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 《时光当铺》;生命尊严;音乐剧
《时光当铺》是一部诞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的音乐剧,由文学系创作专业的华裔女学生曹禅倾情演绎,曾在全球公演并斩获殊荣。该剧演出团队由28位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组成,这些演员专业背景、国家背景、种族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却怀着对《时光当铺》的共同喜爱和追求。他们真诚的表演、认真的态度和充满激情的歌声表达出剧中人物的苦难与爱,使这部音乐剧充满了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部音乐剧是继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惟一一部用音乐剧的形式进行拷问和反思的艺术作品,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表达欲,令人荡气回肠。它以优美的旋律立体地诉说了华裔在海外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历程以及苦难奋斗史,从全新的角度探讨了战争、恐怖、生命与人性等主题,诠释了生命的尊严。
一、创作手法
(一)超现实主义手法
《时光当铺》讲述了在北美的中国移民故事。在加拿大的一个华人家庭中,两个儿子在十年间相继离母亲而去。大儿子凯丧生于美国 “9・11” 恐怖事件,二儿子亚伯拉罕因思念大哥,加入了加拿大军队前去阿富汗为大哥复仇。在亚伯拉罕即将结束服役,执行最后一项军事任务时,挺身保护炮火下的阿富汗儿童而牺牲在反恐战场。曹禅将这一沉重的主题魔幻式地变成了一个娓娓道来的音乐剧故事。《时光当铺》的故事就镶嵌在炸弹要落下的那一个瞬间。时光被定格下来,亚伯拉罕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寂静的空间,一个像匹诺曹一样的玩具士兵拿着一本时光之书,告诉他时光已经停滞,他现在在“时光当铺”里。亚伯拉罕在这个专门借贷时间的地方借到了时间,观众跟随主人公一起回顾生命中的点滴,发现每一个生命的珍贵。曹禅用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虚设出这个可以倒转时光的时空――“时光当铺”,让母亲和儿子在这里相见,演绎生离死别的悲怆绝唱。岁月回转,光阴重现,人们被带回到历史的片断中间,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性,拷问灵魂,对人性、战争、爱、生命等主题进行反思,并重新定义恐怖和战争,找回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二)穿插叙述手法
音乐剧中的母亲和儿子亚伯拉罕支撑起这个音乐叙事的骨架。《时光当铺》的剧情在炸弹即将爆炸的瞬间铺排开来,故事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9・11”的恐怖袭击夺去了这个华裔家庭中哥哥的年轻生命,为复仇和摆脱掉哥哥在“9・11”中丧生的恐怖记忆,亚伯拉罕参军出现在阿富汗战场。在他执行回家前最后一次任务的时候,却面临着一次生死抉择。眼看着一对在美军轰炸中即将丧生的手足无措的阿富汗小兄弟,他将在此刻作出是否拯救他们于死亡边缘的决定,而代价则是自己的生命。亲历战争的恐怖,令稚嫩的亚伯拉罕几近崩溃。生死一念,被导演有意识放大到一个昼夜。最终亚伯拉罕在时光当铺中说服了母亲,不顾战友的劝阻,在炸弹落下来的那个瞬间,用自己的身躯覆盖在孩子们的身上,保全了他们的性命。自己却牺牲于盟军的友情之火,永远倒在了阿富汗那片土地上。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就在炸弹即将爆炸的一瞬间,时光被凝固拉长。亚伯拉罕回忆起了自己的中国家庭在美洲大地上种种的辛酸奋斗史――母亲苏梅移民加拿大后的苦难,唐人街的复兴,父母浪漫而艰难的爱情,儿时的玩具,对文化差异的记忆……族裔的历史、家庭的历史、父辈的历史在此交错重现。在这个被称作时光当铺的地方,战争、族裔、命运和亲情交汇在一起,种族歧视,文化隔阂,生存与死亡起伏跌宕。故事以现在进行时和过去的回忆穿插来叙述,从而使艺术手段与生活现实浑然一体,奠定了《时光当铺》的“戏剧基石”。
(三)象征手法
时光当铺是一个象征之地,是我们想象中人要离开世界之前的最后回望之地,弥留之际。它是一个特定时空的概念,在此我们能够赎回青春,赎回爱情,赎回光阴。借由时光当铺,观众能够寻找回来丧失已久的生命的庄严和美丽。
亚伯拉罕的母亲苏梅这一形象,出自作者对于华人身份的认同感。从她的名字“梅”和她所唱的《咏梅》歌曲中得以象征性的衬托。她人生的旅程,就是围绕着一支傲雪开放的梅花,在狭小的物质世界中,她却拥有开阔的心灵世界,那里有自由的孩子,不需要担当她所担当的屈辱和她所受到的苦难和歧视,不需要被社会和法律所抛弃。她的身上凝聚了老一代海外华人初来乍到的挣扎、屈辱、辛酸以及对改变自我命运的希望和憧憬。进入时光当铺,在儿子做出最后决定、牺牲生命拯救阿富汗小孩时,母亲苏梅站在了儿子义举的一边。她没有后悔过生活在北美这块土地,也没有失去过生活会好起来的希望。这让观众形象地感受到了“母亲”所代表的海外几代华人在西方社会的内心梦想和挣扎。母亲用中文唱出的一首咏梅的《摇篮曲》,展示了苦涩而真挚的爱情和生命的庄严,是苏梅苦难而坚强命运的写照;傲雪寒梅,铸就了一个民族灵魂的面貌。
二、含义解读:为了生命的尊严
《时光当铺》控诉了战争对人性的泯灭,展示了华裔移民艰苦的奋斗,揭示了人情人性的高尚,讴歌了生命的尊严。在时光当铺里,亚伯拉罕见到了母亲,苏梅强烈希望可以在儿子弥留之际说服他去拯救自己的生命,也可以说是拯救她的生命。 她劝亚伯拉罕放弃这史诗般的壮举,不允许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敌人孩子的性命。可亚伯拉罕却在犹豫,见死不救,在恐怖中度过余生,这难道就是他想要的生活么?时间已到,亚伯拉罕必须离开时光当铺回到现实做出他的选择。为弟弟扛起炸弹的阿富汗孩子令亚伯拉罕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哥哥。他要拯救他们免于战火的吞噬,他要选择将最后的时光留在这片土地。这场不同族裔间的战争,注定将成为他的成长仪式。面对美军疯狂轰炸阿富汗村庄的残酷时刻,亚伯拉罕心中最原始的纯真被唤醒。为了维护生命的尊严,他义无反顾地选择成为上帝的孩子。他永远离开了,如同落日之后,整个世界一片黑暗。他的高尚和伟大是透过生命实际完成的,他的高贵在于他有机会存活,他选择牺牲,由此一个士兵的高贵人性被完整地体现出来。在一环紧扣一环的生死拷问中,整个音乐剧对战争残酷性的鞭笞随处可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对生命尊严的敬重、对纯洁人性的抒写以及对高贵人格的展现。高贵、悲壮、美丽、自由是对人生苦难、平庸、委琐、卑贱的完全超越。它带领我们进入反思战争和人性的生命情境。战争是否会离我们远去,恐怖将要把人们引向何方,这沉重的叩问,也是这部音乐剧的生命力和创作的意义所在。
作者怀着悲天悯人之心发掘出亚伯拉罕的生命价值,融入了关于爱和生命尊严的反思,直抵观众的心灵深处,引发出情感共鸣。《时光当铺》的主题思想始终如一,那就是“拯救”和“赎回”。把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讲出来,回到历史去赎回尊严、自由、青春和爱情,希望年轻人被唤醒,对我们的世界做一些美好的努力。加深人类彼此的理解和关爱,倡导世界和平,平息社会动荡,消除种族歧视,维护生命尊严,保持人性的纯洁和坚强,应该是《时光当铺》所表达的终极含义。
就如同曹禅自己所说:“努力从伤痛阴影中走出来的不止是亚伯拉罕一个家庭,而是成千上万的家庭,因为我们要赎回光阴,只有一条前行之路。仇恨、撕裂、误解是一直存在的原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促使人类去学习爱、宽恕、包容和缝合。《时光当铺》是一个士兵的牺牲之歌,是一曲献给无以计数的无名小卒的生命挽歌,也是对世界、对人类的权威震撼的提醒。”
三、作品特色:多元文化性和艺术原创性
《时光当铺》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它的文化多元性。这部音乐剧虽然是以“9・11”为背景,看似有一个西方式的故事缘起,却讲述了很多亚裔在美洲奋斗故事,特别是这个北美华裔家庭的命运变迁。它以东方文化为基调,用19首旋律优美、意蕴高远的英文歌曲,串起了全剧的情节和人物。曹禅将大量的中国元素融入作品中,却让歌曲更加充满了时尚感与国际化风格。中国民俗音乐成分甚至山歌和侗族大歌的成分被揉入西方音乐剧主宰的器皿里面,与西方摇滚、蓝调、民谣等音乐形式相融合。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变化莫测的人物命运,钢琴、吉他和鼓的伴奏时而怒吼时而沉吟。这些音乐风格和乐器的巧妙搭配也达到了文化融合的目的,体现出和谐、包容、多元的文化姿态。此外,建筑文化中的民族元素也融入进来,整个当铺里有几千只灯笼好像凭空而降。灯笼降下来,观众被带回到时光当铺的景象,而灯笼再次升起的时候就好像是孔明灯一样带着大家的期许,再次飘到了天上。
《时光当铺》的另一个主要特色就是艺术原创性。该剧是一部讲述爱、人性与反思的原创作品。从来没有一部音乐剧作品像《时光当铺》一样,集编剧、作词、作曲、导演、演奏、制作、指挥等于一人。说起音乐剧人们总是会想起《猫》《歌剧魅影》《妈妈咪呀》这些经典作品,而《时光当铺》虽然成为轰动百老汇的音乐剧,却不是对经典做出的翻版诠释,而是来自于对民族和海外华人的承重的负担。全新的群体,全新的音乐,把亚裔群体作为中心,用超越种族与语言的美妙音乐使观众展开一场心灵之旅,第一次使以海外华人为主角的音乐剧在国际音乐剧的舞台上焕发光彩。它像莎士比亚戏剧故事一样,借助于情节,去宣泄、倾诉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以及对人类的思考。此外,原创的歌词和对白内涵丰富,发人深省,准确生动地表达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生命境界。如:亚伯拉罕与母亲合唱的《天知道》感人至深,把中国的口头禅“天知道”扩大为人生观的思考,用这一理念解释对人性、对社会、对自己的认识,回应了屈原《天问》的诗歌,即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从何说起只有天知道,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天知道》打开了一系列的问题,歌词中河流往哪里流,河流在哪里汇集成大江只有天知道,人一生结束了去了哪里,也只有天知道。
“只是让我做一个印记/让我做那个印记” ――亚伯拉罕这位年轻的士兵迫切地希望和平,愿把自己的生命像印章一样印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许没有人知晓他的牺牲,但是在宏大的史诗般的剧中的这个抉择,像我们人生每一天每个时刻都在选择着是清醒还是沉睡,是麻木还是觉醒。亚伯拉罕人生谢幕之际向我们唱道:“将复兴/如青麦/逆流而上/到日出的地方。”亚伯拉罕的舍命,如一粒麦种,落进泥土,必然会带出生命的一片葱茏。所有人都不会质疑他的宣告。生命美丽如斯,必然在永恒当中。
[参考文献]
[1] [美]蒂奇纳.艺术评论[M].万珂主,译.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2] 王功山.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世界文化;世界文学;比较文学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正在向世界文化发展,各个民族在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发生融合,形成了具有统一性的世界文化。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学也逐渐从民族主义文学的壁垒中走出,形成了更加广阔的文学意识,而比较文学也应运而生。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并成为了比较文学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文学观的建立,为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与手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文化形态呈多元化并存融合状态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使世界文化形态出现多元化融合并存的特征。从目前世界文化现状可以看出,现代东方文化已经与传统东方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融合了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而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也大有不同,其中渗透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元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受古代东方技术的启发而发展,同时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又反过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文明。西方现代诗从我国汤匙中得到启发,改变了英式诗歌的句法与诗法,开创了西方意象派诗篇,而我国的现代诗歌又受西方影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一直处于多元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2、民族文化意识加强并建立起全球文化意识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逐渐从欧洲中心逐渐向世界多中心发展,建立起了全球文化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3、文化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特点以及全球化意识的建立,使得东西方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与碰撞,使世界文化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研究逐渐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人类的历史文化研究开始向着宏观总和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学的发展表现在从民族文学主义的狭隘观念逐渐转向了更加广阔、宏观的世界文学观念。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
当前世界文学的发展正处于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文学交流活动逐渐向世界性发展,国际性文学组织、团体陆续出现,对于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大与思想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渗透中不断发展,各国对外来文化、文学的接收使得民族文学的圈子得到了扩展。
2、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兴盛与世界诗学的产生
现代文学批评的兴盛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另一特点。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批评以及文学―美学批评三个阶段,批评的对象逐渐从作品向读者发生了转变,开始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读者的反应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促进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以及“平行研究”以及“接收研究”的发展,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促进了世界诗学的产生。世界诗学的萌生以及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对比较文学观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3、世界文化与文学联系加深
文学的产生受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中的各个学科与文学相互影响渗透,使得文学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出现了变化,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
1、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研究者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并用世界性的眼光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要树立起世界意识,并具有全球性文学观念,倡导比较文学中的世界精神,使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方向发展。在建立世界意识的同时,要加强民族意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首先要立足于民族文学,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学吸收外来文学中的精华,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
2、文化意识与文学意识相结合
从比较文学的命名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所以,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应该以文学为基础,以文学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使得文学的研究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因此比较文学的研究要求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文学意识为主,以文化意识为辅,突出文学性。
3、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比较,因此有比较并不一定可以称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以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对文学进行研究,比较文学观的建立需要建立在比较意识之上,而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仅仅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同时需要具备诗学意识,总结分析文学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在比较文学观众,比较意识是基础,而诗学意识则是主导思想。
总之,在如今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不断向全球性发展的背景下,比较文学观的建立需要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之间相结合,才能建立起适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发展的比较文学观。
参考文献:
[1] 张德明.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论一种比较文学观的建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0(4):110-120.
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3
作者简介:赵明海(1976―),湖北宜昌人,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摘 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公选课中的热门课程。目前世界遗产学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构建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如何开设好,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公选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质教育
一、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特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等。它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每一项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大自然中独特而绮丽的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见证和标志,同时也为其文化和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地理多姿多彩的遗产资源大国,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把世界遗产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加强遗产教育意义深远。
高等院校在世界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应发挥着积极作用。把遗产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遗产教育中,让学生既拓展视野、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又认识到世界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创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服务。尤其要把保护遗产的理由、方法告诉青少年,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保护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时代传承,也为青少年打开了各民族文化的大门,吸收感受其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培养、激发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①
对大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将能够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专业教育、抢救维护等方面,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强世界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程度。世界遗产涉及多种学科,科技含量很高,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就难以保护利用好这份遗产。为唤起全人类对保护自身遗产的热情和共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指导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鼓励各国教育机构把世界遗产保护列入教学日程,设置专门课程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保护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崇高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提高对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力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②
加强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祥和安定,可以提升民族理想,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我国世界遗产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正面临着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世界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世界遗产保护的未来在于青少年,他们将成为未来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设此课程非常必要。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世界遗产学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艺术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科技史等众多学科,其内容极为丰富,研究领域极为广阔。③世界遗产学与诸多学科又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这种学科边缘性、交叉性的存在,为遗产学的学术更新,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帮助。世界遗产事务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世界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世界遗产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遗产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均未完备建立,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等严格来讲都未确立,亟须进一步加强。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遗产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有关世界遗产的概念、类型、主要特征,世界遗产组织和相关文件决议、文献,世界遗产评选标准、申报及确定程序,以及候补、落选、濒危世界遗产等。世界遗产的理念和类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动态进程。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大概念,将世界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类。1992年新增文化景观类,1997年又确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之一。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概况。截至2007年8月,全世界共有851项世界遗产,中国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另外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成为遗产数量上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的第三大遗产国。通过重点讲述全球各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由来、种类、分布及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向学生全面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人类伟大创造力杰作与自然界壮美景色的同时,切身感受世界遗产正在面临的各种威胁。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的形成、分布、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部分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普遍原则、工作程序、具体方法以及法律制度,提高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意识。面对遗产遭受破坏性的经济开发威胁,导致遗产地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取代了精神文化和科学功能的情况,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不要再闹出“水洗三孔”一类令人瞠目的荒唐事件。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遗产保护开发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但难度也相当大,这就对开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讲授内容新颖、连贯、有特点、有吸引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先进,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的特点。根据课程定位,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互动式”“交际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大学作为人类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主讲教师结合资料片段和在遗产地考察的亲身经历,活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有关人类文明进程及如何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等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场地设施上要求具有多媒体设备。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源,可以使用电驴、迅雷等下载工具,广泛收集资料。笔者在开设此课程时就收集了近200G的材料,其中有央视《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等系列,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编辑整理,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日渐升温的世界遗产申报热潮不相称的是,中国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世界遗产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为教材选择带来了一些困难。国内的世界遗产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的层面上。交相问世的世界遗产书籍很大程度上均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其编纂的着眼点大部分在于把世界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鉴于此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一本编写较好的书作为蓝本,将其内容提炼,以提纲的形式打印成讲义,让学生复印,在授课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这样既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注释:
①宋才发.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98.
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4
实施世界文化传播的主体――外语教师,因其独特的身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态度。外语教师首先是浸润在民族文化中的,同时又对异域文化有较多的了解,担当着教育中直接引导学生接触、了解异域文化的责任。外语教师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如果定位得当,将有助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如果定位不当,就会使我们的文化教学不能架设起沟通中西文化之间的“桥”,而堆砌起阻碍民族文化交流的“墙”。
除认清世界文化传播的目标外,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必须有一种客观的、正确的民族文化态度。外语教师应充分了解各文化现象出现差异的客观原因,在作相关介绍时必须注意措辞,保持自身语气态度的客观性,正确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判断,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和草率下结论,更不能剥夺学生客观判断的权利。
我们常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这样被描述:在人际关系中,美国文化强调积极主动,而中国文化则强调追求和谐的被动接受;美国文化以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为特点,强调变化和发展,而中国文化则以封闭眼光看世界为特点,珍视稳定、和谐。被动与封闭的措辞就已将中国文化置于一种劣势文化的范畴。如果外语教师也采用这种语调,必然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持消极的否定态度。其实,上述差异就像西方绘画和中国画的差别,前者强调具体场景,重形似;后者强调意境,重神似。虽风格迥异,但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艺术瑰宝。美国文化着眼未来,中国文化珍惜过去;美国文化强调横向人际关系,中国文化强调纵向人际关系;美国文化尊重个性,中国文化强调集体责任感。不能因为与西方不同,就贬低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历史的借鉴意义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而竞争和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元素,中西各强调一种而已。
这种民族文化的再定位也需从教育思想的角度审视。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呼声频频,似乎忽略了中国的教育思想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很多方面意义深远,重视基础知识,操练性、记忆性强。许多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在《论语》中就早有提及,只是中国的教育思想往往是一些极具情境性的“启发、暗示、点悟”,讲究“点到即止、不求说破”,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后人需细细寻找。西方教育界已经意识到他们基础知识教育缺失凸显出的问题和缺陷,但西方教育思想之不同,在于常把内在关联组成思想体系,并表达出来,便于后来的研究者提出质疑,提出新的假设、新的观点。
在实际的世界文化传播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提及甚少,或仅将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对比目的语文化的参照系。而在对比的过程中,由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特殊地位和英语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优先地位,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尤其是英美)所代表的西方发达物质文化的强烈冲击,外语教育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可和顺从,在学生中培养西方强势文化的优越感,进而促成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及错位。
首先,世界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我们是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方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在中国人力图学习地道的外语、学习异域文化的同时,对方也在捕捉、模仿中国人的一些语言思维习惯,也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近年来,特别是我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汉语热”、“中国热”在世界各地迅速掀起。2005年10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部波托马克河畔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行的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节”;2007年我国在世界各国知名大学建立的近150所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招生状况非常好,就是其中的表现。外语教育工作者应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内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文化人格的人才,使其以理解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客观的眼光审视所接受的异域文化信息,而绝不应使教育对象越来越外国化。
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5
诠释“精诚教育”理念
金石滩小学以“晓世界行天下,悟人生育英才”为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精为真知,诚做真人”的校风,“至真至爱,精益求精”的教风,“学之以精,行之以诚”的学风。其中,“精为真知”中的“精”是指做事的态度,也就是学知识、做学问要精益求精。它包括:态度上的精进、业务上的精通、成果上的精彩。“诚做真人”中的“诚”主要指做人的准则。它包括:诚心、诚信、真诚。万事心诚则灵,让学生永远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热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做一个真诚的人,并且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人。
打造精品师资队伍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金石滩小学从关心和关注每一位教师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出发,以文化引领、主动发展、开放办学、优化机制为主要工作方针,采取全员培训、科研引领等工作策略,紧紧围绕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让教师从自然成长的状态进入到以目标培养为主的发展状态,打造精品师资队伍。如学校组织的“踏世界名山,品物遗奇观―金石滩小学游金石园活动”,这既让老师们享受了金石滩本土的旅游资源,又培养了教师的团队意识。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特色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深入挖掘旅游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中。
深化国家课程研究。学校本着“让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的精诚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的高效优质,把小学阶段所有学科与旅游世界文化遗产特色的相关内容做链接,并制定各学科行动指南。与此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提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让学生的视野、思维、甚至于思想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促使国家课程得到了更深入更高效的落实。
提升校本课程品位。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金石滩小学校本课程从历史传统“艺海‘保’石”的单一性逐渐向突出学校旅游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提升,更加突出了课程特色的主题性、序列性、发展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金石文化”课程即六大类特色课程(明理课程、体验课程、探究课程、社团课程、德育课程、活动课程)。
创建有效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并保证特色活动最终达到既定目标。
多元立体,三个坚持,实施学生评价。三个坚持指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坚持评价内容的多样,坚持评价方式的多种,开展全方位评价。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进行作品评价,收集资料、办手抄报、调查报告、探究日记、网络展示、学生“六一一(熟知六处景点、体验一个景点、研究一个景点)”;另一方面倡议学生进行活动展示,一博到顶、金石秀小达人、艺术节、服装节、赏槐会、金石论坛。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点入手并按照他们了解熟知的旅游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掌握程度分学段制定评价标准。
考核激励,过程指导,实施教师评价。学校鼓励教师挖掘旅游世界文化遗产中体现“精诚教育”元素的特色内容,并建立了全面评定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学校在教师年度考核方案中给予教师相应的分值,并且定期展示教师的研修课成果。
全程跟踪,全面督导,实施课程评价。基于校本课程循环往复实施的灵活性,学校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如课程目标定位是否恰当,课堂中使用的资源是否体现了教育性,课程内容是否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理念等。对这些问题,学校要求教师及时做出评价,积极促进特色课程的建设和学校的特色发展。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依据旅游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传说、建筑、自然环境、开发、保护标准,以“四区两园”为主体呈现。四区,即四个楼层,每层一个体验区;两园,即室外精诚园、励志园。主要采用分楼层、教室、操场、电子沙盘地图、活动场景、景物展出、世界经典音乐播放等形式进行环境文化建设。在隐性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倡议一班一特色,一师一课程,一生一特长等。
世界文化的特点范文6
从事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一个思想基点。这个基点既涵蕴着文化建设的基本特质,也规划着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它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点上,也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潜久远、广博深邃,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新绎、内化为国家本质和民族性格的基本方面,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十报告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关叙语中,明确提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观点显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所起作用的肯认。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文化资源值得重估和鉴用,如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道文化等。在这些文化资源中,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一直占据着国家文化和士人文化的中心。民本文化是指以民为邦本、辐射民生基本需求为模式构筑的文化体系,其核心要义是以民为本,施行仁政。也就是说,治国平天下需遵循爱民、贵民、富民、教民的基本方略,形成以勤政为民、忧系天下为主要内容的民本思想。西周时期的“敬德保民”、孟子的“民事不可缓”、贾谊的“民为万事之本”等主张,都突出了对民心、民时、民事的重视,视民为治国安邦的根本。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文化的描绘与追求也很显明。《礼记》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其中有许多关于人生仪节、器物制度的论述,而关于大同社会的描绘尤为引人注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种理想主义的描绘激起后世对理想世界的无限憧憬和不懈努力,并一以贯之地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历程中,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以理想国度为最终价值目标、覆盖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理想文化体系,成为引领各族民众前进的精神旗帜。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的这些思想特质,构成国家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士大夫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方向和行为轨则,希图以自己的心性修养和行为努力为实现大同理想社会、成就个体德性提供坚定可靠的内外保障,并最终使士大夫文化和国家文化融为一体。尽管有国家层面的不同努力和士人集团的积极作为,然而中国传统社会里的这种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却只是部分的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已经实现了的部分文化目标,被当作思想珍宝承传下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时代因素;没有实现的,则在人们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叹惋,由此也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并辗转成为当今国家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追求。我们所说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吸收、融注已经成为国家本质和民族性格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那些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中还未曾变成现实的文化目标,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条件把它们变成现实。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可以穿越时空的烟云,成为当今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点、实践准则和追求目标。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继承并发展开来,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展示有其生动而具体的过程。需指出的是,从古代到当代,关于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有较大区隔,即便是在不太长的时间段,这种内涵亦有可能呈现出不同侧重。然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勤政为民、小康社会、大同理想等——一旦被确定下来,它就具有历久弥新的魅力,我们可以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赋予这种精神内核以新的考察视角和衡量尺度,以便这种文化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不显得保守僵硬。更何况在关于大同社会理想的描述中,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内涵也正是现代社会孜孜以求并力图使它永久保存下来的珍贵社会因素。这种社会因素并不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出现断裂或被弃置。当代中国社会,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就在于以天下为公的作为,为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安居乐业的外在环境,特别是对于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需要给予更多生活和工作上的关注和帮助。这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必要职责,也是当今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当代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是一脉相承的。这也表明,只有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内核,文化建设就会有可靠的思想根基和行为着力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内涵之一就是以新的时代眼光对仍具有时代意义与发展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复兴,这种文化复兴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思想基点。
二、文化建设要体现海外华人的精神渴望
当今时代,海外华人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执着于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对中华文化的宣扬起着种子般的扩散作用。尽管身在国外,海外华人的生活世界很多时候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教育、习俗、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留有中华文化的痕迹,表现出他们对于故国家园的依恋与期待,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浓缩成对于故国家园的精神渴望。即便到了今天,这些方式与情感大多依然顽强的保存在他们的内心之中。因此,我们的文化建设,不仅要现代性的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亲情般地体现海外华人的精神渴望,为他们寻找、重铸、创造中华文化之根,建构共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内涵上具有多义性、交叉性和跨时空性,但它们始终建立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化之根上,如血缘宗法系统的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仁者爱人”的仁爱文化、“正谊明道”的谊道文化等。这种文化之根对人的影响是多重的,它往往渗透在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成为人的精神性格和行为指向的内在构成。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的影响较为特殊,它既能确定自我血缘宗族关系,又可以找到情感施发的落脚点。其实,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大而扩之,可以延升为地域文化、华夏文化;小而凝之,则可以内聚为返祖归宗观念、个人身份认同意识。因此,海外华人认可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认可了支撑这种文化的地域文化、华夏文化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华人对待中华文化之根的这种态度,折射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肯认,表明他们在异国他乡希图找到一种属于自身文化归属的精神渴求。这种精神渴求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的迁移显得弱化,相反还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趋于强化,如遍布华人世界的家谊会、华乡会、形式各样的华夏教育等。此外,新形势下大陆文化建设的幅度、方式及其内涵所指,对于海外华人的精神吸引亦具有重要影响。换言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究竟如何展开,是华人世界关注的文化课题之一。海外华人固守中华仪规、积极投身家乡故园建设、为国家发展贡献新知、为祖国统一大业进行文化交流等举动,实际上都可以纳入到整个中华文化建设的大氛围中来。在华人世界中,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希望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民族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他们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程度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主动维护祖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另一方面,国家的建设成就和政策主张也通过海外华人的言传身教散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海外华人为祖国繁荣富强、民主进步所做的努力,实际是海外华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象征,反映了海外华人普遍存在精神渴望。海外华人的这种精神指向,要求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对此作出及时呼应,大力加强具有家庭文化、宗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的国家文化建设,筑就可供精神栖息的文化家园,形成能给心灵安慰和力量支撑的精神港湾,使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在中华民族这面旗帜下,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身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从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整体力量和作为华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归属感。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也需积极创建有利于海外华人精神表达的文化机构和文化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也意味着当今的文化建设,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之根的养育与护持,更要注重国家文化实力的整体提升,让海外华人在中华文化的不断进步中找到精神的依靠和自愿贡献的精神源泉。在关于华人贡献的评价上,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华人离开祖国,他们就不爱国了,或者说爱国的成分减少了。应当指出,华人对于所在国的身份认同并不影响华人的族性认同。只要他们心系祖国家园,为国家的繁荣进步有所作为,他们都是爱国的。在各国人员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一个人的贡献可以跨越地域和国别的界限,单纯地以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作为是否爱国的依据,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实际上,许多在国外的华人所做的贡献并不比在国内的某些人要少。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圈,中华文化之根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华人文化之中,在大陆文化和海外华人文化之间表现出民族和文化基础之上的高度认同性,也表现为一种精神的互相依托和支持,这其实也是家国文化的一种呈现。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使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也指向海外华人文化,让华人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显明其中国元素,为华人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空间。
三、文化建设要展示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互动
文化建设除了以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体现海外华人的精神渴望为着力点外,同时也需着力于与世界其他先进文化实现交流互动,在与世界其他先进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充分吸收、融合其精神特质。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曾成功地吸收、消化和融合过印度佛教文化中有益因素,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现代以来代又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尤其是,使之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理论的基本构成。它们已成为中国整体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同样,西方在古代也融汇了希伯来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亚西文化,在近现代也吸收了中华文化,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入了西方文化之中,成为西方文化世界的重要资源。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较以往更为频繁。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要在顺应世界文化历史发展的整体交流互动中,以民族文化建设为主体,充分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充实中华文化的主体内核。同时,也要发挥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质,积极主动地影响他国文化,提高文化自身的软实力。世界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文化的总汇,具有几个鲜明特点:
其一,共同的文化本质。世界文化中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别文化,但这些国别文化都反映了文化的某种共通本质,都是人类自身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念集合,都是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生活方式的观念反映,都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验总结。
其二,具有多样性。世界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其实在于各国文化所独具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增添了世界文化的整体意义,也显示了国别文化的独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