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范文1
一、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问题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构成学习动力的前提,无疑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二、优化课堂结构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对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时给予鼓励的评价,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和B组题的作用,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学习才能。在教学中采取“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即适当放低教学起点,适当增加教学层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真正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三、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考虑,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课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
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此时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兴趣,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减缓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问题直观形象,学生吸收自然好。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圆,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学生亲身验证、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四、优化课堂中变成训练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率
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还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达到“堂堂清”巩固“双基”在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变式”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注重精讲多练(变式训练)。在实施变式教学方法同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意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率。
五、增强数学教学机智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的优化率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复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思维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设计“概率的含义”这节课练习时,我设计一道摸球游戏的开放题如:用8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1)以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2)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范文2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研究
初中数学教育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主要课程,因此,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状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所提升. 但是,目前教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面临困惑. 因此,提高课堂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好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获得全面的发展,成为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课程改革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力地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也想学好数学学科,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会出现厌学情绪,面对这样的局面,认真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特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概述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就是指初中数学教师,利用合理的教学理念,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恰当地呈现给学生,并且能够使学生对呈现的内容及时做出反馈. 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互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高,从而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果.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
体现
1. 效果和效率相协调统一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不是说教师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了多少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了怎样的体验.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不仅仅是指对学习好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中也得有效.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好的,如果一堂数学课下来,花费的时间较少,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较少,那么这堂课就是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如果花费的时间较长,教师和学生感觉负担较大,那么整个课堂效率就很低下.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往往会在下课后还要延长几分钟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讲完,这样会引起很多学生内心的反感.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同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阻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课堂效率低下的一种表现.
2. 教学过程与结果相统一
初中数学课虽然没有高中数学课抽象,但是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抽象度还是较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定理和公式,还要让学生理解它们是如何得出来的,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索,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很多教师会注重结论,而轻视教学过程,他们会把解题的思考方式的培养看成重点,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他们认为学生解题是关键,只需要记住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遇到同类问题直接代入就行了,从而在学习中让学生记忆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将原本就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再降低.
3. 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相统一
数学学科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不仅仅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的记忆过程,而是一个去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教师需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数学修养,以适合的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成长的机会. 因此,真正的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
因素
1. 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意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能依靠延长课堂教学时间来实现,要树立学习时间有限的意识. 教师一旦有了“效率”意识,就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上,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更不会占用学生额外的学习时间,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效果,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的认知因素
首先,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力能够发现“数”“形”的特点,发现数学符号、字母、几何命题、几何图形之间的内部联系. 初中学生的观察力还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几何的对称美,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其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初中数学的一大特点,它通过语言表述来反映事物内在的规律,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键.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不再是利用直角三角板去验证,而是利用逻辑分析去证明. 最后,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初中数学内容高度抽象,良好的想象能力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要贴近现实生活,一方面,把要讲解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这样便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注意前后知识呈现逻辑性. 初中数学还具有一定的广泛应用性和基础性,它和很多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在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同时,理解数学丰富的内涵,从而拓宽对数学的认识.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
策略
1. 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意识
作为初中一线数学教师,首先要合理分析数学教材,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先对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充分把握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些重点地方,提醒学生重点注意. 在讲解的时候,尽量选择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课本中的复数、数轴、绝对值等知识,都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讲解代数式、公式、定理知识时,直接点出教学主题,节约时间,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讲解完知识后,要做到精讲精炼.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就是做题,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教师在布置习题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避免在课上用大量的练习来占据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对于学生掌握较困难的问题,做好预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
2. 加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训练
首先,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通过相关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正确观察顺序和反复观察的习惯. 在近年的中考题目中,都会有一道题目考查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2013年深圳中考第16题,要引导学生先从整体观察,然后再从局部观察. 若学生观察了图形之后,依然看不出1,5,14,30的规律,就通过局部分解的方式来观察.
其次,学好基础知识,借助教学模型不断深化想象,例如,在学习两圆的位置关系时,仅仅是观察图像很难发现实质性的问题,只有学会了基础知识后学生才真正建立了两圆位置关系的想象. 有些问题仅仅依靠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具体的模型辅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直观的形象事物为抽象问题设计模型,做好相互转化.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24
数学一直是困扰很多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困难,尤其对于部分逻辑思维较差、空间想象力不丰富的学生而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和方式,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发挥自身引导性作用,重视学生数学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素质化教育和新课标的实行,数学课堂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有效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但在推广过程中,仍然出现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注意。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层面分析,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既不能独立解决数学题目,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基础知识,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很难提升;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层次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处于主体性地位,没有很好地兼顾学生基础,减少了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初中数学课堂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
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学生、教师的角度分析原因,只要找出具体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程度较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数学没有兴趣,会降低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就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由于本身没有形成扎实的数学知识系统,在遇到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很容易产生“放弃”心理,使得在课堂上分心,同时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题目的中心思想,成绩的不稳定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信心和兴趣。
2. 教学方式有待更新,数学课堂效率较低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搭建数学理论知识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也应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目标,常常在课堂中布置大量的练习作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减少了师生互动,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情况,降低了课堂效率和质量。如在教授苏教版初中知识“轴对称图形”时,教师重点强调“轴对称”的定义和意义,而没有讲述其具体来源和应用,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将现实与数学结合起来,增加学生课堂学习难度。
三、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对策
提升初中课堂有效性,不仅能够节约教师课堂精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针对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具体原因,并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主要可从以下三部分进行:
1. 创设有效数学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有效性和质量,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课堂引导性地位,有目的、有方法地带来学生探索数学领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奥妙和乐趣,通过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等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认识概率”时,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假设有一堆小珠子,其中有黄颜色、红颜色、绿颜色和蓝颜色,请问,第一次抽取蓝颜色的机会有多大?”,通过最简单的实例启发学习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营造课堂积极气氛,使得每个同学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果有学生提出:“老师,这些颜色的珠子分别有多少个?如果不知道的话,也算不出机会的大小……”,再重新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概率”的学习,以互动式教学方法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有效数学情境,应注意综合考虑学生基础情况,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建,多以“问题式结尾”“矛盾式结尾”为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不断创新情境类型,结合学生初中阶段认知水平,以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2. 开展直观教具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直观教具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可感教具开始进入课堂,对于展示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PPT教案,动态展示“函数”的由来和“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应把握好直观教具展示时间和口头讲授的关系,不过分依赖电子产品,而不注重本身讲解过程。同时,教师可以多利用生活中的教具,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寻找教室的“对称”图形,将理论联系实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3. 丰富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不断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在教授苏教版数学“一次函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生活应用题:“什么时候买房最便宜?”“哪条线路最短?”等,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提升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应适应素质化教育的时展潮流,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及时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和方式,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提供多种途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丰富课后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领域。
参考文献:
[1] 肖彩华.准备、具备、兼备――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小组课堂讨论”的策略新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0).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范文4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抓住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就牵住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牛鼻子。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等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进程与质量。教学策略是教师把新理念运用于教学过程的中介,是体现教学方法的载体,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引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淡化形式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自从新课标颁布以来,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们对一节好课有这样的误解:创设情境引入、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时要思考知识内容的实际生活背景,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何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但精彩的引入、热闹的讨论后,学生能理解明白吗?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吗?
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限制,初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方式,是以搭建知识平台,构建数学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认知过程。初中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知识内容有很好的实际生活动背景,如负数、数轴、绝对值、方程等,可以适当的通过情境创设引入,但也有很多的知识内容,如代数式、运算法则、公式、定理等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例如,讲完全平方公式,就可以根据学生前面已学的多项式乘法公式,提出如何计算 ,引出 ,完全没有必要创设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不用过久地在游弋,可以直达问题的核心,节约时间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形式化的数学课堂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关注实质,淡化形式,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先做后讲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先做后讲”是让学生先动手实践,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与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授予、他们简单吸收,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先做后讲”强调了学生在做中学习,既承认模仿练习与机械记忆的技能性训练阶段,更注重了在做的过程中对数学过程的感悟与体验。“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讲,给出问题,小结方法,总结步骤,揭示规律,感悟思想方法等;二是学生讲,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或看法,这恰好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数学知识建构过程必须经历的。例如,引导学生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时是这样设计的:
三、变式演练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经
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断地经历感知、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过程,所以知识平台搭建后的数学活动不能过多、过久地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不同组成部分和完善知识结构。
四、表扬评价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归根到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不同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同,学习知识需要的方式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于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和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符合学生的学习口味。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与时俱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素养,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告诉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技巧,为他们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对初中数学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
一、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新的形势下,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航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思路,以便于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只有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才会爱上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强大魅力,才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问题想得更全面。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一节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课堂有效性提高了,就证明师生之间的默契度达到了,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双向沟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进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飞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真正让学生们学到数学中的精髓知识,感受到数学的强大魅力,增强学生遇到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填鸭式”教育,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差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虽然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改善,但是对于一些个别的问题依然存在偏差,在中考的重压下,不少学校、教师依然将升学率看作是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将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的唯一的标准,将所有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帮助学生考上高中,对于一些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灌输,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或者沿用多年的教案,不将知识进行更新换代,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只是将表面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这样也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学习知识,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
(二)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被动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接触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如果学生在小学打下基础,初中数学学起来可能会比较轻松,但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一些压力。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小学存在些许不同,这就使得学生不容易融入到学习环境中,不少学生渐渐习惯了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教授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去接受,而不懂得自己去探索,长此以往,数学就变成了学生的一个短板。还有不少同学对于知识记忆不扎实,对于数学中出现的一些复杂公式,学生们更多的是死记硬背住,而不是自己去推导总结,这就使得对于一些学过的知识记忆不牢固,出现记串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最大化
教师们应该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课余时间加强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们应该不断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互的讨论,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应该更多的掌握学生们的情况,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学到知识,对于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不断加强个人素养,实现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的等腰三角形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对称意识,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和定理的应用情况,让学生掌握堆成思想的应用,然后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二)行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要充分抓住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契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一些难懂的数学知识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录制或者在网上搜索一些与所学教材知识有关的趣味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独特的魅力,从而爱上数学这门学科。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对于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积极主动学习
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不应该被动的接受知识,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大胆思考,对于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发散思维,争取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教师在平时应该加强学生学习技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这个提倡“教育减负”的时代,教师不应该再将学生置于“题海”里面,将每一堂课做到精巧细致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另外给学生布置任务时要有重视,做到每一道题目都不浪费,让学生既能轻松,又能学到知识,从而形成一种竞争向上的学习氛围。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范文6
关键词:初中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构建 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通过有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作者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做如下交流。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要做到:(1)理解和尊重学生。(2)要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3)要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多的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4)要放下身段,即在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及的在课堂上发挥自己,展示自己。教师的爱要平等,对于每个学生不要有偏见。“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逐渐成为学生欣赏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总而言之,南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
二、预习题的设置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
预习题只要能起到预习重点内容的目的就行,因此预习题的设置不要过多,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的时雨课时保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就知过程,会学习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集中的人。教师要将数学课堂中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精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例如:我在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时预习题设置是:1、用折纸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尝试用证明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先用手折亲自体验,便于接受,有层次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再如我上《锐角三角函数》一节课时,在黑板上的一个版块画了三个直角三角形(分别含有30。,459,60。角)在这三个直角三角形下面附加四个问题:
(1)你能求出30。,45。,60。角的正弦值吗?
(2)请你观察以上三个函数值,你能找个窍门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它吗?
(3)请你总结一下正弦值是随着角度如何进行变化的?
(4)请同学们比较以下函数值的大小。为课堂的高效奠定的基础。
如上设置的预习题可以使学生形成知识规律,更加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三、课上创设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中
心对称图形》这一课中,让学生观察图形依据图形的特点自己归纳中心对称图形
的定义,并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又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一课利用折叠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同时也趣味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在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依据预习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课上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证明方法,个别小组探究出3到4种证明方法,例如过三角形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或者延长一边过其顶点过另一边的平行线,或者是过三角形边上任一点作另两边的平行线等。体现了合作的快乐,而且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加强了小组之间的凝聚力。
四、课堂上小组竞争机制的建立以及教师评价语言的合理应用
制度合理的评比细则,形成竞争机制,加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以及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效率。而在课堂上教师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尽量做到评价语言多样而亲切,生动而巧妙,幽默风趣。比如:评价中小组内有对组员的评价,班级有对小组的评价,评价呈现方式有口头的、有笔头的、有板面的,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自尊心,集体观念。所以课堂上你争我抢、你说我讲,评价制度和语言成为了制胜的法宝。
结论: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达到高效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并且精心的备好每一节课(从预习题的设置到练习题的选择等)。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关注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提高效率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1] 同红勤,程建华.试论“有效备课”.江苏教育研究,2008(4).
[2]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