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审美体验;音乐实践;审美品位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19-01

引文: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应该把音乐课程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审美发现、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树立他们终生学习的愿望。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成了音乐教师面临的首要课题。本人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建议。

1.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针对于培养兴趣这一方面来说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培养兴趣要注意多鼓励多肯定,在初次接触就能深深得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自发的去模仿、学习。教师上课的精神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所以尤其是在课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亮点,有吸引力诸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一方面,音乐老师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2.强化音乐实践,整合教学资源,鼓励音乐创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消除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恐惧心理,教师应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新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造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音乐教育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同样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走进音乐,在音乐中寻找、探索、创新,从而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一定音乐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的挖掘新意,创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把趣味性贯穿音乐课堂始终,使音乐课教学始终富有生机,才有可能培养出新时期拥有丰富音乐素养的学生。

3.融合世界元素,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审美品位

音乐教学承担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以及世界性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有的放矢地介绍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因为在音乐的背后,蕴藏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是音乐发展的源泉, 是创作的基础,作品个性的发展要根植于民族的文化中。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不断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扩展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音乐教学是美化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互动中来,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学会音乐的基本技能,成为音乐的主人。并从音乐中感悟生活,理解中华文明,从广博的世界文明中汲取营养。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正如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说,音乐教育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形成健康的人格,努力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转变观念,不断创新。作为音乐教师必须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最终达到音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文2

关 键 词:新课标 高师声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

自2001年起,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中小学全面实施,这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它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成败。所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为顺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目标及教学模式,改革自身,使其不断完善,为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声乐学科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需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所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必然包括声乐学科教学的改革。

目前,在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声乐技能的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尤其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声乐大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小课则以个别技能传授为主。传授的内容一般围绕本专业知识的深度和难度,较少涉及相关知识和顾及学生的兴趣、需要、感受。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培养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从事声乐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正因为此,高师声乐教学必须改革。

在“新课标”中,基础音乐教育的理念有了很大变化,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等,以此理念为指导,培养出具有完美人格的学生,使学生在获得音乐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在心理品格、生理健康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笔者以为,高师声乐教学应以此为目标,为培养出具有这样先进理念和能力的音乐教师而努力改革。

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新课标”理念要求高师声乐教学不能仅仅是一种单纯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艺的纯技术课程,而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使之具备作为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的课程。为此,声乐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将着眼点从单纯的“育才”转变为“育人”;从只关注声乐演唱技能的传授,到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需求,关注学生未来所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和音乐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尊重客观规律、鼓励个性发展。高师声乐小课一般采用一对一的上课形式,声乐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品质、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嗓音特点和发展可能,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发声练习与演唱曲目。对待条件好、基础好的学生,要善于引导,给予鼓励,使他们的才智得以施展,专业能力上“更上一层楼”;对于条件差、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取得进步。

再次,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声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声乐教学一直以“师父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一对一地教学。教师凭自己的教学、演唱经验进行启发、引导、“传艺”;学生通过理解、模仿、感悟去接受歌唱技能的传授,主观能动性得不到积极的发挥,教学中不能产生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标”的要求已不相吻合,与中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高师声乐教学不是培养具有高深技能的歌唱家,而是培养具有基本歌唱能力,能用美的歌声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歌唱基本功训练以外,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进入声乐作品内部,感受美、体验美;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要善于挖掘与之相关或声乐以外的知识给予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进行鼓励、引导;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对声乐技能、音乐要素的准确而敏锐的辨别和表现能力,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演唱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必要的纠正。

最后,塑造完美人格、实现和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其身份定位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其教学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高师声乐教师既要教学生唱歌,又要教学生做人。在声乐小课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往往较亲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大,所以,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尤显重要。

音乐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魅力、协调师生关系,还是有力的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只有教师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才能感染、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只有教师具有创造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的个人情感体现在教学中就会满怀激情地用感情去启发、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领悟音乐的真谛;教师的个人意志表现在工作中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中。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往往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去促进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不仅要在声乐教学课堂上,通过声乐教学去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声乐学习的音乐审美中潜移默化地认知真善美,使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课后,作为教师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品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做到处处是模范,事事皆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高师的声乐教学改革也已进行多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课标的实施正是顺应形势的需要,高师应做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改革是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是适应新课标要求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举措。为此,作为声乐教师要积极参与,与时俱进,在改革的旗帜下共创高师声乐教育的好未来,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主体间性”应用与高校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08z01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铨剑.浅谈音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声乐教学.艺术教育,2006(2).

[3]陈泓茹.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1).

[4]王晋华.声乐教学要重视歌唱心理研究.中国音乐,2006(2).

[5]郝刚,安宝慧.声乐教学改革.中国音乐教育,2003(6).

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文3

一、注重管理精细化,探索发展新路径

全县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强化管理措施、理顺管理体制三种途径,破解制约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首先是严格执行教育局领导和机关股室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分片包干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管理机制。其次是按照政策精通、业务精准、指导精细的“三精要求”,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业务不强、指导不力、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教育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化、精细化迈进。第三是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功能,所有学校实行挂牌督学,县教育局专门组建4个明察暗访督查组,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随机督查,有效推进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聚焦课堂主阵地,实现课堂高效率

县教育局全面实施了“局领导走进课堂,相关股室管理课堂,校长研究课堂,教师守住课堂,学生乐在课堂”的聚焦“五个课堂”活动,从五个层级分别切入,全面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大力开展校长读书、听课、评课活动,全面提高学校管理队伍的教育素养和教学领导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要抓手,认真解读新课标,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县涌现出了以威信一中“三环六流程”课堂模式和水田镇中心学校“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一批新课改示范学校,受到冯恩洪教授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的肯定和赞誉,称之为“大山深处的课改红旗”。威信县课堂教学改革已处于昭通市领先水平,吸引了昭通其他县区以及四川宜宾等地同行前来学习交流。2014年底,长安中学、水田小学、双河小学被评为昭通市内涵发展“先进项目学校”,水田小学荣获全市学校内涵发展“特别奖”,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田小学还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40所“身边的好学校”之一。

三、完善奖励新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从2013年起,威信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和运行教育奖励机制,开设了“园丁育才奖”资金专户。县财政每年将200万元教师奖励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筹措资金滚动用于高考和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奖励。目前,“园丁育才奖”已累计兑现到教师手中的奖励资金达788.78万元(其中2012年153万元,2013年143万元,2014年192.78万元,2015年300万元)。通过表彰奖励,有效提高了全县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荣誉感和幸福指数。为继续体现大力发展教育的决心和态度,县委、县政府还将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教育奖励。同时,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助力教师职业成长,对边远贫困山区学校教师给予补贴,让广大山区教师潜心教学、安心从教。

四、落实课改新要求,探索课改新模式

全县教育系统坚持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要抓手,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以“磨课”为主要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高效课堂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视导和教学工作随机督查,进一步开展校本教研,认真研制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完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健全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搞好课题研究,指导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大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的建设和管理力度。搭建课堂教学展示平台。全县各学校坚持以“常规教学精细化管理、教学研究制度化管理、教学科研常态化管理、教学视导督导科学化管理”的“四轮驱动”教学工作思路,深化课程改革,推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师课程意识,积极开展“一校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按时保质完成“晒课”目标任务,注重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对照课堂教学改革“减负增效、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好每一名学生。加强高中教学视导,指导两所完中有效复习备考,加快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衔接与研究,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五、执行评价新体系,质量提升攀新高

县教育局要求所有学校必须强化质量意识,狠抓质量提升工程,把育人高质量、育人高效益的追求作为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健全了全县高考和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奖励方案,形成长效机制。健全教学质量监测网络,做好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修订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涵盖学生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学业负担等主要方面和若干关键性指标的多元综合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督促各中小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高小学优生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中考成绩多年名列全市第一。全县高考连创佳绩,2013年威信籍2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2014年又有2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2015年一本上线171人,比上年净增55人,二本上线545人,比上年净增25人,三本上线668人,比上年净增88人,本科总上线人数1 384人。

六、优化办学大环境,形成教育新格局

今年,威信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兴崇学重教之风,明确各级各部门的教育职责,提出了“建城先建校”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大环境。县委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高中教育发展问题。县教育局结合县城发展规划,重点优化高中布局调整,拟新建县一中平桥校区和迁建升格县民族中学。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民办幼儿教育,加大对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力度,扩大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设施设备不断补充完善,学校音体美教学设备、信息技术装备、理化生实验器材等不断充实,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先进设备全面进入课堂,各学校在培训、管理、建设、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供了坚强保障。截至目前,全县15所中学和110所小学教学仪器实现了全学科配备。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全县食堂覆盖率已达80%以上,学生就餐条件全面改善,身体素质逐步增强,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威信县教育局通过精细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县教育正朝着均衡、内涵、优质的方向不断迈进。

七、谋划教育新蓝图,谱写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将是威信教育改革和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全县教育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把握新机遇,精心谋划、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务实进取,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均衡优质发展,提高威信教育综合排名竞争力,力争成为昭通市教育领头羊、领跑者。

一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全县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生活需要。加强与省、市的工作对接,积极汇报、努力争取,全面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

二是着力扩大办学规模。新建县一中平桥校区和迁建升格县民族中学,在城区布局4所高完中。全县普通高中教育形成“布局合理、资源优质、体系完整、质量满意”的发展格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是着力推进学前教育。在城区布局6所公办幼儿园,全县实现村村办有1所公办幼儿园目标,公办幼儿园总数达到85所。学前教育“广覆盖、保基本”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县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将达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四是着力巩固义务教育。到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要抓住国家“全面改薄”项目机遇,确保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探索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贫困学生救助机制、边远贫困山区教师补助制度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关心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子女入学,提高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

五是着力拓展职业教育。选址新建县职教中心,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大幅提升普职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合作机制,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是着力发展特殊教育。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力度,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强化学校管理,加大特教师资培训力度,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全县视、听、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

七是着力加强民族教育。全县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加大对1个民族乡和14个民族村的教育投入力度,优先实施民族地区学校标准化建设,迁建县民族中学和改善民族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少数民族生升入高中的比例。

八是着力扶持民办教育。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补充的良性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严格民办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引导民办学校把发展重点转移到扩大规模、规范管理、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九是着力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勤于学习、善于管理、精于教学、敢于担当的校长队伍;培养一支扎根基层、结构合理、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爱学生、乐学习、善教学、会研究的教师队伍。深化教师职称改革,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即:师德师风建设行动、教师技能提升行动、骨干教师培养行动、教师队伍管理行动、山区教师关爱行动。

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 音乐教育新体系 农村音乐欣赏 生本教育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主要通过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等活动,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其全面发展。农村一线音乐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欣赏教学具体实施中常遇到各式教学问题。由于音乐教学参考性资料没有提供明确具体的欣赏教学方案,教师看到新曲后都出现教学目的不明、要点不清、重难点不分等问题。另外,由于教师不熟悉欣赏材料,对新曲至少得听多遍才能了解乐曲大概,而很多农村音乐教师的实际状况是:每天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听辨分析能力的差别,对乐曲的理解不够,教学方法不正确,导致欣赏课堂出现不同程度的教学问题,学生对欣赏也失去兴趣。对于欣赏教材,应采取何种方式解决一线教师的教学问题和困惑呢?音乐教育新体系以学生掌握系统的感性经验为基本教学目的,以感悟音乐活动过程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简洁明了、循序渐进地展示了欣赏教学全过程和具体要求。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音乐审美是指学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在审美认知中,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和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学习的特点,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为此,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情感催化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欣赏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教育新体系以学生掌握系统的感性经验为基本教学目的,音乐学习的感性经验是通过音乐实践产生的。因此,音乐欣赏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聆听、演唱、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

(一)运用生活体验,提升想象能力。

音乐欣赏是通过学生聆听,获得对乐曲情感、内容的认识。在乐曲认知过程中,学生要借助生活体验把内心的感受通过想象释放出来。如在欣赏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时,学生通过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变化,想象暴风骤雨的惊心动魄,通过定音鼓和钹的演奏感受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景象。在欣赏曲认知过程中,音乐欣赏的形象不仅需要生活体验,音乐新课标提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对于新曲,教师可先让学生以自由、不确定的形式进行欣赏体验和想象,然后通过师生间的思想碰撞使学生产生深层感受,以此丰富作品内涵,发展学生的判断力、想象力及思维创造等能力。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曲时,可先让学生完整聆听,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想象乐曲大概内容,然后再具体分段欣赏,使学生想象出主人公的痛苦、悲愤、憧憬等不同情节和情绪等。

(二)利用歌唱体验,掌握乐曲实质。

欣赏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聆听,但如果只让学生单纯地听,欣赏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歌唱声音源自学生体内,能让其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又能发挥与表达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情感。所以歌唱欣赏曲能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提高对乐曲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小学欣赏作品的分类,我们可发现大多数声乐欣赏曲可以歌唱。当然,有些声乐欣赏曲如《快乐恰恰恰》,整首乐曲速度比较快,则可让学生在每句结尾处模仿歌唱“恰恰恰”,以此加深对欣赏作品的理解、表达与记忆。器乐欣赏曲也可以唱,只是唱的形式可转变为填词唱或哼唱主题等。学生在歌唱过程中会集中注意力体会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感、音乐题材及音乐风格,从而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乐曲。

(三)积极动作体验,展示乐曲感悟。

动作是聆听者根据音乐情绪状态及其变化过程对乐曲的即兴反映,主要通过动作变化表现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音色的明暗等音乐特点。音乐动作包括行走、跑、连步跳、跑跳步、摇摆等形式。如在欣赏《马刀舞》时,教师可根据乐曲的不同情绪和速度,引导学生分别用跑跳步和摇摆动作来表现欢快热烈与舒展轻柔的不同情绪段落,从而使学生对乐曲的段落和情绪有一个清晰的掌握与表达。当学生身体能够对音乐产生动作反应就表明学生对音乐有所理解与感悟。

(四)体验感性创作,发展创造性思维。

音乐欣赏的实践活动中蕴涵着丰富多样的创造性,欣赏实践过程中音乐形象思维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广泛发展,而这种创造性思维又为表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欣赏曲的表演过程是学生对欣赏曲的创造性感受和理解的再现过程,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创造性动作、语言、表情等行为表演符合音乐情景的形象,如欣赏曲《老虎磨牙》,全曲生动地刻画了深山中虎磨牙的阴森气氛和奔下山去的威武雄姿,乐曲的内容揭示和形象塑造都是依据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而实现的。教师可根据情景和内容,让学生根据音乐的特点和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创造性地模拟老虎悠闲散步、饥饿时在石上磨牙、发现猎物悄悄靠近、加快速度猛扑等不同情景的表演,充分发挥其乐曲表演的创造力。

音乐教育新体系通过简单基础的方式,通过听、动、唱等形式展示了欣赏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了学生的感性经验,锻炼了学生的赏析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美术新课标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人文性 全面人格教育 美术教育新理念 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 引子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教学指导意见也指出:艺术学科(音乐、美术)的基本性质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性。艺术学科(音乐、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质的课程。人文学科关心的是人,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教学要体现对学生的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通过艺术教学,要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 人文性是时代的呼唤

社会呼唤全人格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将更重视人的发展,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科技教育解决的是生产力的进步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文教育解决的是人的价值、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问题。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是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大家对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记忆犹新,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伤熊”事件已由事情的本身转向了对其教育的反思上。 刘海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有着心理疾患的偏科怪才,据刘海洋的母亲说,他从小不看电视,不出去玩,一天到晚看书、学习,也没有看过多少人文书籍,还有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等等,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落实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仍以分数至上,甚至好分数可以掩盖这个学生的其他一切问题。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时常被忽视。所以,刘海洋事件是各个教育机制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综合性结果。同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见到学生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等等,这些都与教育缺乏人文性有关。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整个社会要提倡“全人格教育”,只有在教育中体现出人文性,才能真正落实“全人格教育”。

三、 人文性的涵义及内容

人文性的内容包括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加重视精神追求。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

人文精神,就是审视人生,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观照。人文精神,是人和人类社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的精神要素,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它包括人对完善自已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同情,对遭受不幸的怜悯等等。①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美术课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炼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术与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因此,美术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及美术家的个性。美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四、 人文性是全新的美术教育理念

人文性是对美术学科特点的重新认识,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总的教育目标的反思。

黄济先生将21世纪的人材概括为“一个现代化的未来的人,不但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造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有高尚的品质,有广阔的眼界和胸怀,有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主体性高度宏扬的新人”,这是21世纪的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是新的人材观。还有一部分当代的学者将“新世纪全面型文化素质”的人界定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艺术素养”等三个文化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新世纪人材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以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培养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与创新能力为特点,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②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很多的学者和美术教育家们纷纷认识到中国的美术教育越来越突出的暴露出一个大的弊端,即美术教材模式的单一。纵观中学美术教材大都是以造型训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为主,略兼一点美术欣赏内容。技能训练加美术欣赏已成为多年来绝大数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这种现状我们将其概括为“有术无美”,而这其中的“美”即是指内容丰富的“人文性”。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一生追求人格的真、善、美,丰子恺的一生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为后人所尊从。他“曾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真、善、美,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地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鼎就会站立不稳,就会出现缺陷。”③美术教育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全面人格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曾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美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感情,让人们心身健康地发展,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和审美意识,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由此可见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没有人文性的美术教育是干巴巴的技术教育,其不可能体现美术辅以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全面人格教育的特点。如何正确定位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育模式是实施全面人格教育的聚焦点,是美术学科如何落实教育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标将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界定为人文性,使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走出旧的单一技能训练为主的美术教育误区的层面上来。新教材努力以全新的面貌重构美术教科书的体系和美术的知识结构,体现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体现教育的人文精神,注重学生发展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③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④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意识;⑤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五、 人文性丰富了“美术教师”的内涵和外延

新课标界定的美术教育的人文性质,对美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美术教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状:美术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尖,忽视人文知识的广博,忽视全面文化素材的平衡。其结果必然是专业知识牢固,而人文社科知识贫乏。美术教师要敢于面对现状,及时进行“亡羊补牢”,从现在开始“正视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自我”、“鼓励自我”、“发展自我”。④“正视自我”是指客观地、无需回避地审视自我; “分析自我” 是指从职业道德上解剖自已,从知识结构上权衡自身;“总结自我”是指在总结审视、分析的基础上理出经验、教训和不足;“鼓励自我”是指在总结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自我奖励,从而激励奋进的信心;“发展自我”是指制定明确的目标不断发展自已。美术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自我进修,不断铸就自已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国际教育思想接轨。从思想上彻底纠正一个观念―――能画几笔的就可以当美术教师。

六、结束语

让人文精神回归美术课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美术课要构建学生精神世界,首先要构建教师的精神世界,一个自已思想贫乏,境界狭窄,知识浅陋的美术教师,是无法把人文精神引进课堂的。人文性对教师的要求远远高于技能技巧性,它要求教师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知识底蕴,热爱美术教学。在这一点上,美术教师队伍显出内在的薄弱和不足,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具有的特征,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带领学生去赏听音乐、品味绘画、阅读文学、观摩戏剧等等,只有大量的实践性的课外艺术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做一个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做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

总之,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了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这个社会将出现更多拥有高尚完美人格的人,在美术教学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将会构筑起无数美好的精神家园。

注释:

①王义道:《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1,第7页

②《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常锐伦《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点设想》

义务教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范文6

从20世八十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在教育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目前的教育界普遍认为,建构主义代表了当代教育的“范式转变”。从理论层面上来,建构主义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知识、学习、教学的本质,由此导致了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深刻变化。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学习过程中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和过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将知识简单地单向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自身知识,并且这种建构过程是他人所无法代替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仍旧遵循“师道尊严”理念的缩影,其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单向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线,目的体现在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属于知识型教学。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学习方式,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纯属注入式教学,整堂课下来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个接收器,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缺少内化的机会,更没有搭建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得学生难以得到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整堂课没有师生互动,课题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谈不上学习激情了。自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语文等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到目前已经有10年了,安徽省从2005年开始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改实施到现在也已经有6年了,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改相对于旧课程和传统教学所做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体系改革,也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建构体系,变“以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生逐步培养起其创新性思维方式。

一、建构基于快乐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应该也是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改目的就是希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情趣、激励和赏识教育来达到这一目标。

1.充满情趣,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努力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

2.恰当地运用激励,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语文。对于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提出合乎情理的问题,那就意味着这个问题已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了。然后可以接着引导学生来慢慢解决问题,并多运用表扬等正激励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老师应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确保“学生无错”原则;本着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并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学生自尊。正如皮亚杰所认为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多采用激励性用语:如盼其成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帮其成功:“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等等。

3.充分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赏识能使学生心智开启,并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因此,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就要以俯下身来的心态看学生,耐心地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赏识学生,就要包容学生,在包容中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永远也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因为说学生不行,实质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应该检讨的是学校和教师。正如有人问一位日本教师:“你们班上谁最差、谁最笨?”这位教师说:“不知道,我们班里没有最差的学生,更不存在笨学生,只有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如果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包容心和耐心,就能读出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点,分享每一位学生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建构基于平等对话的语文新课堂平台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新教学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实施新课改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因此,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充分运用对话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生生之间的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书本的相互理解与思想交流,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而反思型对话是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对话。按照小学语文新课改的理念来审视,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进入对话状态的主要由学生与书本对话、老师与学生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所构成,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参与,挖掘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

1.学生-书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学生-书本对话就是学生对语文课本的阅读和理解。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课本这种对话形态,强调学生在课文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情境参与意识,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课本所表达意义之间进行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

2.老师-学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获取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指的是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而是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对话。它需要师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深处的交流和认识的分享。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对话,需要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课堂和课下的师生对话,不是老师居高临下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你应该怎么、怎么?”而是应该不断引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3.学生-学生对话,互动交往,使其在交往中不断进步。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通过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式、问答式和辩论式的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境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并且学生之间的对话也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达到密切同学之间的感情的目的。

三、建构基于开放的语文新课改学习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普遍、永恒的知识,任何知识都具有个体性、社会性、情境性和相对性。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学习是学生的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开放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具体体现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开放性。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要能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体系,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开放和延伸策略。

1.开放的教学空间,以延伸学习时空,使学生时时刻刻可以学习语文。突破传统教学封闭的教学时空,不再以上课、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教师走进课堂才表明教学的开始,而是建立开放的教学时空。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课表计划中规定的语文课堂时空向课前延伸。例如,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公布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事先查找资料、搜集相关信息来帮助预习新课,以便在课堂上与课本、教师和同学对话,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其次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后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它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把问题仅仅解决在课内,提倡学生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从而加深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开放的教学形式,以创新型学习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学习语文课。老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并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建构起开放的教学课型,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综合采用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和茶馆式教学形式。通过学生质疑,然后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并尝试进行彼此讨论,再在小组交流,达到解疑目的。或者通过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让学生定向收集和组织学习材料,组织小组讨论,并开展全班交流。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辩论式,即通过学生学习新材料,确定出讨论题目,然后分组做准备,各组展开辩论,最后师生相互进行小结。还可以借鉴茶馆式,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材,课堂上利用一段时间七嘴八舌谈见解,由教师适当作点评,等等。这些教学形式各具特色,开放多变,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3.开放的教学内容,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让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语文课程中的教材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而生活的周围却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老师要发现和利用好包括教科书、课外书在内的有字之书。引导学生读好、用好课本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并进一步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更应该重视“无字之书”的作用。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应该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学校特色,开发出适合自身的课程,以全面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书店、字典、互联网搜索引擎等资源,为上好语文课准备详实的资料。

4.开放的师生角色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断领悟知识。小学语文新课改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努力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即成为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监督者、考核者和评判者,逐步让学生走上前台,成为教学中的“主角”和“红花”,自己则甘当“配角”和“绿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问题、去动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书本,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并能能让学生在自主读好课本基础上尝试提出问题,自己找寻外部支持帮助解决,或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这些都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和自我学习。

四、总结