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落实;矛盾冲突与解决
自教育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掀起了学习和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热潮,大家都在考虑如何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生根。但是,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校也遇到了一些认识上的困惑和行动上的困难,产生了一些矛盾。笔者认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直面各种新旧矛盾,寻求解决之道,热点问题需要冷思考。
核心素养的新提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教育目标的问题。我国的教育目标一直以来的提法是全面发展教育,后来又提出素质教育。现在提出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这是否意味着教育目标导向变化了,过去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目标不需要再提了?
笔者认为,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之间不完全是一回事。三者的共性在于都是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但是,在学生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上却存在差异。全面发展教育针对的是旧式分工造成的体脑分离或片面发展,强调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针对的是应试教育过于偏向文化知识的学习,强调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在发展内容上强调先天和后天的结合,身心和社会文化要求的结合,以及发展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核心素养教育针对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强调教育要着眼于适应每个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侧重在学生发展的本体方面,核心素养侧重学生发展的功用方面,突出了学生发展的价值选择性和共同性。三者之间是体和用的关系。
认清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三者之间的异同,在实践过程中同时培养才不会冲突。因为个体身心需要全面发展,也需要综合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但是,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为了发展本身,而是把个体引向自我、人类文明、社会生活和宇宙自然,要考虑个体与之打交道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个体身心发展要有重点取舍和具体情境导向,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有两种成分,一是使学生具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养或素质,二是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前者涉及到学生发展的内容,后者涉及到学生发展的方向。如果说核心素养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化,那么,核心素养具体化了全面发展教育的什么?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标准和人的规格要求的具体化。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建设,接谁的班,能否顺利参加建设和接班?这些问题都需要具体思考。目前,社会上批评我们的教育整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结果却把学生培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果培养的学生却缺乏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都说明,我们以往对学生的期望过于笼统,需要随着时展具体化。同时,核心素养教育目的的提出不仅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深化和发展。因为,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侧重为国家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相对忽视了教育对个人、群体、社会、自然的责任和价值,窄化了教育的目的。核心素养提出教育要为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且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具体分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等三个维度六个方面若干具体发展指标,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体现了个体面对自我、社会、文化等多重环境的需要,能够更全面地体现教育的功能。
弄清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关系,意味着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着眼学生身心全面综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要考虑学生面对的自我、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生的身心结构,真正做到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社会奠基。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教育部文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其中没有提到知识,有的学者据此提出,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程目标要从知识本位转到素养本位,把知识和素养对立起来。这就不免让人疑惑。新课程改革不是强调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否意味着课程改革目标导向又要变化了?核心素养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否意味着知识不重要了?过去的三维目标的提法还合适吗?
Υ耍笔者的理解是,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核心素养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是三者的合金。这是国外核心素养的通行说法或共识。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中把核心素养概化为品格和能力,不知道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发团队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提到核心素养的成分时一般也是知识、能力和态度并提。由此来看,核心素养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知识不重要了。相反,我们需要更新知识观,不是让学生为知识而知识,而是要思考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就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而言,它更明确和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内容成分,同时,突出了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核心素养不仅强调学生通过具体过程方法来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正确态度,还强调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功能价值。
认识到这一点,笔者建议,学校在用核心素养指导课程目标改革时,要注意深化每门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成分,同时,把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和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考虑,做到活化知识。
国外核心素养与本土化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起源于西方,传入中国后,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在对核心素养的热议中,也有一种质疑声音,认为核心素养的提法从西方引入,反应了西方社会发展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到了中国后,会不会不符合国情,水土不服?对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不是照搬国外,而是结合中国国情做了调整。除了从国际视角下探寻核心素养外,还从传统文化和现实需求中去发掘和归纳核心素养[1]。
笔者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实际上是全球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国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实更多地考虑到发达地区、国家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欧盟、经合组织和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为了保持区域或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在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中国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真实需要,提高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强调核心素养的中国立场和利益,并不意味着要用中国国情和特色做借口,割断了与世界教育的联系。随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路线和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因此,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教育,要通过比较,认识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不足。近年来,大家感受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双基”上效果显著,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熟练劳动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学生的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自我认识与调控、创造性与问题解决、沟通与合作等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领导力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而这些素养或者是中国人走向全球竞争舞台必备的素养,或者是个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归结起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本土化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认识到这一点,学校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培养世界公民或单纯追求个人自由自在的人,而是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或与世界打交道的中国公民;不是培养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自私人,而是具有家国情怀,积极为世界做贡献的中国人。
国家核心素养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
国家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备或共同的品格和能力,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每个学生的共同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国外之所以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为了解决地方和学校在学生培养上权力过大,过于追求个性化或多样化带来的学生发展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学生发展的国家标准。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们过去中央过度集权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培养的质量规格过度一致,学生培养千人一面。因此,我们提出学校要办出特色,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要求。现在提出学生发展应注重共同要求,这是否意味着学校特色发展不再值得追求了?对此,一些学校的校长们表示出了困惑。
笔者认为,国家层面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般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对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具有的共同素养的统一要求,着眼于各级各类教育,指向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学校培养目标是学生在某一学段学业完成后应达到的培养要求。学校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因此,在每个学生的培养上要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共同要求和学校特色发展要求之间不矛盾。
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学校可以在国家核心素养的框架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调查,了解本校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确定本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侧重点和特色培养目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B研制的同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研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两套素养体系由不同的人分工完成,最终却都要落实到学校课程和学生身上。如果这两种核心素养发生冲突怎么办?事实上,有研究者的报告显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更关注学科本质,学科之间缺乏内在关联,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要求;在学科本位的课程组织框架下,有可能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落空[2]。那么,学校如何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矛盾?
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段对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后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应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掌握程度上进行具体化和细化。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应根据学生面临的个体、文化和社会情境的需求,定位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内容与程度要求,体现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也要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经验教训,提炼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落实有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两条路径。
认识到这一点,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发生冲突的时候,学校应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上审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对学生未来幸福和社会发展的价值,不以知识的系统性、独特性来压制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和整体性。同时,积极发展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真实的情境和挑战性任务,打通学校知识和复杂世界之间的联系。
学生核心素养学校落实与校外培养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了复杂的社会情境需要,因此,它的培养需要通过真实情境。为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北京市出台的教学指导文件中提出学校应“教宽、学宽和考宽”,要教出、学出和考出所学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一些学校因此提出了学校课程要拓展边界,有的甚至提出无边界课程。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校内学习和校外的关系更密切了,学生学得更灵活了,但是学生和老师也感觉到没底了,负担也更重了。有的老师甚至在课堂上说,学习没有边界了,不知道将来中高考的题目会从哪里出。学校学习和校外生活的脱节是现代学校的最大弊端,建立二者的有机联系是现代教育的理想追求。但是,这是否意味学校机构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不重要了?校外场所和机构是否会取代学校、学科、教室,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阵地?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进行,这意味着学校要打破边界,建立起正规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不再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每一个学生都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不是少数学生才能具有的高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由学校来完成。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交给社会和家长,这将导致不同人群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大,引发更大程度上的教育不公平。校外生活在培养学生素养上有直接性的优势,但是,也有偶发随意性的劣势。学校环境具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劣势,也有对社会环境进行简化、净化、平衡化和一致化的优势。另外,倡导学生情景化学习、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科不存在了,学科认识的边界消失了。世界是不可分的整体,但是,我们对整体世界的认识是由各学科分门别类地进行的。跨学科学习建立在分学科学习基础上。学科和活动是认识的两极。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无分化的整体世界走向有边界的学科世界,达到对世界的具体认识,而不是无边界的笼统感知。
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学校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学科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和世界建立更广泛多样的联系。而不是整天搞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肤浅的学习中迷失发展方向。
以上是当前学校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过程中遇到的六对突出的矛盾。学校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临的矛盾当然不止上述六个方面。不管遇到什么矛盾,只要我们不持新旧二元对立的立场,积极寻找统一的基础和矛盾解决之道,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学生就会发展在健康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2
一、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巨大潜能若能全部发挥出来,人类就可能进入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为此,众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发挥人的潜能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来的。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这个思想对我们形成素质教育理论和搞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都确立了这个思想观念,就能有效地消除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
如果“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方针中所指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那么素质教育就是落实“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能力的教育。过去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也重视提高公民素质,但更强调培养专业人才,注重教育的选拔功能。而今天我们则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通过设置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素质教育方法,建立素质教育评估制度等来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
三、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
现代社会,特别是未来社会,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给人们带来多次成功或失败的可能。因此,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培养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心理品质。二是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人们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三是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人们更要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更要善于学习,善于自我激励。总之,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素质教育应是面向现代社会的教育,即现代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同志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担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五、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素质教育看来,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主体,更重要、更本质的还是在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素质教育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指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根据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不应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也就是明确为什么而教。教师不仅要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而且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因此,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就学生的学而言,不仅要坚持继承性学习,而且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而且重视社会的发展需要,其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了。
六、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通过市场竞争重新配置物质资源,而且要求重新配置人才资源,要求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人才规格等多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当今科学技术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教育要培养既文理相通又学有专长,既有创造和开拓意识又具有应变能力、合作意识及服务意识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更是一种个性经济。在市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一定的表现个性特质的产品是难以打开市场的。人也是如此,必须具有个性特质。这就是说,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它呼唤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七、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3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现代社会呼唤完备的教育体系的建立,构建市场经济的素质教育,需要选择不同的路径,需要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创新。
【关键词】素质教育路径选择教育创新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二十一世纪人才质量观的标志,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
1素质教育的涵义解析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就是表达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实践形态;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做人。
1.1素质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教育
素质教育以学生需要发展的素质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的内容和课程,具有明显的“素质化”特征。人的素质是分层次的,其中第一层分为生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第二层分为生理结构素质和生理机能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1.2素质教育是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
传统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因为内容和课程的确定不科学,不能够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虽然它强调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素质,但它只能是对知识水平的评价,其本质上只是“知识教育”,而以外的素质如态度、能力、禀性等素质由于处于评价的盲区,自生自长,无法得到发展和完善。所以,现代社会呼唤着科学化的素质教育。
1.3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生理同化和文化内化的活动
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活动,素质发展包括生理素质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发展。生理素质的发展,需要从外界摄入营养物质来满足其基本的需要;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从社会环境中接受文化信息的刺激。因此,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地促进人的生理同化和文化内化进而促进素质持续、和谐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而进行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2.1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意识观。
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和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进步和突破。知识、素质、能力构成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素质是在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通过认识和实践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素养和品质;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2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旨,它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需要的是人的全面能力的体现,人越能够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可以通过人的终身教育来完成。
2.3树立教育服务观念
树立教育服务的观念,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尤其是教育经济理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对于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使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获得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对于顺应“用户第一主义”的潮流具有现实价值;可以促进新型教师观的建立等。
2.4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要知难而进,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历达标,而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全方位地完善教师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方面,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5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约束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及广泛社会参与机制等内容。按照市场的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变革,吸收和借鉴其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理论,把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整体规划,以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为支撑实现素质教育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并要注重改革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内容,改革不合理的组织管理,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层次。
3完善教育创新的思路
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等。其目的在于“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完善教育创新的思路主要表现在:
3.1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观念创新,它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主体适应客观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教育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方式构建新的思维、理念和思想,来形成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新的正确的认识。教育部门的创新教育,在内容上就是要抛弃落后的组织观念、制度观念、运作观念等,准确认识和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能够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系统结构。
3.2提高教育的适应性效率
教育的“适应性效率”是指教育创新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结构转换的有效性,它是教育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体现在:
一是建立选择性高考模式,改变现行的一些模式,增强高校的自主选择权,推动基础教育的根本变革;二是增强教育的国际服务贸易功能,建立富有特色的国际教育平台,培育自身的指示乃至课程创新的创生土壤;三是改进知识生产模式,强化研究生教育,这是学科发展在综合化、系统化和跨学科的基础上重组和创新,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四是从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到关注教育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
3.3调整和重组我国的教育科研
教育创新应以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育科研的创新水平,是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
完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和程序,把教育科研纳入教育决策的程序之中;建立开放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科研系统,吸纳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为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发展教育科研的社会中介机构,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不断扩大研究队伍,是科学研究成为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3.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教育的创新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更新,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实现教学观念更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实现测试手段更新,对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成才;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新概念.素质教育广场网.
[2]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
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4
一、德育为首,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思想,近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其德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围绕这个核心,学校多次开展诸如校园“献爱心”、“文明礼貌”月等活动,利用各种手段,教育学生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努力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学校认真研讨,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计划,建立了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创造条件,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大力进行校园三化建设,并多方筹措资金来努力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购置了教用办公电脑三台、复印机一台、打印机三台(其中一台彩色打印机);食堂里新添了锅炉、抽油烟机、风扇等。
四、“两基”达标不止步
我校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顺利通过了省市“两基工作”验收,为了使“两基”巩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两基”巩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挂钩到村,主动参与,每学年初,要求挂钩教师深入各村进行调查宣传,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动员辍学学生返校,保证了学校的“两基”工作在省市级验收的基础上的巩固。
五、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工作
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的领导,强化“两免一补”工作的责任。我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有关政策和具体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资助名单,确定资助对象。杜绝了按在校生平均分配“两免一补”资金,杜绝了人为地将资助对象集中到某一、两个年级,还坚决制止了轮流享受“两免一补”或者将“两免一补”拆开分摊到学生的做法,对确定的“两免一补”的学生进行张榜公布,召开“两免一补”发放教科书仪式,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六、注重安全工作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我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成绩显著。学校和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到位,责任到人。同时,我校特别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安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学校领导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对师生到校、在校、放学回家、生活、交通、用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每学期召开安全开专题会议,制定各类自然灾害的逃生演练方案、消防演练方案,进行演练。近三年来,学校从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七、艺体卫教学,注重培养特长生。
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5
1、坚持以解放思想为主线,加快推动开放创新,努力打造教育发展理论引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不断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实际,即你一不更新观念,调整思维,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性的,也有机制方面的,但归结起来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抱守残缺,固步自封,得过且过,进取性、创新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4-0019-04
课程体系是为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提供的全部课程的集合,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1]。高职院校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必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一、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质上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而展开,其所呈现的是达到高校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科目及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直接规约了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2]。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并将其作为设计总纲贯穿于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中。
(二)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应以职业岗位为基点
“职业性”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基点,即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为基点应厘清两方面的认识。
一是职业岗位与岗位群的关系。高职专业尤其是经济类或管理类专业,就业人员所面对的通常不是一个职业岗位,而是一个岗位群。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也要面对职业岗位群设置课程,既要着重设置面向某一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课程,也要设置面向同类岗位群的相应职业能力课程,还要设置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平台课程。职业平台课程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共性发展和职业特征要求而设置的专业大类课程,能够为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扎实、行业通用能力要求明确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
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经验性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策略性能力,以便其在胜任基础性岗位的同时,还能够胜任专业岗位和管理类岗位。与此同时,除特定职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外,交流表达、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理念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环境中综合问题的能力,必须构建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通过工作中的学习“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3]。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理念,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中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学习领域课程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把学习理解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对理论与实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同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并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此外,还要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并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是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理念,并不是要排斥传统的学科课程,更不是要求所有的课程都采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而是要求学科课程与学习领域课程相协调,并通过学习领域课程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一般应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情境性、人本性。与科学性原则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是置于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框架之中的,这一框架即学科体系。与情境性原则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是置于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框架之中的,这一框架即行动体系。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以实践的行动内容为主,理论的学科内容为辅,并在人本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获得的过程性和陈述性知识内化为能力[4]。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化的任务课程与任务化的技术课程,技术化的任务课程是工作体系课程,是指将工作任务作为技术知识(理论技术与实践技术)的载体,并将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学习的主线;任务化的技术课程是实践导向的技术基础性学科课程,是指将技术工作的任务嵌入技术课程,并将技术的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学习的逻辑主线[5]。课程体系中的一些通识课程和职业平台课程就是这样的学科课程,是基于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导向的学科课程。
二、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体系剖析
2012年12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制定的第一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该标准是教育部委托各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教学规范的基础上研究制订的。各类专业教学标准虽然大的框架一致,但内在要素的差异较大,专业教学标准的质量参差不齐。这里仅对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中的课程体系做一分析。
包括会计、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在内的13个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由3个课程模块组成,分别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若干门课程[6]。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是简单明了,且在13个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普遍设置了经济学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学基础、金融学基础和管理学基础等课程,类似于职业平台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也针对各专业特点设置了各自的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体系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问题。作为课程体系的架构首先应该是完整的。然而现有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仅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进行划分,只有部分专业在教学进程安排说明中提及公共基础课程,这种架构没有将文化素质课程、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和身心素质课程(或者统称为通识教育课程)纳入进来,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来看,这样的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存在明显缺失。
二是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考问题。课程类别的划分通常是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对应,专业课程中又包含了专业核心课程。现有的高职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仅列示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而一般专业课程则没有设置,在课程类别划分上存在一定的逻辑失误。此外,将按教学内容划分的课程类别与按修学性质不同划分的选修或必修课混同起来,不够科学合理。事实上,除了专业选修课程外,其他类别的课程中也可能有选修课程。同样,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必修课程。因此,这样划分也不够严谨。
三是课程体系的依据与分析问题。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没有明确各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主要工作任务,其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缺少必要的依据和分析。事实上,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
三、完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一)依据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设置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引导着高职教育的过程及其结果的总方向,使其发挥着与其他教育类型所不同的功能。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既要有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功能,又要有就业教育的功能,还应有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功能。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需要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包含人文与社科课程、经济与管理课程、科学与艺术课程、基本技能课程等)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也包括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依据学生的发展目标,需要设置具有通用性和迁移性的职业平台课程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也包括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的同时,也要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相关选修课程和不同方向的能力拓展课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此外,在设置显性课程的同时,也可以考虑设置一些课堂以外的隐性课程,并将其作为课内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二)优化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
课程结构体系是指所有课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课程)及其组合方式,是一种宏观与中观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结构要体现逻辑结构、形式结构和功能结构的特征,并最终表现为一定的课程模块结构、课程链路结构和课程层次性结构[7]。
1.课程体系的模块结构
基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和功能,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特定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特性出发,可以把高职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职业平台课程(或者称作岗位群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其中,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还可以依据工作过程细化为几个子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也可以按照能力拓展方向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高职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应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体现高职课程目标多元化和兼容性的理念。课程体系的设置既涵盖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又涵盖职业岗位的定向性目标和岗位迁移性目标,涵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二是兼容并蓄,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模式。其既包含体现能力本位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也包含以学习领域课程为依托的实践导向的学科课程模式,做到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三是体现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的有机融合,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2.层级结构与链路结构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层级化、链路化设计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各个模块之中,按照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发展规律和由浅入深的学习认知规律,先后设置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与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同时在各课程模块中设置不同的课程并确定相应的顺序。而链路结构主要体现在以生产过程为主线的学习领域课程之中,即根据工作次序的前后和工作的相关性构建成链路化的课程。
(三)注重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整合
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指每一门课程中所有知识内容及教与学的活动组合方式,是课程的微观结构。课程内容整合主要涉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它关系着课程功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由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课程内容三要素内涵与比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教育类型课程的特点。对侧重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领域课程,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围绕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将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对侧重于专业基础和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职业平台课程,在将技术的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学习逻辑主线的同时,还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认知的一般规律,以实践为导向,将技术工作的任务嵌入到课程之中。对侧重于态度情感教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要求包蕴素质教育的理念,突出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的改革取向。
参考文献:
[1][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1-10.
[4]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37-39.
[5][7]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39-57.
[6]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S].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56-60.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ment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ing Standards of Economic Special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Mao-dong, ZHANG Fu-tang
(Guangdong Wom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5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