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教育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教育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教育之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64-02
当前,在中职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已成为职教同仁们的共识,但对如何把德育首位落实到位、做出实效还缺乏良策。本人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和观察,认为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为德育教育之重点来抓,此举不失为落实德育首位之良策,可突显职校德育教育的成效。本文拟着重从职校生成长的关键期、职校生的品行现状及如何进行习惯养成的针对性教育等方面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共促职校生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职校生成长关键期的德育教育
何谓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极为敏感,因此人们也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中专(15、16岁至18、19岁)阶段,正值青春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期。有人曾提出过“青春期危机”论,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意味着人尚处于混沌初开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的任其发展则可能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符合、健康而有作为的人,也可能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偏离、身心不健康甚至与社会相对立而被社会所淘汰的人,青春期是造就这两类人的关键期。抓好中专阶段这一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平稳、健康地度过这一特殊而又关键的时期,使其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符合、健康而有作为的人,这关系到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和幸福。为此,我们要倍加关注这一关键期的德育教育。
二、职校生的品行现状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中学阶段的学生主体,生源急剧减少,加上受普高热影响,最后来到职校学习的学生出现了数量少、质量差的普遍现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忧心,特别是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基本做人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目的性,无远大理想和目标,志向水平偏低,不清楚“为何而学”、“为谁而学”。据调查有47%的学生认为上学是被父母叫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目标,他们来学校的目的是既可躲避劳动,又可理直气壮找父母要钱花。现在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2.言行不一,缺乏忠诚老实的态度。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坏作风正在成为部分学生身上的一大弱点,他们不愿对家长、对老师说实话、说真心话。做了错事,犯了错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而是千方百计地隐瞒、掩盖,当掩盖不住时就表面承认,事后坚决不改。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似乎什么道理都明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是另回事。如有的明知乱丢纸屑不好,但仍会习惯性的乱丢;有的明知上网吧不好,但总是偷偷的去,所有这些都是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表现。
3.行为习惯失范。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分沉迷于上网打游戏、聊天,甚至浏览黄色网站、参与网上赌博,有的沾染抽烟、喝酒、打架、早恋等恶习,他们的行为与《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早已背离,行为习惯严重失范。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甚至出现不愿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严重偏差行为。
三、对行为习惯养成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举措
据有关统计显示,人的行为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一旦拥有它,就会终身受益。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强迫”养成习惯。面对一群学习被动、偷懒贪玩的学生,要他们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显然是不现实的。采取简单易行的惩罚手段进行处理,如罚抄、留学补课等等,结果也纯属徒劳,学生照玩不误,被动、偷懒贪玩的一如既往。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强迫”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强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先从勉强服从到习惯遵守。当然,这需要我们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来完成,并且要根据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2.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要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有机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将学习习惯培养集中在“书写、表达、做事”等方面,如:语文学科着重进行写字、阅读、表达三大习惯的培养;德育学科则注重做人做事习惯的培养;专业课则侧重实践规范操作习惯的培养等。
3.强化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对学生来说,讲文明、懂礼貌既是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好习惯之一,也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予以高度的重视。首先要对文明礼貌行为加以肯定,对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说“不”。当文明礼貌行为在学生的身上显现时,要及时肯定表扬,当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学生身上露头时,一定要给予坚决制止,及时批评、矫正。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学校日常生活中捕捉具体事实,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当学生没有向教师主动问好时,教师可以先行问候,启发学生应该对师长有礼貌等。再次还可通过开设文明礼仪课程,分别从“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让学生了解礼仪规范,按不同要求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
4.教师要坚持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习惯是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教师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教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坚持让学生按要求做,并做好示范和督导,良好习惯需要我们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何晓黎.德育要进学生的心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2]陈桂华.浅析职业中专的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7).
[3]邓巧元.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探讨[J].科技信息,2011,(16).
德育教育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心理
虽然自 21 世纪初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但是近年来仍旧有部分学校和家长认为学生应当以应试教育为主,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但是社会实践已经证明,没有进行足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学生在抗压能力、心理素质甚至是学习能力方面都要逊色于进行了充分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学生。
一、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小学目前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中,虽然学校已经能够意识到二者的重要性,但是在二者的联系方面认识仍有不足。对此,本文也有如下分析:
1.小学德育与心理教育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由学校的主任或班级的班主任充当的,而心理教师更是稀缺,往往由校医和班主任兼任,心理课程和德育课程开设的课时也不足。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能够对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透彻理解的教师人才的缺少,部分教师虽然有一些德育与心理学的基础,但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学习,当然不能将二者进行很好的融合。
2.部分学校领导对于德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不重视。从客观上来讲,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关系。但在部分小学的校领导层认识中,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大于心理教育,部分学校的领导层认为小学中的《思想政治课》已经能够代替德育教育的部分工作,而心理教育要更为滞后,并非是学校主要进行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令二者呈现出分裂的态势。而不被重视的心理教育更有可能沦为“一纸空谈”,心理课程成为一门变相的“自习课”,部分学校的心理课程更是存在着被语文、数学等主课占用的问题。
二、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
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以及爱国教育;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态度和抗压能力,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困难,二者缺一不可。而由于二者之间对于学生培养之间的部分重合,因此能够有效地将二者进行整合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也有如下研究:
1.开设德育与心理整合的实践课程。和其他语文数学等科目不同,德育课程与心理课程更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是对学生行为的培养。对此,小学教师可以将二者整合成一门实践课程,每周开始二到三个学时,在课上以言传身教和布置课后实践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三观和心理健康。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每天写日记记录自身的感恩和感想,记录做过的好事等行为,通过对每天的反思来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健康心理的培养。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每天写日记并记录自身感恩生活的学生同不进行这一行动的学生更加有道德感、责任感,能够感恩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容易得到满足。
2.积极组织学校教师与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培养能够成功整合二者教育理念的教师,并以教师带动学生教育。开展主题活动,首选需要学校的领导层能够正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组织教师参加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讲座和活动,系统性地培养教师的德育与心理的整合能力。再由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在德育活动中融合心理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活动,看望孤寡老人和动物的爱心救助站等,通过学生自己的行动来帮助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心理。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了解目前和平、幸福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目前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教育改革,从原本单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部分小学依旧出现了不重视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校领导层认识不足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小学的领导层和基层教师都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学习,通过开设德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的课程、带领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与感恩等方式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一颗感恩的心,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随着小学全体教职工对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重视,我国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整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叶静.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J].新课程(上),2017(1):223—223.
德育教育的核心范文3
一.学校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学校的教育任务,不仅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多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但在升学应试的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处于一种比较薄弱的状态,过于空乏的形式和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没有真正产生应有的效果。考试成绩始终处于“一俊遮百丑”的显要位置,主导着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培养在貌似重视的外表下被边缘化,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明显带有功利化、片面化、空洞化的倾向,从而失去了人性之美,把人性化教育变成了一串串道德概念和符号。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对他们成人之后,能够担当多少家庭、社会责任,我们甚是堪忧。
二.家庭养成教育不容乐观
家庭教育一头担着孩子的明天,一头担着国家的未来。家庭成员与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品德、理想、志趣、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纵观当下家庭,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已使家教如同虚设。如此教育的结果,使孩子知行分离,言行相悖。我们的家庭美德教育再也伤不起了。
三.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德育抓手
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生的偶像、楷模,与学生朝夕相处,一举一动,无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厚德博学影响学生,以躬身实践感染学生,以传承文明引领学生。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及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观察,目前我们的部分教师,整天无所事事,扎堆聊天,把对孩子的心灵教育看成例行公事,应付检查,过关就行;对“双困”学生平时不跟踪,不问津,不辅导,不督促,等出了问题,相互推诿,牢骚满腹,有一大堆的理由,一大箩筐的借口,就是责任与自己无关。真正地,对自己实行自由主义,不学习不钻研,把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学研究,看作是搞形式。今年的一次课标开卷考试,才知道自己到了不会拿笔的地步。请问这样的老师:有为人师表的道德底线吗?真是令人汗颜,惭愧!
其次,要抓好娃娃的养成教育。要把学校德育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驾齐驱。从“走好路,讲好话,写好字,做好操,扫好地,懂礼貌,敬老师,爱同学,疼父母”一点一滴地来,从书写规范、整洁,卫生干净、保持,仪容佩戴大方、得体等细节开始,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并以此为基点,实施学生发展的奠基工程,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创建美丽家庭、书香校园,文明家庭、艺术校园,让家庭、学校优美、幽雅的环境成为丰富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在体验、感悟、反省中升华思想,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次,要把学科教学作为德育大课堂。教书育人的一项任务是,融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这是学科教学的规律之一,也是教书育人的本质所在。如果一味的把德育推给校长、班主任、德育组长,那么,学科教学也就失去了灵魂。“德育为先”的原则也无从谈起。学科教学必须在以人为本的“三维目标”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养成自信、自乐、自尊、自强、诚信守信、自我完善的独立意识,使学习者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最后,寓德育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家庭、学校要紧紧抓住育人的实践环节,倡导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安全的家庭和社会劳动,接受劳动锻炼。使孩子在劳动中体验、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少一些温室效应,多一点自然环境,在风雨中历练、成长。
德育教育的核心范文4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既肯定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强调了两者的一致性与依赖性,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具有启示。
高校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他们,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注重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
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通过不同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而这两者的本质与最终目的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完善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
2.德育离不开心育的支持
当前,我们所在地区还没有一个正规化架构的学校,师资薄弱的学校也存在心育与德育工作不科学、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没有科学地把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教育者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当然地实施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陷入了经验主义的泥潭。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正是实施德育的障碍;反之,则是实施德育的有利条件。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其心理防卫机制很敏感、很牢固,这就导致他对别人的信任度低、很自然地抗拒别人的建议和帮助;而一个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则容易感受和接受别人的善意,更容易沟通和合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育离不开心育的支持,心育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德育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它们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全自身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的效果。
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上的差异
高校的德育与心理教育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的理论基础是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
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外界与自身的影响较为明显,一方面,由于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另一方面,自身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稳定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
(3)学生观上的差异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称之为教育者和求助者,这也表明了对教师的态度,即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差异,畅所欲言地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与帮助。但是,德育不是这样,它主要从阶级社会开始,被看做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要求教育对象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主要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也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其工作核心是治疗心理不正常的学生,矫正他们不正常的心理状况。
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社会,其目标是转变人们的观念,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途径
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离开个体心理特点谈德育,或者离开社会规则谈心理健康,都是片面的,两者整合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关心人”。
在教育形式上,为了使之与内容相适应,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育课程,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心育重在开导、引导、疏导和防治,心理咨询也是一样,辅导教师要满腔热情、拨雾点睛地给予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效的帮助。开展心育,一定要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使其乐于接受,正如开展体育活动一样,不是有病了,才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笔者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学生,所以学校应该着重培养教师,以此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等,以为人师表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主体文化的反映,可以说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设立雕塑、开设图书馆以及报栏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以此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发挥家庭的作用
德育教育的核心范文5
1 树立交往观念
传统的“ 师道尊严”式的“你说我听、你说我做”让学生的心灵不敢真实地跳动,心不甘情不愿地充当着道德的容器,扮演着道德规范的表面认同者与遵从者的角色,其实内心水波不兴。虽然教师口干舌燥,但德育效果甚微。
21世纪的教育强调人与人(尤其是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心灵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教育活动体现为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往过程,因为教育关注的是儿童的成长,而儿童的精神成长是他们对生命现象、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以及自我的感悟,这种感悟正是儿童在于教师交往、与同伴交往,与家长交往、与活动对象的交往等各种交往过程和情境中不断孕育的。因此,树立交往的师生德育,与其他诸育相比,更应注重交往,更应重视心灵的对话。
平等交往的对话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趋向于零,意味着双方的心灵通道是打开的。教师以自己成熟的睿智引领儿童走向更高尚的精神境界,儿童也可用自己的无邪、清纯激荡教师的心灵。提问不再是教师的专用,学生也可以反诘。
平等交往的对话中,教师会用母亲一样的慈爱、朋友一样的关心,走到学生中去,蹲下来,与孩子的双眸对视,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去理解孩子的疾苦,去欣赏孩子的闪光点,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商讨者、合作者、而不是强令者、监督者、教训者。
平等交往的对话中,学生才能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学生可以有更多的伙伴,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由,怎么想就可以怎么说,不再有心灵的畏惧和精神的束缚,德育的氛围以不再是沉闷、粗暴、严厉,洋溢其间的是活泼、是快乐、是温馨。学生的精神因此得到解放,个性因此得到张扬,更好地实现创造性地裂变。
2 实施体验教育
思想道德体验是指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产生主观性的感觉、情感和意识的过程,是把外求与内求有机结合的观是德育扎根儿童心灵的先决条件。
德育形态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道德信息传递,追求体验者内外部全面的感悟;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追求外在的教育与学生内在的道德成长需要的和谐;实现了知、情、意行的整合,凸现了思想道德的渗透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内在性。因此德育教育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观。
实施体验教育要求教师为儿童营造实践活动的大体验氛围,引导儿童全方位参与体验。德育体验是全方位的、横向联系,纵向深入的系列活动,活动领域的范围应该大一点,开放一点,灵活一点,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要争取与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为少年儿童的道德实践体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体验教育的强大活力,让儿童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发挥、自主发挥、自能发挥、形成技能,获得感受,养成品质。
营造家庭生活体验氛围。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做儿童劳动的指导者,岗位监督者、欣赏者,帮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寻找一个体验岗位。把当一次“爸爸”、“妈妈”作为扮演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洗衣服、照顾老人、当一天家、邻里沟通等,从而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邻里和睦相处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
营造学校生活体验氛围。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度过,教师应牢牢抓住体验教育这一实践核心,积极组织有效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创设有感染力的道德体验情境,来加深儿童对思想道德的切身体验。教师要利用有利条件,为每个儿童提供体验机会。如:为了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可以举办“民族精神代代传”传统教育系列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班队活动,读书活动、故事比赛、演讲活动,主办专题手抄报、黑板报等,让学生从古今中华民族的英雄身上,去体验民族精神的丰厚积淀,感受民族精神的崇高伟大,感悟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3 改变评价体制
要切实提高德育实效,就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制。传统的教育评价是一种专制教育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者的专利,不重视学生的申辩或表白,扼杀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了能力的发展。现代开放理念评价之父美国教育家泰勒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即发现学生学了什么和所学的东西的价值,这种评价迥然有别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甑别选拔功能的传统评价观,是一种具有先进理念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观。
德育教育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双功能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素养,把“知识交流”与“情感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功能。我就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功能谈谈个人看法。
一、打开心门,主动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打开了心门,最好的方式就是沟通。师生之间在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彼此打开心门,相互交流,进行情感沟通,才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碰撞出心灵上的火花。
打开学生的心门是最为重要的。首先,老师要主动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本着课上是严师,课下是朋友的原则,充分走近学生的心灵。其次,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做到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产生“共情”。最后,做学生忠诚的好朋友,与学生沟通一定是一对一进行,心对心的碰撞,且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敞开心扉和你交流,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就会与老师无话不谈,彼此成为好朋友。
如《经济与生活》,由于同学们对一些经济现象缺乏深入的了解,我在课下搜集了和经济有关的许多生活方面的知识,比如:同学们作为消费者去购物的心理,有关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以及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状况的事例,学生应当如何去理财,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意探究。于是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对这些事例进行合作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我也找到了答案,“物美价廉”是每个消费者的心理,为我讲“价格的变动”打下了基础。如何花钱,如何攒钱,为我讲“投资理财”做好了铺垫。探究中我也了解到一些学生的家庭背景,知道了如何和他们相处,如何关爱学生。既学习了经济生活的知识,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做人。这是师生打开心门,心灵相通的结果。真挚的友谊,师生情谊,是师生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快乐起来。
从心理学上讲,满足内在需求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基础。动机源于个体内在的需求,内部的唤醒状态。需要的形式和转化是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个体内在需求的主要途径。
如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动机?这个引导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当转变以往“填鸭式”教学的观念,树立自己是领头人、引路人的思想,把课堂这一主阵地还给学生。首先,老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备课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其次,老师上课必须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及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的意见。再次,用眼神、语言和手势等及时对学生听课好的状况作出激励和表扬。最后,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的心情放松,思绪飞扬,快乐起来。这样,才能自觉地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功能。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率的课堂。
有合作探究与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以往课堂沉闷、死板的气氛。学生们从课堂学习中得到快乐,得到满足,从而对明天抱有憧憬,不断努力奋斗,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三、身教胜于言教,洒向课堂都是爱。
教育心理学的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我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有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着个体观察谁、观察什么,所以做教师必须深知身教甚于言行。
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德的核心就是热爱学生,爱每一位学生。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是课堂,老师要把爱洒向课堂。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培养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使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他们就会喜欢上你和你的课堂,你所教的学科也会成为他们的最爱。你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他们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
当我走向课堂时,我会面带微笑,展现给他们最有朝气、最为活力的一面,让他们感受到生活是如此美好,人活着就应当有追求,有梦想。当他们犯错误时,我当然也会严厉地批评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不讽刺和挖苦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孩子犯错是难免的,改了就好。当学生有病时我也会送上一句温暖的话语,送上一些药。只要你对学生付出爱,学生自然会给你一片天。哪怕是一个的手势,一个热情温柔的眼神,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温暖,获得无穷的力量。让他们鼓起勇气,去战胜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政治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和研究更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把德育和心育结合起来渗透教学中,方能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与时俱进的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