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1

论文摘要: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一直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总额的提升,其中关键在于在本土企业总体上相对显得实力弱、竞争力低,特别是民营企业活力充沛但总体规模还较小。因此如何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浅析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就其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快速融人国际市场体系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成为现代市场竞争的主要特征。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取决于其国家竞争力,根据波特的观点,国家竞争力可以通过该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出来。企业是产业经济、国民经济的基本承担者和具体参与者,是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企业竞争力决定了国家产业竞争力,进而最终决定了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国家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各国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作为国家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微观基础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二、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描述

1.我国国家竞争力不足

2004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 11548亿美元,顺差32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贸易大国。但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国际竞争力却有所下滑。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对世界 51个国家和 9个地区进行综合评定的结果显示,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由 2004年的第 2位降至第 3l位。世界经济论坛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显示中国排名第 49也较去年下降了3个位次(如表 1)。

2.我国产业竞争力存在结构性问题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体现,而产业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具体体现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因此,从我国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相对优劣可以判别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情况。一般来说,产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可以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法来确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RCA =(EXi/IM~)/(EXT/IMT) (1其中,EXi和啦表示 i行业某年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而 EXT和 IMT则表示一国(或一地区)某年的进出口总额。RC 大于 1表示 i工业相对于其他部门在国际贸易中具备比较优势,R值越大则优势越明显。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我国几大典型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如表 2。

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较弱,而初级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在主要的工业制品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行业国际竞争力不足,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在逐渐提高,也印证了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场的论断。在初级加工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行业和饮料及烟类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这类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存在结构性问题,但人世后的表现也说明,产业竞争力整体上是在提高的,我国的轻工、机电设备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在工业化进程中,这也将是我国近期产业发展的重点。

3.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相对于我国国家竞争力的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改善,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难以令人满意。通过 IMD提供的 49个国家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见表 3)。

从表3可以看出,1998—2002年间,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落后,且呈下滑趋势,竞争压力很大。企业管理竞争力从 1998年的第 3O名下降到 2002年的第 44名,平均排名 36.6,竞争力很弱。在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几个子要素中,只有劳动力成本竞争力最强,五年来平均排名7.4。

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根本的竞争来源。但是,劳动力成本竞争力也呈直线下降趋势,从 1998年的第 1名下降到 2002年的第 l2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争逐渐弱化。在 2002年的49个国家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中,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公司绩效和企业文化等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等较落后,均排在 40名以后成,为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软肋。这也充分说明,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知识、创新等潜在的“软因素”将成为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势获取企业竞争力的机会将减少。这也给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与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成长,必须不端提高“软实力”,注重知识等无形要素的作用。

我国国际竞争力不足的表现可以总结如下:(1)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出口产品基本上靠低价格竞争由于质量水平低,技术含量低,导致附加值也低有的产品尽管出口数量很大,但销售额不大,创利能力差。(2)名牌竞争实力较弱。一是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名牌。二是国内品牌的资产价值与国外品牌相比差距较大。三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的产品占有份额较低,创利能力较弱,处于竞争弱势。(3)大企业总数少,且规模偏小。我国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微乎其微。中国最大 500家工业公司与世界最大500家公司之间的差距很大。(4)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我国企业大量的产品不得不通过外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而真正通过我国自己的营销渠道进入市场的产品却极少。因此中国工业企业实际上只赚取了极少的加工利润大量利润被价值链上占据高端的其他国家企业获得,大大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种国际贸易规模剧增但国际竞争力却下降的现象发人深思。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与结构问题

1.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从具体层面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备,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障碍,同时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法人治理也不完备或运作不规范治理结构不善导致运作机制不善,因此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2)企业营销观念、市场调研意识落后。我企业重视产品出来后的广告宣传和推销,对整体的、战略化的现代营销战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

(3)自有品牌、技术的开发管理落后。当前我国出口的大部分是低技术、初加工、组加工、低档次、低质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又多是贴牌生产,我国企业对自有品牌的创建和管理态度远不够积极,同时对品牌开发利用、技术开发、销售渠道开发的实际运作方面,更是很难与外资竞争。

(4)盲目多元化,规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没有增强。迄今为止我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要都是依赖独有的垄断资源来经营的,其多元化经营战略往往偏离了其核心领域,最后导致规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增长不快,比如在重要的产业领域都还没有独占鳌头、遥遥领先的企业。

(5)体制障碍重重。种种导致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因素背后都可以追溯到其相应的体制原因,垄断行业的改革滞后、公司治理效率很低、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包袱重、产业投资布局不合理、企业结构不合理、对民营企业支持不够等都是重要原因。

因此,从总体上说,由于机制不活、环境约束等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上,主要从事的是制造加工环节,仍然处于价值曲线的底端,附加值很低,而在高附加值的研发、市场、渠道、服务领域远远落后于国外成熟企业。

2.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结构问题

我国总体国际竞争力不足的背后是我国国内企业发展的深层结构问题,这个结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从国别来看,我国外资企业实力强、竞争力强,而我国本土企业总体上相对显得实力弱、竞争力低。据统计,我国全国现存注册外资投资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3%,但 2005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28%,出口额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57%,其机电产品出口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87%。由此可见我国大量出口产品实际上是由跨国公司生产和购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张主要是外资企业的发展造成的,整个经营过程中获益最大的是跨国公司,真正国际竞争力增强了的是外资企业,而我国本土企业只获得了一种“加工”优势或“制造”优势。这样一种格局是理解我国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弱势地位的关键。

(2)从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活力不足,而民营企业活力充沛但总体规模还较小。在我国本土企业中,呈现明显的“国退民进”趋势。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世界,所以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加入到世界 500强的行列中,但据《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2)}显示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2002年中国企业 500强平均资产规模只有 2002年世界500强的 6.46%,平均营业收入只有世界企业500强的5.26%;中国企业 500强的平均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人均资产、盈利能力,分别只有世界企业 500强的 l2.95%、29.62%、1.57%和l2.06%。与此相反,民营企业所占比重迅速提升。如 2003年我 国集体私营企业进 出口总额984.4亿美元,增长 85.0%,占当年我国外贸额的l1.6%,其中,出口所占比重已达 12%,比2002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据表 1可以看到我国浙江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排到世界第 20位,根本原因就在于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劲。1988年国家决定赋予生产企业 自营进出口权之后1999和2000年浙江省批准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约 2500家,是前 20年累计数的 2倍,其中集体、私营企业占4/5。到 2003年 10月底,拥有 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累计达到 9573家,占全省拥有外贸权企业总数的 81.3%,其中 8o%以上为民营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出口地位日益提升2002年 10月,浙江生产企业的月出口量首次超过专业外贸公司,跃居第一的位置。由此可见,在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贯扶持最殷但却发展不快的背景下,成长迅猛的民营企业虽然规模还是不够大,但是却是我国未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希望所在。这一论断得到了国外调研结果的证明。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2004年 1月 l1日公布的一项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小型企业被亚洲地区企业家投票评选为亚洲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竞争力排名超过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小型企业。接受 UPS Asia Business Monitor调查的企业家中,也有 7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小型企业最具竞争力。

由此可见,未来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创造环境提升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应该从政策体系的构建、市场环境优化和提高企业致力于创造高附加值的能力三个角度人手来提升我国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这既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更是切实保障我国产业国际安全的关键,同时也是由于我国加入 WTO保护期结束后的主要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45—70.

[2]汪应洛,马亚男,李泊溪.几个竞争力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综述[J].预测,2003,(1):25—27.

[3]彭丽红.企业竞争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0—70.

[4]Scott,B.R.G.C.,U.S.Competitinveness the eeonom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1985.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2

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不断有大量的外资投入。据了解,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截至2002年7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8551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4247.65亿美元。我国正在成为一些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我国企业如何迎接国外企业的挑战?我国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为此,记者采访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

市场的核心要素就是竞争,市场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要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要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必须优化国有企业的布局与结构。张其仔说,长期以来,在国有资产的布局和调整上,都是通过人为地设定一些标准,如区分战略性产业、区分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等,再依据这些标准确定国有资产应进入哪些产业、应退出哪些产业、应控制哪些企业。这种做法,不仅在技术上存在如何识别战略性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困难,致使在国有企业应该控制哪些产业、进入哪些产业、退出哪些产业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更加严重的是,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与国有企业改革相背的。它忽视了企业的自我选择能力,忽视了市场在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张其仔认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以竞争力的高低为依据,使国有企业进入那些竞争力较强的行业,而从那些缺乏竞争力或从竞争力下降的行业中退出来,而且还要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在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中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什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国际竞争力上。那么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什么?张其仔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解释为企业提供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产品的能力。他认为,竞争力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竞争力两种形式。静态竞争力是指某特定时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动态竞争力是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

张其仔进一步解释说,较为全面的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计量应包括静态的市场份额指标、静态的效率指标及动态市场份额指标和动态效率指标。市场份额是经常被采用的计量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份额指标是基于顾客的价值基础的。消费者购买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的产品,其剩余就大,购买较高价格或较低质量的产品,其剩余就少。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那些能以较低价格或以较高质量提品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大,那些不能以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提品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少。

效率和市场份额指标虽有密切联系,但两者又不是一回事。即使效率不改善,市场份额也可能增加。在没有完全改变产品质量或价格的前提下,增加企业国际市场份额至少有三条途径:其一是将本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贬值能降低按外币折算的本国产品的价格,本国产品借此在国内外更具竞争力。其二,采取关税、配额、国产化要求等形式的贸易保护,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其三,运用垄断力量操纵市场。上述三种方式都是以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社会的总福利为代价的。所以,运用市场份额指标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则必须假定市场表现是基于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市场上不存在价格扭曲,否则仅用市场表现指标,则无法计量真实的产业竞争力。

转贴于 张其仔认为,开放条件下,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表现为三种形式: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进口的产品进行间接竞争,与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直接竞争;通过出口产品同国外的企业进行间接竞争;到海外直接投资,进行生产销售,在国外市场上与国外企业进行直接竞争。在对外开放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市场既是国内市场,也是国际市场,既是本国企业与本国企业的角斗场,也是本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互搏杀的场所。所以,在开放条件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既包括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也包括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仅从一个市场出发,考察一个市场的竞争力,都只能是对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全面的把握,也不切合企业实际。就企业而言,无论是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还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是同样重要的。

本土优势有所下降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国有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中,其国际竞争力的差别较大;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要强,国有企业的动态竞争力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下降更快;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国有企业占领市场的能力并没有随之增加。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相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本土优势,这种竞争力相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对国有企业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但实际上,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表现也不十分明显。以市场占有能力衡量,国有企业的静态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的形成源于对外开放对本土效应的弱化作用和对效率提升的强化作用的平衡。

本土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位优势。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相对外资企业来说进入较早,是先行进入者,为在位企业。二是信息优势。国内企业相对国外企业来说,拥有信息优势。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正如国内企业进入国外市场一样,在信息上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要经过一段学习过程才能逐渐得以扭转。三是政策偏好。国家的政策偏好本地企业,这对内资企业占领国内市场是有利的。

对外开放,使我国企业的本土优势有所下降。1995年和2001年相比,我国的开放程度要低些,当时的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国有企业受益于国家的保护政策,所以市场占有率较高。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开始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我国,外国公司在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在很多行业中,其规模都位居前列,外资企业固有的占领市场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不少行业,处于垄断地位。

企业应加强培育市场营销能力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3

 

一、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效应分析

 

1.国际贸易规模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硬条件

 

我国虽然有浮动汇率管理制度,并以市场供求作为基础、参考其他国家货币进行调节的原则,但是在实际中,我国仍旧进行汇率制度的固定管理制度,且只有在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才能够自由兑换,有限度的开放资本项目,使得其并不具备高度的流动性,以至于人民币并没有打破小货币的现状。我国通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出口贸易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也同样位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其中的信用支付、国际贸易结算、大宗商品定价等,则很难看见人民币的踪影,显然我国人民币的地位与巨量经济体逐渐出现矛盾激化。因此,我国政府需要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无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趋势所在,有目的、有步骤的化解我国经济体与人民币之间的矛盾。

 

目前来看,在境外的货币使用中,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中,仍旧处于非常低的使用率,仅仅被限制在跨境流通中使用,要想人民币成为能够在国际流通的通行货币,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第一,即最重要的一点,要让金融产品以人民币为计价,成为各个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投资工具。第二,需要在境外促使人民币的现金结算形成一定流通度。第三,提高国际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交易的总比重。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现阶段还并未符合这三个条件,因此,可以说我国人民币尚处在初级的国际化阶段。

 

我国经济的特点以及迅速提升的国际竞争力,极大地提高了普通群众,以及参与国际经济交易者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扩大了其对人民币的需求。同时,我国持续增高的经济总量,能够有效扩大人民币的普遍接受性。

 

根据世界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我国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民币汇率硬通货效应,即获得百分之二十四的升值,对应贸易上升4个位次,增长7倍,对应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波幅在30%,在42%-72%之间波动,其所占GDP比重振幅约为5%。根据贸易条件的理论来看,一旦货币出现显著升值其贸易必然大幅度增长,并且出现高额贸易顺差,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贸易条件,而一旦贸易条件明显改善,便能够极大提高人民币的硬通货效应。

 

经济持续性的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优势所在,目前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名二十左右波动,处于世界国际竞争力的中上游水平。从2000年至2011年的十一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五位,增长五倍,对外贸易、消费以及投资各占三分之一,国际贸易七倍增长,约贡献了1.5倍的外部效应与3.5倍的内部效应,使得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连越两个台阶,上升二十个位次,平均每4个位次上升对应约4%的人民币硬通货效应增长。可以看出,日益增长的经济国际竞争力能够明显增加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借势成为强势货币,这一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直接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

 

2.经济增长平稳夯实人民币国际化软条件

 

我国在开放经济的大背景下,需要保持宏观经济动态,平衡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需要将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一起实现。动态内部平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核心要素就是经济增长。目前来看,人民币缺乏在资本项目中的高流动性。因此,实现外部动态平衡,也就是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内部效应其实具有两个层面含义。第一层面是指存量效应,也就是我国GDP总量的影响。第二层面则是流量效应,即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所引起的动态结果。我国在35年来罕见地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自200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中我国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我国每日剧增的国际竞争力与逐步雄厚的经济实力奠定了重要的人民币国际化物质基础。在经济飞速提升的内部效应中,显著提高了国际竞争力的乘数效应,以及不断加强的进出口贸易外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以及扩大了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推进了人民币强势货币的不断增强,出现了人民币发展的国际化软条件。可以说决定了人民币在客观条件上的必须国际化,并且为其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软基础。

 

二、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就是跨境结算,我国政府在2008年以后,鼓励对周边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与多个国家签订了相关货币互换协议。截止2013年底,与我国中央银行签署本币结算协议的国家以及地区共有十四个,涉及到一万三千多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量在2010年时为五千零六十三亿元,占据全年贸易总量的百分之二点五。而到了2011年前三个季度时,已经高升至一万五千四百亿元,占据全年贸易总量的百分之八点九,截止2013年底,其结算额已经突破两万六千亿元。然而在这两万六千亿元贸易结算中,来自中资企业境内外关联公司结算额占据了极大一部分,并且按照真正意义来说,这一部分的数据并不应该算做跨境贸易结算。因此,只有向大型跨国企业增加人民币贸易结算,或是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使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离岸市场的发展。任何一个世界上主要储备货币均有着庞大的离岸市场。一个发达的离岸市场能够促进货币的国际化,使其在激烈的国际货币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我国需要对新加波,香港地区以及伦敦等离岸人民币中心加强合作,使人民币能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流货币。

 

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作为股权转让、境内企业并购、新设企业出资、对已拥有企业增资以及提供股东贷款等。这就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外资企业,能够申请将所募集的人民币资金以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回流内地提供可能。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资本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在2011年,人民币合法境外投资者方案与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方案通过确认。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在2012年时高达600亿美元,其中投资方式为并购的投资额度高达220美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2012年初出台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上海力争到2015年能够确立起全球性人民币产品清算、创新、定价以及交易的中心地位,并且在提出这一目标三年后,进一步将改革规划方向进行明确,并且对建设金融中心的步骤进一步细化。

 

人民币国际化尽管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但是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旧偏低,尚处于对货币国际化的初期摸索阶段。越来越多的机构以及学者为了得出我国人民币目前国际化程度的一系列数据,先后对其国际化程度进行测度。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在2007年至2009年间,美元国际化程度接近一百,欧元国际化程度约为四十,而人民币甚至低于日元的28.2。到了2010年至2012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其不断增强了资本项目中可自由兑换性,人民币对外商直接投资、贸易结算以及货币互换程度持续改善。根据新货币国际度指标测度,也就是在国际货币储备比与国际投资比中,一国货币境外流通的数量以及范围,发现在2007年至2009年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虽然远低于美元、日元以及欧元,不过其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中重要的测度指标还包括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国外购买的中国国债,以及人民币是否进入过多国贮备货币篮子,且作为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等。根据调查结果,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人民币能够飞速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并且达成速度很可能突破预期时间。相关各界普遍认为我国能够在日后若干年内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即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与自由交易货币。

 

三、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

 

国际贸易外部效应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内部效应,有效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优秀的内外部条件,为了解决我国经济总量与人民币之间的矛盾,必须使人民币国际化广化与深化。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人民币处于硬通货效应中,这一点对人民币国际化极其有利。

 

从根本上说,扩大人民币流通范围与使用范围就是其国际化的广化。实际中,我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流通日益频繁。政府之间通过近年来巨量的货币互换,将人民币打造成为了区域化货币,并且成为了亚洲地区的硬通货。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不断通过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扎实的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从根本上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广化。

 

对于广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地域扩展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周边国家使人民币出现硬通货效应;其次,将周边化演变为正式区域化与准国际化;最后,从而真正实现国际化。广化的另一层意义则是扩大人民币的货币职能,这一点也能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让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使用人民币。第二是使区域性投资货币成为人民币。第三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的储备货币。

 

同样,想要做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化,需要对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性不断增强,提高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的份额,同时需要对跨境贸易结算扩大,才能够使得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中与国际金融中不断提升流动性,从根本上增加资本市场中人民币的交易份额。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4

自1980年以来,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89年的0.9%上升到2000年的3.9%,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位。同时,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口总额中工业产品所占的比例在20年内由50%上升到90%,这一变化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中国正在取代日本而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但是,出口额比重这类数据并不能客观地说明中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贸易的发展及效益的改善要通过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价值的增值度来体现。鉴于此,本文将采用特化系数和出口竞争力指数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的框架及结论

作为衡量一国某类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及其比较利益强弱的指标,一般来说,一国某类出口商品的特化系数越高,说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出口该类商品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因此,可利用特化系数来确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特化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附图

其中,Xij表示i国j类商品的出口值。i表示不同国家,i=1…m;j表示不同商品,j=1…n;Rij表示i国j类商品的特化系数。当Rij>1时,表示i国在j类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显示出较高的专业化程度。该式的分子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占j商品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分母则表示i国总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

在运用特化系数进行分析前,需要进行几点说明:

(1)此次分析将重点放在亚洲地区,分别选取了日本、韩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作为分析的对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亚洲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把对美国的分析列入其中,目的是通过与美国的比较,从全球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新的分工格局的态势。

(2)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是否高度化,其出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结构及其所占份额是关键。因此,在此次分析中,主要是通过跟踪一些主要制造业产业的特化系数来观察中国贸易结构的发展过程,从而判断中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选取了钢铁、化工产品、纺织品、服装、机械与运输设备(自动化产品、办公及电信产品)作为分析对象。

(3)为了能够进行时间序列的比较,选取了1980、1990、2000这三年的数据。

表11980、1990、2000年各国(地区)主要分类产品的特化系数(单位:%)

附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际贸易统计年鉴(2001)》整理计算

表1列出了亚洲各主要区域的代表国家(地区)及美国在1980、1990、和2000年中各主要制造业的特化系数。根据各产业所使用的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属劳动密集型,钢铁属资本密集型,而化工产品、自动化产品、办公及电信产品属资本、技术密集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和服装,仍然长期处于国际竞争的强势状态。另一方面,1980年,中国在钢铁、机械与运输设备这类资本或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方面几乎毫无竞争力。

再来看一下日本和美国的情况。80年代初期,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及资本、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更为显著。但是随后,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逐渐由优势转为劣势,其纺织品的特化系数由1980年的145.1%下降到2000年的60.4%。而它虽然在资本、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仍然具备竞争优势,但这些产品的特化系数也逐渐下降,许多产品的特化系数都由先前的2以上下降到1左右。

美国的数据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出乎意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它似乎一直都缺乏国际竞争力。其纺织品和服装的特化系数在这三年中都没有超过70%。而机械与运输设备虽然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它的特化系数是在不断下降的,而且远远小于日本。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化工产品这一高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是缺乏竞争力的,而美国却在这方面保持其超强实力。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韩国的竞争力与中国几乎不相上下。但韩国在资本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的竞争力强于中国。在钢铁方面,其特化系数一直大于1,它在办公及电信产品上的特化系数一直是大于2的,而它的自动化产品的特化系数上升尤为显著。从时间序列上看,我们可以观察到韩国外贸出口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品、继而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的一个过程。而台湾地区的情况与韩国非常相像,区别较大的地方是,台湾在服装及自动化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力较之于韩国很弱,但在钢铁业上竞争力增长迅速,其特化系数由1980年远远低于韩国的41.2上升为2000年的139.1,逼近韩国的175.4。

表2列出了泰国与印尼在一些产业上的特化系数。由于它们在某些产品方面的出口非常之少,所以有些数据几乎无法收集。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大致可以看出,泰国与中国的出口结构还是比较接近的: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上的竞争力较强,同时,办公及电信产品的竞争能力也在逐步上升,但其他一些制成品的竞争力远远低于中国。而印尼的出口优势则还是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方面。在资本及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上处于比较劣势区域。

三、简要的评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工业产业向高度化的发展没有超出雁行经济发展模式。

从总体上看,中国出口的主力依然是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其特化系数都远远地高于其他产品;而在这20年间,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逐渐由比较优势转为比较劣势,甚至韩国和台湾地区纺织品的特化系数也呈下降的趋势;而中国虽然在纺织品方面的特化系数有所下降,但服装产业的特化系数总体上却是上升的,这正反映了亚洲地区以纺织、服装业为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本向“亚洲四小龙”,再向中国内地的依次转移,从而使得中国以服装业为中心的一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这20年间,中国的机械与运输设备的特化系数逐渐上升,尤其是办公及电信产品。但是,为了更准确地认识中国在这一资本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几点必须加以考虑。首先,虽然中国机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上升,但是,从它的特化系数可以看出,它

的综合水平仍然是很低的,直到2000年也只有82.5%;而韩国、台湾地区、美国都在130%以上,日本甚至达到了171.8%。其次,近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迅速。90年代后,它已逐步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占主体地位的贸易方式,而外商投资企业则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当年中国外贸出口总量的37.21%。而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额巨大的大型出口加工企业则主要集中于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所以说,中国机械产业特化系数的提高,其中很大一部分该归因于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在机械产业上的特化系数是呈下降趋势的。从数字上看,似乎它们在这些产业上的竞争力在下降,但其实不然。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分工形式开始从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走向了全球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分工。跨国公司正是从全球的视角来配置资源,它们最看重的就是发展中国家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对它们的直接投资将其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其竞争优势。因此,它们在中国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同时采取大进大出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大量的制成品并集中出口到欧美等其他国家。所以,以产地计算,中国在这些产品上的出口量很大;而跨国公司的母国的出口却相应减少了,在特化系数上反映出发达国家似乎在这些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但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国际产业链上,各国凭借自身不同的要素优势而占据不同附加值含量的生产环节,从而形成一种全球化的生产态势。而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生产的高附加值区域位于该U型曲线的上升段和下降段,它包括产品的前期开发、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及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而位于该曲线最底端的是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主要是流水线生产,该环节的附加值是最低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就是位于这一底端,而跨国公司则位于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区域。所以,虽然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方面的出口大幅增加,特化系数也明显上升,但这样的出口并不一定能带来中国实际国民收入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这些产业的特化系数是被高估的。

附图

图11980~2001年中国机械与运输设备国际竞争力变化情况

注:竞争力指数=(某项商品的出口额-该商品的进口额)/(该商品的出口额+该商品的进口额)

如果该数值大于0,则认为该产品竞争力较强,反之,则认为竞争力较弱。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市场年鉴(2000)》整理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与日本、美国的经济,甚至与韩国、台湾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本还是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其本国已丧失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继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追求成本最低从而实现国际价值盈余,同时也使自己能够集中大量资本与技术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机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贸易结构的转换。同时,在某些产业上(如家电业、汽车行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从事生产,但是,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该产业中较高档次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资本或技术方面的比较劣势,只能生产和出口一些大众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通过本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直接投资、加工贸易把各国的要素优势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可借加工贸易而切入跨国公司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中,借以跟随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国内整体制造业水平。

这样看来,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似乎会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但是以劳动力这种低素质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只能占据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完全竞争的环节,获得的只能是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而这种要素优势是不能够持久的,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价格必然会上升,跨国公司一定会将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这也是当前日本、美国分别将其原来建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些产品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的原因。而像印尼、泰国这些东盟国家,将是中国在劳动力要素优势方面很强的竞争对手。此外,先进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使中国的出口大量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过多地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会导致这类产品的国际价格相对下降,很可能导致一国的贫困化增长。

四、总结及启示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5

关键词:优势理论;知识产权优势;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0-074-05

一、典型的优势理论:产生及演变

优势理论指的是研究国家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何种优势在竞争中获胜的理论。典型的优势理论目前主要有三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知识产权优势理论。

1.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自己的工业产品寻求全球贸易市场时期。它是基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理论产生的。在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除了绝对成本理论外,还有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对绝对成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的。这一理论认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李嘉图认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能够增加生产总额,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此“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李嘉图发展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既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整个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核心。20世纪初,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依莱·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的产生源于各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和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利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俄林还特别指出,由于各国除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外,还有不同生产要素的赋予与供给,从而影响商品生产的成本。以此作为国际分工的理由,资本相对富裕的国家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相对富裕的国家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赫克歇尔和俄林从新的角度说明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国际贸易领域取代了李嘉图模型,把国际贸易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最终形成。

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但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苛刻的理论前提:只存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各国的比较利益是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等。

2.优势理论在当代的演进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产业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这个理论的解释力提出质疑。20世纪80年代,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波特革命性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比较理论,并据此奠定了竞争优势理论的重要地位。我国的海派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在本世纪初,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提出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无论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还是程恩富教授的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与创新,是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变化和新的竞争方式而发展了的优势理论。

企业与产业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在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上展开,把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放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中来研究。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它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国家的竞争力在于其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能力。波特还特别指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力发展占有优势的国家才拥有真正的强有力的竞争力,竞争优势实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特定的产业竞争力,来自能汇集这个国家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实务和组织模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波特用钻石模型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有四个决定要素:生产要素——即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波特的钻石架构下,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国家部分企业能够持续创新,并且锲而不舍地进行改善寻找更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克服变革与创新的实质进而获得成功。

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程恩富教授提出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是和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关系密切的一种新的优势发展理论,它不是简单的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而是相对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而言的第三种优势。所谓知识产权优势,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通过培育和发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优势,在创造、占有、转化和营运知识产权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并获取长远的、直接的利益。它避免了笼统的竞争优势的理论缺陷,而突出了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或竞争优势。它不仅体现在一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传统的民族产业或低端的产品部门,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也必须塑造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和名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端关键技术。

上述三种类型的优势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国家、产业及企业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寻求新的竞争方式,获取新的可持续的竞争力。

二、不同优势理论的相互关系:替代或互补

我们在进行现代经济学研究时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优势理论?以往在考察各种优势理论及其争论时,经常将它们视为不可调和的,而较少意识到它们能够长期并存这一事实本身也蕴涵着理论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实际上,各种的优势理论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相互补充关系。不同的优势理论,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尽管现存的各种理论观察现实的视角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对于解释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某一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优势理论之间的差别本质上乃是体现了某种“理论分工”。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一种新理论常常是为了取代某种旧有的理论而诞生的事实,但是在长期的相互竞争中能够保存下来的各种理论,必然具有互补性。不仅如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相互“沟通”和“调和”的。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知识产权理论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对立的或者相互替代的关系。实际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两个要素禀赋结构差别很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而竞争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差别不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以及行业内的贸易现象。在现今的国际贸易行为中,一国能否实现其比较优势,最终取决于该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否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如果缺乏竞争优势,该国产品将被国际间的产品交换排除在外,其比较利益无从实现。而比较优势是相对于本国的资源和另一国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就不一定具有价格竞争力了,加上受到国际金融体制的影响及其他非价格因素(如产品质量、性能、款式、包装、运输费用、品牌偏好、文化内涵、售后服务、差异化等)的影响,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共同决定。对于在价格方面处于低成本的优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其非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太弱,虽然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也不会具有综合的竞争优势。

基于传统比较优势以及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成为对优势理论的一种新发展。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不仅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局限性,而且克服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所需条件因素苛刻的障碍,突出了核心技术和名牌的竞争优势或经济优势。知识产权优势并非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完全对立,而是与它们既有共性又相互关联。知识产权优势不能脱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是在既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上的更核心层次的国家优势。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把核心技术作为获取优势的核心要素,不仅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做了发展和补充,而且还对优势成本理论中的关于要素成本方面做了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规则、国内外市场以及自然和知识两种要素资源,发掘人力资源潜能,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快经济体制转轨、加速经济转型步伐,充分诠释科学发展观,促使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三、优势理论的适用性考察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全球化资本融合和要素资本的流动加速的环境下并非完全落后,李嘉图作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忠实拥护者,于1817年在其创作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英国不但要从国外进口粮食,还需要大量的出口本国的工业品,以此来获取利益差,促进国内财富的增加。该理论经过赫克歇尔、俄林等继承和发展,延续了近两个世纪,目前仍然在世界经济贸易理论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且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准则和指导贸易进行的基石。但随着规模经济的引入、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该理论对现实的静态比较已经无法描述和分析当代产业竞争的变化了。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根据发达国家,尤其是根据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他通过对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进行分析,测知该产业的竞争强度与获利潜力进而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以大工业国的资料为基础,仅仅分析了创新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问题,他没有回答小国或倚重农业、服务业或以天然资源为基础的国家如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故该理论缺乏更具普遍性的解释力。例如,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小国经济并不完全适用,而只是对于发达的大国经济更为适用。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目前的发展还仍旧处于起步或成长的萌芽阶段,并没有能力去满足苛刻、精致、高级的市场需求。而波特认为市场条件越苛刻,竞争越高级,产业的竞争力就越高。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隐含的前提是拥有充裕的资本,伴随便捷的信息沟通和广泛的科技交流,企业可以轻易获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

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注重知识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功效,强调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或竞争优势。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竞争中,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成为控制市场的主要手段,而且这种竞争将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愈演演烈。知识产权优势不仅体现在一国的高新产业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传统的民族产业低端产品部门。以知识产权优势为主导的竞争优势,不仅可以涵盖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可以涉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知识产权优势,重点在于树立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把重点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而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关键在于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制、开发和控制。依托关键技术的优势来促进产品的市场升级和扩张。企业长期成功的道路应是通过创新构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一国要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需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到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进而不但可以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还可以推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大国虽然拥有廉价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足够充裕的市场需求容量,但同时也面临资本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匮乏的不利情况,而且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体制因素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要依靠知识产权上的优势,知识产权的优势更能够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优势日益成为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支撑。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势理论的借鉴与启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优势,是由一国要素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共同决定的,可以认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前提;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综合作用优势的结果。只有最终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综合竞争优势。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创造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而知识产权需要以创新为导向加以驱动。知识产权能够保护创新的成果,创新则可以驱动知识产权优势的获得,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目前,中国在要素供给条件方面,存在着初级要素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但在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却比较薄弱;在需求条件方面,有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差距大等优势,但消费需求层次不高,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缺乏由庞大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的支持;在资本投资方面,鼓励持续的投资,以提升产业能力和生产率,将长期的个人社会回报给予最大化,但缺乏资本的整合能力。促进中国发展的全球战略驱动力应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向知识产权优势,而知识产权优势的积累和发挥作用则主要依赖于改革驱动和自主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要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借鉴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吸纳其精髓,而且更要走一条以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路。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6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环境论;资源论;测评指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竞争力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始,国内外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深入且多样化,由概念的提出到指标测评体系,由国际研究到本土研究。基于此,本文对大量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针对国内外对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

一、概念

通过对国内外组织机构和学者提出的企业竞争力概念进行总结和分析,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阐述。

(一)外部环境论

企业竞争力研究早期,多数研究是从外部环境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定义企业竞争力。198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在当下和未来,企业相比国内外同业竞争者以更有优势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这个定义将企业放在它所处的大环境中,与同业进行比较进而表现出的显著优势。国内学者罗国勋也倾向于从外部环境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和企业家所拥有的这一种能力,企业需要不断地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由此成功地从事经营生产活动。

(二)内部资源论

学者们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由表层逐渐深入到内部,企业竞争力作为企业内部支撑力,是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市场中取得良好的业绩的能力。包昌火将知识纳入到了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中,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内外结合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利用内部资源和知识,通过外部竞争环境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只有不断的加强三者之间联系,才可以使企业持续地获得竞争力。胡大力在《企业竞争力》一书中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一种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要素,并和外部环境持续发生相互作用,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下,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了企业独特的竞争力。可见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综合以上三种对企业竞争力的分类,本文倾向于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一种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企业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包括资源优势、知识、学习能力等,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从而战胜企业的其他竞争对手。其中企业在市场的业绩表现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而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才是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二、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目前对学术界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对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企业竞争力源于企业的内部成长能力,如智力资本,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徐正良等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在三者良好配合时才会使企业竞争力达到最大。赵建辉指出企业的组织文化、知识结构、创新水平和学习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中学习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李东红和王兆斌则认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组织和文化方面的创新,几个方面相结合,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带来活力。

(二)企业竞争力源于外部环境对企业内在能力的影响。范钧认为企业外部软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巨大,政府服务、社会文化、商业法制、市场环境、科技教育和金融服务六个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和组合作用于企业内部,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谢洪明对珠三角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不同类型的战略网络和产业聚群对企业竞争力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种种研究表明,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来源还值得进一步探究。

三、企业竞争力的测评指标

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来源有了一定认识后,如何评价企业竞争力这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同的学者对企业评价的指标有诸多研究,针对我国的现状,我们主要分析国内学者具有代表性的测评指标。

(一)内部和外部分析

曾华和赵进将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内部指标指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的资本、设备、规模、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是企业资源的体现,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体现了企业能力;外部指标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环境、市场条件、社会效益和国际化水平。林汉川和管鸿禧通过对国内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后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测评企业竞争力,空间层面分为外部环境竞争力和企业内在竞争力,时间层面包括短期生存实力、中期成长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二)企业能力分析

陈德铭和周三多对苏州市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四个方面,共21项指标着手分析。陈佳贵和吴俊利用简化指标,对30个省市的中小企业用6项指标进行企业竞争力的测评,分别从区域影响力、经营运作力、成长发展力三方面做出了评价。王建华等认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除了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包括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市场能力、企业技术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企业财务能力以及企业可持续能力。

(三)可持续发展性

从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企业竞争力中的影响。袁家新和程龙生从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测评体系,其中企业生存能力包括市场控制力、生产能力、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与外界环境关联能力等。吴应宇则认为测评企业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测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是衡量企业能否长久持续发展的关键,包括量性发展和质性发展。

四、企业竞争力研究展望

虽然理论界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不断发展,但无论是概念、来源亦或是评价指标均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可见研究的道路还有很长。

针对此,本文认为国内的学者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重新审视企业竞争力的含义,不断深入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应该本土化并与时俱进,将新的经济因素纳入其中,让测评指标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 范晓屏.企业竞争力多相测度指标体系的构造[J].中国工业经济,1997(5):57-61.

[3] 包昌火等:企业情报与企业竞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6.

[4] 胡大立.企业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2.

[5] 徐正良,徐颖,王利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4(5):82-87.

[6] 赵建辉.学习: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以企业组织为[J].管理世界,2006(3):148-149.

[7] 李东红,王兆斌.创新: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J].求是,2007(7):38-40.

[8] 范钧.区域软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及其评价体系[J].科研管理,2007,28(2):99-104.

[9] 谢洪明,肖文辉,韩子天.战略网络、产业群聚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138-142.

[10] 郭淑娟,辛安娜.企业竞争力研究进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1(5):136-144.

[11] 曾华,赵进.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3(1):16-17.

[12] 林汉川,管鸿禧.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4 (12):45-54.

[13] 林汉川,管鸿禧.中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3):48-58.

[14] 陈德铭,周三多.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

[15] 王建华,王方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软科学,2002(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