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制作行业报告

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文1

【摘 要】城市微电影已成为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渠道,与城市形象广告、城市形象片、城市影视剧等常见的城市形象影视传播形式有明显的概念边界。本文对城市微电影的制作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心理和传播效果及其发展策略,做简要探析。

关键词 城市微电影;城市形象;地方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引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兴城市和城市群的不断涌现,彼此之间经济、文化、旅游等全方位竞争的日趋激烈,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逐渐受到城市管理者青睐。因为“打造城市形象对内可以激发城市的自信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力和竞争力。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形象已经成为了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体参与市场竞争、谋求更多发展要素的核心资源。”①

城市形象的建构、传播是一个立体的结构体系,包括各组成要素和传播渠道。从2011年首部城市微电影《相约山楂树》的出现(以爱情故事介绍湖北宜昌旅游资源),到2012年“新青年网首届城市微电影节”首次提出“城市微电影”这个概念,引爆各地争相创办以当地城市命名的微电影节,再到2013年“中国城市微电影产业联盟”正式承认城市微电影是微电影产业的一种新类型。城市微电影以其特殊的叙事方式和传播方式介绍城市景观、呈现城市生活、传播城市文化,已成为众多城市争相尝试的形象传播新渠道。

城市微电影能否成为一种边界明确的微电影类型,如何建构与传播城市形象,发展现阶段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城市微电影”的概念边界

城市形象传播常见的影视传播形式有城市形象广告、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电影电视剧以及与城市形象相关的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从城市形象宣传的角度看,城市微电影和其他影视传播形式有哪些区别,能否成为一种边界明确的微电影类型值得探讨。

对微电影的定义,尽管学界和业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一般说来,都承认微电影指的是“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 ‘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一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②。本文中的“城市微电影”作为“微电影”中的一种亚类型,是指以城市题材(包括城市空间、景观、人物、生活、历史、文化等)为主导叙事内容,具有相对完整故事情节,对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产生影响的微电影。其表达的“城市”可以是确定的某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微电影继承了“微短时长” “微短周期” “微小规模投资”特性,能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播放,适宜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观看。

第一,与城市形象视频广告比。城市形象视频广告通常是5-15秒,在短短十几秒内对自然风光、地理人文、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或全景扫描或重点突出。从传播效果来说,受众纵有目不暇给之感,却总觉浮光掠影,缺乏感性体验的代入感,少有与城市的共鸣。而城市微电影以城市中人物发生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提供的就是一种感性的体验。

第二,与形象宣传片比。二者都是在30分钟以内展现城市魅力,塑造城市形象,表现内容与表达方式却有不同。如城市形象宣传片《福天福地福州游》,用福州自然风光的优美画面配合人文特色的舒缓解说,展现名胜、建筑、风景,而“福州,我爱你”系列微电影则以城市为背景,用独特的叙事结构,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刻画这个有爱城市的生活、城市精神,极具生活气息。制作上,二者也有一定区别:城市形象宣传片常常是政府出资,拍摄制作已模式化、套路化,航拍大画面鸟瞰城市全景,延时摄像效果慢镜头特写城市,色彩明亮、节奏紧凑。而城市微电影的表达方式自由,门槛很低,普通人只要有想法都能参与进来。

第三,与城市电影电视剧比。城市电影和电视剧没有严苛的时长限制,娓娓道来剧情,细腻、深入思考城市和城市文化。城市微电影则要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整讲述一个城市故事,没有太多时间渲染铺排,只有平地起波澜迅速制造情节的矛盾冲突,并借此表现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形象。因此,一定程度上,一部优秀的城市微电影要求甚至高于传统的城市影视剧。

最后,与城市网络视频比。与城市相关的网络视频多以纪实为主,叙事往往碎片化,过于意识流,缺乏镜头语言逻辑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甚至不需要演员和剧本,观众直接随着摄像机的视觉观感来浏览了城市风貌,体验城市生活。

二、城市微电影的传播模式

城市微电影如何建构与传播城市形象?下文将以拉斯维尔的“SW”传播模式,对城市微电影的制作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心理和传播效果,逐一进行分析。

(一)制作主体

据V电影网《2013互联网影视行业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不同于传统影视行业,62.77%的互联网影视从业者离散分布于北上广以外的城市。③主要是商业主体、政府部门和普通网民出于市场需求、政府宣传和民意表达需要,而制作城市微电影。

广告商为了宣传企业品牌制作的商业微电影中,城市作为背景与氛围出现,如时尚杂志《ELLE》“520女性电影短片系列”《爱在拉斯维加斯之赌城月色》《爱在上海之非典情人》《爱在巴黎之妙之异境之巴黎》,选择巴黎、上海、拉斯维加斯三座著名城市作为标题甚至故事发生的背景,主要目的当然不是宣传城市而是企业产品,但无可否认其从侧面加深或微调了城市形象。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城市管理者开始热衷投拍城市微电影,以此主动宣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风貌文化,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继首部官方城市形象微电影《苏州情书》之后,不少城镇,如海南澄迈、新疆伊宁、河北野三坡等一系列默默无闻的小城镇凭借城市微电影走进受众视野。

普通网民通过制作微电影,完成对梦想的追求,获得关注,实现自我价值,是微电影出现伊始备受网民追捧的原因所在。体现梧州文化的微电影《苍梧三钗》由独立电影人零经费运作,演员零门槛海选,连化妆间也是租借,三天时间制作完成,实现了推广梧州文化,树立梧州历史悠久城市形象的目的。

(二)传播内容

1.故事中嵌入城市场景。此类微电影多是巧妙地把城市建筑、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等城市场景与剧情安排巧妙嫁接,城市背景衬托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丰富城市内涵。微电影《我和南京有个约会》中,法国男孩凯文机场捡拾南京女孩遗落的个人相册,按图索骥梦中有缘人, “故地重游”女孩相片中的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文化南京、古韵南京和时尚南京、玩味南京的城市形象与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在微电影这一载体中有机融合,故事情节与城市场景衔接天衣无缝,城市形象的宣传水到渠成。

2.台词中植入城市特色。于人物对话中提及其对城市的看法、印象,借微电影中的角色之口,道出城市特有的精神和品质,是城市微电影建构与传播城市特色形象的另一常见方式。微电影《下一站,昆明》中,大学生李春城毕业之际,在他的摄影作品报告会上,忆起与女孩子涵走过的昆明山水,深情告白: “……此刻,我只想用七种色彩来诠释我对昆明的感受。这里有红色的土地,橙色的神秘,黄色的英勇,绿色的活力,紫色的浪漫……”随着他的告白,画面中依次展现昆明石林的鬼斧神工,滇池的碧波万顷……七彩斑斓的景点画面配合深情台词,凸显出“春城昆明”风情风貌的与众不同,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3.主题中融入城市品格。城市微电影将表现主题与一座城市的品格紧密勾连,在相辅相成中既可以“催化”微电影的主题寄托,也能充分展示与传播一座城市的品格形象。微电影《相约山楂树》巧借同名电影的热度,在情感诉求的微电影故事主题中,丝丝入扣地融人宜昌得天独厚的三峡风光、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打造了一部美轮美奂的城市微电影。

(三)传播渠道

2014年大获成功的微电影《夫妻游戏》,除了蓝正龙等众多明星加盟,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重,主题兼顾温情与搞笑之外,颇受关注的是这部微电影众多的合作平台。其战略合作与重点合作的除了优酷、土豆、酷六、56网、爱奇艺、V电影网等各类视频网站,搜狐视频、网易视频、凤凰视频等综合门户,PPTV、迅雷看看、爱奇艺、PPS、暴风影音、风行网等网络播放器之外,还与榕树下文学网站独家合作,获得天涯娱乐的独家网络社区支持以及央广视讯、100TV等手机平台合作支持。这些合作伙伴为这部商业微电影提供了渠道保证,城市微电影也可以借鉴这种市场化的合作方式,选择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网络播放器、网络社区、移动媒体等渠道。

1.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与网络播放器。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是许多城市形象宣传的第一窗口。门户、视频网站鼓励、培育微电影产业,推出或独立成篇或系列成剧的城市微电影,如爱奇艺《城市映像》系列,固然是影视剧版权费水涨船高下的应对之策,却也在客观上起到传播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作用。

网络视频播放器,如PPS、风行、快播等,也常在首页推荐一些城市微电影,并以片头、片尾广告等形式捆绑热门影视剧视频播放。这些网络视频播放器有的还推出APP,成功“入侵”手机等移动终端,迎合了网民新的视频收看趋势,城市微电影也可以善加利用。

2.社交网站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时代,多数城市都开通了各级机构部门的政务微博、微信,对内、对外主动宣传城市形象。城市管理者在新媒体上与受众的沟通、互动更及时、频繁,也更接地气, “官微卖萌”时有发生,城市形象建构的更生动丰富而具感染力。而通过人人、天涯、豆瓣等社交网站,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收看、转发、分享,城市微电影在“朋友圈”被不断分享转载,与城市形象相关的新闻事件被快速传播。

3.移动媒体。汽车、火车、飞机、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能有效占领流动人群受众在旅途中的心理空白期,使其于潜移默化中接受城市品牌形象,大大提高传播效果,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传播渠道。

(四)受众心理

理论上看,城市微电影面向所有人,但综上所述,其传播渠道以网络媒体为主,所以目前城市微电影的受众以青年人居多。部分受众只看自己家乡的城市微电影,还有些受众对于感兴趣却不熟悉的城市,也会把微电影作为了解城市信息的一种渠道。这是因为,较之其他媒介形式,在如何深刻表现城市上,微电影的优势在于对“地方感”的深入挖掘。

“地方感”( Topophilia)由段义孚引入媒介地理学,用以表达人对地方的爱恋、依赖之情,莱特(Wright)用“大地虔诚”( Geopiety) -词,表示人对地理空间的深厚敬重。④地方感指一个地方的特殊性质,也指人们对于这个地方的认同与依恋。前者强调这个地方的物理或历史特性,使其具有特殊意义与象征,值得记忆;后者则强调经由亲身经验、记忆与想象而生发出对于地方的深刻认同与依附。⑤

城市微电影对空间表征、地理景观、城市群体以及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展示,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物理与历史特性,唤醒“我们”(城市内部受众)对于地方的独特记忆与体验,也召“他者”(城市外部受众)在对比与想象中确认这座城市的地理文化坐标,完成地方的“他者”建构。在地方感的建构中,“我们”(城市内部受众)并不是地方感形成的唯一主体, “我们”的城市地方感也必须借由“他者”(城市外部受众)的映照中得到确认。因为“每一方面只有在它与另一方面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面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⑥就如《苏州情书》的黛瓦粉墙、吴侬软语,只有并立于《火锅》的高楼林立、火辣川音,才能映照出吴越文化浸润的苏州与巴蜀文化熏染的成都。

城市微电影的“他者”还指叙事层面的“他者”。受众观看城市微电影时,以己身为坐标原点建立了第一视角——“我们”,以及微电影中那一个个鲜活却平凡的城市人物——“他者”,透过“他者”与城市景观、建筑、食物……故事之间千丝万缕的地方情意,或反观己身与地方之情,或入乎其中的深切体会,或联系实际油然而生投射感,或由于漂泊异乡地方感缺失而滋生怀旧式向往。因而,受众——“我们”总能将自身的地方感与城市微电影中“他者”的地方感震荡呼应。

综上,地方感是城市微电影吸引受众的核心心理元素,也使其成为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渠道。

(五)传播效果

在笔者对“城市微电影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中,幽默搞笑、励志温情和旅游风光是排名前三的受调查者欢迎的城市微电影主题。有别于传统影视剧的“明星效应”,影响受众选择一部微电影的主要因素为“内容有创意,情节精彩”“能引起共鸣”, “有著名演员或导演”排在了最后。调查还发现,受访者更倾向于观看自己家乡的城市微电影。三分之一的受调查者只看反映家乡的城市微电影,半数受调查者两者都会看。

制作主体上,专业微电影公司或视频、门户网站资本介入的城市微电影,市场化运作模式下制作相对专业,品质更加优良,得到半数以上受调查者青睐;草根网民制作的城市微电影支持率( 38.54%)也高于政府机构的城市官方形象微电影支持率(9.27%)。

三、城市微电影发展的再思考

从微电影诞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微电影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是微电影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微电影则是建构城市形象的最佳传播媒介。但尚处初级发展阶段的城市微电影,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缺少行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造成城市微电影制作主体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应当参照影视剧较成熟的评价标准,综合考虑专家意见、观众满意度和收视率、城市形象宣传目标等多维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是城市微电影发展中需不断探索的。

其次,城市形象与微电影结合中存在问题。部分城市微电影缺乏创意,没有情节故事,随着同类城市微电影泛滥,势必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此外,由于时长限制,城市微电影要在短短十数分钟内,在完整讲述故事情节的同时融入城市的地方感,使其常显剧情仓促、情节跳跃、逻辑欠缺。解决上述问题,恰可乘不少城市“文化建城”战略的东风,聚集生产要素,鼓励市民UGC(用户内容生产User Generate Content),形成健全健康的微电影产业链,保证创意活水源源不断,探索城市管理者与投资方、创意制作团队和播放渠道、推广公司等各方受益的主导赢利模式,方可提高整个城市微电影行业的制作水平。

再次,应注意城市微电影与多种媒介形式协同,多渠道持续宣传的问题。一部微电影虽能令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高,城市形象的建构却非朝夕之功。城市微电影只有不断拓宽传播渠道,从互联网走进电视或公交、电梯等移动媒体、分众传媒,与传统媒体结合,才能覆盖较少触及网络媒体的中老年受众。城市微电影只有与城市形象广告、城市形象片、城市影视剧等多种媒介形式协同作战,在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与网络播放器,社交网站与社交媒体、移动媒体之外,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实现网络媒体与传统的结合,保障持续宣传,才能建构良性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①李宗诚.定位理论在城市形象宣传策划中的运用[J]徐州大学学报,2009(5)

②龚赟 微电影——城市形象营销的利器[J]现代视听,2012(5)

③2013互联网影视行业报告[R].vmovier.com/41079

④朱竑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⑤贾雯霞,微电影的地方感审美与城市形象建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

⑥肖祥 他者与西方文学批评——

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文2

COSPLAY是动漫衍生出来的一种亚文化,它突破了次元之间的屏障,作为连接动漫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深受年轻人喜爱。COSPLAY集青少年自我展现的渴望、理想状态的追求及“离经叛道”的诉求等于一体,所以能迅速风靡于青少年群体,特别是走在青少年流行文化前沿的大学生群体中。动漫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而COSPLAY本身拥有较高的ACG商业价值,势必会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领跑者之一。 

一、国内外现状 

1.日本动漫展业现状 

目前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动漫作品出口国,占据国际市场的6成,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80%以上。 

日本2015年至2016年的出版物大约60亿册,其中漫画期刊和单行本就占到21亿,超过30%。全日本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会社和不计其数的自由动漫制作人,电影院年上映动漫大片80余部,电视台年播出动漫4000多部集。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有87%的日本人喜欢漫画、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动漫迷组织的动漫俱乐部多达数百,并定期发行会刊。在海外,日本动漫同样势头猛烈: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40个国家上映其动画电影。 

而日本的COSPLAY也因为日本动漫文化变得十分流行。日本ACG业界成功举办了大量的动漫画展和游戏展,此时的日本漫画商和电玩公司为了宣传自身产品,在这些游戏展和漫画节中找来一些男男女女装扮成ACG作品中的角色以吸引参展人群。日本规模最大的漫展“Anime Japan 2017”于3月份在东京国际展示场举行。为期4天,总的到场人数为14万5453人(同比增长107%),创下了新的人数记录。在漫展中设置的“Cosplay’s World”,集结了大量的Coser。 

2.中国COSPLAY现状 

笔者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过程中,在天津地区,近10所高校内随机进行了关于中国COSPLAY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COSPLAY普及程度”柱状图显示:大多数的人知道COSPLAY,其中只有约48%的人对此感兴趣,而真正愿意参加其中的人只有约24%的人。说明即使在中国,“COSPLAY”并不陌生,但是愿意更深层次的认识COSPLAY或杰出COSPLAY的人很少。 

根据“COSPLAY玩家角色选择趋向”饼状图显示,近82%的人会选择日本或美国的角色,只有18%的人会选择国产动画角色。说明在COSPLAY的基础:动画角色上,中国还有所欠缺。 

二、建议 

放眼国内,动漫市场已有一段时间的发展。据市场调研机构艾瑞咨询的《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2016年,我国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达7008万人,而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则已达2亿人。而且,二次元用户还在稳定增长。那么,我国动漫市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呢? 

1.转变市场定位 

目前,我国的动漫市场的定位还是以儿童为主,所创作的动漫作品也呈现出低幼现象。但儿童不是消费主体,导致我国动漫市场流失了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而COSPLAY的主要受众为在校大学生,其消费能力也十分有限。在日本动漫市场就有着十分明确的定位。不仅有适合儿童观看的低幼动画,还有适合成人观看的运动、励志、神话等不同主题的动漫。可谓老少皆宜。所以,我国动漫市场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重新定位。 

率先改变市场定位的一批企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可米酷漫画平台。其创始人兼CEO曾说过:“我们面对的用户群体从襁褓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社会,整个过程就是他们逐步释放巨大影響力和消费力的过程。” 

2.加大宣传力度 

COSPLAY的发展,离不开动漫文化的普及。由上文提到的“COSPLAY普及程度”柱状图可知,知道COSPLAY的人并不少,但了解COSPLAY或是参与COSPLAY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相关企业应该重视动漫品牌和动漫形象的宣传,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或者是原创性的动漫作品。将特定的动漫形象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努力营造具有正能量的动漫氛围。这种商业运用可以是多元的,如设计公司动漫形象周边产品,创办品牌COSPLAY展等。让人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动漫活动中去,与动漫形象面对面,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动漫世界中去。 

3.支持中国原创动漫。中国漫画家陆明曾经说过:“模仿日本漫画里的东西不是他们的问题,是中国漫画的问题,是中国漫画人的问题。中国人的漫画不好看,不吸引人,他们可不去COS日本的么。”每年我国的动漫产品都在增加,但是,其中充斥着令人“熟悉”的面孔:心灵之窗(中国)与秒速五厘米(日本);大耳朵图图(中国)与蜡笔小新(日本);金甲战士(中国)与迪迦奥特曼(日本)......这样一对一对的双胞胎使得我国动漫产量虽世界第一,原创精品却屈指可数。 

欧美的许多动漫作品都是取自当地文化,如《小红帽》等。在中国三千年历史的优良文化和美学底蕴中,并不缺乏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独特的艺术素材,如《聊斋志异》、《天仙配》等。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这些优秀的形象和素材大多被埋没。我们应当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将我们民族特色与先进的动漫技术结合起来,生产出一批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动漫作品。 

三、结语 

动漫发展到现在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文化,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承载了太多,逐渐与人们密不可分。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的中国原创动漫作品,无疑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一剂强心剂。当人们对于动漫的片面认识发生转变,当我们充分利用动漫作品中的活化石--中国传统文化,再借助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国动漫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贺.浅谈动漫行业的发展前景[J].产业经济,2016.74,75. 

[2]操梅.COSPLAY--亚文化的身份认同[J].前沿.2016.47. 

[3]人物与服饰:动画与影视角色造型参考[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5]前程日本.日本COSPLAY发展史[Z].http://qianchengriben.com/2011/1005/8310_2.html,2011-10-05. 

[6]艾瑞咨询.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R].2016. 

[7]于文思.日本动漫产业营销策略对我国动漫产业营销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 

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文3

移动游戏变身展会主角

如果说,去年ChinaJoy首次同期举办的首届世界移动游戏大会及展览会(WMGC)标志着国内手游行业爆发的开始,那么今年的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则毫无争议的成为国内外用户、游戏行业乃至资本市场的目光焦点。

运营商政策带来了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条件的改善,硬件红利与人口红利结合造就了国内移动市场无与伦比的增量。根据最新出炉的《201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数量约3.3亿人,同比提升89.5%;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25.2亿元,增长率逼近400%;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达到25.2%,亦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移动游戏仅用两年时间就已经超过页游,跃居中国第二大游戏类型。着迷CEO陈阳预测,到今年年底,即使保守估计手游市场规模也将超过250亿人民币。国外市场研究机构Superdata更是表示中国明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手游市场。

迅猛发展的移动游戏也成功接棒端游,顺理成章地成为ChinaJoy的新主角。为了体现对移动游戏的特别重视,本届ChinaJoy除了继续同期举办WMGC外还特别设立了移动主题馆,移动游戏平台、五大手游发行渠道共携千余款移动游戏产品参展,以往的端游厂商被如今的蓝港、百度91等移动游戏新贵所替代;同时手游企业也大量进驻B2B和B2C展馆,无论是参展商还是产品数量上,手游都远远超过了端游;从传统的showgirl和周边轰炸,到《敢死队》主演,好莱坞明星杰森・斯坦森空降现场宣传同名游戏,手游厂商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采用各种方法博人眼球。本届ChinaJoy展会250224的观众数量和21.6%的增长数据充分表明了ChinaJoy的改变给自身和手游行业带来的正面效应。

移动游戏行业的火爆吸引的不仅仅是普通用户。相比端游和页游,手游产业链分工更加明确,全球化色彩更加浓厚。本次ChinaJoy移动游戏的另一大亮点就是B2B和同期业内活动的遍地开花。本次B2B展馆吸引到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00逾名专业观众,不仅维持了原有的手游CP、发行、渠道之间的交流作用,还创新性的邀请国外厂商组团参展。据国内手游开发商天拓立方负责人透露,仅在三天的展会期内,他们就与美国、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在海外市场全面开花。而台湾远传电信子公司远东新世纪总经理苏侯彰也表示:这几天有大量CP主动和他们接触并询问台湾市场的相关情况。在促进国内手游出海方面,本次ChinaJoy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各种官方或非官方的业内活动同期举办,也让ChinaJoy的夜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除了360、飞流等产业链厂商举办的活动,更令人欣喜的是其他相关企业的活跃:游戏云UCloud的手游王侯将相之夜、引擎Unity3D的璀璨星空夜、行业媒体蜜蜂网的德古拉酒会……移动游戏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游戏产业内部,更对相关产业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正如多盟张鹤所形容的那样:只要手游发展顺利,无论怎样改变,相关产业也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中国火爆的市场也必然吸引投资者的目光。2013年游戏行业内最大的10个收购交易,有9个来自亚洲;国内去年手游行业并购金额高达200多亿。而今年随着手游行情看涨,资本将会更加眷顾手游市场。UCloud酒会上东方花旗证券董事郑剑辉表示:目前手游行业被并购的公司只占5%,而上证周大勇则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的IPO上市的手游公司。”毫无疑问,未来将会有更多并购和IPO的出现,也将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手游行业,促进手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更加精品化与国际化的手游公司才会存活。

IP从热捧变为理性思考

IP(知识产权)在移动游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2012年,《我叫MT》、《大掌门》等游戏正是凭借着受众广泛的“魔兽世界”和“金庸武侠”等优质IP,从第一批卡牌游戏中脱颖而出。爱奇艺联席总裁徐伟峰对记者表示:从旗下《爸爸去哪儿2》和《爱情公寓》等手游的推广过程中看,具备好的IP的游戏,其推广效率甚至是没有IP游戏的四到五倍。

但是业界对IP的盲目热衷也使其购买成本迅速上升。去年年中时,起点排行榜前几名的作品版权金约为十几万到几十万,而现在在盛大文学同期举办的国内首个网络文学作品游戏版权拍卖会上,6部作品的手游改编权累计拍卖价格达到2800万元,价格最低的一部也有160万元,最高达到810万元。

优质IP资源价格一路猛涨,一方面游戏开发成本节节升高,让有些CP认为拿到IP就万事大吉,轻视游戏内容制作,甚至被某著名作者形容为“随便乱搞,糟蹋东西”;另一方面,短平快的特征让手游山寨作品层出不穷。据统计,仅日本著名漫画《火影忍者》,未经授权的游戏产品在国内就有数十种以上。归根结底,以上种种现象不仅损害自身产品的利益,更侵犯了IP的品牌性和安全性。IP不仅仅需要热捧,更需要理性思考。

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文4

所谓papi酱,在网络上被称为“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也是“2016年网红第一人”,其实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生。她的产品,就是用手机录制时长不足5分钟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播放。

这背后既是网红价值的提升,也是短视频的爆发增长。

相比之下,后者更具未来空间。

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Talkingdata《2015移动视频应用行业报告》显示,在所有移动视频应用中,短视频应用款数最少,仅占6.1%,但其用户数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同比增长401.3%。

人们越来越习惯打开手机去点击这些短视频。曾任职新浪微博运营总监的刘新征发现,每日统计的热门微博前十位里从“几乎看不到视频”变成“一半以上都带有视频”。于是,他跳槽到短视频平台“秒拍”。

拥有“秒拍”与“小咖秀”两款短视频应用的一下科技CEO韩坤则告诉《t望东方周刊》,2015年10月至今,公司从之前的60人迅速扩张到200多人,不得不更换更大的办公场地。

等待风口

2012年,Twitter以千万美元收购了一款短视频应用产品Vine、后者可以播放时长6秒的短视频,上线半年就成为苹果AppStore里热度前三的产品。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仅美国就有多达20款短视频应用上线。随后,美拍、秒拍、微视、微可拍等中国短视频应用于2013年相继上线。

光速时光CEO曾航对《t望东方周刊》说,视频是穿透性最好的传播介质,只要有人在转载某一个视频,就相当于作了一次免费传播,在视频里面放置的微信号、微博提示,都可以有效转化成存量用户。

工具,这是韩坤彼时给短视频应用的定义。此时的短视频时长有限,内容不足,这是所有新领域都要面临的问题。一直到2014年底,短视频都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它偶尔被用户使用,但并不频繁。

最典型的例子是“微视”,在2015年初被腾讯战略性放弃,足见这个行业并非背靠大树好乘凉。

“方向与坚持。”在韩坤看来,这是“秒拍”没有死掉的原因。

那段时间对所有短视频平台来说都是煎熬,唯一的方式就是撑下去。

“短视频是方向,这是我一直没有变过的。”有视频情节的韩坤曾经一手打造了酷六网。

在他的设想里,酷六应该是YouTube似的UGC(用户生产内容)平台,但是最后成为影视播放平台,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设备”。

但是从2013年开始,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的普及首先教育了用户,手机拍照与摄像成为用户习惯,对于试图切入短视频领域的从业者都看到了巨大的红利,“秒拍”如此,“美拍”同样。

如果说“秒拍”自身具有“视频基因”,“美拍”的基因则是“美图”。

“美拍”是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短视频应用产品,更像是美图秀秀延展到视频。这有点像社交软件Instagram的发展路径:由图片起家,逐渐开辟视频功能,并进行社区化运作。美图CEO吴欣鸿曾表示,“美拍”的下一步是成为传播和社交平台。

“秒拍”的路径更像Vine。在B轮融资中由新浪微博领投,“秒拍”与微博也进行了深度绑定,如今新浪微博的内置视频都由“秒拍”独家提供。

“与新浪的战略合作确保了‘秒拍’的优势。”在韩坤看来,微博社区自身的媒体与社交属性通过独家合作方式移植到“秒拍”上。实现打通后,“秒拍”也不仅仅是短视频“工具”,还添加了娱乐与媒体功能。

某种程度上,短视频平台需要借助社交平台的流量,对后者的依赖很强。新浪微博数据显示,2015年第4季度微博内的视频日均播放量达到了2.9亿,环比增长了53%。在国外,2015年11月,Facebook每天的视频观看量超过80亿次。

根据一下科技向《t望东方周刊》提供的数据,“秒拍”与“小咖秀”日均播放量超过5亿次。2015年底,一下科技完成2亿美元的D轮融资。 2016年1月12日,北京,秒拍创始人韩坤与黄晓明在秒拍&小咖秀主办的“放肆一下・2015移动视频风云盛典”上发言

短视频到底该有多短

短视频真正爆发始于2015年,内容制作者开始深耕。

资本市场也对视频类创业项目青睐有加,包括吴晓波、张泉灵在内的多个投资人都看好视频类创业项目。

张泉灵公开表示,未来视频内容最赚钱。相比文章,视频会越来越受欢迎,越年轻的人越喜欢轻阅读,“不用动脑子的内容”。

虽然视频短,但并不能忽视在视频构思和制作方面需要具备的专业性。短视频内容制作方“二更”的CEO李明告诉《t望东方周刊》,“二更”的工作人员多数来自于电视制作机构,一段几分钟的视频成本在几万元与几十万元人民币之间。

短视频内容创业者正被资本争抢。“二更”刚刚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而与其调性相仿的“一条”估值近1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用户对于不同时长的视频内容有了区隔。各大视频网站、微信公号、短视频平台都是“二更”的内容渠道。

但是李明发现,播放量最高的是“秒拍”与“美拍”平台,用户已经知道看什么样的内容去哪个平台。

短视频平台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调性,时长不会超过五分钟,内容各异,但是以好玩为主。

“二更”有着更强的PGC(专业生产内容)属性,李明相信现在的好内容依然是稀缺资源,“处于渠道求着内容”阶段。

不同于“网红”的单打独斗,“二更”、“一条”这样的机构早已尝试商业化运作,包括广告、版权、商业运作。“二更”还试图通过大电影剪辑切入电影行业,“一条”则通过视频贩卖生活方式,走“视频电商”路径。

不过,以短视频切入的PGC生产者都会试图更大规模的内容生产,短视频领域更重要的生产者来自“网红”。

没有网红就没有短视频

一个事实是,网红在短视频行业兴起前就已经存在,短视频与网红是互相助力。

对UGC制作者来说,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拍摄、剪辑、分享的全部流程,甚至可以自带美颜功能,制作上的“去专业化”真正成为现实。

“papi酱”们之所以快速走红,既是抓住了短视频的红利,还在于其解构调侃的风格,视频遍布年轻用户的槽点,进而产生价值观上的共鸣。

在“秒拍”每天5亿的流量中,有一亿指向网红,这既是运营策略又是用户需求使然。

根据新浪与北大联合的《90后媒介使用习惯研究报告》中,七成以上的90后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平均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是3.8小时。

“最佳时长在3分钟,如果太长了,用户举着手机就容易累。”韩坤根据后台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

“网红”们需要在这黄金三分钟里直接快速的分享给用户,甚至还要在这几分钟里完成广告。

以在网络上化妆吐槽而闻名的摄影师艾克里里,曾经在几分钟的视频里植入品牌广告并取得了十万次转发。

“短视频与品牌更容易结合,进行植入,传播也更快。”在韩坤看来,短视频既是内容也是广告,进行商业化也相对便利。

“二更”就曾多次拍摄品牌广告。李明告诉本刊记者,这并不意味着“二更”是一家广告公司,而且它只进行定向服务。

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专业机构和个人基本上平分秋色。短视频本身是创意优先,一个短视频能传播起来,最重要的是创意本身。专业机构的优势是更流水线、更工业化,团队的力量更强。而个人创意所受的局限则会小很多。

短视频平台也会为他们提供创意上的顾问,帮他们分析什么样的内容会更适合自己,帮他们获得更多的观看和关注,然后就是帮助他们进行商业变现。

“秒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网红经纪公司,提供广告主、流量。网红则需要将首发权放在“秒拍”。它不养艺人,但在分成上网红拿大部分。

“美拍”负责人则告诉《t望东方周刊》,网红的商业化目前都是通过接广告与开淘宝,平台并不参与分成。

其实最热门的“网红”并不需要平台扶持,与平台合作的多处于中间阶层。

在UGC内容的商业逻辑里,只有视频红人才值钱,网红才是中心。

在“秒拍”宣布 D 轮融资的同时,将和新浪共同出资 1 亿美元创建一支专注移动视频与娱乐方向的投资基金,打造更多的“网红”,借此为平台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

中国的YouTube还是新的造星工场

短视频平台最终走向何处?

“秒拍”与“美拍”都表示,短视频平台还处于用户增长期,大规模商业变现并未启动。但从现有的模式中已能看出其营利方式,无外乎贴片与植入广告、付费打赏模式。另一个视频应用“小咖秀”则可以通过影视宣发获得收益。

事实上,中国视频网站此前一直希望复制的YouTube模式正在类似短视频平台上出现。长视频形态更多的为netflix模式,即以PGC为核心,以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为主要内容。中国式Netflix与YouTube的格局正逐渐明朗。

对比国外,包括WME、 CAA在内的美国大型经纪公司都设立了专门打理网络明星的部门。短视频公司 Awesomeness TV旗下,也签约了多位Vine和YouTube网红,并推出低成本的“粉丝电影”。

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造星工厂。

以社交平台Instagram为例,品牌找代言人、经纪公司找模特都已经绕不开它。为了预测下一位超模,研究者会评估新人的 Instagram 表现,包括关注人数、发图片的频率、点赞数量、评论数,甚至还要统计评论的有效性。

对于中国的短视频平台来说,网红经纪的业务已经向工厂迈出了第一步。

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文5

《影视圈》:广电总局近日了关于限制电视剧播出时段插播广告的“限广令”,这对于视频网站大概是个利好消息。今年广告在咱们网站的投放和去年相比,有怎样的变化呢?是否可以透露有哪些客户在谈明年的合作了?

任冠军:我们引进片子的时候,有很多口碑非常好、收视非常高的作品。这样一来,肯定会有广告商在片头片尾做投放。近期“限广令”出来后,我们这边广告产生了明显的上涨;更多的广告份额从电视台转到视频网站上来。另外,我们有三档自制节目,下个月广告也会陆续增长了。整体来讲,广告的投放一定是一个持续增长的现象了。

这个蛋糕是要比今年做得更大,由于版权的购买和优先,我们会把更多的资源、热播的影视剧进行重播,一定意义上说,用户想看的话可能只能通过我们,这样一来,广告主更愿意投。并且以长视频来讲,效果更好,更深入人心。

但尽管这样,我们不会改变对广告的审核力度。我们有一个相应的把关机制,除了一定要符合法律程序外,广告的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现在还不能对外公布最终数据,但你能看到有戴尔电脑,还有一些化妆品、汽车广告。

《影视圈》:相对电视台来说,您认为广告主在视频网站的投入有哪些优势?

任冠军:不能说我们有什么优势,而是要说大家各有各的优势。

假如广告商在新旧两种媒体上都有投入,那么用户无论看电视还是网站都能收到,从而实现广告的效果最大化。目前,我们和电视台之间也有联动,不仅仅是内容上,广告上也有。天津、湖南、浙江、江苏这些影视剧大台,会培育起一大批用户。如果这些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共同推动一部剧,那会是非常好的效果,仅仅单一力量,不如大家联动的好。如果说达到一定的热播,广告主会有一定的重视。现在的一切都在尝试的阶段,不能说视频网站要和电视台竞争,而是说大家合作,创造出共赢的一个局面。

《影视圈》:据我们所知,由于视频网站买片费一路看涨,而收益仅靠广告贴片,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今后,这一现象会改善吗?

任冠军:其实,现在收益也不单单走商业广告。比如说付费用户这块,也是重要的一点。当然,付费用户享受的也是非常好的服务,无广告打扰;提前看一些片子。比如刚刚下线不到一个月的《失恋33天》,我们已经推出了。30块钱包一个月或者5块钱单独点击这个片子。手动支付方便,性价比对于很多用户来讲还是比较高的。

《影视圈》:视频网站要做到吸引广告主,就像您说的,要集中热播资源。那么,请您来介绍一下本年度乐视网的点击冠军是哪部影视剧?观众的反应是怎样的?

何凤云:如果说按一定期限内点播最高,那么当属《男人帮》。从登陆乐视网到现在为止是5亿的点击率。这部戏一个月内全网统计超过十亿,是很有市场的作品。

其实,以今年来说,有一些题材的作品是比较有市场的,比如像《男人帮》这样的话题剧,《宫》这样的宫廷戏,还有一些青春偶像爱情剧、家庭剧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到网上观看电视剧,看有影响力的大剧,视频网站整体是一个向上的发展阶段。

《影视圈》:今年乐视网影视剧方面点击率较之去年是怎样一个涨幅?

何凤云:幅度是很大的。乐视网逐渐加强服务力度,流量增长是高速的发展。并且,不管影视剧的量,还是行业的发展来说,明年更将是影视剧视频网站的大发展。剧的种类,频道的种类,各个平台在竞争上的一些手段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点击量。乐视网是一个垂直影视剧的门户。在引进影视剧上不会特别指引某些,或者不引进某些。基本上我们会做到均衡一些,像卫视热播的剧,一定要给用户提供到。

《影视圈》:您如何看待以视频网站为主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

何凤云:我从来不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冲击。好比视频网站和电视台,其实有很明显的差异化存在。传统媒体有它的年龄段构成,也有一定剧情喜好的观众类型;我们的观众群体或许相对年轻化一些,用户的时间更灵活一些,不一定有时间在沙发前面看电视,可能会抽其他时间来视频网站看。

我们经常看行业报告, 51%的视频网站用户认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时间看节目是非常好的事。――于用户来讲,自主性,随时随刻创造自己的黄金时间段,是我们对于他们的吸引。或许在最开始的阶段,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有一些谨慎和防御之感。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我们双方逐渐意识到,做网台互动、营销的串联化,提升双方的差异化,做一个最大化的提升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就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男人装》。在播出期间,我们和天津卫视会有一个合作和互动在。户外硬广,我们会加上天津卫视的Logo;他们呢,在播出作品时,文字上也有乐视网的呈现。有的观众有时间专门看天津卫视,有的观众没有时间,看了一半,就只能继续找时间在乐视网看。双方这样的合作,对于传统媒体是一种互补性的供应。毕竟电视台在竞争中也需要差异化的亮点。

电视台具备更好的时效性,我们则是更好的连贯性。

《影视圈》:说到随时随刻创造自己的黄金时间段,我们有没有统计出哪些是网络用户自主黄金时间段的高峰?

何凤云:从0点到24点,都是持续往上升的过程。晚上时间最明显,下午,周末全天时间也都是高峰。

《影视圈》:明年乐视网将会有微电影的制作考虑吗?

何凤云:微电影是乐视网的重头戏。微电影,区别于传统的市场。微这块,包括微的网络剧,原创的栏目,更多是网站平台参与竞争的手段。同质化的东西太多,就没有网站特色。自制剧符合自己的东西,有可控的东西在里面。体现个性的时代,有出挑的东西吸引别人――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色彩代码。

另一个,我们为微影视剧的人才创造施展的平台,提供一些资金,给后起力量有一个展示的机会。要知道,在体现创意和能力的过程中,不是每个投资人给他们机会,大家会预料到可能会有一些风险,不太愿意在这件事上砸钱,而我们可以说在帮人才成长。

乐视网的“微”计划在观众和创作者两方都是有行动的,人才有用武之地,我们有更好的作品,这便是双赢。

电影制作行业报告范文6

关键词:在线视频;广告收入;视频增值服务;差异化战略;用户体验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一、近6年来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的预测

自从2004年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在线视频网站,在线视频这个行业一直都在缓慢发展,直到了2011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设备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使得长视频和短视频在网络上的上传下载的速度得到提高,用户离“卡”这个概念越来越远了,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从而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

根据艾瑞2016年12月最新的在线视频行业统计模型核算,从2011年在线视频作为一个估值只有63亿规模的小市场,到2016年在线视频市场估计达到了609亿的大规模市场,增长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千。这也正是反映了中国式互联网增长的典型例子之一。在线视频的两个增长率暴增的节点分别是2011年的上网速度提高,在线视频规模同比增长达到百分之一百;以及2014年中国智能电话的普及和发展,把网民每日的碎片时间整合起来,使得在线视频市场规模达到249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八十三。

随着网络速度的持续提升以及智能终端的不断开发和成熟,中国在在线视频这个逐渐成熟的市场将会显现出了持续的增长势头,预计在2019年之前,在线视频市场会以平均33%每年的增长率稳步发展,最终成为一个1462亿的庞大市场,引领这世界的在线视频行业的发展。

二、在线视频行业的收入构成主要来源与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收入;内容版权分销;视频增值服务;其他形式。据艾瑞2016年12月的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构成百分之五十五的收入来自于广告收入,排在该行业总收入来源的第一位。

广告收入,也就是视频网站通过接收广告主的广告投放费用而得到的收入。目前最受广告主青睐的主要形式有贴片广告,角标,贴标,定制贴标,暂停广告等方式。也是目前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最传统的和最主要的营收形式。特别是在2011年-2013年期间视频网站的收入主要来源。

2.内容版权分销,指的是视频网站通过自制内容,或者购买内容生产商的独家播映权并分销到其他视频网站平台的营收方式。从2014年开始很多的视频网站已经意识购买独家的形式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太多的营收,反而增大了在线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成本。所以各大网络平台采取联盟手段,开始降低此项目成本的投入,在2015年起大家基本已经不再依赖此营收手段。

3.视频增值服务,关于这个点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会员的发展,或者说是付费会员的制度。在线视频平台通过培养用户在其平台的使用习惯,是用户习惯了在视频网站获取自身所需的视频资源的时候,慢慢培养用户通过付费获取内容的习惯。网站使用的引导用户进行付费获取内容的方法一般为:一是部分优质内容需要单独按次支付;二是付费免除所有视频播放前的广告;三是与国外同步的视频/剧集资源需要付费才可看到最新的集数。大量的网络视频用户在2015年已经慢慢开始养成了这个习惯,然后在2016年这个营收手段趋向更加成熟。

至于在其他形式方面,则包含了类似于网络游戏联运,销售视频相关周边,与明星或者其他的公众人物进行合作,搜索互通等。

根据艾瑞2016年12月行业报告的预测,2019年,视频增值服务将会成为除广告收入外视频网站的第二位重要营收来源。原因是中国的视频用户已经在这段时间养成了或者是被培养出了“付费获取优质内容”的概念,免费的提供内容资源和服务不再是大家主要的竞争力,付费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资源才是在线视频未来持续发展基础和保证。

三、目前在线视频平台呈现的格局

从2004年的市场初成,到现今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一大批玩家进入的市场,最后被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倒下了(如56盛衰;如优酷收购的土豆成为最大的一家视频平台;如爱奇艺收购了PPS等),最终在激烈的竞争活下来都成为了现在中国在线视频网站的主要大玩家。

艾瑞根据用户的数量和平台的营收规模来对现在市场的在线视频进行分层。其中第一梯队,用户数量大并且营收规模相对较大,分别有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以及乐视。他们的有着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竞争能力。

爱奇艺虽然在2010年才成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不断产品的更新,技术完善,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当然爱奇艺也是有实力宏厚的财主-百度在背后支持着,在百度的强大技术以及资金支持下,已经后发成目前国内视频网站的龙头老大。腾讯视频,有一个“好爸爸”,一出生就已经含着金钥匙,在初期就坐拥腾讯旗下两款即时通信软件的庞大用户群支持,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优酷,则是行业内UGC内容发家并慢慢做大的战斗机,后来也找到了他的“金主爸爸”- 阿里集团的支持。乐视是通过视频生态营销,对视频生态各端的进行整合营销和相互补充,也站稳了其在在线视频界的一哥领导位置。

这个梯队里面的所有竞争者都是目前最有实力的大玩家,在最主流的市场里面互相争抢内容版权和用户人群,培养用户在其平台的使用习惯,发掘更有创意更符合用户体验的广告形式,增加平台的营收。下面列举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作为该梯队的代表,进行详术。

爱奇艺非常清晰视频网站的最强竞争力在于丰富而优质的内容和不断的产品创新,提高用户的体验。2016年他们的“剧王”《老九门》,播放量达到100亿次。这个剧集据爱奇艺的说明,是以“共同创作渠道IP改编”,即请来原著的作者共同参与创作使其保持原著的味道。同时爱奇艺也应市场的潮流,对其平台的内容进行粉丝经济营销,抓住粉丝的行为洞察。这也使此剧集在获得原著粉丝的支持外还增加了更多因为此剧的高质量而来的粉丝。双重的影响造就了“剧王”。除了利用线上的影响力,他们也采取了电视+线上的营销策略,网动,并推出剧集相关的“番外电影”。在广告创新上也发掘了更有创意更符合观众体验的广告形式:创可贴;创意中插;随视购;定制标版,超级角标等。除了创意广告,还有超级IP的授权与宣传的裂变。据爱奇艺的报告显示,《老九门》总招商收入已经超过3亿,合作的客户横跨10大行业,接近100席客户,其中28%是快消类客户,IT类客户占15%,日化类客户15%。

腾讯视频则利用自己的大靠山发力于优质内容的独占,从而把竞争对手远远打出竞争市场,以本伤人。腾讯在2015年与NBA签署的31亿元长达5年的网络独家播放权。同样在2015年腾讯视频也拿到了网络同步直播央视春晚。另外其支持用户使用QQ,微信登陆,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通过QQ微信得回的用户信息使的广告精准投放更为容易,以及对整个腾讯生态圈的整合营销,帮助广告主更精准的抓取目标消费者,在对的平台说对的信息。腾讯购买了大量的好莱坞大制作电影,使其会员资源非常丰富。对会员支持高清晰度的视频播放,最高可达720P。而且微信支付的普遍,也加速了v讯视频的会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