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发展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发展理论范文1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就陷入了困境,传统金融理论不能解释金融市场频频发生的“异象”。在对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修正的基础上,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从而使金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有效市场前景理论
研究背景
现代经济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推理建立起庞大的理论大厦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冠”。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进展,金融理论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短短五十年内,公司金融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在经济学这顶皇冠外,金融学已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萨缪尔森甚至将金融学喻为 “社会科学的珠冠”。 Zvi Bodie和Robert C.Merton将金融学定义为“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的分配。”现代金融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预期效用函数理论之后,Arrow和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这些经济学理论都对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做出基础性重要贡献。
沿着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石,公司金融学研究硕果累累,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Modigliani-Miller的MM理论,Sharpe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OPT)和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等。这些理论都承袭了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所用的分析框架为一般均衡理论或无套利定价理论。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成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融市场上日历效应、IPO溢价、封闭式基金之迷等异象不断出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此已经无法解释。也正是这些未解之谜推动了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修正传统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揭示了投资者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得金融学研究更接近实际。
传统金融理论的困境
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始终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根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主流方法是理性经济人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zi为不确定的状态ω赋予一个概率分布,并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理性经济人以期望效用最大化确定自己的证券组合。各类证券供求相等所决定的价格就是证券的市场均衡价格。由于交易者作决策时利用了所掌握的信息,证券的均衡价格就会反映交易者持有的信息。那么,反过来说,交易者在什么情景下能正确地从价格中推测出“足够”的信息以利于自己的决策呢?这就引出了理性预期均衡。交易者携带不同的信念和信息进入市场,达到理性预期均衡时,他们利用均衡价格反映的信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得到的决策就视同他们拥有全部私人信息时一样;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进入,交易者就没有重新交易的意愿,均衡处于稳定状态且可以达到资产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现代金融学关注的是金融资产的定价和配置问题,而金融资产配置的信息有效性,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效市场假说被认为是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充分的反映了传统金融的研究脉络。Eugene Fama(1970)对有效市场的经典定义是: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信息变化所带来影响的市场。具体来说,EMH包含以下三层基本含义: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合理评价证券价值,此时市场是有效的;假如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他们的非理是随机的,从而彼此的行为相互抵消,此时市场依然有效;假如非理性投资者的非理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会消除市场的异常波动,此时市场依然有效。
有效市场理论诞生后,曾在较长时间内经受住了理论和市场的考验。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频繁出现,对有效市场的各种质疑不断涌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学通过实验手段,从人类决策行为的非理性角度出发,对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质疑。
(一)有限理性个体
根据EMH的观点,人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他们总会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和贝叶斯法则进行决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Kahneman和Tversky(1973)的研究指出,投资者在决策时,并不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并不看重决策最终获得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更加在意以某参照点为标准的相对财富的变化状况;Kahneman和Tversky(1979)进一步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是风险厌恶者,而是损失厌恶者。Van 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更表明,首先,经济环境反应出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由于个人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经济情况会有不同的认知与感受,加上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进而通过行为表现而与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换言之,不同的个体对市场或经济状况会有相同或不同的“认知”(Perception),进而转化为行为和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再反馈到市场和经济中。传统金融理论将人视之为理性,认为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变化(盈利水平、宏观经济环境等等),而忽视了个人和群体决策的作用。行为金融学则大大提升了“人”的地位,修正了传统金融理论理性人假设的基础。
(二)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交易而是群体行为
EMH在理性人假设之后,进一步放松假设: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但他们之间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彼此的非理会相互抵消掉。但在社会心理学表面,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受到整个系统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因素的影响。信息串流使人们在决策时都会参考其他人的选择,当该选择是传统的、流行的或权威的时候,人们更容易忽略自己已有的或可获得的信息而遵循该选择。试验证实人们在相互交流时,交流最多的是共同知识,私有信息得不到交换。Shiller(1999)指出由于人们注意力的限制,只能关注那些热点信息,并形成相似的信念,而人们的交流以及媒体的宣传使得这些信念得到进一步加强。羊群效应,即从众行为,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处于群体中的人们彼此模仿,相互传染,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和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人们逐渐失去理性。在金融市场中,通常会导致热点的频繁出现,严重的时候将出现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这些研究可有力地证明了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是随机交易而是一种群体行为。
(三)套利者不能保证市场有效
EMH最后一道防线认为即使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上套利者的存在,也会将市场拉回到有效的基本面上,非理性投资者最终会因为财产消失殆尽而自动离开市场。市场依然将是有效的。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首先,套利的核心是无风险,套利能否发挥其功效,关键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价格高估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到同质或近似的并且价格未被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大多数情况下,证券并没有明显合适的替代品。其次,即使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但由于证券的未来价格具有不可预知性,再加上市场上噪音交易者的存在,套利者依然面临着重大风险。因此,套利者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
至此,传统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被击穿,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及研究体系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里程碑式的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发表,在更加现实的假设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经典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框架进行了修正,提出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决策动机会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变量的影响,在决策的编辑阶段往往会依据个人决策偏好而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编码,在决策评价阶段,相对于参考点,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决定了最终决策方案的制定。Kahneman和Tversky在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决策框架之后,提出一个理论模型来诠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此模型分别用两个函数来描述投资者的决策:一是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v(x);二是决策权重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π(p)。其中,价值函数取代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则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重,则投资者的决策方案(假定期望值为psi的方案被选择)的选择模型为:
,其中(j=1,2,…,m ;j∈J)(1)
ps0= Maxpi s其中(i=1,2,…,n;i∈I) (2)
pij>0且,pij为备择方案,i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概率,j为某个概率的编号。在各种备择方案中,具有最大期望值ps0的决策方案将被投资者所选择。
前景理论通过一个完全按照心理试验结果构造出来的函数来刻画偏好,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非期望效用的决策目标。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许多判断和决策都会系统性地偏离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过程,从而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传统财务理论所信奉的期望效用理论。1982年,Kahneman和Tversky与Slovic合作发表了《不确定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一文,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即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之为“认知偏差”。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的正式创立,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行为金融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实践中金融市场异象频发,理论上前景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实验心理学完成了影响巨大的认知革命,这些都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深化发展。Debondt和Thaler(1985) 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着力对“过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并利用50多年的市场数据对此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文章认为所谓的“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中的“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在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无偏的,对信息会产生适当的修正。“过度反应”无疑打破了这一观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行为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对信息反应情绪化,会产生反应过度,造成估价过低或过高,并得出了美国股市存在反应过度的实证结论。基于“过度反应”假设,Debondt和Thaler(1987)对“价格长期反转现象”进行了解释:投资者在前期的交易中反应过度,导致价格偏离太远,后期进行自我纠正,因而出现了前期“亏损”组合在后期有更好的收益率表现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1985)发表《过早出售赢利股而过久持有损失股的处置效应:理论和证据》一文,解释了投资者对赢利股票过早抛出、对损失股票继续持有的异常现象――处置效应,并验证了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这两篇论文表明行为金融理论已经开始解释金融市场异象,进入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行为金融理论的魅力所在,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者的介入研究,掀开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理论迎来了它的繁荣阶段。Shiller(1981,1990)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价格与流行心态的关系等;thaler(1987,1999)主要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以及投资者的心理账户问题;Debondt (1993)发现个体投资者的情绪与股市总体表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了BAPM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了BSV模型;Shefrin和Statman(2000)提出了BPT模型;Jegadeesh和Titman(2001)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中期动量效应。特别是Shleifer教授2000年出版了《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一书,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探讨了行为金融领域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并就四个方面提出了20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继续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到目前为止,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仍有争论。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的是,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和“有限套利及市场非有效性”这两个理论基础构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其中“有限套利和市场非有效性”主要探讨现实证券市场中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充分实现,它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对信息会存在着不适当的反应;而“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则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是如何形成投资理念和对证券进行判断的。Shleifer(2003)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套利是充分的,那么套利者可以及时调整无信息变化下的需求变动,而且价格也会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这样的话,即使许多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市场仍然有效。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都完全理性,就没有力量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有鉴于此,李心丹(2005)认为,与传统金融学相对应,行为金融学研究主题包括三个层次:投资者的个体行为;投资者的群体行为;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 ,其中前两个层次归纳起来就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第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个体行为,它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以及这种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另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群体行为,它主要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第三层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市场异象的挖掘和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易者和非理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原因导致传统金融理论中有效市场赖以生存的“套利”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存在着系统性的偏离。
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发展的几点思考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不成熟。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和现象,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打破了“理性人的神话”,为人们理解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性化的视角。同时较为系统地对EMH和传统财务理论提出挑战并能够有效的解释了市场异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尚有相当的距离。迄今为止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较为分散。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金融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的案例。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也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
行为金融理论并非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取而代之。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完全以往的理论,它只是在开拓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可信、有效。行为金融学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金融学,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检讨和前提性的反思,使人们的眼界豁然开朗。行为金融学并非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取而代之,金融理论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理论更好的融合,最终构建起完整有效的现代金融理论框架。
从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是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发展。传统金融理论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在解释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的“规范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实中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与假设中的“理性经济人”又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传统金融理论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是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机制的一个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1979)"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Shefrin, H•(2000)•Beyond Greed and Fear,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Tversky, A•, and D•Kahneman (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 185
4.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金融研究,2005(1)
5.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2(11)
6.张圣平,熊德华等.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金融研究,2003(4)
7.张多蕾,孟华婷.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4)
8.李心合.对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与批判.会计研究,2004(10)
9.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7)
1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2)
12.安德瑞•史莱佛著,赵英军译.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3
13.李心丹.行为金融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
作者简介:
金融发展理论范文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该理论的提出并不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简单拼凑,而是观察和思考金融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尽管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即何为因、何为果),但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明确地表明,一方面,每一次经济发展的都伴随着金融制度、金融过程以及金融功能向高级化和复杂化演变,而每一次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都使经济运行的某些环节更为平滑;另一方面,更为明显的是,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停滞,都造成金融运行和金融秩序的混乱,而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经济发展的暂时中断。正是二者之间的这种经验关联,促使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倡导者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考察和摸索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本质规律,将其确定为其理论的基本问题。
2 金融发展理论的政策含义
(一)金融结构高度复杂化
对金融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它既可以是戈德史密斯所指“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也可以特指短期金融、间接金融与长期金融、直接金融比例的不平行发展与不均衡发展,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逆转,即“金融倾斜及其逆转”。还可以是包括全球不同类型国家或一国不同时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商品、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的数量变化(比例)与质量高低,以及上述因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与不同要素的变化与比例等。但是,在复杂的金融结构变迁中,最为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还是“金融倾斜及其逆转”。它大体上反映了由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由以银行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到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由以银行为主导主体的简单金融到以金融市场为主导主体的复杂金融,由以国别经济体为单元的相对封闭的国别金融到高度开放的高度流动性的真正全球性的全球金融的结构变迁。
(二)金融功能的实质性扩展与提升
在传统上,在以银行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金融的功能被简单地限定在单纯的中介功能,而在以金融市场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在金融经济中,金融的功能得到不断丰富、扩展与提升。根据默顿(1999)的归纳,现代金融系统的主要核心功能是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转移资源的功能、管理风险的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和解决激励问题的功能。莱文(1997)的研究则表明,金融功能主要有动员储蓄、配置资源、实施企业监控、便利商品劳务、促进风险管理和合约的交换。总之,不管对金融功能如何进行概括,但金融功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扩展与提升却是无庸置疑的。
3 金融功能、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
发展金融学是研究金融是什么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科学,即不仅研究金融本质的演进及发展,而且研究经济发展的科学,但它不是孤立地、一般地研究金融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而是研究金融与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影响,即二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而金融功能就是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或桥梁。换言之,发展金融学既从金融与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又从金融的本质演进与金融经济互动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既研究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正功能,又研究二者关系的负效应、负功能。
(一)金融功能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核心
金融功能作为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因此,它当之无愧成为发展金融学研究的核心。货币作为金融产生的标志,它所承载的价值运动就构成了金融的范畴,因此,货币对于金融功能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货币的产生是金融功能演进的起点。金融功能的承载体是金融体系中的子系统(如包括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等在内的金融结构),没有这一载体金融功能将无所依附,更无从谈及功能的发挥,当然,金融功能的载体也处于发展之中,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金融功能产生的动力来自于经济系统对它的需求,因此,金融功能内生于经济系统之中。不过,金融功能也不是单向决定的,而是相关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金融与经济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此外,金融功能是有目的和指向性的,即它是为了经济发展而存在,更具体的就是媒介价值运动,因为货币是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具有天然的效率优势,通过以货币为基础的价值流通来媒介其他商品载体的价值运动更有效率。
(二)金融结构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金融体系是金融活动过程的总体概括和规定,是金融过程的上层建筑,而金融结构是金融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搭配、比例等关系,是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金融对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的功能来予以表现的,而金融结构是金融体系功能的主要体现,金融体系是金融结构作用的表现形式。因此,一国金融体系与其他国家金融体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二者金融结构之间的差异上,有什么样的金融结构,相应地就有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因此,金融结构作为衡量各国或地区金融发展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的比较分析自然也就成了发展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三)金融效率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归宿
金融效率作为各金融结构主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绩效,反映的是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与正功能,与之相反,金融危机(预期风险的实现)反映的则是金融与经济的负效应与负功能,金融效率与金融危机都产生于金融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二者好比一对孪生姐妹,不可能只要其一而不要其二。事实上,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将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单独列出来,与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放在平行、并列的地位而纳入发展金融學研究框架,但这并不表明发展金融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不关注金融风险,相反,本文将金融效率定义为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框架就是在金融风险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总之,在发展金融学研究框架中,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的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结构是金融功能的表现形式。
4 结语
目前,全世界的金融理论都是在在宏观金融学领域和微观金融学领域中发展,主要分析与论证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效率等,这对于未来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在金融市场中很多模糊和不确定的认识在金融理论体系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可以说当下的金融的新理论都是结合金融市场的现状发展起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发展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还需根据金融危机时代进行执行,这不仅能有效解决金融市场中的实际问题,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实践与发展具有无法忽略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扬、王国刚、安国俊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布赖恩·克特尔.金融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金融发展理论范文3
关键词:金融资源 金融结构 金融功能 金融效率
F830A
佟硕(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金融发展理论;张磊(1981-),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吕正日(199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
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在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层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框架,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金融发展问题本身,没有对金融的本质属性问题、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关系问题、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体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社会科学分析体系,总体的研究状态还停留在量性金融的阶段。以白钦先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经过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建立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金融发展理论做出了创新性的完善和拓展。
一、对金融资源属性的研究
金融资源学说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又是金融资源学说的逻辑起点。白钦先(199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经过对百年金融发展史的反思和对已有金融发展理论的再认识,对传统资源观进行了拓展,确认了非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赋予金融以资源属性的定位,提出了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金融资源是最基本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全新的金融观。为了清晰地界定金融资源属性,白钦先(1998)将金融资源属性概括和抽象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各种金融因素构成的体制机制及相互影响产生的关系),三个层次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同时,白钦先对金融资源的特征展开了研究,启发性地揭示了金融资源的二重性特征,即金融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金融资源在受到配置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二重性之间是统一的。金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因素。白钦先对金融资源属性的认识,是一种对金融问题研究的全新视角,从本质上提升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层次,为研究金融发展问题建立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将金融从单独的符号、服务、中介、工具、杠杆一类提升到人类社会一切资财之源的高度,提升到成为人类核心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的层面”。
白钦先建立的金融资源学说,通过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将狭义的金融观提升为广义的金融观,将对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上升为对金融非中性的认识,从而使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与人类欲望无限需求的关系成为金融发展与经济研究之间重要的契合点,促使金融分析与经济分析有机结合。
二、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研究
从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过程看,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转变,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白钦先从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融资方式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入手,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内,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比较银行学》中,白钦先首次提出了金融体制是由九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开始了有关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研究。在金融结构研究方面,白钦先(1999)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金融业及其业务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观察到内生性自然演进过程的存在,即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呈现出不平行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其将这种状态高度概括为“金融倾斜”。在此基础上,白钦先(2003)通过对传统金融(直接融资)与新金融(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直接金融在绝对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金融倾斜逆转”,认为这种逆转是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重新认识,白钦先指出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特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变迁即金融发展”的观点是一种量性金融发展观,是一种忽视了金融发展内在实质性内容的片面金融发展观。通过对这种观点进行修正补充,白钦先(1998—2004)阐述了“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结构变迁并不必然就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应该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发展相统一的一种状态。
在金融功能研究方面。白钦先(1998)明确指出金融研究的重点应该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转变。他认为金融功能也是一种金融资源,属于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与金融结构相比,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其更易于整体观察与把握,更少受人为干预,所以更难能,更难成,更难得,也就更稀缺(2006)。白钦先在关注金融功能问题的过程中,还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正功能与负功能的辩证存在问题。其认为,现有的研究对金融正功能的关注和研究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受到比较广泛认同。但是,在关于金融负功能的研究方面,理论的深度还很欠缺。所以,结果是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金融功能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白钦先、谭庆华(2006)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问题。他们对金融功能重新界定,提出了由基础功能(服务功能、中介功能)、核心功能(资源配置)、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等)构成的金融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功能的演进轨迹。他们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发生共存状态下交替重叠。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功能演进即是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实现了金融量性发展观与质性发展观的有机结合。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系统阐述和深刻揭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触及到了金融及金融发展的本质性核心,对金融发展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评估金融发展的客观标准,使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理论基础更加坚实。
三、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随着白钦先对金融的资源属性的揭示和对金融功能观的阐述,金融效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并成为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钦先(2001)对金融效率定义是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应该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衡量,而这种效率应该实现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从静态来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实现金融各子系统的协调,也要达到金融与经济两个复杂系统的协调。从动态来说,金融配置效率既要实现时点上的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也要考虑发展过程中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影响关系。因此,白钦先,丁志杰(1998)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沈军(2006)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进行研究,提出了SFE框架。他们认为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金融问题的关键是以金融效率为切入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这一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环节是金融效率。在他们看来,已有的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金融个体或是诸如保险、银行、证券等局部的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缺乏对不同金融市场互动影响、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金融结构内部构成、要素配置机制及其效率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他们引入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简称CAS理论),按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将金融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
通过在理论体系中引入金融效率因素,白钦先为金融发展问题建立现实的基础。将金融资源、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等问题与进行效率相关联,一方面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也为评价和评估金融发展提供工具和方法,同时,为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准。
四、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白钦先(1998)提出了建立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问题。其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遵循金融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与健全金融体制,发展与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质性金融与量性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经济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白钦先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这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影响世界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的战略问题。白钦先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涉及经济资源观、金融资源论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他利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有力的解释。指出由金融危机衍生出的金融理论的危机问题,解释了亚洲一些国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自身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属性,不合理配置,导致了金融的负功能超过了正功能,导致了泡沫的积累和金融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最终危机爆发。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这种不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得到摒弃。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白钦先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和质统一的发展;二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稳定发展与跳跃性发展并存的发展;三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2003)将这一战略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挑战,保持国别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战略对策。
白钦先教授建立的以金融资源理论为核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通过全新的视角审视金融发展问题,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关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再只局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在金融发展的估计与测度时,更应该从是否实现人本关怀、人文精神、人性启发的角度,对金融发展进行评价。在现实方面,一个国家在构建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金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要理解本国金融资源的分配状况,针对这种客观存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既要避免开发不足造成的浪费,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掠夺性使用。因此,在金融资源利用上,也要关注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实现建设友好型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钦先比较银行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白钦先建立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城市金融论坛,1998(8)
[3]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9(4)
[4]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J]国际金融研究,2003(2)
[6]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
金融发展理论范文4
关键词: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55-02
一、理论研究背景
在2004年12月7日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做了题为《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报告,通过借鉴生物学中生态学原理,提出金融生态理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新观点。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研究范围也局限于国内,对该问题的详细研究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目前对金融生态概念给出的比较权威的定义有两种,分别是李扬和徐诺金。李扬(2005)认为,金融生态系统是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认为,金融生态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结合以往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生态主体通过金融生态客体功能的运用和发挥,以达到实现自己资金最优配置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金融生态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金融生态主体进行内在和外在的调节,以达到适应金融生态环境的体系和总体。
二、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目前对金融生态系统结构比较权威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李扬给出的,他认为金融系统应该由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部分组成,金融主体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机构三部分;金融生态环境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如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环境等。第二种观点是由徐诺金给出的,他认为金融生态系统应该由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部分组成,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和其他;金融生态主体包括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组织;金融生态调节包括外部调剂和内部调节两
部分。
我们认为以上两位学者均忽视了金融生态客体的重要作用,这对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大的欠缺,因此我们提出了自己金融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金融神态主体,卖方如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市场组织,买方如居民、企业、政府(消费者)、国外;金融生态客体,交易对象如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交易通道如交易所、金融市场、交易机制等;金融生态环境,如法制环境、经济环境、行政环境、信用环境、文化环境等;金融生态调节,自动调节包括竞争性价格调节机制如自负盈亏、改善经营,强制性市场退出机制如兼并、收购、破产,制度调节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及协会。
三、指标体系构建和对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
分析
在学习借鉴了其他学者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四个原则;指标选择包括宏观经济、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政府支持力度、金融业自身发展状况和金融中介发展状况等七个方面。其中,宏观经济选择了经济总量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和开放度指标三部分;信用环境选取了社会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四个指标;法制环境主要考察了金融案件结案率、法院积案率、银行诉讼赔偿率三个方面;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包括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劳动就业率、政府最低保障补助水平、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四个指标;政府支持力度包括基础设施投入总量、对金融产业投入总量;金融业自身发展情况包括发展指标、开放度指标、盈利能力指标;金融中介发展情况包括区域金融中介总数量、每万人律师数、每万人会计师数三部分。
利用构建好的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金融法律不完善、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经济基础弱三个方面。
四、加强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做强做大核心金融产业
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天津滨海新区尽快彰显金融资源的洼地效应,使天津滨海新区真正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聚集地、金融产品创新和中心资金集散中心,引导金融机构主体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金融辅助产业和支撑产业
金融产业不仅仅包括以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为中介的资金交易,还包含其他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交易和管理,金融产业链不仅包含传统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信用评级、投资公司、会计、咨询评估、审计等众多中介机构,核心金融产业的发展和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需要发达的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都应该纳入金融产业发展整体规划中,给予大力扶持和培育,因为两者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专业服务机构的有力支持核心金融产业需要大量相关产业的支持,如精算业会计法律管理咨询业、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广告和市场调研等。同时核心金融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又带动和促进其辅产业和支撑性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保持金融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平衡发展
无论是发展核心金融产业,还是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都应该注意保持金融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发展,不能单纯为了发展某一产业而忽视其他部分的发展,整体而言,只有当核心金融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才有对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的需求也才能够解决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聚集的成本问题,也只有解决了成本问题,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才可能跟进,这是金融生态系统螺旋式发展的基本模式。
五、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发展方向
(一)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
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任何性质的产权主体都应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承担责任,实现金融产权的完整化。
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央行应积极参与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在金融立法工作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加强立法规划和协调,从而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和评估制度。同时加强人民银行诉讼案件的管理工作,做好法律咨询服务工作,要加强法制宣传,推进金融法制工作全面
发展。
(二)以政府为主导,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仅要承担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职能,还承担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职能,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受各种因素影响还难以一步到位,在提供信用公共产品方面滞后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形势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激活自身效能,有所不为的同时突出有所作为。
切实维护和规范信用领域市场秩序,提高政府信用度,增强政府信用权威。区域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活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政府应该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同时兼顾向弱势群体倾斜,以得到各个社会阶层的认可。针对市场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暴露的突出问题,采取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稳定各级政府财政收支,为提高政府信用打好财政基础。加强对各级政府公务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
行为。
要改善社会诚信,第一要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改善政务环境,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树立公权服务私权的行政理念;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第二要在保持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优势的基础上健全诚信管理体系,积极培育知名的本土金融信用中介服务品牌,加强金融信用中介行业协会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经济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强化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将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企业的经营优势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综合运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信息、土地供应、环保评价、市场准入等措施,立足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等一系列经济开发区的实际,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跨越。
要树立多元化的融资理念,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加快直接融资的发展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发行短期融资券等企业债券,为直接融资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
(四)健全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生态体系中必须有专门行使监管职能的监管主体,以动态地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风险,及时处理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和金融体系安全的金融事件;必须有维护生态体系中各利益主体的交易规则,保障交易的公平性,以防止欺诈和不正当的交易等行为;维护普通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使得金融生态体系中,包括存款人、股民、投保人等具有相对分散特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实现金融监管主体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要准确、全面、及时地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其承受的风险超出警戒水平。为此,我们的监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健全的、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确保金融机构会计反映的经济事实真实、全面;二是及时对金融机构的资产所承受的风险要进行量度,以便随时得到金融机构所承受的风险状况;三是同时加强事前审批与事中监管,做到实时监管;注重表内业务监管与表外业务监管的联系;问责制度与救助制度并重;该变指标体系监管的传统模式,采用系统化的动态模型监管,以提高监管
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
[2] 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N].上海证券报,2005.
[3]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金融发展理论范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一、国外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研究的演进
1938年马考勒(Macaulay)提出久期的概念。它是债券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是各期现金值在债券价格中所占的比重。在债券分析中,久期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概念,投资者更多地把它用来衡量债券价格变动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并且经过一定的修正,以使其能精确地量化利率变动给债券价格造成的影响。久期的概念不仅广泛应用在个券上,而且广泛应用在债券的投资组合中,他是债券投资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策略----“免疫策略”的理论基础。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马科维茨提出了的投资组合理论即马科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该理论不仅揭示了组合资产风险的决定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揭示了“资产的期望收益由其自身的风险的大小来决定”这一重要结论。马可维茨的风险定价思想和模型具有开创意义,奠定了现代金融学、投资学乃至财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pe)在发表《对于“资产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一文中提出单因素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当市场股价指数上升时,市场中大量的股票价格走高;相反,当市场指数下滑时,大量股票价格趋于下跌。据此,可以用一种证券的收益率和股价指数的收益率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模型:r it= Ai + βi rrmt+εit 该式揭示了证券收益与指数(一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970年威廉・夏普又在他的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指出只有一种原因会使投资者得到更高回报,那就是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该模型主要应用于证券定价。
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费希尔・布莱克( Fischer Black)和迈伦・舒尔茨(Myron Scholes)提出了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金融经典模型布莱克舒尔茨期权定价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出现和发展对实践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1976年斯蒂芬罗斯(Steven Ross)从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市场均衡角度出发,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模型表明,资本资产的收益率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GDP的增长、通货膨胀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受证券组合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
1993年G30集团在研究衍生品种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衍生产品的实践和规则》的报告,提出了度量市场风险的VaR(Value at Risk:风险价值),该方法已成为目前金融界测量市场风险的主流方法。稍后由J.P.Morgan推出的用于计算VaR的Risk Metrics风险控制模型更是被众多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目前在已有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中,VaR风险管理技术最受瞩目,运用最为广泛,并且已经从最初的运用于市场风险管理扩展到信用风险、交易风险等多种风险的管理。
2002年10月1日,巴塞尔委员会了修改资本协议建议的最新版,同时开始新一轮调查(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QIS3),评估该建议对全世界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可能影响。从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推出意味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过渡。由于监管思想的深刻、监管理念的新颖、考虑范围的全面以及制定手段和方法的科学合理,这个报告成了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监管准则。此后围绕银行监管产生的核心原则或补充规定等,都是在报告总体框架下对报告的补充和完善。尽管巴塞尔委员会并不是一个超越成员国政府的监管机构,的文件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各国的监管当局都愿意以报告的原则来约束本国的商业银行。
2004年9月,美国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赞助委员会COSO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BM),即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已从制度安排上着手建立以风险容量控制为中枢的相关风险全面管理框架,如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7年3月全国工商联《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二、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得到极大的应用,温涛(2005)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无论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内部风险问题,抑或是外部风险问题,从深层次来看,都属于体制性风险;沈冰、李晓玲(2006)从金融脆弱性的角度提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方法;陈军、曹远征(2008)阐明,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是构建竞争性机制和筛选机制;石敬勇(2009)提出了运用现代金融衍生工具规避环境风险中的市场风险,探索“银行+合作社”的模式来应对信用风险和无担保的弊端,选择先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铺垫前期工作,再由非正规金融机构替代以拓展市场的路径;杨大光,陈美宏(2010)只有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才能走出农村金融的融资困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长期落后的格局,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充足的金融支持;蒋定之(2010)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进一步培育诚信文化,努力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着力培养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观念,这是农村金融机构管控化解风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根本上改善经营风险状况的必由之路;白继山、温涛(2011)认为通过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控可以对农村金融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方法构建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模型;陆远权、张德钢(2011)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阳(2011)认为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同样可以实施巴塞尔协议,资本量的要求只是一个表面的要求,Basel II的精髓是提高资本监管对于风险的敏感度,要求更准确的计量,但这些只是技术层面上的,Basel II本质是将资本的作用和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只要朝着本质的方向去做,那么就是在实施巴塞尔协议;张文学(2011)从时间的角度,认为农村金融贷款的定价应该考虑农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以上所提只是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著述中有代表性的少数文献,国内理论界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研究在不断深化。
三、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一)国外的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近几年国外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到: 风险管理如何对股东分散化的公司运作产生正面影响;损失控制的适当决策规则在何时选择损失融资的方法和这些方法又如何应用;在企业的风险规避上,采用投保和期货或期权金融工具的选择标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合约和保险公司的运作意义;政府应如何推出相关政策来帮助公民避免风险等等。
(二)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基于入世后的形势, 我国也加快成立风险管理学会、协会, 并由保险学会和协会共同合作,推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在风险管理的研究上,我国学者目前较为重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去进行探讨,结合哲学、法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来对风险管理进行探讨,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比如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尝试运用周易的思想来进行风险管理(如在风险预测和风险决策上),这样既可开拓风险管理技术上的新思路,又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益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总的来看,近年来风险管理的研究更注重微观层面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注重个体,更多的针对个人、企业、决策或金融工具等微观主体;在研究方法上力求多角度,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想结合,做到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J] 法规政策,2008 (08).
[2]高凌云、刘钟钦 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思考[J] 财政与金融 2008 (05).
[3]郭田勇、陆洋 当前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与对策[J] 农林经济通讯 2008 (10).
[4]陈雨露、马勇、杨栋 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06).
金融发展理论范文6
一、金融基本理论及其分析
金融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金融专家的实践总结中主要阐明了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展开的,对我国的金融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一,金融抑制问题的核心是利率的管制,简单的讲就是将存款储蓄在银行所得的实际收益很低,且银行不会根据实际风险程度对利率进行调整,一些高风险的金融项目将无法获得信贷配给,导致社会市场中出现较多的非正式信贷现象。第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主要是理论方法是放松对银行利率的掌控,降低金融审批难度,促进金融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现资金的良性流动。第三,金融约束理论主张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政策,促使利率维持在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的实际利率,推动发展中国家金融机制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金融抑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抑制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会造成严重的金融缺口,所以很多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只能通过信贷配给获取资金,导致农业发展所需的融资主体不能列入正规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深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农村金融商业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利润导向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准确定位农村金融活动的风险。另外,信用社贷款支农的动力不足,信用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农村金融活动的数量有限,甚至农村信用社经常表现出“非农化”的经营特征,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不良影响。
2.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虽然我国在政策上高度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四大国有银行也针对农村地区开设了大量的金融业务和金融项目,但是下设的机构网点往往只具备吸收存款权,没有贷款权,导致农业发展中资金筹集的难度增大。另外,农村金融发展的下设资金一直是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导致这部分资金根本没有投入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上面,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3.金融服务机构缺乏金融技术和产品
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定要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只有强大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的金融机构不具备抵御自然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且现在农村信贷受到行政干预的行为较为严重,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形成具有抵抗风险的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难以真正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4.农业保险缺位
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公司主要是实现了商业化的经营,立志于追求经济效益,并且现在我国农业保险赔付率高,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大部分保险公司没有参与农业金融的意愿,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紧张,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支持农业发展金融深化理论下的金融改革措施分析
现在我国在农业金融发展中首要解决就是金融抑制的问题,激发农村金融潜力,发挥农村金融的核心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基础上,将金融深化理论深入农村金融发展中,切实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1.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我国政府要正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不断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例如,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不足,对农民服务不够深入,国家应该深入改进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重新改组农村信用社,让信用社以具有独立性的金融组织角色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尽量减少行政化的干预。其次,制定必要的金融法律框架,鼓励农村信用社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拓宽发展空间,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动力。
2.建立农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深化
农村金融的发展推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城镇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在政府主导支持的基础上,构建农业金融服务中心,作为科技发展贷款和科技成长贷款的专营机构,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农村专属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的提供,最大程度的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主导农村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3.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主要针对农村金融的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可以实施股份制的改造,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风险收益,为农村信贷市场提供有力的信贷业务支持,增强利润的激励和约束力。政府组织要积极组织改制,为正规的金融机构设立微信贷业务,将这种信贷业务模式,有力的贯彻到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中,扩大微信贷业务规模,积极吸引外部资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4.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解决资金流失问题
农村金融发展资金是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导致这部分资金没有投入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上,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收缩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资金投放,推进农村资源向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集中。同时,政府没有完全限制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投入,所以可以开放部分资金到农业领域,结合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防止用于农村金融建设的资金外流。
5.建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
国家政策要向农村个体户,以及农村中小型企业倾斜,建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鼓励金融业务在农村展开,配套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同时可以建立农村保险,实现潜在金融机构风险额转移,提高农村信贷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可以放宽信贷规模控制,对小额农户贷款实行奖励政策,调动村居民进行货币积累的积极性,扩大资金供应;最后,可以建立灵活多样的监管机制,结合当地农村的金融特点,推进吸引非农资金流入,最大程度的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