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1

关键词:旅游业;季节性;营销策略

旅游景区的淡季是游客相对来说较少的时期,这个时期景区的旅游市场比较安静,景区的旅游营销可以结合景区的特点,保持原有的魅力,瞄准特定的市场进行营销。旅游业淡季和旺季的交替就像季节的转换一样,度过寒冬之后就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如果旅游业能在淡季时提高业绩,不仅可以为景区创收,提高景区知名度,还可以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打好基础,在旅游行业中占有有力的竞争地位。科学的营销策略是提高业绩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实现效果,则必须对市场进行考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掌握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引导和创造。下面对旅游业淡季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一、价格因素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大多数消费者对价格具有相当的敏感性,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从反季促销的情况就可以看出价格起到的主导作用,如今年夏天郑州等地出现的羽绒服热卖现象,某些品牌的羽绒服销售量竟然超过了冬季的销售量。“发个短信就能获得免费游览景区的机会,幸运游客还能终生免费游览山东境内120多家景区”――这是山东省旅游局发动全省120多家景区参与的八十天环游山东活动,也是山东省应对旅游淡季的首次大规模活动。

二、事件的引导

在旅游淡季中,某些重大事件可能会转变旅游淡季的现状,如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时,原本不是旅游旺季,但是由于他的到来,不仅提高了少林寺的客流量,而且提升了少林寺的品牌形象。旅游策划营销机构指出,即使在销售淡季,旅游消费者也是存在需求的,旅游景区只有找到这种需求,并用科学的营销策略进行引导,才能够真正实现淡季不淡的目标。

三、转变经营观念

一到旅游淡季,人们就会认为游客不会再来景区,所以,放松了市场调查,促销活动做的少了,客户拜访量也少了,这直接造成了经营策略的僵化,结果只能使销售业绩越来越低,而旅游景区往往把它归罪于淡季的来临,如此反复,造成了恶性循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因此,旅游业要想在淡季提升业绩,首先要转变经营观念,只有思想转变了,行动才会转变,经营现状才会转变。

四、加强人员管理

实际上,在销售淡季开展营销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旅游景区的经营效果。一般情况下,景区经营者都是选在旅游旺季开展各种促销活动,而在淡季采取紧缩的经营手段。对于地理位置和资源不占优势的景区,实行旺季促销势必不能和优势景区相抗衡,营销成果收效甚微,而在淡季开展的话,则可以避开其他景区的竞争,产生良好的经营效果。淡季营销往往会挫伤业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热情去开发市场。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旅游景区要想在淡季提升业绩,必须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刺激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实现淡季促销还具有以下优势:(1)体现对消费者的关爱。销售淡季的价格优势是吸引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有利因素,折扣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做法会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2)调整促销手段,提升业绩。当旺季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达到顶峰时,到达淡季后企业可以由充足的时间调整经营策略,从而带动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五、节省费用支出

旅游淡季的业绩下降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当景区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发现对业绩提升作用不大时,这时降低费用支出就成为考虑的一个因素。这些费用主要是淡季的营销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市场推广费等,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旅游景区在淡季销售时应控制经费的支出。必要时,景区可以建立网站和博客,在网上景区的风景图片,减少了促销活动的经费支出。要从以下方面做好管理:(1)强化对业务员的管理。(2)制定合理的营销费用支出准则,并严格按照这一准则执行。(3)建立健全营销费用监管机制。

面对频繁交替的旅游淡旺季,景区只有以积极的心态来引领消费,才能摆脱淡季的不良影响,提高销售业绩。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淡季正是塑造旅游品牌的最佳时期,只要有科学合理的营销战略,就能冲出淡季的影响,把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刘家喜,谢兴保.基于季节性特征考虑的旅游度假区规划策略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2004,(2).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2

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让我们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参观、学习企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和理解企业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对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时间:

20xx年7月8日至2011年7月31日

三、实习地点:

深圳市鼎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办公地址:西安市未央区雅荷花园南100米。

厂址: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公园。

四、实习单位概况:

深圳市鼎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始于2000年,主要致力于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大型演艺活动的策划,是国内最有朝气、最具实力的品牌文化公司。公司主营旅游景区演艺规划策划、景区节目编排制作,景区演艺管理,景区活动项目策划。

公司在实践中形成了“创想、娱乐”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做“欢乐旅游的播种人”为定位,倡导“以智慧创造演艺,以激情传递欢乐”的品牌理念,为客户提供以旅游文化娱乐活动为核心的欢乐产品,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旅游景区演艺规划、策划、制作、管理公司。

几年来,鼎彝始终坚持这样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竭诚为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成都欢乐谷、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长沙世界之窗、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等客户打造旅游品牌,提供专业的景区演艺策划、规划、制作等服务。伴随着这些客户在旅游业中取得的累累硕果,鼎彝也在景区常态演艺、景区节日活动策划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国际化服务体系。

鼎彝始终站在旅游景区规划的最前沿,树立了景区演艺策划的标杆,引领景区旅游文化走向新的高度。

五、实习内容:

我们的实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7月8日—7月14日,我们主要是接受了公司为期两天的培训,办理了相关的入司手续,对工作做了简单的学习很认识。

第三个阶段从7月24至结束,我们是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度过的,在这里,我们遵循公司的安排,和其他同事一块管理景区事业。我们每天早上在公司辖区的各个摊点检查其是否合理、卫生、还有各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此外,我们还充当销售人员,亲自和顾客面对面交流。

六、实习心得:

首先,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基本礼仪。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5、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其次,我想我在学习和工作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

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尤其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七、实习意义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3

关键词:安泽旅游 市场管理 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76-02

现代旅游业有“朝阳产业”之称,发展十分迅猛,已超过汽车、石油、电子信息等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和财富积累会越来越多,出行越来越方便,需求越来越大,未来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山西是资源大省,有许多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观,休闲度假产品近年来逐渐在增加,著名景点多分布在晋中、晋北、晋南地区的东部和西部。这些景区因开发较早现已相对成熟,占领了大部分的观光旅游市场。对位于晋南中部的安泽来说,如何切入市场,是安泽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旅游发展的关键:将生态环境的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优势。安泽在山西的版图上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文化相近,利益相关。安泽生态环境优越,在全省、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安泽如何在定位和规划建设上突出自身特色,如何会有吸引力,县域内如何安排项目内容、塑造各片区不同特色,提高整体效果,是安泽旅游发展的关键。

怎么解决以上这些关键的问题?

当今的经济是市场经济,解决与市场联系紧密的问题,必须依照市场规律去办事。我们以上所面临的问题,必须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下,结合我们安泽实际,应用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运作,打破遏制我们安泽旅游发展的瓶颈。

我们安泽目前的市场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目前安泽旅游业的状况是: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功能不齐全,相互之间的“串门”多,“交易”少,景区“零售”多、线路“批发”少,单兵作战多,整合宣传少,未与知名旅行社、知名规划策划公司、知名媒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周边市场开发属于空白、目标市场、客源地宣传挖掘力度远远不够。

在景区内部赢利点开发较少,收入渠道较窄,外来游客零散,整个景区附加值比较低,市场效应仍未建立。

安泽旅游还处于一种“被市场”状态,市场局面没有打开,生态安泽在市场反响比较弱!

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山西的旅游景区具体数量如下:

太原146个,大同69个,阳泉13个,长治109个,晋城33个,朔州35个,忻州50个,吕梁34个,晋中59个,临汾40个,运城40个。

在这些数量中,安泽景区如何脱颖而出呢?

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导入市场运作,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合区域资源,主动出击,在产品推介,线路整合,客源互送,信息共享方面加强合作,打破内热外冷,等客上门的局面,运用市场管理的思路,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疏通“内循环”,加强“外协作”,打破 “有说头没看头”、“有想头没玩头”的旅游资源局限,加强营销策略,创新、创意方式对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进行现代诠释和深度包装,变静为动、变古为今、使躺着的文化站起来、睡着的资源醒过来,数落的珍珠串起来,提高安泽在山西景区中的竞争力。

怎样用市场化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1.旅游业的发展应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以“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推出一批成长性好,可行性强、成功率高的拳头项目,加强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招商引资,走“以大项目为载体―融资―项目启动―土地增殖―收入再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再投资”的循环发展之路,同时要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能力,挖掘餐饮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

2.不断丰富城市夜生活,建设一批高档休闲娱乐会所,上马一批休闲吧,夜游项目,打造一批反映本土历史文化经典大戏,推进安泽特色旅游产品建设。

3.加强政府的引导性与服务意识的转变,关注老年市场与青少年市场的精神层面。加大对旅行社的奖励制度,形成“加大奖励―刺激旅行社组团―人气增加―接待设施匮乏―批评意见增加―旅游环境改善―促进招商引资”的倒逼机制和良性循环。

4.引导三产的可游性:(1)提高农业的可游性,向休闲农业的要求靠拢,鼓励农家乐餐饮做好做出特色!(2)提高工业的可游性,减少第二产业与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工业园区在走低碳化的基础上,大力引导促使工业游的开发。(3)鼓励乡镇企业,从事旅游特色商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在医疗卫生领域,可以考虑打造填补山西在生态养生医疗行业的空白。

5.打造生态文明宜居之城。安泽风光旖旎,碧水蓝天、夏季不热的特点,打造一批特色休闲避暑山庄、一批休闲项目:高尔夫球场、狩猎山庄等高级娱乐会所,吸引高端人士消费,吸引远郊游客留宿,把安泽打造成“到了山西非去不可”的山水依情之处。

二、根据旅游资源评价、潜在市场和机遇分析,提高营销手段、方法

1.运用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的做法:换位思考!分时期分阶段分场合与不同类型的游客见面,坦诚交流。

2.聘请享有盛誉的旅游服务与营销专家担任“推广大使”。

3.要有长远规划,要有短期营销策划,必要可以走:景区托管之路。

4.做好城市旅游整体形象宣传。(1)在主要媒体及主要客源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加大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2)丰富宣传品的种类和数量,如旅游年票和画册等,拓宽投放渠道,增加营销效果;(3)发挥短信、网站旅游专题以及各种展览,比赛活动的作用,扩大宣传面。同时,在高速路上投放高杆广告,在户外LED屏投放广告,提高认知度和认可度;(4)在景区景点设置健美操演练、地方戏曲表演、保健按摩,足浴、剪纸,景点故事表演等游客可以参与的活动,提高旅游的趣味性;(5)与周边城市合作交流:“走出去”推介、“请进来”踩点,与各家旅行社签订合作意向书保证固定客源,推行旅行社制度、旅游促销奖励制度、对引进专列团、会议会展团及组织游客到安泽旅游――成绩突出的旅行社进行奖励。

三、根据市场需求改善景区管理

1.景区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一律明码标价。在顾客需求量大、易引起价格纠纷的服务商品和服务项目一律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做到游客“明明白白消费”!

2.凸显接待设施的人性化和特色化。增加“游客休息厅”、“咨询投诉中心”、“讲解服务部”、“邮政服务点”和“旅游纪念品商店”、“突发事件应急设施”等功能区域,改造绿色隔离带,全部采用木质雕刻、中英文对照,设计制作:景物介绍牌、引导标识牌和警示牌。使景区功能逐步完善,凸显接待设施的人性化和特色化。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导游讲解水平,增添景区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游客参与性,配备星级旅游厕所,配备医疗药品应急设备等。

4.建立标准化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4

《旅游规划》课程作为直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规划能力的课程,不仅是我国旅游教学中最早开设的课程之一,而且相继成为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历史文化旅游等旅游类专业,甚至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规划专业的核心或者必修课程。《旅游规划》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经验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其设置与现代思想相适应,突出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并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也很难适应当下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应不断适应旅游业的新发展,持续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规划能力的学生。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旅游规划研究现状

伴随国内外“旅游规划热”、“旅游开发火”的蓬勃态势,旅游规划的学术研究与实践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多项旅游规划类项目,如《城市旅游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风景区旅游规划AVC评价体系研究》等,极大的推动了旅游规划研究热潮。不同学科、不同方面的专家纷纷投身这一研究领域,仅旅游规划类教材作者的学科背景就涉及多个领域。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结合作者自身规划实践,框架性阐述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具有地理学学科背景;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系统阐述旅游规划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规划编制方法,具有旅游规划、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项目运营等学科背景;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侧重于不同类型和空间的城市景观旅游规划编制,具有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等学科背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客观上加快了《旅游规划》的研究进程,拓展了它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其研究实践。

(二)《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规划实践,推动了旅游类课程,尤其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的实训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如郭海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案例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性教学,如赵媛《“旅游规划”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教学工具、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改革,如杨兴柱、陆林《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如陈英《旅游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如杨朗、陈国生《课程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地方资源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地方资源植根于地方,具有广泛性、丰富性的特征,可以为学校创新《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目前,地方资源在教学改革研究中已经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美术教学、语文教学、化学教学、生物教学,幼儿课程教学,校本课程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韩云洁《重庆市122中学历史课程地方资源开发研究》、张福侠《利用地方资源,打造五步立体美术教学课堂》、梁开智《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等。但至今尚未直接应用于旅游类课程,尤其是《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中。

将地方资源引入《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中,“就地取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改进教学质量;同时,又可以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规划能力,增加其就业选择。

二、基于地方资源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

以旅游规划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结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立足玉林市地方资源,优化《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课堂教学、深化实践教学、创新考核方式,对《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地方资源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优化《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旅游规划》课程仍是偏重于教材,教材所述理论、原理大都属于通用型、抽象型的,造成通用型教材与地方资源脱节的矛盾。笔者根据旅游规划编制的实际需要,结合《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的具体进程,将玉林市地方资源有机融合于通用型教材,由抽象到具象,变通用型为通用型和地方性相结合,从而优化《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内容中直接分析评价玉林市旅游资源,包括旅游资源的自身评价、开发评价;在旅游空间布局规划中,结合北流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三名”旅游景区等景区的空间布局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在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中,引入玉林云天宫民俗文化博物馆的旅游解说文本,讨论旅游解说系统的类型、解说内容分类以及解说系统的整体评价。

(二)完善《旅游规划》课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完善《旅游规划》课程课堂教学,就是有机结合玉林市地方资源,改进教师课堂讲解方式、最优化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例如在讲解旅游形象规划时,结合各种图片、视频分析玉林市的旅游形象,播放《美丽的玉林》宣传片、观看《岭南美玉,胜景如林》视频;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在旅游形象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规划等内容时实行分组讨论,分项目教学,构建“愉快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为实践教学建立理论基础,提供理论指导。

(三)深化《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

《旅游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各类地方资源,以深化《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明确了“哪些内容应该实践”以及“哪些资源可以用于实践”,两相配套取得最优学习效果。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旅游形象规划、旅游产品规划、旅游规划图的绘制等内容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可以调查评价龟山公园、湿地公园的旅游资源状况,绘制旅游资源分布图;分析预测广西历史文化名村高山村、萝村的旅游客源市场状况,绘制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模拟进行容县旅游形象规划以及旅游产品规划。

其次,“怎么实践”环节,即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等认知实践部分,通过参观玉林市规划设计院、广西运美集团实习等进行考察教学;旅游规划图的绘制等模拟实践部分则在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实训教学;专业实践涉及到组织学生,深入实地,实际动手操作,编制相关的设计、规划方案。如此,逐层推进,渐进式深化《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

(四)创新《旅游规划》课程考核体系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5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江西 乡村旅游 历程 模式

江西省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各地开发经营者经过艰难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本文旨在对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作一小结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一、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1.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回归大自然,向往田园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深圳荔枝节、成都郊区农家乐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观光采摘园等的启发,南昌、赣州、九江等城市周边地区开始出现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形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尤其是农家乐这种富有乡土气息的旅游方式正好满足了城里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看到了经营农家乐的甜头,广大村民纷纷加入经营者的行列。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仅是一种自发的、独立的、分散的、以单个的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的旅游接待活动。

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5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村旅游这一新的旅游形式逐渐蔓延到江西省各个中小城市、一些县城的周边地区和一些旅游景区周围。乡村旅游类型逐渐由单一的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向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投资、经营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以及外商都积极参与投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日益丰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乡村旅游在一些山青水秀、生态优良、古村落和古建筑遗存丰富的地方得到迅速发展,如婺源就先后开发了江湾、鸳鸯湖、李坑、晓起、大鄣山峡谷、彩虹桥、文公山等十多个乡村旅游景区。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对乡村旅游采取了“先发展后规范” 的指导方针,对其开发和经营介入较少。

3.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

2005年以来,江西省乡村旅游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一些乡村旅游点开始实行规范管理,管理者开始注重提升层次,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乡村旅游开始走上正规化的道路。乡村旅游日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江西省旅游行业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2006・江西――中国最美乡村游”主题,注重发挥旅游产业促进和谐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作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省旅游局会同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及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绿色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指导全省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同时,省旅游局还制定了《创建江西旅游强县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及检查标准和《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出星级农家旅馆116家,启动了创建旅游强县试点、农家旅馆星级评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并于2007年12月命名南昌安义古村群等53家乡村旅游点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举办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使江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全省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涌现出婺源江湾镇、李坑村、宜春温汤镇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先进典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二、江西省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江西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来看,江西省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有以下六种。

1.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农家乐”,是现阶段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农家乐模式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的特点。其典型代表有庐山区赛阳镇金桥村朱家垄花卉苗木旅游点、湘东区麻山镇幸福村、泰和县楠木岭邱老根休闲山庄、万载县康乐人家农庄等。

2.依托景区发展型

依托景区发展型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向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及农副产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通常出现在一些重点景区附近,有较大的游客量,周围农民具备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其典型代表为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等。温汤镇以政府为主导,依托明月山风景区的良好客源条件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抓好规划设计,提高城镇品位,优化村镇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调动群众积极性,旅游业不断发展,温汤镇也由过去的一个山区小镇一跃成为全国重点镇、示范镇,全省经济发展百强镇。

3.旅游城镇建设型

旅游城镇建设型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些乡镇一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另一方面具有比较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外地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等。在旅游发展中,江湾镇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好古村落和当地人文与生态环境,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的现象,编制《江湾旅游规划策划及村镇总体规划》,构建集镇区道路框架,实施供水排污、广播电视、电信电力等配套工程,对非徽派建筑进行改造,绿化、亮化、美化镇容镇貌,既达到了小城镇建设的目的,又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是指保护和利用当地原生态的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独特的村寨文化是进行这种模式旅游开发的基础,其典型代表有婺源县李坑村、吉安陂古村、乐安流坑村和安义古村落群等。李坑村利用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古建筑、山区罕见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绝妙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发展旅游,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全村因旅游人均增收2500元,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公益事业迅速发展,精神文明显著提高,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得以促进。

5.民族风情依托型

民族风情依托型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人口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其典型代表有资溪县新月畲族民俗文化村、贵溪市樟坪畲族风情旅游区等。近年来,樟坪畲族乡围绕旅游兴乡战略,巧打“民族”牌,挖掘自身的少数民族特色,增加了交恋(锁歌)采茶、马灯舞等少数民族民俗表演,烹制少数民族菜肴,开发乌饭等传统食品和棉线编袋、麻线草鞋、扁篮、踏板鞋等传统手工艺品,唱响畲族山歌,建造畲族文化图腾广场、山哈宾馆、修竹山庄、民俗文化村等人文景观,实现了畲乡经济新的跨越。

6.农业观光开发型

农业观光开发型是指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开发规划出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临近城镇、客源市场潜力大;二是交通便利,可进入性较好;三是农业生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强。其典型代表有高安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婺源县金山生态茶业观光园、婺源县生态渔业观光园等。金山生态茶业观光园是一个集有机茶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茶业观光园。游客可以游览翠绿的茶园,静心品茶,还可自摘、自做茶叶,观看制茶表演和茶道表演,开展垂钓及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生态渔业观光园原为国家级荷包红鲤良种场,现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生产经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

三、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展望

如前所述,江西省探索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六种主要模式,但从各种模式下的主要旅游产品来看,观光型旅游产品仍然占据着乡村旅游产品的主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单纯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将难以适应需要,江西省乡村旅游将朝下述模式发展。

1.农旅结合的复合型开发模式

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模式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吸引对象为附近城市居民,只要具备一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基础,交通便利、客源条件较好的城镇周边地区都能开展,因此一般的乡村旅游地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乡村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乡村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就是一种可行性很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能降低投资风险,调动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2.参与式度假农庄开发模式

随着人们旅游经历的增多和旅游经验的积累,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匆匆的游览景点,而是更加注重放松身心。人们在周末和节假日走出家门,到城市效区或乡村地区度假,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消费观念的变化,将使人们度假旅游的需求不断升温。乡村度假农庄可不断的招徕回头客,吸引人们重复消费,游客基础性花费相对较多,多用于娱乐、康体、购物,而用于游览的费用相对较少,这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带动效应。在度假农庄,将不再刻意进行人工景观的设计,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度假农庄在功能上也较目前的度假村更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城镇游客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耕作、浇灌、采摘、种菜等,也可以参加日常性的家务劳动如推磨、烹任等,在度假农庄里享受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3.综合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综合化是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正从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为主,向集观光、考察、学习、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各种开发模式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度假农庄除了接待一般的旅游者外,还可能提供会议和其他商务服务,而传统的农业观光开发型乡村旅游景点则在原有的观光基础上,推出科学考察等项目,一些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卖点的乡村旅游点也将把目光投向文化内涵的挖掘上,向游客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并提供学习、康体、休闲等服务。

总之,复合型、参与式和综合化是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把握住旅游者心理的变化特点和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就一定能探索出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开发出受适销对路的乡村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广瑞:2007年旅游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3]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

[5]邹统钎:北京市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6

关键词:文化旅游安阳

1.安阳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1.1安阳文化旅游宣传影响力小,品牌效应没有形成

安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迄今为止宣传、企划策略大多围绕“殷墟”和“红旗渠”开展,其自身一直定位于“综合性旅游城市”“华夏文化之源的重要窗口”[1],从未真正启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宣传领域局限在安阳旅游资讯网等地市级媒体,没有借助专业推广机构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感召力;资源之间缺乏合作,宣传投资力度小、分散性大,没有形成集群关系[2][3],模式单一陈旧,缺乏有意识地利用名称、标志、术语、设计、包装、口号、声望等要素营造和推广自己专属的城市品牌和文化旅游品牌。

1.2安阳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渠道单一

安阳一直依赖电视媒体通过广告、影视以“殷墟”、“红旗渠”、“甲骨文”为基础对外宣传,忽略了文化作为劳务形式参与到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缺少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没有将戏剧、舞蹈、体育、餐饮等[4][5] 作为旅游的附加行业纳入到产业链中,缺乏结合自然风光、艺术的展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形式。

1.3当前整合过的旅游文化产业链过短

安阳文化旅游仍停留在吃、住、行、游的模式上,产业收入主要依靠门票,购物和娱乐两项仅占5%,对购物与娱乐重视不够,旅游商品少,加工粗糙,重复模仿严重,缺少科技、文化含量,附加值低,整体商品销售产业化水平不高,同时相应的休闲娱乐设施落后,行程过于单调,旅游链条不连续,对于消费弹性较大的“没有上限”的购物和娱乐消费,大量的旅游景区几乎是“零消费”。

2.安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2.1、充分调动安阳当前的宣传渠道,树立文化旅游品牌

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形象宣传和品牌效应,否则就会出现地位、旅游人数与文化资源不相称的尴尬局面。

2.1.1广播影视继续作为宣传的主要形式

安阳有《孔雀》、《洹上人家》、《第四片甲骨》等影视剧成功的经验,以此为契机推进安阳特色文化的原创影视剧作品,顺势开发外景拍摄地的旅游、影视基地的旅游、影视节以及渗透影视艺术的影视主题公园的旅游活动。根据影视作品所体现的主题思想,结合本地或周边景点,组织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

2.1.2 动漫产业应当成为带动旅游文化的新切入点

动漫对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旅游业的推动往往是无形中进行的。安阳的厚重文化和自然风貌都是优秀的素材,加大力度推动产业基地、传媒集团、艺术院校三方合作,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的环境,做好作品定位,创作主题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秀原创动漫。推动衍生产品的开发,衍生产品是动漫产业的主要利润来源[6],几乎拉动了所有的其他行业参与其中,因此安阳要发展动漫产业就必须对动漫周边产品进行规划,相关产品同步销售,市场开拓、形象推广等系列工作也即时跟进,使动漫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2.1.3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首先要把互联网发展纳入经济、商贸等职能部门发展具有安阳特色的网络产业,壮大地方网站实力,扶持几家重点网站例如殷墟的官网、国家文字博物馆官网等,使其迅速成为形象窗口。其次建设专业性网站,弘扬安阳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性,例如甲骨文研究、考古发掘、人文宗教演化等,大力开发推广具有安阳元素的网络游戏、网络用语、形成新的网络流行文化,并借此达到扩大安阳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目的,成功树立安阳品牌形象。

2.1.4 大力发展音像出版业,弥补当前宣传覆盖面小的缺陷

一是由政府主持编著或鼓励民间自主创作与大众日常生活、文化体验贴近的小说、传记、艺术、旅游图书、发掘安阳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人文旅游资源,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整理,既可弘扬文化扩大影响,也可以培养更多的本地知名学者;二是将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手机、电子书、电子广告甚至是游戏的模式进行传播,提升文化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三是出版业面向全球化,安阳的文化旅游资源不能仅仅着眼于中国,更要开发外文出版向全球拓展市场。

2.2 催化文化资源转换为多格局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品是“一个旅游者从出发到游完全程回家”的全部旅游活动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独特旅游经历,是一系列服务的综合。能否确保市场能稳步增长,最终落实到旅游产品销售了多少,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因此安阳文化旅游从一条线延伸为一张网,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2.2.1完善安阳的购、娱两要素

解决旅游和购物、娱乐分离的状态,增加景区内及其沿线商场和休闲场所的数量和规模,将景区串联起来,实现旅游空间的连续化、多样化,短途游变长线游,保持游客持久的新鲜感和兴趣,同时要提高纪念品、土特产的品种和质量,不断延长附加产业的价值链。

2.2.2加强各部门监管和合作,避免条例成为发展的瓶颈

文化旅游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涉及众多的部门和行业,协调管理工作难度大,加之旅游资源被人为的分化成不同类型分别管理,缺乏统一规范,造成资源浪费、审批繁琐、行政干预过多等现象,因此必须改革当前制度,职能部门只监督,不干预,企业运营由市场决定,只要文化旅游的所有要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各部门就应该通力合作积极行动,赋予经营单位更多的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2.2.3转变观念,开拓新的运营思路

安阳的文化旅游回头客少,还存在缺乏创新,模式落后、没有特色、人才匮乏、条件不便、档次低劣,缺乏合作等问题。

第一、要从以风景观光为主向集风景观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文化欣赏、休闲娱乐、会展和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模式转变。把人文风情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既展现了当地文化和景观,也增加了群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第二、突出安阳的“古”、“红”、“绿”三大特色,“古”就是依托悠久的殷商文化和周易文化,做大做强甲骨文、青铜器和周易文化旅游产业,“红”就是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飞庙和红旗渠,弘扬岳飞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绿”就是依托太行山大峡谷、小南海、珍珠泉、洹河、漳河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内黄枣乡怡人的田园风光,突出自然特色。

第三、培养企业策划、推广宣传、经营管理、文化普及、规划设计等方面高素质人才。实行政府、企业、院校三方联合的培养模式,结合文化旅游开发建设的实际,注重培养具有应用型、能力型和创造型的人才。

第四、树立“要兴旅,先修路”的思想,借高铁、高速、国道将景点连接成网,改善交通设施和服务,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景区内部交通实现多样化,增加游客的趣味性,延长游客的时间链,改善交通的同时也可以在沿线开发交通业的附加业,汽车旅馆、加油站、餐馆等,拉长产业链。

第五、兴建高、中、低档次齐全的居住模式,使宾馆业与娱乐业有机结合,提供多样化的供给,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形成商务宾馆、行政宾馆、会议宾馆、度假公寓、等一系列的产品体系,使宾馆业丰富多彩。

第六、联合周边城市进行资源共享,空间上安阳与这些周边城市具有路程短、交通便利的优势,文化上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基本上历史跨度不间断,在现有基础上将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可以实现利用率最大化。

安阳市的文化底蕴厚重,市政府先后提出的“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文化为兴市之魂”等发展战略[7][8][9],以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高陵发掘、国家文字博物馆建设等工作为契机,使得一大批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只要安阳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打造精品品牌,则为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产业融合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重组与合作,延长产业链;加强各部门合作,改善安阳的管理体系,消除瓶颈,就为产业发展打开了门路;文化旅游需要不断的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配套设施,一定可以促进安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古都”古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思考 沈祖祥 林弈言 旅游科学[J]. 2006年6月第20卷第3期 13-15,22

对构建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思考 蔡美艳 中国市场[J].2010年第18期(总第577期)82-83

安阳文化旅游发展初探 田广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8年第五期 111-115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研究 杨娇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J]. 2008年第11期101-103

形神兼备, 互融共进―――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思考 刘建华 旅游研究[J].第1卷第1期2009年5月 3-7

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及产学互动影响分析 梁小娣,赵长江 教育科学[J].2010年第8期 179

安阳----一个文化旅游强市的崛起 张笑东 中国城市经济[J].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