模式,其中绿色物流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产业链中各企业间和各企业内部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使整个供应链在与环境友好管理方面协调统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

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将能源节约作为成本削减与内部环境改善的途径,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连接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正向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可概括为:制造商绿色制造,制造出绿色产品,经过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的过程,到达消费者手中,并实行绿色消费,这个过程要求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尤其是有效控制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资源利用减量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逆向绿色供应链物流活动,是指将不符合绿色消费者要求的产品、资源,通过营销回到制造商手中,即退货物流;绿色产品经绿色消费者使用后,回收的废旧产品经检测和分拣后,仍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可再回到营销环节,有修复价值的废品,可通过再制造重新回到营销环节,不能修复或再制造的产品,进入材料循环环节,在材料环节有用的物资还原,以资源的形式提供给绿色采购,实现资源再循环。检测分拣后无用的物质进行焚烧或填埋,力争做到“无害化”回到大自然生态系统。回收分解环节,是逆向绿色供应链回收活动,即回收物流。

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有:生产、采用环境友好产品和包装的成本高、政府环保等方面法规政策的激励不足、绿色供应链技术不高。其中生产、采用环境友好产品和包装的成本高,对于制约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力最大,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带来经济绩效的同时,也会使成本提高③,由于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经验和能力,因此超前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成本的增加,从而使生产环境友好产品以及采用环境友好包装的成本高;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绿色技术支撑,绿色材料的选取、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生产、运输和分销、包装、销售和废物的回收等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绿色技术的支持,缺乏某一环节的绿色技术支撑,绿色供应链的绿色传导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到整条链的环保绩效,绿色技术是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也是降低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本的关键;国家和地方法规是影响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以得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正向绿色供应链和逆向绿色供应链形成闭环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产品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供应商――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回收处理;绿色物流、绿色技术、绿色成本、政府法规构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影响因子,其中绿色物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系统,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关键,绿色成本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决定因素,政府法规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助力器。

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途径

转变观念,树立低碳经济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途径,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战略的理念、投资的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成本的节约。充分发挥绿色物流在供应链管理的特殊作用,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投资决策、行业标准、方案设计中考虑低碳效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加强机制的杠杆作用,包括相应的价格、税收和法规、政策等方面措施制定,在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贯彻体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影响投资方向,引导企业合理布局以减少物流量,鼓励企业合并提高规模化生产。加强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积极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新体系,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成功的商业模式的培育扶持的力度,对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科技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补贴或减免税收。使企业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引导更多的资源投入减排这个新兴产业中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全面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最终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层面,企业通过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的力量,实现节能减排。关注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进行绿色制造、绿色物流。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公铁联运,降低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的比例;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减少煤碳运输对于铁路资源的占用;大力发展甩挂技术,推广太阳能及混合动力技术等实现高效减排,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市场供需形成的价格机制,实现企业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形成绿色供应链的良性循环。

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可以很大地提高绿色供应链运作的协调性和运行效率,降低绿色供应链违约风险的发生,提高绿色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降低绿色供应链的总成本,增加绿色供应链的利润和优化服务。绿色供应链某一节点企业(如供应商)是环保节能知识的拥有者,它期望通过合作获得环保节能知识资产的增值收入;另一节点企业(如制造商)为供应商的潜在合作者,其投入可以是知识、资金、劳动力及这些资源的组合,企业使用显性合同,如使用价格歧视策略,对参与知识共享的企业提供较低的供货价格,而对拒绝参与知识共享的部分企业则采用抑制性高价;利用隐性合同,尤其是利用商誉实现绿色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降低生产、采用环境友好产品和包装的成本。(作者分别为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浙江海洋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戴定一:“‘低碳经济’影响物流业”,《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第1期,第43页。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范文6

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传统的仅仅依靠企业内部资源和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文章在对多家家具制造业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企业在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提出以企业为核心,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用集成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来降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库存,这对于家具制造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对市场巨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由于我国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和供应链理论在我国发展的相对滞后,在实际运作中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大而全”、搞“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库存管理面临众多问题,库存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目的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即行使通常管理的职能,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的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中的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和利益,来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管理过程[1]。它覆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全部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供应链管理又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贯穿于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计划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合作,信息共享和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供应链管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首要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即做到将正确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Right Condition and Packaging),以准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和合理的成本费用(Right Cost),在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送到指定地方(RightPlace)的确定的用户(Right Customer)。因此供应链管理密切注意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库存水平和市场份额这一类情况。

2 目前我国家具制造业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家具制造业成立之初的定位是生产型制造企业,没有考虑供应链管理的问题,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条块分割严重,没有统一的供应链观念。由于各部门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导致利益的相互冲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 采购经理关心的是数量折扣、价格的波动、售货单位的情况以及订购成本等问题,所以他喜欢订货次数不要太频繁而每次批量要大,其结果是导致大量的存货。

2.1.2 生产经理关心的是随着转换产品而引起的生产准备成本、废品、返工、生产的混乱和计划计划安排等事情,他喜欢长的产程和前置时间、有充足的原材料库存、产品品种不要太多,作业储备量则要大[2]。

2.1.3 仓库经理关心的是仓库和储藏间的货位、库存投资额、物品的破损、周转率和保质期等问题,因此他主张小到中等批量的、较频繁的订货来保持适当的库存水平。

2.1.4 销售经理关心的是及时满足顾客需要,多样化的花色品种,以短产程来向用户提供崭新的存货和崭新工艺的精细产品,他主张不缺货、不生产积压而未交付的订货、前置时间要短、成品要有充足的库存。

2.1.5 财务经理关心的是变现能力、现金管理、投资回收、避免陈旧和最大的库存周转率,所以他主张一项可接受的缺货水准和较小的库存投资。

2.2 产品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库存管理 人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候,考虑的因素一般是产品的成本、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因素,很少考虑生产过程中供应链库存因素,结果产生了辛苦设计出来的预期带来较大利益的产品,往往因为库存成本的增加、由于不合理的运输、批发而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多数企业的产品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出发,对企业外部因素研究考虑较少。调查中了解到,家具制造企业为了适应顾客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研究开发了不同规格、型号、用料的家具数款,并批量生产,发往各地销售。因为批量生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国内家具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洋家具大量涌入中国,销售并不乐观,大量的成品占用了大的库存,这也是成品库存高的原因之一,库存增加导致库存费用增加,利润空间减少。

2.3 库存策略采用传统的库存模式——缺乏合作与协调 目前的家具制造企业库存控制策略还是传统的库存控制模式,供应链的各级节点企业之间因缺乏协调与合作而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各企业都独立的采用订货点技术进行库存决策,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信息的扭曲现象,并因此导致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的低下。在对一家大型家具制造业的调查中了解到,该市万套经济适用房居民开始入住,该企业抓住有利时机,抢占市场,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但由于不知道顾客的实际消费量,仅根据订单生产,也造成了部分产品的库存增加。有一款整体电视橱柜,设计得非常漂亮,用料全部为椴木,产品同时在百货大楼和精品家具城销售,第一天,两地的7套全部卖出,出现了断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销售得非常好,于是,这两家销售商在订货时,以订货数的1.2倍发出订单,公司根据订单,向供应商发出了1.5倍的原材料订购。一年后,居民已大部分入住,产品销售锐减,造成了成品和原材料的积压增加了0.5倍,信息扭曲产生的效应由此可见。

2.4 非核心业务没有实现外包 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核心业务,多数企业原料的运输是由供应商负责,运费包含在购买价格里;成品的运输是公司安排送货,企业有自己的车队。企业的年物流费用较高,主要在以下方面:车辆、仓库、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占用,相应的维修及折旧费,发货设施,包装器械,有关人员的工资奖金费用等。车队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营运保证。

2.5 库存结构不合理 库存成本在整个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据世界银行分析,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美国低于10%,“十五”期间,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约2400多亿元的物流成本,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多数家具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来看,库存成本主要是库存物资占用的资金成本和库存的费用,调查中了解到某家具制造企业库存物资的平均资金占用约850万元左右,一年的库存费用最低560万元左右。而降低库存成本的前提是减少库存又能保证生产供应,该企业目前的库存结构是这样的:原材料60%,半成品10%,产成品30%,结构不合理,原材料和成品库存偏高,半成品库存偏低,造成的原因主要是:①从价格因素考虑批量进货及应付不确定性因素造成原材料库存偏高。②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③半成品是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故库存占的比重不大。④订货提前期不确定。该企业的订货提前期为2-7天,但有一些原料提前期要超过30天。比如,有一种型号的防火内衬是从英国进口的,按订单要求需要15000米,在库存还有4000多米时,就要进行订货,提前一个月。

3 解决家具制造业库存控制问题的对策

3.1 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优化内部的组织结构 在企业职能部门中增设专门的物流部门。据调查[3],我国制造企业中没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占该行业的比例为72.3%,零售业为80.6%,而批发业为75.0%。就调查的企业而言,有70%以上的企业没有供应链管理部门;而就不到30%的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而言,他们所理解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即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并且多数企业的物流部门只是承担单一职能,而不具有统一协调整个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在对包括正和、德达等几家比较大的家具制造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没有一家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有的甚至把供应链理解为物流部门,这与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低下的情况是符合的,在企业成立物流部门,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是我国企业降低库存及供应链上的其他成本必不可少的。要根本改善这一状况,需要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可在现有的部门基础上增加一个物流部门,把涉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物流部门统一管理企业的信息和库存决策,更加有效的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使公司降低成本,增加竞争能力。物流部门的工作涉及企业的销售预测、定单处理、生产计划、采购、库存、运输、信息等内容。这些内容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物流部门所处的地位应该略高于各职能部门,从负责物流开始逐渐增加其范围,逐渐过渡到全面负责公司物流、信息整合、资金流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全面降低供应链成本。

3.2 产品设计考虑供应链库存管理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供应链中生产和产品流通的总成本最终决定于产品的设计,在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中,早期开发所决定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一些跨国公司产品早期开发阶段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具制造业必须在产品开发设计的早期就开始同时考虑供应链的设计问题,以获得最大化的潜在利益。针对企业成品库存偏高,半成品库存偏低这一现状,企业一方面应批量生产规格料,降低生产成本,把成品出售改为半成品组装,把由企业完成的一部分功能装由分销商完成,这样减少了企业和分销商的成品库存,满足了需求的多样性,提高了对客户的响应程度。

3.3 运用供应链管理方法,实现信息共享,减弱“逐级放大效应” 要减少供应链上的库存,就必须强调企业间的协作与系统化,使上游企业、本企业、下游企业、顾客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准确掌握最终用户的需求信息。

3.3.1 对上游供应商实行代储制 代储制就是在与供应商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由供应商将产品发送到需方,由需方代为保管,在需方需要时由需方的仓储管理部门及时代供应商将产品送到生产现场,同时由需方将所使用的产品办理采购入库手续,并收取一定代储费用的仓储管理模式[4]。由于物料在使用时才转归企业所有,使企业的物料实现了零库存,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实现了最大节约,避免装卸、搬运以及库存等费用。对供应商而言,减少了保管及有关人员的费用,避免了供应的盲目性。

3.3.2 对下游分销商(零售商)实行VMI管理 由于供应链各个环节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都有自己的控制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且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彼此独占库存信息,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信息扭曲和时滞,使供应商无法快速准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5]。为了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需要改变信息共享和库存管理的方式,VMI库存管理系统就能够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运作。

3.4 实现信息化共享的技术支持 企业通过对上游供应商实行代储制,对下游分销商(零售商)实行VMI,以企业为核心,将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而要使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只有通过Internet/Intranet才能很好的实现,我们可以在企业中充分利用Internet/Intranet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3.5 运输采用第三方物流 采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为企业解决以下不足: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企业业务能力;集中精力,强化主业;缩短出货至交货时间;增加车辆和减少油耗费用;提高企业的运作柔性;减少库存。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选择标准应该放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价格和信息处理水平等关键因素上。还要考察有关的绩效指标,如运输计划中的需求满足率;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及时发送率、货物准时送达率、货物完好送达率、运输信息及时跟踪率;客户服务中的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处理时间、回单返回及时率,运输/库存破损赔偿率等,通过考评,把结果反馈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之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这样公司才能更好的与第三方物流商合作,以降低库存和运输费用,增强其供应链绩效。

4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预期效应

4.1 VMI的实施将为家具制造企业带来如下的效应 ①从为库存采购转变到为订单采购,一切活动由客户订单驱动,减少了交易的成本;同时采购计划与制造计划并行进行,采购工作的重点在于协商各种计划的执行;采购的物资直接进入制造部门,减少采购部门的工作和无效劳动。②适时、动态、准确地掌握存货的库存信息,摆脱过去库存严重积压而缺货率仍在上升的尴尬局面,库存占用的资金趋于合理。③供应商与采购及制造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了信息失真,提高了应变能力。④采购资金的规划将会更准确、更有预见性;采购付款的节奏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同时大大地加速了资金的周转速度。⑤企业不但能有效地减少库存水平,还可以牢牢的控制住分销渠道。

4.2 VMI的实施对分销商而言有如下好处 ①库存由供应链上游企业管理,自己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核心业务的开发。②库存管理成本会降低,下游企业的存货投资也会大幅度减少。③对供应商的产品由事后把关改为事前参与、事中控制、适时监督,促进供应商质量的改善和供货及时。

4.3 家具制造业实施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预期效益估计 以家具制造企业为核心企业重新进行库存设计,假如库存重新设计前供应商拥有两个库存,其中一个库存专门为企业提供原材料;企业拥有两个原材料库、一个半成品库和一个成品库,成品库主要供应分销商成品,半成品库偏小,成品库偏大,结构不合理;分销商的库存有两个,均为成品库。库存重新设计后,企业取消了一个原材料库,由供应商在企业设立库存;供应商的库没有减少,但是由于实现了信息共享,供应商对企业的原料需求情况能够及时了解,避免了大量的库存,使得库存量减少;企业由于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了供应链问题,使得库存结构趋于合理,表现为成品库存减少,半成品库存增加;同时,供应商管理库存使得分销商的库存减少,供应完全由该企业掌握,成品库减少了一个。

通过以上分析,以该家具制造业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库存减少。

综上所述,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解决企业的库存问题,对现代企业而言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它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和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Shoshanah Cohen,Joseph Roussel.The Five Disciplines For Top Performance.2006.1.

[2]“用VMI提升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水平”《物流配送》,2002,(5).

[3]隋明刚.综述:供应链库存成本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物流技术,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