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的科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的科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农业的科技

关于农业的科技范文1

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提供的服务看,主要任务是执行青岛市农委指派的推广任务,主要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防治,农业公共信息和农民教育培训,主要通过在农忙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发放科技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农民技术培训等方式将农业科技推广到户。例如2009~2012年实施的“青岛市百万亩果蔬花卉现代示范园建设项目”,根据青岛市区域布局、生产结构以及各市农业产业特色,市财政拨款,建设粮食、蔬菜、果茶花卉和花生四个特色品种的示范基地,通过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推广如设施栽培技术、培肥地力、绿色控害技术等关键技术,依靠基层农技推广员开展“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农民远程培训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从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两方面保障了该项目的落实推进。从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发展演变的历程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青岛市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以及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然而,随着青岛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不论是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推广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都日益凸显,难以适应并满足农业转型需要。

2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状况,发掘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革完善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提供决策建议,课题组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对来自胶南、胶州、平度、莱西、即墨五市来我校参加青岛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的150名基层农技推广员及其对口服务村的400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和352份,有效率为89%和88%,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把握了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状况和存在问题。

2.1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不完善,机构设置不科学

目前,除了个别区市外,青岛市绝大部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直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和区市农、林、水务业务部门的双头领导,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农业服务中心人、财、物的管理,以及推广人员的职称评聘、薪酬福利,区市业务部门只负责相关业务的分派与指导,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必然导致政出多门,多头领导,政府管理和业务职能混淆,不可避免出现推广员任务的重叠性和多样性及工作效率低下的结果。另一方面,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不顺,农业服务中心是隶属于乡镇党委、政府的事业单位,必然决定乡镇党委、政府对其拥有直接管理权,由于乡镇工作繁杂多样,常把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当作行政干部使用,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其本职工作———农、林、水利、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和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水土保持监测等职能被削弱,推广服务功能弱化。调查发现,51.4%的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工作是从事本职农业技术推广,余下的48.6%的人则在完成乡镇政府指派的非推广任务,或是满足农民其他需要。座谈会上,推广员也反应工作内容繁杂,有时需要身兼数职,从事一些非专业性工作,比如农业保险、防火防汛宣传、落实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等等。

2.2推广经费财政拨款不足,缺乏履行公益性职能的经济保障

农业科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政府理应为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主体。当前,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用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的三项经费偏低,被挤占或挪用的情况较为明显,农业服务中心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人员经费不足,导致推广项目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工作环境条件差,推广手段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推广缺乏履行社会公益性职能的经济保证。调查中,有40.5%的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在3000元以下,福利待遇情况不容乐观,下乡经费、办公条件、技术装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推广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不活,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运行

目前对农业服务中心推广员尚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责、权、利没有很好地结合。一是推广员进入推广系统缺乏相应考核。由于推广机构编制少,为了维持推广工作的正常运转,存在政策性安置人员以及临时招聘人员充抵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现象。访谈中了解到,莱西、胶南此现象比较明显,农业服务中心正式编制人员少,莱西五人,胶南九人,余下全部是“杂牌军”。这种临时拼揍的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难以担当农技推广的重任。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的职称晋升、薪酬发放更多依靠的是资历和年龄,能够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作为有效激励方式的教育培训,目前还难以较为普遍的应用。调查显示,仅有24.3%人员能得到每年培训的机会,51.4%的农业技术人员2~3年才有机会接受培训,甚至有20%以上的人员几乎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由此也导致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青岛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中43.8%是本科以下学历,其中13.5%的人员只有高中学历,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只有5.4%。座谈会上了解到青岛市农技人员年龄40岁以上居多,县级单位以本科生为主,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的学历以专科和高中为主,年龄偏大。

2.4农业科技推广方式落后,限制了技术的传播

当前青岛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73.2%推广员主要还是采用现场讲解示范、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的推广方式,使用现代传播方式如网络、电视的仅占14%。从接受者看,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渠道较为混乱,有70%以上的农民选择向亲友、邻居学习,以网络、电视、报纸、短信等媒体作为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而选择政府科技下乡和村干部宣传指导的只有20%[2]。从科技信息传播与接受对照看,显然存在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错位现象,究其原因,调查的农民认为,一是推广内容与自己所需不匹配,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起来;二是遇到问题无法及时与推广员沟通,后续跟进指导几乎没有。

2.5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质量较差,农民满意度不高

农业科技推广必须注重市场和农民实际需求,才能激发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新产品、使用新技术,才能发挥科技的现实效力。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使得农民接受新技术、新产品受阻。调查显示,在推广技术是否满足农民需要这一问题上,只有40%的推广员认为农民十分需要政府推广的新技术。在“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农药、良种选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推广员推广的技术则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农药、良种选用技术”[2]。由于农业服务中心推广服务未能与农民需求完全对接,导致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评价较低,满意和很满意占22%,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则占到49%。农民对推广服务评价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推广员数量少,平均三个村才有一名推广员;二是农业科技服务次数少;三是提供的技术理论性太强,难以与农业生产结合[2]。

3推进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青岛市作为现代化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从粮食作物的增收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发挥的作用相当明显。近几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于2012年围绕科技创新、推广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展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2013年以科技作牵引,实施现代农业“十大工程”项目。在青岛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背景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体制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成为传统农业向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转型的桎梏,亟需通过改革和创新等方式加以解决。

3.1理顺农业科技推广的管理体制,强化区市主管部门管理

青岛市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双头管理体制导致农业服务中心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限制、推广服务功能弱化的状况。必须以理顺管理体制作为改革的抓手,强调区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解决人事分离的问题。为此,可以考虑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的管理职能收归区市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建立“三权归县”的管理体制,可以实现管人与管事的统一,保证农业服务中心从事本职工作,也有利于区市农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区市范围内的工作安排,发挥县乡农业服务机构的整体作用。另外,结合青岛市镇行政区划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以及现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状况,可以考虑撤销现有农业服务中心,成立跨乡镇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全面负责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疫病防控、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事务,充分发挥区域站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的职能。

3.2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政府是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主体,要确保每年投放到农业科技的三项经费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和推广项目经费的支持,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的发挥;其次,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依据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要逐步满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农业科技需求,逐步增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集中统一育苗育秧等推广项目上的经费投入,针对青岛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对涉及到的重要新品种、重大新技术设立专项资金,保证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顺利开展;第三,在明确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推进推广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鼓励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加入农业科技推广,吸引其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拓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来源渠道,尤其要注意对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各类经营性组织或个人在税收、信贷方面给予优惠。

3.3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以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为了弥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本身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服务方式滞后,推广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建立政府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有效结合、充分合作的农技推广长效机制。青岛市现有农业院所10余家,拥有丰富的技术、信息和人才资源,可以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成果、知识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此,围绕青岛市农业主导产业,农业院所与政府合作建立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的价值与作用,开展各种技术下乡、科技咨询、农民教育培训服务;利用农业院所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开展应用型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使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取向与农民实际需求有机结合。

3.4拓宽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丰富推广形式

青岛市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主要以田间地头示范讲解和发放宣传资料为主,手段陈旧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有效传播。丰富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除了继续加强推广员的下乡下地直接指导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如现代通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农业技术信息平台,通过视频交互、远程控制等现代化手段,实时对农民农业生产进行指导;通过广泛开展诸如专题技术讲座、农民田间学校等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逐步把农民培养成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并能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另外,强化农民合作社、农业各类协会、专业大户及科技核心户“人际传播”的科技示范辐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的示范推广模式。

3.5以农户需求为导向,驱动政府科技推广服务供给

关于农业的科技范文2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国内外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可使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是实现农业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力措施。在我市建立以科技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为核心,以基地为基础,集科技、市场、生产、加工、生产基地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产业化运行体系,对于有效地促进农业科研与推广面向市场,增强农业科研发展的活力,是重要的现实选择。

农村是弱化的区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而展开。一是要与当地农村的发展相适应,引导、促进农村的发展。二是要与当地的农业相适应。农业是地域性很强的产业,自然条件各地差异很大。根据农业科技成果需要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转化。三是要与农民相适应。事前做好宣传、培训、引导、示范工作,事中注重指导、管理、监督和跟踪服务,事后做好评价、前景的分析预测。这样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人,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经验

2.1.1 科技投入与资金使用方面:一是普遍采用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资方式。二是资金使用方向明确,集中投向重点领域。三是发达国家,企业是成果转化的主体,可有效地把技术开发、引进和转化环节结合起来,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资金重点对企业进行资助。

2.1.2 农业科研方面:特点是产学研结合紧密。

2.1.3 农业科技转化方面: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以研究机构和大学为依托的技术开发和试验型。三是农民组织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型。四是农业高科技园示范、带动型。

2.1.4 国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1)强力的政府扶持力度。(2)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3)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发达的科技与教育。

2.2 我国、我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特点一是科技成果产出量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二是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据调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中,受农户欢迎的“热型成果”仅占成果总数的10%左右,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的“温型成果”约占40%~60%;另外,约30%~40%的成果属于农民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近10年来我国有省部级以上的农业科技成果2万多项,但得到应用推广的仅占30%-40%,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足15%,所以,如何使农业科技成果走上产业化的道路,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2.3 我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2.3.1 发展现状:

(1)农业科技产业化情况。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80%以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50%,2010年末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8.5%,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20%~30%。

2012年全市重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项目近百项,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30余项,项目覆盖面积4500万亩次,促进了我市农业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建设水稻智能化育苗中心82个,全市实现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全覆盖,全面提高我市水稻生产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和品牌化水平;应用技术转移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全市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3.2%;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五常、方正水稻园区、双城和呼兰等5个现代农业园区。全市每年重大技术推广面积达6000万亩次,良种覆盖率达99%。

(2)我市农业科技产业化的特点和发展形式。

我市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有四种,一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二是政府搭平台,实行科研与生产现场对接模式。三是成果示范+技术服务与生产对接模式,与农民实现零距离指导、对接。四是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实践与企业、农户对接。

2.3.2 农业科技产业化问题。

目前,我市农业科技产业化尚属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一是农业科技型企业少;二是农业科技企业与科研单位结合不够紧密;三是市场发育不完善,现行体制不适应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要求;四是国家对农业科技产业化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产业化运行主体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制约;五是农业科技产业化理论研究滞后,认识还亟待提高。

3 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运行的对策

3.1 整合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

建议有效整合我市科技资源,将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和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合并,把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科技社会化服务融为一体,使农业科研、推广、生产紧密结合,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化运行体系。充分的发挥科技研发和科技推广的综合服务功能。

3.2 科研立项与成果推广要面向市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

建立以市场、企业和生产者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完整体系,实现农业科研从立项到市场转化的产业化运行。提前、产中农业科技信息、农资和产后的农产品贮存、保鲜、运输、深加工等社会化系列化服务。

3.3 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投入效益。

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确保稳定的投入机制,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明确投入重点和主要投入目标。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3.4 建立人才机制,培养科研、推广和应用人才。

借鉴发达国家农民职业立法制度,通过立法,对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规定了准入制度,将农业生产经营权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

3.5 营造科技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

一是培育一批专业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将技术市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引导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

3.6 以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产业化是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要把培育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转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平台,促进成果向民营科技企业转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关于农业的科技范文3

作为农村高中化学教师,在教授学生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将农业科技知识引入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找到化学与农业科技知识的结合点,使化学知识与农业科技知识有机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与技术理论。例如,在学习高中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将农业科技知识引入到教学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等媒体中,听到关于空气质量的消息,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这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物质带来哪些好处和危害,当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到农业科技知识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农业生产中,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以及树木,都希望能够成长成熟,获得一个好收成,然而,有时会遇到酸雨,酸雨有很大的危害,能够直接破坏农作物、树木,并且使土壤酸化,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损失。那么,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有没有办法防止酸雨灾害的发生呢?当土壤酸化时,应当怎样处理?”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化学知识与农业科技知识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化学教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意识到农业科技知识与化学的关系,并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将化学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再由学生传播给家庭,应用于生产实际,从而有效扩大科技知识的普及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以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2积极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农业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农业科技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其中,开展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措施。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邀请优秀农业科技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教师可以邀请一位优秀的农业专家,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为他们讲解农业中应用到的科技知识。在讲座中,教师可以充分做好准备,与农业专家进行沟通,将化学知识与农业科技知识联系起来,并在讲座中进行重点强调,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可以结合教材《化肥和农药》这节课程,搞一个讲座,化肥给土壤带来肥力,那么,化肥中含有哪些元素,选择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更有利于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第二,组织学生开展化学知识竞赛。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竞赛,既可以是本班级的学生进行比赛,也可以与其他班级开展竞赛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竞赛所使用的题目,应当认真设计,并与农业科技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利用废旧干电池等废旧材料自制农业肥料,将一些化学反应后剩余的残留固体进行回收处理。再如,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渗析内容设计实验,将一个鸡蛋放在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咸鸡蛋,实验能够说明什么?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生活中的场景搬到教学中,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在高中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殊不知实践活动对于搞好化学教学的极其重要。农村高中有实践活动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田地、山野等场所开展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巩固农业科技知识。例如,结合课堂教学选取一些典型的实验展开课外小组活动,选择一个地区的土壤进行测试,检测土壤中包含哪些元素成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的热情。再如,农作物每年都因病害、虫害带来很大损失,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寻找高效、低毒的农药,克服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农药的成分,如氯、磷等,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证学生的安全,可以分组实施,并注意对学生和农药的监管。此外,还可以带领并指导学生外出到蔬菜大棚、广柑果园、酒厂、石灰厂和水泥厂等学校实验基地参观学习,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农业科技意识和经济意识,极大地促进和加强了化学教学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有机结合。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

对学生的考核,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需要。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察制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考评,考察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与农业科技的结合知识。建立科学的考察体系,应当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动手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动手能力,教师应当特别强调,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课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另外,可以尝试将化学学习成绩划分为基础分和创新能力分,在考核创新能力时,可以将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科研课题情况量化成创新能力分,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应用的重要性,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结语

关于农业的科技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技 ;投入; 条件;分析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有两个重要情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是中国加入WTO谈判曾经在2000年初受阻于农业补贴,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在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对粮食的补贴出口。同期,粮食占压信贷资金和政府财政对库存亏损补贴大幅度增加的问题,不仅引发了国内政策研究领域的反思,也导致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是由于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长期卖难和农民收入连续4年增长速度下降,反映出农民群体在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逐渐表现出“边缘化”趋势,因此,人们关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讨论也成为新的热点。

以上两个重要情况,对政府加强农业投入政策和对农业的科技进步的评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中国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表现出一种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进步”等话语体系无法解释的矛盾:

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的物质技术投入增加幅度显著高于80年代,据测算其中农业的科技贡献度超过40%;这往往被作为农业的重大进步而予以宣传。

另一方面,农业的直接成本上升超过10%,包括技术在内的服务成本上升9%,其中,不仅家庭经营条件下的种植业投入产出已经是负效益,而且基本农产品也已经因为成本上升而丧失国际竞争力。

有鉴于此,中国的所谓农业技术和投入政策研究,显然不能遵循国际通行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当务之急其实还是大包干以后就提出、但至今没有解决的“有中国特色”的老问题:如何重新建立适合小农村社经济基础的科技服务系统。

为了方便讨论,本文以粮食这个农业主产品为基本分析对象。

一 当前中国农业问题的讨论与相关背景分析

人们在分析1996年以来粮食高产和库存超过2亿5千万吨的问题的时候,对造成粮食过剩的背景讨论不够。并且,有关部门在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时,也仍然强调旧有的“增加投入”的思路。尽管其中增加科技投入的建议,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相对积极的政策意义,但技术部门的知识局限难以解释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系数提高的同时、效益却在下降的道理。因此,需要从经济角度讨论与技术进步相关的条件制约。

(一)中国粮食增产的不同阶段及其相关因素的讨论

中国改革的20年中,粮食增产分3个阶段,其阶段性特征明显,相关的不同意见讨论,主要集中在制度和物质这两种影响因素何者为主的分析上。农业部最近的研究,把粮食增产分四个阶段(参见表1、表2)。

(1)其他物质投入,包括种子、农机、农膜、农药等

(2)此处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措施、制度变革和经营管理等内容

第一阶段是在1978-1984年的6年中,我国粮食从1978年的3047.6亿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4073.1亿公斤,总量增长32.6%,最为显著的是单产从168.5公斤/亩增加到240.6公斤/亩,增长42.8%。对此,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的研究认为,以农村大包干为主的制度创新因素的贡献度占40%。不过,后来的研究有所不同,主要是在价格刺激和物质投入两个方面,补充、或者修改他的结论:

其一,1979-1982年政府把粮食综合价格提高了49%。人们指出,这是在约20年不变的长期计划价格压抑下,在单一粮食产业上具有突破意义的短期价格调整,因此,必然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特别大的刺激作用。

其二,据农业部的研究,这个阶段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其中的物质投入的作用是重要的。例如,化肥增加了100多万吨,其中仅1982-1984年期间化肥在增产中的贡献度就达到49%;用电增加30多亿千瓦,农机总动力增加1000多万千瓦,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是26%;技术进步的贡献是31%。

以上补充虽然可以被认为是不同意见,但由于提高价格也属于政策变动,因此,人们至少在公开场合都仍然承认,农村改革是第一阶段增产的主要因素。

第二阶段是1985-1993年的9年,期间,由于1984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出现了严重的供给过剩,1985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自发地减少了7千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2700万吨。由此导致政府转变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而主要采取了加强投入和部分恢复以“合同定购”为名的强制收购政策。据农业部资料,这9年中,有效灌溉面积年递增1%以上,化肥年递增6.8%,贡献度达到47%;农电年递增11.6%,农机年增5.6%,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为13%;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是33%;财政资金年增13.5%。

但是,尽管物质技术投入比第一阶段大幅度增加,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小,容易受到市场抑制,其产量还是“长期徘徊”;尤其是单产,9年中仅从240.6公斤/亩增加到275.4公斤/亩,仅为14.5%,比上个阶段下降了28个百分点。直到1992年中国经济进入高涨期,粮食才随需求拉动造成的价格上涨,而出现比较明显的增产,达到4564.8亿公斤,增长幅度为12%。

第三阶段是1994-1996年的3年内,粮食产量从4564.8亿公斤迅速增加到5045.3亿公斤,增长幅度为10.5%;不过,单产仅增长到298.9公斤,幅度仅为8%。进一步值得讨论的问题是:这个阶段的大幅度增产与投入和科技贡献并不相关。据测算,化肥+6.7%,农电+13.4%,农机+6.6%,财政+16.7%。与上一阶段相比,物质投入增加的幅度没有明显增长;而且,科技进步的贡献度明显下降到17%,气候的贡献度却高达31%。

尽管有关部门测算的结果仍然表明了物质技术投入的重要性,但这些投入与产出和效益之间是否显著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证明。其实,在此期间内,人们公认的最有影响的重要因素既不是制度,也不是物质技术,更不是市场需求,而是政府。因为政府不仅在因丰收而形成的供给增加的3年内,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1996年与1993年相比提高幅度达105%),导致农民抛售存粮;而且还在此后连续3年强调全额收购。

通过对20年的三个阶段粮食增产的因素分析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主要增产因素是制度;第二阶段产量徘徊的影响因素是市场;第三阶段产量过快增长的推动因素是政府价格和相关政策。可见,物质技术投入至少在近期内还难以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二)农业投入的负作用

据农业部最近的研究成果,物质投入不仅已经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而且导致成本收益率逐渐下降,小农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生产已经变成负效益。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从3000亿公斤到5000亿公斤的增长中,物质投入增加的作用是明显的:在播种面积下降6.7%、减少803.9万公顷的条件下,有效灌溉面积+12%、达641.6万公顷;化肥+333%,施用量增加2943.9万吨;农电+615%,1559.6亿千瓦时;农机+228%,总动力增加26797万千瓦;农业财政支出+364%、增加549.77亿元。

其中虽然有不可比因素,但这种农业投入的显著增加,在创造出高产量的同时,也使得物质成本不断上涨,20世纪90年代农业成本增加幅度超过10%。而由于同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提高。

在这种高投入的促进作用下,我国1996年粮食产量超前4年达到2000年的目标。但是,在人口以及与人口高度相关的、弹性很小的粮食消费需求却不可能超前增加的压抑下,就必然导致供给过剩和价格下跌;连带发生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问题。可见,价格提高和投入增加这两个被一般人看作是“好政策”的实际作用,在现行体制下恰恰是负面的。

上述情况,也是近年来粮食积压造成财政补贴和银行坏账增加问题,并且引起全社会大讨论的背景。

二 农业技术进步和政府投入的国情约束和制度障碍

在最近的研究中我对自己的观点作了重要修改:我曾经认为20世纪80年代农村以“大包干”为名的改革,其实质是“农民得到了从集体经济的退出权”。90年代以来的经验过程表明,农村之所以能够改革,其实是“政府退出农业生产领域”,这是由于集体经济条件下农业低效益、高负债。

这个观点也用于可以解释大多数农业技术部门在大包干以后的20年中都面临的困难局面:由于政府退出而导致的农技服务体系衰败。

(一)技术和投入的体制障碍

如果上述观点成立,那么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在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已经属于负效益产业的情况下,政府难道能够重新进入吗?答案显然是不乐观的。本文因此希望重新以下讨论人们习惯接受的政策建议:

关于农业的科技范文5

1 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主要特点

1.1 工农产业结构的性质变动

由原来传统的牺牲农业发展来促进工业的发展转变为当前的工业反哺农业。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减少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国家必须加强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极力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完成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当前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具备了城市反哺农业的各项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反哺农业的初级阶段。

1.2城乡二元结构的性质变化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化建设,不仅创造出了繁华的城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使得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教育水平等各方面都高于农村。现在我国在各方面已经具备了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国家也为此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城乡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二元结构发展成转化为城乡一体化的结构,这一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变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生产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效率,最终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新变化

2.1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经济转型期间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产业链上,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学科研究,而更加重视对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方面都将成为以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2.2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质性的改变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逐渐瓦解,城乡一体化成为了当前城乡结构的主要趋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将在经济转型期间得到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普及,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将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点。

2.3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将重点放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上,并且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目前国际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际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国家化带来的挑战,这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3 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3.1 差异化学科战略

考虑到上述笔者所阐述的农业经济转型期间的两大特点以及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三方面的新变化,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学科战略,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战略调整、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三个方面。还要对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加大城乡之间各要素的研究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

3.2 科研人才战略

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根据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科的实际内容和需要有选择地按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需求进行有相对性的人才培养。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与调整,同时也要根据研究的重点转变而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将研究重难点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上。同时国家也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出台更多有关的扶持政策,加大科研人才培养的力度。

3.3 学科互补性战略

关于农业的科技范文6

 

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地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力求做到用现代工业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用统筹兼顾理念推进农林经济发展,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增收。根据沛县农村和农业发展实际,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相关精神,要实现沛县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提升农业的产业层次,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振兴农产品加工业为契机,充分发挥沛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在巩固提高现有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精心打造优质稻麦、生态肉鸭、特色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在农产品加工规模、加工深度和加工企业带动农户上下功夫,通过农产品的加工提高附加值,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使农民不仅得到生产环节上的利益,而且得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实惠,尽快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努力提高沛县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力。

 

2、发展市场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善于用市场手段实现生产要素的配置,促进沛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认真研究沛县农产品产销特点,兴办大中型农产品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以市场带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长三角城市群落中的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发展符合城市消费的风味农产品、休闲农产品和安全健康农产品,以及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特别是要认真研究上海、苏南等长三角市场,加快沛县农业与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沛县农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3、发展外向农业。以外向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三资”农业,以缓解长期以来沛县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通过导入市场运行机制、先进的管理技术,给传统农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积极营造招商引资强势,采用形式多样的招商方式,“政府搭台,企业(农民)唱戏”,鼓励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农业招商,打响沛县产品品牌,树立形象,扩大知名度;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针对沛县农产品出口的薄弱环节,积极争取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基金;筹建县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加强农产品出口信息的收集整理,不断提高沛县农产品水平;突出围绕沛县农业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强化项目载体、科技园区载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载体建设,强势推进农业利用招商引资水平。

 

二、提升农业技术层次

 

1、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求,加快各项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与推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积极开发农作物灾害防治技术、产后储运保鲜加工技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加快优质稻麦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成功技术在沛县的运用步伐,实现传统农业技术向高新农业技术的转变。

 

2、由单一技术向复合技术转变。单一作物、单项技术已不足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实行作物复合种植,如间作套种、立体种养等。同时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环境保护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复合技术的开发应用,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由经验型技术向标准化技术转变。目前,大部分农民主要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的增产增收主要依赖于品种、化肥、农药、矿物能源、机械动力等投入的大量增加而实现,有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措施也未必科学,这种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运用农业标准化技术、信息技术对农作物、畜禽、林果实施定位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量投入等,实现农业的工业化生产,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而且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农业产品层次

 

1、由大宗农产品向精细农产品提升。粮棉油、猪牛羊等俗称大宗农产品,目前已基本做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而精细农产品则供求偏紧,十分俏销。沛县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要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立足市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种植业上,要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特色蔬菜等;畜牧业上,加快生态肉鸭、优良蛋禽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地方家禽和草食畜禽。不仅保障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且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对精细农产品的需求。

 

2、由大宗农产品向名特优农产品提升。传统的农业生产重量轻质,重产轻销,轻外销外贸,因而生产出的产品多半是大路货,名特优产品较少,特别是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更少,对外地市场占有率较低。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传统产品,培育特色产业,多产生态型绿色环保无公害之类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围绕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加工业,培育更多的优质名牌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3、由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农产品提升。沛县的水稻、油菜、番茄、梨果等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进入市场多以初级农产品形式出现,附加值较低,无论是加工规模,还是加工精度都与农业大县的地位不够相称,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有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加工原料的质量;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增强其加工、保鲜、储藏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和精深加工水平;通过农产品的形象设计、产品包装、宣传创意,打造农产品的外部形象;通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快速渗透市场,扩大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根据农产品生产状况,扶持发展新型加工业,以全面实现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农产品的提升。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层次

 

1、提升农产品的营养质量水平。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营养成为农产品的基本要素。要提升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必须从品种抓起。要加大动植物品种更新力度,引进品质优、营养元素相对全面的新品种、乃至新的动植物种类,适时淘汰落后退化品种;同时推广先进的种养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因作用;要采用“绿色”加工技术,在不破坏或少损害农产品本身营养的前提下,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

 

2、提升农产品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是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农产品生产也必须以人为本。近两年来,沛县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制定了一批农业标准,认证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建立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但这只是初步的、低层次的。广大农民的标准意识尚未确立,一些地方为认证而认证,并未从源头、从每个环节抓起,真正注重安全质量,因此,必须从提高广大农民的标准质量意识入手,认真贯彻实施已有各项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同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使沛县农业真正做到规范生产;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或消除环境污染,实行清洁生产,大规模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消费,倡导优质优价;建立健全农产品质检体系,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加大认证产品的复查力度,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加强动物的防疫检疫,抓好动物重大弊病的防治,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蛋奶”;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在超级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计划地推行无公害农产品专卖区,逐步实行凭认标志入市,以市场行为带动农民安全质量水平的提高。

 

3、提升农产品的商品质量水平。农产品要入世,先进超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行农产品生产、商品质量水平不高的现状。初级产品多、散装产品多、无标识产品多是沛县农产品入市的主流,必须加快树立品牌意识、包装意识,在提高农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有商标、有条形码、有质量认证、有产品使用说明、有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识的小包装、精包装,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外观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商品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借鉴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做法,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农产品超市,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商品质量水平。

 

五、提升务农劳动力素质层次

 

1、提升务农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务农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基地,也是增强沛县农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通过整合乡镇化技术学校、农村职业学校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农村青年中学后教育活动,组织农民学政策、学法律、学理论,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制水平;通过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发放农业技术资料、组织农业专家送科技下乡,举办广播、电视、报纸农业技术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通过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兴办科技示范园,发展科技示范户,加快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运用能力。

 

2、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专业技能素质。要致富,必须减少农民,这已成为社会共识。农村劳动力转移,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外出转移、出境转移,都需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做到相对稳定的长期转移,才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否则只能是低收的临时打工。因此,必须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用式岗位和技能要求为目的,以农干校和职业学校为基地,同时协调有实力的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岗前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就业能力。

 

提升农业产业层次,科学发展农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增加投入;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尤其是要得到城市工业、贸易、金融、旅游及科研等部门的支持;农业及涉农部门也必须提升为农服务层次,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法制宣传上尽努力,在技术推广上抓到位,在信息服务上搞突破。只有全社会各方面的齐心协力,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朱亚萍 来源: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