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安全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安全评估

电力安全评估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10805

1 引言

在21世纪,电力发展的福利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率的电力生产行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电力生产企业,是一个资产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和设备密集型企业。在电力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和事故就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甚至会波及社会用电安全。

据调查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24起,死亡人数达到43人,比往年同期事故数量增加7起,死亡人数增加20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18起,死亡22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6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6起,死亡21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14人。全国共发生21起电力安全事件,其中电网停电事件11起[1]。如此伤亡惨重的教训,不得不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给予重视。

在现有电力生产行业管理方面是存在以下问题的,首先是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孤岛现象严重[2]。不符合电力企业各部门强耦合的、严密的协同关系。其次是电力行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各系统间基本上没有联系。耦合度不紧密,与电力生产的整体性、连续性不符合。要想实现电力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还有相当一段差距。最后是电力生产系统本身就是危险源,并且存在安全隐患。设备异常情况、负荷变化、电能质量的变化都会影响电力生产系统运行。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变化,若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能会造成事故发生。因此,加强和改善对电力生产行业的安全管理以及保障电力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已经迫在眉睫。

对电力系统安全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是确定性的安全评估[3~7]。其原理先确定分析对象,包括事故列表、系统网络结构以及时间范围和负荷状况。然后找出先违反系统运行状况标准的事故。最后采取措施解决这些事故。虽然确定性方法很直观好用,但是存在以下不足:运行标准不统一;单纯重视最严重、最可信的事故,而对非限制性事故疏漏使评价结果过于保守;事故发生频率没有考虑;难以评价系统安全工程能力级别及其能力优化升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通信安全局以及60多家著名公司共同研发SSE-CMM模型[8-10],国内外学者也纷纷对SSE-CMM进行探讨,并提出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李志明,丛琳等人就SSE-CMM模型进行研究探讨,将其应该在电力信息安全工程评估,提高了系统安全工程能力;蔡皖东,李伟英等人基于SSE-CMM模型[10],并将其映射、剪裁、关联在电力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评估中,有效地改革了安全管理模式,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刘晓杉、乔悦怿等人基于SSE-CMM模型[11,12],对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管理合理进行评估,从而加强管理模式。由此可见,SSE-CMM模型在安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3]。

参考前人所得经验,文章将根据电力生产系统的特性,利用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对电力生产系统进行映射、关联、裁剪得到电力生产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并对电力生产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此思路特点:安全过程域和基本实践并不是照搬固有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模板,而是根据电力生产系统组成结构来确定安全工程过程域;基本实践根据电力生产安全特性来确定;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通用实践进行分类,并确定通用实践。

2 电力生产系统SSE-CMM安全性评估

2.1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是指系统达到所需要达到的安全性指标的能力,对一个系统工程的过程安全能力稳定地进行改善,该系统工程也会变得“成熟”。此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和完善一套成熟的、可度量的安全工程过程。特点是任何工程活动在这个安全工程下都是清晰定义,并且都是可管理的、可测量的、可控制的且有效的。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由“过程域”和“能力”两个维数构成。过程域是为完成一个子任务所需要实施的一组工程实践,其涉及三种过程域:工程过程域、组织过程域和项目过程域。后两类过程域并不直接同系统安全相关,故不是模型的一部分。模型为每个过程域定义了一组确定的基本实践(BP),每个基本实践都是完成该子任务所不可缺少的。能力维表示的实践代表过程管理和制度化能力,称为通用实践(GP)。而通用实践是来描述每个级别的共同特性(CF),即每个级别的判定反映为一组共同特性。通用实践是应用于所有过程的活动,它们强调过程的管理、度量和制度化。用通用实践来描述共同特性的逻辑区域被划分5个能力级别(还有第0级,表示无安全工程能力,不予讨论)如图1所示。

2.2 电力生产系统安全性SSE-CMM模型构建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是一种衡量安全工程实践能力的方法。根据电力生产系统的安全特性,对其进行映射、关联、裁剪得到关键过程域,并拟定每个关键过程域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实践项目,从而构建电力生产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电力生产系统安全工程过程域可以根据电力生产系统工作流程或者组成结构进行划分。通过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细致地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调研来确定过程域的能力级别。根据能力级别等级,可有针对性改进其管理水平,提高能力级别,最终达到优化升级目的。

2.2.1 确定过程域与基本实践

根据电力生产系统主要组成结构特性,对电力生产系统进行映射、关联、裁剪选出关键电力生产系统安全过程域如下:PA01发电厂、PA02送电线路、PA03变电所以及PA04配电网。根据所选过程域,拟定执行该过程域必不可少的子任务,即基本实践项目。以发电厂为例,其基本实践项目如下:BP0101建立安全职责、BP0102指定的安全要求、BP0103安全配置、BP0104人员安全意识培训、BP0105安全控制机制、BP0106安全状态监视、BP0107设备安全防护及维护保养和BP0108安全应急预案及消防措施。映射与关联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2.2.2 电力生产系统的能力级别与通用实践确定

能力级别反映一组共同特性,而每组共同特性可由通用实践来描述。采用拟以SSE-CMM的公共特性为基础,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通用实践进行分类,组成电力系统安全工程工程的公共特性。以上结合电力生产系统安全特性以及所调查的资料文献和相关考察,确定能力级别与通用实践如表2所示。能力级别的原则与匹配如表3所示。

2.2.3 评估该系统安全能力成熟度水平

根据“5个能力级别”相关属性描述,对裁剪后的过程域中的基本实践进行关联与评价,从而确定该系统安全工程过程域的能力级别。主要步骤如下:首先是确定该系统是否执行了所有的基本实践;然后根据所列举的通用实施,考察所有的基本实施是否得到良好的管理与制度化。最后通过考察结果确定该过程域的能力水平。通过熟练度水平等级,电力生产部门优先对能力级别较低的过程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其安全运行与管理,以达到改进其安全级别。

3 实例分析

根据对某电力企业展开调研得到相关资料,然后对某电力行业发电厂评估其安全等级。文章根据发电厂安全特性,构建发电厂基本实践以及相关通用实践。文章前面已经例出,此处不再重复。以下是对电力生产系统发电厂中的基本实践进行评估。

3.1 BP0101建立安全职责评估

该发电厂以多年管理及运行经验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该厂每年年初就已制定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各级安全负责人所担负的职责已在《安全员安全职责》中详细描述。安全生产负责人的责任划分规定已在《调度科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描述。《各科室、班组报送资料时间表》规定定期对电力生产部门专业学习和总结资料进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安全生产奖惩规定》明确部署对各级部门、各小组、各员工以及相关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并给予相关的奖励与惩罚。《人身安全责任书月度落实检查表》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以及安全决策措施执行进行描述,并按月度检查。《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名单》规定员工职责范围。《电业安全生产规程》详细描述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的职责。

3.2 BP0102指定安全要求评估

该电力企业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每月对已执行的工作票、操作票进行认真的检查、评定合格率,对不合格的工作票、操作票进行考核。每季进行一次总结分析,查找在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给予记录。该厂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结合该厂实际制订《湖南省电力公司工作票、操作票制度补充规定》。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即人员、时间、力量三个百分之百)该厂制定了《湖南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违章下岗”实施规定(试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此外,该企业要求员工熟悉《安全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农村低压电安全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以确保安全工作顺利进行。人员作业要求规范,并有相应安全技术要求,如:国家标准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12011-2000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17622-199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3.3 BP0103安全配置评估

该电力生产系统的所有设备都运行在标准化的机房中,机房内的设备资料、运行记录以及测试、操作修改日志以及安全记录等在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被执行。该企业配置的安全帽、电绝缘橡胶板、防静电鞋、带电作业用遮蔽罩、防静电工作服等安保用品,其规格均采用国家标准(GB)。并且人员使用均需记录,每次工作前后都进行签字。

3.4 BP0104人员安全意识培训评估

该电力生产部门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学习、培训及教育活动。并根据员工岗位实际和工作特点,来学习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内容还包括《安规》、“两票三制”、防止失误操作管理、标准化作业等方面规程制度,来提高员工遵守规程、抵制违章的自觉性。该厂每周一上午举行的“安全日活动”以讨论方式进行展开,员工可根据自己对安全工作的感想进行发言或者对某方面还需加强安全建设给予自己的建议。会议内容均被记录在《安全会议记录本》上,并由主管安全的负责人进行检查考核。此外,该企业部门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状况,部署当前及下一步的安全工作,督促各类人员抓好安全工作。同时,由相应人员进行会议记录,并交负责人检查考核。公司工作人员要熟悉行业安全法规,通常有《安全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基本法规,定期举行学习并考试。考试内容包含时常安全常识、个人对安全工作理解等。

3.5 BP0105安全控制机制评估

机房中《设备运行记录》、《设备修改、更新记录》将所有设备操作运行更新修改情况随时记录保留。《设备运行分析报告》定期整理、统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指标完成情况、系统现存问题、故障与缺陷问题。《设备配置记录》详细配有各个设备硬、软件、外围支持系统等内容,并且每台设备参数、型号、配置等都急了在《设备统计情况》文档中。

3.6 BP0106安全状态监视评估

机房中所有设备运行情况保留在《设备运行记录》中,电力调度部门每日将收集查看记录,做出相应决策处理,并定期做出《设备运行分析报告》,包活发电机在线检测管理分析,发电机出口风温差检测等。其次,根据每种设备重要程度,电力部门以周期(日、月、季)对每种电力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所处环境温度、设备温度、压力、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线圈的磨损、紧固情况、各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有否警告提示产生等。其次,电力部门定期举行安全大检查。检查内容根据“人、机、环”进行检查,其包括设备运行管理指标、技术管理、系统运行情况、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人员安全管理,并以安全检查表方式记录检查评估,督促整改完善改进。所有记录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方式进行保留,保留期限5年以上。

3.7 BP0107设备安全防护及维护保养评估

公司依据《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设立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并制定《电力设施保护的工作到位标准和防护设施标准》。领导小组对重点部位进行巡视、设立警示指标并派专人看护与记录。每年春、秋季对电力系统进行预试检修,检修对象主要包括防误装置、防护设施警示标示、继电保护装置以及安全稳定自动装置。检修结果将记录《设备防护及维护管理》文档。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对文档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更换装置并做好了相关记录。

3.8 BP0108安全应急预案及消防措施评估

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成立以各级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并针对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突发事件等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其次,公司定期进行培训演练,并规范应急预案的上报备案,同时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普查,需要补充、更新的物资及时进行补给并将情况记录在《应急预案》文档。此外,公司根据《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等规定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加强对机房监视和防控。

根据上述评估结果,最终可以确定某电力生产系统中发电厂PA01系统安全熟练度能力等级为3级,即达到“充分定义级”。因此,利用“木桶原理”原理,该电力生产管理部门应该将管理重点放置在能力等级低的基本实践,通过改进、强化和完善,提高其能力等级,从而推进其他级别的改善。

电力安全评估范文2

【关键词】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问题措施

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项事业都在稳步的提升。正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产业处于发展的阶段,所以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想要行业能够良性的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不断地弥补不足之处,这样才更具有竞争力。在我们电力工程之中的安全管理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电力部门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想把风险降到最低,正是应对这样的形式产生了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所谓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一种运行的机制,能够很好的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被动的局面,能够更好的进行事件的整体的控制。在我们今天的电力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是对于相关方面的探讨,想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

1、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还需要提高:由于人们的重视的程度不够,很多的电力公司以及电力部门在这一方面的投资不足,很难达到安全管理的标准。在安全培训这一块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应不同的设备,不同的需求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安全作业,将不安全因数降到最低。怎样提高全体员工的重视的程度也是我们进行的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真正的走进现场,走入员工。

电网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我国的电网起步比较晚,在一些管理的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像是内部的管理不够健全,员工之间的责任与任务划分不够清晰,对于一些工作很难进行落实;一些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一旦发生纠纷事件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电网运行相关配套设施比较的落后:我国的电网大部分都是九十年代改造的,近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地发展,用电量在不断的增强,对于电网来说承受很大的压力。配套的设备存在着老化,跟不上使用的规格,超载运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2、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

对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的分工进行明确:系统管理员应该利用标准来对功能进行分解,将这些分解后的评估项目落实到每一个下级单位中,工作人员可以依据项目的查询权限来对本单位负责的评估项目进行了解,同时要严格按照项目的评估周期来对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在对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如果发现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的上报给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在对上报问题进行查看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利用评估处理的功能,对这些问题在评分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下级单位应该按照上级领导的整改措施来进行解决,还需要保证完成的时间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完成了整改之后,还需要详细的记录问题的整改情况。系统可以有效的评估和分析这些情况,然后自动生产统计结果,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下级单位的风险情况进行查看,利用的是历史结果统计功能,此外,还可以清晰的看出下级单位风险的变化趋势。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安全管理的一方面是靠的大家自觉地遵守,更大的一方面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对于我们电力行业的监管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几个人一组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责任不到位,责任模糊不清的现象,这样一旦有事故发生追究责任,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工作起来会很被动。现在的要责任到位,每个员工的工作要细分,做到责任到位,这样会大大的增强安全管理的效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管理,可以借用监控的手段,进行每天的状态监控记录,到了月末进行总结性统计。通过总结统计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的研究讨论,进行相应的对策。

提高电力风险辨识解决能力:供电企业内部相关的机构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有效的辨识电力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科学的评估风险,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控制管理。要按照相关的制度和要求来明确的给电力系统各个部门进行分工,各个部门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合理的控制自己职能范围内的风险。现场涉网危害辨识则主要是由一些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来负责,并且针对这些危害和风险采取控制措施。

加强配电线路检修计划管理:在检修变电设备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检修配电线路的力度;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配电线路,因此就需要产生足够的重视,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关检修计划,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监督负责人员等等应该勘察作业的现场,勘察的内容主要是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作业现场的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存在危险的地点等等;在开工的当天,应该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己的检修任务、危险地点以及注意事项等等,从而更加顺利的进行施工。另外,还需要提高配电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思想知识等方面,从而保证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运用状态检修技术进行日常防控:为了保障电力安全,就需要重视状态检修工作,状态检修可以实时监控供电系统,有效的分析电力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对可能出现故障的早期征兆及早的发现和解决,防患于未然,然后进行科学的检测和维修。

3、结束语

电力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更加关注电力的安全管理,如今的电力安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通过我们对于问题的详细的剖析,解决的方案也跃然纸上。其实每件事物在前行的道路上就是发现问题,结局问题的一个过程,最后不断的进行完善,最终把事务产品带向成熟。我相信,我国的电力行业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探究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J].大科技,2012,2(24):123-125.

电力安全评估范文3

【关键词】电力系统 安全风险评估 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因此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复杂电力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加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研究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以使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地了解整个系统的安全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

1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是指在突发性故障引起的扰动下,系统保证避免发生严重供电中断的能力。电力系统复杂,需要构建一定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指标是风险评估的关键,只有建立科学、合理、实用的评估指标体系,才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评估结果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研究主要有 3 类方法,即确定性评估、概率评估、风险评估。电力系统由大量的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架空输电线路、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等元件组成。设备停运是系统失效的根本原因,系统风险评价首要工作就是要确定元件的停运模型。

由于风险按每一个元件、每一起事故和每一类安全性问题进行计算,因此可以将对系统的整体风险评价进行分解,分解为对各类安全性问题的评估,并分类计算风险指标值,来反映系统安全问题的不同方面。在本文中定义了四类安全性问题,分别是过负荷风险、低电压风险、电压崩溃风险和功角失稳风险。根据这些风险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完整性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该体系包含了结构、技术、设备三大方面的风险指标。

2 基于状态检修的电力系统故障概率模型

本文基于状态评估推算设备故障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按各状态量对线路安全运行影响程度的轻重进行权重,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当前设备进行评分以及权重系数建立了系统元件状态量评价表,从而对电力系统线路元件故障率进行评价。并依据2008年初国家电网公司颁布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和相关设备的状态评价导则,该导则为输变电一次设备的状态量拟定了扣分标准。具体的基于状态检修的电力系统故障概率模型如下:

研究表明,设备状态评分与故障率之间存在如式(2-1)所示的指数关系:

P = Ke- (2-1)

式中:I :设备状态评分值,即通过设备状态评价导则获得的状态评价得分;

K:比例系数;

C:曲率系数;

p:平均故障率,其取值范围O~1。

由上式可见,状态评分的数值越大,设备故障率也就越高。

关于公式(2-1)中K、C值的求取,需根据各电力企业所辖电网的线路元件状

态和平均故障率进行统计计算,求得适合于该区域电网的K、C值,统计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收集数据的统计,可以由年故障线路元件数与线路元件总数得出线路元件的年故障发生率,即

P= x 100% (2-2)

式中:n:故障线路元件数;

N:线路元件总数。

基于历史统计数据的最小二乘拟合公式为:

P= x 100% (2-3)

式中:p:线路元件的年故障发生概率;C ×I

Ni:某一分类的线路元件数;

N:线路元件总数;i为线路元件的分类,i=1~4;

I :根据i的分类按照对应于I 分值上下限的平均值代入。

只要获得某地区电网2年及以上的线路元件故障率p的统计数据及线路元件状态评分I ,就可以通过反演计算获取适合于该区域电网的比例系数K和曲率系数C。

3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首先要根据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电力系统模型来计算和分析。具体操作包括风险指标计算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在计算流程中,如下图1。

图1 风险指标计算流程图

首先确立初始计算条件以及研究对象,包含所有需要计算的可能发生故障的元件;利用已知历史数据计算目标集内每个故障发生的概率。对于设备停运故障,计算每个故障发生。后系统的潮流分布情况,从潮流结果中运用有效数据按照上面所建立的模型计算过负荷风险指标、低电压风险指标。对于电压崩溃指标中的有功裕度值,计算的是所研究区域中所有负荷同时按一定比例增长的结果;其中负荷增长过程中,设负荷功率因数不变。功角失稳指标只计算线路两端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求出每个故障下的各种风险指标。最后,当集内的所有故障全部计算完后,通过风险指标的整合对系统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4 结语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套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状态检修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的量化需求,提出了一套的概率模型。最后,给出该评价指标计算路径和评价方法流程在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的步骤,可为电力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但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通常是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的,因此评估体系必须符合便于政府监管部门开展评估工作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陈亦平,洪军.巴西“11.10”大停电原因分析及对我国南方电网的启示[J].电网技术,2010,34(5): 77-82.

电力安全评估范文4

第一章

第二条

集团公司负责培训外审和企业主要内审专家,参与和督导企业第一次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分、子公司生产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风险控制评估内审把关和外审组织工作;基层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学_和把握风险控制评估标准要求,组织做好内审工作。

第四条

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应随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外审工作同步开展。特许经营项目部应视同发电企业的一个部门(车间),并按要求同步开展内审工作。

第六条

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应纳入企业年度“两措”计划,确保费用落实。

第八条

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以及基层发电企业。

第二章

第十条

体系运行效果评估

每个要素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与流程节点管控情况应一并进行查评,各要素运行效果判定标准如下:

2.目标完成、指标部分完成、不存在重点问题且风险度小于50%,该要素为存在偏差状态。

(二)单元和本质安全型企业体系总体运行效果评估

(1)存在重点问题数超过查评项目的6%。

(3)风险度是否大于15%。

内审组织与管理

第十一条

内审工作的组织

(二)安监部牵头组织管理和环境单元内审,设备部牵头组织设备单元内审,发电部牵头组织人员单元内审,人资部、总经部等其他部门按责任分工负责相关要素内审。

安监部负责内审的归口管理。

(四)每个评审要素(节点或检查项)应结合企业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设置A、B角。

第十二条

内审培训

(二)内审人员培训应包括:集团公司《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管理体系规范》、《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安全风险要素管控重点要求》,《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管理办法》以及本细则对于评估工作的要求。

(四)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方可担任内审员。

(一)每年第四季度企业应制定下年度内审计划,确定评估项目,评估内审时间至少一个月,但不超过三个月。

(三)内审员开展评估工作,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填入内审报告的“单元及要素评估明细表”中,依据标准进行评分,并提出整改建议。

(五)单元组长汇总本单元各要素存在的问题,核点问题和整改建议,编制本单元内审报告,按时向工作组组长提交。

(七)召开总结会,分、子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其他要求同启动会。

第十四条

内审管理要求

(二)内审无问题的检查项要写出管控效果评估;

扣分项必须有实际存在的问题,要依据《指导手册》中的标准进行扣分,不得人为提升或压低分值。

(四)分、子公司要安排专人(或专家)对所属企业内审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

第四章

(一)按照分、子公司年度外审计划,每年一季度,进行外审的企业与有资质的技术服务单位签订外审合同,内容应包括:

2.外审专家组长,外审专家和专业分工。

(二)根据外审企业总容量、机组数量、设备系统复杂程度,火电企业外审时间一般为7-10个工作日,专家组成员一般不超过22人;

风电和水电企业外审时间一般为7个工作日,专家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3人。人员配备标准如下:

2.水电企业:组长1名、单元组长4名,设备专业组按专业配置(水轮机专业1名、电气一次1名、电气二次1名、自动控制1名、水工建筑1名)。

(三)外审专家组组成

2.专家组由专职专家和在职专家组成,原则上比例各占一半。企业分管生产副职、总工程师和发电部、设备部、安监部主任作为外审在职专家,其他由分、子公司推荐的在职人员,可参加学_评审。

第十六条

外审准备工作

(二)外审专家组长外审前,应对外审方案进行策划,方案应包括评审企业的状况、评审范围(确定不参评项)、评审时间、评审过程控制等内容,并经外审企业的上级公司批准。

(四)接受外审的企业根据外审方案和专家行程安排做好迎检工作,并提供相关记录、资料和规章制度。

第十七条

外审流程

(二)专家通过问询、文件查阅、现场取证、检验检测等方法开展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汇总编制完成的检查表和重点问题及整改建议上报单元组长。

(四)专家组长组织召开专家组内部会议,综合分析评审结果,协调专业间共性问题,判别问题归属要素,对照标准确认外审不符合项以及重点问题。

(六)召开总结会,外审专家组单元组长、专家组长通报外审情况,其他要求同启动会。

(八)外审报告应由外审专家组长报上级公司直至分、子公司。

第__条

外审管理要求

(二)分、子公司应严格执行外审计划。

确因特殊原因需变更计划,分、子公司应书面说明原因,报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同意后方可另行安排。

(四)任何人不得人为划定得分率。

第__条

对外审专家的要求

1.必须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最新法规、规程、标准和反事故措施等,掌握外审评价方法、评审标准和依据;

3.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审发现的问题应准确、可追溯,提出的整改建议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1.严格遵守外审时间安排,按时完成外审任务。

3.外审结束,如数归还企业的评审资料。

(三)安全要求

2.必须在企业配合人员陪同下进入生产现场。

评审报告及问题管理

第二十条

企业内、外审报告编写均应按照“四个凡事”要求,落实领导、技术、现场管理和监督责任,做到检查项目与对应的标准一致、实际工作管控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所违反的规定描述清楚、存在问题对应的岗位人员责任准确。

第二十二条

内审报告及问题整改计划要以文件形式在本企业,并上报分、子公司;外审报告及问题整改计划由分、子公司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外审企业,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第二十四条

内、外审问题整改计划完成率在第二年(整改年)要力争达到100%;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在第三年必须完成;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以文件形式提出变更或注销申请,上报分、子公司批准。

第六章

第二十六条

外审结束后,外审技术服务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指导手册》提出修改意见,随外审报告一并上报分、子公司。分、子公司汇总后,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附则

第二__条

水力、风力发电企业,由分、子公司按照具有完整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原则来确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的规模(不考虑资产归属)。

(一)50MW以下的水电厂或总装机容量100MW及以下的流域水力发电企业。

(三)天然气、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待相对应的《指导手册》编制完成后进行。

第三十一条

本细则自之日起执行。

附件2: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内审报告(模板)

电力安全评估范文5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技术;风险管理;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概述

安全风险管理方法以解决风险问题为导向,应用“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和持续改进”的思想和原则,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以及行为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系统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的模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形成超前、动态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的管理对象由传统的“人员、设备、管理”三要素延伸到“人员、设备、管理、环境与系统”五个方面,即“5M”要素,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的评估与管控。风险评估类别包括基准风险评估、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以及持续的风险评估,实施步骤主要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风险回顾五个环节(见图1)。风险识别,即确定对象,发现安全的风险源头,抓住风险领域,把住风险环节,从管理流程和作业过程中识别风险。风险评估,即借助风险评估工具,定量或定性确定存在的风险,得出风险的优先级,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防范的风险上,明确谁对该风险负责。风险控制,针对风险,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和管控界面,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在企业营运过程中实施控制。风险沟通,即明确风险报送路线,将风险信息告知决策层、管理层及与风险相关人员,使他们了解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为公司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便于风险相关人员落实职责内风险管控,实现信息透明,总体掌握风险变化。风险回顾,即通过检查、审核或指标考核等手段,评估对控制系统的全面性、有效性,纠正执行偏差,促进风险管控系统得到完善和正确执行

二、电力企业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1、电力安全生产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对电力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城市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电力设施建设己经成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电力在居民以及工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比重若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供应不能够持续、稳定,则将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的正常生产、金融市场的操作、公共交通的运作等,甚至可能引发设备、生产事故。所以,从社会的正常运作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促进用电环境的更新及改善尤为必要

2、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还是

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资本。电力生产同时还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利益,是企业外在形象的体现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水平,并逐步融合成为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形成对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保障

三、电力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技术措施落后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以及责任意识将影响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但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技术硬件措施同样影响到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保证。尤其是在现代电力网络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背景下,电力生产安全技术措施在保证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部分电力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设备及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2、电力生产系统中存在安全管理问题

首先,电力企业的工序矛盾在短期内边的十分明显。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体现出了责任主体多元化的问题,存在着管理和调度难以统一的现象,安全管理工作更是千头万绪,严重威胁到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其次,因为电力企业的负荷不断增加,而供电系统架构不能跟上需求,导致电源供应紧张,电网供电能力薄弱,己经成为了近些年来电力安全生产的隐患。

3、电力安全生产技术意识较为薄弱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诸多企业没有能够很好的处理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短期利益,而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例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而导致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保护意识薄弱,不重视操作程序的重要性,存在着严重违章操作的问题。尤其是在检修工作中,安全生产意识的薄弱将更容易导致安全问题。

4、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没有实现标准化

虽然当前电力供应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以及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其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正规化以及标准化之间的差距还较大。虽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的观念时时都被提到,但是依然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其一整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没有敬爱那个安全生产工作与奖惩制度、培训机制相衔接,导致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不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电力安全生产还缺乏整体管理及规划机制,没有形成从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导致安全管理效率较低。

四、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

1、利用远程监控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通过应用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将无线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整合到电力生产系统当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管理及控制中心利用远程网络就能够对电力生产现场进行实时查看,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安全事故,提高了远程响应的速度,在避免电力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电力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2、做好电力生产安全评估工作

电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涉及的专业多、工作种多、特种作业范围广,这直接造成了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风险因子。根据电力生产的作业分类,可以采取不同的安全评估措施,主要包括:基于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直接接触的安全风险因子进行评估排序,其危险因子通常包括机械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心理危害、行为危害以及能源危害等几个类型;根据在对应作业条件下导致的安全风险及事件,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供电设备风险、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以及社会影响风险电力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采取合理的评估措施,以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度。

3、做好安全风险辨识培训工作

风险辨识是做好电力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及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日常的安全培训以及生产作业技术培训工作中要将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源辨识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培训,并将之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人、机、料、法、环的风险辨识体系,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从而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在风险辨识培训工作中,应该将人身触电控制、高空坠落控制、机械损伤、误操作等作为典型的风险事故源进行重点控制,综合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调度等相关作业环节,做好电力生产安全控制工作,建立静态的风险数据库,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实时比对,保证安全生产技术得以实施

4、完善电力生产设备的更新及维护制度

电力设备是电力企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电力生产技术的日益更新,高新技术开始引入到电力企业的生产当中,企业必须通过合理增加投资的方式来引入高效能的设备,并将老化设备逐步淘汰。同时,电力生产设备的技术维护人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在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做好设备的维修以及改造维护工作,将既有设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种技术措施还能够避免设备出现带病运行以及故障运行的现象,减少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损失。

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中,做好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既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又可以对企业发展进行预警机制监控,让企业在现代化经济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占军.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157.

[2]王长龙.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160.

电力安全评估范文6

关键词: 电力信息系统; 动态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N915.853?34;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14?0162?04

Study on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system

JIN Dan1, MA Zhicheng1, YANG Peng1, ZHANG Xuefeng2, DING Litong2

(1.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mpany, Gansu Electronic Power Company of State Grid, Lanzhou 730050, China;

2.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121, China)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risk assessment is used to assess the asset threat, weakness and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isk probability of the three items. It is the basis to implement risk mana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dynamically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system, the available static risk assessment algorithm was improv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mpact of entity behavior on the system risk, and a dynamic risk computing method based on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system is give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and timeliness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system;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risk management; theoretical analysis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开始依托信息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业务[1]。电力设施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其信息化建设工作日益重要,随着电力企业中多种信息系统被广泛使用,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前,该行业存在着多种信息系统并存,安全性能亟待改善等问题,急需综合运用多种安全手段,提高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2?6]。

本文采用动态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实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动态地确认系统的安全状态,计算并分析系统面临的风险,使得评估结果具有更好的实时性。

1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因素实时监控包括日志审查、流量监控和系统扫描等多种形式。风险评估对系统当前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具体通过资产的识别与赋值、漏洞扫描、威胁判断、现有安全措施有效性监控以及风险分析等环节,为制定改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7?9]。

1.1 系统分析

对现有系统的拓扑结构、网络规模、运行环境和用户的安全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具体的调查分析内容包括:

(1) 目标: 确定进行风险评估的目的。

(2) 范围和边界:既定的风险评估可能只针对网络的全部资产的一个子集。

(3) 系统描述:进行风险评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受评估系统的需求、操作概念和系统资产特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风险接受标准:事先明确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或等级。

1.2 威胁分析

通过对威胁的分析,建立相应的威胁知识库,以便在动态风险实时分析过程中实现对威胁事件的实时识别和监控。威胁发生的可能性需要结合威胁源的内因,弱点和控制这两个外因来综合评价。对于单一威胁事件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即发生或者不发生;所以威胁的发生次数是一个Poisson分布。常数[λ]可以通过类似于政府或网络自身的统计报告获得,则进一步可得到某威胁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次数。为了准确地计算威胁对信息系统可能造成的风险,还需要考虑到威胁可能的扩散程度。对于不同的威胁,其扩散程度一般也不同,扩散函数可以定义为一个包含时间变量的函数。

1.3 漏洞识别和扫描

识别系统漏洞的途径有很多,在此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进行:对信息系统脆弱点的调查分析和实时漏洞扫描。

在信息系统中,漏洞主要表现为技术性弱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各种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网络的结构隐患。

1.4 安全措施确认

在对系统漏洞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应对信息系统已经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调研分析和扫描确认。一般来说,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将减少系统技术或管理上的弱点,从而降低系统面临的风险。

1.5 风险计算

综合安全事件所作用的资产价值及漏洞的严重程度,判断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即安全风险[10?12]。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计算的原理如下:

[风险值=R(A,T,V)=RL(T,V),F(Ia,Va)] (1)

式中:[R]表示安全风险计算函数;[A]表示信息系统的资产价值;[T]表示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V]表示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Ia]表示受影响的资产价值;[Va]表示信息系统中漏洞严重程度;[L]表示威胁发生的可能性;[F]表示导致的损失。

2 动态风险评估模型

评估动态风险的关键因素是威胁对资产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包含三个基本集合,具体如下:

漏洞集合:

威胁集合:

影响集合:

考虑到信息系统的很多威胁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在给出以上集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威胁扩散程度的集合:

[S(t)={S1(t),S2(t),…,Sm(t)}]

式中:[Sj(t)]为[t]时刻威胁[Tj]的扩散程度;[m]为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威胁的个数。

风险评估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3 电力信息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电力信息系统的动态风险分析主要是通过归纳、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进行总结分析。需根据电力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提出一种动态风险分析方法。

3.1 电力信息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

首先要明确电力信息系统采用的拓扑结构,然后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来计算整个电力信息系统面临的综合风险。

3.2 主要符号及变量

电力信息系统的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解释了动态风险评估的基本过程,同时呈现了风险评估所需的基本变量,变量如下:

[P={P1,P2,…,Pl}]: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安全域,即整个电力信息系统包含的局域网集合;

[T(t)={T1(t),T2(t),…,Tm(t)}]:电力信息系统可能会遭受的威胁集合;

[S(t)={S1(t),S2(t),…,Sm(t)}]:威胁扩散程度集合;

[V(t)={V1(t),V2(t),…,Vn(t)}]:电力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集合;

[αk(t)]:漏洞[Vk]的取值,该取值范围为[{0,1}],通过实时扫描得到;

[βj(t)]:威胁[Tj]的权重,取值范围为[(0,1)];

[nj]:威胁[Tj]利用漏洞的个数;

[Pt(t)={Pt1(t),Pt2(t),…,Ptn(t)}]:与漏洞集合对应的电力信息系统应该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集合;

[A(t)={A1(t),A2(t),…,Al(t)}]: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安全域对应的价值;

[F0(Tj)]:[Tj]的初始发生频率的估计值;

[F(Tj(t))]:威胁[Tj]在[t]时刻的实际发生概率;

[Ii,j(t)]:一个二进制函数;

[W(t)={W1(t),W2(t),…,Wm(t)}]:威胁对安全域造成的损失;

[R(t)={R1(t),R2(t),…,Rl(t)}]:电力信息系统中安全域在[t]时刻面临的风险值;

[Risk]:整个系统面临的总风险值;

[B(Sk)]:实施[Sk]后带来的利益;

[C(Sk)]:实施安全保护措施[Sk]的成本;

Profit:整个电力信息系统的效益;

[ak]:脆弱性[vk]的级别,取值范围为0~1之间;

[Ef(tj,Sk)]:安全保护措施[Sk]对威胁[tj]的初始发生频率的降低比率;

[Ri]:系统中安全域[Pi]面临的风险值。

3.3 电力信息系统中威胁发生的可能性

采用以下变量来辨认威胁:

(1) 威胁的来源(Source)

如果威胁[tj]来自系统之外则Source([tj])=1;如果威胁[tj]来自系统的内部则Source([tj])=0.8。

(2) 威胁要求的访问(Access)

如果威胁[tj]的实施通过远程访问则Access([tj])=1; 如果威胁[tj]的实施通过内部访问则Access([tj])=0.6。

(3) 威胁[tj]要求的技术水平(Skill)

无组织无技术的,Skill([tj])=1;无组织有技术的,Skill([tj])=0.9;有组织无技术的,Skill([tj])=0.8;有组织有技术的,Skill([tj])=0.25。因此,威胁[tj]发生的初始概率[F0(tj)]:

威胁[tj]的实际发生概率[Ftj]为:

3.4 安全事件发生后对系统造成的损失

威胁[Tj(t)]对安全域[Pi]造成的实时损失[W(Tj(t))]可以表示为:

式中威胁[Tj]的权重[βj]可以由漏洞的级别来表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